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是什么_第1页
网络舆论是什么_第2页
网络舆论是什么_第3页
网络舆论是什么_第4页
网络舆论是什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舆论是什么

2003年,网络在“孙志刚事件”等热点事件中的舆论表达平台角色中扮演着越来越多的角色,这导致了一种新的舆论形式。即通过网络舆论进入正式社会现象,并进入公众语言。(XiaoQiang,2004)此后,几乎每一起国内外重大事件都会引起网络中的强烈反响和激烈辩论,成为中国的一道独特景观,也吸引了众多来自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者的目光。但综观近年来网络舆论研究状况,多是从传统舆论学的框架出发,对网络舆论的主体、客体、形成过程、特点、功能及如何引导等方面的研究,而对于网络舆论的本体——“网络舆论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鲜有论及。同时,多数研究仍然停留在对网络空间言论表达的表象上,缺乏对隐藏其背后的复杂社会背景的探究。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前者是对概念的澄清,后者则涉及研究取向的选择。网络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有赖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笔者拟就此提出自己的初步思考。一、网络舆论的主体通过检索发现,最早在2000年,国内学术期刊和大众媒体上相继出现“在线舆论”、“因特网舆论”、“网上舆论”或“网络舆论”的提法。到2003年后,“网络舆论”基本上就成为一个固定概念被使用。其时国际互联网已成为全球最大、最有影响的计算机网络,在非计算机专业领域,人们已经习惯于用“网络”指代国际互联网,比如“上网”一词就专指进入国际互联网。因此,“网络舆论”被约定俗成为固定用法也就顺理成章。谈论“网络舆论”的概念,绕不开对“舆论”的理解。舆论研究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但对于舆论到底是什么,至今尚没有一个令所有人都接受的答案。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舆论的探讨,因为不论是从词源还是从本质上讲,舆论都不过是一些意见。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舆论即指“社会舆论”,它范围宽广,人们常说的官方舆论、国际舆论、新闻舆论、公众舆论(本文的“公众”泛指社会上的普通民众,而不是舆论学者所指的进行“自主的、理性的”讨论的社会群体)等等都可以归入其中。狭义的“舆论”一般情况下限定在“公众舆论”的层面上,这样可以将“舆论”与它和其它词语组合产生的相关概念区别开来。“网络舆论”正是这样的词语组合。什么是网络舆论?笔者认为,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的社会舆论。网络舆论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网络传播兼容了人类传播的两种主要形式:在互联网上,既有传统的大众传播,如新闻媒体通过网站发布新闻供网民浏览或收看;也有新兴的人际传播,如在线论坛、聊天室、QQ群等。因此,广义的网络舆论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社会舆论形式,既有经过精心选择的经由传统新闻媒体表达的新闻舆论,也有未经任何过滤的公众舆论;既有各种利益集团及其代理人故意制造的舆论“气球”,也由来自草根阶层的真实民意。它们的主体也是多样的,这让网络舆论充满了矛盾和复杂性。在流行的话语中,网络舆论更偏重于其狭义的含义,特指网民在互联网上表达的舆论。因此,认识网络舆论的关键是网民,他们是网络舆论的主体。什么是网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初将“网民”定义为“每周上网不少于一个小时的人”,到2007年7月发布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改为国际上采用较多的“半年内用过互联网的人”这一定义,理由是目前我国上网人群已绝大多数是活跃网民,“每周上网一小时”和“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这两个统计口径之间调查出来的数据已非常接近。考察作为网络舆论主体的网民,不需要对他们是否活跃进行区分,却不能不考虑“网民”这一存在于虚拟空间的群体,常常会表现出与现实中的人不同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网民虽然可以被视为舆论主体,但他们并不与现实中“实体”的人完全对应。网民在网络中只是以符号形式出现,它可能是现实中芸芸众生之普通一员,也可能是受雇于某利益集团的“枪手”,甚至还是以不同面目出现的同一个人。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可以在网上有多个身份(在网络论坛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换一个用户名出现俗称穿上“马甲”),这些不同的身份代码又常常扮演不同的角色,发表不相一致的意见。显然,网民的舆论并不像乍看上去那么简单,其中混杂着多种舆论成份,甚至官方舆论有时也伪装成网民的“民间身份”来表达。由于网络传播的隐匿性,我们很难对网民的真实身份进行核实。网络空间的属性和网络传播环境使得网络舆论不管在广义上还是在狭义上都具有某种复杂性,二者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截然分开。因此,在网络舆论研究中正视“网民”的特点,充分考虑网络舆论的这种复杂性是必要的。但现有研究极少对此加以区分,典型的看法是,“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谭伟,2003)这一定义应该说符合多数情况下我们对于网络舆论的认知,但忽视了网络舆论的复杂性,将“网民”与“公众”相等同。“网民”虽然与现实中的“公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变身为“网民”的公众在网上的表现与其在现实社会中的表现可能大相径庭,一些网络“愤青”和网络“暴民”在现实中很多都是遵纪守法、与人为善的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而且,有些“网民”根本就不是现实中具体的个人。因此,理论上讲,“网络舆论”并不能等同于网络中的“公众舆论”。这种规范性的区分并非仅具理论意义,它对于实证研究同样有着指导性。一方面,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假设网民是在自然状态下自由表达各自的意见,但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比如面对一些敏感话题或在管理较严的网络论坛中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另一方面,这种区分会促使我们从更宏观的视野来研究中国网民和他们的舆论表达,关注他们的网络生存和现实生活环境的联系,发掘他们网上、网下所表现的差异背后所蕴含的意味,由此切入以分析网络舆论勃兴的社会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冲击等,这正是目前网络舆论研究所欠缺的。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研究网民的网络行为中率先提出“群体极化”(grouppolarization)这一概念,指出“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凯斯·桑斯坦,2003:47)法国心理学家勒庞的群体心理学也为研究网民的行为提供了理论工具。有研究者以国内BBS中网民的表现为分析对象,发现网民以群内同质化、群际异质化的特点聚集,网民群体的确出现严重的极化倾向。(郭光华,2004)也有研究者以勒庞的群体心理学作为分析工具,从具体的网络舆论事件入手,分析了非理性舆论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网民的心理特征。(刘正荣,2007)但也有不同的发现。有研究者通过对“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有关“宝马撞人案”的帖子进行内容分析和解读后认为:“强国论坛”上的公众讨论并没有突破理性的框限;网络上的公众表达不仅形成了一个公共讨论空间,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形成了一场社会运动,对现实进程产生影响。(陈红梅,2005)中国社科院的郭良研究员通过考察“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24小时内,在“强国论坛”上出现的12210条信息后发现,与通常认为“多数”中国人、尤其是网民幸灾乐祸的态度不同,多数言论只是没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一般评论(43%),相当多的言论是反对幸灾乐祸的(23%),真正幸灾乐祸的言论只占14%,另有12%的言论是批评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郭良,2002)同样是对于中国网民的研究,为什么会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这不能不从网民之外去寻找原因:论坛的性质、讨论的话题、把关的尺度、各类势力的介入等等都需要去关注。只有综合考虑影响网民表达的各种因素,最大限度地了解网民的真实意见,才能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简单地将网络舆论等同于“民意”,也不会将网络上的意见排列视为网民意见的自然表达,这正是澄清概念的意义所在。二、从“管理型研究”和“批判型研究”的角度进行研究舆论的产生,总是因为有了与舆论主体的利益发生直接或间接关联,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关注的社会事件,网络舆论也不例外。中国的网络舆论在经历2003年的辉煌后,随着互联网的继续快速发展和网民群体的持续成长,其影响力日渐扩大,涉及的议题更加广泛,网络舆论作为独立舆论力量的强势地位正在显现。近年来,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个体权利的保护、社会阶层的冲突、中美和中日关系问题。前两者是人们关注自身利益的直接体现,而后两者则被打上了历史与现实的民族冲突与文化价值观冲突的烙印。(彭兰,2005:289)近一两年来,网络舆论的热点进一步扩展到对道德的捍卫(如“网络追缉”)、对权威的消解(如“网络恶搞”)、对事实真相的追求(如2007年11月开始的中国网民对于陕西“华南虎”照片真实性的质疑)等等。如何看待现阶段网络舆论的这些关注点,以及它们在网络中的生成、扩散和对现实社会的作用就体现了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在西方关于舆论研究的取向上,存在着“管理型研究”(administrativeresearch)和“批判型研究”(criticalresearch)之间的分野。前者考察的是舆论的自然形态,认为舆论是自在的过程,后者考察的则是舆论在权力运作中被建构的过程,认为舆论是人为的过程,是行使权力及巩固社会的过程之一部分。两者都有对现实的批判,管理型研究批判的力量来自规范理论中不容质疑的民主制度的原则,批判型研究则从舆论的基本概念、量化表达、国家对舆论的建构和控制等方面进行批判。二者虽然批判的方式不同,但都强调舆论研究应该有助于理解现实社会和政治生活,以揭示其问题、理解其规律为方向。(潘忠党,2002:93-94)对照目前的网络舆论研究可以发现,除了少数研究者秉持批判的立场,总体上看,多数既缺乏应有的深度,更缺乏批判的力度。如果遵从“管理型研究”和“批判型研究”的分法,我们的网络舆论研究大多可以归入“管理型研究”之列。以舆论引导为切入点的研究最为典型。这类研究聚焦于网络中的言论表达,却忽视了网络监管因素,对于网络管制的记录和分析几乎是空白。事实上,这种管制无时不在,不仅论坛可以滤帖、删帖,而且网站可以在某段时间关闭论坛,禁止新闻跟帖,关闭某个专栏、某个专题、某个频道,甚至一些网站也可以被关闭。这是硬性控制,还有一些软性控制手段,如培植意见领袖,主动设置议程等等。在中国,所有时政类的BBS均有管理人员监控,对网民提交的帖子实行先审后发。郭良在研究“911”恐怖袭击后“强国论坛”的网民讨论过程中发现,版主的作用不仅是监督,而且还引导网民讨论,对网民发言进行干涉。这样,论坛就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可以自由发言和听讲的论坛,而是一个有决定权的人主持的讨论会,有点像是在学校班级中有辅导员带领的讨论。(郭良,2002)类似对网络舆论引导和管理的近距离描述还很缺乏,对管理者及管理者与网民的互动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需要深入的研究。如果不考虑这些控制手段和结果,就很难从研究中得出正确的结论,研究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互联网作为新兴传播技术的代表对社会带来了很大冲击,另一方面,技术总是为特定社会中的人所采用的,技术的扩散和被采用同样有赖于特定社会条件。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在“传播与社会”的理论视野中考察网络舆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可以看作是“批判型研究”的有益尝试。其中,互联网与中国市民社会的成长、公共领域的构建之间的关系是关注的焦点。有研究者通过对互联网上的言论表达展开研究后认为,在中国,互联网与市民社会同步演进,呈现相互依赖的关系:互联网通过为公民参与提供新的可能性,从而便利了市民社会的发展;市民社会则通过提供大量公民和公民团体,他们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但反对对于互联网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抱过于乐观的态度,而强调其作为新的社会现象的重要性。(GuobinYang,2003)关于网络空间是否构成“公共领域”,学者们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争论的核心是对“公共领域”的理解。就公共领域所产生的严格社会条件而言,中国社会确实缺乏一个独立于国家的市民社会,因而也就谈不上独立的政治公共领域的生长与发展。但是,抛开规范性论争,我们还是可以获取适用于分析中国社会的公共领域概念的。即在当前政治与社会条件下,人们可以在具体组织的空间构成及其实践活动的层面上使用公共领域这一分析工具。(邵春霞,彭勃,2007)有研究者通过个案研究,认为BBS不只是虚拟的网络社区,而已经具有现实的公共领域的特征,是一个公共权力的批判领域,(王君平,2004)互联网公共论坛中的政治参与在“近似地”实践着协商性民主的理想,体现了民主的价值和精神。(陈剩勇,杜洁,2005)网络舆论的力量既给政府的社会控制提供了新的手段,也对现有的社会管理和信息控制模式带来了挑战。(王雪,2007)关于这方面的讨论还在继续。大量由网络呈现出来的社会问题等待着网络舆论研究做出回应。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网络舆论的兴起为全面审视和理解当前中国的社会和政治现实提供了契机。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与中国提出全面建设市场经济国家基本上是同步的。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短短20年时间里,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并带来了国民教育水平、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提高,提高了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但也存在着新的社会问题和危机。如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和各类公共服务都存在着缺陷;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富裕群体的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