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届浙江省高三调研模拟卷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从来都不是固步自封的。它如海纳百川般吐故纳新,稳稳地承载
(zWi)着中国人的文化特征与生命基因。从中医到武术,从文字到禅宗,从建筑到
舞蹈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在新时代正涣发出崭新的光彩。
B.闲暇时,总喜欢这样,轻捻心中那抹岁月的暖,湎怀过往。最爱秋日暖阳,那一
米阳光的温馨里,捡拾一枚落红的枫叶,揣(chuAi)进怀中,藏于心里,于是,醉
心了这明媚无尘的味道,那丝丝缕缕切入肌肤的柔暖,熨帖心灵!
C,乡土文化就是大众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提练的智慧结晶,来源于生活,服务于
生活,不断从生活中撷(xie)取养分,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不同区域的不同
种类的喜闻乐见的各民族乡土文化。
D.代表团饶有兴致地观摩了这条贯穿中国南北的高铁大动脉的模(m6)型,对该
公司不墨守成规的设计创意都赞不绝口。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体育在“十三五”这五年中,人民体育意识不断提高,奥林匹克精神得到发
扬,健康中国行劫在全国上下火热进行。
B.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界定了学校美
育在整个教育乃至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
C.中国文艺创作走出了“唯市场化”,摆脱了过度模仿西方风格的倾向,涌现出一批
深刻反应时代历史巨变、描绘时代精神图谱的优秀作品。
D.近日,植物情绪翻译家JUNPING在广州发布了《2020中国都市女性情绪报
告》,这是关注和研究中国当代都市女性情绪状况的首份报告,旨在以帮助当代都
市女性实现情绪自由为目的。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相对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倾向于生命哲学;相对于别的流派,儒学聚
焦于理解和安顿生命。可以说,儒学首要是把握生命的,是生命的哲学。相对于其
他儒家,朱熹的生命哲学色彩更浓厚。
生命是渐变的。三尺之冰,非一日之寒,其所由来者久也。人生从来不是一挥
而就的,“渐”是自然生命最大的秘密。朱熹说:“且看春间天地发生,蔼然和气,如
草木萌芽,初间仅一针许,少间渐渐生长,以至枝叶花实,变化万状,便可见他生
生之意。”譬如草木,鹅黄的嫩芽初如一针许,假以时日,便会茁壮成长为干茎;假
以时日,便会抽枝生叶;假以时日,便会开花结实。促发草木生命进展的秘密,便
是时间之‘'渐(乙)在它的浸润中,生命的哲理含蕴积蓄,生命变化着它的形色
样态,展现着生命的过程。它是那么自然、那么悄无声息。(丙)在朱熹眼里,生
命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栗花开”的突变,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渐变。
3.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挥而就B.以至
C.含蕴D.而是
4.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三、语言表达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个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字。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女科学家
詹妮弗・杜德纳和法国女科学家艾曼纽尔・夏彭蒂耶,以表彰她们发明基因编辑方法
CRISPR/Cas9o这是一种特殊的而且功能强大的基因剪刀,它们可以有效剪切动
物、植物、微生物多种生物的DNA,从而以极高的精度改变生物的基因,获得人们
所需要的生物产品或结果。一方面,①____,就可以利用CRISPR/Cas9基因剪刀剪
掉致癌基因,以预防和治疗癌症。尤其是很多罕见病和遗传病,如苯酮尿症、重型
地中海贫血等。另一方面,②,例如研发能够抵抗霉菌、害虫和干旱的农作
物。2019年,肯尼亚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科学家雅因达拉・特里帕斯团队就
采用基因剪刀CRISPR/Cas9使一种大香蕉不再出现条文病毒症状。
③_____,但对它的应用也在探索之中,而且容易产生伦理争论。尤其是对人使
用时,可能对健康和生命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利用基因剪刀在胚胎期治疗
地中海贫血和艾滋病等的试验已经叫停。目前,防止脱靶的一系列研究正在推进当
中。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9月开学,教育部等4部门印发《关于做好秋季学期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
知》,部署各地做好2020年秋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要求“加强食育教育,切实减
少餐饮浪费”。“食育”成为近段时间来各地各校关注的热点。
何谓食育,通俗讲就是饮食教育,它不单单是基于食物的营养教育,它还是技
能教育,生活教育。因此食育被称为是生存之本、教育之本。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
学院教授宁本涛的话来概括,食育是将饮食教育融入德智体美劳五育中,达到“以食
育德、以食后智、以食健体、以食立美、以食促劳'’的效果。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
把食育教育放在了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记者走访中也发现,当前在我省许多学
校,学生“吃什么”和“怎么吃”,已经超越了一日生活的范畴,也不再是一过性的跟风
活动,而是渐渐落地成为一门课程。例如湖州市新风实验小学每周一早晨举行“食育
银杏小展台活动”,学生通过自编自创跟主题相关的歌曲、校园短剧、诗歌朗诵、舞
蹈等,把正确的膳食营养知识传达给更多师生和家庭,激发大家的求知欲、想象力
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请结合上述材料,简单说一说我们的食育教育可以从哪些角度切入,并阐述理由。
(不超过100字)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比慕课崭露头角时所提出的让人热血沸腾的革命性口号,慕课的发展现状或
许会让很多人感到期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一边是慕课的轰轰烈烈,一边是传统教
育的依然按部就班。笔者认为,尽管慕课目前似乎并未完全兑现当初那些“承诺”,
但其对教育变革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否认的。慕课站在早期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开
放教育先驱的肩膀上,对教育变革的最深层的作用就是继续将“公平”“开放”“共享”的
教育观念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为未来教育生态的重塑奠定了社会共识。
据统计,2018年,全球慕课平台的学员人数突破1亿,达到1.01亿人,有2000
万新学员注册了至少一门慕课课程。在中国,慕课的发展势头同样迅猛。2018年,
中国逾11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据媒体报道,下至一名云南深山里的11
岁小学生,上至一位85岁的老先生都通过慕课学习了大学的课程°这些事实告诉我
们,慕课至今虽未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形态,但确实在客观上打破了学习的时空界
限,突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壁垒。
以两种形式为例,一种是集中式平台模式的x慕课,类似于广播传媒式的学习
方式。其课程内容强调免费、共享和开放,教师往往是“以一敌多”,甚至是“以一敌
万”。这种学习方式让更多的人可以“无门槛”地进行在线学习和讨论。
另一种是基于“联通主义'’的、具有分布式特点的网络化C慕课,强调具有自我指
导和自主性的网络化、社交化学习。学习者可以在线获得更聚焦、更高效的交流、
探讨和协作。此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也逐渐成为慕课的一种重要学习
模式。例如,在基础教育领域较为流行的慕课与翻转课堂的结合,实现了课前线上
学习与课堂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当然,慕课的学习方式不仅于此,但这三种方式
的出现,已让人们相信学习不一定要完全在学校和教室中完成,而是存在更多创新
的可能。
在慕课10年发展中,人们在实践中力图扬长补短,不断摸索更加成熟、理性的
慕课的发展模式,导致慕课发展逐步呈现出“两面性”并存的情况。
公益性与营利性并存
慕课对学习者最具触动之处是“免费”。"免费''意味着接受教育几乎是“零成本”
的,是最契合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精神的。可以说,公益性是慕课实现大规模、开
放式教学的根基。近两年,考虑到长期免费运行不仅无法保障课程的质量,甚至会
影响平台的生存,慕课平台的营利性需求明显上升,既有基于学习认证的收费,也
有基于定向合作的收费。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并存,让慕课平台出现了免费、认证收
费、定向培训收费共存的情况。
颠覆性与顺应性并存
慕课的颠覆性意在对教育形态的改变,包括物理空间、学习环境、学习形式、
教学交流、组织管理、教学评价与反馈等多个方面的变化。目前,慕课已经在物理
空间、学习环境上与传统教育有了明显区别,在学习形式、教学交流上有了一定的
新变化。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慕课平台也出现了一些向传统教育形态靠拢的
趋势,如慕课相关认证学习的出现。有些慕课平台甚至直接与传统学校合作,达成
学分互认。颠覆与顺应的混合性存在丰富了学习者的学习选择权。
开放性与封闭性并存
免费的学习、无门槛地参与、大规模的受众是慕课开放、平等精神的重要体
现。但开放性也带来了负面效应。有些大规模开放课程,由于教师精力不济,难以
持续跟进,只能限定在较短时间内开放,影响了课程的传播。于是,慕课平台上开
始出现相对封闭的学习,如提高参与门槛、面向特定的学习群体、控制学习规模、
限定学习时间等,甚至在一些慕课平台上出现了所谓后慕课时代的私播课
(SPOC)o开放性与封闭式学习的并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群体对在线
学习的期望。
多样性与同质性并存
目前,慕课的平台多为综合性的在线课程,即平台上的课程所涉及的学科门类
较多,缺少一些专业性的慕课平台。这种杂货会式的学习内容,优点是学习者在一个
平台上就能涉猎多门学科,但也容易降低学习者的专业化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慕
课平台还存在同质性:•是平台的功能都较为类似;二是慕课的优质课程往往集中
于名校、名师,没有激发全体教师,尤其是草根学校的草根老师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课程资源的生态体系较为单一;三是一些慕课平台的学习数据分析技术让学习
者更容易接收到同质化的课程资源推送。
(据《光明日报》祝新宇文章,有删节)
7.下列对慕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继续将“公平”“开放”“共享”的教育观念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为未来教育生态
的重塑奠定了社会共识,是教育变革对慕课的最深层的作用。
B.慕课站在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开放教育先驱的肩膀上,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
教育形态。
C.集中式平台模式的x慕课、基于“联通主义”的、具有分布式特点的网络化c慕课
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这三种方式的出现,已让人们相信学习不一定要
完全在学校和教室中完成。
D.虽然公益性是慕课实现大规模、开放式教学的根基,但是长期免费运行不仅无法
保障课程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平台的生存,所以将来慕课平台的营利性需求明显上
升。
8.下列说法和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
A.作为综合性的慕课平台杂烧式的学习内容,虽然能让学习者在一个平台上就能涉
猎多门学科,但也容易降低学习者的专业化学习效率。
B.目前,慕课已经在物理空间、学习环境上与传统教育有了明显区别,但经过一段
时间的发展后,慕课平台也出现了一些向传统教育形态靠拢的趋势。
C.一边是慕课的轰轰烈烈,一边是传统教育的依然按部就班。是的,慕课的发展现
状或许会让很多人感到期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但是慕课让新的教育观念和模式深
入人心。
D.因人为对慕课扬长补短,导致现实生活中慕课发展逐步呈现出“两面性”并存的情
况。
9.概括慕课的三个作用。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笼中鸟
孙浴庭
葛大爷有一只鸟,是一只百灵。纤细的身材,通体枯树枝的颜色,长长的喙,
还有标志性的鸡冠羽毛。根根直立向后微曲,矫情的像一只只会开屏的孔雀,虽然
没有多彩的翅膀,但是气质已似鸟中之王了,甚至会错以为这是只微型凤凰。起码
葛大爷是这样想的。每天清晨,他都会带着那高贵豪华的鸟宅,每一根宅柱都是金
黄,隔壁老马总是调侃老葛这金宅住金鸟的,是不是也有金屋藏娇。老葛就笑笑,
露出参差不齐的老黄牙。他老伴前些年去世了,从此喜欢上了遛鸟,因为是高级知
识分子,退休金高,一直有人给他说媒。可是,老葛从来都是会去相亲,但不答
应,谁知道他怎么想的,问他,总是一句“遛鸟去咯”打发掉了。
金黄色的鸟笼里面是一根黄月木残垣,横立在中间,下边挂着鸟食和小水碗。
外面是一块蓝黑的布,控制着百灵的作息,开合着百灵的鸣叫,简直就是一个片状
的时间机器。鸟是个很单纯的动物,在漆黑的环境下就认为是太阳落了,不争不
辩,安安静静。
老葛真正爱的,是百灵的鸣叫,也叫膛音。每一只百灵在懂行人的手里都是一
个完整的不能再完整的数据,有高亢音域,旷世回响的:有粗鲁野劲,直上直下
的;还有结结巴巴,灵秀唯诺的。老葛的百灵,算得上是极品中的极品,张口的前
几声像初醒的少女,朦朦胧胧,紧接着音「瞬开,暴躁如雷,少妇的急躁与厌烦一
股脑洒落一地,拾都拾不起来。然后,婉转得乂像吃着棒棒糖的孩子,裹着棒棒糖
的口水肆无忌惮地撑起天真的笑容。
他喜欢在烈士陵园后面的小池塘边,把鸟笼的布打开,挂在被笼钩磨出茧的老
树枝上。然后撑起马扎子,安静地听新一天的第一句“早安”。然而,第一句“早安”已
经被树上一群不知名的麻雀早就在叽叽喳喳中讨论过了。没关系,那些充其量正如
他耳朵里那嗡嗡嗡的耳鸣,无足挂齿。
百灵看到钻进屋宅来的阳光就会兴奋不已,跳上跳下,叽叽咕咕,酝酿那第一
声膛音。老葛的心咯噫一下子就像掉进蜜糖里,激起的糖水又溅到脸上,清澈透
凉。
他的老伴是一个很文静的老人,花白的头发披散在肩头,脸上的斑都长得干干
净净,说话慢条斯理,很是温柔。喜欢花草和鸟,但从不养在家里,出门总会浇浇
楼下的野花,顺手撒下小米。
病痛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谁也逃不出时间的魔爪,痛的感觉大致相同,却
又在不同的线上歪七扭八的横挂着。她死于癌症,走得很安详,但对葛大爷来说,
一点也不安详。他失去了她,尽管从得知癌症的那一刻起,他就有了心理准备,命
运无法抗争就是无法抗争,就像你有多努力想回头去看看自己的后脑勺,可是你一
辈子也看不到。葛大爷的床前没有了清晨的一杯水,油腻的枕巾也没有再换过,但
枕头还是两个。没有人说话,总是寂寞的。人们都说老来丧妻或是丧夫,对另一个
人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好比两个人拴着一根幸福又牢固的绳子,本来好好的,
一个跌进了深坑,另一个很快就会逼近死亡。除非,你选择遗忘。
百灵的眼睛圆溜溜的,机灵的脑袋一哆嗦一哆嗦。它今天的嗓音有些沙哑,和
阴沉的天气拢在一起,相辅相成。它在陪他说话,像一个少女,在每天的日子里唱
着动人的歌,跳着欢快的舞,努力咬断那根属于他身上的绳子。
老人们最喜欢去烈士陵园,在这里溜一圈能看到很多孤独的老人,静坐在石台
上,垫一张破旧报纸,拿着木头拐杖,若有所思。这里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葛大
爷这么说,看着一块块墓碑,他能感觉到内心的温暖,被死亡包裹着的安心,好像
回到朋友簇拥的怀抱里,酌上几杯酒,再侃上几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豪迈。
何况还有百灵相伴,一点也不寂寞。
葛大爷会从口袋里掏出小米,洒在地上,像老伴那样喂喂地上跳来跳去的麻
雀。然后再打开笼子给百灵添点小米。这样的日子让他习惯了,也很惬意。
可是今天,在打开笼子的那一刻,百灵竟然飞了出来,一下子跳到金黄的笼子
外,伸着脖子看着他。老葛被吓了一跳,往后踱了几步,吓到了脚边还在吃着小米
的麻雀,一哄而散。
他和百灵只有不到半米的距离,但是百灵的整个模样在老葛的心里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在笼子外的百灵,像是浑身长满了翅膀,随便的风吹和使劲,都能飞
个十万八千里。头顶的羽毛,也开始蠢蠢欲劫,熠熠光彩。太美了,美得让他害
怕,抓不住的害怕。百灵跳到了笼子顶上,傲娇地抬着头,迎着从云缝里透出的那
一点阳光。
他的心开始痛起来,老伴在病床上最后的时刻,浑身都插满了管子,呼吸,排
尿,排积液,监测,监控……他握着她的手,看着她文静的面庞和安详的发梢,一
直没有放开,直到她走掉,微弱的心跳在显示器上变得无比的平和,笔直的可怕。
他不得不放她走,死神的拥抱是不会与任何人商量的,抢一个人易如反掌。然
而,留不住的生命,放开了也是自由。对于百灵而言,就不同了。老葛慌乱地上
前,一把抓住了它,紧紧地扼着脖子,百灵吱的一声,戛然而止。他打开笼子,把
它丢了进去,不知所以的百灵愣了几秒又开始扑腾起来,跳上黄月木枝,啄了几口
水,又是一只小凤凰,像之前一样的美。
他猛地关了笼门,盖上蓝黑的布,拉下了百灵的夜幕,懂事的百灵立马就不再
吵闹,安安静静地,好像老葛把月亮塞进去一样,挤胀着整个金黄的鸟笼,压迫着
它的喉咙,发不出声响。
他真切地感觉到逼近的死亡,那只百灵像是一堵墙,阻隔着墙外的冰冷寒凉。
又像是一根池塘深水的稻草,是寄托和希望,怎能任其向外张扬。
葛大爷再也没有打开过百灵的金宅,百灵的叫声也一点没变,婉转又悠长。
(摘自2020年9月3日《西安日报》)
10.文中两个加点的“绳子”含义有什么不同?
(1)好比两个人拴着一根幸福又牢固的绳子
(2)努力咬断那根属于他身上的绳子
11.请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2.文中写到老葛打开笼子,百灵鸟飞出来的情节有何作用?
13.结合全文内容,探究题目“笼中鸟”的作用。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邓卫玉书
(清)郑日奎
阅来谕,其论次仆文,似多假借,不敢当。至谓仆以京华清署,日与诸名公卿
负海内文章重望者游,以故风气日上,似有所师承云云,仆捧读之余,不胜悚息。
以仆文为佳,固末也;谓有师承,则无之矣。夫长安人物所萃,巨公名流多在焉,
则就地正有道,是其地;又仆前官翰林,文学臣也,近虽改部郎,部务亦甚简,与
读书论文事不妨,是其时矣;又仆嗜诗文,尝乐得从胜己者游,非专己自是者比,
是其人。以是三者,宜平来谕云云乃尔也。抑知有大不然者乎?仆负性素拙且介,
足下所知,雅不乐游尊显者门。或当迁除,朝参后,故例必往谒,不获己,问道已
经,得其状,赧甚,然不可免也。姑造焉,则必先贿阍者,为婉词求其通。阍者犹
不遽达,直曰:“属方有公事,君且去。”约以他日。既不敢强,复不敢违约。如期
往,或不值;值矣,则下马拱立门外,阍者将刺入,良久,始出报日:“属方倦,少
憩也。”或曰:“甫进餐。”或曰:“方与某客谈未竟,君姑俟。”乃引至别室中,几席
略不备,苟然命坐。良久,口且燥,腹且饥,或疲欲就卧。当此之时,面目不可以
告妻子,每愤起欲弃去不顾,度于理又不可,勉俟之。良久,阍者趋前曰:“请见
矣。”急从之入。相见时,尊显者礼殊简贵;坐定,慰劳外,寥寥数语,都不及文章
事。然公卿大臣,立功报主,是其职也。固不当仍话措大①生计;乃修己治人之
方,经时济物之道,略不一进教之,岂我辈未可与言耶?抑尊卑相见之礼,自古而
然耶?茶罢,三揖而别,如是而已。如是者一且甚,其可再平?
夫今之负海内文章望者,大半皆居尊显、据要路者也。一旦以闲署郎官骤通其
门,而日余以文章求教者也,谁则信者?今既无以厌阍者欲,初至必姑辞之;再则
且箕踞以对:三往,鲜不笑且骂之矣。此虽主人之意必不然,然谒者之难,昔人已
叹之,况我辈尚未得入其门,登其堂,奉其色笑,乂安测主人意旨所在战!仆性既
拙且介,不工为佞,旦作此举动,足未进,口未言,面已发赤;即使请益有获,
所得几何,所丧已大,是以离群索居,不能坐进于此道,明矣。
且夫文章信有师承,抑师又何常之有乎?韩得于《左》,柳得于《国》,庐陵
得于西汉,眉山父子得于《战国策》,固未尝亲炙其人,受其提命者也。昔有问善
画马者以何师,答曰:“厩马万匹,皆吾师也。”是真善得师者今名公卿手笔固所景
慕然得其诗若文读而私淑之足矣无已更进而求之古亦当有得。既万无所得,亦可无
所失也,若如昌黎所云:“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而内以欺于心,则岂
郑子所敢出哉?
足下深于古者也,肯进而教之以匡所不逮,亟请得执鞭以从。
(注)①措大:旧时对读书人的贱称。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胜悚息悚息:恐惧叹息。
B.属方有公事属:适值。
C.如期往,或不值值:值得。
D.今既无以厌阍者欲厌:满足。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获己、问道已经,得其状其孰能讥之乎?
B.方与某客谈未竟落霞与孤鹫齐飞
C.三揖而别到则披草而坐
D.余以文章求教者也樊哙侧其盾以撞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中先提出来信者的论点,认为作者在京任职,“日与诸公卿负海内文章重望者
游”,因此必有师承,所以提高写作很快,作者也认同这一点。
B.作者指出诸名公卿骄人傲物,根本不能谈论写作之事。求见一次很困难,见到后
又非常冷淡,表现了对上层统治集团的不满。
C.在谈到向人聆听、写作的师承问题时,作者主张另辟蹊径,反对摩拟,不要迷信
那些有名气的人。
D.这封书信委婉曲折,说理透辟,作者善于用形象的叙述,代替概念化的论说,增
加了书信的的文学性和说服力。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是真善得师者今名公卿手笔固所景慕然得其诗若文读而私淑之足矣无已更进而求之
古亦当有得。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岂我辈未可与言耶?抑尊卑相见之礼,自古而然耶?
(2)况我辈尚未得入其门,登其堂,奉其色笑,又安测主人意旨所在哉!
七、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许时用还划①
[明]宋濂
尊酒都门外,孤帆水驿飞。
青云②诸老尽,白发几人归。
风雨鱼羹饭,烟霞鹤整衣③。
因君劫高兴,予亦梦柴扉。
注:宋濂,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1377
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
逝,年七十二。
①蒯:今浙江竦州市一带。②青云:比喻高官爵显。③鹤整衣:鸟羽做成的外衣。
王禹倘《黄冈竹楼记》:“公退之暇,被鹤颦衣,戴华阳巾……”
19.本诗题材是诗,宋濂“因君动高兴“,“高兴”是指兴致、念头,借助全
诗,说说宋濂动了念头。
20.请赏析颈联“风雨鱼羹饭,烟霞鹤墨衣”的艺术手法。
八、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论
语•宪问》)
2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内涵能用“"(一个字)来概括;
"以直报怨”中“直”的意思是O
22.同是待人,“以直抱怨”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成人之美”是否矛盾,
试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九、句子默写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颜渊曰:“,
无施劳。”(《论语》)
(2)诏书特下,寻蒙国恩,。(李密《陈情
表》)
(3)开国何茫然!,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
《蜀道难》)
(4),不得通其道,,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
书》)
(5)舍南舍北皆春水,。,蓬门今始为君开。(杜
甫《客至》)
十、材料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蒋勋说:“我想在一个城市的角落孤独坐着,看人来人往,看忙碌于生活中的众
生,有片刻孤独,坐下来,为自己泡一杯茶,为自己按摩一下疲倦的肩膀,跟自己
在一起,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做自己的朋友,更爱自己一点。”
也有人认为,繁忙的日子,会让我无心空闲懊恼,总让我的心维系在劳碌的事
物之中,让我全身心投入其中,有时甚至觉得自己精神轻快,也觉得自己找到了活
着的理由。
每天我们都处在工作、学习与生活之中,你觉得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自己?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
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承载”的“载”应读“zai”;“涣发”中的“涣”应为“焕”。
B.“湎怀”中的“湎”应为“缅”;“揣进怀中”中的“揣”应读“chuai”。
C.“提练”中的“练”应为“炼”。
故选D。
2.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偷换主语,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中国体育”,后文的处于成了“人民体育意识”,
应将第一个分句改为:“回顾‘十三五'这五年来的中国体育发展”。
C.成分残缺,“走出”缺少宾语,应该在“唯市场化'‘后加"的误区
D.句式杂糅,“旨在……”和"以……为目的”表达同一个意思,应将“旨在”或“以”“为
目的”去掉。
故选Bo
3.A
4.B
【分析】
3.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一挥而就”,意思是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
快,此处使用对象为“人生”,语意为“人生不是轻而易举,一下只就能成功的“,故应
改为“一蹴而就”。
B.“以至”,“一直到”的意思,表范围、数量、程度、时间等延伸和发展,一般指从
小到大、从小到多、从浅到深。用在此处指“自然界渐变的过程”,使用正确。
C.“含蕴”,含蓄蕴藉,此处指“生命含蕴积蓄”,使用正确。
D.“而是”和前文的“不是”构成并列选择关系的复句,使用正确。
故选Ao
4.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B.“它是那么自然、那么悄无声息”中“顿号”使用错误,顿号是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的停顿,“它是那么自然、那么悄无声息”是两个句子之间的并列,故应把“顿号”改为
“逗号”。
故选B。
5.如果发现人体内某一癌症的致病基因人类也可利用基因剪刀生产创新作物尽
管基因剪刀CRISPR/Cas9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6.食育教育可以从食品安全、营养教育、技能教育和生活教育的角度切入。食育教
育是生存之本、教育之本。在培育饮食技能和生活教育的同时,让学生在教育中提
高道德水平,启迪智慧,强健身体,培养审美,促进劳动教育。
7.C
8.D
9.变革了教育观念,为未来教育生态的重塑奠定了社会共识。打破了学习的时空界
限,突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壁垒。创新了学习方式,丰富了学习者的学习选择权。
【分析】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主客颠倒。应该是“是慕课对教育变革的最深层的作用”。
B.“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教育形态”错误,原文为“为未来教育生态的重塑奠定了
社会共识”。未然变为了已然。
D.“将来……”错误,根据“近两年,考虑到长期免费运行不仅无法保障课程的质
量,甚至会影响平台的生存,慕课平台的营利性需求明显上升”可知,不是将来,而
是“现在”。
故选Co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的能力。
D.以偏概全。原文为“人们在实践中力图扬长补短,不断摸索更加成熟、理性的慕
课的发展模式,导致慕课发展逐步呈现出‘两面性’并存的情况“,可知原因还有“不断
摸索更加成熟、理性的慕课的发展模式
故选D。
10.(1)是维系夫妻幸福生活的牵绊与挂念;(2)是限制它自由的绳索。
11.①运用排比修辞,描写百灵鸟不同的鸣叫声,表现其叫声悦耳动听,讨人欢
喜;②运用比拟修辞,将老葛的百灵鸟写成“少女”“少妇”和“孩子”,生动形象地描
写出老葛这只百灵鸟叫声的与众不同之处,表现老葛对鸟的喜爱之情。
12.情节上,推动了下文老葛看到笼外百灵鸟的美引发心灵的震撼,以及再也没有
打开过笼子等情节;主旨上,通过写百灵鸟在笼子外的形象,表现了小说人与自然
应和谐相处,给动物以自由的主旨;读者效果上,自由的鸟儿更美引发读者思考。
13.①交代本文的主要情节,点明本文主要写笼中的一只鸟;②表现了小说的主
旨,呼唤人类善待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③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4.C
15.C
16.A
17.是真善得师者/今名公卿手笔/固所景慕/然得其诗若文/读而私淑之/足矣/无已/更
进而求之古/亦当有得。
18.(1)难道我们这些人不能与他们谈论呢?还是尊卑相见的礼节,自古以来就这
样呢?
(2)何况我们这些人尚且还未能进入他们的府邸,进入他们的厅堂,看其脸色,陪
其笑脸,又怎么能料想主人的想法是什么呢?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C.“如期往,或不值”的意思是按照日期前往,有时遇不到。“值”译为“遇到”。
故选C。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其”,代词,那些;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
B.“与”,介词,跟,同;连词,表并列,和。
C.“而“,都作连词,都表承接。
D.“以”,介词,拿;连词,表承接。
故选C。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A.“因此必有师承,所以提高写作很快,作者也认同这一点”错。原文说“谓有师承,
则无之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认为我有师承,却是没有这种事的。可见,作者显然
是不认同自己是因为有师承,文章才提高快的。
故选Ao
17.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是真善得师者''中,“是”为主语,“真善得师者”为谓语,故在其后停顿;
“今名公卿手笔固所景慕”的大意是现在有名望的公卿亲手写的文章,本来就被我们
仰慕的。“名公卿手笔”作主语,“固所景慕”作谓语,主语“今名公卿手笔'’和谓语"固
所景慕”之间可以停顿;
“得”作谓语,“其诗若文”作“得”的宾语,应在“然得其诗若文“后停顿;
“足矣”的意思是足够了。“足”作谓语,"矣”表陈述语气,用于句末,所以应在“足矣”
的前后停顿;
“更进而求之古”大意是再进一步求教干古人。“更进”作状语,“之”作“求”的宾语,
“求之古”是“求之(于)古”的省略形式,“(于)古”是状语后置,修饰“求之”,这样
就应该在“更进而求之古”的前后停顿。
给画波浪线加上标点为:今名公卿手笔,固所景慕,然得其诗若文,读而私淑之,
足矣;无已,更进而求之古,亦当有得。
断句后疏通语意为:这是真正善于找到老师的人。现在有名望的公卿亲手写的文
章,本来就被我们仰慕的,获得他们的诗歌和文章,读到这些诗文并私下深受其教
而宗仰他们,就足够了。不得已,再进一•步求教于古人,也应当有所得益。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1)题得分点:“岂……耶”,反问语气,难道……吗;"我辈”,我们这些人;
“抑”,还是;“然”,这样。
第⑵题得分点:“况”,何况;"其”,他们的;“奉其色笑”,看其脸色,陪其笑
脸;“安”,怎么;“测”,料想。
参考译文:
读了你的来信,信中论定按时间顺序编次我的文章,似乎有许多的宽容,我不
敢承当。至于说我在京华清贵的官署,每天与享有国内文章很高声望的各位名公贵
卿交往,因这缘故气度一天天地长进,似乎有了师承的关系,等等。我捧读来信
后,不胜惶恐。你认为我的文章好,本来就不是的呀;你认为我有师承,却是没有
这种事的。长安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人,大人物和知名人士大多在这里,那么走进这
里就靠近了正道,这是其它地方不具有的;我又之前在翰林任职,是文学大臣,近
来虽然我改任部郎,部里的事务也很清简,与读书论文的事情没关系,这是那时的
情况;我又特别爱好赋诗撰文,曾经快乐地跟从超过自己的人交往,这不是独断专
行的人相比,这是这样的人。因为这三者,宜平来告诉我这样那样做的很应该。或
者还有知道有不这样的吗?我所拥有的秉赋一向就拙笨而又耿介,这是您所知道
的,我素来就不喜欢奔走在显贵人家的府邸。有时遇到官职升迁,上朝参见皇上之
后,按照惯例必须去拜谒显贵之人,不得已,询问已经拜访过的人的拜见方法,了
解了情况后,就非常羞愧了,然而这是无法避免的。如果去拜访高官,就必须贿赂
守门人,说好话请他通报一下。守门人仍然不能马上通报进去,就会直接说:“恰好
主人有公事,您暂且离开吧!”约定其他日期再来。既不敢强求,又不敢违约。按照
日期前往,有时遇不到;遇到了,就下马在门外拱手而立,守门人将名帖送进去,
很久,才出来通报说:“恰逢主人疲倦,稍作休息呢。”有时说:“真吃饭呢。“有时
说:“正与客人谈话,还未谈完,您姑且等一下。”就引导我到偏房,几桌坐席也省
去不准备,草率地安排坐席,过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中华民族一家亲》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9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居间介绍佣金合同范本
- 果园托管合同范本
- 21 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红城租房合同范本
- 5《七律·长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地面保洁合同范本
-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 2024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 反比例函数 教学设计
- DB32-T 3129-2016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单体钢架塑料大棚 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10 Hashing
- 蓝色卡通风学生班干部竞选介绍PPT模板课件
- 人教新目标英语九年级上册单词中文Units
- 机动车牌证申请表格模板(完整版)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学期课程纲要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政复议申请书范例
- 高效液相含量测定计算公式
- 六宫格数独解题技巧
- 公安机关通用告知书模板
- 工程款支付审批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