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经验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经验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经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经验

动脉阻塞性肌腱炎(thom-iza,tao)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封闭性疾病,尤其是那些易发生在下肢血管。因其病程长,反复发作,严重时肢端溃疡、坏疽,导致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院自1986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41例,分析如下。1临床数据1.1发病时间、发病原因及收治例数。据年龄根据199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修订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341例住院病人中,男338例,占99.12%,女3例,占0.88%;年龄18~48岁,平均(30.56±6.43)岁。病程最短40天,最长30年。平均(7.68±5.36)年。发病部位左下肢103例,右下肢82例,双下肢97例;左上肢7例,右上肢8例,右侧上下肢l例,双下肢及右上肢14例,双下肢及左上肢10例,双上肢及右下肢2例,双上肢及左下肢3例,四肢14例;发病原因:吸烟史336例(98.53%),寒冻与潮湿史137例(40.18%),营养不良61例(17.89%),家族史191例(5.57%),外伤史27例(7.92%),按年段收治例数:1986-1990:140例;1991-1995:88例;1996-2000:69例;2001—2005:44例。1.2辨证方法及诊断标准根据三期三级分类法,Ⅰ期4例,Ⅱ期74例,Ⅲ期263例,其中1级123例,2级95例,3级45例。根据上述中医诊断标准,辨证分为5型。阴寒型22例,血瘀型83例,湿热型201例,热毒型29例,气血两虚型6例。2治疗方法2.1药物治疗2.1.1妙活活汤,养阴血酸两虚型阴寒型:患肢冰凉,怕冷明显,肢端皮肤苍白或潮红。舌苔薄白,舌质淡。脉象沉细。治以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方用阳和汤加味(熟地30g,黄芪30g,鸡血藤30g,党参15g,当归15g,干姜15g,赤芍15g,怀牛膝15g,肉桂10g,白芥子10g,熟附子10g,炙甘草10g,地龙15g,麻黄6g,鹿角霜(冲)10g)。血瘀型:患肢持续性固定性疼痛,局部皮肤呈紫红、黯红或青紫色,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涩。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用活血通脉饮加味(丹参30g,赤芍60g,金银花30g,土茯苓60g,当归15g,川芎15g,牛膝15g,鸡血藤15g,蒲公英30g,板蓝根15g)。湿热型:患肢潮红、紫红、肿胀、疼痛,趾端溃疡或坏疽有轻度炎症表现,或患肢发生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舌质红,苔黄厚或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用四妙勇安汤加味(金银花30g,玄参30g,当归15g,赤芍15g,牛膝15g,黄柏10g,黄芩10g,栀子10g,连翘10g,苍术10g,紫草10g,生甘草10g)。热毒型:患肢坏疽、溃疡继发严重感染,红肿热痛,脓液多,恶臭味,疼痛剧烈,抱足而坐,彻夜难眠,伴全身发热或高热、恶寒,烦渴引饮,便秘溲赤。舌质红绛,苔黄燥或黑苔,脉洪数或弦数。治以清热解毒,养阴活血。方用四妙活血汤加减(金银花30g,蒲公英30g,玄参15g,当归15g,黄芪15g,丹参15g,牛膝12g,连翘12g,防己12g,黄柏10g,黄芩10g,红花10g,乳香3g,没药3g,地丁30g,生地15g,漏芦12g,贯众10g)。气血两虚型:患者久病虚弱无力,患肢肌肉消瘦,趾端溃疡,创面脓液清稀,久不愈合。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以补气养血,调和营卫,方用顾步汤加减(黄芪30g,党参30g,鸡血藤30g,石斛30g,当归15g,丹参15g,赤芍15g,牛膝15g,白术15g,炙甘草10g)。水煎服,均每日l剂。2.1.2参西、刺五、静滴制备工艺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中静滴;三七总皂苷400~500mg加入液体中静滴;刺五加注射液250mL静滴。以上药物任选1种,15天为1疗程。休息5~7天进行下1个疗程。2.1.3口服中药活血通脉片,每次10片,每日3次;四虫片,每次10片,每日3次;通脉安每次10片,每日3次。以上药物任选1种。2.1.4抗生素的使用有坏疽感染者给予敏感抗生素静滴。2.1.5支持治疗病情严重,体质较差者给予支持疗法。2.2手术方法及血压本组行足趾部分切除缝合术者56例,行足部清创术者31例,行半足切除术者18例,行小腿截肢术者29例,行股部截肢术者35例,行手指部分切除缝合术者11例,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者4例,行静脉动脉化者7例,共计手术191例,手术率为56.01%。2.3治疗时间治疗9~198天,平均(64.23±34.78)天。治疗观察至出院时统计疗效。3绩效标准和结果3.1肢体期血液循环障碍疗效判定参照1995年中国中两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明显改善,步行速度100~120步/min,并能持续步行约1500m以上无不适者;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有改善,步行速度同上,能持续步行约500m以上者;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有改善,步行速度同上,能持续步行约300m左右者;无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无进步或病情继续加重者。3.2例疗效情况临床治愈154例(45.16%),显效126例(36.95%),好转52例(15.25%),无效7例(2.05%),死亡2例(0.59%),2例均因心脏病死亡。显愈率82.11%,总有效率为97.36%。4病因、病机及病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周期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其好发人群为青年男性,本组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平均年龄(30.56±6.43)岁,几乎都为30岁左右的男性。发病部位多为四肢,下肢远高于上肢,该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病与吸烟、性激素、寒冻潮湿、营养不良、遗传、外伤等因素有关,本组资料提示其与吸烟和性激素的关系最为密切。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诸如寒冻潮湿、营养不良等易发因素得到改善,该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渐下降,本组资料按年段统计的病例数依次减少,也反映了这一点。目前的本病的治疗方法仍以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整体治疗效果最佳,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于七情内伤、饮食不节、房事过度,复加外感寒湿之邪或外伤等,以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痹阻不通,不能达于四末而发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