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光配镜的基本步骤_第1页
验光配镜的基本步骤_第2页
验光配镜的基本步骤_第3页
验光配镜的基本步骤_第4页
验光配镜的基本步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验光配镜的基本环节问诊--验光--选择镜架、镜片--前调节--加工--后调节(整形)--校配2、眼镜手工加工的环节加工前的调节--拟定镜片加工基准--制作模板--割边--磨边--磨安全角--(抛光)--装配--加工后的调节--检测3、半【全】自动磨边加工流程(渐进眼镜也是)加工前的调节--拟定镜片加工基准--制作模板【扫描】--定中心--磨边--磨安全角--(抛光)--装配--加工后的调节--检测4、半框眼镜加工制作的环节加工前的调节--拟定镜片加工基准--制作模板--定中心--磨边--磨安全角--(抛光)--开槽--装配--加工后的调节--检测5、无框眼镜加工制作的环节加工前的调节--拟定镜片加工基准--制作模板--定中心--磨边--磨安全角--(抛光)--打孔--装配--加工后的调节--检测1、眼镜加工是验光配镜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环节。精确的验光是基础,完美的验光是确保2、校配环节:让顾客坐下--让顾客带上眼镜,操作观察配戴状况--调节颞距(外张角)--调节镜架水平(倾斜角)--调节鼻托--调节镜腿脚套弯曲--让顾客试戴,直至满意3、镜架的测量⑴方框法:是指在左右镜片最外缘分别作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切线,由水平和垂直切线围成方框,用以标注镜架尺寸“方框”用方框法表达镜架尺寸“50”代表镜圈尺寸。镜架镜圈所载镜片外切垂直线间的水平距离“20”代表鼻梁尺寸。镜架镜圈所装载的左右镜片,在鼻侧两垂直外切线间的水平距离“135”代表镜腿尺寸。是从铰链中心至镜腿末端的扩展长度“50+20”是镜架镜圈的几何中心的水平距离/两外切矩形的中心距离。测量FPD可由一侧镜圈的颞侧外缘(或内缘)量至另一镜圈鼻侧的内缘(或外缘)基准线法,是指左右镜片外缘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做水平线,最高点和最低点水平线间的等分线,即过左右镜圈几何中心的连线,为基准线镜圈尺寸。基准线与镜片鼻侧颞侧交点间水平距离!鼻梁尺寸。基准线与镜圈所装左右镜片鼻侧内缘交点间的水平距离!FPD,左右镜片鼻侧与颞侧间基准线长度的中点。4、半框模板:在镜架的右撑板上画任意水平线。在水平线上标出瞳距,并作垂线。根据用途拟定加工高度后,作水平加工基准线。将撑板扣在坯料光滑面上,裁剪与撑板相似的模板。将撑板上的加工基准线复制到模板上。并画R,箭头只向鼻侧。无框。左右撑板都画。。。全框先裁剪模板,再画,不画撑板

球镜⑴启动电源⑵调节目镜视度(调节目镜视度圈,直至使观察者清晰看到望远系统之固定分化板为止)⑶核准零位(转动顶焦度计测量手轮,使镜度指针指向零位,此时移动分划板的像清晰地成像于固定分划板上)⑷放置镜片(将被测眼镜镜片的前表面朝向测量者,其后表面紧靠顶焦度计的镜片位置支撑圈,使眼镜片放置于顶焦度计的载物台上。先右后左)⑸固定镜片(打开固定镜片接触圈的导杆按钮,使固定镜片接触圈压紧眼镜镜片)⑹测量镜度(转动顶焦度计测量手轮,直至使观察者清晰看到移动分划板的像。调节工作台的高低及左右移动眼镜镜片,使被测镜片的像(圆形光斑)的中心基本位于固定分划板上的散光轴测量指针的十字中心。即圆形光斑中心基本在固定分划板中央)⑺按动打印按钮,在镜片上打上印记。印记有三点,中心点为镜片光学中心标记。⑻读取顶焦度值,即为眼镜镜片的顶焦度⑼分别统计眼镜左右镜片的顶焦度。柱镜⑴启动电源⑵调节目镜视度。调节目镜视度圈,直至使观察者清晰看到望远系统之固定分化板为止⑶核准零位。转动顶焦度计测量手轮,使镜度指针指向零位,此时移动分划板的像清晰地成像于固定分划板上⑷放置镜片。将被测眼镜镜片的前表面朝向测量者,其后表面紧靠顶焦度计的镜片位置支撑圈,使眼镜片放置于顶焦度计的载物台上。先右后左⑸转动顶焦度计测量手轮,直至使观察者清晰看到由明亮短线构成的筒形光斑。(带散光盘的焦度计,要转动散光盘使其十字线(筒形光斑)的中心基本位于固定分划板上的散光轴测量指针的十字中心。即筒形光斑中心基本在固定分划板中央⑹按动打印按钮,在镜片上打上印记。印记有三点,中心点为镜片光学中心标记。⑺固定镜片。打开固定镜片接触圈的导杆按钮,使固定镜片接触圈压紧眼镜镜片⑻转动顶焦度计测量手轮,使某一方向筒形光斑最清晰,读出顶焦度值为M1,转动散光轴位测量手轮,使散光轴位批示线方向与筒形光斑的平行线平行,所对应的轴位为AX1⑼转动顶焦度计测量手轮,使另一方向筒形光斑最清晰,读出顶焦度值为M2,转动散光轴位测量手轮,使散光轴位批示线方向与筒形光斑的平行线平行,所对应的轴位为AX2⑽写出成果:M1(M2-M1)AX2/M2(M1-M2)AX1棱镜⑴启动电源⑵调节目镜视度。调节目镜视度圈,直至使观察者清晰看到望远系统之固定分化板为止⑶核准零位。转动顶焦度计测量手轮,使镜度指针指向零位,此时移动分划板的像清晰地成像于固定分划板上⑷放置镜片。将被测眼镜镜片的前表面朝向测量者,其后表面紧靠顶焦度计的镜片位置支撑圈,使眼镜片放置于顶焦度计的载物台上。先右后左⑸转动顶焦度计测量手轮,观察到右片的像(圆或筒)。调节工作台的高低及左右移动眼镜镜片,使被测镜片的像(圆形或筒光斑)的几何中心基本位于固定分划板上的散光轴测量指线的十字中心。⑹将眼镜在焦度计载物台平移,将散光轴测量批示线置于90度位置,通过焦度计的目镜观察左片的像(圆形或筒形光斑)的中心位于散光轴测量批示线上的上下位置,在散光轴测量批示线上直接读出基底向上或向下的棱镜度

1.镜片镜度:镜片镜度也叫顶焦度:以米为单位测得的镜片近轴顶焦距的倒数。一种镜片含有两个顶焦度,在配装眼镜中特指后顶焦度,即以米为单位测得的镜片近轴后顶焦距的倒数。2.透镜的有效镜度(等效屈光力)同一透镜,因镜眼距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光学效果;不同镜度的透镜,可能因其镜眼距的不同会产生相似的光学效果。3.球镜:平行光通过镜片后相交于一点,这样的镜片称为球镜。球镜的各个子午线上的屈光力相似。4.柱镜:使平行光汇聚于两个互相垂直的焦线上,并含有两个不相等的屈光度的镜片。柱镜能够当作是由一枚球镜和一枚单散柱镜叠加而成的镜片,称为环曲面透镜。5.轴向:球柱镜片上,仅含有球镜屈光力的主子午线的方向,或球柱镜片上,散光镜度为零的主子午线的方向。6.附加度:在解决老花眼看近时调节力局限性时,在远用镜度基础上所加的正镜度。7.棱镜度:国标:光线通过镜片上某一点所产生的偏离。棱镜度的表达单位为厘米每米(cm/m),单位名称为棱镜度,以符号“△”表达。棱镜能够使入射光向基底偏折,在入射光的方向上一米的距离为该棱镜的棱镜度。8.瞳距:两眼视线正视或平行时两瞳孔中心的距离。(原:眼睛正视视轴和平行时两瞳孔中心的距离。)9.镜眼距:镜片后顶点与角膜前顶点间的距离。10.光学中心水平距离:两镜片光学中心在镜圈几何中心连线平行方向上的距离。11.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光学中心水平距离与瞳距的差值。12.光学中心垂直互差:两镜片光学中心高度的差值。13.光学中心高度:光学中心与镜圈几何中心在垂直方向的距离。有关调节的名词、术语:1、外张角:镜腿张开至极限位置时与两铰链轴线连接线之间的夹角。普通80o-95o2、颞距:两镜腿内侧距镜片背面25mm处的距离。3、倾斜角:镜片平面与垂线的夹角,也称前倾角。普通为8o-15o4、身腿倾斜角:镜腿与镜片平面的法线的夹角,也称接头角。左右身腿倾斜角偏差不不不大于o5、镜眼距:镜片的后顶点与角膜前顶点间的距离。12mm6、镜面角:左右镜片平面所夹的角。普通为170o-180o7、弯点长:镜腿铰链中心到耳上点(耳朵与头连接的最高点)的距离。8、垂长:耳上点至镜腿尾端的距离。9、垂俯角:垂长部分的镜腿与镜腿延长线之间的夹角。10、垂内角:垂长部镜腿内侧与垂直于镜圈的平面(实际是法线)所成的夹角。11、鼻托:⑴前脚:正视时,鼻托长轴与垂线的夹角。普通为20o-35o⑵顶角:侧视时,鼻托长轴与镜圈背平面的夹角。普通为10o-15o⑶斜角(水平角):俯视时,鼻托平面与镜圈平面法线的夹角。普通为25o-35o斜角也可理解为是短轴与镜圈平面法线的夹角。12、鼻托顶点水平距离:两鼻托顶点之间的水平距离。13、鼻托与镜面的距离:鼻托顶点到镜片第二面的距离。14、鼻托高度(鼻托中心高度):鼻托与镜圈几何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用眼镜惯用调节工具对金属镜架进行整形的环节、办法1、镜面调节:用平圆钳及鼻梁钳调节使金属架的左右两镜面做到对称,镜面调节在170o-180o范畴。镜面扭曲时,应取下镜片,拧紧镜架螺丝,用框缘调节钳调节镜圈形状,使之左右对称。2、调节鼻托:用圆嘴钳调节鼻托支架左右鼻托支撑,使之对称。用托叶钳调节托叶,使左右托叶对称。3、调节倾斜角、身腿倾斜角用平圆钳、镜腿钳使镜身与镜腿位置左右一致,并且左右身腿倾斜角偏差不大于o。4、调节外张角:用平圆钳调节镜腿外张角,使之介于80o-95o之间并左右对称。5、调节镜腿弯曲:用手调节镜腿弯曲,使左右镜腿部分长度和弯曲部分长度基本一致,镜腿弯曲度也一致。普通镜腿弯曲部都有塑料脚套,因此有塑料脚套时,需要用加热器加热使之软化。6、两镜腿张开平放于桌面上,左右镜圈下方及镜腿后端都接触桌面:通过调节身腿倾斜角及镜腿弯曲来实现7、两镜腿张开倒伏于桌面上,左右镜圈脊部及镜腿上端都接触桌面:通过调节身腿倾斜角来实现8、调节镜腿平直度:通过用平圆钳、镜腿钳,调节镜腿平直度,或用手调节镜腿弯曲度使镜腿收拢后放置于桌面上,基本稳定,正视时,左右对称。塑胶镜架整形:基本与金属同样。区别在于:塑胶镜架的整形,除了有金属鼻托茎的鼻托需要用工具调节之外,其它大部分都要经加热器加热后用手调节。无框眼镜的调节办法由于无框眼镜连接鼻架、镜腿的是镜片,因此除了弯曲镜腿脚套之外,其它部分普通都应用专用调节工具进行调节。普通的调节办法都同上述所讲金属镜架的调节办法雷同,只是在调节身腿倾斜角时使用的工具及其应用办法不同。调节无框眼镜身腿倾斜角的办法:一只手握无框眼镜调节钳,使其平面部分夹住镜片前表面的螺栓表面,带豁口的部分透过螺栓,夹住螺帽,与此同时,应用手食指向上顶住镜片边沿,另一只手持镜腿钳调节镜身腿倾斜角。。棱镜度。3mm。2mm。3mm2mm满足右眼瞳距的镜片的最小直径=FPD-RPD*2+镜圈最大径镜片直径-镜圈最大径/2=双眼移心量FPD=70镜圈最大径59镜片直径65这样当镜片光心位于镜架几何中心时,两边个余量3mm。普通镜圈最大径多处在对角线上(如果是椭圆镜架,最大径在水平线上),则估算单片水平移心量为(3mm)。以此推算最后制作出的眼镜的光学中心水平距离最小只能做到70-3=67(70-6=64)对于右眼,水平偏差(1mm),不符合原则(符合)国标1mm

有关调节的名词、术语:1、外张角:镜腿张开至极限位置时与两铰链轴线连接线之间的夹角。普通80o-95o2、颞距:两镜腿内侧距镜片背面25mm处的距离。3、倾斜角:镜片平面与垂线的夹角,也称前倾角。普通为8o-15o4、身腿倾斜角:镜腿与镜片平面的法线的夹角,也称接头角。左右身腿倾斜角偏差不不不大于o5、镜眼距:镜片的后顶点与角膜前顶点间的距离。12mm6、镜面角:左右镜片平面所夹的角。普通为170o-180o7、弯点长:镜腿铰链中心到耳上点(耳朵与头连接的最高点)的距离。8、垂长:耳上点至镜腿尾端的距离。9、垂俯角:垂长部分的镜腿与镜腿延长线之间的夹角。10、垂内角:垂长部镜腿内侧与垂直于镜圈的平面(实际是法线)所成的夹角。11、鼻托:⑴前脚:正视时,鼻托长轴与垂线的夹角。普通为20o-35o⑵顶角:侧视时,鼻托长轴与镜圈背平面的夹角。普通为10o-15o⑶斜角(水平角):俯视时,鼻托平面与镜圈平面法线的夹角。普通为25o-35o斜角也可理解为是短轴与镜圈平面法线的夹角。12、鼻托顶点水平距离:两鼻托顶点之间的水平距离。13、鼻托与镜面的距离:鼻托顶点到镜片第二面的距离。14、鼻托高度(鼻托中心高度):鼻托与镜圈几何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用眼镜惯用调节工具对金属镜架进行整形的环节、办法1、镜面调节:用平圆钳及鼻梁钳调节使金属架的左右两镜面做到对称,镜面调节在170o-180o范畴。镜面扭曲时,应取下镜片,拧紧镜架螺丝,用框缘调节钳调节镜圈形状,使之左右对称。2、调节鼻托:用圆嘴钳调节鼻托支架左右鼻托支撑,使之对称。用托叶钳调节托叶,使左右托叶对称。3、调节倾斜角、身腿倾斜角用平圆钳、镜腿钳使镜身与镜腿位置左右一致,并且左右身腿倾斜角偏差不大于o。4、调节外张角:用平圆钳调节镜腿外张角,使之介于80o-95o之间并左右对称。5、调节镜腿弯曲:用手调节镜腿弯曲,使左右镜腿部分长度和弯曲部分长度基本一致,镜腿弯曲度也一致。普通镜腿弯曲部都有塑料脚套,因此有塑料脚套时,需要用加热器加热使之软化。6、两镜腿张开平放于桌面上,左右镜圈下方及镜腿后端都接触桌面:通过调节身腿倾斜角及镜腿弯曲来实现7、两镜腿张开倒伏于桌面上,左右镜圈脊部及镜腿上端都接触桌面:通过调节身腿倾斜角来实现8、调节镜腿平直度:通过用平圆钳、镜腿钳,调节镜腿平直度,或用手调节镜腿弯曲度使镜腿收拢后放置于桌面上,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