![汉语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研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97e76fb9ae727e29254f37ee27339c/a597e76fb9ae727e29254f37ee27339c1.gif)
![汉语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研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97e76fb9ae727e29254f37ee27339c/a597e76fb9ae727e29254f37ee27339c2.gif)
![汉语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研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97e76fb9ae727e29254f37ee27339c/a597e76fb9ae727e29254f37ee27339c3.gif)
![汉语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研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97e76fb9ae727e29254f37ee27339c/a597e76fb9ae727e29254f37ee27339c4.gif)
![汉语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研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97e76fb9ae727e29254f37ee27339c/a597e76fb9ae727e29254f37ee27339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研究
一、复合词内部语素组合义对整词语义透明度的影响意义的透明度是指通过分析语素义来估计心理语言库中语言意象的难度。这是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之一。按照Libben(1998)[p.30-44]的观点,复合词因其构成语素无法通过“简单枚举”法来加以穷尽,因而其语义透明度与派生词等其他合成词相比更具特殊性。关于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影响因素及等级分类等核心问题,已广为学界所论及。如Aronoff(1976)指出,复合词等多语素词中的语素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偏离其原来的意义;李宇明等(2008)论述了词汇化程度对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反作用;Libben(2003)[p.50-64]分析了词内语素的位置对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等级的影响;宋宣(2011)认为,复合词构成语素的“常素”和“常义”条件是影响复合词语义透明度及其等级的重要因素。现在看来,虽然以上研究触及了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关键问题——“语素义”和“整体词义”之间的联系,但是在如何联系说话人的因素来分析其内在机制等方面,尚有待探索。通常认为,复合词的语义表征内化于说话人心理词库中,但它也具有其外在表现形式(比如权威语言词典中的整词释义),而复合词内部语素组合义参与整词释义也就是“语素——整词”语义启动的外在体现。因此,探究语素组合义在复合词整词释义中所起的作用就等于为研究复合词语义透明度提供了一条外在化、客观化的途径。本文参考Schreuder&Baayen(1995)的语义透明度定义1并对其要点作了重大改动(用语素组合义同整体词义之间的“释义(paraphrase)”关系取代了原来的“重叠(overlap)”关系),提出以“释义”模式来审视汉语复合词语义透明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等级类型及内在机制。二、复合词语义透明度不妨把复合词内部语素组合义(如语素组合义“陆[陆地]”+“军[军队]”)看成释义起点,把复合词整词词义(如“陆军[陆地作战的军种]”)看成释义终点,这样,复合词语义透明度实质上就是从语素组合义到整体词义的释义过程。本节将依据释义模式中影响释义透明程度的甲、乙两个因素(将在下文中介绍)来直观刻画汉语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等级及类型。首先,我们需要进行定义及符号设定:第一,“释义”起点记为“S”;“释义”终点记为“G”。第二,语素组合义由至少两个内部语素义组合而成。内部语素义通常分为两种,典型义:指语素在独立条件下表示的通行义,也是人们接触该语素时最先想到的意义(如语素“嫂”的独立语素义是“哥哥的妻子”),记为“M”;变体义:指语素在复合词中所体现的具体义(如复合词“空嫂[已婚的客机女服务员]”中的“嫂”则有变体义“已婚女性”),此外,汉语还有许多残留于复合词中的冷僻语素,它们也只能表达变体义(如复合词“心扉”中“扉”的冷僻义“门扇”),记为“M’”。第三,从“S”到“G”释义过程的透明程度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甲:内部语素义以什么身份(典型义/变体义)来参与整词释义。根据宋宣(2011),典型义的语义明显度要高于变体义。因此以典型义“M”所形成的组合义来参与整词释义属于透明释义,被释义的复合词语义透明度较高(如“结仇[结下+仇恨]”);而由变体义“M’”所形成的组合义参与整词释义(因变体义的组合需要进行“逐词辨义”或“代码转换”2等操作才能参与整词释义),其释义透明程度要低于前者,被释义的复合词语义透明度较低(如“机动[灵活运用]”中的“机”需通过逐词辨义操作,确定其变体义“灵活”后再参与释义,又如“内疚[内心感觉惭愧]”中冷僻语素“疚”在代码转换为“惭愧”义理解后再参与整词释义)。乙:语素组合义是否直接体现在整词释义中。一般来说,若语素组合义能直接体现在整词释义里(如上例“结仇[结下+仇恨]”),则释义的透明程度较高,记为“⇒”;反之,若语素组合义不能直接体现在整词释义里,需借助认知(隐喻、转喻)线索或理据线索才能间接体现在整词释义里(如“八角[八个+棱角≠茴香之类的调料]”),则释义透明度较低,记为“≈﹥”。第四,我们可以通过给“S”添加阿拉伯数字下标(如“S1、S2、S3”)的方式来标记语素组合义参与整词释义(即语义透明度)不同等级及类型。凭借语素组合义参与整词释义的标准,我们就可以得出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等级及类型的直观分类:1)S1[M+M]⇒G:毒液/采录……S1的特点是,复合词中各语素均表示典型义,且它们组合产生的组合义无需任何操作即可直接参与对整词的释义,故记为“[M+M]⇒G”。如《现代汉语词典》对【采录】的释义是“采集并记录”。此类的语义透明度最高,属于第一等级。但显而易见的是,此类中有不少成分因词汇化程度极低,不符合“语法词”的标准,常常被看成词组。2)S2[M’+M]⇒G:红人/春画……S2的特点是,复合词中前位语素表示的是变体义,可以看成是前位语素的变体义与后位的典型义相组合来参与整词释义,故记为“[M’+M]⇒G”。其释义过程是:对前位语素的变体义进行逐词辨义或代码转换等操作后形成组合义来参与整词释义。如【春画】的释义是“淫秽的图画”,需要对“春”进行逐词辨义操作确认其“色情”变体义后方能参与释义。因此,此类的语义透明度要低于S1,属于第二等级。3)S3[M+M’]⇒G:空嫂/走红……S3的特点是,复合词中后位语素表示的是变体义,可以看成是前位语素的典型义与后位语素的变体义相组合参与整词释义,故记为“[M+M’]⇒G”。其释义过程是:对后位语素的变体义进行逐词辨义或代码转换等操作后形成语素组合义来参与整词释义。如【走红】的释义是“遇到好运”,显然“红”的变体义“好运”需要进行逐词辨义的操作方能参与释义。根据Libben等(2003)提出的语素位置影响整词语义透明度的划分标准,此类语义透明度要低于S2,属于第三等级。4)S4[M’+M’]⇒G:斥候/俳优……S4的特点是,复合词中前位和后位语素均表示变体义,可以看成是前位语素与后位语素的不同义相组合参与整词释义,故记为“[M’+M’]⇒G”。其释义过程是:对前、后位语素的变体义进行逐词辨义或代码转换等操作后形成组合义来参与整词释义。如【俳优】的释义是“古代演滑稽戏的艺人”,显然冷僻语素“俳”和“优”都需要代码转换,形成“滑稽戏+艺人”的组合义来参与释义。根据Libben等(2003)提出的语素义影响整词语义透明度的划分标准,此类语义透明度要低于S3,属于第四等级。5)S5[M+M]≈﹥G:江山/吃醋……S5的特点是,虽然复合词中各语素都表示的是典型义,但各典型组合义却不能体现在整词释义中,故记为“[M+M]≈﹥G”。其释义过程是:需要借助某种隐喻、转喻等认知线索或理据线索将语素组合义同整词释义联系起来。例如【吃醋】的释义是“(多指男女关系上)产生嫉妒情绪”,显然“吃+醋”的组合义需要借助隐喻机制(“醋的味道”与“嫉妒的情绪体验”之间的相似性)来间接联系整词释义。此类的语义透明度要低于S4,属于第五等级。6)S6[M’+M]≈﹥G:翰墨/仵作……S6的特点是,复合词中前位语素表达的是变体义,可以看成前位语素的变体义与后位语素的典型相组合,且所产生的组合义无法体现在整词释义中,故记为“[M’+M]≈﹥G”。其释义过程是:首先对含变体义语素进行逐词辨义或代码转换等运算操作得出语素组合义;然后借助某种隐喻、转喻等认知线索或理据线索将语素组合义同整词释义联系起来。例如【翰墨】的释义为“文章书画等作品”,其前位语素“翰”为冷僻语素(原指“羽毛”),通过逐词辨义揭示出其变体义“笔”,然后通过借喻机制将组合义“笔+墨”同“文章书画”的释义挂起钩来。此类的语义透明度要低于S5,属于第六等级。7)S7[M+M’]≈﹥G:巾帼/弄璋……S7的特点是,复合词中后位语素表达的是变体义,可以看成前位语素的典型义与后位语素的变体义相组合,且所产生的组合义无法体现在整词释义中,故记为“[M+M’]≈﹥G”。其释义过程是:首先对含变体义语素进行逐词辨义或代码转换等运算操作得出语素组合义;然后借助某种隐喻、转喻等认知线索或理据线索将语素组合义同整词释义联系起来。如【弄璋】的释义为“生男孩”,首先需要对其后位语素“璋”进行代码转换(作“玉佩”义解释),然后再通过理据线索(《诗经·小雅·斯干》)将“玩弄玉佩”的组合义同“生男孩”的整体释义联系起来。根据Libben等(2003)提出的语素位置影响整词语义透明度的划分标准,此类的语义透明度要低于S6,属于第七等级。8)S8[M’+M’]≈﹥G:螟蛉/翘楚……S8的特点是,复合词中前位和后位语素均表达的是变体义,可以看成前位语素的变体义与后位的变体义相组合,且所产生的组合义无法体现在整词释义中,故记为“[M’+M’]≈﹥G”。其释义过程是:首先对含变体义的所有语素进行逐词辨义或代码转换等运算操作得出语素组合义;然后借助某种隐喻、转喻等认知线索或理据线索将语素组合义同整词释义联系起来。如【翘楚】的释义为“杰出的人才”,首先需分别对其前、后位含变体义的语素进行代码转换(“翘”作“高出貌”义解释,“楚”作“荆树”义解释)形成组合义“高耸的荆树”,然后再通过理据线索(对《诗经·周南·汉广》的注释)以及隐喻线索(“高耸貌”与“出类拔萃”之间的相似性)同整词释义“杰出人才”联系起来。根据Libben等(2003)提出的语素义影响整词语义透明度的划分标准,此类的语义透明度最低,属于第八等级。从语素组合义参与整词释义的角度来分析汉语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类型及等级,可以看出:从S1到S8的连续统过渡,既是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等级递减的过程,同时也是语素义对整词词义激活程度的递减过程(这正好与王春茂、彭聃龄(2000)的实验结果不谋而合3)。我们也由此得到“透明释义”和“不透明释义”的概念:前者指语素组合义高度参与整词释义,后者指语素组合义很少甚至不参与整词释义。三、汉语复合词语义透明度内在机制所有复合词都有其心理上的整词语义表征及其对应的外在整词释义,但从S1到S8可知,语素组合义参与整词释义往往因复合词的不同而有“透明/不透明释义”之别。本部分将把说话人因素同“透明/不透明释义”相结合,提出“释义难度”概念来探讨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内在机制问题。从说话人角度来看,对不同的复合词进行整词释义,就有一个释义难度的问题。一般来说,给出一个透明释义(如上述“S⇒G”类),要比给出一个不透明释义(如“S≈﹥G”类)来得容易,即语义透明词的释义要比语义不透明词的释义更容易。就是说,语义透明度的高低等级同特定说话人进行整词释义的难易程度之间高度关联。因此,说话人语言能力的差异必然反映在心理词库、复合词的表征方式(是整词表征还是分解表征)等方面;也必然反映在对特定复合词进行整词释义的难易程度方面。于是,语言能力不同,对特定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感受临界值也必然会出现差异。故复合词整词释义的难易程度既是不同说话人心理词库(复合词表征)差别的体现,同时也是语义透明度的决定因素。我们认为,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内在机制体现在以下决定环节中:9)语言能力>心理词库(复合词表征)>释义难度>语义透明度感受临界值下面将从汉语说话人语言能力的角度来分析汉语复合词语义透明度内在机制。本文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分为“汉语语感”和“汉语知识”这两条标准。王立(2003)[p.241]认为,语感是一种通过长期语言使用(无需语言学专业训练)形成的、潜存于广大说话人脑海里的语言意识。研究者凭借语感测量可以获得“汉语词”的长度及构造的基本范式。这里借助“汉语语感”的概念来表示汉语说话人在心理词库及复合词表征上的相对共性。此外,有必要通过“汉语知识”标准将汉语说话人群中受过语言学训练或熟悉汉语史典籍的那部分人区别对待(下文将对此加以说明)。根据“汉语知识”和“汉语语感”这两条划分标准,我们可以把说话人大致分为三类:具备汉语知识及汉语语感的说话人(A类)、不具备汉语知识但具有汉语语感的说话人(B类)、不具有汉语语感的说话人(C类)。下面将就A、B、C三类说话人在心理词库(复合词表征)、释义难度及语义透明度等方面的差别加以分析。(一)A类说话人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在现代汉语语境中形成“共时”的汉语语感;另一方面因具备汉语知识或熟悉古汉语典籍,其语感中又渗透着“历时”判断标准。我国老一辈学者曾经对A类说话人语感中的“历时”因素作出过精辟的论述。赵元任(1996)[p.136-137]认为,A类说话人心目中的语言单位就是“语位(语素)”,他们偏向于给本来不表义的“字”添加意义(比如常常把双音外来词“葡萄”写成“葡桃”)。吕叔湘(1999)[p.490]指出:“辨认语素跟读没读过古书有关系。读过点古书的人在大小问题上倾向于小……如‘经济’,一般人觉得它跟‘逻辑’一样不能分析,读过古书的人就说这是‘经世济民’的意思,‘经’和‘济’可以分开讲,是两个语素。”这就是说,A类说话人语感中的“历时”因素往往会渗透到其复合词结构及语义表征中,因此其心目中的复合词往往倾向于按语素分解方式来加工的。此外从释义角度来看,汉语复合词成词之初往往可以透明释义(即早期的整词释义由语素组合义高度参与),只是随着词汇化程度的加深,其释义才逐渐变得不透明。我们从《词源》、《汉语大词典》等汉语工具书中随手列举几条早期透明释义的例子:10)【文化】文治和教化。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11)【人情】人之感情。《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12)【问津】问路(渡口)。《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例10)-12)中复合词的现代释义已经不透明了。但A类说话人语感中的“历时”因素及其复合词表征的语素分解方式会使他们很容易超越这种不透明的现代释义,仍然按照早期的透明释义去理解以上复合词。对于他们来说,语素组合义参与整词释义的难度较低,因而其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感受临界值较低。(二)B类说话人是指不具有汉语知识但有汉语语感的说话人,王立(2003)[p.242]将其称为“汉语社团”,它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职业及文化层次的人群。王立通过五次语感测量得到的结论是,汉语社团的“词感”为“双字格”的构词范式(按我们理解就是复合词的整词表征),我们据此推测,释义透明与否在B类说话人理解复合词过程中的作用并不是很重要。为验证上述看法,我们制作了一个小型测试问卷(请根据自己对以下各复合词中2项词义的理解,把你认为该词最主要的1项意义的数字号码(①或②)填在后面的方括号里(请不要受别人的影响,只根据自己的感觉来作判断):【卧底】①动在敌方阵营内潜伏下来作内应。②名在敌方阵营内潜伏作内应的人。[]【陪客】①动陪伴、招待客人。②名受主人之托陪伴、招待客人的人。[]【发言】①动(在会议上)发表意见。②名(在会议上)发表的意见。[]【合影】①动若干人合在一块儿照相。②名若干人合在一块儿照的相片。[]【注解】①动用文字来解释字句。②名用于解释字句的文字。[]),对贵阳市第二中学高一年级的60名学生进行了测试。要求受试根据语感指出每个词中最主要的1项释义。测试结果如下表1: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5个支配式复合词均发生了词性跨类,且由透明释义①衍生出不太透明释义②。但从受试对5个词中2项释义加以选择的例数及百分比来看,释义透明与否同释义是否常用两者之间有相当的距离。这说明,B类说话人理解复合词时更看重整词语义的显著性而非释义透明。(三)针对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偏误复合词”类型的相关研究指出,C类说话人的母语不是汉语,其心理词库中汉语复合词表征尚未建立或尚未完善,这正是“偏误复合词”产生的根本原因。邢红兵(2003)对“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词表中出现的520条偏误合成词进行过分类统计,他发现有相当数量的词汇生成偏误同外国学生缺乏汉语复合词的整词表征有关。比如下例(*号表示偏误词):13)【*兵人】那时候战争,他连带车被兵人拿了走。14)【*中边】已经学期的中边已经到了,我不知道时间怎么会跑得那么快。15)【*续继】不过,我还要在中国续继活了,因此我希望有机会的时候,再去一次西安旅行。13)中的偏误词“兵人”与目标词“军人”、14)中的“中边”与目标词“中间”之间是相关语素的误用,15)中的“续继”与目标词“继续”之间是相同语素的误序。不妨把以上偏误看成是“汉语成分(偏误词与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三角形2.5 全等三角形第5课时 SSS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
-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草房子》说课稿 鄂教版
-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电磁感应 4 楞次定律说课稿 教科版选修3-2
- 2025深圳市途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租赁合同
- 2025地区代理合同样式详细版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5 What will you do this weekend Lesson 27说课稿 人教精通版(三起)
- 2023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2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个人消防安装合同范例
- 俄罗斯电梯采购合同范例
- 胎儿性别鉴定报告模板
- 大学生就业指导PPT(第2版)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家具安装工培训教案优质资料
- 湖南大一型抽水蓄能电站施工及质量创优汇报
- 耳穴疗法治疗失眠
- 少儿财商教育少儿篇
- GB 1886.11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紫胶(又名虫胶)
- 初二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envi二次开发素材包-idl培训
- 2022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 西门子starter软件简易使用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