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a4685daf283b034f0776420a1811ab6/fa4685daf283b034f0776420a1811ab61.gif)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a4685daf283b034f0776420a1811ab6/fa4685daf283b034f0776420a1811ab62.gif)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a4685daf283b034f0776420a1811ab6/fa4685daf283b034f0776420a1811ab63.gif)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a4685daf283b034f0776420a1811ab6/fa4685daf283b034f0776420a1811ab64.gif)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a4685daf283b034f0776420a1811ab6/fa4685daf283b034f0776420a1811ab6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基础练习1.以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形成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造成这种文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江南经济已经开发,超过北方B.门阀士族特立独行,堕落厌世C.魏晋时期佛道盛行,三教并行D.魏晋以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2.杜牧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体现了佛教在南北朝的繁盛。下列关于佛教说法错误的是()A.为民众提供精神寄托B.影响政府财政收入C.始终得到统治者支持D.挑战儒家正统地位3.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4.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时期,建造初期,石窟内雕塑在原偏袒袈娑基础上加右肩搭一角,形成中国特色的半偏袒袈娑。随后,洞窟佛像袈娑样式逐渐由紧窄变得宽松,直至褒衣博带的双领下垂式,面容也渐变为中国高士形象的秀骨清像型。这反映了()A.外来宗教的本土化趋势B.民间信仰呈现多元性C.佛教冲击儒学独尊地位D.雕塑作品的写实风格5.“社会的动荡、战乱、流离和死亡,形成了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政治上的开明、文化的兼容并包,孕育了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该评论旨在说明()A.建安文学再现社会真实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C.七国叛乱导致唐诗衰微D.社会变迁影响文学创作6.下表是唐诗(摘录),由表可见()诗人诗句出处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全唐诗》杜甫“渔人漾舟沈(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刘禹锡“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A.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B.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D.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7.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朝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A.艺术美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再现B.敦煌艺术来自艺术家创造性活动C.北魏时期社会动荡不安D.唐朝国泰民安、富足强盛8.“少年上人号怀素……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此句描述了()A.隶书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B.楷书的字形方正,规矩严整C.草书的变化丰富,奔放跃动D.行书的工整清晰,飞洒活泼9.《晋书·裴秀传》载:“(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奏之,藏于秘府。”据历史学者研究,这种地图只有文臣或者帝王贵族们才有机会阅览。这反映出当时()A.主流思想僵化阻碍科技进步B.科技应用服从国家意志C.印刷技术落后影响文化传播D.等级制度固化社会阶层10.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凿了丝绸之路C.加强了中外交流D.扩大了唐朝疆域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正光已后,天下多虞,工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魏书·释老志》材料二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者何?……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续。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指僧侣的游手好闲),货殚于泥木(指修建寺院)。——《梁书》材料三自废已来,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西定妖戎,国安民乐,岂非有益。——《广弘明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出现灭佛的原因。提升练习12.南北朝时期,南方高僧可以公开和统治者讨论“沙门(佛家)不礼王者”,而且受到大部分士人官员支持;而北方,佛家子弟提出“皇帝即如来”,甚至还出现“拜天子即为礼佛”的说法。这折射出()A.北方佛教与皇权融为一体B.传统伦理遭到极大地挑战C.君主集权程度的南北差别D.世家大族在南方势力稳固13.在东晋的汉译佛典中,有时会添加原文里没有的“孝诸父母”之类的文字。如在佛学著作《善生经》中,译者擅自添加了“凡有所为,先白父母”“父母所谓,恭顺不逆”“父母正令不敢违背”等内容。这种现象反映了东晋时期()A.儒家伦理的影响力B.社会秩序动荡不安C.外来宗教的思辨化D.儒学居于正统地位14.隋唐五代时期儒道佛三家鼎立,相互斗争。比如,儒家主张进取,建功立业,道家则主张超脱世间俗务。佛教认为人生在世万般皆苦,只有修行成佛归涅槃,才能脱离苦海,而道教则讲究修炼成仙,长生不老。在矛盾冲突的同时,儒佛道三家也在相互吸收,体现了明显的融合趋势,尤其是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后开始向新儒学转变。儒佛道三家从斗争逐渐走向融合,这一转变()A.反映了国家文化政策的变迁B.标志着儒学再次确立了正统地位C.说明儒家学者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D.是基于现实的需要而作出的调整15.中国现存的四大石窟是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按建造年代依次为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大石窟的时空分布可反映出()A.佛教不断中国化B.佛教汉传的方向C.中国文化的包容性D.民族的交流交融16.(2022·全国乙卷)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A.小篆B.楷书C.行书D.草书17.据成书于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记载:“陈诸宝器,金瓶银瓮百余口,瓯檠盘盒称是。自余酒器,有水晶钵、玛瑙杯、琉璃碗、赤玉卮数十枚,作工奇妙,中土所无,皆从西域而来。”在北朝一些世家大族的墓中也出土了西方造型的金银器皿,如山西大同北魏封和突墓出土的银高足杯。据此可知,北朝时期()A.中外交流十分频繁B.中西方存在经济交流C.官员的生活奢靡D.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多样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代的社会和文化吸收此前数百年间的历史遗产,能够兼容并包地摄取外来的各种文化营养。尽管在宗教、艺术、器物等方面,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等文明,对唐代的习俗、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唐代的官职、兵制、刑法、赋役等主要制度都渊源于先前的王朝,并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生重大的改变。当时的兼收并蓄,是为了追求大一统的极致,是要在差异中求一统,而非真正鼓励多元化的发展,开放趋势与保守倾向并存。——摘编自张广达《唐代的中外文化汇聚和晚清的中西文化冲突》结合材料及所学中国唐代的相关知识,围绕“开放与保守”自拟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345678910121314151617DCDADDACBCCADBBB11.逃避赋税入佛门,严重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耗费大量钱财;破坏家庭伦理关系;人口减少,兵源枯竭,战斗力下降,统治危机。18.示例一示例二论题唐文化兼收并蓄,开放多元唐代文化存在保守倾向阐述(史实准确、条理清楚,逻辑清晰)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唐代社会风气开放,佛教在传播中日益本土化,儒学也吸收了佛道中的有益成分得到发展;当时中外交流频繁,吸收了印度、中亚、西亚的宗教艺术,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唐代的艺术作品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常带有异域风情,如《霓裳羽衣曲》等。外国的服饰、食物的传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唐代的官职(科举制)、兵制、刑法(唐律)、土地和赋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专用连接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按扣式文件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强力去污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颗粒粉末自动填充包装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农场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 2025年养殖场运营合同模板
- 2025年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企业间信用互保合同
- 简单的门面转让合同范本4
- 班车服务合同
- 医院感染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
- 2025版茅台酒出口业务代理及销售合同模板4篇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 《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技术规程》(T-SDEPI 030-2022)
- 2024安全事故案例
- 生日快乐祝福含生日歌相册课件模板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复工复产安全培训考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