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关注婴幼儿早期教育范本_第1页
中国家长关注婴幼儿早期教育范本_第2页
中国家长关注婴幼儿早期教育范本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知识带有温度。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中国家长关注婴幼儿早期教育有人认为:对孩子要顺其自然,不需要进行早期教育。究竟有没有必要进行早期教育?从美国费城有关开发乳、婴、幼儿智力潜能的研究表明,正常儿童发育的基本完成时间:最快3岁,平均6岁,最慢12岁。因此,在乳、婴、幼儿期给以孩子足够的、合理的锻炼,有利于脑的发育。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就儿童智力发展做跟踪研究。他认为若是把17岁时所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获得50%的智力,从4岁到8岁获得30%的智力,余下的20%的智力则是在8~17岁这段时间获得。脑发育快,获得智力的百分比就高。杰出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指出:"教育的基础主要是5岁以前奠定,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在这以后,教育还要继续进行,人进一步成长开花、结果,而您精心培植的花朵在5岁前就已绽蕾。'由此可知,只要父母及早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就可以获得一定的成效。在美国费城的一所"国际学校'里,学生都是经过父母早期"智力开发'的,有一个班的学生年龄在6~9岁,而他们的文化程度已相当于美国初中生的水平:会读报,能看懂长篇小说,最少会两国语言。他们能详细告诉你一首名曲或一张名画时代背景、的姓名。他们都能绘画、跳芭蕾舞、做体操等,知识面很广。纵观中外历史,象德国著名的诗人歌德、音乐之父贝多芬、俄国的革命领袖列宁、中国著名的文豪、诗人王勃、李白、白居易,以及我国当今的许多小画家、小歌手等,他们都是受到良好的有计划的早期家庭教育,才一举成名。没有早期教育,或人为地把婴幼儿隔离开,就会使孩子的智力变异畸型或智商偏低,如人所共知的印度狼孩,近期发现的中国猪孩等等。

综上所述,早期教育,无论对孩子、对国家、对社会都有利而无害,早期教育势在必行。为人父母者或准备做父母的朋友,行动起来,为你的孩子,为人类做出贡献吧。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只要你有一份付出,必然有一份收获。

我国每年新出生人口2000多万,其中城市600多万。相对于这么庞大的新生儿人群,我国现成的婴幼儿教育系统还显得十分薄弱。尤其是0-3岁婴儿的早期培养、早期教育还远远不能适应。许多年轻家长缺乏科学育儿的常识,不懂得怎样对婴幼儿实行早期智力开发;许多年轻的父母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子女教育而把孩子交给老人看护;也有许多年轻的家长对孩子教育采取顺其自然,放任不管的态度,甚至还有一些孩子的家长进入误区,用一些违反科学、违反婴幼儿成长规律的行为和方法去教育孩子,使这部分婴幼儿的培育造成误导。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都呼唤着能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婴幼儿教育方法和体系给新生儿父母、家长以科学的指导和引导,更呼唤着能有一套科学、实用的婴幼儿培养方法,给这些孩子以个性化的指导、教育和训练,使之能够得到科学的早期教育,从而使身体、智力、品德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强于同龄儿童。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开发人类潜能已成为各国教育革命竞相研究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个体成长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脑科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把目光投向人类个体发展的早期及个体发展的潜力,人们不仅发现新生儿及婴幼儿具有惊人的学习能力、早期的环境影响对个体一生发展具有深远而又重大的作用,而且揭示了脑的功能。大脑的可塑性、沉默的右脑、超级的记忆、高效的阅读、快速的计算、神奇的表象功能、发展的关键期,无限的创造力、以及成功的非智力因素等等,只要时机选对、方法得当,人的潜力就会得到极大的开发。这些新的发现,促使人们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