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1年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
卡上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纤维素酶和核酸的组成元素都有C、H、0、N
B.淀粉、糖原及蔗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胰岛素和淋巴因子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D.将一粒小麦种子燃尽,最终得到的灰烬就是小麦种子中的无机盐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不会对自身机体细胞结构进行水解
B.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全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C.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往往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地方
D.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在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
3.以下关于生物学实验和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②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③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④植物体细胞
杂交⑤DNA的粗提取与鉴定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A.①⑤均需使用酒精溶液B.②⑥均可体现细胞膜流动性
C.③⑥均制备固体培养基D.④⑥均需利用无菌操作技术
4.某酶的作用机理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底物RNA
A.该酶能为底物RNA的分解提供所需的能量
B.该酶能与双缩胭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该能与底物间碱基互补配对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D.该酶与底物RNA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T和C-G
5.某种细菌中色氨酸的合成需要5种酶的基因参与,这5种酶的基因在DNA上的排列和基因的表达过程如
下图所示。当环境中缺乏色氨酸时,该种细菌就会合成这5种酶,将前体物质逐步转化为色氨酸;当细菌
中的色氨酸达到一定浓度时,控制色氨酸合成的5个基因的转录就会关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启动子
------「一E.D,C.B、A.大肠杆菌基因
।1组的部分基因
;-----mRNA分子
色氨酸生物合成所需的酶
A.该细菌中色氨酸合成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
B.基因E、D、C、B、A都存在终止子使转录准确停止
C.该细菌中控制色氨酸合成的5个基因协同表达可能与其进化有关
D.上述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6.图中甲、乙、丙表示生物个体或结构,①〜③表示相应过程,下列叙述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A.若甲为二倍体植株,乙为花粉粒,丙为单倍体,则③过程可以用低温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若甲为植物体一部分,乙为愈伤组织,丙为胚状体,则①过程的培养基中通常需添加植物激素
C.若甲为成年母羊,乙为去核的卵母细胞,丙为重组细胞,则③过程操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胚胎移植
D.若甲为成熟哺乳动物个体,乙为配子,丙为受精卵,则基因重组发生在②过程中
7.研究人员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对野牛草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两种激素的不同浓
度均设置3个重复组。待种子萌发后对幼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
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O苗长
■根长
6.00
5.00
4.00
3.00
2.00
eLOO
o
就0.00
平
1.00
2.00
3.00Wri
4.00
5.00►
,对照100015002000250350450
GA,LAA
激素浓度/mg.L1
A.以蒸储水浸种处理作为对照组,以重复组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B.在野牛草幼苗的生长过程中,IAA和GA3均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C.GA3可促进幼苗茎的生长,IAA可促进幼苗的茎和根的生长
D.实验结果表明IAA、GA3对野牛草幼苗的生长调控均具有两重性
8.油烟污染由多种有害物质组成,不易降解。某同学从长期受到金龙鱼油产生的油烟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
油烟降解菌,其筛选分离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土壤样品
无碳培养港+金龙鱼油
A.图中①〜③的过程称为梯度稀释
B.在④中的固体培养基加入金龙鱼油,其作用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能源
C.若要判断④固体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的作用,应设计一个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作对照
D.分离得到的降解菌可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长期保存
9.图甲是传统发酵技术的装置图,图乙是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
的是()
阀
a哽
充
排
气
气
HiO+COz
口
口
③
汁
葡萄①②
葡萄糖丙酮酸CO:
乙
甲
A.甲装置既可用于果醋的制作,也可用于果酒的制作
B.使用甲装置制作果醋时,要打开阀a,关闭阀b
C.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中,发酵液的pH都会降低
D.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但反应场所不同
10.澳大利亚山火持续肆虐四个多月,失控的森林大火烧毁了蓝山地区大片森林。蓝山,因满山的校树叶子
在阳光下形成蓝色的挥发性蒸气而得名。但如今,蓝山变成了“黑山”“灰山”,考拉因大火成“濒危物
种”。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刺鼻的烟味和火光给考拉传递了化学和物理信息,使一部分考拉逃生
B.可将考拉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培育出新个体
C.对蓝山地区的考拉进行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它的最有效措施
D.考拉鼻子特别发达,形状各种各样,体长也有区别,这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11.下面是关于生物学中某些变化趋势的曲线图,下列说法准确的有()
耗
虫
氧
数
量
进食后生长素浓度环境温度t
农药次数的时间
甲乙丙丁
A.甲图c点时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比例大于a点,这是农药引发害虫发生突变的结果
B.乙图若表示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变化,则胰岛素在c〜d段起了重要作用
C.丙图b点时若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是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D.丁图中a点与c点相比较,a点时家兔体细胞呼吸释放能量多
12.现建立“动物精原细胞(2n=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模型。1个精原细胞(假定DNA中的P元
素都为32P,其它分子不含32p)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正常培养,分裂为2个子细胞,其中1个子细胞发育
为细胞①。细胞①和②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H(h)、R(r)是其中的两对基因,细胞②和③处于相同的
分裂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细胞④
细胞⑤
细胞⑥
细胞⑦
细胞①
A.细胞①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但不一定发生了等位基因的互换
B.细胞②中最多有三条染色体含有32P
C.细胞②和细胞③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相等
D.细胞⑥⑦的基因型相同
13.黄顶菊是繁殖能力极强的生态入侵植物,耐盐碱,耐贫瘠,严重威胁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种
^
^a
量
0时间
图1
(1)某地黄顶菊入侵(t点)一段时间后,黄顶菊(a)和某原有物种(b)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该段时间内,黄顶菊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型,原有物种与黄顶菊之间的种间关系为一关
系0
(2)科研人员开展了如下实验:
I,在同一实验基地的相同土壤条件下进行种植以研究黄顶菊入侵对土壤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处理土壤全磷g/kg土壤磷酸酶活性mg/(g-h)(该酶可参与有机磷降解)
A空白组0.850.23
B本地植物0.750.32
C轻度入侵0.730.39
D重度入侵0.640.54
U
e
椎
撵
艇
叶
①本实验的对照组是。
②据表可知黄顶菊入侵后,土壤发生的变化是»
II.土壤磷酸酶主要来自于微生物。研究人员推测:黄顶菊入侵后可能使得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发生
改变,他们利用上述实验中A、D两组的土壤盆栽本地植物旱稻,实验处理及结果见图。图中结果—
(是/否)支持该推测。
(3)下表为当地某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一年内能量(单位:百万千焦/平方米/年)
的同化、利用和传递等的统计数据。
输入的总用于生长、发育呼吸消传递给下一未被利用的
种群传递给分解者
能量和繁殖的能量耗营养级能量
A65.03.014.045.0
B14.050.52.5
C20.61.4微量(不计)无
由表可知,输入到种群A的总能量为百万千焦/平方米/年,种群B呼吸消耗的能量为百
万千焦/平方米/年,能量从种群B到种群C的传递效率约为(保留一位小数)。
14.某中学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以菠菜叶片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推入相应的小孔中上圆盘俯视图
步骤1制备叶圆片:取生长旺盛的菠菜叶片,用打孔器制备直径为1cm的叶圆片。
步骤2如图1,去除叶肉细胞间隙的气体,制备真空叶圆片,置于黑暗环境中保存。
步骤3实验探究:取注射器6个,分别放入20片菠菜叶圆片,再依次加入10mL不同浓度的NaHCCh溶液,
然后将6个注射器插入实验架上圆盘内圈1~6号小孔中(如图2),置于适宜温度下,开启LED冷光源,在
实验进行4min时记录上浮叶圆片的数量。每组实验重复3次,记录数据,求平均值(取整数)。实验结果
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上浮的叶圆片数量(片)
时间
蒸储水
0.5%NaHCO31%NaHCO31.5%NaHCO?2%NaHCCh
4min01516137
(1)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NaHCCh溶液浓度从1%的到2%的过程中,叶绿体基质中C3化合物的生成速率(填”提
高”、“降低”或“不变”),理由是。
(3)下图中,某小组将菠菜上对称叶片的一部分(U)遮光,另一部分(V)不遮光,并设法使两部分之
间的物质不发生转移。用适宜光照照射6h后,在U和V的对应部位截取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为
MU和MV(单位:mg),则该植物细胞光合作用速率为mg/h。
(4)该小组还利用内、中、外三圈各三个小孔来探究光照强度对菠菜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____________
A.如果观察到各个注射器中叶圆片上浮均较快且差异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光照强度过强或者光照强度差
异不明显
B.实验中叶圆片上浮是由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02在细胞间隙积累,使叶圆片浮力增大
C.此实验中小叶圆片的数量、NaHCCh溶液的浓度、温度均为无关变量
D.实验中选用“LED冷光源”是为防止温度变化影响实验结果
15.褐色脂肪组织(BAT)是小型哺乳动物适应性产热的主要部位。下图为在持续寒冷刺激下,某哺乳动物
体内调节BAT细胞产热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持续寒冷刺激
(1)寒冷刺激会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导致BAT细胞中________增加,促进脂肪
的水解,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在传出神经上兴奋的传导方向是(单向/双向)。
(2)寒冷刺激同时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除BAT细胞外,还包括图中的
(3)据图可知BAT细胞内能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
(4)UCP-1蛋白是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该蛋白的存在使线粒体内膜合成的ATP减少,释
放热能增多,其作用机制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线粒体
膜间隙内膜I线粒体基质
H+ATPxATF
合成酶
*H+、ADP
H+
H+八执、、能nu
A.促进ATP生成的动力是膜内外H+浓度差
B.ATP合成酶既能运输物质,又能降低反应活化能
C.UCP-1蛋白对H+的通透性远大于ATP合成的
D.UCP-1蛋白增加膜内外H+梯度,减少ATP的合成
16.IKK激酶参与动物体内免疫细胞的分化。临床上发现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患儿IKK基因编码
区第1183位碱基T突变为C,导致IKK上第395位酪氨酸被组氨酸代替。为研究该患儿发病机制,研究人
员利用纯合野生鼠应用大引物PCR定点诱变技术培育出SCID模型小鼠(纯合),主要过程如图1、2。分析
回答:
一引物
V二..
PCRi-
5匚3,
IKK基因■1-5'=3突变基因
弓眼导人]取一个细胞鉴定基因
受精卵一►8细胞胚Z桑茸胚
大引物于二二二:;
代孕母鼠
PCR:cr_______r_3'
IKK基因HZTI5-
C㈤〉
弓I物
祺靛•、②杂合转基因鼠F0
।
CAc,।
t
G图2模型鼠培养
Sad
图1定点诱变获得突变基因
(1)在PCR反应体系中,需加入引物、IKKB基因、缓冲液、Mg?+等外,还需加入等。
(2)在图1获取突变基因过程中,需要以下3种引物:
引物A5'—CCCCAACCGGAAAGTGTC;4一3'(下划线字母为突变碱基)
引物B5'—TAAGCTTCGAACATCCTA—3;(下划线部分为限制酶识别序列)
引物C5,—GTGAGCTCGCTGCCCCAA—3(下划线部分为限制酶SacI识别序列)
则PCR1中使用的引物有,PCR2中使用的引物有和图中大引物的
(①②)链。
(3)PCR的反应程序为:94℃3min;94℃30s,58℃30s,72℃50s,30个循环。在循环之前的94℃3min
处理为预变性;循环中72℃处理的目的是。
(4)据图2分析代孕母鼠对移入子宫的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反应,这为提供了可能。
(5)研究人员经鉴定、筛选获得一只转基因杂合鼠Fo,并确认突变基因已经稳定同源替代IKK基因,请你
设计完成获得SCID模型鼠的实验步骤:
①杂交亲本:,杂交得Fi;
②Fi雌雄鼠随机交配得F2;
③提取F2每只小鼠的基因组DNA,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IKK基因探针和突变基因探针进行筛选,
则为模型鼠。
17.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水稻不同亚种间杂交稻可能比现有杂交稻单产提高,
但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两者杂交子代会出现花粉不育的现象。研究人员在育种中发现了几种与花粉育性有关
的基因,根据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某水稻纯合品种甲7号染色体上具有抗病基因A,纯合品种乙相应位置为隐性基因a。将甲、乙杂
交,Fi自交,F2群体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总是1:6:5。
(1)研究人员推测“B产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而带有A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研究人员以B为父
本,品种乙为母本设计杂交实验检验上述推测,请写出支持上述推测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资料2: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水稻7号染色体上名为qH7片段与花粉育性有关。有两不同亚种水稻丙、
丁相应遗传组成和表现型如下表:
品种qH7片段的遗传组成表现型
品种丙BB花粉100%可育
品种丁DD花粉100%可育
将品种内、丁杂交得到水稻杂交品种戊(qH7片段的遗传组成为BD,表现型为花粉50%可育)。品种戊自
交,子代结果如下表:
子代遗传组成及数量BD(236株)BB(242株)
表现型花粉50%可育花粉100%可育
(2)实验结果说明,品种戊产生含的花粉不育。据此推测水稻品种戊(&)和水稻品种丁(辛)
杂交子代的表现型为。
(3)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向水稻品种戊中导入基因F(携带F基因的不育花粉可恢复育性),获得转基因
植株。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子代结果如图所示。
子代表现型
可100%,
75%'
(--表示在qH7
50%-
区域外没有F基因)
比25%,
子代遗传组BBBBF_BD__BDF_BDFFDDFF
BBFFDDF_
比例M21/41/61/41/61/12
据图分析,利用基因工程导入的基因F插入位点属于以下哪种情况?
情况1情况2情况3
(黑点表示F基因的整合位点,不考虑交叉互换)
生物试卷
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纤维素酶和核酸的组成元素都有C、H、0、N
B.淀粉、糖原及蔗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胰岛素和淋巴因子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D.将一粒小麦种子燃尽,最终得到的灰烬就是小麦种子中的无机盐
答案:B
思路: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多糖水解终产物都是葡萄糖;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凡是可
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内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解:A、ATP和核酸的组成元素都是C、H、0、N、P,纤维素酶的本质为蛋白质,含有C、H、0、N,A
正确:
B、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形成的,故蔗糖水解的产物不都是葡萄糖,B错误;
C、葡萄糖、胰岛素和淋巴因子都可以存在于组织液中,故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
D、将一粒小麦种子点燃后,有机物燃烧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散发掉,水受热蒸发,而剩下来的不能燃烧的灰
白物质就是无机盐,D正确。
故选B。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不会对自身机体细胞结构进行水解
B.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全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C.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往往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地方
D.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在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
答案:A
思路: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
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
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一通道一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一进入体液一体液
运输T靶细胞受体信息T靶细胞,即激素一靶细胞。
解:A、溶醐体内的水解酶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所以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也会对自身机体细胞结
构进行水解,A错误;
B、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全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如性激素作用的受体在细胞内,植物细胞
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B正确;
C、线粒体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以满足
细胞对能量的需求,C正确;
D、T2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需寄生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其蛋白质外壳在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D正确。
故选Ao
3.以下关于生物学实验和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②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③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④植物体细胞
杂交⑤DNA的粗提取与鉴定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A.①⑤均需使用酒精溶液B.②⑥均可体现细胞膜流动性
C.③⑥均制备固体培养基D.④⑥均需利用无菌操作技术
答案:D
思路: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叶绿体主要分
布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其形态
和分布。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
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
物质。
3、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
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解:A、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不需要使用酒精;⑤DNA的粗提取与鉴定需要使用冷却的酒精,因为
DNA不溶于酒精,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加酒精可以使DNA析出,与蛋白质分离,A错误;
B、②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要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
细胞进行细胞融合,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
C、③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用的是固体培养基,而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不需要制备固体培养基,C
错误;
D、④植物体细胞杂交和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均需利用无菌操作技术,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
故选D。
点评:
4.某酶的作用机理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底物RNA
A.该酶能为底物RNA的分解提供所需的能量
B.该酶能与双缩胭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该酶与底物间碱基互补配对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D.该酶与底物RNA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T和C-G
答案:C
思路:
1、酶绝大多数的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分析题图:该图中酶含有碱基对,成分为RNA,催化的底物也是RNA。
解: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该酶的化学本质为RNA,不能与双缩胭试剂反应,B错误;
C、该酶与底物间碱基互补配对说明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体现了酶的专一性,C正确;
D、RNA中不含T,该酶的本质为RNA,催化的底物也是RNA,所以该酶与底物RNA之间的碱基配对方
式为A-U和C-G,D错误。
故选C。
5.某种细菌中色氨酸的合成需要5种酶的基因参与,这5种酶的基因在DNA上的排列和基因的表达过程如
下图所示。当环境中缺乏色氨酸时,该种细菌就会合成这5种酶,将前体物质逐步转化为色氨酸;当细菌
中的色氨酸达到一定浓度时,控制色氨酸合成的5个基因的转录就会关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启动子
------「E.D,C.B,A.大肠杆菌基因
;'组的部分基因
<------mRNA分子
色氨酸生物合成所需的酶
A.该细菌中色氨酸合成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
B.基因E、D、C、B、A都存在终止子使转录准确停止
C.该细菌中控制色氨酸合成的5个基因协同表达可能与其进化有关
D.上述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答案:B
思路:
I、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2、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通过控制酶或激素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
质的合成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解:A、由题意可知“当环境中缺乏色氨酸时,该种细菌就会合成这5种醉,将前体物质逐步转化为色氨酸;
当细菌中的色氨酸达到一定浓度时,控制色氨酸合成的5个基因的转录就会关闭”,说明该细菌中色氨酸合
成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不同条件下,与细菌中色氨酸合成相关的5个基因同时表达、同时关闭,结合图示中启
动子位于E基因之外的上游,可推测终止五个基因转录的终止子应位于A基因之外的下游,B错误;
C、与大肠杆菌中色氨酸合成相关的5个基因协同表达是对不利环境的适应(色氨酸缺乏),这是生物进化
的结果,C正确;
D、上述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D正确。
故选B。
6.图中甲、乙、丙表示生物个体或结构,①〜③表示相应过程,下列叙述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A.若甲为二倍体植株,乙为花粉粒,丙为单倍体,则③过程可以用低温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若甲为植物体一部分,乙为愈伤组织,丙为胚状体,则①过程的培养基中通常需添加植物激素
C.若甲为成年母羊,乙为去核的卵母细胞,丙为重组细胞,则③过程操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胚胎移植
D.若甲为成熟哺乳动物个体,乙为配子,丙为受精卵,则基因重组发生在②过程中
答案:D
思路:
1、单倍体育种过程:植物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配子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再经过人工诱导染
色体数目加倍成为可育的纯合体。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外植体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胚状体继续发
育形成新植物体。其中脱分化需在避光条件下进行,而再分化需要光照。
3、基因重组的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
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解:A、若甲为二倍体植株,乙为花粉粒,则②为花药离体培养,丙为单倍体,③过程可以用低温处理或用
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成为可育的二倍体,A正确;
B、若甲为植物体一部分,乙为愈伤组织,丙为胚状体,则①为脱分化,②为再分化,则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需要加入植物激素进行调节,B正确;
C、若甲为成年母羊,乙为去核的卵母细胞,丙为重组细胞,则①②为核移植过程,③表示早期胚胎培养和
胚胎移植过程,则③过程最后一道工序即胚胎移植,即将早期胚胎植入代孕个体的子宫内,C正确;
D、若甲为成熟哺乳动物个体,乙为配子,丙为受精卵,则①为减数分裂过程,②为受精过程,而基因重组
发生在①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
故选D。
7.研究人员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对野牛草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两种激素的不同浓
度均设置3个重复组。待种子萌发后对幼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
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O苗长
■根长
6.00
5.00
4.00
3.00
2.00
S1.00
o
就0.00
平
1.00
2.00
3.00Wri
4.00
5.00►
,对照100015002000250350450
GAiLAA
激素浓度/mg.L1
A.以蒸僧水浸种处理作为对照组,以重复组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B.在野牛草幼苗的生长过程中,IAA和GA3均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C.GA3可促进幼苗茎的生长,IAA可促进幼苗的茎和根的生长
D.实验结果表明IAA、GA3对野牛草幼苗的生长调控均具有两重性
答案:D
思路:根据题意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Q,因变量是苗长、根长,
无关变量包括:溶液处理的时间等,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表明
IAA、GA3对野牛草幼苗的生长调控均具有促进作用。
解:A、应以蒸播水浸种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组,以3个重复组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A正确;
B、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细胞代谢作用,而是给细胞传达信息,对细胞生命
活动起调节作用,B正确;
C、根据题可知,GA3可促进幼苗茎的生长,IAA可促进幼苗的茎和根的生长,C正确;
D、实验结果表明IAA、GA3对野牛草幼苗的生长调控均具有促进作用,不能体现两重性,D错误。
故选D。
8.油烟污染由多种有害物质组成,不易降解。某同学从长期受到金龙鱼油产生的油烟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
油烟降解菌,其筛选分离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③的过程称为梯度稀释
B.在④中的固体培养基加入金龙鱼油,其作用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能源
C.若要判断④固体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的作用,应设计一个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作对照
D.分离得到的降解菌可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长期保存
答案:A
思路:
1、结合题干分析题图:图中以“金龙鱼油”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来培养土壤样品,可分离出能够分解油
烟的微生物。
2、选择培养基是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
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
解:A、分析图解可知,图中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加入金龙鱼油作为唯一碳源,能够初步筛选出能分解油烟
的微生物,并增大其浓度,该过程称为选择培养,A错误;
B、金龙鱼油可作为油烟分解菌的碳源和能源,所以在④中的固体培养基加入金龙鱼油,其作用是为微生物
提供碳源和能源,B正确;
C、若要判断④固体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的作用,应再设置一个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作对照,在对照培养
基和选择培养基上接种等量的菌液后比较两培养基中菌落的数目,若固体培养基中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则可说明该培养基起到了选择作用,C正确;
D、对分离得到的降解菌若要进行长期保存,可采用甘油管臧的方法在-20C的冷冻箱中保存,D正确。
故选Ao
9.图甲是传统发酵技术的装置图,图乙是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
的是()
阀
a阀b
充
排
『
▼,▼
气
气
口
口
季茎•葡萄汁
葡萄糖
甲
A.甲装置既可用于果醋的制作,也可用于果酒的制作
B.使用甲装置制作果醋时,要打开阀a,关闭阀b
C.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中,发酵液的pH都会降低
D.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但反应场所不同
答案:B
思路: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是发酵装置,乙是果酒、果醋制作的实验原理,①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
的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②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③是酵
母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④是醋酸菌发酵形成醋酸的过程。
解:A、甲装置中,阀a控制进气,阀b控制排气,所以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A正确;
B、醋酸发酵的原理是醋酸菌有氧呼吸产生醋酸,而醋酸菌为好氧菌,故应一直打开阀a通气,同时打开阀
b将微生物呼吸产生的C02以及剩余的空气排出,B错误;
C、果酒制作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碳,形成碳酸,导致pH降低,果醋发酵过程会产生醋酸,使发酵液的pH
降低,C正确;
D、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该过程在真核生物酵母菌内的反应场所是线粒体;过程④表示
果醋发酵,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所以该过程的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正确。
故选B。
10.澳大利亚山火持续肆虐四个多月,失控的森林大火烧毁了蓝山地区大片森林。蓝山,因满山的枝树叶子
在阳光下形成蓝色的挥发性蒸气而得名。但如今,蓝山变成了“黑山”“灰山”,考拉因大火成“濒危物
种”。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刺鼻的烟味和火光给考拉传递了化学和物理信息,使一部分考拉逃生
B.可将考拉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培育出新个体
C.对蓝山地区的考拉进行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它的最有效措施
D.考拉鼻子特别发达,形状各种各样,体长也有区别,这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答案:A
思路:
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就地保护,
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
等;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解:A、刺鼻的烟味给考拉传递了化学信息,火光给考拉传递了物理信息,说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
信息的作用,A正确;
B、动物的体细胞不具有全能性,古不能将考拉的体细胞经组织培养形成新个体,B错误;
C、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山火,该地的森林生态系统被
严重破坏,不适合考拉继续在此生活,故对蓝山地区的考拉要进行易地保护,C错误;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考拉鼻子特别发达,形状各种各
样,体长也有区别,这体现了基因多样性,D错误。
故选A。
11.下面是关于生物学中某些变化趋势曲线图,下列说法准确的有()
柱
虫
数S
里
项理同工进食后生长素浓度环境温度P
农药次数的时间
甲乙丙丁
A.甲图c点时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比例大于a点,这是农药引发害虫发生突变的结果
B.乙图若表示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变化,则胰岛素在c〜d段起了重要作用
C.丙图b点时若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是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D.丁图中a点与c点相比较,a点时家兔体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答案:D
思路:
分析图示可知,甲图中,最适宜喷洒农药的次数是b点,高于b会使害虫数量上升;乙图中,随进食时间
血糖经调节先升高再下降,最后稳定;丙图中,b点生长素浓度促进作用最强,c点生长素浓度虽然高于a
点,但促进作用相同。丁图中,随环境温度升高,耗氧量逐渐降低。
解:A、害虫种群抗药个体不是农药引发的,农药只是起到选择作用而已,a处开始进行耐药性的选择,c
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耐药性选择,由于农药的选择作用使甲图a点时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比例小于c
点时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比例,A错误;
B、乙图若表示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变化,则由于胰岛素可降低血糖,故胰岛素在b~c段起了重要作用,B错
误;
C、由于单侧光照,生长素由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所以若丙图b
点为茎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则a点可以是茎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C错误;
D、丁图中a点与c点相比较,a点时家兔耗氧量高,即体细胞有氧呼吸强,释放的能量多,D正确。
故选D。
12.现建立“动物精原细胞(2n=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模型。I个精原细胞(假定DNA中的P元
素都为32P,其它分子不含32p)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正常培养,分裂为2个子细胞,其中1个子细胞发育
为细胞①。细胞①和②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H(h)、R(r)是其中的两对基因,细胞②和③处于相同的
分裂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细胞④
细胞⑤
细胞⑥
细胞⑦
细胞①
A.细胞①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但不一定发生了等位基因的互换
B.细胞②中最多有三条染色体含有32P
C.细胞②和细胞③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相等
D.细胞⑥⑦的基因型相同
答案:B
思路:
图中细胞①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②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
经分裂,染色体分布在两极,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②和③处于相同分裂时期,细胞③
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④〜⑦都是精细胞;细胞①发生了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解:A、图中细胞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分析细胞①中基因组成可知,H和h发生了交叉互换,即发
生了基因重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R和r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A错误;
B、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1个精原细胞(DNA中的P元素都为32P),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正常培
养,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一条链含32P和另一链不含32p。该子细胞
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形成的细胞①中每条染色体,只有一条单体的DNA分子一条链含32P
(共4条染色单体含有32p),细胞①形成细胞②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正常情况下,细胞②有两条染色
体含有32P(分布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但根据图可知,H所在的染色体发生过交叉互换,很有可能H和h
所在染色体都含有32P,因此细胞②中最多有3条染色体含有32p,B正确;
C、根据B项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细胞②和③中各有两条染色体含有32P(分布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但
由于细胞①中发生了H和h的互换,而发生互换的染色单体上不确定是否含有32p,故细胞②和细胞③中
含有32P的染色体数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C错误;
D、由于细胞①发生了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所以由姐妹染色体分向两个细
胞形成的⑥⑦的基因型不相同,D错误。
故选B。
13.黄顶菊是繁殖能力极强的生态入侵植物,耐盐碱,耐贫瘠,严重威胁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种
^
^a
量
0时间
图1
(1)某地黄顶菊入侵(t点)一段时间后,黄顶菊(a)和某原有物种(b)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该
段时间内,黄顶菊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_型,原有物种与黄顶菊之间的种间关系为关系。
(2)科研人员开展了如下实验:
I,在同一实验基地的相同土壤条件下进行种植以研究黄顶菊入侵对土壤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处理土壤全磷g/kg土壤磷酸酶活性mg/(g•h)(该酶可参与有机磷降解)
A空白组0.850.23
B本地植物0.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门式钢结构厂房课程设计
- 迷宫课程设计栈的作用
-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感想
-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雅思作文模板范文
- 数控改造题目课程设计
- 2024-2030年中国硫化染料行业需求动态及应用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电动玻璃升降器开关行业营销策略与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煤制气灶具液化气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预测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步进电机制造行业经营状况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医疗美容产品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北安模式”及推广建议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
- 中小学-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课件
- 九年级中考英语数词课件
- 宜章莽山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
- 2024简易租房合同下载打印
- 前程无忧行测题库
- 新质生产力-讲解课件
- 2024年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组织行为与领导力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