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复习材料_第1页
医学心理学复习材料_第2页
医学心理学复习材料_第3页
医学心理学复习材料_第4页
医学心理学复习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医学心理学(medicalpsychology)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才目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因素、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科学。认知过程cognitiveprocess是指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适应sensoryadaptation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变化导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sensorycontrast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联觉synesthesia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感觉补偿sensorycompensation当人们的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的感觉会高度发展起来弥补其缺失的感觉功能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错觉illusion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情绪emotion情感affection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情绪侧重外部表现,情感侧重内心体验。动机motivation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挫折frustration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气质temperament: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性格character: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应激stress:指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stress:个体面临或觉察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过程。评价evaluationorappraisal:是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应激反应stressreaction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行为方面的变化。人格personality: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心理评估psychologicalassessment: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一心理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的过程。心理测验(psychologicaltest)是依据特定的心理学原理和技术,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客观化、标准化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方法。心理干预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包括:健康促进healthpromotion是指在普通人群中建立适应良好的行为、思想和生活方式,也称为一级干预。预防干预preventiveintervention是指有针对性的采取降低危险因素和增强保护因素的措施,二级干预。心理治疗

psychotherapy: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在一定的程序中通过与患者的不断交流,在构成密切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使其产生心理、行为甚至生理的变化,促进人格的发展和成熟,消除或缓解其心身症状的心理干预过程,三级干预。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health)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的过程(认知、情绪和意志)协调一致,人格保持相对稳定,适应现实社会良好。访谈interview:医生或心理学家与来访者(患者)沟通的一个重要过程,是收集信息、诊断评估和治疗干预的基本手段。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diseases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sysiologicaldiseases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广义:特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Disorder),是指人的认知、情绪、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和人格偏离正常人群,并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不能适应社会。神经症neuroses神经官能症,由大脑功能活动暂时、轻微的失调造成的心理障碍。焦虑症anxietyneurosis指向未来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某种威胁或危险,造成焦虑、紧张和恐惧,而这种紧张、焦虑的程度往往与现实事件很不相称。医患关系(Docto—atientrelationship)是指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问答题医学模式改变:(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包括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消失的全部动力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过程,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的加工进程,即心理活动。它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①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言语等。②情绪过程,人们在认识世界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动地对外界事物进行评价。如果事物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则产生趋向之的倾向,反之则产生背离的倾向。同时会产生心理内部的一种特殊体验,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以及喜、怒、哀、惧等,这就是情绪过程。情绪过程即人对事物态度的内部主观体验,同时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的行为动作。③意志过程,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某种情绪体验,而且还能主动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人在自己的活动中确定一定目标、按计划行动,当机立断,不断自我调节,克服困难,有计划地主动行为,力图达到该目标的心理过程,即意志过程。人格包括两个方面:人格特征和人格倾向。人格特征是指先天遗传、稳定不易变化的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等。人格倾向指后天习得,随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倾向,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身疾病具备条件:1.心理社会应激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2.表现为躯体症状,有器质性病理改变或抑制的病理生理过程;3.不属于躯体形式的精神障碍。心身作用类型:⑴心理因素直接引起躯体变化(2)心理因素影响躯体(3)心理与躯体变化才目伴出现(4)躯体疾病伴随心理症状(5)躯体疾病过程结束后遗留的心理问题心身疾病发病机制:1.心理动力学理论: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特异的潜意识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起特定的心身疾病;2.心理生理学:研究侧重于心身疾病发病过程,重点说明哪些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物学机制作用于何种状态的个体,导致何种疾病的发生;3.行为学习理论:认为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由于个体素质上的、或特殊环境因素的强化,或通过泛化作用,使得这些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被固定下来,而演变成为症状和疾病;4.综合发病机制。心理障碍概念的三内涵:1.生物学概念:是指患者脑功能偏离正常或脑有分子水平或细胞水平的病理变化;2.心理学概念:是指患者自觉有心理痛苦并主动求医,心理检查其心理活动从统计学角度看也是偏离正常范围;3.社会学概念:是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工作能力、遵守社会规章制度能力和适应社会认可的文化能力之一或多项有障碍。心理障碍判断标准:经验标准、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社会学标准神经症共同特征:1.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2.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改变;3.焦虑情绪;4.防御行为;5.人际关系冲突;6.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7.妨碍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神经症的概念是不伴有脑器质性病变的一种心理障碍,患者有明显的可查出的心理冲突且摆脱不了,并自觉心理痛苦,有情绪障碍,心理活动和社会功能某一方面偏离正常,但自知力良好,主动求治。主要的类型有:强迫性神经症:又叫强迫症,临床上可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类。疑病性神经症:对身体健康的过分关注,有疑病的强迫性观念。恐怖性神经症:主要分为三类,场所恐怖、社交恐怖、特定恐怖。焦虑性神经症:两类,惊恐障碍,又称机型焦虑发作;广泛性焦虑障碍,又称慢性焦虑症。神经衰弱: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癔症:分为癔症性精神障碍和癔症性躯体障碍。人格解体神经症:分为身体解体、现实解体和情感解体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表现: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或难受,但又无处排遣;遇事常往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对日常生活(包括爱好和娱乐)的兴趣减弱;尽可能回避亲友聚会或热闹场合;常夸大自己的缺点、自卑、自责,有内疚感;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使患者感到脑子迟钝,思维困难,无法完成工作学习,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对自己的痛苦无力自拔,更加感到悲观,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活着不如死去;甚至企图以自杀寻求解脱。此外还有躯体不适感,如失眠、头痛、胸闷心慌、疲乏无力等症状。心理测验的基本要素:样本、信度(一测验工具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效度(一个测量工具能测量出所要测东西的真实程度)、常模(指某种测验在某种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可比较的标准)、标准化(控制无关因素对测验目的的影响的过程,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对测验结果的解释程序的一致性)。心理测验分类:测验功能:能力测验(韦氏量表)、人格测验(16PF)、成就测验。测验方法:问卷测验、作业测验、投射测验。测验目的: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提示性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566个项目构成,其中临床量表集中在前399题。包括10临床量表【疑病量表(Hs)、抑郁量表(D)、癔症量表(Hy)、精神病态性偏倚量表(Pd)、男子气或女子气量表(Mf)、妄想量表(Pa)、精神衰弱量表(Pt)、精神分裂症量表(Sc)、躁狂症量表(Ma)、社会内向量表(Si)】和4个效度量表【Q量表、L量表、F量表、K量表】。美国常模T>70,中国常模T>60,可能人格异常或偏离。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三个人格维度量表(N:神经质维度、E:内-外向维度、P:精神质维度)和一个效度量表(匚掩饰量表)。T:40〜60----中间型;T:30〜40或60〜70----倾向型;T:30以下或70以上-----典型型。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A乐群性、B聪慧性、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G有恒性、H敢为性、I敏感性、L怀疑性、M幻想性、N世故性、O忧虑性、Q1激进性、Q2独立性、Q3自律性、Q4紧张性。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10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因子分越高,症状越多,障碍越严重。心理咨询的原则:保密性原则、信赖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心理治疗基本原则:保密原则、尊重原则、接纳原则、中立原则精神分析疗法的目的: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创立的,也被称为深层心理学的方法或精神分析方向的心理治疗,帮助病人进行人格的重建,解决早年的心理冲突,扩展自我意识等。基本技术:1.自由联想;2.释梦;3.对阻抗的分析与释义;4.对移情的分析与释义行为疗法基本理论:人类的一切行为(除少数是遗传外)都是经过后天学习而来。正常行为和变态行为都是后天环境强化的结果,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是由其生活的强化史所决定的。变态行为是由于个体长期误习所致,没有学会必要的、与人和睦才目处的行为,而学会了无效的适应不良行为。基本技术:松弛疗法(借助与一定的方法直接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促进机体自身平衡调节的一种心理治疗)、系统脱敏(基本理论:人的一切行为,正常的、异常的都是条件反射建立的结果。通过强化、泛化、分化而拓通、牢固,形成新的行为,通过消退而使原有行为消失。治疗师帮助患者建立与不良行为反应才目对抗的松弛条件反射,然后在接触引起这种行为的条件刺激中,将习得的放松状态用于抑制焦虑反应,使不良行为逐渐消退,最终使不良行为得到矫正)、冲击疗法(又称满灌疗法,让患者一开始就进入他最恐怖的情境,直接消退不良反应。即把能引起患者极大恐惧的刺激暴露给患者,置他于极恐怖的之情景中,取物极必反之效果,从而消除恐怖情绪)、厌恶疗法(厌恶疗法是一种通过轻微的惩罚来消除适应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认知治疗-合理情绪疗法基本理论:①基本观点是:一切错误的思考方式或不合理的信念,是导致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其目的是帮助来访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他们带来的消极影响②埃利斯将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归纳为ABC理论:A-诱发事件;B-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C-个体在这一事件发生后的情绪和行为反应。RET理论认为,A并不是C的直接原因,而是在A发生之后,个体必然对A做出某种评价B,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C的直接原因③核心:改变不合理的想法,并以合理的观念替代,是RET治疗实践的核心。其中最为重要的方法是对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质疑,加以驳斥和辩论D,最终产生治疗效果E。A-B-C-D-E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模型(ABCDE治疗模型:A——找出引起不良情绪的事件、诱因;B——伴随该事件产生的不合理信念、想法;C——描述由此导致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后果;D——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对不合理信念逐一反驳;E——观察信念改变后产生的结果)。实施步骤:(1)心理诊断阶段:使患者识别自己有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