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概念教师资格证心理学
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一、什么是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的规律的科学。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在心理学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过程中,心理学家主要依赖科学的方法,并且严格地遵循科学的标准。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1879年,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称为构造主义心理学。二、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心理学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四、格式塔心理学:魏太默,苛勒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着重在知觉上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五、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六、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行为受原始的性冲动所支配,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七、认知心理学:在很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产生,吸收了各派的合理成分,兼容并蓄并加于发展出来的。奈瑟(美国),于1967年把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成《认识心理学》一书,从而出现认识心理学。认识心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心理学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心理学不只要研究行为,也要研究作为行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科学心理学发展初期的那些传统核心课题。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间的行为和社会力量对行为的控制和影响。3、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的发生规律,一般以人的整个生活历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心理特点。4、心理测量学:指对行为和能力的测量。5、生理心理学:研究遗传因素对行为的影响。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⑴临床与咨询心理学。⑵教育与学校心理学。⑶工业与组织心理学。⑷广告与消费心理学。⑸法律与犯罪心理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优点:直接、客观、真实,缺点:被动、易受观察者主观影响。二、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注意测量表要具备适用性和科学性,对象要适合。三、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要考虑到三类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分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四、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分问卷法和谈话法。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五节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一、认识内外世界二、调整和控制行为三、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二章意识与注意教师资格证心理学
第一节意识的性质一、什么是意识: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二、意识的状态:⑴可控意识状态。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⑵自动化的意识状态。似乎有意识,但又不太清晰。⑶白日梦状态。⑷睡眠状态。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二节注意一、什么是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1、注意的特点:⑴注意的指向性。指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⑵注意的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2、注意的功能:⑴选择功能。⑵维持功能。⑶调节功能。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二、注意与意识的关系:注意不等同于意识,只有被注意到的刺激,才能被个体所觉察,进而产生意识。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三、注意的种类:按照注意选择方向上的目的是否明确,以及意志努力的参与程度上的差异:⑴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⑵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⑶随意后注意。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一、生物节律:二、睡眠与失眠1、睡眠:五个阶段:⑴过渡期,个体感到困倦、意识进入朦胧状态。⑵轻睡期。⑶第三、四阶段是沉睡期,梦游、梦呓、尿床等出现在此时。⑷快速眼动睡眠。之后再到第二阶段,循环数次。教师资格证心理学2、失眠:⑴情境性失眠:主要是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的,涉及一些造成个体心理压力的事件。⑵假性失眠。⑶失律性失眠,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形成的暂时性失眠。⑷药物性失眠。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三、梦,特征:⑴梦境主要与自己有关。⑵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⑶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四节意识的特殊现象一、催眠1、什么是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2、受暗示性与催眠诱导: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受暗示性。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就称为催眠诱导。教师资格证心理学3、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⑴感觉麻痹。⑵感觉扭曲和幻觉。⑶解除印制。⑷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4、催眠理论:⑴催眠是角色扮演。⑵催眠是意识的分离。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二、心理促动药物的影响:使用后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而使个体感知觉、情绪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发生变化的药物称为心理促动药物。⑴镇静剂。鸦片、海洛因、吗啡。⑵兴奋剂。咖啡因、尼古丁、可卡因、安非他明。⑶迷幻剂。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墨斯卡灵。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三章感觉与知觉教师资格证心理学
第一节感觉概述一、感觉的一般概念:根据感觉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远距离感觉(视觉和听觉)、近距离感觉(味觉、嗅觉和皮肤觉)、内部感觉(身体内部)。二、感觉的生理机制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感受性: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为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2、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3、差别感觉阈限:表示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教师资格证心理学韦伯定律:为了辨别一个刺激出现了差异,所需差异大小与该刺激本身的大小有关。描述觉察刺激的微弱变化所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之间的关系的规律,称韦伯定律。费希纳定律:在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称为费希纳定律。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二节视觉一、视觉刺激二、基本的视觉现象1、视觉适应:指的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是提高感受性,也可以是降低感受性。2、色觉:在一定强度下,一种波长的光引起一种特定的颜色感觉。颜色感觉具有三种属性:色调、饱和度和亮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三、视觉的机制1、眼睛:⑴眼睛的构造:角膜——虹膜——瞳孔——水晶体——视网膜。⑵网膜上的感光细胞:网膜是真正的感光机构。棒体细胞: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但不能分辨颜色。锥体细胞可以专门反应光的波长(颜色),但对光的强度反应很差。锥体细胞集中于网膜中心,称作中央窝或黄斑。在昏暗条件下,余视要比正视效果好。教师资格证心理学2、色觉理论:⑴三原色说:杨和黑尔姆兹提出。红绿蓝。⑵拮抗理论:黑林提出。四色说,红绿黄蓝。三原色说可以解释视觉感受器的活动,拮抗说可以解释视觉信息自感受器输出后在神经细胞上的活动过程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三节听觉一、听觉刺激二、基本的听觉现象1、声音的属性:音强指声音的大小,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高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音色。2、听觉的适应和疲劳3、声音的混合与掩蔽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三、听觉的机制1、听觉与耳:耳廓——中耳——鼓膜——锤骨、砧骨、镫骨——卵圆窗——内耳——蜗牛壳。2、听觉的理论:⑴位置学说,也称行波学说,贝克西提出。⑵频率匹配学说。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四节知觉——感觉的整合一、知觉的一般概念: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知觉的产生不仅需要具体的客观对象,还需要借助于过去经验或知识的帮助。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性:视知觉为、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等。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社会知觉。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二、知觉的特性:⑴知觉的整体性: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⑵知觉的选择性: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⑶知觉的理解性: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⑷知觉的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三、几种复杂的知觉及其机制1、深度知觉:⑴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大小、视野中的高度、遮挡、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⑵来自视觉线索本身的尝试线索:眼肌的调节与幅合2、运动知觉:教师资格证心理学3、时间知觉:⑴时间知觉的各种线索: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借助计时工具。⑵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感觉通道的性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个体的兴趣和情绪。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五节社会知觉一、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的特性:⑴认知对象的独特性。对象是有意识的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而人们对这些对象的知觉又是通过一些特殊的介质进行的。⑵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⑶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二、社会认知的过程:⑴信息的搜集和选择。⑵信息的整合过程。①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教师资格证心理学②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③社会刻板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四章记忆与学习教师资格证心理学
第一节记忆概述一、记忆的概念: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二、记忆的基本过程:信息进入记忆系统——编码,信息在记忆中储存——保持,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提取。提取表现方式:回忆和再认。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三、记忆的类型1、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人名、定义、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陈述性记忆的内容可以用言语表达。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既有多个动作间的序列联系,也包括在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间的横向联系,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达的。2、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指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语义记忆是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什么联系。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二节记忆系统记忆的三种存储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一、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形式是视象或声象。二、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⑴编码的形式:主要以声音的形式储存。⑵储存的容量:容量有限,平均数量为7。⑶储存的持久性:时间有限。复述分为保持性复述(指一遍遍地重复识记材料)和精细复述(指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三、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⑴编码形式:语义代码、视觉代码。⑵长时记忆的储存模型。时间长。语义网络、图式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三节遗忘
一、遗忘的进程与遗忘曲线二、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遗忘的原因:消退和干扰(前摄干扰和倒摄干扰)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⑴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⑵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⑶情绪的作用。三、有意遗忘的作用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四、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⑴地点法,又称位置法,将一组熟悉的地点与要记的东西之间建立起联系,主要利用视觉表象,以地点位置作为以后的提取线索。⑵韵律法:也称口诀法,对纯语言的材料。⑶记笔记。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四节学习一、学习的定义: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二、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图:首先产生注意(A),通过注意来选择与当前的学习任务有关的信息,忽视其他无关的刺激,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的原有知识(B)。新输入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后,学习者找出新信息中所包含的各种内在联系(C),并与激活的原有信息相联系(D)。最后,被理解了的新知识进入长时记忆中储存起来(E)。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三、学习的分类:⑴依学习方式划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⑵依学习内容划分: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社会规范学习(对社会规范的认识和执行及情感体验)。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四、学习的策略与方法:1、复习策略:⑴复习时间:注意及时复习和系统复习。⑵复习的次数。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效果较好。⑶复习的方法。2、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有:群集:归类,摘录,划线,写标题,列提纲,做笔记等。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一节思维及其基本特征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1、思维是以人的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2、思维的主要特征:间接性、概括性、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二、思维的过程和种类1、思维的过程:①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综合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②比较。是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③抽象和概括。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教师资格证心理学2、思维的种类:①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不同)。直觉动作思维指依据实际行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具体形象思维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抽象逻辑思维指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教师资格证心理学②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聚合思维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发散思维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③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常规思维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二节概念的形成过程一、概念的心理学定义: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概念包含内涵和外涎。概念可以分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二、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自然语言概念的获得。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三节推理和问题解决一、推理: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归纳推理),或者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演绎推理)。1、三段论推理:由三个命题构成,其中两个命题为假定真实的前提,另一个命题为结论,论结论可能符合这两个前提,也可能不符合。2、线性推理:又名线性三段论,是依据有序事物间的关系进行的推理,它给出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之间可传递性的关系。3、条件推理:又称假言推理,是指人们利用条件命题所进行的推理。人们倾向于去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称为证实倾向。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二、问题解决: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特征:①目标指向性;②操作系列性;③认知性操作。问题指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维任务。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三、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1、算法式:依照正规的、机械性的途径去解决问题。2、启发式: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当前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①手段—目标分析法:先有一个目标,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其核心是将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子问题。教师资格证心理学②爬山法:指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③逆向工作法:是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表征方式。2、无关信息的干扰。3、功能固着性: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4、心向:在连续进行工作时,如果一个人屡次成功地以相同的方法解决某类问题,会使他机械性地或盲目地以原有的方式方法解决类似问题,而不去寻求新的、更好的方法。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四节想像和创造性培养
一、想像和创造性思维1、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新颖性和形象性是想像的基本特征。2、创造性思维:是相对常规思维而言的,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特征: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二、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发散思维测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发散思维测验。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三、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和创造性思维训练1、创造性的影响因素:①智力因素;②人格因素;③环境因素;④动机因素。2、创造性思维训练:建立目标与意向;训练基本的技巧;鼓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刺激和鼓励好奇心;建立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建立自信,鼓励冒险精神;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培养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信念;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促进自我管理技巧;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运用例子。国内学者提出三方面内容:发散思维训练、直觉思维训练和形象思维训练。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六章智力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一节智力概述一、智力的性质1、智力的概念。2、智力与能力。3、能力的不同类型:①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按照倾向性);②按照功能划分: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操作能力指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③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按照在活动中产生的结果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关系)。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二、智商与智力差异1、智商,离差智商。2、智力的差异:①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智力水平和智力结构两方面。②智力的团体差异。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三、智力发展的特征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三个阶段:增长阶段、稳定阶段、衰退阶段。2、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二节智力的理论一、智力的因素论1、智力二因素说:斯皮尔曼,g因素和s因素2、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卡特尔,g因素划分成两个因素。3、智力多因素论:瑟斯顿二、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七种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三、智力结构论:吉尔福特:智力活动可以区分出三个维度:内容(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操作(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产物(单元、分类、关系、转换、系统、应用)。四、智力的认知理论:新的研究途径:信息加工途径。1、智力的三元理论:斯腾伯格,①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②智力涉及内部成分与外界世界的关系。③日常生活中,智力是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2、PASS模型: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三节智力的测量一、智力测验概述:心理测验指在对心理进行测量时所使用的工具,也称心理量表。1、智力测验的产生: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比内和西蒙,心理年龄。2、智力测验的种类:①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②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③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3、心理测验的性质:⑴心理测量的对象是心理特质。⑵对心理特质的测量是间接的。⑶心理测量具有误差。⑷心理测量工具的适用性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二、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1、信度:即可靠性,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⑴再测信度:指测验结果跨时间的一致性,又称稳定系数。⑵评分者信度:指不同评分者之间在测验结果计分上的一致性。⑶内部一致性信度:又称同质信度,指一个测验或分测验中各题目所测内容的一致性。教师资格证心理学2、效度: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程序。⑴内容效度:指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⑵构想效度:表示一个测验是否达到了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质的测量。⑶预测效度:又称效标关联效度,指一个测验对牌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的有效性。教师资格证心理学3、测验的标准化常模: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百分位系统和标准分数系统。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三、经典智力测验1、斯坦福—比内测验:个别施测,2—18岁。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智力测量工具。三套:成人、儿童、幼儿。3、团体智力测验:英国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四、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关系。共同组成能力测验。性向测验:指用以测量潜在才能的测验。成就测验:也称成绩测验、教育测验,主要考察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四节智力的影响因素:遗传和环境一、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1、家庭谱系研究。2、双子生研究。二、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三、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四、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一节动机与行为
一、动机的定义1、动机是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2、动机的功能:⑴激活功能,在动机的驱使下,个体会产生某种行为,并且维持一定的行为强度。⑵指向功能,指引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⑶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会决定行为的强度,也决定个体行为的久暂性。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二、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的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外的的环境刺激也可能成为行为的驱动力量,环境刺激是动机产生的诱因。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三、动机的种类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2、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3、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动机存在适度水平。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二节社会性动机一、交往动机:1、交往动机及其获得: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交往动机的获得方式的两种观点:先天遗传的神经模式,是一种本能行为;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2、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合作;情谊;归属。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二、成就动机: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1、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2、成就动机的特征: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动机,也是决定个体努力程度的动力因素。⑴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⑵具有坚定信念;⑶正确的归因方式。三、工作动机: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三节动机理论一、本能理论二、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三、认知与期待理论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四节情绪情感及其种类一、情绪情感的定义:情绪的构成包括三种层面: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1、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2、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着差异: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情感是人所特有的。3、从反映特点看差异: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三、情绪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基本形式:四种基本的情绪: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2、情绪状态:⑴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⑵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⑶应激: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教师资格证心理学3、情感的种类:⑴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首先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⑵理智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⑶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四、情绪情感的表达1、表情2、表情的种类: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语调表情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五节情绪情感的功能一、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⑴情绪具有激励作用:情绪能够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⑵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情绪的表达能够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二、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⑴促进功能。⑵瓦解作用。三、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四、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情绪的外部表现是表情,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非言语性交际。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八章人格教师资格证心理学
第一节人格性质一、人格的界定: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⑴独特性。⑵稳定性。⑶统合性。⑷复杂性。⑸功能性。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二、人格的结构:⑴知—情—意系统。⑵心理状态系统。⑶人格动力系统: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⑷心理特征系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种成分。⑸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二节人格差异一、认知方式差异:⑴冲动型(反应快,但精确性差)与沉思型(反应慢,但精确性高)。⑵系列型(一步一步地分析,女性的记忆、言语功能)与同时性(采取宽视野的方式,男性的数学、空间能力)。⑶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二、气质差异: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三、性格差异:性格结构四个大方面:对现实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三节人格理论一、人格特质说:特质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人格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提出了16种根源特质,人人具备,只是表现在量上的差异。3、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谨慎性。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二、人格类型说:施特恩,1、单一型模式——T型人格:好冒险、爱刺激。2、对立型模式——内向与外向人格。3、多元型模式——阴阳五行说。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四节人格成因一、生物遗传因素二、社会文化因素三、家庭环境因素四、早期童年经验五、自然物理因素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五节人格测量一、测验法: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2、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3、青年性格问卷。二、投射法:1、罗夏克墨渍测验。2、主题统觉测验。3、句子完成法。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九章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一、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分为三个方面:本能、合群需要、自我肯定的需要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二、人际交往的理论:1、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⑴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⑵六种基本的人际行为倾向:三种需要分为主动和被动的两种情况。教师资格证心理学2、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人的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如果某一特定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的话,他就越会表现这种行为,而某一行为付出的代价很,获得的收益又不大的话,个体就不会继续从事这种行为。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二节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一、人际沟通1、人际沟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2、人际沟通的功能: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协调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行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使社会生活维持动态的平衡。沟通还具有需要满足的功能,个人通过表达自己的身心状态,实现与他人的联系,明确人际关系的行动方向,从而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教师资格证心理学3、人际沟通的基本模式:信息源、信息、通道、目标靶、反馈、障碍和沟通背景。4、人际沟通的类型:⑴言语沟通。⑵非言语沟通:表情,眼行为(功能有注意、劝说、调节和表达情感),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分类:象征、说明、调节、情感殃及表露),服饰,讲话风格,人际空间。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二、人际吸引的条件:⑴相似性与互补性。⑵个人品质:热情、外表。⑶接近性与熟悉性。三、人际关系的测量:社会测量法,莫雷诺。1、社会测量法的原是与假设。2、社会测量法实施的步骤:社会测量问卷或访谈,对问卷或访谈结果的分析处理。3、社会测量法的应用:可以了解群体内部三个方面的问题:了解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人,群体中有无非正式小群体,了解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整体状况。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三节群体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群体的主要功能:⑴给成员以心理上的归属感。⑵使成员具有认同感。⑶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一、群体的一般特性1、群体规范:指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是对成员具有比较和评价作用,可以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和行为准则,用以调节、制约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它们保持一致,群体规范还可以作为成员们彼此认同的依据。教师资格证心理学2、群体的凝聚力: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它体现了群体的整体性特点,由成员间的信任和约定程度所决定。包括正性力量和负性力量。正性力量:成员间的人际吸引;使成员留在群体中的动机;群体的有效性和和谐性。负性力量:成员离开群体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成员没有选择加入其他群体的机会,不得不留下。教师资格证心理学3、群体中的角色:4、群体的领导:主要指群体中具有法定地位并能够影响群体行为的人采取一定的手段,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领导群体成员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领导的产生:⑴个人特质理论:指领导者都具有某些与生俱来的特质,具备这些特质的人才能成为领导者。⑵情境特质论:认为情境因素决定了个体能否成为领导者。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二、社会影响1、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⑴社会助长: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社会干扰: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⑵社会惰化: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①社会评价的作用(个体不记名)。②社会认知作用(认为其他成员也不努力)。③社会作用力的作用(成员多,影响分散)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减少社会惰化的有效途径:①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成绩,还公布每个成员的成绩。②帮助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大家都是努力工作的。③不要将群体弄得太大,把大群体分为几个小群体。教师资格证心理学2、去个体化: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导致去个体化的原因:⑴匿名性。⑵个体处于群体中,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使用,使个体进入极端的自我卷入,从而降低了自我意识。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3、群体的决策行为⑴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造成群体极化的原因:①群体使个人的责任得到分散。②群体内的信息交流使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③群体领导者的冒险信息促进了整个群体的冒险性。④社会比较的机制使群体成员之间互为影响。⑤竞争性的群体气氛地鼓励冒险。教师资格证心理学⑵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怎样防止群体思维带来的不良影响:①群体领导人应该努力做到公正,并培养一种公开咨询和讨论的气氛。②群体成员应该像支持群体计划一样,鼓励人们提出问题或批评意见。③应请“局外专家们”对群体成员提出挑战,并给群体带来新的思路。④在达到一个共同意见之后,群体领导人应该安排一个“第二次机会”的会议,使得群体能够将萦绕在心头困惑和保留意见表达出来。教师资格证心理学4、从众与服从⑴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分为表面上顺从和内心真正的接受。个体比较容易从众的现象:①判断作业的难度较高,所呈现的刺激模糊不清时,个体顺从社会压力的倾向就越高。②群体极具吸引力并有高度的凝聚力时。③个人感受到群体成员个个能干,自己却无法胜任时。④个人的反应将会被群体大众所知道时。⑤群体至少具有三个成员并且他们的反应是一致的时候。⑥在鼓励遵从社会准则的文化背景下。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个体从众的原因:①行为参照(他人铜佛算作自己的参照)。②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③害怕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教师资格证心理学⑵服从: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影响服从的因素:①命令发出者(权威性,关心爱护执行命令者)。②命令执行者(道德水平、人格特征等)。③情境因素(周围人的复苏行为,奖励结构等)。服从的原因:①合法权力。社会赋予某些社会角色更大的权力,而自己只有服从他们的义务。②责任转移。自己行为的责任转移给他人,而不在自己。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心理学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标准。一、科学的健康观念: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二、什么是心理健康:广义上,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上,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界定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⑴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⑵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⑶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人的心理健康水平:⑴一般常态心理。⑵轻度失调心理。⑶严重病态心理。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三、心理健康的标准:⑴有正常的智力水平。⑵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⑶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⑷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⑸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四、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开展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保健网络、增设专业机构。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二节心理健康与压力一、压力及其来源1、压力: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指的是一种身心反应;是一个过程。2、压力产生的原因:压力源: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人类最主要的压力源是人,人际关系是造成压力的最主要来源。⑴身体性压力源:指通过对人的身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主要原因。⑵心理性压力源: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⑶社会性压力源: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包括个人生活中的变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⑷文化性压力源:最常见的是文化性迁移。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二、压力的身心反应1、压力下的生理反应: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2、压力下的心理反应:心理反应有积极的: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神振奋;有消极的:思维狭窄、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减弱、注意力分散等。行为反应可分为直接反应:面对引起紧张的刺激时,为了消除刺激而做出的反应。间接反应:指借助某些物质暂时减轻与压力体验有关的苦恼。教师资格证心理学三、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1、影响压力的因素:经验、准备状态、认知(面对压力时,在没有任何实际的压力反应之前先辨认压力和评价压力,两个阶段:初步评估压力来源的严重性,二级评估处理压力的可能性)、性格、环境。2、处理压力的方法:三个不同的阶段:⑴冲击阶段,当压力来临时。⑵安定阶段。⑶解决阶段。应对压力的策略:处理困扰与减轻不适感。不良的应对方法:依赖药物、酗酒抽烟。正确的应对方法: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第三节心理健康与挫折一、挫折的概念: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挫折包括挫折情境和挫折感受。二、挫折的产生原因:外在因素(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和内在因素。三、挫折后的反应:⑴攻击行为;⑵冷漠;⑶幻想;⑷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机,借此保护自己。可以分为建设性防御、替代性防御、掩饰性防御、逃避性防御、攻击性防御。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十种表现方式:①否认。②幻想。③压抑。④投射: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的。⑤反向:将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和行为以截然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⑥转移:将不满足的情绪发泄到危险较小的对象身上。教师资格证心理学⑦退行: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心理状态像是退回到儿童水平。⑧文饰:指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⑨补偿:指通过新的满足来弥补原有欲望达不到的痛苦。⑩升华:指把不易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欲望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将低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上升到高层次的需要和行为。心理防御机制作用具有二重性:积极和消极。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四、挫折的应对策略:⑴正确认识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京学院《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从事专业与所学专业不一致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岗位任职合格证明附件6
- 西京学院《电机学实验》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音乐作品分析与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文艺作品演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举一反三系列专题4.1 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含答案)
- 房地产金融与投资概论教学课件第二章房地产抵押贷款
- 匆匆 朱自清课件
- 跨平台游戏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
- 重庆市綦江县彩虹桥整体垮塌事故分析处理报告
- 网课智慧树知道《文书学(四川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音乐 第五单元 大红枣儿甜又香 教案
- 在线网课知道知慧《灾害学(山东科大)》单元测试答案
- 2024年宁波市奉化区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统编版教材一至六年级日积月累
- 2024年新修订公司法知识题库及答案
- 台球厅桌球俱乐部创业计划书课件模板
- 口腔科医疗污水处置登记表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南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