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整理_第1页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整理_第2页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整理_第3页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整理_第4页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内容: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考点1:实践的概念、特点考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考点3:真理考点4: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第六课追求真理的历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本部分内容属于认识论范畴,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这部分会重点考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这三个考点在主观性试题中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一般会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要注意结合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等社会热点理解本部分知识。考点内容: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考点1:实践的概念、特点考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六课追求真理的历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的概念: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①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②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实践的特点(1)客观物质性(2)主观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3、实践的基本形式(1)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2)变革社会的实践;(3)科学实验活动。考点1:实践的概念、特点

改造

活动。客观世界物质性(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根本区别)。人们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社会性;历史性问题:教师上课,属不属于实践?为什么?学生上课,属不属于实践?为什么?

问题:在如今我国在才实现探月工程,为什么几十年前不行?(最基本的实践活动)1、[上海]当甲流在全球许多国家传播时,世界各国通力合作,严加防范,以抗击这一流感的蔓延和肆虐。这种实践活动是一种

①客观的物质活动②纯粹主观的活动

③自觉能动的活动④社会历史的活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C(错误)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比较:“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1)认识来源于实践;(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两种途径。(二者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1)实践中不断提出新问题、产生新要求,推动人们去探索研究。(2)实践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认识本身无法成为判断标准;(2)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3)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考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极重要)==实践决定认识==实践第一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书到用时方恨少”、“学然后知不足”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3、“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4、“学以至用”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分别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那点内容1、(2010江苏卷29)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与之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B2、[四川]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了无痛手术时代。材料说明①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②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③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④获得正确的认识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A(错误)(错误)3、(2009广东)“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D(错误)(错误)(无关)常见易错易混点1、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注意: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2、读书也是认识的来源。注意:实践是唯一来源3、人们只有在失败后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注意:认识来源于实践,不一定要经历失败4、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要获得知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注意: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注意:意识与认识的关系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论的范畴,与物质相对应。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与实践相对应。③二者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重要原理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世界观),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方法论)。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世界观)。我们要树立正确认识,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作用(方法论)。应用例:以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调整、人类与疾病斗争、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等

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实行计划生育,然而这一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随后我国人口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在1962年到1972年的十年间累计出生了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上述材料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①马寅初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我国要实行计划生育,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随着人口的增加,实行计划生育的观点由原来的受批判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证明了计划生育的正确性,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批判计划生育观点导致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成功地控制了人口数量,说明不同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不同的作用。考点3:真理1、含义: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特性(1)真理的客观性——基本属性

真理内容的客观性: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真理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2)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某一领域、某一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