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月份)_第1页
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月份)_第2页
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月份)_第3页
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月份)_第4页
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月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6—2017学年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黑藻与蓝藻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进行有氧呼吸 B.遗传物质是DNAC.能进行有丝分裂 D.翻译在核糖体进行2.经诱变、筛选得到几种基因A与基因B突变的酵母菌突变体,它们的蛋白质分泌过程异常,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不同突变体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B.可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蛋白质的分泌过程C.A、B基因双突变体蛋白质沉积在高尔基体D.A、B基因的突变会影响细胞膜蛋白的更新3.图为细胞膜部分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依据此图做出的判断错误的是()A.细胞内高K+、低Na+环境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B.钠﹣钾泵的存在说明载体蛋白对离子运输不具有选择性C.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D.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均不消耗ATP4.我国科学家以兴国红鲤(2N=100)为母本、草鱼(2N=48)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子一代染色体自动加倍发育为异源四倍体鱼.杂种子一代与草鱼进行正反交,子代均为三倍体.据此分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及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国红鲤的初级卵母细胞可有200条姐妹染色单体B.杂种子一代产生的卵细胞、精子均含有74条染色体C.三倍体鱼的三个染色体组两个来自草鱼、一个来自鲤鱼D.三倍体鱼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均含有49条染色体5.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A.能稳定遗传 B.高度不育 C.有杂种优势 D.为四倍体6.Tay﹣Sachs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者的一种溶酶体酶完全没有活性,导致神经系统损坏,患者通常在4岁前死亡.在中欧某地区的人群中,该病发病率高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Tay﹣Sachs病的致病基因通过杂合子在亲子代间传递B.禁止近亲结婚能显著降低Tay﹣Sachs病的发病率C.该病杂合子不发病是因为显性基因抑制了隐性基因的表达D.在中欧该地区约30人中就有一个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7.有关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体内的生理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加快B.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的pH降低C.胰高血糖素分泌増加,促进肌糖原分解以升办血糖浓度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中吸收8.有一类性别发育异常的男性(性染色体正常),性腺为睾丸而其他性征出现不同程度的女性化.在临床发现的此类病例中,甲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偏高,但雄激素水平相对偏低;乙患者促性腺激素和雄激素水平均偏高.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甲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雄激素合成不足造成的B.甲患者雄激素水平偏低可能与促性腺激素受体缺乏有关C.乙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由于缺乏雄激素受体所致D.乙患者体内促性腺激素的偏高与雄激素受体缺乏无关9.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调节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10.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敲击髌骨下韧带,在a、b、c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B.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3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C.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D.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11.如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L清水、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c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C.曲线d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12.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13.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C.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变化14.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B.肾上腺髄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C.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15.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B.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C.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16.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C.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17.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B.青霉素是一种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C.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D.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18.为在酵母菌中高效表达丝状真菌编码的植酸酶,通过基因改造,将原来的精氨酸密码子CGG改变为酵母菌偏爱的密码子AGA(精氨酸的密码子有:CGU、CGC、CGA、CGG、AGA、AGG),对此发生的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酸酶氨基酸序列改变B.植酸酶mRNA序列改变C.配对的反密码子为UCUD.控制植酸酶的基因含有的氢键数目减少19.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人体生物钟机理如图所示,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浓度呈周期性变化,振荡周期为24h.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per基因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B.核糖体在图中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C.过程③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D.一条mRNA链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翻译出多少不同的肽链20.遗传学上将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一种性别中表现的现象称为限性遗传,如图所示的单基因遗传病存在限性遗传现象,其中I2为纯合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2、Ⅱ3、Ⅲ2的基因型相同C.Ⅱ4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儿子患病的几率是D.若Ⅱ1为杂合子,则Ⅲ1的基因型与I1相同的概率为二、第II卷(共50分)21.番茄喜温不耐热,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3℃.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研究夜间低温条件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白天保持25℃,从每日16:00时至次日6:00时,对番茄幼苗进行15℃(对照组)和6℃的降温处理,在实验的第0、3、6、9天的9:00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1)图1结果显示,夜间6℃处理后,番茄植株干重对照组.这表明低温处理对光合作用的抑制对呼吸作用的抑制.(2)研究人员在实验中还测定了番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开放度和胞间CO2浓度,结果如图2所示.请说出夜间6℃低温处理后,番茄净光合作用速率降低的原因:.(3)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是一种极为关键的酶.①研究人员在低夜温处理的第0、9天的9:00时取样,提取并检测Rubisco的量.结果发现番茄叶片Rubisco含量下降.提取Rubisco的过程在0~4℃下进行,是为了避免.②为研究Rubisco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提取番茄叶片细胞的总RNA,结果发现,低夜温处理组mRNA的量,第0天与对照组无差异,第9天则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低夜温抑制了Rubisco合成基因的过程,使Rubisco含量下降.22.家兔的毛色有灰色、黑色、白色三种,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科研人员在做杂交实验时发现:灰色雄兔与白色雌兔杂交,子一代全是灰兔(反交的结果相同);子一代灰兔雌雄交配后产生的子二代家兔中,灰兔:黑兔:白兔=9:3:4.(1)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2)子二代的灰兔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分析,白兔占的原因是.(3)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转入基因型为AABb的受精卵的某条染色体上,发育为雄兔,使之能够在紫外线下发绿色荧光.为了确定基因G插入染色体的所在位置,用多只纯种白色雌兔(aabb)与该雄兔测交,产生足够多后代(不考虑交叉互换).①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雌性兔能够发荧光,则基因G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②若基因G与基因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③若后代黑毛兔中能发荧光的个体所占比例为,则G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3.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1)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填写时期)出现问题而形成异常配子所致.(2)6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3)科研人员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杂交亲本实验结果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单体占75%,正常二倍体占25%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①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等于、少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而丢失.②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雌、雄)配子育性很低.(4)现有该作物的两个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抗病基因R位于6号染色体上),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为获得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理想的育种方案是: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父本、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24.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如图表示了光路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据图回答:(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图中去甲肾上腺激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信号到信号的转变.(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调节,在HPG轴中,促性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会,原因是.25.过敏反应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异常有关,地塞米松是用来治疗此病的一种免疫抑制剂.寻找更加高效且低毒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1)研究人员以DNFB刺激健康小鼠,建立过敏反应的小鼠模型.将这批小鼠分成五组,即B、C、D、E、F.再用DNFB刺激模型小鼠,诱发其过敏反应.诱发前的0。5h和诱发后6h,在B、C、D、E组小鼠外耳分别涂浓度为0、2%、4%、8%的青蒿素乳膏,F组小鼠外耳涂地塞米松,同时另设健康小鼠为对照组.诱发48h后取小鼠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结果如图1.①胸腺是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其重量变化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与A组相比,B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原因是.②C、D、E组结果与组比较,说明青蒿素具有作用.从图1可知,当青蒿素的浓度达到时作用效果超过了地塞米松.(2)在对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和地塞米松进行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从健康的实验小鼠体内分离淋巴结,研磨过滤,收集细胞悬液;体外诱导细胞分裂并培养24h后,统计细胞数量,计算细胞相对生存活力,结果如图2.①本实验中空白对照组是用培养液培养细胞.理论上,空白对照组细胞相对存活力是.②图2所示实验结果说明.

2016—2017学年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黑藻与蓝藻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进行有氧呼吸 B.遗传物质是DNAC.能进行有丝分裂 D.翻译在核糖体进行【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黑藻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含有有氧呼吸酶,能进行有氧呼吸.【解答】解:A、黑藻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有线粒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线粒体,但含有有氧呼吸酶,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B、黑藻与蓝藻的细胞内都含有DNA和RNA,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C、蓝藻是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增殖,C错误;D、黑藻与蓝藻的细胞内都含有核糖体,可以进行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故选:C.2.经诱变、筛选得到几种基因A与基因B突变的酵母菌突变体,它们的蛋白质分泌过程异常,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不同突变体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B.可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蛋白质的分泌过程C.A、B基因双突变体蛋白质沉积在高尔基体D.A、B基因的突变会影响细胞膜蛋白的更新【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分析题图:正常细胞中,蛋白质经过内质网加工后由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加工后再由囊泡运输到细胞膜最终胞吐出细胞,而A基因突变体蛋白沉积在内质网,B基因突变体蛋白沉积在高尔基体.【解答】解:A、出现不同突变体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A正确;B、可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蛋白质的分泌过程,B正确;C、A基因突变体蛋白沉积在内质网,B基因突变体蛋白沉积在高尔基体,因此A、B基因双突变体蛋白质沉积在内质网,C错误;D、A基因突变体蛋白沉积在内质网,B基因突变体蛋白沉积在高尔基体,这样会影响细胞膜蛋白的更新,D正确.故选:C.3.图为细胞膜部分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依据此图做出的判断错误的是()A.细胞内高K+、低Na+环境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B.钠﹣钾泵的存在说明载体蛋白对离子运输不具有选择性C.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D.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均不消耗ATP【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分析题图:该图表示细胞膜上的钠钾泵结构示意图,看图可知:钾离子进细胞,钠离子出细胞,都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此外该载体还能把ATP水解为ADP和Pi,故该载体还起到ATP水解酶的作用.【解答】解:A、由图可知:细胞内高K+、低Na+环境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A正确;B、载体蛋白也具有专一性,即有选择性,B错误;C、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C正确;D、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均不消耗ATP,属于协助扩散,D正确.故选:B.4.我国科学家以兴国红鲤(2N=100)为母本、草鱼(2N=48)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子一代染色体自动加倍发育为异源四倍体鱼.杂种子一代与草鱼进行正反交,子代均为三倍体.据此分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及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国红鲤的初级卵母细胞可有200条姐妹染色单体B.杂种子一代产生的卵细胞、精子均含有74条染色体C.三倍体鱼的三个染色体组两个来自草鱼、一个来自鲤鱼D.三倍体鱼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均含有49条染色体【考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分析】以兴国红鲤(2N=100)为母本、草鱼(2N=48)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子一代染色体为50+24=74条,染色体自动加倍发育为异源四倍体鱼,此时染色体为74×2=148条.杂种子一代(4N=148)与草鱼(2N=48)进行正反交,子代均为三倍体,染色体为148÷2+48÷2=98条.【解答】解:A、兴国红鲤的染色体是100条,初级卵母细胞可有200条姐妹染色单体,A正确;B、据分析可知,杂种子一代染色体为74×2=148条,产生的卵细胞、精子均含有74条染色体,B正确;C、据分析可知,三倍体鱼的三个染色体组两个来自草鱼、一个来自鲤鱼,C正确;D、三倍体鱼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D错误.故选:D.5.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A.能稳定遗传 B.高度不育 C.有杂种优势 D.为四倍体【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分析】1、纯合子(显性纯合或隐形纯合)都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2、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3、多倍体中可能含有偶数对同源染色体,如八倍体小黑麦、六倍体小麦等,则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可育的配子.4、多倍体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一般表现为茎杆粗壮,叶片果实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含量都比较高,但多倍体植株由于营养生长比较旺盛,生殖生长比较缓慢,所以发育延迟,结实率低.【解答】解:A、杂合的二倍体植株有两个染色体组,花粉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基因型为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即能稳定遗传,A正确;B、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成为纯合的二倍体,可育,B错误;C、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的二倍体,不具有杂种优势,C错误;D、得到的纯合子植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仍为二倍体,D错误.故选:A.6.Tay﹣Sachs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者的一种溶酶体酶完全没有活性,导致神经系统损坏,患者通常在4岁前死亡.在中欧某地区的人群中,该病发病率高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Tay﹣Sachs病的致病基因通过杂合子在亲子代间传递B.禁止近亲结婚能显著降低Tay﹣Sachs病的发病率C.该病杂合子不发病是因为显性基因抑制了隐性基因的表达D.在中欧该地区约30人中就有一个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分析题文:Tay﹣Sachs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在中欧某地区的人群中,该病发病率高达,即aa=,则a=,A=.【解答】解:A、Tay﹣Sachs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且患者通常在4岁前死亡,因此该病的致病基因通过杂合子在亲子代间传递,A正确;B、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Tay﹣Sachs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因此禁止近亲结婚能显著降低Tay﹣Sachs病的发病率,B正确;C、Tay﹣Sachs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该病杂合子不发病是因为显性基因表达,而隐性基因不表达,并不是因为显性基因抑制了隐性基因的表达,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a=,A=,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该地区携带者(Aa)的概率为2×,即在中欧该地区约30人中就有一个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D正确.故选:C.7.有关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体内的生理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加快B.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的pH降低C.胰高血糖素分泌増加,促进肌糖原分解以升办血糖浓度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中吸收【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下丘脑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2、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PH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比如H2CO3/NaHCO3.3、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解答】解:A、下丘脑是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A错误;B、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释放到血液,由于缓冲物质H2CO3/NaHCO3等能维持酸碱平衡,因此血浆的pH不会明显降低,B错误;C、运动员剧烈运动时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以升高血糖浓度,肌糖原不能分解,C错误.D、运动员剧烈运动时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正确;故选:D.8.有一类性别发育异常的男性(性染色体正常),性腺为睾丸而其他性征出现不同程度的女性化.在临床发现的此类病例中,甲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偏高,但雄激素水平相对偏低;乙患者促性腺激素和雄激素水平均偏高.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甲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雄激素合成不足造成的B.甲患者雄激素水平偏低可能与促性腺激素受体缺乏有关C.乙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由于缺乏雄激素受体所致D.乙患者体内促性腺激素的偏高与雄激素受体缺乏无关【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性激素的分级反馈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则可以促进性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性激素,当性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性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解答】解:A、据题意可知,甲患者雄激素水平相对偏低,故甲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雄激素合成不足造成的,A正确;B、甲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偏高,但雄激素水平相对偏低,故甲患者雄激素水平偏低可能与促性腺激素受体缺乏有关,B正确;C、乙患者促性腺激素和雄激素水平均偏高,故乙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由于缺乏雄激素受体所致,C正确;D、据题意可知,乙患者促性腺激素和雄激素水平均偏高,故可能与雄激素受体缺乏有关,D错误.故选:D.9.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调节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调节,A正确;B、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但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错误;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C正确;D、饮水增加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正确.故选:B.10.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敲击髌骨下韧带,在a、b、c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B.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3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C.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D.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表示传入神经,2、3表示传出神经,a、b、c位于神经中枢中.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膝跳动作需要伸肌和屈肌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解答】解:A、兴奋在突触处以神经递质传递信号,所以敲击髌骨下韧带,在a、b、c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A正确;B、由于c处表示抑制,b处表示兴奋,所以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3处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B错误;C、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完成人体膝跳反射,C正确;D、由于反射弧中突触的存在,所以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D正确.故选:B.11.如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L清水、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c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C.曲线d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2、体内水分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解答】解:AC、生理盐水与人体体液是等渗溶液,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没有明显变化,曲线为b,由于人体排出增多的钠盐,排尿量略为增多,应为曲线d,A、C错误;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进入血浆,导致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B正确;D、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D错误.故选:B.12.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人体产热途径: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主;散热途径:皮肤毛细血管的散热,汗液的蒸发呼气、排尿和排便等.2、人体热量来源:有机物的氧化放能.3、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解答】解:A、皮肤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所以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A错误;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增加,B正确;C、人体热量来源于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即呼吸作用,C正确;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D正确.故选:A.13.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C.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变化【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人体会患相应的疾病.2、人体激素的特点有:(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并且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3、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甲状腺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所谓反馈调节.4、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解答】解:A、根据试题的分析,正常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的作用,A正确;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B错误;C、激素分泌后,主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血液中某激素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C正确;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如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D正确.故选:B.14.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B.肾上腺髄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C.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体液调节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2、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3、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浓度;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两种激素间是拮抗作用.【解答】解:A、二氧化碳属于调节因子,二氧化碳需要先进入血液,然后形成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以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所以二氧化碳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A正确;B、肾上腺髄质的分泌活动受下丘脑的分级调节,B错误;C、水盐平衡的维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调节中枢是下丘脑,相关激素是抗利尿激素,C正确;D、血糖浓度的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可反馈调节胰岛素的分泌,D正确.故选:B.15.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B.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C.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考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分析】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解答】解:A、HIV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不能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A错误;B、HIV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含有核糖体,B错误;C、HIV主要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它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下降,C错误;D、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故可在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D正确.故选:D.16.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C.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解答】解: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A正确;B、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B正确;C、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C正确;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促进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D错误.故选:D.17.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B.青霉素是一种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C.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机体组织中的抗原进行检测D.体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杀灭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在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的作用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会释放出淋巴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它可以加强其免疫效应,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2、过敏是免疫的功能过强形成的,即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是抗原.【解答】解:A、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A错误;B、青霉素是一种抗原,不是免疫活性物质,B错误;C、根据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结合特性,可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抗原进行检测,C正确;D、血浆中的溶菌酶杀灭细菌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故选:C.18.为在酵母菌中高效表达丝状真菌编码的植酸酶,通过基因改造,将原来的精氨酸密码子CGG改变为酵母菌偏爱的密码子AGA(精氨酸的密码子有:CGU、CGC、CGA、CGG、AGA、AGG),对此发生的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酸酶氨基酸序列改变B.植酸酶mRNA序列改变C.配对的反密码子为UCUD.控制植酸酶的基因含有的氢键数目减少【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1、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即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2、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②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③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④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解答】解:A、改变后的密码子仍然对应精氨酸,氨基酸的种类和序列没有改变,A错误;B、由于密码子改变,植酸酶mRNA序列改变,B正确;C、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配对,为UCU,C正确;D、由于密码子改变后C(G)比例下降,故控制植酸酶的基因含有的氢键数目减少,D正确.故选:A.19.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人体生物钟机理如图所示,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浓度呈周期性变化,振荡周期为24h.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per基因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B.核糖体在图中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C.过程③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D.一条mRNA链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翻译出多少不同的肽链【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③过程表示PER蛋白能进入细胞核,调节per基因的转录过程.【解答】解:A、由于细胞的全能性,per基因存在于包括下丘脑SCN细胞在内的所有正常细胞中,A错误;B、根据多肽链的长短,可判断核糖体在图中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B错误;C、过程③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C正确;D、一条mRNA链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翻译出多个相同的肽链,D错误.故选:ABD.20.遗传学上将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一种性别中表现的现象称为限性遗传,如图所示的单基因遗传病存在限性遗传现象,其中I2为纯合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2、Ⅱ3、Ⅲ2的基因型相同C.Ⅱ4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儿子患病的几率是D.若Ⅱ1为杂合子,则Ⅲ1的基因型与I1相同的概率为【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无中生有”是隐性,“无”指的是父母均不患病,“有"指的是子代中有患病个体;隐性遗传看女病,后代女儿患病父亲正常的话是常染色体遗传.“有中生无”是显性,“有”指的是父母患病,“无”指的是后代中有正常个体;显性遗传看男病,儿子正常母亲患病为常染色体遗传,母女都患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根据题意和遗传系谱图分析:I2为纯合子,图示的单基因遗传病存在限性遗传现象,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可判断该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但是在女性中不会表现出来.【解答】解:A、根据分析,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B、Ⅱ2、Ⅱ3的基因型相同,都是Aa;Ⅲ2的基因型为AA或Aa,B错误;C、Ⅱ4的基因型为Aa,与正常男性aa婚配,所生儿子患病的几率是,C正确;D、若Ⅱ1为杂合子,则Ⅲ1的基因型有AA、Aa、aa三种可能,与I1相同的概率为,D错误.故选:C.二、第II卷(共50分)21.番茄喜温不耐热,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3℃.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研究夜间低温条件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白天保持25℃,从每日16:00时至次日6:00时,对番茄幼苗进行15℃(对照组)和6℃的降温处理,在实验的第0、3、6、9天的9:00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1)图1结果显示,夜间6℃处理后,番茄植株干重低于对照组.这表明低温处理对光合作用的抑制强于对呼吸作用的抑制.(2)研究人员在实验中还测定了番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开放度和胞间CO2浓度,结果如图2所示.请说出夜间6℃低温处理后,番茄净光合作用速率降低的原因:夜间6℃低温处理,导致气孔开放度下降,使C02供应不足,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最终使净光合速率降低.(3)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是一种极为关键的酶.①研究人员在低夜温处理的第0、9天的9:00时取样,提取并检测Rubisco的量.结果发现番茄叶片Rubisco含量下降.提取Rubisco的过程在0~4℃下进行,是为了避免高温使酶失活.②为研究Rubisco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提取番茄叶片细胞的总RNA,结果发现,低夜温处理组mRNA的量,第0天与对照组无差异,第9天则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低夜温抑制了Rubisco合成基因的转录过程,使Rubisco含量下降.【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夜间6℃处理后,番茄植株干重低于对照组,可能的原因是低温处理对光合作用的抑制高于对呼吸作用的抑制.图2可知,夜间15℃处理净光合速率、气孔开放程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都增加,夜间6℃处理则都减少.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1)据图1分析,夜间6℃处理后,番茄植株干重低于对照组,可能的原因是低温处理对光合作用的抑制高于对呼吸作用的抑制.(2)据图2分析,夜间6℃低温处理,导致气孔开放度下降,二氧化碳供应不足,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最终使净光合速率降低.(3)①提取Rubisco的过程在0~4℃下进行,是为了保证酶的活性,避免高温使酶失活.②题干实验说明低夜温抑制了Rubisco合成基因的转录过程,使Rubisco含量下降,结果导致低夜温处理组mRNA的量,第0天与对照组无差异,第9天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故答案为:(1)低于强于(2)夜间6℃低温处理,导致气孔开放度下降,使C02供应不足,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最终使净光合速率降低.(3)①高温使酶失活②转录22.家兔的毛色有灰色、黑色、白色三种,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科研人员在做杂交实验时发现:灰色雄兔与白色雌兔杂交,子一代全是灰兔(反交的结果相同);子一代灰兔雌雄交配后产生的子二代家兔中,灰兔:黑兔:白兔=9:3:4.(1)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2)子二代的灰兔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分析,白兔占的原因是没有A基因时,就没有黑色素,有无B基因都不影响色素的表现.(3)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转入基因型为AABb的受精卵的某条染色体上,发育为雄兔,使之能够在紫外线下发绿色荧光.为了确定基因G插入染色体的所在位置,用多只纯种白色雌兔(aabb)与该雄兔测交,产生足够多后代(不考虑交叉互换).①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雌性兔能够发荧光,则基因G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②若基因G与基因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灰色荧光:黑色无荧光=1:1.③若后代黑毛兔中能发荧光的个体所占比例为,则G基因位于除B、b所在染色体以外的任何染色体上.【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1、由题意知,灰色雄兔与白色雌兔杂交,子一代全是灰兔,且反交的结果相同,说明灰色对白色是显性,子一代灰兔雌雄个体交配,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灰兔:黑兔:白兔=9:3:4,可以改写成9:3:3:1,因此说明兔的体色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2、解答(3)时,先根据题干信息给出的提示,判断出基因工程导入的G基因的位置可能是X染色体、与B连锁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不在B、b所在的染色体上,三种状况,然后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根据遗传规律预期实验结果.【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因此2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2)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A_B_是灰兔,AABB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占灰兔的;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分析,白兔占的原因是aa__都表现为白色.(3)由题意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的位置,如果G基因位于基因型为AABb的雄兔的X染色体上,则与普通白色雌兔(aabb)交配,后代中只有雌性个体能够发荧光;如果导入基因G位于B所在的染色体上,则与普通白色雌兔(aabb)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G:Aabb=1:1,前者表现为灰色荧光,后者表现为黑色无荧光;如果G基因位于B、b之外的其他染色体上,则杂交后代的灰兔、黑兔各有一半能发绿色荧光.故答案为:(1)2(2)没有A基因时,就没有黑色素,有无B基因都不影响色素的表现或:基因型通式为aa__的个体都表现为白色(3)①X②灰色荧光:黑色无荧光=1:1③除B、b所在染色体以外的任何染色体上23.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1)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减Ⅰ或减Ⅱ(填写时期)出现问题而形成异常配子所致.(2)6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20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2n:2n﹣1:2n﹣2=1:2:1.(3)科研人员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杂交亲本实验结果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单体占75%,正常二倍体占25%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①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多于、等于、少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联会(无法形成四分体)而丢失.②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雄(雌、雄)配子育性很低.(4)现有该作物的两个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抗病基因R位于6号染色体上),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为获得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理想的育种方案是: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母本(父本、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乙品种6号单体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自交,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考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分析】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n型配子;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雄配子育性很低.【解答】解:(1)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故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减Ⅰ)或姐妹染色单体(减Ⅱ)未分离.(2)某种农作物(2n=42),则单体植株为2n﹣1=41条染色体,故6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20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正常二倍体(2n):单体(2n﹣1):缺体(2n﹣2)=1:2:1.(3)①据表格数据可知,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联会(无法形成四分体)而丢失.②据表格数据可知,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雄配子育性很低.(4)根据(3)中的②可知,n﹣1型雄配子育性很低,则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乙品种6号单体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自交,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故答案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