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文言文阅读
河南省焦作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孟郊,字东野,洛阳人。初隐嵩少,称处士。性介,不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与唱和于诗酒间。贞元十二年李程榜进士,时年五十矣。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蓊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傍,命酒挥琴,裴回赋诗终日,而曹务多废。县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辞官家居。李翱分司洛中日与谈宴荐于兴元节度使郑余庆遂奏为参谋。卒,余庆给钱数万营葬,仍赡其妻子者累年。张籍谥为贞曜先生,门人远赴心丧。郊拙于生事,一贫彻骨,裘褐悬结,未尝俯眉为可怜之色,然好义者更遗之。工诗,大有理致,韩吏部极称之。其诗多伤不遇,年迈家空,思苦奇涩,读之每令人不欢。其初登第,吟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时议者亦见其气度窘促,卒漂沦薄宦,诗谶信有之矣。有《咸池集》十卷,行于世。
(节选自《唐才子传》)
材料二:
兹有平昌孟郊,贞士也,伏闻执事旧知之。郊为五言诗,自前汉李都尉、苏属国及建安诸子、南朝二谢,郊能兼其体而有之。李观荐郊于梁肃补阙书曰:“郊之五言,其有高处,在古无上,其有平处,下顾二谢。"韩愈送郊诗曰:“作诗三百首,窗默咸池音。”彼二子皆知言者,岂欺天下之人哉郊穷饿不得安养其亲,周天下无所遇。作诗曰:“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阂,谁谓天地宽"其穷也甚矣。凡贤人奇士,皆自有所负,不苟合于世。是以虽见之,难得而知也。故见贤而能知,知而能用,用而能尽其才,而不容谗人之所间者,天下一人而已矣。
(节选自李翱《荐所知于徐州张仆射书》)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李翱分司A洛中B日C与谈D宴E荐于兴元F节度使G郑余庆H遂奏为参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怜,指值得怜悯,与《孔雀东南飞》“可怜体无比”中的“可怜"词义不相同。
B.韩吏部,此处是以官职名指称韩愈,材料二中"苏属国"的称谓方式与此相同。
C."漂沦薄宦"的“薄”,与《陈情表》中“但以刘日薄西山"中的“薄”意思相同。
D.执事,指办事官员,代指对方,以示尊敬,与“敢以烦执事"的“执事”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郊曾经隐居嵩山一带,以处士自称;韩愈对孟郊的诗才十分赞赏,二人关系很好,常一起饮酒赋诗,相互唱和,不拘形迹。
B.孟郊仕途不畅,又不擅长谋划生计,一生贫穷潦倒;孟郊去世后,节度使郑余庆出资办理丧事,还供养其妻子儿女数年之久。
C.孟郊的五言诗兼有汉代及南朝一些作品的风格并自成特色,而他那些感伤自己遭遇的诗歌艺术价值却不高,读后令人不欢畅。
D.李翱极力举荐孟郊,在给张仆射的举荐信中,他赞扬孟郊的诗歌成就,介绍其品性与处境,希望张仆射能加以任用,以尽其才。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县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
(2)郊穷饿不得安养其亲,周天下无所遇。
1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孟郊仕途不顺的原因。(3分)
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二)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今云专求之见闻之末,则是失却头脑,而已落在第二义矣。近时同志中,盖已莫不知有致良知之说,然其功夫尚多鹘突者,正是欠此一问。
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故只是一事。若曰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则语意之间未免为二。此与专求见闻之末者虽稍不同,其为未得精一之旨,则一而已。“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既云“择",又云“识”,其真知亦未尝不行于其间,但其用意乃专在多闻多见上去择识,则已失却头脑矣。崇一于此等处见得当已分晓,今日之问,正为发明此学,于同志中极有益。但语意未莹,则毫厘千里,亦不容不精察之也。
(节选自王阳明《传习录·答欧阳崇一》)
材料二:
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仁义,天德也。性中固有之而自知之,无不善之谓良。非闻见小知而已。行所不逮,身所不体,心所不喻,偶然闻一师之言,见一物之机,遂自以为妙悟,小知之所以贼道。
因理而体其所以然,知以天也;事物至而以所闻所见者证之,知以人也。通学识之知于德性之所喻而体用一源,则其明自诚而明也。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大之别也。通事物之理、闻见之知与所性合符,达所性之德与天合德,则物无小大,一性中皆备之理。性虽在人而小,道虽在天而大,以人知天,体天于人,则天在我而无小大之别矣。
(节选自王夫之《张子正蒙注·诚明篇》)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盖A日用B之间C见闻D酬酢E虽千头万绪F莫非良知之G发用H流行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酬酢,宾主互相敬酒,泛指交际应酬,酬指向主人敬酒,酢指向客人敬酒。
B.莹,意思是清楚,与成语“清莹秀澈"“如玉之莹”中的“莹"意思不同。
C.喻,意思是知晓,与《论语·里仁》中“君子喻于义”的“喻"意思相同。
D.贼,此处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损害毁弃,文中的“贼道”即损害道义。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阳明认为,孔子说自己没有知识,其实是说除良知之外没有别的知识;致良知是圣人教育人的第一要义。
B.王阳明认为,做学问不应只专研于见闻的细枝末节,否则寻求到的只是一些次要的东西,故致良知可摒弃见闻。
C.王阳明认为,关于多闻择善而从、多见而识的问题,欧阳崇一认识得十分清楚,此番讨论对大家也很有好处。
D.王夫之认为,致良知需要身体力行,偶然的见闻并非真正的妙悟,真诚聪明的人的本性与天德没有大小之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曰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则语意之间未免为二。
(2)性中固有之而自知之,无不善之谓良。非闻见小知而已。
14.两则材料在看待“良知"的问题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3分)
河南省南阳一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昔者,吴王阖闾始得子胥之时,甘心以贤之,以为上客,曰:“圣人前知乎千岁,后睹万世。深问其国,世何昧昧,得无衰极?子其精焉,寡人垂意,听子之言。”子胥唯唯,不对。王曰:“子其明之。"子胥曰:“对而不明,恐获其咎。”王曰:“愿一言之,以试直士。夫仁者乐,知者好。诚秉礼者探幽索隐。明告寡人。"子胥曰:“难乎言哉!邦其不长,王其图之。存无忘倾,安无忘亡。臣始入邦伏见衰亡之证当霸吴厄会之际后王复空。”王曰:“何以言之?"子胥曰:“后必将失道。王食禽肉,坐而待死。佞谄之臣,将至不久。安危之兆,各有明纪。”
吴使子胥救蔡,诛疆楚,笞平王墓,久而不去,意欲报楚。楚乃购之千金,众人莫能止之。有野人谓子胥曰:“止!吾是于斧掩壶浆之子,发箪饭于船中者。"子胥乃知是渔者也,引兵而还。故无往不复,何德不报。渔者一言,千金归焉,因是还去。
子胥至直,不同邪曲。捐躯切谏,亏命为邦。爱君如躯,忧邦如家。是非不讳,直言不休。庶几正君,反以见疏。谗人间之,身且以诛。范蠡闻之,以为不通:“知数不用,知惧不去,岂谓智与?”胥闻,叹曰:“吾背楚荆,挟弓以去,义不止穷。吾前获功,后遇戮,非吾智衰,先遇阖闾,后遭夫差也。胥闻事君犹事父也,爱同也,严等也。太古以来,未尝见人君亏恩,为臣报仇也。臣获大誉,功名显著,胥知分数,终于不去。先君之功,且犹难忘,吾愿腐发弊齿,何去之有?蠡见其外,不知吾内。今虽屈冤,犹止死焉!"
子贡曰:“胥执忠信,死贵于生,蠡审凶吉,去而有名,种留封侯,不知令终。二贤比德,种独不荣。”范蠡智能同均,于是之谓也。
(节选自《越绝书卷六·越绝外传纪策考第七》)
材料二:
非道不言,非义不行,言不苟出,行不苟为。
(节选自《淮南子·主术训》)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
臣A始B入C邦D伏E见F衰G亡H之I证J当K霸L吴M厄N会O之P际Q后R王S复T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笞,文中指用鞭、杖或竹板抽打,与《过秦论》中“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的“笞"意思相同。
B.邪曲,文中指品性不正的人,与《屈原列传》中“邪曲之害公也”的“邪曲"意思相同。
C.见,文中表示被动,与《孔雀东南飞》中“府吏见丁宁”的“见"意思相同。
D.且,文中指将要,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且放白鹿青崖间”的“且"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王阖闾敬尊伍子胥为上客,并诚心求教治理吴国之道,但起初伍子胥并没有正面回答吴王。
B.伍子胥打败楚国后想报复楚国,楚国于是悬赏千金以求吴国退兵,最终是一位渔夫让他撤兵。
C.范蠡听说伍子胥因谗言将要被诛杀,认为他明知道有危险迫近却不离开,这是不明智表现。
D.子贡评价伍子胥能坚守忠信,审度吉凶,爱君如躯,直言进谏,即使死去,也将留名于后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胥曰:“难乎言哉!邦其不长,王其图之。存无忘倾,安无忘亡。”
(2)先君之功,且犹难忘,吾愿腐发弊齿,何去之有?
14.联系材料二,简述伍子胥“非义不行"表现有哪些?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姿貌魁秀,通书史。太宗践阼,授刑部尚书,兼检校中书今。突厥部种离畔,帝方图进取,以兵部尚书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劲骑三千繇马邑趋恶阳岭。颉利可汗大惊,曰:“兵不倾国来,靖敢提孤军至此”于是帐部数恐。靖纵谍者离其腹心,夜袭定襄,破之,可汗脱身遁碛口。进封代国公。帝曰:“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颉利走保铁山,遣使者谢罪,请举国内附。以靖为定襄道总管往迎之,又遣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慰抚。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虏必自安,若万骑赍二十日粮,自白道袭之,必得所欲。”公谨曰:“上已与约降,行人在彼,奈何"靖曰:“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如唐俭辈何足惜哉!”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去其牙七里乃觉,部众震溃。斩万馀级,俘男女十万,禽其子叠罗施。颉利亡去,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禽以献。
孙子曰:“死间者,为诳于外。"靖因唐俭使虏而袭破突厥是也。
(节选自张预《十七史百将传》,有删改)
材料二:
太宗曰:“昔唐俭使突厥,卿因击而败之。人言卿以俭为死间,朕至今疑焉。如何”
靖①再拜曰:“臣与俭比肩事主.料俭说必不能柔服,故臣因纵兵以击之,所以去大恶不顾小义也。人谓以俭为死间,非臣之心。案《孙子》②,用间最为下策,臣尝著论其末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或用间以成功,或凭间以倾败。若束发事君,当朝正色,忠以尽节,信以竭诚,虽有善间,安可用乎唐俭小义,陛下何疑"
太宗曰:“诚哉!非仁义不能使间此岂纤人所为乎周公大义灭亲况一使人乎灼无疑矣。”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①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②《孙子》:指《孙子兵法》。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非仁义不A能使间B此C岂纤D人所为乎E周公F大义灭亲G况一使人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蹀血,形容激战而流血很多,其中的“蹀"理解为踏、踩。
B.行人,指使者,与现在所理解的“在路上走的人”并不一样。
C.“卿因击而败之"的“因”与成语“陈陈相因"的“因”意思相同。
D.束发,古代成童的代称和标志,文中理解为年轻的时候。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突厥各部叛离.李靖率领强劲的骑兵由马邑直奔恶阳岭,颉利可汗对此做出推测,认为唐军此次是倾国而来。
B.定襄一战,李靖大破突厥,颉利可汗脱身逃到碛口。唐太宗认为此战足以洗刷自己在渭水之役所受到的耻辱。
C.颉利可汗退守铁山后请求举国归附。虽然唐太宗已派遣使者前去抚慰,但李靖认为应抓住机会袭击攻破突厥。
D.关于“用间"之策,李靖的观点与《孙子兵法》相左,他认为“用间”是最为下等之策,君臣同心足以应对此策。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4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4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4.材料一最后一段为张预的观点。从材料二看,李靖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简要说明。
(3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材料一:
真宗时,马知节、韩崇训皆以检校官签书枢密院事。知节为人质直,真宗东封泰山,车驾发京师,上及从官皆蔬食。封禅礼毕,上劳宰臣王旦等曰:“卿等久食蔬,不易。"旦等皆再拜。知节独进言:“蔬食者,惟陛下一人而已。王旦等在道中与臣同次舍,无不私食肉者。”又顾旦等曰:“知节言是否"旦再拜曰:“诚如知节之言。”
(节选自《涑水记闻》卷七)
材料二:
马知节,字子元。父全义,国史有传。全义,太祖深念之,知节方七岁召见,特授供奉官。少感慨自立未冠监彭州兵有老成风。景德三年签书枢密院事,迁副使,大中祥符七年罢。天禧元年知枢密院事,二年罢。以疾除节度观察留后,求外任,授知贝州。既而上悯其癯瘁,止命归镇,而上党、大名之民争求迎之。卒年六十五,赠侍中,谥正惠。赋性疏直,遇事敢言,不少自屈。所与游皆时之贤士,居常以方略自任。初监兵潭州,何承矩为守,颇以文雅饰吏治。知节慕之,故折节读书。雍熙间护博州兵,时刘廷让败于君子馆,知节完城缮甲,储积刍粟,僚吏皆不悦。既而虏果至,以有备引去。李顺之叛,诏与王继恩同讨贼。继恩恶其不附己,遣知彭州,付以羸兵扦贼。贼十万众攻城,知节力战,适兵至而贼溃。知秦州,州尝质羌酋支属二十余人,逾二纪矣。知节曰:“羌亦人,岂不怀归"悉释之。羌怀其德,讫终更不犯塞。知益州,始请以省校代乡户运舟,自是蜀人免破产之患。在延州,戎寇至,方上元,遂张灯启关,宴乐累夕,虏不测,因引去。诏发澶、魏六州粮输定武。时虏方内寇,知节守镇州,曰:“粮之来,资寇也。”止令于舟车所至收之,虏无所得而遁。知节所至,皆以威爱临下,而事无不济。特疾恶太过,不能无怨也。
(节选自《隆平集·枢密》)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少感A慨自B立C未冠B监E彭州F兵G有老H成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封,指帝王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昭告天下太平。因泰山在东,故名。
B.自屈,指委屈自己,“不少自屈"与“句读之不知”的句式特点不同
C.患,指忧患、祸患,与《屈原列传》中“惠王患之"的“患”词义不同。
D.不测,指难以预料、揣测,与成语“变莫测"中的“莫测”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知节凭借先人余荫年少为官,后因仰慕何承矩而改变志趣,学习诗书。他所交往的人都是当世贤士,但过于嫉恨坏人坏事,也招致了一些怨言。
B.刘廷让在君子馆战败,马知节在博州赶紧修缮城池,整治武器,储备粮草,属官对此都心生不满。不久敌人果然到来,因无隙可乘只好引兵退去。
C.秦州将羌人首领的很多亲属作为人质,长期不放他们回去,马知节担任知州后,心生不忍,将他们全部释放。羌人心怀感激,很久不再侵犯边塞。
D.在延州任职时,正值元宵节前后,戎寇突然而至。马知节于是张灯结彩,为引诱敌人入内而大开关门,接连几夜宴饮作乐,戎寇后来自动离去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继恩恶其不附己,遣知彭州,付以羸兵扦贼。
(2)知节所至,皆以威爱临下,而事无不济。
14.从材料一的事例中,除可看出马知节“为人质直"“赋性疏直”的性格外,还可看出他的哪些优良品质请简要概括。(3分)
文言文阅读
河南省焦作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孟郊,字东野,洛阳人。初隐嵩少,称处士。性介,不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与唱和于诗酒间。贞元十二年李程榜进士,时年五十矣。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蓊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傍,命酒挥琴,裴回赋诗终日,而曹务多废。县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辞官家居。李翱分司洛中日与谈宴荐于兴元节度使郑余庆遂奏为参谋。卒,余庆给钱数万营葬,仍赡其妻子者累年。张籍谥为贞曜先生,门人远赴心丧。郊拙于生事,一贫彻骨,裘褐悬结,未尝俯眉为可怜之色,然好义者更遗之。工诗,大有理致,韩吏部极称之。其诗多伤不遇,年迈家空,思苦奇涩,读之每令人不欢。其初登第,吟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时议者亦见其气度窘促,卒漂沦薄宦,诗谶信有之矣。有《咸池集》十卷,行于世。
(节选自《唐才子传》)
材料二:
兹有平昌孟郊,贞士也,伏闻执事旧知之。郊为五言诗,自前汉李都尉、苏属国及建安诸子、南朝二谢,郊能兼其体而有之。李观荐郊于梁肃补阙书曰:“郊之五言,其有高处,在古无上,其有平处,下顾二谢。"韩愈送郊诗曰:“作诗三百首,窗默咸池音。”彼二子皆知言者,岂欺天下之人哉郊穷饿不得安养其亲,周天下无所遇。作诗曰:“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阂,谁谓天地宽"其穷也甚矣。凡贤人奇士,皆自有所负,不苟合于世。是以虽见之,难得而知也。故见贤而能知,知而能用,用而能尽其才,而不容谗人之所间者,天下一人而已矣。
(节选自李翱《荐所知于徐州张仆射书》)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李翱分司A洛中B日C与谈D宴E荐于兴元F节度使G郑余庆H遂奏为参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怜,指值得怜悯,与《孔雀东南飞》“可怜体无比”中的“可怜"词义不相同。
B.韩吏部,此处是以官职名指称韩愈,材料二中"苏属国"的称谓方式与此相同。
C."漂沦薄宦"的“薄”,与《陈情表》中“但以刘日薄西山"中的“薄”意思相同。
D.执事,指办事官员,代指对方,以示尊敬,与“敢以烦执事"的“执事”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郊曾经隐居嵩山一带,以处士自称;韩愈对孟郊的诗才十分赞赏,二人关系很好,常一起饮酒赋诗,相互唱和,不拘形迹。
B.孟郊仕途不畅,又不擅长谋划生计,一生贫穷潦倒;孟郊去世后,节度使郑余庆出资办理丧事,还供养其妻子儿女数年之久。
C.孟郊的五言诗兼有汉代及南朝一些作品的风格并自成特色,而他那些感伤自己遭遇的诗歌艺术价值却不高,读后令人不欢畅。
D.李翱极力举荐孟郊,在给张仆射的举荐信中,他赞扬孟郊的诗歌成就,介绍其品性与处境,希望张仆射能加以任用,以尽其才。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县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
(2)郊穷饿不得安养其亲,周天下无所遇。
1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孟郊仕途不顺的原因。(3分)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以及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文化常识题的作答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文言实词题的作答,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解答】(1)“洛中”为地名,前面省略介词“于",构成介词短语,后置,其后断句;“谈宴”为“喝酒聊天"的意思,作谓语,其后断句;“郑余庆”为人名,作主语,其前断句。故在BEH三处断句。句子翻译为:李翱在东都洛阳任分司官,天天与孟郊喝酒聊天,把孟郊推荐给兴元节度使郑余庆,于是郑余庆表奏孟郊为幕府参谋。
(2)C.“意思相同"错。漂泊沦落,官职卑微。薄:卑微/太阳已经接近西边的山。薄:迫近。
故选:C。
(3)C.“他那些感伤自己遭遇的诗歌艺术价值却不高”错误,原文为“其诗多伤不遇,年迈家空,思苦奇涩,读之每令人不欢",意思是指孟郊自抒感伤情怀的诗作由于情感悲凉,让人读后心情沉闷,这与其诗的艺术价值大小无关。
故选:C。
(4)①白:报告;假:代理。句子翻译为:县令报告州府长官,州府派一位代理县尉来代替他任职,分取孟郊一半的俸禄。
②穷:处境困厄;亲:父母。句子翻译为:孟郊因处境困厄遭受饥饿而无法安顿赡养他的父母,周游天下却没有际遇(机会)。
(5)根据原文“性介,不谐合”可知,其性格耿直,不合于世。
根据原文“郊间往坐水傍,命酒挥琴,裴回赋诗终日,而曹务多废"可知,其寄情山水,耽于诗酒,公务多有荒废。
根据原文“当时议者亦见其气度窘促”可知,时人认为他心胸狭小,气度迫促。
答案:
(1)BEH
(2)C
(3)C
(4)①县令报告州府长官,州府派一位代理县尉来代替他任职,分取孟郊一半的俸禄。
②孟郊因处境困厄遭受饥饿而无法安顿赡养他的父母,周游天下却没有际遇(机会)。
(5)①性格耿直,不合于世;②寄情山水,耽于诗酒,公务多有荒废;③时人认为他心胸狭小,气度迫促。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孟郊,字东野,洛阳人。最初隐居于嵩山少室山,自称处士。他性格耿直,不合群。韩愈一见到他,二人就结为忘形之友,在饮酒吟诗时互相唱和。孟郊在贞元十二年与状元李程同榜登上进士第,当时他已五十岁了。授职溧阳县尉。溧阳县有投金濑、平陵城两个地方,草木丛生,茂密浓郁,城下有一潭积水。孟郊间或前去坐在水边,令人摆酒,挥袖弹琴,往来徘徊整天吟诗,而衙门公务多荒废。县令报告州府长官,州府派一位代理县尉来代替他任职,分取孟郊一半的俸禄。孟郊于是辞职回家。李翱在东都洛阳任分司官,天天与孟郊喝酒聊天,把孟郊推荐给兴元节度使郑余庆,于是郑余庆表奏孟郊为幕府参谋。孟郊去世后,郑余庆给他家数万钱办理丧事,还供养孟郊的妻子儿女数年之久。张籍给孟郊加谥号为“贞曜先生",孟郊的门生弟子在远方为老师悼念。孟郊不善于谋划生计,家贫如洗,衣衫褴褛,却从不俯首低眉作出可怜的样子,然而好义的人更要赠送他财物。孟郊擅长写诗,其诗富于理趣,韩愈极力称赞他的诗。他的诗大多感伤自己命运不济,年迈家贫,思路苦涩奇特,读了总是让人不欢畅。孟郊考中进士之初,吟诗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时的评论者也觉得他心胸狭小气度迫促,孟郊最终漂泊沦落,官职卑微,诗谶这种东西的确是有的啊。孟郊著有《咸池集》十卷,流传于世。
材料二:
现在有平昌人孟郊,是一位志节坚定的人士,我听说您以前了解他。孟郊以五言诗而闻名,早在前汉时期的李都尉、典属国苏武,以及建安诸子、南朝的谢灵运和谢朓,孟郊都能兼容他们的风格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李观曾在推荐孟郊给梁肃补阙的书信中写道:“孟郊的五言诗,高险之处,前无古人;平和之处,俯视谢灵运和谢朓。"韩愈送给孟郊的诗中写道:“作诗三百首,窅默咸池音。”这两个人都是懂得诗歌的人,难道会欺骗天下之人吗?孟郊因处境困厄遭受饥饿而无法安顿赡养他的父母,周游天下却没有际遇(机会)。他在诗中写道:“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阂,谁谓天地宽?"他处境的困顿也太严重了。大凡贤人和奇士,都自负其才,不会无原则地附和世俗。因此即使见到他们,也很难真正了解他们。因此,见到贤人时能够了解他们,了解后进而能够任用,任用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而且能不被谗言离间,这样的人天下只有一个。
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二)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今云专求之见闻之末,则是失却头脑,而已落在第二义矣。近时同志中,盖已莫不知有致良知之说,然其功夫尚多鹘突者,正是欠此一问。
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故只是一事。若曰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则语意之间未免为二。此与专求见闻之末者虽稍不同,其为未得精一之旨,则一而已。“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既云“择”,又云“识",其真知亦未尝不行于其间,但其用意乃专在多闻多见上去择识,则已失却头脑矣。崇一于此等处见得当已分晓,今日之问,正为发明此学,于同志中极有益。但语意未莹,则毫厘千里,亦不容不精察之也。
(节选自王阳明《传习录·答欧阳崇一》)
材料二:
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仁义,天德也。性中固有之而自知之,无不善之谓良。非闻见小知而已。行所不逮,身所不体,心所不喻,偶然闻一师之言,见一物之机,遂自以为妙悟,小知之所以贼道。
因理而体其所以然,知以天也;事物至而以所闻所见者证之,知以人也。通学识之知于德性之所喻而体用一源,则其明自诚而明也。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大之别也。通事物之理、闻见之知与所性合符,达所性之德与天合德,则物无小大,一性中皆备之理。性虽在人而小,道虽在天而大,以人知天,体天于人,则天在我而无小大之别矣。
(节选自王夫之《张子正蒙注·诚明篇》)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盖A日用B之间C见闻D酬酢E虽千头万绪F莫非良知之G发用H流行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酬酢,宾主互相敬酒,泛指交际应酬,酬指向主人敬酒,酢指向客人敬酒。
B.莹,意思是清楚,与成语“清莹秀澈”“如玉之莹"中的“莹”意思不同。
C.喻,意思是知晓,与《论语·里仁》中“君子喻于义"的“喻”意思相同。
D.贼,此处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损害毁弃,文中的“贼道"即损害道义。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阳明认为,孔子说自己没有知识,其实是说除良知之外没有别的知识;致良知是圣人教育人的第一要义。
B.王阳明认为,做学问不应只专研于见闻的细枝末节,否则寻求到的只是一些次要的东西,故致良知可摒弃见闻。
C.王阳明认为,关于多闻择善而从、多见而识的问题,欧阳崇一认识得十分清楚,此番讨论对大家也很有好处。
D.王夫之认为,致良知需要身体力行,偶然的见闻并非真正的妙悟,真诚聪明的人的本性与天德没有大小之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曰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则语意之间未免为二。
(2)性中固有之而自知之,无不善之谓良。非闻见小知而已。
14.两则材料在看待“良知”的问题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3分)
10.CEF(虚词“盖"在此处作句首发语词,其后不断开;“日用之间”意为“在日常生活之中",句意完整,其间不应断开;“见闻酬酢”为并列短语,其间不应断开;“发用流行"意为“发挥和流传”,作“良知"的谓语,该两处皆不断开。故C、E、F三处断开。原文标点为: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
11.A(酬指向客人敬酒,酢指向主人敬酒。)
12.B(“故致良知可摒弃见闻"理解错误。由材料一“其真知亦未尝不行于其间,但其用意乃专在多闻多见上去择、识,则已失却头脑矣”可知,致良知并不能摒弃见闻,只是不要把见闻当作主要的内容)
13.(1)如果说致良知是从见到的和听到的事中求得的.那么它的意思就是把致良知和见闻分成两件事了。(“若"意为“如果”;“求之见闻"省略介词“于”;“二"数词作动词,意为“一分为二”;各1分,句意1分。)(2)人性中本来就有并且自己也知道,没有不好的行为就是所说的良知。并不是听到的看到的浅显知识。(“固"意为“本来”;第一个“而"意为“并且”;“善"形容词作名词,意为“善良的行为”;各1分,句意1分。)
14.同:两则材料都认为良知并非来源于见闻。(1分)异:材料一认为致良知是做学问的关键;(1分)材料二认为诚明是天赋予的最基本的良知。(1分)(由材料一“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及材料二“性中固有之而自知之,无不善之谓良。非闻见小知而已”可知,两则材料都认为良知不是来源于见闻。由材料一“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可知,材料一认为做学问的关键是致良知。由材料二“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仁义,天德也”可知,材料二认为诚明是良知的基本,而且是天赋予的。)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良知(天生的智慧)不是由见闻产生的,但是见闻无一不是良知的运用。所以良知不会停滞在见闻上,也不会与见闻分离开来。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没有知识。"(其实是说)除良知之外再没有其他的知识了。所以.致良知是学问的关键,是圣人教育人的第一要义。现在如果专门在见闻的细枝末节上探求,就是丢弃了关键,寻求的只是次要的东西了。最近在志同道合的人中,大家大概没有不知道致良知的学说了,但是他们的功夫里还有许多糊涂的地方,正好是缺你这一问了。
大致说来,在学问上下功夫要恰当地把握住关键。如果把致良知当作关键,那么凡是多闻多见,也无一不是致良知的功夫。因为在日常生活之中,见闻应酬,虽然千头万绪,也无一不是良知的发挥和流传;去掉那些见闻应酬,也就没有良知可以致了,所以这些只是一件事罢了。如果说致良知是从见到的和听到的事中求得的,那么它的意思就是把致良知和见闻分成两件事了。这和专门在见闻的细枝末节上探寻知识虽然有所区别,但也同样地没有领会精一的宗旨。“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既然说“择",又说“识”,可见良知也在其间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了,但是它的用意还是专门在多闻多见上去选择、认识,就已经失去关键了。你对这个地方已经认识得十分清楚,今天的这个问题,正是为了阐明致良知的学说,对大家有很大的益处。只是语意表达不大清楚,难免会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问题,所以不得不精心体察。
材料二:
内心真诚并且通达而学到的知识就是天赋予的良知,仁爱和正义是天的德性。人性中本来就有并且自己也知道,没有不好的行为就是所说的良知。并不是听到的看到的浅显知识。行动达不到,身体不能体验,心里不明白,偶然听见一位老师的话语,看见一个事物的智巧,于是自己认为是绝妙的领悟,这就是小智慧损害道义的原因。
根据道理体悟它为什么是这样的,是天德的智慧;凭借看见的和听见的证实出现的事物,是凡人的智慧。从德性明白通晓学识的智慧并且体悟运用于一体,那么其中的聪明就自然真诚而且清楚了。所说的真诚聪明.的人,本性与天德,没有看到有大小的区别。通晓事物的道理,听说的看见的智慧与本性相互印证,达到本性德性与天德相统一,那么事物就没有大小,一切事物中都存在这样的道理。本性即使在人这里而变得小,道义即使在天那里而变得大,凭借人德知晓天德,通过人体悟天德,那么对于我而言就不存在大小的区别。
河南省南阳一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昔者,吴王阖闾始得子胥之时,甘心以贤之,以为上客,曰:“圣人前知乎千岁,后睹万世。深问其国,世何昧昧,得无衰极?子其精焉,寡人垂意,听子之言。"子胥唯唯,不对。王曰:“子其明之。”子胥曰:“对而不明,恐获其咎。"王曰:“愿一言之,以试直士。夫仁者乐,知者好。诚秉礼者探幽索隐。明告寡人。”子胥曰:“难乎言哉!邦其不长,王其图之。存无忘倾,安无忘亡。臣始入邦伏见衰亡之证当霸吴厄会之际后王复空。"王曰:“何以言之?”子胥曰:“后必将失道。王食禽肉,坐而待死。佞谄之臣,将至不久。安危之兆,各有明纪。"
吴使子胥救蔡,诛疆楚,笞平王墓,久而不去,意欲报楚。楚乃购之千金,众人莫能止之。有野人谓子胥曰:“止!吾是于斧掩壶浆之子,发箪饭于船中者。”子胥乃知是渔者也,引兵而还。故无往不复,何德不报。渔者一言,千金归焉,因是还去。
子胥至直,不同邪曲。捐躯切谏,亏命为邦。爱君如躯,忧邦如家。是非不讳,直言不休。庶几正君,反以见疏。谗人间之,身且以诛。范蠡闻之,以为不通:“知数不用,知惧不去,岂谓智与?"胥闻,叹曰:“吾背楚荆,挟弓以去,义不止穷。吾前获功,后遇戮,非吾智衰,先遇阖闾,后遭夫差也。胥闻事君犹事父也,爱同也,严等也。太古以来,未尝见人君亏恩,为臣报仇也。臣获大誉,功名显著,胥知分数,终于不去。先君之功,且犹难忘,吾愿腐发弊齿,何去之有?蠡见其外,不知吾内。今虽屈冤,犹止死焉!”
子贡曰:“胥执忠信,死贵于生,蠡审凶吉,去而有名,种留封侯,不知令终。二贤比德,种独不荣。"范蠡智能同均,于是之谓也。
(节选自《越绝书卷六·越绝外传纪策考第七》)
材料二:
非道不言,非义不行,言不苟出,行不苟为。
(节选自《淮南子·主术训》)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
臣A始B入C邦D伏E见F衰G亡H之I证J当K霸L吴M厄N会O之P际Q后R王S复T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笞,文中指用鞭、杖或竹板抽打,与《过秦论》中“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的“笞”意思相同。
B.邪曲,文中指品性不正的人,与《屈原列传》中“邪曲之害公也"的“邪曲”意思相同。
C.见,文中表示被动,与《孔雀东南飞》中“府吏见丁宁"的“见”意思相同。
D.且,文中指将要,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且放白鹿青崖间"的“且”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王阖闾敬尊伍子胥为上客,并诚心求教治理吴国之道,但起初伍子胥并没有正面回答吴王。
B.伍子胥打败楚国后想报复楚国,楚国于是悬赏千金以求吴国退兵,最终是一位渔夫让他撤兵。
C.范蠡听说伍子胥因谗言将要被诛杀,认为他明知道有危险迫近却不离开,这是不明智表现。
D.子贡评价伍子胥能坚守忠信,审度吉凶,爱君如躯,直言进谏,即使死去,也将留名于后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胥曰:“难乎言哉!邦其不长,王其图之。存无忘倾,安无忘亡。"
(2)先君之功,且犹难忘,吾愿腐发弊齿,何去之有?
14.联系材料二,简述伍子胥“非义不行”表现有哪些?
【答案】10.D]Q11.C12.D
13.(1)伍子胥说:“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吴国大概不能长久存在,大王还是充分认识(考虑)到这一点,在国家长存时不要忘记倾覆的危险,在安定的环境里不要忘记将有灭亡的危险。
(2)先君阖闾的恩泽,至今犹且难忘。我情愿发烂齿毁(誓死效忠吴国)有什公理由离开(吴国)呢?
14.①行国家大义。面对吴王的深问,伍子胥敢于直言,分析国家之安危。②行江湖恩义。伍子胥想要报复楚国,起初无人能阻止,最终听从了曾经救过他的渔夫的劝阻,从楚国撤军。③行君臣之义。因感念吴王阖闾厚恩,明知会死仍不离开吴国,慨然面死。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刚来到吴国,就看出了吴国衰亡的征兆。吴国在危难重重的关头是能够称霸于世的,但是,到了后代君主的手中,这霸业又会全部丧失。
“臣始入邦"意为“我刚到吴国”,是完整的主谓宾结构,故D处断开;
“伏见衰亡之证"是动宾结构,承接前一句主语“臣”,“伏见"为古代在下者对己见的谦词,在]处断开;
“当……之际”是固定的介宾短语,单独成句,在Q处断开。
故需加句读为D]Q。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A.正确。句意:用鞭子抽打楚平王的坟墓/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鞭打)天下的百姓。
B.正确。句意:不与品行不正之人同流合污/品行不正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
C.“意思相同"错误,“见”意思不相同,《孔雀东南飞》中“府吏见丁宁"中的“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见丁宁“即“丁宁我”之意。句意:反而被疏远/府吏叮咛我。
D.正确。文中指“将要";“且放白鹿青崖间”中的“且"意为暂且,姑且。句意:他将要被杀害/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根据“蠡审凶吉”可知,“审度吉凶"是子贡对范蠡的评价,“爱君如躯,直言进谏”是本文第三段“子胥至直,不同邪曲。捐躯切谏,亏命为邦。爱君如躯,忧邦如家。是非不讳,直言不休"的相关内容,不是子贡对伍子胥的评价。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邦”,国;第一个“其",推测,大概;“存”,“吴国长存";“倾”,倾覆;“安",安定。
(2)“功”,恩泽;“腐发",发烂;“弊齿”,齿毁;“何去之有",即“有何去之”,宾语前置句。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题目中“非义不行"意为:不符合道义的事不做,即所行之事都符合道义。
“王阖闾……深问其国……子胥曰:‘对而不明,恐获其咎。’……‘难乎言哉!邦其不长,王其图之。存无忘倾,安无忘亡。臣始入邦,伏见衰亡之证,当霸吴厄会之际,后王复空。’王曰:‘何以言之?’子胥曰:‘后必将失道。王食禽肉,坐而待死。佞谄之臣,将至不久。安危之兆,各有明纪’”,面对吴王真诚的请教,深怕讲得不清楚而因此获罪,但在国家大义面前,伍子胥敢于直言,分析国家之安危;
“笞平王墓,久而不去,意欲报楚。楚乃购之千金,众人莫能止之。有野人谓子胥曰:‘止!吾是于斧掩壶浆之子,发箪饭于船中者。’子胥乃知是渔者也,引兵而还",伍子胥想要报复楚国,最终听从了曾经救过他的渔夫的劝阻而放弃报复,这是伍子胥在践行对渔夫的江湖恩义;
“吾前获功,后遇戮,非吾智衰,先遇阖闾,后遭夫差也。胥闻事君犹事父也,爱同也,严等也。太古以来,未尝见人君亏恩,为臣报仇也。臣获大誉,功名显著,胥知分数,终于不去。先君之功,且犹难忘,吾愿腐发弊齿,何去之有”,伍子胥感念吴王阖闾厚恩,明知会死仍不离开吴国,这是伍子胥行君臣之义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从前吴王阖闾刚得到伍子胥时,真心诚意地敬重他,尊为上客,说:“圣人能够前知千年,后测万代。我想深入地请教一下我们吴国的情况,世世代代如此昏暗不振,莫非已经衰微到极点了吗?你见识精深,我正专心听着,你说说自己的看法。"伍子胥不置可否,没有回答。吴王说:“你明说吧。”伍子面说:“我担心讲得不清楚,因此而获罪。"吴王说:“希望你全部讲出来,我要测试一下你是不是正直之士。仁者以仁爱为乐,智者好出谋划策,真正执礼通学的人能够探索幽深隐约的道理。你要把一切清楚地告诉我。”伍子胥说:“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吴国大概不能长久存在,大王还是充分认识(考虑)到这一点,在国家长存时不要忘记倾覆的危险,在安定的环境里不要忘记将有灭亡的危险。我刚来到吴国,就看出了吴国衰亡的征兆。吴国在危难重重的关头是能够称霸于世的,但是,到了后代君主的手中,这霸业又会全部丧失。"吴王问:“凭什么这样说呢?”伍子胥回答说:“吴国后代的君王将会无道而亡,他只能生吃野禽之肉,最后坐以待毙。谄媚阿谀的小人,不久就会来到吴国。吴国兴亡的征兆,也各有明显的天象反映出来。"
吴国派遣伍子胥率领军队,去救助蔡国,打败了强大的楚国,用鞭子抽打楚平王的坟墓,吴国的军队占领了楚国都城后很久还不离开,想要报复楚国。楚国于是悬赏千金,征求使吴国撤兵的办法,但是没有人能够阻止伍子胥的报复行动。有一个乡野之人对伍子胥说:“可以停止报复了。我就是于斧渡口的那个渔夫,曾经在船里替你收拾茶水,打开饭篮请你充饥。”伍子胥才知道这是救过自己性命的渔夫,就撤兵返回吴国了、所以说无往不复,恩德要回报。渔夫的一句话,千金的悬赏就有了归宿,伍子胥也因此而撒兵返吴,离开了楚国。
伍子胥极其耿直,不与品行不正之人同流合污。他不惜性命直言进谏,效忠吴国。爱君如爱自己,担忧国家如关心自己的家庭。他是非登明心无所忌讳,敢于直言,死而后已,希望使吴王走上正道,但反而被疏远。谗佞小人挑拨离间,他将要被杀害。范蠡听到了这件事,认为伍子胥不懂得变通:“知道天命却不能把握,知道危险却不肯避开,这难道称得上聪明吗?"伍子胥听后感叹道:“我背叛楚国,身带武器逃离故国,按理说应该受到的惩罚不只是窘困潦倒。我在吴国先立功勋,后遭杀戮,这并非我的聪明才智衰退了,而是由于先前遇到的是阖闾,而后来侍奉的是夫差。我听说侍奉国君就好像侍奉父母,爱护与严格是相等的。从上古以来,从没有见过国君损伤自己的德行去为臣子报仇的。我获得了极大的声誉,功名显著,我知道自己的职分命运,因此最终没有离开吴国。先君阖闾的恩泽,至今犹且难忘,我情愿发烂齿毁,誓死效忠吴国,有什么理由离开吴国呢?范蠡只看到外表,并不了解我的内心。我现在虽然受屈含冤,至多也只不过是一死而已。”
子贡评论说:“伍子胥坚守忠信之道,死比生还贵重,范蠡明察凶吉的变化,终于离开越国,也获得了好的名声。只有文种留在越国被封为侯,却不懂得保持善终的道理。伍子胥与范蠡两人的德行可以并列,独有文种难显荣耀于后世。"范蠡的才智能力与伍子胥相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材料二:
不符合道义的话不说,不符合道义的事不做;话不随随便便而说,事也不随随便便而做。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姿貌魁秀,通书史。太宗践阼,授刑部尚书,兼检校中书今。突厥部种离畔,帝方图进取,以兵部尚书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劲骑三千繇马邑趋恶阳岭。颉利可汗大惊,曰:“兵不倾国来,靖敢提孤军至此”于是帐部数恐。靖纵谍者离其腹心,夜袭定襄,破之,可汗脱身遁碛口。进封代国公。帝曰:“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颉利走保铁山,遣使者谢罪,请举国内附。以靖为定襄道总管往迎之,又遣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慰抚。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虏必自安,若万骑赍二十日粮,自白道袭之,必得所欲。”公谨曰:“上已与约降,行人在彼,奈何"靖曰:“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如唐俭辈何足惜哉!”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去其牙七里乃觉,部众震溃。斩万馀级,俘男女十万,禽其子叠罗施。颉利亡去,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禽以献。
孙子曰:“死间者,为诳于外。"靖因唐俭使虏而袭破突厥是也。
(节选自张预《十七史百将传》,有删改)
材料二:
太宗曰:“昔唐俭使突厥,卿因击而败之。人言卿以俭为死间,朕至今疑焉。如何”
靖①再拜曰:“臣与俭比肩事主.料俭说必不能柔服,故臣因纵兵以击之,所以去大恶不顾小义也。人谓以俭为死间,非臣之心。案《孙子》②,用间最为下策,臣尝著论其末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或用间以成功,或凭间以倾败。若束发事君,当朝正色,忠以尽节,信以竭诚,虽有善间,安可用乎唐俭小义,陛下何疑"
太宗曰:“诚哉!非仁义不能使间此岂纤人所为乎周公大义灭亲况一使人乎灼无疑矣。”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①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②《孙子》:指《孙子兵法》。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非仁义不A能使间B此C岂纤D人所为乎E周公F大义灭亲G况一使人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蹀血,形容激战而流血很多,其中的“蹀"理解为踏、踩。
B.行人,指使者,与现在所理解的“在路上走的人”并不一样。
C.“卿因击而败之"的“因”与成语“陈陈相因"的“因”意思相同。
D.束发,古代成童的代称和标志,文中理解为年轻的时候。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突厥各部叛离.李靖率领强劲的骑兵由马邑直奔恶阳岭,颉利可汗对此做出推测,认为唐军此次是倾国而来。
B.定襄一战,李靖大破突厥,颉利可汗脱身逃到碛口。唐太宗认为此战足以洗刷自己在渭水之役所受到的耻辱。
C.颉利可汗退守铁山后请求举国归附。虽然唐太宗已派遣使者前去抚慰,但李靖认为应抓住机会袭击攻破突厥。
D.关于“用间"之策,李靖的观点与《孙子兵法》相左,他认为“用间”是最为下等之策,君臣同心足以应对此策。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4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4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4.材料一最后一段为张预的观点。从材料二看,李靖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简要说明。
(3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0.【答案】BEG(每处1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非仁义不能使间"意思完整,所以在B处断句;“乎”为句尾语气词,应在E处断句;"况"一般放在句首,应在“G"处断句。
11.【答案】C(3分)
【解析】两者意思不同。前者理解为“趁着”,后者理解为“沿袭"。
12.【答案】D(3分)
【解析】"李靖的观点与《孙子兵法》相左"错,依据原文,李靖认可《孙子兵法》的观点。
13.【答案】(1)李陵率领五千步兵越过沙漠,然而最终投降了匈奴,他的功劳尚且可以记载于史册。(“以”"绝"
第二个“卒”和"竹帛"各1分)
(2)李靖督催大军快速前进,中途遇到突厥的巡逻兵,将他们全部俘获并让他们跟从。(“疾"“从”各1分,补充主语“李靖"1分,句意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1)以:率领;绝:越过;卒:最终;竹帛:指史册。(2)疾:快速;从:让……跟从。
14.【答案】不同意。李靖主观上没有把唐俭当作“死间”的想法,(1分)他从国事的角度考虑,认为唐俭不能说服突厥,应趁突厥懈怠之际进攻,为国除患。(2分)(只回答“不同意"而没有理由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言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作答本题,要在准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准关键信息区间,提取核心信息,最后简要概括即可。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材料一:
真宗时,马知节、韩崇训皆以检校官签书枢密院事。知节为人质直,真宗东封泰山,车驾发京师,上及从官皆蔬食。封禅礼毕,上劳宰臣王旦等曰:“卿等久食蔬,不易。”旦等皆再拜。知节独进言:“蔬食者,惟陛下一人而已。王旦等在道中与臣同次舍,无不私食肉者。"又顾旦等曰:“知节言是否”旦再拜曰:“诚如知节之言。"
(节选自《涑水记闻》卷七)
材料二:
马知节,字子元。父全义,国史有传。全义,太祖深念之,知节方七岁召见,特授供奉官。少感慨自立未冠监彭州兵有老成风。景德三年签书枢密院事,迁副使,大中祥符七年罢。天禧元年知枢密院事,二年罢。以疾除节度观察留后,求外任,授知贝州。既而上悯其癯瘁,止命归镇,而上党、大名之民争求迎之。卒年六十五,赠侍中,谥正惠。赋性疏直,遇事敢言,不少自屈。所与游皆时之贤士,居常以方略自任。初监兵潭州,何承矩为守,颇以文雅饰吏治。知节慕之,故折节读书。雍熙间护博州兵,时刘廷让败于君子馆,知节完城缮甲,储积刍粟,僚吏皆不悦。既而虏果至,以有备引去。李顺之叛,诏与王继恩同讨贼。继恩恶其不附己,遣知彭州,付以羸兵扦贼。贼十万众攻城,知节力战,适兵至而贼溃。知秦州,州尝质羌酋支属二十余人,逾二纪矣。知节曰:“羌亦人,岂不怀归”悉释之。羌怀其德,讫终更不犯塞。知益州,始请以省校代乡户运舟,自是蜀人免破产之患。在延州,戎寇至,方上元,遂张灯启关,宴乐累夕,虏不测,因引去。诏发澶、魏六州粮输定武。时虏方内寇,知节守镇州,曰:“粮之来,资寇也。"止令于舟车所至收之,虏无所得而遁。知节所至,皆以威爱临下,而事无不济。特疾恶太过,不能无怨也。
(节选自《隆平集·枢密》)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少感A慨自B立C未冠B监E彭州F兵G有老H成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封,指帝王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昭告天下太平。因泰山在东,故名。
B.自屈,指委屈自己,“不少自屈”与“句读之不知"的句式特点不同
C.患,指忧患、祸患,与《屈原列传》中“惠王患之”的“患"词义不同。
D.不测,指难以预料、揣测,与成语“变莫测”中的“莫测"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知节凭借先人余荫年少为官,后因仰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赁合同及房产权益抵押贷款担保协议3篇
- 2025年度电子元器件维修与再制造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担保销售化工产品合同模板范文2篇
- 2025年度版权授权使用及收益分成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材料区域代理销售合同2篇
- 2025年度防盗门安装与售后维修保养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研发合作合同(生物医药领域)3篇
- 芋头怎样种植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计划
- 海南医学院《科学与工程计算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政务服务综合窗口人员能力与服务规范考试试题
- JT∕T 1477-2023 系列2集装箱 角件
-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 31011-2019)
- GB/T 304.9-2008关节轴承通用技术规则
- 22部能够疗伤的身心灵疗愈电影
- 领导干部有效授权的技巧与艺术课件
- DB37-T 1915-2020 安全生产培训质量控制规范-(高清版)
- 幼儿园“值日生”工作开展论文
- 光伏电站继电保护运行规程
- 承兑汇票台帐模版
- 地下管道顶管施工方案(非常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