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工作方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2844a962cd743f657fc3233d336940/6f2844a962cd743f657fc3233d3369401.gif)
![基坑监测工作方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2844a962cd743f657fc3233d336940/6f2844a962cd743f657fc3233d3369402.gif)
![基坑监测工作方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2844a962cd743f657fc3233d336940/6f2844a962cd743f657fc3233d3369403.gif)
![基坑监测工作方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2844a962cd743f657fc3233d336940/6f2844a962cd743f657fc3233d3369404.gif)
![基坑监测工作方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2844a962cd743f657fc3233d336940/6f2844a962cd743f657fc3233d33694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期工程C区基坑监测工作方案河北经纬大地测绘技术有限公司五月目录1.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工作内容及目的 11.3执行技术原则 11.4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 11.5投入仪器设备及人员 22.基坑监测基准点的布设及观察 22.1基坑监测基准点位的选埋 22.2基坑监测基准点的标志 32.3基坑监测基准点的观察的技术规定 32.4基坑监测基准点的检测 33.基坑顶部监测点的布设及观察 33.1基坑顶部监测点的布设 33.2基坑顶部监测点的编号 43.3基坑顶部监测点埋设及标志 43.4基坑顶部监测点的观察 43.5基坑顶部监测点监测周期 54.周边建筑物沉降观察 64.1周边建筑物监测点的布设和数量 64.2沉降监测点的编号 64.3沉降监测点布设及标志 64.4沉降监测点的观察 64.5沉降监测点的观察周期 65.周边路面沉降观察 75.1周边路面沉降点的布设和数量 75.2沉降点的编号 75.3沉降点布设及标志 75.4沉降点的观察 75.6注意事项 76.护坡桩深层水平位移(测斜) 86.1测斜点的布设和数量 86.2测斜点的编号 86.3测斜管的安装与监测86.4测斜频率…………………96.5测斜监测报警值…………97.水位测量 97.1水位测量点的布设和数量 97.2水位测量点的编号 97.3水位测量 107.4水位测量频率 108.锚杆内力监测 108.1锚杆内力监测点的布设和数量 108.2锚杆内力监测点的编号 108.4锚杆内力监测频率 119.监测规定 1110.监测报警值 1111.内业资料的解决 1112.提交成果 12附图1:基坑监测基准点布置示意图 13附图2:基坑监测基准点标志示意图 14附图3:基坑顶部监测点布设示意图 151.概况1.1工程概况我公司承当××××××二期工程C区基坑监测。本工程位于×××市和平路与永丰道西北角。××××××为一高档商业建筑群,由五栋高层商业楼和裙楼构成,基坑为大开挖形式,基坑深度17.9米,基坑南北和东侧支护为护坡桩形式,西侧为喷锚形式。1.2工作内容及目的基坑监测内容为基坑顶部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周边建筑物沉降观察、护坡桩深层水平位移、锚杆内力监测、水位监测、路面沉降观察等。目的是通过监测为业主提供精确可靠的监测数据,便于业主分析基坑的变形程度和变形趋势,达成防患于未然的目的。根据为(地勘、设计图、周边环境及市政部门的交底等)。1.3执行技术原则(1)《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5)公司管理体系文献。1.4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平面坐标系采用与甲方提供控制点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统,独立坐标系统假设基准点的坐标,尽量使基准点的相对方位处在正南正北位置,这样有助于对数据的分析。高程系可采用与甲方提供控制点相似的高程系统或独立的高程系统,但无论采用哪种高程系统,都不影响工程的质量。1.5投入仪器设备及人员1.5.1投入人员本工程拟投入4人,其中工程师1名,负责成果的检查验收,工程师1名,负责整个施工过程,助工、高级工人2名,构成作业组。1.5.2投入仪器设备本工程拟投入重要的仪器设备见表1。表1重要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数量型号用途精密度1全站仪一台南方352L水平位移2"2mm-2ppm2水准仪一台苏光DSZ2+GPM3竖向位移±0.7mm3测斜仪一台RQBF-6989A测斜500mm<0.1分辨率2"4频率仪一台608A锚杆内力监测0.1HZ5水位仪或测绳一台SWY-30水位监测1mm6测斜管330米7辅材若干以上仪器可采用同等精度的其它品牌仪器。另配备计算机一台及配套的软件。2.基坑监测基准点的布设及观察2.1基坑监测基准点位的选埋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畴以外便于长久保存的稳定位置,与基坑的距离应满足规范规定,且便于全站仪观察。根据本工程的实际状况在和平路与永丰道适宜位置布设3个基准点,编号为BM01、BM02、BM03。基准点布置示意图见附图(一)。为了便于工作及分析边坡位移状况,在工地上可布设若干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尽量为正南正北方向。工作基点的数量可根据现场施工状况拟定。2.2基坑监测基准点的标志基准点的埋设标志:埋设地下水泥标石的标志为铁质,设立在建筑物上的标志为涂防锈漆的铁质。基准点采用混凝土现浇式,在选好的位置上按照规范规定进行点位埋设,其规格与形状详见附图(二)。2.3基坑监测基准点的观察的技术规定基坑监测平面基准点观察使用南方352L仪器或同等精度仪器,采用极坐标办法进行观察。即以已有控制点为已知点,采用极坐标办法两次摆站进行基准点的观察。或假设其中一种基准点的坐标,并将此基准点作为已知点,采用极坐标办法两次摆站进行其它基准点的观察。在观察坐标中误差基坑监测竖向基准点观察使用DSZ2+GPM3水准仪,采用闭合线路来回观察,其观察办法按国家一级水准测量规定进行施测,当观察路线拟定后,不得任意改动,各项技术规定见表2:表2一级水准测量技术规定等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视线高度基辅分划读数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一级≤30m≤0.7m≤1.0m≥0.5m0.3mm0.5mm≤0.2≤0.45注:n为测站数2.4基坑监测基准点的检测基坑监测基准点的检测周期,每六个月观察一次。观察办法同上。3.基坑顶部监测点的布设及观察3.1基坑顶部监测点的布设根据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基坑顶部监测点共66个。3.2基坑顶部监测点的编号基坑顶部监测点编号可采用WY+流水号的办法,流水号可从基坑东北角的监测点编为01号点,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增加依次编号。点位布置详见设计图纸。3.3基坑顶部监测点埋设及标志从基坑顶部硬化后或护坡桩过梁浇筑好后开始埋设监测点,在平行基坑方向:基坑的转角与每隔20米左右围护桩顶上;在垂直基坑方向:距离基坑1米左右的基坑边沿上或基坑围护桩顶埋设混凝土观察标志。为了保持标志的稳定性,采用现埋式办法。在位置点上埋设始终径20mm、长为250mm左右的钢筋,钢筋一端加工成球状,中间打一深、直径均为2mm左右的孔或画“十”字,另一端埋进混凝土以构造胶粘合,一端露出混凝20mm,详见附图(三)。3.4基坑顶部监测点的观察为确保工程监测的初始值精确,在工程开始监测时应持续观察二次,取二次观察数据的平均数为项目的初始值。3.4.1基坑顶部监测点水平位移观察基坑顶部监测点水平位移观察采用极坐标法,即以基准点为已知点,用全站仪精确测出每个基坑顶部监测点的坐标,从而分析监测点在基坑内侧方向的位移。3.4.2基坑顶部监测点竖向位移观察基坑顶部监测点竖向位移观察使用DSZ2+GPM3水准仪,采用闭合或附合线路进行观察,按国家二级水准测量规定进行施测,当观察路线拟定后,不得任意改动,各项技术规定见表3。表3二级水准测量技术规定等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视线高度基辅分划读数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二级≤50m≤2.0m≤3.0m≥0.3m0.5mm0.7mm≤1.0≤1.5注:n为测站数3.5基坑顶部监测点监测周期根据规范规定和现场的施工状况水平和竖直位移监测从基坑顶部硬化面完毕时时开始布点观察,监测频率见下表:表4监测频率表施工进程监测频率开挖深度(m)≤51次/2天5~101次/1天>102次/1天底板浇筑后时间(天)≤72次/1天7~141次/1天14~281次/2天>281次/3天当大雨、基坑周边环境出现不利基坑稳定的变化、本监测项目或其它监测项目出现异常时,加密监测当基础底板浇筑后2个月后可分析监测数据的收敛状况,若数据有所收敛,监测频率可放宽至7天监测一次。当出现下列状况之一时,应进一步加强监测,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加密监测次数,并及时向施工、监理和设计人员报告监测成果。(1)监测项目的监测值达成报警原则;(2)监测项目的监测值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紧;(3)基坑及周边环境中大量积水、长时间持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4)基坑附近地面荷载忽然增大;(5)支护构造出现开裂;(6)邻近的地面忽然出现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的开裂;(7)基坑底部、坡体或围护构造出现管涌、流沙现象;(8)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持续监测。4.周边建筑物沉降观察4.1周边建筑物监测点的布设和数量根据设计图纸,周边建筑物工商银行布设13个沉降监测点、餐厅8个、办公楼11个、水池4个、北侧商场18个。4.2沉降监测点的编号基坑顶部监测点编号可采用JZW+建筑物拼音第一种字母+流水号的办法,流水号可从建筑物东北角的监测点编为01号点,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增加依次编号。4.3沉降监测点布设及标志由于周边建筑物的全部权比较复杂,因此沉降点标志采用在离地面50公分左右的墙体上画测量线的办法。4.4沉降监测点的观察沉降观察实质上就是竖向位移的监测,因此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察与基坑顶部竖向位移监测的办法、精度、技术规定、使用仪器等均相似。
4.5沉降监测点的观察周期沉降观察周期及注意事项同基坑顶部竖向位移监测。5.周边路面沉降观察5.1周边路面沉降点的布设和数量根据设计图纸,周边路面沉降点共53个。5.2沉降点的编号周边路面沉降点编号可采用CJ+流水号的办法,流水号可从基坑东北角的沉降点编为01号点,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增加依次编号。5.3沉降点布设及标志为了保持标志的稳定性,采用现埋式办法。在位置点上埋设始终径20mm、长为250mm左右的钢筋,钢筋一端加工成球状,中间打一深、直径均为2mm左右的孔或画“十”字,另一端埋进混凝土,一端露出混凝土20mm。5.4沉降点的观察沉降观察实质上就是竖向位移的监测,因此周边路面的沉降观察与基坑顶部竖向位移监测的办法、精度、技术规定、使用仪器等均相似。
5.5沉降点的观察周期沉降观察周期及注意事项同基坑顶部竖向位移监测。5.6注意事项根据以往经验,由于现场施工作业面小,周边路面来往车辆较多,路面的沉降点破坏性很大,如果补点则造成沉降成果不持续,因此在破坏点不不大于沉降点总数的70%时可不补点,以确保成果的持续性。6.护坡桩深层水平位移(测斜)6.1测斜点的布设和数量根据设计单位的图纸规定,测斜观察点共11个。6.2测斜点的编号测斜点编号可采用CX+流水号的办法,流水号可从基坑东北角的沉降点编为01号点,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增加依次编号。6.3测斜管的安装与监测测斜管埋设采用直接埋入法。即在拟安装的支护桩清孔完毕后,将测斜管随钢筋笼一并放入桩孔内,待灌注混凝土后即完毕埋设。具体环节以下:①安装测斜管在钢筋笼上;②测斜管接头处用玻璃胶密封,并将测斜管中的一对导槽垂直于基坑边线;③用测斜仪探头检查槽口与否通顺;④测斜管管口加盖保护,灌注混凝土。围护构造水平位移监测采用RQBF-6989A型测斜仪。测斜仪的系统精度不低于0.25mm/m,分辨率不低于0.02mm/500mm。测斜测量时,将测斜仪探头沿测斜管垂直于基坑边线方向的导槽缓缓沉至孔底,在恒温10~15分钟后,自下而上每0.5m一种测点,测量至起算点后,旋转测斜仪探头180°,重新放入孔内,按上述办法反方向量测一次至起算点。现场测量完毕后,及时将数据采集至电脑内,采用专用软件分析当天数据,与初始值比较后,打印当天成果,如有异常,应立刻告知有关单位。6.4测斜频率测斜点的监测频率同基坑顶部监测点相似。6.5测斜监测报警值累计变形量≥35mm,或变化速率≥3构造安全性鉴别原则以下:F=允许值/实测值当F>1鉴定“安全”1≥F>0.8鉴定“注意”F≤0.8鉴定“危险”当安全性为“注意”时,应加密监测次数;当安全性为“危险”时,应严密监测,并召开由设计、施工及监测等单位进行会诊,对可能出现的多个状况作出预计和决策,并采用有效方法,不停完善与优化下一步的设计与施工。7.水位测量7.1水位测量点的布设和数量根据设计单位的图纸规定,测斜观察点共24个。7.2水位测量点的编号水位测量点编号可采用SW+流水号的办法,流水号可从基坑东北角的沉降点编为01号点,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增加依次编号。7.3水位测量水位测量采用SWY-30型水位仪测量,在打好的水位井上部固定水位仪,当测头的触点接触到水位时,接受系统的音响器便会发出持续不停的蜂鸣声,此时读写钢尺电缆在井口处的深度尺寸,即为地下水位离井口的距离。根据实际状况水位测量亦可采用测绳观察。7.4水位测量频率监测频率同基坑顶部监测点相似。8.锚杆内力监测8.1锚杆内力监测点的布设和数量根据设计单位的图纸规定,测斜观察点共11处。每处有5点,共55个点。8.2锚杆内力监测点的编号锚杆内力监测点编号可采用YLJ+流水号+(由上到下为1、2、3、4、5)的办法,流水号可从基坑东北角的沉降点编为01号点,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增加依次编号。8.3锚索测力计的安装与监测根据构造的设计规定,测力计安装在锚固垫座上,钢绞线从测力筒中心孔穿过,测力计置于刚垫座与工作锚之间,安装时应放置平稳,如发现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职业心态课件
- 慢性胃炎的食疗调养课件
- 《期末考试总动员》课件
- 《调度操作规程》课件
- 《cA水利工程》课件
- 《隧道爆破技术》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机械防震脚垫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快速液压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安全路锥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电力监控系统介绍》课件
- 观赏树木的园林特性课件
- 《篮球主修》考核方式
- Unit 3 Times change单元教学设计
- 科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 山东省食用油(植物油)生产企业名录496家
- 《智慧农业》的ppt完整版
- GB∕T 33047.1-2016 塑料 聚合物热重法(TG) 第1部分:通则
- 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课件
- 电力业务许可证豁免证明
- 建筑工程资料归档立卷分类表(全)
- 六年级上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