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绎与楚国之战国时期开拓之国的历史历程_第1页
熊绎与楚国之战国时期开拓之国的历史历程_第2页
熊绎与楚国之战国时期开拓之国的历史历程_第3页
熊绎与楚国之战国时期开拓之国的历史历程_第4页
熊绎与楚国之战国时期开拓之国的历史历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熊绎与楚国之战国时期开拓之国的历史历程

楚文化为中华民族和世界做出了丰富的文明成就,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古代的“钩子”是明亮的珍珠。有必要对其进行发掘。一、国都执行国都考证“牵钩之戏”,追根溯源,须得从荆楚的产生与楚的强大说起。在我国奴隶社会的西周时期,周天子封熊绎于荆.睢之地。熊绎创业立国的荆.睢之地,就是现今湖北襄樊南漳县域附近,《山海经》第五“中山经.中次八经”载:“东北百里,曰荆山,……漳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睢”。荆,即今荆山,因其地多牡荆而得名;睢,即睢山(今称主山寨),因其地多山楂而得名。熊绎在这儿建都丹阳,当时还是一个弱小的部落小国,方圆不过百里。张正明先生认为:熊绎的国都也叫丹阳,但已不在丹水之阳,而在睢山与荆山之间,今蛮河(古睢水)中游近上游之处。丹阳名为国都,然而没有城池,只是一个寨子,类似后世所称的“棘围”,可以想像楚创业之初的艰难。但楚先民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创业300余年。楚人开拓建国后,先后兼并了60多个部落小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日益强盛。楚国历时800余年,是中国古代延续时间最长的诸候国之一,盛时版图面积达100万平方公里以上,疆域几乎是今天的南半个中国,人口五百万,占战国时期中国总人口的1/4,可以说楚国曾是当时东方惟一的一个地域辽阔、人文鼎盛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幅员,实力充盈,兵精粮足,四方辐凑的大国,拥有最多的人民、土地与财富,又具有博大的胸怀,进取的精神,先进的文化,创造的勇气,必能培养其雄心。于是楚北上,策马黄河,敢于问鼎中原,东征,舟横长江要与吴、越大国争锋。二、“钩强”之方日益强大的楚国为了有效地与长江下游的越、吴等国争斗,于楚康王11年(公元前549年)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舟师,“牵钩”大概就在这时用于军中,最初是配合水战的一种军事技能。战国时期的《墨子.鲁问》最早记录“牵钩”中的战器“钩强”:“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强之,量其钩强之长,而制为之兵。楚之兵节,越之兵不节,楚人因此若势,亟败越人”。公输子即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工匠鲁班,当时楚国与越国之间进行水上舟战,楚国聘请楚地游历的鲁班为其设计了一种名为“钩强”的器具,在舟战优势的情况下可以用它钩住敌舟,不让其逃脱,在失利时可以用它抵住敌舟,不让其接近。开战时,一只只大铁钩钩住越国战船,每个铁钩后都有数十上百的楚军士卒,拼命拖住连结铁钩的粗绳索,使越船无法行动,最终楚军大获全胜。后来人们研究楚国的这种兵器叫“钩强”不妥,清代学者毕沅曾对《墨子.鲁问》中的“钩强”提出疑义,他认为不应该称之为“钩强”,而应该称之为“钩拒”,查兵部分《墨子》作“拒”。清代学者孙治让在《墨子闲诂》中指出:“退者以物钩之则不能退,进者以物拒则不得进,此作“钩强”无义。凡“强”字当从《太平御览》作‘拒’。应把用于钩和拒两种动作的兵器称为“钩拒”。由于楚国以“钩拒”之兵器取得了军事胜利,楚人“以为教战,流迁不改,习以相传”。(《隋书.地理志》)。其后,这种钩拉敌舟的战术操练又从水上移到陆地。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平日军队也经常用“钩拒”的兵器和方法进行军事训练。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此时“钩拒”的操作用具已由篾缆取代了战器,在将领的指挥下,士兵分成两队,手挽竹编的篾缆,伴着惊天动地的鼓声和呐喊声,奋力钩、拉、牵、拖。它模拟水军舟师作战形式,在钩或拒时需要士兵强大的力量和技巧,并需要集体配合用力,都能发挥最大的效力。当时的:“钩拒之戏”没有规则,器具是用竹皮编成的比较粗糙的篾缆,但演练起来能够锻炼士兵的意志品质,壮大军队的声威气势。这种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军事演练时称“钩拒之戏”,也就是我们要考证的“牵钩之戏”。三、“牵钩之戏”、“深刻性”由于楚军在陆地上演练“钩拒之戏”气势宏大,场面壮观,又具有刺激性、竞技性、娱乐性和观赏性,因此很快从军队传到民间。最早记载“施钩之戏”的典籍是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其曰:“打毬、秋千、施钩之戏。———施钩之戏,绠作篾缆,绵亘数里,鸣鼓牵之。”打毬(骑在马上持棍击毬)和秋千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体育项目,《荆楚岁时记》把施钩之戏与打毬、秋千相提并论,足以说明“牵钩之戏”也是我国最早的体育项目在民间开展。《隋书.地理志》、《封氏闻见记》等史料也说明“施钩之戏”或“牵钩之戏”起源于楚地的襄阳和南郡江陵一带,尔后“传于他郡”。如《隋书·地理志》:“二郡(南阳、襄阳)又有牵钩之戏,云从讲武所出,楚将伐吴,以为教战,流迁不改,习以相传,钩初发动,皆有鼓节,群噪歌谣,震惊远近,俗云以此厌胜,用致丰穰,其事亦传于他郡”。《封氏闻见记》也说“牵钩之戏”是“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牵钩之戏”从楚国开始从一种军事训练,传到民间成为一种娱乐体育活动,在湖北襄汉一带形成风俗,举行时间是正月十五,其主要目的是祈求年丰。其后这一荆楚地区的地方性习俗迅速发展到全国,南朝称之为“施钩之戏”,隋代称之为“牵钩之戏”。四、《观拨河俗戏》唐朝时,由于中宗、玄宗的喜爱与提倡,“牵钩之戏”迅速发展成为一项国家的活动项目。唐御史中丞封演所撰《封氏闻见记》曰:“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主,相传楚将伐吴以为教战。......古用篾缆,今民则以大麻絙,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前,分二朋,两相齐挽。当大絙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该记载第一次启用了“拔河”这一名词,并详细介绍了“拔河古时叫牵钩”,是襄汉民间风俗,多在正月十五活动,楚军伐吴时用“牵钩”的方法训练士兵。古时的“牵钩”器具用竹篾作缆,现用麻作主绳,绳长四、五十丈左右,主绳两头分支出若干条细绳,是参加活动者挂于胸前发力用的,“拔河”的人分为二队,两队一齐挽住细绳用力,并在主绳中央立大旗当河界,“震鼓叫噪”,周围有众多啦啦队击鼓助威,呐喊加油。“使相牵引”即启用裁判(主持官)把绳,以拔过河界判定胜负,叫“拔河”。这时的拔河“既是对丰年的祈求,也是在显示人力回天的力量。唐玄宗李隆基多次在御楼主持拔河,场面甚是浩大。据《封氏闻见记》载:“元(玄)宗数御楼设此戏,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蕃客士庶,观者莫不震骇”。你看,李隆基还邀请蕃客,连少数民族的外宾和外国使节也请来当观众了,玄宗可能是想通过此项气势恢宏、场面浩大的拨河运动来充分显示一下唐王朝的强盛和军队的强大。唐明皇兴趣所致还特意写了一首诗《观拨河俗戏》:“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噪齐山及嶪,气作水腾波。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并在诗前小序说:“俗传此戏必致丰年,故命北军以求岁稔。”皇帝写了诗,大臣们自然要奉和应制的,时任中书令张说,便写一首《奉和圣制观拔河俗戏应制》:“今岁好拖钩,横街敞御楼。长绳系日住,贯索挽河流。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春来百种戏,天意在宜秋”。从以上两首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牵钩之戏”在唐朝时的壮观场面,宏大气势及活动目的。这里我们必须提一下当时一个新科进士薛胜的《拔河赋》。《封氏闻见记》载:“进士河东薛胜为《拔河赋》,其辞甚美,时人竞传之”。由于咏唱拔河的赋甚少,薛胜的《拔河赋》是唐朝在这方面传下来的唯一作品,因而十分珍贵,兹据《全唐文》卷618所录照抄于下:《拔河赋》唐.薛胜皇帝大夸胡人,以八方平泰,百戏繁会,令壮士千人,分为二队,名拔河于内,实耀武于外。伊有司兮,昼而于麻,宵尔于纫。成巨索兮高轮大,圈合拱兮长千尺,尔其东西之首也,派别脉分,以挂人胸腋,各引而向,以牵乎强敌。载立长旗,居中作程,苟过差于所志,知胜负之攸平。于是勇士毕登,嚣声振腾,大魁离立,麾之以肱。初拗怒而强项,卒畏威而伏膺。皆阵力而就列,同拔茅之相似,瞋目贔屭,壮心恁陵,千里话日执金吾袒紫衣以亲鼓,伏柱史持白简以鉴绳。败天隐恶,强无蔽能,威若呑敌于胸中,惨莫带芥,又似拔山于肘后,匪劳凌兢。然后一鼓作气,再鼓作力,三鼓兮其绳则直。小大东兮大不东,允执厥中,鼍鼓逢逢,士力未穷。身挺拔而不动,衣廉褥而从风,斗甚城危,急逾国蹙,履陷地而灭趾,汗流珠而可掬。阴血作而颜若渥丹,胀脉愤而体如瘿术。可以挥落日而横天阙,触不周而动地轴。孰云遇敌迁延,相持蓄缩而已。左兮莫往,右兮莫来。秦皇鞭石而东向,屹不可推,巨灵蹋山而西峙,嶷乎难摧。绳暴扑而将断,犹匍匐而不回。大夫以上,停胎而忘食;将军以下,虓阙而成雷。千人拤万人咍,呀奔走,岔尘埃。超拔山兮力不竭,信大国之壮观哉!嗟夫:虚声奚为?决胜在场。实勇奚为?交争乃伤。彼壮士之始至,信其锋之莫当;泊標纷以校力,突绳度而就强。懦绝倒而臆仰,壮乘势而头抢,纷纵横以披靡,齐拔刺而陆梁。天子启玉齿以璀璨,散金钱而莹煌。胜者皆曰予王之爪牙,承王之宠光。将曰拔百城以贾勇,岂乃牵一队为刚。于是匈奴失筋,再拜称觞曰:“君雄若此,臣国其亡!”《拔河赋》对唐朝的“牵钩之戏”写得可谓生动新奇,惟妙惟肖,史称奇文,其子薛存诚在《旧唐书》卷153有传:“父胜能文,尝作拔河赋,词致浏亮,为时所称。”薛胜对唐明皇时一场拔河比赛的规模、人数、场地、器材、规则、裁判、场面、氛围、紧张程度、各类人物、目的、过程、结果等都进行了真切详实的描述,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历史考证资料,对我们研究“牵钩之戏”及拔河运动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五、万人麻黄文化体现了韩民团结的美好愿望楚“牵钩之戏”在唐代发展成高峰以后,不知何故在唐以后的历史朝代就难觅踪迹了。但,令人惊喜的是,目前在我国西部甘肃的临潭县仍然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举行一年一度的临潭(洮州)元霄节万人扯绳(拔河)活动。临潭县的扯绳活动实际上是源于古时的“牵钩之戏”。据《洮州厅志》记载:“其俗在西门外,以大麻挽作两股,长数十丈,另将小绳连挂于大绳之中,分上下两股,两钩齐挽。少壮咸牵绳首,极为扯之,老弱旁观,噪声可撼岳,为上古牵钩之遗俗。”据当地主办者称,临潭县万人扯绳活动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最早为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明将沐英为平叛,兵至临潭(古为洮州),沐英将军在驻洮州期间,在当地以“牵钩”为军中游戏,用以增强将士体力。后来明朝实行屯田戌边。据甘肃临潭《洮州厅记》记载:“从征者,诸将所部兵,即重其地。因此,留戌。”军中许多人落户于洮州,扯绳之俗遂由军中转为民间,就是古之牵钩在临潭县一直留传下来的历史渊源。以至后来群众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晚上举行扯绳活动,每晚三局,三晚九局。并把扯绳作为“以占年岁丰歉”的象征,既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扯绳,也反映了各族群众渴望丰衣足食,国泰民安,民族团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今年2月1日至10日我院“牵钩”科研课题成员赴甘肃临潭县对万人扯绳(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五)进行了实地考察,证实临潭县万人扯绳活动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还在传承楚“牵钩之戏”的地方,实在令人高兴。虽说楚“牵钩之戏”在唐以后没有在全国广为流传,在其发祥地襄汉地区逐渐不见踪影。但,据中南民族大学杨万娟教授考察研究:在韩国、日本有一种古老的与我国古之牵钩仪式、功能、形式完全相同的拔河运动。“每到阴历正月十五,韩国汉江以南一些地区,都要举行传统的大拔活动。拔河的绳索用稻草捻成,长200米,直径为1米,重达40吨。绳索分成两条,各长100米,绳索的头部呈椭园形,直径为1.8米,两条绳索的头部用一根巨大的木桩连接,主绳旁都布满一条条细绳索,比赛时村民分成两队,每队2500人”。(《环球时报》记者报道)。杨万娟教授通过考证描述:“这种传统拔河绳索与现代拔河绳完全不同,绳子又粗又长,长者达百米,重者达几十甚至上百吨,拔河绳分为公绳和母绳两条,绳索的头部做成套环状,公绳套进母绳之中,然后用一根巨大的木桩连接,主绳旁都布满一条条细绳索,比赛完后,绳索被分割成上万条,当场分发给参赛人员和观众。据说,得到绳索的人会走运。”这种大型拔河运动在韩国有很久的历史,据韩国古籍《东国岁时记》记载:“湖西俗有炬战,又以綯索分队,把持相牵引,不被引者为胜,以占丰。”又“岭南俗有葛战,以葛为索,大可四、五丈十长,分队相引以决胜,谓之占丰。”这种“炬战”、“葛战”之戏的目的是为了“占丰”,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杨教授在中、韩文化比较研究中认为:韩国文化主源于中国南方,与中国的楚文化近源。楚文化火种从辰韩之地逐渐延伸到整个半岛,甚至影响到日本。比较中韩两国的大拔河,他们之间的相同相似显而易见,这种古老的拔河活动应该是源自荆楚大地的襄阳、江陵一带。秦末初汉大批的楚国移民到了韩国南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