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铬试验要求_第1页
镀铬试验要求_第2页
镀铬试验要求_第3页
镀铬试验要求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镀铬试验要求镍-铬和铜-镍-铬装饰电镀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零件(钢铁基体或塑料基体)上镍-铬和铜-镍-铬装饰电镀层的要求。规定了汽车上使用的镍-铬和铜-镍-铬装饰电镀层的厚度、外观、结合强度、防腐性能等的检测及评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内外饰件表面的装饰性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GB4955-97金属覆盖层厚度测定阳极溶解库仑方法GB5270-85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GB6460-86金属覆盖层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GB6461-86金属覆盖层对底材为阴极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电镀试样的评级GB6462-86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截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GB12600-90塑料上铜+镍+铬电镀层GB/T9797-97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沉积层GB/T12610-90塑料上电镀层热循环试验GB/T12611-90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GB/T13911-92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QC/T625-99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DIN50017Condensationwatertestatmospheres3术语主要表面汽车用装饰性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以下简称装饰性电镀层)镀覆前后的规定表面,此表面对镀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极为重要。最小厚度在镀件的主要表面上所测得的局部厚度的最小值。4需提供给供方的信息本标准规定的相关技术参数等必要信息。基体材料和表明镀层服役环境的使用条件号或所需特定镀层的分级号如果只提供基体材料号和使用条件号,而未提供镀层分级号,供方可以在满足产品要求的前题下确定。表面要求可以向供方提供具有相应表面状态的样品,或者由供方提供,需方进行认可。

主要表面应标在零件图纸上或者提供适当标记的样品,提供主要表面上不可避免的挂具缺陷或流痕位置非主要表面允许缺陷的程度根据本标准对装饰性镀层进行相关试验的检验方法的选用,如镀层结合强度的试验方法的选用等。其它要求5装饰性电镀层的表示方法装饰性电镀层的表示方法按GB/T13911-92的规定。本标准涉及到的符号如下:本标准涉及有b(光亮)、s(半光亮)、d(双层或三层)、mp(微孔)、mc(微裂纹)、r(普通)此数值单位是um本标准涉及Cr(铬)、Ni(镍)、Cu(铜)本标准涉及Ep(电镀)本标准涉及有Fe(钢铁基6装饰性电镀层使用条件号及镀层分级号6.1使用条件号按GB/T9797-1997的规定,本标准涉及的装饰性电镀层的使用条件号见表1。表1装饰性电镀层的使用条件号使用条件号使用环境恶劣程度事例4特别恶劣环境对外观要求极高的汽车外部零件或者要求耐较高温度的零件,如标牌、散热器格栅等3恶劣环境汽车外部零件或汽车内部人经常接触的零件,如装饰条、内开手柄等2一般环境汽车内部人不经常接触零件,如座椅头枕支杆等6.2装饰性电镀层分级号相关规定按GB12600-90和QC/T625-1999。钢铁基体与塑料基体的分级号举例见表2。表2装饰性电镀层的分级号基体材料使用条件号分级号钢铁基体(Fe/)4Fe/Ep•4Fe/Ep•(me)3Fe/Ep•3Fe/Ep•(me)2Fe/Ep•4Fe/Ep•4Fe/Ep•(me)3Fe/Ep•2Fe/Ep•塑料基体(PL/)4PL/Ep・3PL/Ep・2PL/Ep•Cu25Ni15b(或s、d)Crr(或mp、me)对镀覆前基体零部件的要求对钢铁基体零部件要求金属基体零部件在装饰性电镀前质量控制要求按GB/T12611-90规定。对塑料基体零部件要求零件内部不应存在缺陷如裂痕或气泡等。为了保证电镀的持久及精致,必须将其在无应力下生产。主要表面必须光滑无合模线、裂痕或者其他缺陷。此表面必须绝对清洁而无油渍或汗渍、手迹等。7.2.3对状态发生变化的塑料件如模压件要求在制品成型后24h以上才能进行电镀。7.3对镀覆前基体零部件及其主要表面的要求以能够达到产品设计要求具体确定对装饰性电镀镀层的要求对装饰性镀层,装饰性和防护性的要求都比较严格,所以以下指标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还有什么装饰功能、防护功能上的其他特殊要求,产品设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外观镀件主要表面必须具有均匀,高度光亮的外观,不应有明显的镀层缺陷,例如鼓泡、孔隙、粗糙裂纹、局部漏镀区、花斑或变色。非主要表面上可允许的缺陷和主要表面上不可避免的缺陷(挂具流痕)位置根据设计确定。为了避免镀件在储存和运输中出现腐蚀或者划伤而影响外观,镀件应使用专用的包装材料分别包装。厚度镀层的铜镀层和镍镀层的最小厚度值建议采用表2的分级号所示最小厚度,在满足其它各项指标的条件下可以向下浮动5um,但是铬层厚度须依照表2分级号所表示的最小厚度。微孔和微裂纹对于微孔铬,微孔数mp>100个/mm2对于微裂纹铬,要求mc=250-800裂纹/cm。镀层结合强度镀层与基体或各组合镀层之间应结合良好。镀层能够通过的试验要求,试验后镀件的主要表面不应出现起泡、起皱、裂纹或脱落等现象。镀层的耐腐蚀性能镀层能够通过所规定的试验,按照GB6461-86对主要表面进行评级应达到表3规定。表3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要求基体材料使用条件号耐腐蚀,性CASS试验时间/h保护等级钢铁基体448全8348全8232全8塑料基体448全8348全8224全8注:要求外观等级评定时最低比保护等级降2级。检测试验抽样检验的样件不少于5件,不允许从零件上截取部分进行试验,如果零件较大可以将同材料小件在同条件下施镀作为试样。除了微孔和微裂纹测定外其他试验须在镀后24h后进行检测。外观目测检验。厚度测量用GB4955-97阳极溶解库仑法或GB6462-86显微测量法测定镀层的厚度,厚度测量的误差不允许大于10%。微孔和微裂纹测定微裂纹可以不经预处理直接用100倍的金属显微镜以反射光或斜射光观察,如果有争议则要先用铜沉积法显示裂纹。微孔一定要用铜沉积预处理。铜沉积预处理的方法参见GB9797的规定。镀层的结合强度按GB5270-85的热震试验或磨、锯试验进行镀层结合强度的测定(或双方协商确定),经试验后,镀层与基体、镀层与镀层之间不应出现分离。根据需要进行热循环试验和耐潮湿性试验。9.4.1镀层的热循环试验塑料基体上的电镀层需进行4个周期的热循环试验。热循环试验借鉴SB/T12610-90的方法进行(具体规定见表4规定)。热循环试验和镀层分级号的关系见表4。表4热循环试验和镀层分级号的关系使用条件号热循环试验镀层分级号4在温度为-40±2C的低温箱内放置4h在温度为20±5C的干净环境中放置30min在温度为100±2°C的干燥箱内放置30min在温度为20±5C的干净环境中放置30minPL/Ep・(或3在温度为-40±2C的低温箱内放置4h在温度为20±5C的干净环境中放置30min在温度为80±2C的干燥箱内放置16-24h在温度为20±5C的干净环境中放置30minPL/Ep・(或2在温度为-40±2C的低温箱内放置4h在温度为20±5C的干净环境中放置30min在温度为80±2C的干燥箱内放置16-24h在温度为20±5C的干净环境中放置30minPL/Ep•Cu20Ni10b(或s、d)Crr(或mp、me)注:不允许将零件长时间放在+80°C以上的环境,上述的干净环境温湿度为23±2°C,50±2%。试验后镀件放置1h之后,目测检查其主要表面不应出现起泡、起皱、裂纹或脱落等现象,非主要表面允许的缺陷由设计要求确定。9.4.2耐潮湿性塑料基体装饰性镀层要进行48小时(两个周期)的耐潮湿性试验,参照DIN50017(具体要求见表5)。试验后目测检查镀件的主要表面,主要表面不应出现起泡、起皱、裂纹或脱落等现象,非主要表面允许的缺陷由设计要求确定。表5耐潮湿性试验要求条件试验要求单周期试验时间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第一部分8h(包括加热时间)40±3C近100%(试样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