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一轮双基达标第43讲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_第1页
地理(湘教)一轮双基达标第43讲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_第2页
地理(湘教)一轮双基达标第43讲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_第3页
地理(湘教)一轮双基达标第43讲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_第4页
地理(湘教)一轮双基达标第43讲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四十三讲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2013·山东文综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判读等高线图,并明确河流谷地是泥石流易发之地。第(1)题,水源、地形是形成泥石流的重要因素。根据等高线特征可判断出甲地位于河流谷地,且谷地两侧等高线密集,坡度大;甲地又位于山脉东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因而甲地夏季易发生泥石流。乙地等高线稀疏,坡度小,远离河流谷地,且位于山脉背风坡,降水较少,因而泥石流发生概率较小。第(2)题,首先,泥石流会阻塞河道;其次,丙地东侧的山谷谷口处有两条铁路线经过,若丙地发生泥石流,顺河流而下,很可能会冲毁铁路,中断交通。答案:(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2011·福建文综卷)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解析:第(1)题,我国东南沿海夏季风较早登陆,冷暖气流交会次数多,气流不稳定,加上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强对流天气的发生。第(2)题,冰雹的危害主要从损伤农作物、击伤人畜、损毁建筑物等方面思考.防御雹灾主要从加强预警预报、人工防雹等方面思考.答案:(1)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砸坏建筑物。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0年12月21日,新疆塔城地区迎来了入冬以来最强的一次暴雪,最厚处达40厘米以上,风口风力达10级以上。材料二北疆降雪分布图。(1)据图描述该地降雪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2)说出冰雪大量融化后可能带来的危害.答案:(1)山地多或盆地周围多于盆地内部。冷空气势力强,活动频繁;水汽较充足;遇山地地形抬升,易形成降雪.(2)大量融雪易使河水暴涨,形成洪水灾害;大量雪水在山区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融水冲刷土壤形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答出三点即可)2.(2014·武汉调研)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材料二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材料三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1)说出图甲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2)读材料二,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3)读图乙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甲中的中东部区域为云贵高原,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第(2)题,从地表的保水性、农业结构、水利基础设施、植被覆盖率等方面分析。第(3)题,从地形特点、水系特点、入海河道、流域汇水面积的大小等方面分析。答案:(1)云贵高原。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2)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保水性差;该地区农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对水源的依赖性大;该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差;植被覆盖差,空气干燥;气温较常年偏高.(3)该流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淮河流域支流多,水系发达;干流流程短,入海河道短;流域汇水面积大。3.下图为2010年我国部分自然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我国东南一侧自然灾害多,西北一侧自然灾害少。第(2)题,从我国地形、地质、气候等方面分析。答案:(1)东南一侧自然灾害多,西北一侧自然灾害少(2)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洪涝、暴雨、干旱等灾害频发;国土面积广大,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会处,地震多发;海岸线长,常受台风、风暴潮侵袭。4.(2014·临沂检测)读长江中下游地区2011年春、夏季降水比较图,回答问题。说明:平均值为1971~2000年该季节降水量平均值.(1)结合图示,分析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2)对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山地丘陵地区来说,上述灾害变化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解析:本题以2011年长江中下游的降水资料为背景,考查旱涝灾害以及旱涝灾害引起的其他次生灾害。读图可知,春季降水明显少于常年,发生了旱灾;夏季降水明显偏多,发生了洪涝灾害。旱灾会引起火灾等,涝灾会引起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答案:(1)春季降水大幅减少,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灾害。夏季降水大幅增加,导致该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出现春旱夏涝急转的现象.(2)春季干旱易引发火灾;夏季暴雨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夏季暴雨冲刷易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5.(2014·泰安质检)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1961~2008年年平均寒潮次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图示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