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的转型与公共空间的兴起_第1页
农村社会的转型与公共空间的兴起_第2页
农村社会的转型与公共空间的兴起_第3页
农村社会的转型与公共空间的兴起_第4页
农村社会的转型与公共空间的兴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社会的转型与公共空间的兴起

现在,城乡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视角转向现代村庄。新农村的规划与建设影响因素复杂,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近年来逐渐走向理性。虽然仍不乏形式主义或者文本化、数据化的方式,但总体上体现了更多对于人的关怀。这一年笔者所在团队更多关注新农村规划的实施,关注空间与人的关联,所以借本文讨论物质空间与作为社会活动主题的人的关联。公共空间类型的多样性不久前,英国诺丁汉大学著名华裔经济学家姚树洁对2012年的中国经济进行了一段总结,他认为“2012年是中国经济的转折点”。这一年,中国经济告别了两位数的GDP增长百分比,却开始进入了低增长、高质量的阶段。如此的经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结构的逐步合理化。然而,尽管城乡差距有所减小,农村空心化的问题仍然严重,农村社会活动持续萎缩。这不禁让人发问——农村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是相对封闭的环境,是以乡绅、长老为核心,以宗族、玄学观念为社会联结建构而成的社会结构。村内成员的一切活动均以此为基础展开,村落亦多围绕宗祠、寺庙布局。此时期村内重要的公共空间由族长、乡绅等带头发起,村内成员自行筹款兴建;建造工艺多来自传统,建设时由工匠设计、指导施工,村民参与施工过程。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的一系列变化逐渐瓦解了农村社会的原有体系,并使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一系列转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集体所有制的实行使农村社会原有的沟通、联结国家与村民的乡绅、长老阶层很快消失,取而代之以代表国家权力的村委会实行对村庄的直接管理。因此,此时期的农村社会是建立在集体所有制观念上、以村委会及其干部为核心的社会组织;村内的活动以集体为单位、以政治性为中心而展开。在建设方面,体制和观念造成了公共空间类型的单一;政府的主导性决定了此时期的公共空间建设均由政府发起、设计、投资甚至是施工建设,普通村民仅在施工阶段才可能有所接触。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开始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权力随即开始从各基层组织中退出。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标志着国家权力在农村环境的后退。2010年至今,笔者借新农村建设新村居民点规划的机会,对四川省达州市达县下属几个村庄的公共空间进行了调研。从调研的现状来看,正如贺雪峰在其《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中所说:20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之后,集体劳动的解体,村民闲暇时间增加。农业生产由集体劳动变成了个体劳动,收益权的清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因此产生了更多的农闲时间(贺雪峰,2009)。同时,随着社会流动的增加,城乡人员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被外面的世界吸引,加之受早期少量外出打工者的收入条件引导,更多年轻人陆续离开村庄。时至今日,几乎每家每户都有青壮劳动力在外务工。村落常住人口迅速减少,农活分量加重及微薄的务农收益,使很多村民仅选择自家所需的少量劳作,人口两极化也使日常性公共生活逐渐减少,诸多公共活动难以展开,文化娱乐类型的公共生活几近消失。同时,村民自身家庭的经济水平因外出打工者的收入补贴而逐渐提高,电视、计算机等新兴媒体的普及对村民的观念产生影响并使之逐渐发生了变化。由于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观念影响,并在当下受到消费文化冲击,如今的村民已经几乎丧失了传统的宗族观念,对宗教神异性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间几乎没有太多感情。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各村庄在当下几乎没有任何公共性宗教祭拜活动及场所1。此外,国家权力的后退造成了农村政治生活的减少,加之村民与村委会之间难以避免的利益冲突,使村委会丧失了过去在组织地位上的权威性,村民与国家、地方之间的沟通与联络变得非常薄弱,村民想融入当下的全球化体系已非常困难。在建设层面,这一时期村落公共空间的建设方式因市场的调节关系而变得复杂。综上所述,农村社会在经历了两次转型之后,当下公共空间的衰落是农村社会观念的转变所致,而导致这一问题发生的原因除了传统丧失、消费文化冲击外,核心原因在于村民群体缺乏有力的社会关联。社会关联正是农村公共空间服务的核心,因而如何重构这一社会关联是问题的关键。在2011年~2012年的新村建设中,我们着重对村民活动中心中“使用者”进行探讨——如何将农村的公共活动日常化、社会化,如何将公共物质空间不是仅仅视为新村规划配套的考核指标,而是作为引导村民社会活动的积极空间?我们在四川达县两个新农村示范点的尝试也许对此有所启发。对建筑形态和文化观念的考虑问题多年以来,各地持续推广自己地区(县域、市域甚至是省域)的农村建设通用图集。通用图集所带来的弊端和它的优点一样明显。由于其目的在于减少成本、便于推广,因此在设计时往往多考虑成本的控制、施工的便捷,而对功能和造型的考虑则忽视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环境对村庄的塑造,采用统一的形式,造成了村落面貌的千篇一律和使用的不便,丧失了自身的独特性。此外,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需求,通用图集的内容忽视了农村自身的乡土特色,导致建设产物带有强烈的城市和工业化气息,造成村民对乡村认同感的进一步丧失。公共建筑的设计建设在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作为当今村落社会关联核心的公共建筑,其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村落的社会与文化状况,统一的建筑形态无疑是对文化多样性的抹杀,对因地制宜地塑造优美的农村环境非常不利,更无法完成作为社会关联这一重要职责。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通用图集对农村社会的重构产生了负面影响。1.和而不同的空间设计构思二东村位于四川省达州市达县双庙乡,距达县约28km,从城区乘车经由210国道下高速后沿279乡道行驶约半小时到达。由于邻近场镇的生活依附性,整个二东村范围几乎没有独立的公共设施,甚至未见有村民开设的小卖部。本次建设期望通过新居民点的规划与设计,完善作为新农村综合体的各项公共配套设施(图1)。新居民点选址于二东村西南部紧邻蔬菜基地的位置,用地西高东低,东北至西南走向,背靠一片茂密的竹林。西南侧有大片荷塘,盛夏时节不同品种的荷花次第开放,也是村内重要的莲藕养殖基地。当地政府希望在这里形成具有乡土气息和村民归属感的乡村聚落。以此为基础,设计团队提出了“以大地为画板”、“和而不同”的总体设计构思,坚持依山就势合理布局、融入自然营造风貌、以人为本惠及百姓的规划原则。总体布局上,参照传统农村以宗祠为中心的聚落布局模式,以村民活动中心为中心,通过路与院的交替形成整个空间形态。而作为新居民点最重要的公共建筑——村民活动中心的规划选址、布局及形态都参照了传统农村宗祠,运用现代建筑元素进行演绎,以此重塑二东村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图2,图3)。整体空间规划以村民活动为中心展开,希望作为传统社会关联的“宗祠”在转型、消失、变革之后,能够有新的社会关联产生和延续。由于场地的限制,无法将几种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分开,因此除了戏台,其余功能均设置在活动中心单体内,围绕内院布局。一层的活动室更多考虑村民日常公共活动所需空间,如小卖部、卫生所、图书室以及棋牌、书画室等,一方面具有较高的可达性,另一方面也较适宜此类相对嘈杂、热闹的环境;二层走廊两侧分别为村委会办公室和文化培训站。两层之间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贯通四周的连廊提供了适当的停留空间.引导村民间的活动与相互沟通。此外,在一层建筑外围布置了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小尺度庭院。设计希望通过对使用者路径、停留与事件发生的研究,增加活动中心与村民日常公共生活的紧密关联。作为最重要的公共空间类型——灰空间的设计被穿插于建筑各功能之间,建筑内几个重要的位置都被设计为开放空间,既增加了活动的丰富性,又增添了空间本身的节奏感,促使其有可能成为未来村民真正的“活动中心”。二东村活动中心的设计以新中式的手法演绎了传统建筑,也得到了当地村民的认同。如今已投入使用近一年的时间,反馈信息显示村民对活动中心的设计还是比较满意的。除图书室由于缺乏书籍尚无人使用外,小卖部、棋牌室等活动空间都聚集了很多村民。而设计师之前所留下的灰空间,由于增添了几个沙发、茶几,而成为倍受村民喜爱的场所。戏台的使用则出乎预料,它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被他们当作“自导自演”的“儿童剧”的舞台。总体来说,二东村村民活动中心提升了村落公共空间的服务内容和水平,基本达到最初的设计目标。2.空间形式的重塑陈余村位于四川省达州市达县桥湾乡,村委会距离城区约45km,毗邻巴河。村庄交通道路状态欠佳,从达州乘车需通过202省道后经石梯大桥后由村道入村,车程约2,5小时。村民日常赶集、上下学等主要依靠村中码头和渡船。由于区位和交通问题,陈余村经济、生活水平相对落后,村内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公共设施匮乏,除村委会外,全村仅有一个私人药店。村民迫切希望增加相应的公共设施。2011年9月18日,陈余村遭受严重的洪水侵袭,全村超过180户村民受灾,其中160户受灾严重。政府快速展开了灾后重建工作,计划在村内地势较高处建设新居民点。新居民点选址于村中毗邻巴河西岸的一处高地,场地南北长、东西短,夏季常有河风,冬季少有降雪,地势平坦。场地周边视野开阔、景色宜人,站在高地边缘,能够眺望巴河四周几十平方公里的景色。根据场地现状和陈余村的地方特色,以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描述的意境为参照,设计从整体空间意象上提出”一眼群山+一江巴水+一片花海+一畦梯田+一座村落+一次体验=灾后重建新生的陈余村”的构想,整体空间布局方面则从传统川东山地聚落中汲取经验,以院落、广场贯穿于街道空间的组织方式,丰富空间层次的同时也增加了公共活动场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村八景。村民活动中心作为新村居民点公共空间核心,从规划到具体细节层面,都充分考虑了它作为农村社会关联的核心地位与目的规划选址有意将之设置于新居民点核心、具有开阔景观面的最佳位置,一方面使其自身的可通达性和景观性最佳,另一方面也保证活动中心成为村落群的视觉中心和村民未来的心理中心,同时也能使群山、大河成为建筑的背景,为建筑更好地融入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图4,图5)。设计希望通过空间的重塑找回村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首先,为避免因村委会的介入造成对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对二者进行了分散布局,活动中心单体内的功能都是为村民的日常、文化娱乐公共活动服务,政治性的公共活动被安排到它处。结合走访和调查反馈,将小卖部、图书室、卫生所设在最易通达的一层;二层主要以小型的一般活动室为主,提供给村民进行棋牌、书画等日常娱乐活动使用,环境相对独立且安静;顶层设置大型活动室,供村民进行知识培训、室内聚会之用。考虑到村内大型文化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心西北设计了一座小型开放式戏台,以远方的山峦为背景。紧邻活动中心的东侧设置一座5层高的观景塔,为村落的天际线增加了高度和色彩上的变化,也突出了这一公共建筑的中心地位,并成为村民登高远眺的景观空间,为这一公共场所赋予了现代性。为了更好地增加村民活动的交往空间,设计刻意通过扩大走廊形成不同的平台,增加了大量开放性灰空间,为各种多样化、随机性的日常交往活动提供充足的停留和沟通场所。设计的关键词,即作为各类自发活动的“关联”。以人为本的空间设计理念新农村建设中,关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配套、建筑形态等方面固然十分必要,但对于人的关怀其实是乡村社会聚集的核心。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会关联的急剧弱化,是农村公共空间衰落的重要原因。新时期的村民活动中心正可以肩负重联农村社会的责任,作为村民个体“黏合剂”的同时,也要成为村落和更高层级的社会、权力、资源之间的“黏合剂”,担当农村社会组织结构的重要元素而具有更为长远的重要意义。当代村民活动中心的设计,应保证其作为村民公共活动场所的公正性、公平性,应具有亲和力,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空间设计理念,而不是仅仅作为物理功能配套的完善。首先,村民享有平等的机会参与活动,在“关联”行为中重塑乡土凝聚力,重塑乡村社会的认同;其次,村民活动中心应该是农村社会连入外部环境的首要通道,村民借此与外部世界互相了解,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