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e3a44a7b06f8d2cfd8d073697726b0/dee3a44a7b06f8d2cfd8d073697726b01.gif)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e3a44a7b06f8d2cfd8d073697726b0/dee3a44a7b06f8d2cfd8d073697726b02.gif)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e3a44a7b06f8d2cfd8d073697726b0/dee3a44a7b06f8d2cfd8d073697726b03.gif)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e3a44a7b06f8d2cfd8d073697726b0/dee3a44a7b06f8d2cfd8d073697726b04.gif)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ee3a44a7b06f8d2cfd8d073697726b0/dee3a44a7b06f8d2cfd8d073697726b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Ⅰ〉绪论
一、人民防空和防空措施
㈠人民防空人民防空是动员和组织城市居民采取防护措施,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避免或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的防空。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1页。
㈡城市居民的防空措施
⒈疏散——按计划有组织的疏散
⒉个人防护——使用个人防护器材
⒊集体防护——工程防护(人防工程)⑴空袭时:为人员、物资提供安全的空间;⑵空袭后: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或工作条件。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2页。二、人防工程的分类㈠按施工方法划分按施工方法划分的人防工程
施工方法称谓特征
坑道式口部地平面低于室内地平面
暗挖式地道式口部地平面高于室内地平面
单建式主体的上部无永久性地面建筑掘开式附建式主体的上部有永久性地面建筑
(防空地下室)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3页。㈡按照防御的武器划分(1.0.4.)
㈢按照战时的功能划分:(说明1.0.2.)按防御的武器划分的人防工程
工程类别预定防御的武器甲类核武器、常规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4种乙类常规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3种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4页。三、武器效应与工程防护㈠武器效应⒈常规武器:弹头装有化学炸药的航空炸弹、导弹和火箭弹的总称。⑴直接命中(局部破坏、整体破坏)作用⑵非直接命中(空气冲击波;土中压缩波)作用⒉化学武器:依靠化学毒剂杀伤人员和牲畜、毁坏植物的武器。⒊生物武器:依靠致病性微生物以及用细菌所产生的毒素,来杀伤人员和牲畜的武器。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5页。
⒋核武器:指原子弹和氢弹的总称。核爆炸产生的五种杀伤、破坏因素:
⑴热辐射:核爆炸形成的火球辐射出来的光和热;
⑵早期核辐射:核反应过程中辐射出来的γ射线和中子流等辐射线;
⑶核电磁脉冲:在核爆炸瞬间形成的大范围的瞬间强电磁场;
⑷冲击波:核爆炸形成的在空气中具有强间断面的纵波;
⑸放射性沾染:核爆炸产物以及感生放射性灰尘等对地面和水源等的污染。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6页。⒌次生灾害:
⑴房屋倒塌(倒塌荷载、堵塞)
⑵城市大火(指全城性的火灾)
㈡工程防护措施
⒈对爆炸冲击波的防护
⒉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⒊对早期核辐射的防护
⒋对常规武器破坏的防护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7页。四、人防工程分级㈠按照防常规武器爆炸抗力划分㈡按照防核武器爆炸抗力划分⒈核武器爆炸地面冲击波的形式⒉按照防核爆炸冲击波的地面超压划分㈢按照防化要求划分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8页。掩蔽状态与防化要求工程名称主体出入口条件防化要求条件防化要求人员情况防毒通风工作状态洗消专业队队员掩蔽部以掩蔽人员为主要求防毒不间断通风设滤毒通风空袭后立即到室外工作设正规洗消二等人员掩蔽所可能有个别人到室外设简易洗消人防物资库有少量人员间断通风空袭和染毒时不进出物资不设洗消专业队装备掩蔽部室内无人员允许染毒设备允许染毒电站机房不间断通风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9页。五、本次全面修订的主要内容㈠与现行(2003年发布)的《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相一致;⒈突出了对常规武器的防护(如设常5级、常6级);⒉将防空地下室划分为甲、乙两类;⒊增加了新的低抗力等级(如核6B级);⒋修改了部分标准和要求(如防护单元、抗爆单元面积)。㈡采用了一些人防工程的科技新成果;㈢与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相协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10页。六、本规范的适用范围㈠本规范的特点⒈规范的规定是按满足战时的防护要求和使用要求确定的;⒉“平战结合”要求工程要适应两种功能需要;⒊与消防要求的关系。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11页。㈡本规范的适用范围(1.0.2.)
⒈按建造方式
⒉按战时功能
⒊按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
⒋按防核武器抗力级别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12页。㈢表达形式与内容(1.0.2.、说明1.0.2.)
⒈本规范适用于战时的各类工程,但回避了指挥工程以及甲级防化工程(如核生化监测中心)的具体规定;
⒉本规范适用于战时的各类工程,但对医疗救护工程等未做具体规定。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13页。⒊表达方式:
⑴规范中对“防空地下室”的各项要求和规定,均适用于居住小区内的结合民用建筑易地修建的掘开式人防工程;
⑵规定中未注明甲类或乙类的,系指甲、乙两类防空地下室均应遵守的规定;
⑶规定中未注明抗力级别的,系指本规范适用范围内的各抗力级别的甲类(或乙类)防空地下室均应遵守的规定。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14页。〈Ⅱ〉一般规定
一、防空地下室的设计特点㈠地下建筑的特点⒈封闭、恒温的空间⒉需要机械通风和工人照明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15页。㈡人防工程的设计特点
⒈满足战时的防护要求
⒉满足战时的功能要求
⒊平战兼顾设计(分别满足平时、战时两个时段的不同功能要求)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16页。㈢附建式人防工程的设计特点
⒈设计工作顺序:一般是先地上、后地下;先平时、后战时;
⒉在平面布局基本确定的条件下,完善战时的防护。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17页。二、一般规定㈠避开危险目标(3.1.3.)⒈与易燃易爆物品库房的距离⒉与有害液体、重毒气体储罐的距离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18页。㈡人员掩蔽工程的服务半径(3.1.2.)
㈢工程之间的连通(3.1.4.)
⒈人防工程之间的连通
⒉与非人防地下建筑之间的连通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19页。㈣与周围环境的协调(3.1.5.)
㈤防早期核辐射的基本条件(3.1.10.)
⒈针对的对象和包含的内容
⒉防早期核辐射的计算条件
⒊早期核辐射的室内剂量限值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20页。〈Ⅲ〉主体设计
一、防空地下室的埋深(
3.2.15.)㈠乙类防空地下室㈡甲类防空地下室⒈核5级防空地下室⒉核6级、核6B级防空地下室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21页。二、穿管限制㈠人防围护结构(2.1.20.)⒈外墙(2.1.21.)⒉临空墙(2.1.2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22页。㈡限制的对象(3.1.6.)
⒈上部建筑的设备房
⒉限制穿过的管道
⒊管径限制
㈢穿管处的防护密闭(5.2.13、6.1.2.、7.4.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23页。三、规模、面积标准和室内净高(3.2.1.)㈠医疗救护工程的规模㈡防空专业队工程和人员掩蔽工程的面积标准㈢室内净高⒈一般防空地下室⒉战时车库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24页。四、顶板、外墙的防护厚度
㈠顶板最小防护厚度(3.2.2.)
⒈乙类防空地下室
⒉甲类防空地下室⑴有上部建筑的顶板⑵没有上部建筑的顶板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25页。
㈡管道层的影响(3.2.3.)
⒈全埋式管道层
⒉非全埋式管道层
㈢全埋式防空地下室外墙顶部的防护距离(3.2.4.)
㈣非全埋式防空地下室的外墙厚度(3.2.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26页。五、防护分区㈠防护单元和防爆单元的划分(3.2.6.)
⒈防护单元、抗爆单元大小⒉可不划分防护单元、抗爆单元的条件⑴高层建筑下的防空地下室⑵位于多层防空地下室中人防层以下的各层①乙类防空地下室②核5级、核6级和核6B级的甲类防空地下室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27页。㈡防护单元和防护单元隔墙
⒈防护单元(2.1.17)
⑴设备自成系统(3.2.8.)
⑵出入口满足要求(3.2.8.)
⑶变形缝符合规定。(4.11.4.)
⒉对防护单元隔墙的要求(3.2.9.)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28页。
⒊相邻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及其防护密闭门
⑴一道防护单元隔墙的相邻防护单元连通口(3.2.10.)
⑵设有两道防护单元隔墙的相邻防护单元(和邻近但不相邻的防护单元之间)连通口(3.2.11.)
⑶上下楼层相邻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3.2.12.)
⑷队员掩蔽部与装备掩蔽部之间的连通口(3.2.1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29页。㈢抗爆单元和抗爆隔墙
⒈抗爆单元(2.1.18.)
⒉抗爆隔墙和抗爆挡墙(3.2.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30页。六、防毒分区㈠防空地下室的清洁区和染毒区(2.1.15.、2.1.16.)⒈主体要求防毒的防空地下室(3.1.7.)⒉主体允许染毒的防空地下室(3.1.8.)㈡密闭隔墙和密闭门(3.2.1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31页。七、人防物资库设计(3.2.1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32页。〈Ⅳ〉出入口
一、出入口的分类
㈠按位置划分⒈室内出入口(2.1.25.)⒉室外出入口(2.1.24.)⑴独立式室外出入口⑵附壁式室外出入口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33页。㈡按使用功能划分
⒈主要出入口(2.1.27)
⒉次要出入口(2.1.28)
⒊备用出入口(2.1.29)
⒋平时出入口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34页。㈢按通道的形式划分(指室外出入口)
⒈直通式室外出入口(2.1.30)
⒉单向式室外出入口(2.1.31)
⒊穿廊式室外出入口(2.1.32)
⒋竖井式室外出入口(2.1.33)
⒌楼梯式室外出入口(2.1.3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35页。二、出入口的数量
㈠室外出入口和室内出入口(3.3.1)⒈一般防空地下室⒉需设两个室外出入口的防空地下室⒊可合用一个室外出入口的相邻防护单元⒋室外出入口的防地表水倒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36页。㈡可不设室外出入口的条件(3.3.2.)
⒈乙类防空地下室
⑴具有连通条件的防空地下室
⑵没有连通条件的防空地下室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37页。⒉甲类防空地下室
⑴前提条件:
①核6级、核6B级;
②地下室已占满红线;
⑵允许的做法
①具有连通条件的防空地下室
②没有连通条件的防空地下室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38页。三、甲类防空地下室室外出入口的防堵塞㈠地面建筑的倒塌范围(3.3.3)㈡防倒塌棚架的设置(3.3.4.)⒈出地面段设在倒塌范围以外时(2.1.43)⒉出地面段设在倒塌范围以内时(2.1.44)⑴核4级、核4B级做法⑵核5级、核6级、核6B级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39页。四、出入口的尺寸㈠门洞、通道和楼梯(3.3.5)⒈人员出入口⒉车辆出入口⒊物资进出口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40页。㈡独立式室外出入口
⒈通道形式(3.3.10)
⒉通道长度(3.3.10)
⒊临空墙厚度(3.3.11)
㈢附壁式室外出入口
⒈外通道长度(3.3.12)
⒉内通道长度(3.3.12)
⒊临空墙厚度(3.3.1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41页。㈣室内出入口
⒈通道形式(3.3.14)
⒉内通道长度(3.3.14)
⒊临空墙厚度(3.3.15)
㈤厚度不满足要求的临空墙辅助做法(3.3.16.)
㈥人员掩蔽所的掩蔽入口
⒈掩蔽入口的宽度(3.3.8.)
⒉掩蔽入口梯段的做法(3.3.9.)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42页。五、人防门的设置㈠门的种类和数量⒈防护密闭门(2.1.35)⒉密闭门(2.1.36)⒊门的数量(3.3.6.)⒋门的开启方向(3.3.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43页。㈡门前尺寸(3.3.7.)
㈢防护密闭门的抗力(3.3.18)
㈣防护密闭门的设置要求(3.3.1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44页。六、密闭通道、防毒通道、
洗消设施
㈠设置的位置、数量(3.3.20)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45页。㈡密闭通道
⒈工作原理(2.1.39)
⒉通道大小(3.3.21)
⑴两门开启方向一致
⑵两门开启方向相反
㈢防毒通道
⒈工作原理(2.1.40)
⒉换气次数(3.3.22)
⒊停留区(3.3.2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46页。㈣洗消间
⒈工作原理(2.1.41)
⒉房间组成(3.3.23)
⒊淋浴器数量和房间大小(3.3.23)
⒋避免足迹交叉(3.3.23)
㈤简易洗消(3.3.24)
⒈合一布置的防毒通道
⒉单独布置的简易洗消间(2.1.4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47页。七、其他出入口㈠备用出入口(3.3.19)㈡医疗救护工程的分类厅(3.3.25)㈢电梯(3.3.2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48页。〈Ⅴ〉通风口、水电口
一、通风口位置和防堵塞
㈠设置要求(3.4.1.)
㈡通风口之间的距离(3.4.2.)
㈢通风口的防堵塞(3.4.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49页。一、通风口防护㈠通风口的防护设施⒈不间断通风的通风口(3.4.3.、2.1.37)⒉可间断通风的通风口(3.4.4.)⑴主体要求防毒的通风口⑵主体允许染毒的通风口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50页。㈡消波设施
⒈防爆波活门(3.4.6.)
⑴工作原理
⑵设置要求
⒉扩散室(3.4.7)
⑴工作原理
⑵设置要求
⑶常用尺寸(附录A)
⒊扩散箱(3.4.8.)
⑴适用范围
⑵选用技术(附录A)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51页。三、防护通风及其设备
㈠防护通风设备⒈密闭阀门(2.1.53)⒉过滤吸收器(2.1.54)⒊电动人力两用风机⒋自动排气活门(2.1.5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52页。
㈡防护通风系统
⒈主体要求防毒的战时通风(2.1.48、5.2.8.)
⑴机械进风、超压排风
⑵多种通风方式
⒉主体允许染毒的战时通风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53页。四、滤毒室(2.1.38、3.4.9.)
㈠设置要求㈡房间关系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54页。五、洗消污水集水坑(3.4.10)
㈠设置位置㈡设置要求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55页。六、防爆波电缆井(2.1.59、3.4.11)㈠设置位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56页。〈Ⅵ〉辅助房间和柴油电站
一、辅助房间
㈠通风机房⒈位置要求⒉隔声、吸声、减震(3.9.5.)
㈡厕所⒈设置要求(3.5.1.)⒉设置标准(3.5.2.)⒊设置位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57页。㈢贮水间、开水间
⒈贮水间(6.2.6.)
⒉开水间(3.5.3.)
⒊设置位置(3.5.4.)
㈣厨房(3.5.5.)
㈤防化通信值班室(3.5.6.)
㈥配电间(3.5.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58页。二、柴油电站
㈠电站的设置⒈设置要求(7.2.11)⒉电站的位置(3.6.1.)⒊机组出入口(3.6.4.)
㈡固定电站(2.1.65、3.6.2.)⒈分室布置⑴清洁区与染毒区⑵防毒通道和密闭观察窗⒉机组进出口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全文共66页,当前为第59页。㈢移动电站(2.1.66)
⒈房间组成(3.6.3.)
⒉机组进出口(3.6.4.)
⒊设在汽车库的移动电站(3.6.5.)
㈣储油间(3.6.6.)
⒈与发电机房分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工承包合同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硬件知识产权授权与保密合同
- 健身房整装清包合同样本
- 风力发电叶片运输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室门套定制与建筑节能改造合同
- 港口物流居间合同委托书
- 电子设备采购合同
- 法院判决离婚协议书
- 医疗器械外包合同
- 设备维护管理作业指导书
- (2024年)肺栓塞的护理课件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大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 (高清版)TDT 1031.6-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第6部分:建设项目
- 2024年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
- 露天采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 食品感官评价员培训方案
- 苏教版一年级上、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 柔性生产线技术及其影响
- 智研咨询发布:2023年中国医院后勤服务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七上-动点、动角问题12道好题-解析
- 《企业所得税法税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