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频率对汉语母语者英语屈折词、派生词表征方式的影响_第1页
词语频率对汉语母语者英语屈折词、派生词表征方式的影响_第2页
词语频率对汉语母语者英语屈折词、派生词表征方式的影响_第3页
词语频率对汉语母语者英语屈折词、派生词表征方式的影响_第4页
词语频率对汉语母语者英语屈折词、派生词表征方式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词语频率对汉语母语者英语屈折词、派生词表征方式的影响

1.词汇加工和表征“折叠”一词是指在表达短语时,为了符合语法规则,根部的形状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这个词的性质和意义没有改变。就学科而言,在原始语境的基础上,添加词的形状会发生变化。相比汉语而言,英语是一种形态变化比较丰富的语言,存在大量的屈折词和派生词,而且这两类词的使用频率很高。而汉语的形态变化远不如英语丰富,屈折词和派生词很少。这种跨语言间的差异性有可能使得汉语母语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对屈折词和派生词的掌握有着特殊的困难(Jiang2004,2007;崔艳嫣、王同顺2005;李祯2007),而这两类词正是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之一。所以探讨汉语母语者英语屈折词、派生词的表征方式,不仅有助于深化第二语言词汇表征的研究,而且也对第二语言词汇教学具有现实意义。有关英语母语者多词素词的表征方式,目前主要有三种理论模型:整词存储、分解存储和混合存储模型。整词存储模型认为,多词素词在心理词典中是以整词形式表征的,每一个词都有其独立的词条,没有单独的词素表征。单词识别的过程是由刺激输入直接激活相应的整词表征。该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语义不透明词的加工机制,因为语义不透明多词素词的词义似乎只能通过整词激活得到,但此模型不能解释为什么词素能够启动语义透明的词,而且整词表征会出现表征的冗余,造成心理资源的浪费(Manelis&Tharp1977)。分解存储模型认为,多词素词是以词素分解形式存储在心理词典中。在加工时整词被分解为词素单元,当词素得到激活后,就会通达词素各自的语义表征,然后对各词素进行整合,最后获得整词的语义。词素分解表征方式的优点是认知的经济性,即用少量的词素单元就可以表征大量的词汇(Taft&Forster1975;Taft&Hambly1986;王春茂、彭聃龄1999)。混合存储模型认为,在心理词典中既存在词素表征,也存在整词表征。在词汇加工时,既有词素激活,也有整词激活,词汇加工是这两方面激活相互作用的结果(Caramazzaetal.1988;Clahsen1999;Pinker1999;Pinker&Ullman2002)。混合存储模型的提出使得解释更具合理性和全面性。一些研究发现,在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很难熟练掌握和运用屈折词和派生词(Prévost&White2000;Jiang2004)。这种现象激发了人们研究第二语言多词素词表征方式的浓厚兴趣,但研究结果存在很大分歧。Hahneetal.(2006)选用俄-德双语受试,考察受试在加工德语规则和不规则屈折词时引发的脑电成分与德语母语者是否相同。结果表明,受试在加工规则屈折词和不规则屈折词时,分别引发了P600和N400。二语者同母语者加工不同类型屈折词所引发的脑电成分类似。研究者认为,二语者与母语者一样,规则的屈折词呈分解表征,不规则的屈折词呈整词表征。对于汉语母语者如何表征英语多词素词,陈士法等(2007)采用单词命名任务的研究发现:合成词和派生词呈分解表征,屈折词呈整词表征。但该研究可能存在下面的问题:在结果分析时,他们将合成词、派生词、屈折词的命名时间与其词根的命名时间相比,这样做值得商榷,因为多词素词的词长与词素/词根的词长有差异。换句话说,该研究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合成词、派生词的词长明显比其词根长,而屈折词与其词根词长的差异不大。因此汉语母语者英语多词素词的表征方式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Silva&Clahsen(2008)使用掩蔽启动的实验范式,考察二语者与英语母语者屈折词、派生词的表征方式是否相同。实验分为三种启动条件:重复启动(目标词启动目标词,如walk—walk);屈折词或派生词启动(屈折词或派生词启动目标词,如walked—walk);无关启动(如pray—walk)。假设a为重复启动,b为屈折词或派生词启动,c为无关启动。其研究的逻辑是:如果重复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RTa等于屈折词或派生词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RTb,这两者又短于无关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RTc,即RTa=RTb<RTc,这说明词根与整词具有相同的启动效应,换句话说,词根对目标词的促进作用等于整词对目标词的促进作用,这种启动称为完全启动(fullpriming)。完全启动说明一个多词素词呈分解表征,词素是一个独立的存储单元。如果出现RTa<RTb<RTc,即重复启动下的反应时短于屈折词或派生词启动的反应时,而屈折词或派生词启动的反应时又短于无关启动的反应时,这说明整词对目标词的促进作用大于词根对目标词的促进作用,词根对目标词的促进作用又大于无关词对目标词的促进作用,这种启动称为部分启动(partialpriming)。出现部分启动说明多词素词呈分解表征,屈折词或派生词可以通达到其词根,但由于受试二语的熟练度不高,通达时间较长,所以不能像母语者一样有完全启动效应。如果出现RTa<RTb=RTc,即屈折词或派生词启动的反应时等于无关启动的反应时,这时没有启动,说明多词素词呈整词表征。Silva&Clahsen(2008)的结果表明,对于母语者来说,屈折词和派生词呈分解表征;对于二语者来说,派生词呈分解表征,屈折词呈整词表征。Neubauer&Clahsen(2009)采用与Silva&Clahsen(2008)相同的实验设计,结果发现,二语者对不规则的德语分词呈分解表征,规则的德语分词呈整词表征。Diependaeleetal.(2011)的研究发现,二语者第二语言多词素词呈分解表征。综上所述,有关第二语言多词素词的表征方式存在较大分歧。分析发现,产生分歧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前人的研究中并没有考虑多词素词词根(词素)频率这一因素。而有关母语者的大量研究都表明,词素频率对多词素词的表征有重要影响(Meunier&Segui1999;Luzzattietal.2001;Raveh2002;王春茂、彭聃龄1999)。另外,针对第二语言的加工机制,Ullman(2001,2004)的陈述性/程序性记忆模型(Declarative/ProceduralModel)认为,语言包括了语义知识和语法知识,母语者对这两种知识的掌握可以看作是对这两种知识的记忆:语义知识是一种陈述性记忆,存储在颞叶、海马等脑区,提取时需要意识的控制;而语法知识则是一种程序性记忆,多与规则有关,存储在左半球前额叶的相关脑区,提取时不需要意识的控制。成人二语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初期,由于第二语言熟练度较低,语法知识存储在陈述性记忆中,多词素词是以整词的形式存储在心理词典中;但随着第二语言熟练度的提高,语法知识的存储由陈述性记忆逐渐转变为程序性记忆,多词素词的表征方式由整词存储转变为了更加经济的分解存储。根据Ullman陈述性/程序性记忆模型的观点,我们推测词根频率不同的屈折词和派生词,由于接触的频率不同,受试对这些词的熟悉程度不同,词根频率可能是影响第二语言多词素词表征方式的重要因素,即词根频率高的多词素词可能呈分解表征,词根频率低的多词素词可能呈整词表征。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多词素词的词根频率对于汉语母语者英语屈折词和派生词表征方式的影响。我们采用Silva&Clahsen(2008)的启动范式和实验逻辑进行研究。另外,在Silva&Clahsen(2008)的研究中,他们分别考察了以-ness和-ity结尾的派生词的表征方式,结果未发现两者表征方式的差异。我们认为,考察不同词缀对多词素词表征方式的影响,对于更好地理解不同词缀多词素词的表征方式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因此,本研究中屈折词和派生词分别选用了两种不同的词缀,以进一步考察不同词缀对屈折词和派生词表征方式的影响。2.实验与研究2.1实验1实验1考察屈折词词根频率对汉语母语者英语屈折词表征方式的影响。2.1.1不同年龄、开始学习英语的年龄及学习年龄的调查受试为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生共36人。其中1名受试的数据由于机械故障被剔除。受试均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实验前调查受试学习英语的年限、开始学习英语的年龄,并对英语熟练程度进行7点量表的自我主观评定,1表示非常不熟练,7表示非常熟练。结果显示,受试学习英语的平均年限为11年,开始学习英语的年龄平均为12岁。听、说、读、写的熟练度评定的结果分别为4.31、4.33、5.70和4.81,英语的熟练程度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2.1.2不同类型的启动条件为方便实验材料的选取,屈折启动词选用动词的规则过去式形式-ed和第三人称单数形式-s,各选取42个词,选词在大学英语六级范围内。根据屈折词词根频率的高低,将屈折词划分为高、低频两组,每组21个词。词根频率数据来源于BritishNationalCorpus(2007),此数据库包含一亿个英语词,90%的语料是书面语,10%的语料是口语。我们让30名大学生对实验材料进行5点量表熟悉度的自我主观评定,1表示非常不熟悉,5表示非常熟悉。评定结果显示,高频词根的熟悉度高于低频词根的熟悉度(频率等数据见表1),说明我们选定的高、低频率的实验材料,熟悉程度存在差别。启动分为三种类型:重复启动、屈折词启动和无关启动。例如,对于高频目标词look来讲,look启动look为重复启动,looked或者looks启动look为屈折词启动,damage启动look为无关启动。无关词和屈折词在词长、词频等方面进行了匹配。过去式和单数第三人称的目标词相同,即动词原形,这些动词的词长都是4个字母。屈折形式-ed条件下共有六种启动条件,分别是:高频条件下的重复启动、屈折词启动和无关启动;低频条件下的重复启动、屈折词启动和无关启动;屈折形式-s条件下也有相同的六种启动条件。但由于两种屈折变化(-ed和-s)的重复启动是相同的,因此实际的启动条件有10种,每种21个单词,共210个启动刺激。为保证受试不会重复看到相同的目标词,实验材料分成5个列表,对于同一个目标词,在一个列表里安排重复启动,在另外两个列表里分别安排屈折词启动和无关启动,每个列表有42个启动词,启动词随机出现。由于受试要完成词汇判断任务,我们制造了42个英语假词作为填充词。假词由英语真词随机换掉一或两个字母而来。假词符合英语读音规则,词长度与真词目标词的长度匹配。因此,每个受试完成84个判断,目标词是真词和假词的各42个。2.1.3测试词的呈现实验在隔音的实验室内完成,使用E-prime软件编程。实验开始时,首先在计算机屏幕中心呈现掩蔽刺激“++++”500毫秒,紧接着在屏幕中心呈现启动词48毫秒,启动词消失后立即呈现目标词(SOA=48毫秒)。启动词和目标词的字体为Arial,字号为36。要求受试对呈现的目标词既快又准地判断是否是真词。如果是,按键盘上的“S”键,如果不是,按键盘上的“L”键。反应后进入下一个测试词。正式实验前进行练习,让受试熟悉实验的程序。由于Boudelaa&Marslen-Wilson(2005)的研究发现,80毫秒的SOA会出现语义的启动效应,本实验选取48ms的SOA,可以排除语义因素对启动效应的影响。2.1.4受试及项目的方差分析实验1操纵了词根频率、启动条件和词缀类型三个因素,但如果采用2(词根频率:高频、低频)×3(启动条件:重复启动、屈折词启动、无关启动)×2(词缀类型:-ed、-s)三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共需要12种条件,但由于两种屈折变化(-ed和-s)的重复启动是相同的,实际的启动条件只有10种,不符合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条件。因此我们对两种屈折变化形式分开进行分析,即分别做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分析反应时数据时,剔除平均数加减三个标准差以外的极端数据(剔除数据低于5.00%),且只分析正确反应的数据。1)屈折形式-ed的结果:不同启动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见表2。对反应时和错误率分别进行2(词根频率:高频、低频)×3(启动条件:重复启动、屈折词启动、无关启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F1、F2分别代表以受试和项目为随机变量的方差分析。反应时的数据分析发现,词根频率的主效应差异显著,F1(1,34)=31.99,p<.01;F2(1,40)=59.90,p<.01。启动类型的主效应差异显著,F1(2,68)=9.78,p<.01;F2(2,80)=5.63,p<.01。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2,68=0.19,p=.83;F2(2,80)=0.85,p=.43。分析结果表明,高频条件下的反应时快于低频条件下的反应时,高频条件下的错误率低于低频条件下的错误率。进一步用t检验考察不同启动类型条件下反应时的差异,结果见表3。如果a代表重复启动,b代表屈折词启动,c代表无关启动,从表3中可以看出,当目标词为高频词时,RTa=RTb<RTc,属于完全启动,说明词根频率高的屈折词分解表征;当目标词为低频词时,RTa=RTb,RTb=RTc,RTa<RTc,属于无启动,说明词根频率低的屈折词整词表征。2)屈折形式-s的结果:屈折形式-s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见表4。反应时的数据分析发现,词根频率的主效应差异显著,F1(1,34)=99.54,p<.01;F2(1,40)=91.69,p<.01。启动类型的主效应差异显著,F1(2,68)=6.88,p<.01;F2(2,80)=5.19,p<.01。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2,68)=0.78,p=.46;F2(2,80)=0.05,p=.95。错误率的数据分析发现,词根频率的主效应差异显著,F1(1,34)=95.25,p<.01;F2(1,40)=58.36,p<0.01。启动类型的主效应差异不显著,F1(2,68)=1.94,p=.96;F2(2,80)=2.22,p=.16。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2,68)=2.13,p=.80;F2(2,80)=1.98,p=.19。分析结果表明,高频条件下的反应时快于低频条件下的反应时,高频条件下的错误率低于低频条件下的错误率。进一步用t检验考察不同启动类型条件下反应时的差异,结果见表5。从表5中可以看出,当目标词为高频词时,RTa=RTb<RTc,属于完全启动,说明词根频率高的屈折词呈分解表征;当目标词为低频词时,RTa=RTb,RTb=RTc,RTa<RTc,属于无启动,说明词根频率低的屈折词呈整词表征。实验1的结果表明,词根频率影响屈折词的表征方式。另外,两种词缀条件下的启动效应模式是相似的,因此我们推测不同词缀屈折词的表征方式可能没有差异。2.2实验2实验2考察词根频率对汉语母语者英语派生词表征方式的影响。2.2.1测试对象同实验1。受试在完成实验1并进行充分休息后,进行实验2。2.2.2高频词根的熟悉度启动词分为前缀派生词和后缀派生词,各40个。为方便实验材料的选取,前、后缀分别选取un-和-ness的形式。按派生词词根频率的高低将派生词分为两组,每组各20个。频率的数据来源同实验1。让30名大学生对实验材料进行5点量表熟悉度的自我主观评定。结果显示,高频词根的熟悉度高于低频词根的熟悉度,具体数据见表6。启动条件分为三种:重复启动、派生词启动和无关启动。无关词和派生词在词长、词频等方面进行了匹配。前缀un-条件下共有六种启动条件,分别是高频条件下的重复启动、派生词启动和无关启动;低频条件下的重复启动、派生词启动和无关启动。后缀-ness条件下也有相同的六种启动条件。12种启动条件,每种启动20个词,共240个启动词。为保证受试不会重复看到相同的目标词,实验材料分为三个列表,对于同一个目标词,在一个列表里安排重复启动,在另外两个列表里分别安排派生词启动和无关启动,每个列表有80个启动词,随机呈现。制造80个英语假词作为填充词。假词符合英语读音规则,词长与真词目标词匹配。每个受试接受160个测试词(80个真词,80个假词)。2.2.3实验程序2.2.4高动词频率派生词在项目中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分析反应时数据时,剔除平均数加减三个标准差以外的极端数据(占6.2%),且只分析正确反应的数据。不同启动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和错误率见表7。对数据进行2(词根频率:高频、低频)×3(启动条件:重复启动、派生词启动、无关启动)×2(词缀:前缀、后缀)三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反应时的数据分析发现,词根频率的主效应差异显著,F1(1,35)=31.77,p<.01;F2(1,76)=28.41,p<.01。启动类型的主效应差异显著,F1(2,70)=51.96,p<.01;F2(2,152)=35.04,p<.01。词缀的主效应差异不显著,F1(1,35)=0.08,p=.77;F2(1,76)<0.001,p=.99。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s>.10)。错误率的数据分析发现,词根频率的主效应差异显著,F1(1,35)=45.32,p<.01;F2(1,76)=30.47,p<.01。启动类型的主效应差异不显著,F1(2,70)=2.96,p=.09;F2(2,152)=2.23,p=.13。词缀的主效应差异不显著,F1(1,35)=0.08,p=0.98;F2(1,76)=0.005,p=.97。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s>.10)。分析结果表明,高词根频率派生词的反应时快于低频条件,高词根频率派生词的错误率低于低频条件。进一步检验不同启动类型条件下反应时的差异,结果见表8。实验2的结果表明,词根频率影响派生词的表征方式,不同词缀的派生词表征方式没有差异。3..大学第二语言中的三大词汇本研究结果发现,词根频率是影响多词素词表征方式的重要因素。不论是屈折词还是派生词,词根频率高的多词素词呈分解表征,词根频率低的多词素词呈整词表征。Silva&Clahsen(2008)发现,汉语母语者对英语动词过去式的表征方式呈整词表征,这似乎与本研究的结果不同。但仔细分析发现,Silva&Clahsen(2008)所选取的屈折词词根频率较低,约为38.42次/百万(根据BritishNationalCorpus(2007)数据库的统计),相当于本研究中低频词根的频率,因此结果并不矛盾。本研究不仅考察了低频词根屈折词的表征方式,还考察了高频词根屈折词的表征方式,发现低频词根的屈折词呈整词表征,高频词根的屈折词呈分解表征。陈士法等(2007)的研究中,选用的材料均是高频、熟悉的词汇,根据屈折词、派生词和其词根词素命名时间的差异来说明多词素词的表征方式,得出屈折词呈整词表征、派生词呈分解表征的结论。但正如前文所言,该研究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本研究不支持高频词根的屈折词呈整词表征的观点。卢植(2003)的研究发现,汉语母语者英语屈折词呈分解表征,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一致。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本研究考察了词根频率对屈折词和派生词表征方式的影响,拓展和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我们还考察了不同词缀对多词素词表征方式的影响。实验1和实验2结果表明,屈折词和派生词的不同词缀并未影响其表征的方式。究其原因,这可能是不管屈折变化的形式如何,都是词根在不同条件下的词形变体,没有本质的差异;而前缀派生词和后缀派生词虽然词缀的位置不同,但都是派生词,本质上也不存在差异,所以不同词缀并未影响屈折词、派生词的表征方式。综合两个实验的结果可以发现,英语多词素词不是呈单一的分解表征或是整词表征。词根频率会影响到多词素词的表征形式,研究结果支持了多词素词混合存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