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问题性手机使用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论文_第1页
初中生问题性手机使用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论文_第2页
初中生问题性手机使用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论文_第3页
初中生问题性手机使用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论文_第4页
初中生问题性手机使用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初中生问题性手机使用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摘年4月疫情期间,长丰县北城地区中小学生进行了短期居家学习,学拖延是否有预测作用。增强学校与教师对初中生问题性手机使用和学业拖延的重视。延呈显著正相关,问题性手机使用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拖延关键词:初中生,问题性手机使用,学业拖延引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全国中小学居家上网课。学习效果与网课时容易开小差,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申明睿,年4学业拖延和问题性手机使用的水平,并检验问题性手机使用学业拖延是否有预测作用。希望增强学校与教师对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和学业拖延的重视。笔者所教学段为初中,故而研究对象来自于北城地区两所学校初中生。1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一、学业拖延的内涵与测量1.学业拖延的内涵学业拖延一词最早见于《Academicprocrastination:Frequencyandcognitive-behavioralcorrelates》一文。该文献对学业拖延的定义是:不断延迟制定的学习任务与计划、使任务与计划在规定的最后期限完成或未能完成并产生心理不适感的的行为(Solomon&Rothblum,1984)。的焦躁、不自信等情绪(张传花,司继伟,张宝成,2010)。验。2.学业拖延的测量对学业拖延的测量有自我报告法、行为观察法、拖延日志法、他人评定法。在1982年编制了ProcrastinationSolomon和Rothblum(1984)年编制了《学生版拖延评估量表ProcrastinationAssesment《雷氏一般拖延量表(学生版)》基于《一般拖延量表》(TheGeneralProcratinationScale,GP)修订而成,是单维度量表,测量要素与《艾肯拖延量表》有相似之处,但更适用于学生。量表所包含的20个项目多于学业完成有关(Lay,1986)。Milgram(1988)编制的《学业拖延量表(学生版)》(TheAcademicProcratinationScale-Student撰写这一学业任务,进行测评拖延行为。《塔克曼拖延量表》(TuckmanProcratination行了评估(Tuckman,1991)。自我报告评估式的测量可能存在社会称许性效应。因此研究者们还采用了行为观察学业拖延水平。2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二、问题性手机使用的界定与测量1.问题性手机使用的界定研究者们对问题性手机使用的概念界定有多种角度的探讨。Bianchi和Phillips(2005)将问题性手机使用定义为:在禁止使用手机的场所或者在使用者能意识到使用手机有潜在危险和风险的场合,仍然不当使用手机的现象(Adriana&G,2005)。同时,很多研究者会对手机依赖、手机成瘾、手机滥用、无手机恐惧症进行研究。有研究者认为对手机的依赖也称为问题性手机使用,或手机成瘾,或无手机恐惧症(肖祥,2014),这将与不良手机使用行为相关多个不同概念等同于一个概念了。但问题性理或心理不适应、强烈持续的依赖和渴望、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状态。同Bianchi和Phillips对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定义相比,以及与Billieux对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定义相比Bianchi和Phillips两位学者对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定义强调了禁止使用手机机所产生的心理与学业影响,故而研究采用Billieux的问题性手机使用定义,从更广泛的范围研究高中生不良的手机使用行为。2.问题性手机使用的测量就问题性手机使用的测量先后编制了相关量表。简化版《手机问题使用量表》的所有项目适用于疫情期间初中生手机使用情况。三、研究理论框架3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对手机的接触增多,学习环境有所变化,使用手机的行为也增多,都将影响学生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故而研究中,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中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将问题性手机使用作为环境与行为的综合因素,探索问题性手机使用对学业拖延的影响。四、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丰县两所普通中学,共计1045名被试,其中的七年级514人,八年级531人。其中所有被试均有手机使用的经验,且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研究。问卷。从三十个班级中共回收问卷1045份,其中有效问卷924份,有效回收率达到88.4%。数据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分布如表1。表1被试在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分布变量 类别 人数 有效百分比女 425 46%性别年级班级类别年龄父亲学历

男 499 54%七年级 436 47.2%八年级 488 52.8%重点班 224 24.2%次重点班 362 39.2%普通班 338 36.6%13 37 4.0%14 316 34.2%15 419 45.3%小学 94 10.2%初中 438 47.4%高中/中专 242 26.2%大学(专科/本科) 138 14.9%4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母亲学历2.研究工具

研究生(硕士/博士) 12 1.3%小学 234 25.3%初中 395 42.7%高中/中专 193 20.9%大学(专科/本科) 95 10.3%研究生(硕士/博士) 7 0.8%PhoneProblemUseScale,MPPUS)由27个项目的戒断性、手机使用的渴求感及手机使用产生的消极后果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根据Lay包含151到5分。其中八个项目是正向计分题目,七个项目是反向计分项目。个体在该量表上的0.85。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α是0.84。3.数据处理对问卷完成度未达到90%的问卷进行筛除,共删除26份。步骤二,使用EXCEL录入问卷完成度达90%的纸质版问卷数据。随后对人口学信SPSS18.0重复问卷、正反向计分题选项相同等数据剔除。剔除有重复选项的问卷31份、正反向计分题选项相同的数据64份,重复问卷0份。步骤三,使用SPSS18.0对924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初中生在问题性手机使用和学业拖延两个变量的分布特点,探究问题性手机使用和学业拖延的关系。统计分析。第二步,进行问题性手机使用和学业拖延的相关关系描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问题性手机使用和学业拖延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相关系数。5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五、研究结果1.学业拖延通过描述性分析得到学业拖延的群体均值是2.55,标准差是0.57。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在学业拖延的初中生群体上是否存在显学业拖延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类别以及父亲与母亲的学历等方面,学业拖延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2.问题性手机使用通过描述性分析得到问题性手机使用的群体均值是2.39,标准差是0.71。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初中生群体在问题性手机使用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如表2所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班级类别和不同父母文化程度间的初中生群体在问题性手机使用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如表3所示。表2性别、年级在问题性手机使用上的差异性检验问题性手机使用N问题性手机使用NMSDt4994252.382.40.700.74-0.604364882.452.340.720.722.26*性别女七年级八*p<0.05

表3班级类别和父母文化程度在问题性手机使用上的差异性检验问题性手机使用NMSDF重点班2242.400.67班级类别次重点班3622.400.690.04普通班3382.400.78父亲学历

小学 94 2.39 0.64初中 438 2.41 0.70

2.47*6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高中/中专2422.430.71大学(专科/本科)1382.220.79研究生(硕士/博士)122.600.95小学2342.440.67初中3952.400.70母亲学历高中/中专1932.360.780.68大学(专科/本科)952.310.75研究生(硕士/博士)72.361.14*p<0.05在性别方面,男生与女生在问题性手机使用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在年级方面,结果显示在问题性手机使用上存在显著不同(t(922)==0.024),表现为七学生的问题性手机使用水平更高。性差异。(F(4,919)=2.465,p<.05)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母亲文化程度方面,结果显示问题性手机使用无明显不同。3.问题性手机使用与学业拖延的关系以问题性手机使用为自变量、学业拖延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表4问题性手机使用对学业拖延的回归分析问题性手机使用

B 标准系数 t Sig. R2 △R2 F0.16*** 0.20*** 6.24 0.000 0.04 0.04 38.93******p<0.001结果显示,问题性手机使用对学业拖延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0.16,六、综合讨论题性手机使用对学业拖延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0.16,7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的生活习惯和手机使用习惯,不对手机使用产生依赖与成瘾的心理。参考文献文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