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翻译理论比较研究
谭在熙先生说:“在世纪初,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交流和区域间翻译交流的频繁交替之后,将翻译应用于翻译研究领域是翻译发展的重要标志。”。”(P.6)中西翻译传统由于涉及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而各具特色、相对独立,但是翻译作为人类社会共同的活动,中西译界就翻译的某些基本命题已达成共识,译论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译学,并建立了各有千秋的理论体系,本文拟以中西译论中颇有代表性的“信达雅”理论和“功能对等”理论为主,指出他们各自的优势,就能否融合中西译论之长,建立一种适应译学发展的新型理论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一、“信达雅”是翻译的基本特征。我国翻译规范的技术基础有任何翻译理论都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中译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多数属于译事经验谈,所论的也多是技巧性很强的翻译现象。翻译活动的异常复杂性使得译论家们感到只能对翻译采取直觉把握形式,对译作的讨论多是印象式的,常常借用传统文论的概念来解释翻译。比如马建忠的《拟设翻译书院议》、严复的《译例言》、傅雷的《高老头.重译本序》、以及钱钟书的《林纾的翻译》,等等,都是译论家们根据自己或他人的成功经验,体会个中甘苦而提出的,并且有自己或前人的大量译作以资印证。中译论以其“言简意赅”显示优势,在很“简”的“言”里面有很丰富的内涵,“有较强的联想空间和回旋余地”,(P.49)因而适应力很强,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翻译实践。无论是“善译”说、“信达雅”,还是“神似”论、或后来的“化境”论,都是描述性的而非规定性的,是高度概括的而非具体化的,有很大的“弹性”和“包容性”,尤其具有实用性。中译论的实用性可从被喻为是“中国翻译理论中最具标志性特征的里程碑”的“信达雅”理论中窥见一斑。这一理论简洁明了而内涵丰富,自问世以来,一直被奉为翻译界的金科玉律,短短数十言,却囊括了翻译的六要素(原文、原作者、译者、译文、译文读者和客观世界),体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理解、表达、完善),足以论证其实用性。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翻译是把具有某一文化背景的发送者用某种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内容尽可能充分地、有效地转达给使用另一种语言(文字)、具有另一文化背景的接受者。(P.156)严复从事翻译的指导思想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通过介绍西方先进的思想,以改革旧中国的社会弊端。严复在充分了解中西文化和语言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信达雅”的三维准则,这也是严复从事翻译的自律准则。按曹明伦先生的释义,可以把它具体表述为:译文要“信”,辞必“达”意,辞要“达”意,务必“雅”正。(P.17)以“信”为本,符合翻译本质,是对原作和原作者负责。“顾信矣不达”,达不到交流的目的,对不住译文读者,“虽译犹不译也”,翻译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如果没有对译文文字的完善修饰,译文不合规范,译文也失去了在客观世界的生存能力。理解原文自然是关键,不理解就不可能翻译,理解不透,表达就有欠缺。但是理解了并不等于能表达好,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常常导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言不尽意”的尴尬局面,因此他主张“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辞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严复的这种看法是颇有见地的。翻译是交流,译者必须考虑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接受能力,才能保证译文的可读性。然而,一篇译文做到了“信”和“达”,懂是好懂,却索然寡味,译文的生命力何在?翻译作品一经完成,必将投入社会,受客观世界的检验。因此对译文最后阶段的文字规范工作也是决定译文是否成功的关键。严复对“雅”的解释“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讲的就是这番道理。“雅”是一种文字规范,原文典雅庄重,译文应还其一个典雅庄重的面目;原文粗俗简陋,也应还其一个粗俗简陋的面目。“信达雅”这一概念早已在中国的翻译工作者和研究者心中根深蒂固,被认为是我国传统翻译理论的代表。尽管如此,随着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引进西方译论之后,翻译工作者已逐步意识到这一理论的局限性,并试图从西译论吸取营养,以发展完善中国译论。笔者认为,西译论的科学性尤其值得我们借鉴。二、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与中译论相比,西译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起源于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的哲学背景,西方译论具有明晰、精确、具体等特点,西方译论家的研究课题主要涉及翻译方法、翻译模式等,因为他们坚持认为翻译中存在着可以达到理性把握的规律,再加上得益于20世纪下半叶西方迅猛发展起来的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理论,为西译论的科学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奈达便是运用了相关科学的理论来探讨翻译中的问题的一个典范。例如:他用成分分析法来分析字意,用信息理论中信息源点、信息、信息受体、信息反馈、信息噪音、信道和信息传递手段的角度来研究翻译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并且十分注意研究在信息论中作为研究对象的信息效果和冗余信息的问题。用转化生成法来说明翻译的语句转化过程,用接受美学中读者因素来建立他的功能对等理论,以社会符号学的观点来证明与译文的有关一切都具有意义,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手段以及语言之外的因素,并着力区分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以捕捉译文中的细致微妙之处。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方法论上的一大突破。它一反传统理论,把翻译从死抠原文,只注意翻译的特殊语言现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将翻译的重心转移到翻译的功用上,保证了接受者能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信息。翻译的科学性分析要求很细致、很复杂,信息论、解构主义、符号学、读者反应批评等均为翻译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再现与创新的关系和作者、译者、读者的关系以及文本意义的确定因素、时代因素与历史条件等重要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见解。然而,人们在讨论奈达“功能对等”译论时,对他的读者反应对等理论的否定,似乎超过对其译论科学性的肯定,这一点对奈达博士的确不公正。作为语言学家兼翻译理论家的奈达博士,把翻译研究提高到了社会文化层次,并以其他学科理论论证他的“功能对等”理论,这种科学的方法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三、“翻译”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翻译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揭示翻译规律,指导翻译实践,评价翻译成果。在此支配下的翻译研究必然同时既是实用的又是科学的。中译论的实践性对于展示翻译过程机制的奥秘是重要的,然而科学的西译论的许多研究方法,使研究触角逐渐深入到翻译的内部机制,从而使我们能超越对翻译表象的直观体察,把翻译研究推向新的阶段。现在的世界已随信息时代的到来而成为“地球村”,翻译已渗透到人类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精神生活的诸多领域,所以必须从广阔的视野来看翻译。翻译的原则必须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翻译,才能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翻译的跨学科综合研究,翻译理论的多元互补和东西翻译理论的交汇融合将是翻译理论发展的主要趋势。一个理论,不管源自何方,也不管是谁提出或倡导的,其存在都只能是一个促进人类认识世界与自身的思想工具,而不是一道规定思想路向的藩篱,更不是一个规范研究行为的教条。(P.7)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51T 1483-2012 亚高山草甸“4 3”划区轮牧技术规程
- DB51T 991-2020 农用机井技术规程
- 新建片形磁体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磷化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智能家居照明课程设计
- 新建座垫、座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粮油批发零售商业协议版
- 2024-2030年新版中国黏土类矿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新版中国稻壳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撰写:中国高纯砷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2024年度共享办公空间租赁合同2篇
-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课件
- 2024年四级品酒师资格认证考试题库(浓缩400题)
- 国家电投《新能源电站单位千瓦造价标准值(2024)》
- 小儿全麻患者术后护理
- 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含答案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4至2030年不锈钢水龙头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风险投资协议书范本标准版
- 2024年汽车修理工职业技能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 乡村振兴课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