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教学设计_第1页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_第2页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_第3页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版本,下载可自由编辑《满井游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2、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升同学的自学力量。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寄情山水的意趣。

教学重点:

引领同学感受作品美丽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擅长抓住景物特征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教时支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路,激情导入: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由于春天让大自然生气勃发,给人暖和,给人渴望,给人力气。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早春》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日,我们共同观赏一篇写早春季节景色的游记散文,一起走进袁宏道的《满井游记》。

二、走进,知人论世:

1、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明(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派”的创始者。作品真率自然、清爽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有《袁中郎集》。

2、游记,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述的思想感情。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三、听读课文,探究问题。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

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

(2)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述什么心情?第l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述“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示意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四、重点赏析,字斟句酌。

其次段写景的句子分别是哪些?这些景有怎样的特征?主要运用了怎样的修辞?

1、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亮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明确:以新开明镜比如新绿水波,写出了水光的明丽。

2、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明确:以新妆倩女比如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

五、主旨探究,感悟内涵

第三段表述了什么愿望?

1、指名诵读第3自然段。

2、第3自然段表述了什么愿望?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亮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对哲理的追求。从这次出游他熟悉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由于自己“局促一室之内”,而实际上春已降落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就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惋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觉生活中原来就有的美妙的东西。表述自己将以这次游看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连续出游的愿望。

3、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

六、认识背景,知己知彼: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他1592年就中了进士,但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闻名的游记。他生性酷爱游山玩水,在登临山水中,思想获得认识放,共性获得了张扬,创作的激情也非常高涨。1598年,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教授。其次年,升为国子监助教。由于所任职务比较悠闲,使得他有空闲寄情北京附近的山水。本文便写于此时。

七、课文小结,拓展升华;

本文以游看行踪为线索,描绘了郊外满井早春秀丽的景色,表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