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题申报书:《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与对策》课题申报材料_第1页
中学体育课题申报书:《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与对策》课题申报材料_第2页
中学体育课题申报书:《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与对策》课题申报材料_第3页
中学体育课题申报书:《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与对策》课题申报材料_第4页
中学体育课题申报书:《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与对策》课题申报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与对策》课题申报材料材料清单:1、课题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论证一、《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与对策》课题研究方案《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与对策》课题研究计划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和体育设施相对较少,农村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也相对较低。因此,探究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本课题旨在研究农村中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问题,挖掘其内在原因,寻求解决途径和措施,为促进农村中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素质发展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指导。二、研究目的1.了解农村中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和问题;2.探究农村中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存在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3.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促进农村中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和提高其身体素质水平。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数据来源和采集: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获得农村中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相关数据和情况。2.数据分析和归纳: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整合和归纳,明确农村中学生体育训练的现状、问题、原因及其影响因素。3.问题探究和思考:基于数据分析和归纳得出的结论,进行问题探究和思考,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促进农村中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素质的发展。四、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1.研究报告:结合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撰写农村中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分析农村中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2.应用价值:为农村中学生体育训练的改进和促进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可为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支持和推动。二、《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与对策》课题研究论证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与对策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文选取了贵阳市开阳县30所农村中学的80位体育教师、200名参加课余训练的学生为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本次调查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内容。发放体育教师问卷80份,回收80份,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100%。发放学生问卷200份,回收195份,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93%。(2)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系统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二、结果与分析1.学校对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激励机制及体育设施调查表明,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体育工作的稳步发展,多数学校对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得到了加强,能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部分学校因受环境条件和经济的制约,对课余体育训练既不重视,又无相应措施,并且对体育设施、器材的投入甚少。2.体育教师对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目的、必要性及项目设置情况从调查结果看,多数教师把为校争荣誉,创“品牌”作为课余体育训练的主要目标。在项目设置上,90%以上的体育教师立足于投掷、耐久跑等项目,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孩子耐力素质好、力量强,利于容易出成绩。3.体育教师的地位、学历、职称和教师科研能力的调查通过调查,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社会观念有所改变,但总的来看不太乐观。其原因,一是各级学校对体育学科的理解、认识不深,重视程度不够,在评职、评先、评优中政策倾向有失平衡;二是社会上仍存在偏见;三是部分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差,教学态度不端正。必然给学校体育工作、课余体育训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中级职称占67.5%,仍有20%以上的教师无论文发表,科研能力不高。4.对课余体育训练计划,周训练次数及训练周期性调查调查显示,75%的农村中学课余训练周训练次数多在4—5次左右,说明农村课余体育训练的时间能得到保证。95%的体育教师有课余训练有计划。而所开展的课余训练90%均以短期集训为主,能长年坚持训练的学校为数不多。可见短期集训形式是农村中学课余训练的主要形式和手段。5.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选材和学生参训情况调查调查显示,有95%以上的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教师的随意性大。在运动员的选拨上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凭经验、主观意断来进行选材。通过访谈,多数学生是自愿参加课余体育训练,其目的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考学校和增强体质。6.处理“训”与“学”关系和班主任、科任教师支持情况从调查显示的结果看,91.4%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能较好地处理“学”与“训”的关系;有21.5%班主任认为课余体育训练会对文化学习造成很大的冲击,持反对意见,因此,加强与班主任、科任教师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得到支持,对课余体育训练至关重要。三、对策1.要正确认识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必要性。2.加强对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和监督,逐步完善课余训练的激励机制,为课余训练创造和提供条件。上级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加大对学校的经费投入力度,并定期对学校进行检查评估。3.各级主管部门要创设条件,制定措施,激励农村体育教师进行学历再提高,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体育科研能力。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效地指导和开展课余体育训练。4.发挥课余体育训练的“点带”作用,全面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群体工作的开展。5.农村中学在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时,要利用学校资源,突出校本特色,确定优势传统项目,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推进。6.正确引导、指导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加强与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沟通和联系,得到他们的支持,妥善处理好“学”与“训”的关系,做到“学”与“训”两不误。7.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拨机制。一要防止单一现象,即由体育教师凭经验说了算,不经测试,也不需要考查论证;二要运用现代选才的理论和方法,选拔出思想品质好、能吃苦耐劳,具有运动天赋和潜能的人才。建议相关部门在竞赛上恢复铅球、标枪、铁饼等运动项目。8.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农村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体系和体、教结合的制度。通过举办运动会、参加运动会等形式来推动学校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开展,为培养、选拨高水平的学校体育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与对策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文选取了贵阳市开阳县30所农村中学的80位体育教师、200名参加课余训练的学生为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本次调查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内容。发放体育教师问卷80份,回收80份,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100%。发放学生问卷200份,回收195份,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93%。(2)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系统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二、结果与分析1.学校对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激励机制及体育设施调查表明,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体育工作的稳步发展,多数学校对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得到了加强,能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部分学校因受环境条件和经济的制约,对课余体育训练既不重视,又无相应措施,并且对体育设施、器材的投入甚少。2.体育教师对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目的、必要性及项目设置情况从调查结果看,多数教师把为校争荣誉,创“品牌”作为课余体育训练的主要目标。在项目设置上,90%以上的体育教师立足于投掷、耐久跑等项目,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孩子耐力素质好、力量强,利于容易出成绩。3.体育教师的地位、学历、职称和教师科研能力的调查通过调查,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社会观念有所改变,但总的来看不太乐观。其原因,一是各级学校对体育学科的理解、认识不深,重视程度不够,在评职、评先、评优中政策倾向有失平衡;二是社会上仍存在偏见;三是部分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差,教学态度不端正。必然给学校体育工作、课余体育训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中级职称占67.5%,仍有20%以上的教师无论文发表,科研能力不高。4.对课余体育训练计划,周训练次数及训练周期性调查调查显示,75%的农村中学课余训练周训练次数多在4—5次左右,说明农村课余体育训练的时间能得到保证。95%的体育教师有课余训练有计划。而所开展的课余训练90%均以短期集训为主,能长年坚持训练的学校为数不多。可见短期集训形式是农村中学课余训练的主要形式和手段。5.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选材和学生参训情况调查调查显示,有95%以上的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教师的随意性大。在运动员的选拨上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凭经验、主观意断来进行选材。通过访谈,多数学生是自愿参加课余体育训练,其目的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考学校和增强体质。6.处理“训”与“学”关系和班主任、科任教师支持情况从调查显示的结果看,91.4%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能较好地处理“学”与“训”的关系;有21.5%班主任认为课余体育训练会对文化学习造成很大的冲击,持反对意见,因此,加强与班主任、科任教师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得到支持,对课余体育训练至关重要。三、对策1.要正确认识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必要性。2.加强对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和监督,逐步完善课余训练的激励机制,为课余训练创造和提供条件。上级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加大对学校的经费投入力度,并定期对学校进行检查评估。3.各级主管部门要创设条件,制定措施,激励农村体育教师进行学历再提高,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体育科研能力。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效地指导和开展课余体育训练。4.发挥课余体育训练的“点带”作用,全面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群体工作的开展。5.农村中学在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时,要利用学校资源,突出校本特色,确定优势传统项目,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推进。6.正确引导、指导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加强与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沟通和联系,得到他们的支持,妥善处理好“学”与“训”的关系,做到“学”与“训”两不误。7.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拨机制。一要防止单一现象,即由体育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