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四平市第三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四平市第三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四平市第三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四平市第三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四平市第三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吉林省四平市第三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B.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完成16O到18O的转变D.生铁、不锈钢、青铜都属于合金参考答案:D【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A.吸热反应实质是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水力发电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16O到18O的转变,为核变化;D.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一定方法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结合各物质的成分判断.【解答】解:A.放热反应有的需加热,有的不需加热.如木炭的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但需要点燃,点燃的目的是使其达到着火点.再如铝热反应也是,故A错误;B.水力发电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B错误;C.16O到18O的转变,为核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生铁的主要成分是铁与碳,属于合金,不锈钢是在碳素钢中加入铬、锰、钨、镍、硅、钴等合金元素,属于合金,青铜主要含有铜、锡、铅等,属于合金,故D正确;故选D.2.下列离子组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离子组加入试剂离子方程式ANa+SO42-氢氧化钡溶液2Na++SO42-+Ba2++2OH-=BaSO4+2NaOHBH+Cl-足量石灰乳2H++2OH-=2H2OCK+HCO3-硫酸氢钠HCO3-+H+=H2O+CO2DAg+NO3-少量盐酸Ag++NO3-+H++Cl-=AgCl+HNO3参考答案:C【详解】A.应该是Ba2++SO42—=BaSO4↓,故A错误;B.石灰乳保留化学式,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B错误;C.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故C正确;D.应该是Ag++Cl—=AgCl↓,故D错误。故选C。3.下列各组中的分子,全部是以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H2、N2、Cl2

B.CH4、NH3、H2OC.CO2、CS2、CCl4

D.HCl、NO、Br2参考答案:C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且吸热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苛性钠固体溶于水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⑥干冰升华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①⑥参考答案:B【详解】①液态水汽化属于物理变化,吸收热量,故不符合题意;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属于化学反应,吸热,故符合题意;③苛性钠固体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放热,故不符合题意;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吸收热量,故符合题意;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合反应,放热,故不符合题意;⑥干冰升华属于物理变化,吸热,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5.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否有元素的电子转移

B.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C.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

D.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参考答案:A6.(多选题)碳化钛(TiC)、碳化硼(B4C3)、氮化硅(Si3N4)和碳化硅(SiC)等非氧化物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关制备这些物质的条件选择正确的是()A.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反应B.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反应C.按化学式计量投入原料D.隔绝氧气参考答案:ACD【考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分析】A.依据原子晶体熔点高特点解答;B.高温下C、N、B、Si、Ti都能与氧气反应;C.依据原子晶体结构特点;D.高温下C、N、B、Si、Ti都能与氧气反应,制备时应在隔绝氧气条件下进行.【解答】解:A.碳化钛(TiC)、碳化硼(B4C3)、氮化硅(Si3N4)和碳化硅(SiC)是原子晶体,熔点高,所以合成时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故A正确;B.高温下C、N、B、Si、Ti都能与氧气反应,所以应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故B错误;C.原子晶体是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所以合成时应按化学式计量投入原料,故C正确;D.高温下C、N、B、Si、Ti都能与氧气反应,所以应在隔绝氧气条件下进行,故D正确;故选:ACD.7.对于反应A2+3B2=2C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B2)=4.8mol/(L·min)

B.v(A2)=1.5mol/(L·s)C.v(C)=1.6mol/(L·s)

D.v(B2)=1.7mol/(L·s)参考答案:B略8.参考答案:A9.下列除去有关物质中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案中,正确的是()选项物质除去杂质使用的试剂除去杂质的方法ACO2气体(HC1气)饱和Na2CO3溶液,浓硫酸洗气BNH4Cl固体(I2)——加热CFeCl2溶液(FeCl3)氯水——DMgCl2溶液(A1C13)NaOH溶液,稀盐酸过滤

参考答案:D【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分析】A.二者均与碳酸钠溶液反应;B.加热氯化铵分解,碘升华;C.氯水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D.先加过量NaOH分离,过滤后沉淀溶于盐酸得到氯化镁.【解答】解:A.二者均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氢钠,故A错误;B.加热氯化铵分解,碘升华,则加热不能分离,应选萃取法,故B错误;C.氯水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应选铁粉、过滤,故C错误;D.先加过量NaOH分离MgCl2、A1C13,过滤后沉淀溶于盐酸得到氯化镁,则试剂、方法均合理,故D正确;故选D.10.(不定项)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B.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溴水反应C.高锰酸钾可以氧化苯和甲烷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也能与氢气加成参考答案:AD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被氧化;B.甲烷与溴水不反应;C.苯、甲烷性质稳定,与高锰酸钾不反应;D.苯、乙烯都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解答:解: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被氧化,可使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甲烷性质稳定,与溴水不反应,故B错误;C.苯结构稳定,甲烷为饱和烃,性质稳定,与高锰酸钾不反应,故C错误;D.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组成、结构以及官能团的性质,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11.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A.C2H6

B.C4H10

C.C2H4Cl2

D.C参考答案:a略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B.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同素异形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为化学变化D.酸能电离出H+和酸根离子,故酸为离子化合物参考答案:C略13.参考答案:A略14.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不可用铝制容器贮存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参考答案:D解析:常温下,二者均能使铝钝化,A项错误;露置在空气中,浓硫酸吸水质量增加,B项错误;浓硫酸在常温下与铜没有明显的反应,C项错误;在空气中,浓硝酸挥发、浓硫酸吸水,二者浓度都降低,D项正确。1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B.在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贮藏运输稀硫酸C.纯碱可作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D.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参考答案:D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苯甲酸乙酯(C9H10O2)别名为安息香酸乙酯。它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其制备方法为:已知:名称相对分子质量颜色,状态沸点(℃)密度(g·cm-3)苯甲酸*122无色片状晶体2491.2659苯甲酸乙酯150无色澄清液体212.61.05乙醇46无色澄清液体78.30.7893环己烷84无色澄清液体80.80.7318

*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实验步骤如下: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2.20g苯甲酸,25mL95%的乙醇(过量),20mL环己烷以及4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下图所示装好仪器,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h。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回流环己烷和乙醇。②反应结束,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停止加热。③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至呈中性。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机层,加入氯化钙,静置,过滤,对滤液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和环己烷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④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12.86mL。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实验中,圆底烧瓶的容积最适合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25mL

B.50mL

C.100mL

D.250mL(2)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的目的是

。(3)步骤②中应控制馏分的温度在

。A.65~70℃

B.78~80℃

C.85~90℃

D.215~220℃(4)步骤③加入Na2CO3的作用是

;若Na2CO3加入不足,在之后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5)关于步骤③中的萃取分液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摇B.振摇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C.经几次振摇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D.放出液体时,应打开上口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6)计算本实验的产率为

。参考答案:(1)C(2分)(2)使平衡不断正向移动(2分)(3)C(2分)(4)除去硫酸和未反应的苯甲酸(2分,回答一点得1分)苯甲酸乙酯中混有未除净的苯甲酸,在受热至100℃时发生升华(2分)(5)AD(2分,正确但不全1分,有错0分)(6)90.02%(2分,答90%也得分)试题分析:(1)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2.20g苯甲酸,25mL95%的乙醇(过量),20mL环己烷以及4mL浓硫酸,加入物质的体积超过了50ml,所以选择100ml的圆底烧瓶;(2)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反应结束,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这时应将温度控制在85~90℃;(4)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至呈中性。该步骤中加入碳酸钠的作用是除去剩余的硫酸和未反应完的苯甲酸;若碳酸钠加入量过少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苯甲酸乙酯中混有未除净的苯甲酸,在受热至100℃时苯甲酸升华;(5)在分液的过程中,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盖上玻璃塞,关闭活塞后倒转用力振荡,放出液体时,打开伤口的玻璃塞或者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的小孔,故正确的操作为AD;(6)0.1mol

0.1mol

m(苯甲酸乙酯)=0.1mol×150g/mol=15g因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12.86mL,那么根据表格中的密度可得产物的质量m(苯甲酸乙酯)=12.86×1.05=13.503g,那么产率为:ω===90.02%。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8分)(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粒度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有丁达尔效应C.所得液体呈胶状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2)把淀粉溶液溶于沸水中,制成淀粉胶体,回答下列问题。①鉴别水溶液和胶体可以利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淀粉胶体中加入氯化钠,并装入半透膜袋里,系紧袋口,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半透膜袋,向烧杯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其现象为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B(2)①让一束可见光分别照射两瓶无色液体,可见到一条光亮通路的为淀粉胶体②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析:(1)纳米材料微粒粒度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符合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范围1nm~100nm,所以纳米材料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