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和七夕节的起源_第1页
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和七夕节的起源_第2页
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和七夕节的起源_第3页
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和七夕节的起源_第4页
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和七夕节的起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和七夕节的起源

“牛郎女”的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的首次。“七夕节”是中国最有民族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对“牛郎织女”和“七夕节”的研究,学者们已经下了很大的功夫,有不小的成绩。但“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和“七夕节”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发源地究竟在何处?却仍然缺少具体、有说服力的说法,这就是笔者想要研究解决的问题。1日本的“牛郎织女”遗迹“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和“七夕节”起源于中国,这是没有多大争议的。日本名著《万叶集》中有许多咏“牛郎织女”的诗篇,日本人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发生在日本福冈小钧市,这表现了日本人民对“牛郎织女”故事的热爱,因而把自己身边生活过的某些环境,自认为和“牛郎织女”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象,就当成了“牛郎织女”故事发生的地方。这种态度,我们中国人也一样。近年来,河北省鹿泉市在当地的“抱犊寨”开发了“牛郎织女”景点;江苏太仓也将开发“牛郎织女”的景点,大抵都是源于同样的原因。当然,日本人无论是学者还是平民百姓,真正对“牛郎织女”和“七夕节”有深入研究的,他们还是知道“牛郎织女”和“七夕节”的发源地是在中国的。1991年,就有一批日本的游客,见到了《万叶集》中有注释说“牛郎织女”相会的地点“天河口”,即湖北襄樊的老河口,称此地是“汉水连天河”。因而专程来“老河口”采访“牛郎织女”遗迹。可惜当时襄樊人对此没有研究,竟然让日本朋友们空跑了一趟。那么,“牛郎织女”和“七夕节”到底起源于何处?其实,“牛郎织女”故事本身已经告诉了我们。它就发生在银河(天河)岸边的“天河口”。1.1“天杭”“天汉”“组合”关于银河,《辞源》解释说:“古谓之云汉,又名天河、天汉、天杭、银河”。“天河”,“也叫星河、天汉、云汉、银汉、银河等”。“天汉”“即银河。《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传》:‘汉,天河也。有光而无所明。’《文选·三国·魏文帝(曹丕)·杂诗》:‘天汉廻西流,三五正纵横。’”“天杭”,“天河,《汉·扬雄·太玄剧》:‘海水群飞,蔽于天杭’。”“星河”,“天河、银河”。“星汉”,“天河,银河。《南齐书·乐志·曹操·碣石辞》:‘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河灿烂,若出其里。’《文选·三国·魏·文帝(曹丕)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星河”,“天河,银河。”《辞海》上关于银河的解释大体与《辞源》一致。如“银河,又名‘天河’,‘银汉’。”银汉,即银河。苏轼《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天汉,即银河。《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陆机《拟明月皎夜光》诗:‘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晋书·天文志》:‘天津九星,横河中,一曰天汉’”。“天河,即银河”,“星河,即银河。”“星汉,即银河。曹丕《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从《辞源》《辞海》的解释中可知,关于银河的解释,古称为“云汉”等等,能和地上河流专用名称对应的也只有“汉”字。1.2“天汉”与“汉”的关系从几千年来中国人对银河的称呼演变看来。先秦时代,中国人称“银河”大多直呼“汉”,后来也有称呼为“云汉”“天汉”的。汉,应当是最早的称呼。如《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诗经·大雅·云汉》“倬彼云汉”。《左传·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梓慎曰:……星孛天汉,汉,水祥也。”到了汉代和南北朝,还是在对银河的称呼中带“汉”字的比较多。称“天河”的比较少。而且称呼“天河”的“河”字,与“黄河”的专用名称“河”字没有直接关系,仅仅是专指银河而已。如《史记·天官书》:“孟康曰:汉,河汉也”。张衡《灵宪》:“水精为天汉”。毛苌《诗传》曰:“汉,天河也。”据《太平御览》说,《汉书》曰:项羽封高帝为汉王,帝不悦。萧何曰:“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愿大王王汉,抚其民,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看来,在汉初人们的心中“天汉”的“汉”字,仍然和人间的“汉水”的“汉”字是同义语。只是到了唐宋时期,才有个别文人把银河和地上的黄河联系在一起,那也不过是写诗抒情的需要。如唐代诗人胡曾有《黄河》诗云:“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待灵槎送上天。”刘禹锡《浪淘沙》词云:“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从这些诗词中可知,作者是在咏叹黄河时,用夸张想象的手法与银河联系在了一起。还不能确认,他们心中的银河就一定是地上的黄河。但从那以后,称呼“银河”不再带“汉”字的就逐步多起来了,人们也逐渐忘记了称银河为“汉”、“云汉”等总离不开“汉”字的原因了。“汉”的本义,指“汉水”(P120),由地上的汉水比拟天上的星河,因此称星河也为“汉”,然后演变成“云汉,银汉”等等。把“河”也引进来和“天河、银河”等并称,那是后来的事情。1.3汉字前生的“四象”是“汉”,只是在没有心中国人对天象的认识和古巴比伦、古希腊一样,始于原始社会(P421)。古巴比伦人把银河比拟为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古希腊人称银河为“奶路”,宙斯与爱克米那私通生了孩子赫克力司,赫克力司吮吸睡着了的众女神之神———宙斯之妻希拉的奶水时,吮吸太猛,希拉被惊醒,一把推开了赫克力司,由于用力过猛,奶水充足,一下子冲上了天空,因此产生了“银河”,故名“奶路”。中国古代早在七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已有了较发达的星象学了。河南濮阳县出土了近七千年前人体骨架摆成的北斗和“四象”,就证明了这一点。这些,正好和《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黄帝之孙的颛顼“绝地天通”,“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命“重”和“黎”观天象,按日月运行定四时,制定历法,根据各地不同条件发展生产,造福人民。《尚书·尧典》记载的尧命“羲和”四兄弟分宅四方,“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完全一致。大约在此时,中国的原始人已会养牛、纺织,开始进入农业社会,就逐步把对地上的牛郎、织女的尊崇,转到了天上,并且在天上,也找到了一条和地上相对应的景观,那就是“汉”。地上的“汉”,也就成了天上的“汉”。章太炎先生在《絛书》中曾说过:“汉之左右,谓之夏楚”。汉水两岸是中国历史上影响非常大的两个古老民族夏、楚生活过的地方。夏民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政权;楚民族立国八百余年,地域纵横大半个中国,文化传统对中国影响很大。汉承秦制,文化却继承了楚风。刘邦建立的汉朝和汉民族形成的发祥地,也在汉水流域。把他们生活过的汉水和天上的银河联系在一起,是多么自然的事情。把发生在汉水流域的民间故事和节俗与天上的星辰联系起来,普及到民间,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襄阳、南阳分踞于汉水两岸,襄阳作为夏楚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当年的蚕桑业也是十分发达的。西周文化行南国之前,这里有郊媒野合之俗,演绎了北方男子“郑交甫会汉水女神”的传说故事。南阳有伏牛山,千百年来一直盛产体格高大、雄壮结实的大黄牛———“南阳牛”。该会有多少牛郎?这样的历史渊源和地理形势格局,翻转到天上,不就有了“牛郎织女”的星辰了吗?2“牛郎织女”和“七美节”的起源和发展2.1牵牛星、织女的人格化“牛郎、织女”的名称,目前可见的最早出处为《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大意为:天上有银河,银河的水清彻如镜。天上的织女星在一昼夜的十二个时辰里,从天亮到天黑的七个时辰都在忙碌着,但仍织不成布帛。明亮的牵牛星也不能用来架车载物。从这首诗歌可以看出,此时的牛郎织女只是天上的二颗星,虽然把它们人格化了,但还看不出已成为了传说故事,看不出他们之间发生了爱情。这是西周以前的情况。到了汉代,牵牛星织女星在人间有了重要的地位。刘邦建立都城长安时,仿照天上的星辰来建设自己的宫殿,把牵牛星、织女星的石人塑象也建到了自己的宫苑之中。班固的《西都赋》就记载了这种情况:“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李善注引《汉宫阙疏》:“昆明池有二石人,牵牛织女像。”因此,人们也就逐步为牛郎织女附会了爱情故事。东汉的《古诗十九首》有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从中可以看出,诗中的牛郎织女已经人格化,有了爱情的因素,可能此时已经有了关于牛郎织女的简单的爱情传说故事。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六引《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唐代韩鄂《岁华纪丽·七夕》:“鹊桥已成,织女将渡”,文中引用了《风俗通》说:“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宋代罗愿《尔雅翼》卷十三:“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即牵牛星)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从上述唐宋时代文人引述的东汉的典籍《淮南子》等可知,东汉当已有牵牛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故事。只是故事情节还比较简单,不象后代传说的那样曲折动人。魏晋时期曹植的《洛神赋》有云:“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曹植《九咏注》:“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看来,此时,牛郎织女已经成为了夫妇。南朝梁殷芸的《小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ue3d0。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会。”从此时,才产生了牛郎织女故事的大致梗概。到了唐宋明清以后,才有了和如今流传的牛郎织女故事相一致的比较完整的传说故事。2.2“穿天节”的产生时代“牛郎织女”“七夕节”的母体应该是产生于襄阳万山一带的“郑交甫会江妃二女”的故事和“穿天节”。刘向《列仙传》说:“江妃二女者,不知何许人也,出游汉江之浦,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遂解佩与甫”。张衡《南都赋》说“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清代襄阳县志注云:“汉皋即方山之异名,在襄阳县”。又云:“方山即万山。”《水经注》亦云:“万山下水曲之隈,云汉女昔游也。”东晋襄阳史学家习凿齿在《襄阳耆旧传》中说:“县西九里有万山,父老传云:交甫所见游女处,此山之下曲隈是也。”这就是著名的郑交甫遇汉水女神故事。宋庄季裕《鸡肋篇》说:“襄阳正月二十一日,谓之穿天节,云交甫解佩之日。郡中移会汉水滨,倾城自万山泛舟而下,妇女于滩中求小白石有穿者,以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祥。”穿天节和郑交甫遇汉水女神故事都与《诗经·周南·汉广》所产生的民俗文化背景有关。《水经注》云:“郑交甫将南适楚,遵彼汉皋台下,乃二女解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朱熹在注《汉广》时说:“文王之化,由近及远,先及于汉江之间,而有以变其淫乱之俗,故其出游之女,人望见之,而知其端庄静一,非复前日之可求也。”看来,穿天节的产生时代当在春秋以前和《汉广》诗的产生年代相去不远。朱熹讲江汉之间有“淫乱之俗”,实为远古郊祀婚配习俗。从穿天节“求小白石有穿者,以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祥”的习俗来看,其渊源显然可以追溯到夏初以前。《淮南子·修务训》云:“禹生于石”。又云:“禹化为熊,涂山氏惭而化为石,于是生启。”显然,在夏族先民的意识里,石是具有神性的物质,与生育有关。汉水又名夏水,因其为夏族的重要繁衍地而得名。夏人崇石习俗传到襄樊一带又与当地江中的特产———有孔的石子联系在一起了。认为此种石头有助于生子,这绝非偶然。相传“禹母吞薏苡而生”,显然,夏族先民认为薏苡这种植物,结籽疙疙瘩瘩,一串一串,生殖力特强。而襄樊汉江中的特产———有孔的石头,形状象薏苡,具有薏苡和石头的双重神力。采集这种石子,“以丝贯之,悬插于首”,就有生殖繁盛的象征意义。郑交甫遇汉水女神的故事,古代典籍多记载发生于万山,穿天节的活动也以万山为主要活动地点,这也非偶然巧合。万山上曾发现过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活遗址,出土了不少文物。可以想见,西周文化行南国之前,江汉一带的男女,恋爱生活十分自由。成群结队在万山参加祭祀活动的同时。男女之间也有了接触,为婚配生殖创造了基本条件。“求小白石有穿者,以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祥”的习俗,就从那时传承下来。穿天节的得名,当有双重意义。第一,“穿天”,穿有孔窍的石子,为穿。穿孔用的绳子象征着男根;有孔窍的石子,象征着女阴。天,天癸也,与生育有关。《素问》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生,精气溢泻。”穿天,即男女适时交合。穿天节即男女恋爱婚配的节日,象少数民族“三月三”歌会一样。第二,“穿天”,与郑交甫会汉水女神传说有关。据记载,郑交甫与汉水女神在万山相会后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是汉水女神飞升上天,一是郑交甫与汉水女神一齐飞升上天。“穿天”二字,也有此寓意(P106-107)。“牛郎织女”的生活原型,目前从史料可考的,只有“七仙女”和“织女”。据《中华野史镜鉴》中的《目不暇接的七仙女》一文介绍:三国东吴的君主孙权,后宫有七位夫人同时受宠,后人称为“七仙女”。其中排序先后为:1、谢夫人,会稽山阴人。2、徐夫人,吴郡富春人。3、步夫人,临淮淮阴人。4、王夫人,琅琊人,生子孙和。5、王夫人,南阳人,生子孙休。因孙和立为太子,其母受宠。孙休之母被迫搬出京城,居公安,卒于此。6、袁夫人。袁术的女儿。7、潘夫人,会稽人。父为官,因贪污被处死,与姐姐入皇宫为奴,在织房做苦工。孙权撞见后召其临幸而生子孙亮,是这七房夫人中唯一登上皇后宝座的一位夫人。据《拾遗记》介绍,孙权还娶过一位赵夫人。她特别善于织锦、刺绣,能在手指间用五彩丝线织成云霞龙凤图案的绵缎。能织出轻薄柔软如轻烟一般的幔帐。她刺绣的地图,织成的幔帐,成了孙权出征不可缺少的物件。人称赵夫人的纺织刺绣技术“天下无双”。看来,织女的生活原型,当是孙权的南阳籍王夫人,会稽籍的潘夫人和织锦刺绣高手赵夫人的复合体。2.3降天时代的崇拜“七夕节”的起源,当始于楚国的汉水流域。明代的罗颀在《物原》中说:“楚怀王初置七夕,妇女是日以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以乞巧。”光绪《荆州府志·岁时》:“七夕,《事始》云楚怀王初置七夕,妇女是日以彩缕等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以乞巧,有喜子网瓜上为得巧之验。”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可靠记载。《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小姑话别时说:“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初七”即“七月七日”。看来,当时确实已过起了“七夕节”。“7·7”是个神秘的数字。“七月七日”是个吉祥的日子。中国古代有对某些数字十分尊崇甚至崇拜的习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都具有某些神秘的意义。特别是“七”字,东西方人都十分尊崇。佛教有释迦牟尼面壁七天顿成正果的传说。基督教中说,上帝创造万物是在七天之内完成的,因而有一周七天之分。伊斯兰教把天堂依次分为纯银、纯金、珍珠、白金、红宝石和不可企及、无法言喻的圣光等七层。古代的巴比伦人、埃及人和中国人都认为天上存在着七颗神圣的星:太阳、月亮、木星、金星、水星、火星、土星。现在西方世界仍尊重所谓“七德”,回避所谓“七种会遭天罚的罪过”;阿拉伯人至今喜以“七”起誓;日本人常祈祷所谓“七福神”降福;我国谓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光有七谱:赤、橙、黄、绿、青、蓝、紫;音乐有“七声”: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瑰宝有“七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此外,立体化学理论中有“七味”,人的记忆量常数为七;如此等等。可见对“七”的崇拜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中国人则特别崇拜“七”字。这种崇拜,最早源于对北斗星的崇拜。河南濮阳出土的近七千年前的古墓葬,用蚌壳堆成了青龙白虎,核心部位是人体骨架摆成的北斗。《颎冠子·环流》云:“斗柄东指,天上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史记·天官书》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皆系于斗。”在中国古人的心中,整个天空的星辰构成了一个大时辰钟,指挥时间和季节变化的就是天空的北斗,帝王就居于北斗的地位。与北斗七星遥遥相对的是南斗,南斗是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北方玄武第一宿。因其与北斗位置相对而得名。战国时代,南斗、北斗在民间信仰中都有了重要地位。东汉以后,早期道教宣扬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南斗又称为“延寿司”,但南斗影响远不及北斗大(P25)。“七”这个数字,却因为北斗和南斗而深刻的影响了人心,“7·7”成了具有十分神秘意义的数字。“七月”,古称为“鬼月”,七月里的“七月七日”是两个阳数,就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刘向的《列仙传》说:江苏六安的铁匠陶安公“与天通”,七月七日赤龙迎他骑着向东南天上而去。周灵王时代的仙人王子乔也是七月七日与家人在缑氏山头相会。离家求仙还俗的吴蔡经也是在七月七日款待“乘羽车,驾五龙”的神仙王方平。刘歆的《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戚夫人死,侍儿皆复为民妻也。”托名班固所作的《汉武故事》《汉武内传》也说:汉武帝与美丽的西王母曾多次于“七月七日”在皇宫里相会。这种人神恋爱的故事与郑交甫会见汉水女神的故事是多么的相似。梁吴均《齐谐记》曰:桂阳城武丁有仙道,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牵牛。”“世人至今云,织女嫁牵牛也。”看来,西汉时的“七夕节”还只是一个和穿天节有联系的单独的节日,并没有和牛郎织女故事联系起来。东汉以后的南北朝时期,“七月七日”已经成为了民间广为人知的神仙相会和“乞巧”的日子,这才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紧密地结合起来,逐步的融为了一体,唐宋以后一直到明清时期定型为目前各地流行的“七夕节”。2.4“牛郎织女”故事的文化内涵商周以来的帝王都城,都采用了“象天”的建筑设计思想。秦始皇的都城咸阳是仿照天象来布局的。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和《三辅吴图》说,秦始皇在渭水以南建信宫,后改名为极庙,以象天极。又在渭水以南作朝宫阿房,“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渭水贯穿秦的帝都,象征“银河”,所谓“紫宫象帝居,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刘邦建都长安后,更加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思想,整个长安城都是“法地象天”,仿照天上的星辰来建设。包括在宫苑内建设了“牵牛星、织女星”。东汉刘秀的都城“洛阳”也是如此建设。这些敬天“象天”的思想,一直影响到了民间。民间的大户人家,也把这一套东西搬进了墓室之中。吴曾德《汉代画像石》一书介绍:山东省历城县孝里铺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中有一幅石刻天象图。图中有牵牛星、织女星遥遥相对,在织女星下有一女子正坐在织机上操作,旁边还有一只飞鸟。在河南省南阳汉画馆中也有一幅表现牛郎织女的画像。这幅画像右上角有一牵牛星,星下画一牛,牛前有一人作扬鞭牵牛状;左下角有一织女星,里面跪坐着一位头挽高髻的女子。“牛郎织女”的星象拟人化地进入了民间的生活,自然会和民间的某些生活原型和神话传说交融起来,形成更加有趣、深刻、感人的故事。汉代以后,“郑交甫会江妃二女”的故事演变成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南北朝和唐代以后,“牛郎织女”传说故事逐步丰满成型起来,显然是把孙权的“织女”夫人的影子融合了进去。“七夕节”活动的核心内容是“乞巧”,“乞巧”的文化内涵和穿天节活动的文化内涵一脉相承,不过有了一点儿变异。“穿天节”活动的核心内容是“求小白石有穿者,以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祥。”这是始于原始社会的夏民族的一种十分古老原始的性、生殖崇拜习俗。楚民族是夏民族的一支旁系,来到汉水流域生活,继承了某些夏俗。“七夕节”乞巧活动的穿针线,显然由穿天节活动的习俗演变而来,只不过打上了使用金属工具的封建社会的烙印。在封建社会里,女子们要寻求一个好的丈夫,被自己的丈夫疼爱,她们的会劳动、巧手,肯定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特别是劳动人民之中的妇女,会劳动、手巧,才会有好日子过,才能生存下去。为什么“牛郎织女”故事这样的深入人心,一是因为这种“男耕女织”和后来“耕读传家”的农业社会在中国持续的时间最为悠久,一是对“牛郎织女”的崇拜和热爱,对人们的实际生活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比如“郑交甫”就是一位书生,书生被“汉上游女”也就是仙女们青睐,是文人们十分荣幸,求之不得的好事。“七夕节”中,就有了男子在“七夕节”乞求文彩,“拜魁星”,求取“功名”的游戏。而拜织女,又有“请七姑”的变异活动内容。“七姑”就是“戚姑”、善于楚歌舞的戚夫人。戚夫人生于紧邻安徽,位于南北交通要道的山东定陶,楚国人范蠡功成身退之后曾在此隐居。项梁曾率领楚军在此转战。这一带当受到楚风的浸润,孕育出了戚夫人这样一位高超的楚歌楚舞艺术家。刘邦死后,吕后把戚夫人变成了人彘,丢在厕所里。人们同情她,把她当成了厕神、蚕神祭拜。妇女们在每年正月十五日,请出“戚姑”占卜一年的休咎、农桑等。“牛郎织女”和农桑原始神祗崇拜有关,因而“请七姑”的内容经过变异,就在“七夕节”里也存留发展成了七位好姐妹一起占卜,向织女星乞巧、乞富、乞寿、乞子等等。3两组故事的传播内容“牛郎织女”故事和“七夕节”的形成,是多少代人、整个中华民族的创造,心灵之花的结晶。但它们的主要源头却是在汉水流域,特别是襄阳、南阳。如上所述,“牛郎织女”“七夕节”的母体是“郑交甫会江妃二女”和“穿天节”。三国时期,孙权的夫人中有一位“七夫人”当了皇后,是织女出身。孙权最宠爱的一位早逝的赵夫人又是织锦刺绣高手,分居在公安的王夫人是南阳籍人,与郎君孙权远隔一方,难得相聚,自然引起家乡人同情,会为她编出一些故事。这些都是生活原型。汉代南阳称为“南都”“帝乡”。皇帝老儿在京城里“法地象天”,把星辰搬到人间的那一套把戏,皇亲国戚和大户人家也把它们搬到了墓室中,刻到了画象石上。加上民间素来有观测天文气象的传统。“牛郎织女”就逐步由人格化的星辰和人间的一些生活原型融合起来,成为了感人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七夕节”也就继承了“穿天节”的性、生殖崇拜的文化内涵,适合了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的需要,演变成了文明高雅,内容丰富的“乞巧节”“女儿节”。汉代的南阳经济十分发达,一直沿袭到解放以前,农业经济,黄牛、桑蚕、纺织都在国内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东汉的刘表也曾把以襄阳为治所的荆州治理的成了天下大乱中的一片绿洲。特别是汉南北朝至唐宋这么一个“牛郎织女”故事的孕育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