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方案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项目概述 1项目背景 1总体目标 2设计依据 3需求分析 5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5小区安防建设及智能应用现状 5数据信息采集及数据应用现状 6需求分析 7公安治安管理需求分析 7小区管理需求分析 8居民应用需求分析 9系统总体设计 10设计原则 10设计思路 11总体架构 11联网架构 15系统特点 20多维智能感知设计 22前端布建 22布点思路 22典型场景 23前端子系统设计 24小区物业智能应用设计 80系统功能和应用 80平台应用 80物业移动端应用 168居民移动端应用 169社区大数据应用设计 171数据资源管理设计 171数据架构 171信息资源汇聚 172数据汇聚方式 174数据资源池 176数据资源平台 178数据存储策略 187系统功能和应用 189平台应用 190民警移动端应用 201系统安全要求 202网络传输与接入安全 202系统数据安全 204应用安全 205行为审计措施 207故障抢修机制 207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表目录逻辑架构 12系统拓扑 14联网架构 16社区周界布点示意 24制高点全景监控 26违停区域监测 26视频监控系统架构示意 28人脸抓拍系统架构示意 29前端部署架构示意 30人脸抓拍单元安装示意 31车辆抓拍系统架构示意 33门禁系统架构示意 36一脸通系统架构示意 41建议人脸片样张 42人员出入口系统架构示意 43人员出入口功能结构 44人证比对系统组成 46访客管理系统架构示意 48访客流程示意 50全数字可视对讲系统架构示意 51多层可视对讲系统架构示意 51户户对讲功能示意 53三方通话功能示意 54安防报警功能 54视频监控高清 55信息发布功能示意 56门禁管理示意 57无线组网及手机扩展示意 57手机APP画面示意 58中心管理软件功能模块示意 58智能锁联网架构 59停车场出入口及收费系统架构示意 60入侵报警系统架构示意 64在线巡更系统架构示意 7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网 73水系统监测传感器分布 74电气火灾事故分析 75电气火灾远程监控系统 76消防检查 77消防设施巡查系统架构示意 77消防监控系统架构示意 79事件查询 81中心应用客户端事件监控 81资源监控 83事件监控 83轨迹回放 84实时识别 85陌生人识别 86陌生人识别记录详情 86视频监控视预览功能视 90录像下载中心示意 92片查询结果自动播放 94电视墙添加配置页面示意 94卡片操作 97批量导入卡片信息 98权限配置 99持有人配置 102多重认证 103首卡常开 103反潜回 104多门互锁 105读卡器认证方式 105门常开常闭设置 106一体机联动设置 106管理员预约 108内部人员预约 109访客自助预约 109来访记录 110异常访客记录 110访客权限下载记录 110访客权限组 111访客自助登记 111访客人工登记 112会话细信息下发 113门禁权限配置 113生物特征识别配置 114权限配置综合查询 114权限下载记录 115室内机视频权限配置 115人员出入事件 116设备事件 116通话记录 117巡更路线 118假日设置 118巡更计划 119巡更信息查询 119巡更统计分析 120排班信息查询 120巡更查询 121离线巡更 121事件上报 122规则管理 123班次管理 123添加工时班班次 124添加签到班班次 124考勤排班 125查看考勤结果 126考勤统计 126车卡管理 127充值管理 127车辆批量充值 128收费管理 128放行管理 130商户管理 130优惠券管理 131预约管理 131车位管理 132车位关联车辆配置 132过车记录查询 133库内车辆记录查询 133停车记录查询 134车辆包期退款记录查询 134账户充值退款记录查询 134临时车缴费记录查询 135车位预约记录查询 135优惠券记录查询 135班次记录查询 136收费操作记录查询 136现金收费统计 137车流量统计 137临时车缴费统计 138广告管理 138广告发布 139黑名单布控 140白名单布控 140抓拍事件查询 141违章事件查询 141车流量统计 142违章统计 142轨迹信息 143报警子系统 144入侵报警 144高清明细 147运维概况 148一键运维 149监控点巡检 150统计收起 150监控点详情 151编码设备巡检 151统计收起 151编码设备详情 152解码设备巡检 152统计收起 153解码设备详情 153存储设备巡检 154统计收起 154存储设备详情 155录像检查结果 156统计收起 156录像情况 157视频诊断结果 157统计收起 158视频诊断结果 158诊断结果截 158巡检结果截 159告警查询 160统计收起 160告警详情 160权重配置 161区域运维统计 162视频质量统计 162录像完整率统计 163录像完整率统计 164监控点实时统计 164录像保存情况统计 165门禁设备状态监控 166读卡器状态监控 167门禁点状态监控 167数据汇聚能力概览 174业务数据汇聚示意 175视数据存储架构 187疑似未登记居住人员 191辖区陌生人发现 192待办事宜 193人车布控 193我的辖区 194名单库管理 194社区百度 195人员档案(一) 196人员档案(二) 196房屋档案(一) 197房屋档案(二) 197人脸抓拍记录 198门禁通行记录 198车辆通行记录 199社区建设成效 200实有人口移动端管理 201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项目概述项目背景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城市人口状况呈现基数大、流动性大、管控难度高的特点,围绕社区层面的社会综合治理、新型犯罪侦查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社区治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受诸多因素影响,当前社区工作面临着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及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筹规划;社区治理职能亟待完善,基层工作任务繁重但实效低;小区房屋和物业管理服务层次低,社区自治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发动群众参与社区治理不全面,便民利民领域应用未能广泛推广。因此,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现实意义凸显,亟需构建智能化、立体化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来提高社区安全治理水平,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能力。智慧社区建设是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和平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构筑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国家下发了多个政策文件指导平安建设,包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九部委《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对于加强城乡社区治安防控网建设,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全面提高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水平提出了要求。智慧社区建设围绕社区综合治理业务需求和国家政策文件要求,以智能物联感知系统建设为重点、信息化为支撑、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创新社区治理机制。根据社区管理工作的难点,融入人员管理、车辆管控、出入口管理等多种系统模块,为社区管理者打造一个安全、智能、现代的社区安防管理系统。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总体目标本方案以“安全、治理、惠民”为建设目标。依照相关国家政策规范,从“公解到位、治安防控到位、便民服务到位。通过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环境管理系统等物联感知系统,建立起“人防部署到位、物防设施完善、技术手段先进、应急处置高效”的集管理、防范、控制于一体的社区安防保障体系,对各类事件做到预知、预判、预防、预警和有效处置,切实加强社区的安全保障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同时,通过智慧安防社区平台汇聚整合各类物联感知信息资源,建立跨区域共享服务平台,解决社区信息采集单一、无法实时与上级部门共享数据等问题,实现更精细的社会治理。公共安全借助安防和信息化技术来健全社区的治安防控体系,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创建。实现社区管辖范围内的小区、人员密集繁华街区、大型公共场所、繁华商业场所、集贸市场、公寓写字楼、旧货市场、文化娱乐场所、公园景区、地下空间场所等重点部位信息的综合管理和现场的实时监控,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据相关国家、部门政策文件要求,根据社区管理难点,需要建设一个基于智慧物联网技术,融入人员信息管理、车辆管控、周界及内部安全防护等多种系统模块的智慧社区,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的形式,提升社区治安防控管理水平。社区治理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构建AI+智能场景应用池,对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条件进行智能识别。以人口和房屋管理为主要内容,以网格管理为主要思路,以部门信息共享交换为主要支撑,实现对社区各类人口信息的动态采集、更新和维护,实现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形成实时、敏捷、长效管理机制,真正做到社区“底数清、情况明”。开展流动暂住人口的管理工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作,做到管理、教育、服务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保护流动暂住人口的合法权益。落实独居老人关怀等弱势群体关怀帮扶工作。民生服务随着智慧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人员出入信息采集、车辆出入信息采集以及其他多维度信息的分析碰撞,提供民生服务综合应用能力,提升民生服务体验。借助户外发布屏等发布便民服务、违法犯罪、治安/火灾隐患信息,达到预防犯罪和禁毒常识宣传教育效果,促进安全教育进乡镇、进社区、进家庭。做好与社区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卫生计生、教育事业、社会服务、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公共安全、公共法律服务、调解仲裁等公共服务事项。提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居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合理规划建设文化、体育、商业、物流等自助服务设施。设计依据系统的建设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相关研究成果等进行规划设计,具体如下: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十三五”规划方案》2)《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3)《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6)《住建部-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7)《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6)8)《公安视频像信息应用系统》(GA/T1400-2017)9)《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GB/T33200-2016)10)《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GB/T31000-2015)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A70-94)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12)《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GB/T31488)1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1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15)《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B/T32581)16)《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GA/T669)17)《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19)《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2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2-2016)22)《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B/T21741-2008)2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18)24)《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25)《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26)《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需求分析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小区安防建设及智能应用现状小区安防先天不足存在部分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并非合围式、全封闭管理、存在安防盲区;小区内各业务系统相互隔离,不同厂家,数据呈现“烟囱”式相互孤立;小区系统设计缺陷:小区在规划建设中,并没有从自身所处环境考虑,安防设计按部就班,缺乏针对性。小区人防管理缺位保安力量有限:许多小区保安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仅能满足有人值守这一最低安防标准;门卫制度落实不到位:登记管理制度不严,未完全落实封闭式管理要求,门卫无法识别人员和车辆是否为小区业主。小区信息化建设滞后出入口门禁、道闸、楼道可视门禁等设备多数缺失、损害,影响使用;监控多数为模拟,且质量不高,存储时间短、文件格式不统一、数据接口不匹配等,许多资源未接入上级公安政府部门汇聚使用;老旧小区管线混乱,影响小区形象。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居民防范意识不强不自觉使用单元门禁,不遵守门卫制度,对物业安防管理不配合;存在车辆随意摆放、违停占据消防通道等社区生活不文明现象。数据信息采集及数据应用现状数据感知不全面XX社区管理中现存在大量监控盲区,物联网技术、智能感知技术应用较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未能对社区场景下“”人、车、事、物、地、组织”信息进行全面感知。数据掌握不及时社区数据采集未成体系,小区运行数据多未及时采集,或单个小区采集数据未能及时统一汇聚、合理运用;社区基础数据采集难,在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项工作期间,上门摸排统计流动人口数据效率低,社区对居民缺乏有效制约措施,社区所掌握的流动人口底数和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误差。数据价值未挖掘社区物联感知数据尚未深度挖掘,应用也尚未形成规模,管理者难以有效通过后台数据监管并进行有效的预警防治。社区人员的出入,滞留行为无有效手段监管,一旦突发治安事件,将会出现“案前无预警,案发无处置措施,案后无记录查询”的情况,形成社区安全隐患。数据资源未共享社区所属辖区缺乏统一的社区治理管理系统,社区数据资源尚未有效共享机制。对于人员、房屋、车辆管理等社会治理要素,尚未形成完善管理机制,社区治理职能亟待完善。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需求分析不具有针对性。公安治安管理需求分析社区数据采集全面鲜活通过在社区出入口、主要道路、单元楼门口等重要场景下建设人脸抓拍摄像机、车辆智能抓拍卡口、高清智能监控、智能移动终端数据采集设备,全面构建治安防控“最后一公里”多维信息动态感知体系。实现对辖区内实有人房等基础数据采集,以及小区的人员进出、车辆进出、虚拟身份、物联传感等动态感知数据远程非接触式采集和泛在感知。基于社区感知数据统一接入及传输标准要求,实现感知数据的标准接入、统一汇聚,实现人像、人车、人机一一对应,融合城中村、村居、社区、旅馆等区域内(流动)人口的身份证、照片、工作、社会关系等基本信息,完善以“人”为中心的多维档案,为公共安全风险预警、违法犯罪打击等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改变以往依靠人工摸排走访的老旧形式,减少警力,实现人口管理工作由盲目采集为精准采集转变,及时掌握辖区内真实人员底数。推动基层警务人口管理工作机制转变,实现由“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变。社区公共安全水平提升通过多维信息感知和智能分析,实现对社区内可疑人员、可疑车辆、可疑行为、可疑事件的异常告警处置、潜在风险预控,实现公安部门预警预测预防能力、精准打击和动态管理能力提升。实现多维数据查询和展示需求,将管辖小区采集的多维度信息汇聚到分局/派出所,结合公安其它业务信息形成数据资源仓库,可对辖区范围内的人员、车辆轨迹进行分析,对目标人员和车辆进行布控,发现其行踪时报警。可对海量多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维度数据资源进行碰撞分析和研判预警,提供服务于实战的应用工具,对辖区案事件进行预警和处置。重点人群服务管理需求在上访人员、涉毒人员、前科人员、敏感人群、卖淫嫖娼、赌博案底、涉稳、涉恐、涉案等重点人员管控措施上,面临监管范围大、人员流动性强、身份核实不配合等一系列问题。通过人脸识别、车辆识别、虚拟身份等技术的应用及时发现预警,通过行为规律挖掘和针对性模型自动分析,结合实地排查、巡检情况,公安机关在加强对重点区域排查整治,实时掌控重点人员的动态,对有违法犯罪苗头的做到实时发现、及时布控、快速打击。创新服务社区群众需求城乡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服务居民、造福居民,通过智慧社区建设来提升居民的安全感,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通过警情通报和防范宣传,将群众身边发生的案件作为宣传题材,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在社区的公共区域和沿街商铺安装一键报警设备,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传输方式与管理中心进行通信视频和语言对讲,实现社区群众紧急救助服务快速响应,保障社区群众安全。小区管理需求分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简单的社区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何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想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必须全方位地提高物业管理意识。只有高标准、高质量的社区服务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利用高科技手段来提高物业管理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在某种意义上,信息与科技在物业管理与现代化建设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物业管理方面的信息化与科技化,已成为现代化生活水平不如高台阶的重要标志。居民应用需求分析小区安全需求居住小区能够对外来人员、车辆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降低案件发生率,避免偷盗与犯罪威胁,生活起居不受伤害,人身及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居所以外的社区公安安全得以保障,避免交通事故、打架斗殴、消防事故等等威胁,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化解,提升社区安全防范水平。品质生活需求居住小区人员、车辆出行便利,社区秩序管理规范,社区居住环境舒适,并能享受到现代技术提供的舒适、便捷的生活体验。社区居住条件及社区周边公共环境、交通条件、配套措施等环境品质得以提升。针对社区特殊人群(如独居老人、儿童)等,能够结合居民需求,出现居家紧急意外得以及时发现和援助服务。全面保障需求以人为本,社区居民的各层级需求,包括安全需求、生活需求、服务需求、参与需求等,能够得以全面的保障。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务,让居民享受多元信息沟通渠道,享受社区发展治理成果,对社区生活增强归属感,对社区治理服务增加参与感、获得感。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系统总体设计设计原则以人为本,需求导向把实现社区居民的利益作为智慧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居民最迫切的现实需求为导向,把社区居民满意程度作为重要考核标准,确保智慧社区建设不偏离服务于民的根本目标。统筹规划,资源整合要充分结合社区现有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成本,避免资源浪费。鼓励以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基础数据库为依托,搭建统一的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社区治理、社区管理、公共便民服务等专项应用,促进社区管理和服务向集约化方向发展。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政策、法规及标准制定、资金投入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智慧社区建设、管理和运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低成本、高实效的智慧社区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在把握智慧社区建设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避免脱离实际的“摊大饼式”建设。架构先进,标准开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原则,系统的架构和技术均符合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按照安全稳定、实用易操作、开放标准化原则设计,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能够在今后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的先进性和可拓展性。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设计思路基于“泛感知、汇数据、智应用,AI助力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的构建理念,以智慧安防社区平台为基础,打造社区数据中枢和联动枢纽,实现分级信息传递和一体化运作,构建安全、治理、惠民于一体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为公安部门等政府部门和社区居民提供了一整套的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泛感知:以社区网格为载体,通过社区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人车卡口、移动巡防、报警联防、消防感知等建设,实现各类泛在感知数据信息的采集汇聚。汇数据:按照数据规范建设社区数据库系统,包括辖区内人员、房屋、车辆、单位事件、轨迹跟踪、物联感知等静态和动态信息,形成社区感知数据中枢,实现数据融合和分类管理。智应用:利用深度AI技术、大数据技术,形成信息智能感知,异常智能发现,情报智能研判等智能功能,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公安基层智慧警务应用提供应用服务。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围绕城市综合治理要素,依托人力、技术、警情、民情、档案等手段,汇聚多网络数据,形成以物联感知、数据应用为主,可视化展现手段为辅,实现社区“人、房、车、场、网”等的管理立体化、可视化和可控化,构建管理、防范、控制于一体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总体架构总体逻辑架构/本章内容,请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修改。本系统总体设计遵循相关的标准规范、安全保障体系、视频运维服务,逻辑架构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结构,具体如下所示: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逻辑架构(1)SaaS层应用服务层构建面向不同场景、不同社区业务的应用。通用应用:适用于多场景的通用化应用,包括人员档案、视频监控、查询应用、地应用、布控报警应用、人脸应用、车辆应用、统计应用等。专用应用:面向社区场景下专用化业务的应用,如小区实有人口管理、民警工作站、社区数据百度、社区综合态势等业务应用。同时,基于PaaS、DaaS层开放的服务接口,可进行二次开发扩展场景化应用。(2)PaaS层平台服务层基于AI、数据、物联等基础能力,封装为标准服务,通过标准接口,为上层应用灵活调用。智能应用服务:构建面向应用的智能化、数据化服务,包括人脸应用服务、人体应用服务、车辆应用服务等。智能解析与调度服务:实现人脸、人体、车辆、行为、态势等多种智能算法的统一管理及调度,实现多种硬件平台的兼容,有效解决算法多、设备杂、能力单一、算法与硬件耦合度高、算法升级维护困难等问题。物联基础服务:实现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及联网共享,并提供视频点播、录像回放、云台控制等基础服务。通用服务:提供校时、地、事件等基础服务,保障物联网数据的时间及空间准确性,保障事件的有效流转。(3)DaaS层数据服务层按需汇聚智能物联数据、业务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挖掘、分析,构建主题库,为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服务支撑。大数据基础服务:为海量数据的存储、分析、统计、检索提供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分布式检索等能力支撑。数据资源池:基于业务需要按需汇聚物联网数据及业务数据,构建基础库、主题库。数据资源管理与服务:为数据的汇聚、级联、治理提供管理工具,并基于构建的数据资源池为上层应用提供开放数据服务。(4)IaaS层基础设施层包括弹性可伸缩的计算、存储服务,物联设备接入服务,并支持计算、存储、物联、算法、软件等资源的统一管理调度。总体系统架构/本章内容,请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修改。本系统建设涵盖多维视频智能感知节点、智慧小区管理系统、智慧安防公安应用系统,系统总体拓扑如下所示: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系统拓扑前端部分前端子系统主要将社区视频信息、人员信息、车辆信息、出入口信息、门禁信息、消防智能传感信息等基础数据资源进行充分、准确采集,并汇聚至各小区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前端系统主要包括人员出入口、智能停车、视频监控、消防监控、报警等;人脸、车辆采集前端等根据项目情况建设,可经视频专网接入上级智慧安防社区管理平台。智慧小区管理平台(物业管理)作为前端多维感知数据的汇聚地,系统实现小区人房录入、视频监控、车辆、人脸、消防管理等子系统统一管理、统一切换控制、统一显示以及基本物业管理服务功能,实现对小区系统的统一配置和管理。公安智慧安防社区平台按需汇聚后的数据经过解析、清洗、分类、碰撞、关联处理后形成人员信息专题库、车辆信息专题库、物联信息专题库等等专题数据库。最后将这些专题数据与业务相关联为用户提供人员管控、异常行为分析、预警预测、综合研判的等功能应用。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基于公安视频专网物联网数据资源池,视频专网智慧安防社区平台侧重于社区综合档案建设及数据汇聚应用;基于公安内网大数据资源池,公安网智慧安防社区平台侧重于社区综合实战应用。目分别讨论。联网架构智慧安防社区防控体系主要由小区侧的智慧小区管理平台系统、小区出入口等场景下智能感知采集设备,以及公安侧的智慧安防社区平台组成。小区侧的智能感知采集设备/系统主要分布在局域网/互联网、视频专网中,其中,智能小区物业平台在实现对社区安防设施接入和管理的同时,获取社区安防设施所采集到基础要素数据,并进行分析管理,将结果数据上传至上层公安智慧安防社区平台。处在局域网/互联网中的系统/设备经视库网关实现社区数据汇聚整合服务,通过安全边界等方式实现向公安网络中数据资源池进行数据汇聚。社区智能感知采集设备/系统的采集感知信息、数据通信应符合《公安视频像信息应用系统》 (GA/T1400-2017)标准;根据社区场景下智能摄像机、视频像智能分析产品、报警主机、门禁控制器等智能设备采集数据类型对标准协议进行延伸拓展;视频监控像信息采集传输应符合《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6)要求。智慧安防社区平台对小区提供的社区基础要素数据进行集约化管理、数据分析挖掘及共享应用。视频专网中的智慧安防社区平台主要用于社区数据汇聚管理,公安信息网中的智慧安防社区平台主要用于社区警务实战应用。智慧安防社区防控体系的设计具备与上一级管理系统联网功能,终端接口及通信协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联网架构本次项目建设所涉及到的县(区)级智慧安防社区防控应用平台与上一级管理系统联网,终端接口及通信协议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要求。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化社区防控体系总体联网架构,如下所示:联网架构视频专视频专网的社区采集信息资源接入公安信息网,必须遵从《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平台安全规范(试行)》(公信通〔2007〕191号)等现行技术规范要求,采用边界接入平台,以保证公安信息网应用系统的数据安全。要求在有条件的区县级公安机关建设边界接入平台,对暂时没有条件建设边界接入平台的区县级公安机关,社区采集信息资源从视频专网到公安内网的接入将通过市级公安机关间接接入。联网设计小区平台对接智慧小区管理平台对于设备前端及管理人员可实现门禁卡片管理、停车场管理、人员管理、事件管理、设备管理、权限配置、高级应用管理等。本地管理中心根据应用场景被不同的人员使用,社区的操作人员实现人员统一开卡、授权及门禁记录和停车场出入场记录回查等。同时,小区平台支持实时上传事件及数据信息至上级智慧安防社区平台进同时,小区平台支持实时上传事件及数据信息至上级智慧安防社区平台进行联网汇聚。上下级联网平台之间应能根据事先配置的连接信息(资源编码ID、IP地址或域名等)建立通讯连接,同时应具备身份验证、数据加密、数字摘要等数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据完整性保护等安全性功能。本级向上的汇聚数据支持:人员基础信息、房屋基础信息、车辆基础信息、人脸抓拍事件、车辆抓拍事件、门禁出入事件、访客出入事件、车辆出入事件、出入设备信息等。上下级平台级联县(区)级视频专网智慧安防社区平台和县(区)级公安网智慧安防社区数据应用平台分别依托视频专网和公安信息网实现纵向级联,上下级平台的联网对接应满足《全国公安机关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6)的标准强制项要求。本级向上的汇聚数据支持:智能摄像机视频流、人员基础信息、房屋基础信息、车辆基础信息、人脸抓拍事件、车辆抓拍事件、门禁出入事件、访客出入事件、车辆出入事件、出入设备信息等。同级平台级联县(区)级公安网络的智慧安防社区平台跨网对接,需要经过边界安全接入平台,可实现视频专网与公安信息网之间双向的数据资源(数据库和文件等)共享和安全交换,应满足《全国公安机关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6)等标准强制项要求。系统设计接口数据资源社区采集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智能摄像机视频流、智能分析事件和门禁点、人员、房屋、人房关系、访客登记信息等物业系统数据对象。智能摄像机连续视频流通过GB/T28181协议上传;智能分析事件和门禁点、人员、房屋、人房关系、访客登记信息等物业系统数据对象通过GA/T1400.4定义的RESTful风格HTTP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协议上报。各子系统上报事件类型,包含目标事件(对象)的属性记录,上报结构化信息及事件片。接口协议结构智能摄像机及分析系统通过分析视频产生的事件信息及片上报通过Http协议上传到事件及片存储服务器(事件及片存储服务器)。通过定义分析系统及事件片存储服务器管理对象资源URL,然后通过CRUD操作完成设备配置或事件信息上传。控制要求基础资源目录上报应支持下级平台对上级联网汇聚平台,同步上报组织机构、门禁设备、人员、卡片、房屋、停车场、出入口、车道、车辆信息、可视对讲设备等。件上报采集设备(智能摄像机、视频分析系统)事件上报应满足以下要求:1)采集设备将采集的视频像及结构化数据(人、车、物、场景等)实时上传到事件及片存储服务器中;2)采集设备状态及配置信息与事件及片存储服务器之间保持同步:设备配置信息更新上传:采集设备信息更新时,将设备信息更新上传到事件及片存储服务器中。采集系统(如卡口服务器、视频分析设备管理服务器)与事件存储服务器直接通信时应支持以下功能:1)采集设备将采集的视频像及结构化数据通过采集系统实时上传到事件及片存储服务器中;2)采集设备、视频卡口、车道信息的新增及修改通过采集系统与事件及片存储服务器之间保持同步:a)状态上报:当采集设备的状态变化时,由采集系统同步到事件及片存储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器;b)设备信息更新上传:采集设备、视频卡口、车道增加或更新时更新时,由采集系统同步更新上传到事件及片存储服务器中。设备上报管理平台的信息包含门事件和相关像信息,应符合以下要求:1)门禁设备、可视对讲设备、访客机上发生的事件,包括如刷卡事件等变化事件。通过在GA/T1400.3的视频像标签对象(VideoLabel)中增加门禁事件对象(DoorEventlabel)来实现信息上传;过车事件通过机动车辆(MotorVehicles)对象属性字段上报;2)设备事件中像信息上报通过Imagelist或ImageInfo对象上报如下信息:现场车辆、人员(人脸)照片信息;通过像信息(ImageInfo)对象属性上报;现场车辆、人员(人脸)照片一张;通过Data字段上报;人脸结构化信息、车辆结构化信息(如具备智能分析功能能分析出相关信息则带此信息);通过人脸(Face)、机动车辆(MotorVehicles)对象属性字段上报。3)小区静态登记数据信息上报通过ManageList或ManageInfo对象上报。件联网针对各类事件在不同管理平台(或事件服务器)间联网汇聚,参考GA/T1400.X-2017标准中订阅和通知机制,在订阅内容类型及事件类型上根据需要做扩展,上级平台通过订阅下级平台事件后,下级平台自动将相应事件上报。传输要求络传输协议要求联网系统网络层应支持IP协议,传输层应支持TCP。息传输延迟时间当信息经由IP网络传输时,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应满足要求:联网系统的之间的信息延迟时间应不大于3s。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网络传输带宽联网系统网络带宽设计应能满足各级联网系统间网络传输带宽应不低于2.5Mbps。网络传输质量联网系统IP网络的传输质量(如传输时延、包丢失率、包误差率、虚假包率等)应符合如下要求:a)网络时延上限值为400ms;b)时延抖动上限值为50ms;系统特点全面化系统集成,多维数据融合横向集成,纵向贯通,向上对接城市级社会治理体系,向下打通智慧家庭,具备全面性系统集成能力、良好的扩展和兼容特性。支持将多维物联数据与业务数据相结合,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新技术,丰富“最后一公里”社区场景下接入数据类型,为社区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服务。动态化人口管理,民警增效减负结合人像信息比对及智能分析技术,创新社区居住人员动态智能预警应用,挖掘小区内人员实时出行规律,及时自动发现居住本小区内的疑似未登记居住人口和居住人员疑似搬离人口,掌握真实的居住人口信息。从而提升小区内人口信息采集质量和采集效率,真正实现实有人口基础信息智能、精准全采集。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创新化智能应用,AI+武装实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构建AI+智能场景应用池,通过对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条件进行智能识别,真正实现“机器换人”,并能够根据不断的机器学习进行完善优化。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社会治理要素——“人”的智能化感知力度,真正做到“行知去向、动知轨迹”。精细化数据治理,辅助科学决策实现对社区视频信息、人员信息、车辆信息、出入口信息、门禁信息、消防智能传感信息等海量数据资源统一汇聚、共享,实现各系统内部、系统之间的价值数据的比对碰撞、深入挖掘,并以智能应用为展现方式,服务于社区警务基层业务,使海量的社区信息资源真正成为实现预防预警、精确防控的源头活水,为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分析。全面化安全策略,精细安全管理海康威视针对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设计详细考虑安全策略,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安全管理。在系统安全方面,支持HTTPS安全安全传输协议,采用平台数据灾备设计,用户精细权限控制,采用安全工具扫描测试,确保无高安双重验证方式,支持密码规范要求。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多维智能感知设计前端布建布点思路建立由外至内三层防护、空中地面相结合的科技合围,形成社区治安防控一张网,构筑前端信息智能感知界面,实现重点治安要素全管控。封住边:围成边界防护圈,为了实现治理范围区域化,以社区辖区为单元网格,在社区的外围周界和所有出入口布设前端监控和出入口闸机,对进出区域的主干道路进行管控,形成一个封闭的视频防控圈。周界的范围不完全局限于各区域边界,在各区块接壤处的主干道路出入口等场所,部署高清监控、车辆抓拍系统,目的是掌控人、车进出管辖区域的所有情况。分成格:形成分格防护网,为了缩小监控范围,依托社区内主要道路,结合不同区块的管理定位,进行防控单元格划分,即分“格”建设,形成内部一个个独立的视频防控网格,实现由大到小(即由“界”到“格”)的分布式管控,一般在各单元格接壤处的主要道路出入口,十字路口、丁字路口、支路路口等场所部署高清监控、车辆抓拍,缩小对人员及车辆的管控与追踪范围。控住点:控住楼栋/出入口防护点,是指采用物联感知(门禁、道闸等)的技术手段,对社区内重要部位进行点对点的管控,实现由“格”到“点”的监控,采集人、车的落脚点信息。一般在社区医院、学校等场所人员出入口安装人脸抓拍机,实现对人员布控;在停车场、社区车辆出入口等场所安装车辆道闸系统,实现对进出车辆的信息采集、管控;在社区人员通道安装人员通道系统,实现对进出流动人员信息的采集、管控;在社区内单元门门口安装门禁系统,实现对进出房屋的人员信息采集、管控;在广场、服务中心等场所安装报警系统,实现紧急一键报警;在社区内重点人员经常出入场所部署信息卡口,实现对人员信息的采集、管理。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典型场景根据社区形态的不同,可区分为半封闭式小区、城中村等(半)开放型板块社区、封闭式小区型社区以及功能型(如商贸)社区,应根据不同形态社区场景特点,因地制宜确定社区安防体系建设的重点。半封闭式小区、城中村:(半)开放型板块社区包括半封闭式小区、老旧小区、城中村等,此类社区具备开放性强,人员密集,环境较为复杂的特点,治安管控难度大。其前端信息智能感知界面建设重点为边界防护圈、分格防护网和楼栋/出入口防护点。在进出小区(村居)的出入主干道路口、重要节点路段、公共复杂场地等重点部位和治安复杂、人员密集、关注人群集中等重点区域进行重点防护,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设置人车抓拍装置等多维物联感知采集设备、高低联动视频监控等技术设备,实现小区出入防范、立体管控;在小区出入口、单元楼栋口配置人脸抓拍或视频加门禁装置,通过虚拟或实体门禁配置,转变出入人员信息由被动采集向主动采集转变。封闭式小区:多为成建制开发的封闭式小区,社区内区域规划详细,具备一定的功能设施配套,独立物业管理。部分社区内具备基本的视频监控、出入口管理等设施,但缺乏系统去做统一有效的管理,同时也不能很好的与公安业务做对接。此类前端信息智能感知界面建设为按照整体布建思路进行全面、先进的智慧小区建设,重点守好“两道门”即小区出入口和楼栋出入口,并积极实践建设智慧安防集成社区警务管理模式。在小区出入口处、楼栋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设置人脸识别、车牌识别或具备人脸、车牌识别功能的出入通道装置;有条件的推广应用行为/场景识别监控、红外周界报警、烟感探测、一键报警、物联网防盗等装置,拓展基础数据来源。由物业和住户负责对进入小区人员或车辆进行核实筛选,采集小区出入人脸信息或车牌信息,可同时实现小区物业管理和公安社区管理应用需求;一旦出现异常,支持进行数据回溯,有利于实现犯罪预防和精准打击。功能型(如商贸)社区:多为商住两用楼形态,如独栋的酒店式公寓等,其前端信息智能感知界面建设重点为楼栋/出入口防护点。在出入单元楼出入口、楼道口、电梯内等重要场景下配置人脸识别、车牌识别或具备相应功能的出入通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道装置,推广移动终端特征信息采集装置、烟感探测等。/本章内容,请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前端子系统设计视频监控子系统系统概述1.1.1周界视频监控社区周界是安全防范的第一道防线,没有安全防范措施的周界围墙容易成为不法份子入侵的首选途径,同时,做好第一道防线的安全防范,提高非法行为的实施难度,是社区安全管理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社区周界需要设立合适的入侵报警触发措施,一旦探测到入侵行为产生报警,并结合视频监控提供实时跟踪手段与事后追查依据。社区周界布点示意应用场景:社区周界监控报警二合一管理周界布置室外防水红外枪机,对社区周界进行无死角24小时监视;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周界布置红外对射,对社区及围墙周界进行主动探测;周界布置热成像摄像机,对社区周界进行无死角24小时监视;重点关注周界区域加设红外高清智能球机,设置预置点;周界监视画面划线检测,人员跨线报警,并联动附近球机预置点;报警相关视频在管理中心大屏弹窗显示,同时回放前N秒视频画面实时追溯;.1.1.2社区公共区域监控由于社区人流与车流进出频繁,难免会有不法份子或熟悉社区环境的不速之客进入社区内部,为确保社区内部公共区域的安全,同时为避免业主由于车辆刮擦等造成的日常纠纷,需要在重点关注区域实施24小时视频监控;简单的视频监控系统为物业管理人员带来繁复的工作量,现代化社区的高效管理要求视频监控具备高清、智能、联动特性,间接提升社区安全性。应用场景:社区内外部重点公共区域监控在内外部重点公共区域设置红外枪式摄像机,根据具体环境特点选配超低照度、强光抑制、宽动态以及手动/电动变焦,光学变倍等功能,以实现社区室外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管理,具体包括对社区主要干道、活动广场、室外停车位、广场水池等重点关注区域等;每栋大楼的各个立面布设红外枪式摄像机,监测高空抛物等行为。应用场景:社区内外部开阔区域监控通过鹰眼摄像机的合理安装,可在大楼制高点的四周进行全景监控,对社区进行无盲区的视频覆盖,便于用户从全局掌握社区整体情况,同时能够查看监控细节,辅助用户及时、准确地做出警情、火情的判断、指挥和决策,实现全局监控+细节查看完整功能,构建全局态势感知的防控体系。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制高点全景监控.1.1.3违停区域监控小区消防通道违停问题一直是小区较为关注的问题点之一,而类似消防通道等重点区域的违章停车一直是物业关注的重点;在球机设置界面中设置球机检测预置位及相应的违停检测区域,并设置路段违停抓拍模式(不允许停车或允许临时停车),如所示;违停区域监测主要功能:违法停车自动取证系统能对道路两旁禁停区域违停车辆进行检测和取证。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调整最大停车时限,当车辆在禁止停车区域停车在限定时间以上的,进行违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章抓拍取证。一组取证信息包括不同时间段的三张全景片、一张能够看清车牌的特写片、以及一段违章过程录像,片中叠加时间、地点、车牌号码等信息。车牌自动识别系统能够自动对违停车辆进行跟踪放大,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减少人工识别输入车牌的工作,提高效率。网络远程维护中心管理软件可以实时查看前端设备的运行状态,支持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维护、远程设置和远程升级等功能。扩展前端声光报警提示及语言喊话功能本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在前端球机接入喇叭和声光报警器实现以下扩展功能:可以在检测到的违法停车事件后,能够在监控中心管理软件上实现声音、语音、弹片等提示报警。可以触发前端的声光警和语音喊话功能,进行自动语音喊话提示和声光报警提示,提示声音可以录制语音提示或者声音提示。系统组成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视频监控系统架构示意前端部分:前端支持多种类型的摄像机接入,本方案配置高清网络枪机、球机等,前端网络摄像机将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网络数字信号,按照标准的音视频编码格式及标准的通信协议,可直接接入网络并进行视频像的传输。传输网络部分:传输网络部分主要是对前端接入到核心交换机之间的网络进行设计,前端系统通过光纤收发器等网络传输设备将新建前端网络高清摄像机连接至监控中心的接入交换机,再通过接入交换机将网络信号汇聚到中心的核心交换机,监控中心端的接入交换机负责PC工作站和NVR存储等设备的接入。监控中心部分:监控中心采用NVR将高清视频像进行存储,解决数据落地问题;配置视频综合平台,完成视频的解码、拼接;监控中心部署LCD大屏用来将视频进行上墙显示等。系统可将模拟摄像机、网络摄像机和数字摄像机都接入到视频综合平台,实现统一的管理平台、统一的切换控制系统和统一的显示系统,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统一配置和管理。平台部分:应用管理平台部署在视频综合平台的服务器上,形成一体化的配置,应用管理平台可以对高清视频和用户进行统一管控,并且配置PC工作站进行预览、回放、下载等操作。前端系统设计前端摄像机选型应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不同监控需求,选择不同类型或者不同组合的摄像机,可以选择固定枪机与球机搭配使用、交叉互动原则,以保证监控空间内的无盲区、全覆盖,同时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前端基础配套设备如防雷器、设备箱等以及视频传输设备和线缆。针对具体监控点位的实际情况,摄像机、补光灯(选配)安装于监控立杆上,网络传输设备、光纤收发器、防雷器、电源等部署于室外机箱。人脸信息采集子系统系统概述人脸信息采集子系统采用技术领先的人脸检测算法、人脸跟踪算法、人脸质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量评分算法以及人脸识别算法,对城市各主要场所人员进出通道进行人脸抓拍、识别以及属性特征信息提取,建立海量人脸特征数据库,并以综治实战应用为核心,创新实战技战法。在重点场所或者主要通道设置人脸卡口,专门针对各类重点场所进出人员进行人脸抓拍、人脸特征的提取和分析识别。可以帮助管理部门快速人脸检索、定位、黑名单布控,找出人员的活动轨迹,识别出嫌疑人员。它是视频分析、运动跟踪、人脸检测和识别技术在视频监控领域的全新综合应用。在社区出入口处设立人脸抓拍机,以采集各出入口处进出人员人脸信息;在单元楼、公共区域、重点场所的出入口及重要通道设立人脸抓拍机,以采集通行人员人脸信息;在社区门口及主要道路口等大场景处设计全局摄像机,实现大场景和细节监控、人脸抓拍,还可用于抓拍未经人员道闸出入入小区人员、如通过车辆道闸出入等情况进行记录,强化社区出入口人员管控措施。各抓拍人脸信息以供后端平台用作实时预警、检索以及数据碰撞等作用,前端设备数量详见清单,后端服务器建设在中心平台。系统架构系统由前端人脸数据智能采集系统、中心人脸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组成。通过本系统的部署,可以对进出人员、内部流动人员进行比较好的管控和留底,并在案件侦查和事件研判中发挥巨大作用。人脸抓拍系统架构示意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部署设计前端部署设计针对具体人员信息采集监控点位的实际情况,摄像机部署于监控立杆,网络传输设备、光纤盒、防雷器、电源等部署于室外智能机箱。前端部署架构如下所示:前端部署架构示意前端部署要求安装环境要求人脸识别准确率受前端设备安装位置、现场光照(如过暗、过亮)等因素影响较大,为保证人脸抓拍单元采集效果,对环境要求建议如下:选择合适监控点的人员通道安装环境,以确保人员具有唯一的通行方向,抓拍到该方向上经过人员的正脸;目标区域周围漫反射,无闪烁,光照不低于100Lux,人脸区域光照均匀,无明显高光或反差,前端设备应避免强光直射或逆光安装,若需逆光安装,则应降低人脸区域对比度;如果现场的光线不满足上述任意一条要求,应通过遮挡光线或者补光的方法优化现场的光照条件。人脸抓拍单元安装要求人脸抓拍单元安装位置要求如下: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设备设在通道正前方,正面抓拍人脸,水平方向偏转角度应<10°,越小越好;设备安装需具有一定俯视角度,避免一前一后人员经过通道时后方人脸被遮挡,垂直方向俯视角度α=10±3°;抓拍片中要辨清人脸细节,要求人脸覆盖的像素大于120像素点,针对200像素的摄像机要求人脸检测位置的实际宽度V≤2.5米,600万像素的摄像机要求人脸检测位置的实际宽度V≤4.2米;人脸抓拍单元镜头至人员通道出入口中间空旷、无遮挡。人脸抓拍单元安装示意不同的人脸抓拍单元的监控宽度、监控距离、镜头焦距、架设高度之间的计算方式如下:设备架设高度:H=tan(o)D+1.5D为监控距离人头部以下高度考虑平均值,取1.5米α为摄像机俯视角度,建议俯视角度为10°±3°系统功能.2.4.1实时视频采集为满足中心实时视频预览和存储录像回放查看的要求,前端人脸抓拍机应具备如下功能:能够采集和传输不同分辨率下的昼夜实时视频;支持H.264/H.265视频编码压缩标准;.2.4.2人脸数据采集人脸抓拍机内嵌人脸算法,支持人脸抓拍功能,能够对经过设定区域的行人进行人脸检测和人脸跟踪,利用人脸质量评分算法从人脸轨迹中筛选出一张最优的人脸像作为该行人的抓拍像,详细功能如下:支持同时对画面中15个以上的人脸进行检测和抓拍;人脸抓拍准确率90%以上;内置基于人脸的性别分类功能;内置基于人脸的年龄段分类功能;支持通道内的人脸检测、分类(年龄、性别)、捕获;支持人脸像优选功能,输出捕获的最佳人脸像;支持人脸区域自动曝光功能,能够根据外部不同场景以及光照变化自动控制调节曝光参数,确保在逆光等情况下抓拍人脸仍较为清晰;2.4.3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功能主要实现前端人脸抓拍设备的添加,人脸名单分组管理,布控名单报警设置,人脸存储管理,人脸抓拍实时预览,人脸抓拍片查询,人脸布控报警查询。以及对人脸库、人脸数据进行管理(支持单个片导入、文件夹批量导入、数据库对接导入),同时可对人脸检索、查重等功能进行参数配置。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车辆信息采集子系统系统概述根据街道、社区路网环境、治安形势特点及发案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布点规划,结合“防控圈+防控口”的布点模型,通过灵活配置卡口前端感知设备,织密基于车辆信息采集的防控网,实现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及行人的实时监控。社区场景下,采用微卡口系统提供车辆号牌等视频结构化数据,在具有道路监控功能的基础上,具有机动车通行记录、机动车特征属性(车牌号码、车牌颜色)自动提取、特征属性视频标签自动叠加等功能,解决传统的视频监控模式海量视频录像堆砌在中心,需要大量人力投入进行人工查证的问题;同时促成监控业务模式从事后查证到主动视频防控的质的飞跃。为监控业务模式从事后查证到主动视频防控的模式转变提供了技术手段。系统架构智慧监控单元负责完成道路断面的高清视频像采集、编码、压缩及像上传,同时完成对机动车的信息采集、识别、分类上传,包括车辆照片、车牌号码与车牌颜色等,主要由智慧监控单元、补光灯组成。车辆抓拍系统组成示意详见下所示,其中光纤收发器为传输网络组网设备。车辆抓拍系统架构示意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智慧监控单元由低照度一体化高清摄像机组成,内置目标检测与特征识别算法,具备像采集、机非人检测、车辆特征识别等功能,支持SD卡前端存储。部署设计依据XX路网现状,以双向6车道为例,进行智慧监控单元布局模型设计。每2个/3个车道配置1台智慧监控单元,用于分析3个车道内的过往车辆并对5-6个车道进行监控,其中车辆捕获、车牌识别、车型识别、车身颜色识别等关键技术均集成于智慧监控单元;每个车道配置1台补光灯作为辅助光源,在夜间亮度较差时,实现环境补光,有效提高夜间像显示效果和标识标线的显示效果;每个微卡口监控单元配置1根4~6米的监控立杆,挑臂伸出1~3米,微卡口监控单元架设在挑臂上,距离立杆轴心1~3米的位置,与道路行车方向倾斜一定角度(不超过30º);每个卡点配置1架落地式机柜,安装于立杆的适当位置,机柜内安装有配电设备、防雷设备、安装支架和线槽,并具备维护电源插座。系统功能.3.4.1道路全断面视频监视在满足系统应用环境要求的条件下,单台智慧监控单元能够在保证视频检测分析区域对像素点要求的同时实现对整个道路断面的监控视场全覆盖,派出所/综治中心可实时调看智慧监控单元的高清视频像。.3.4.2全天候高清视频录像智慧监控单元在进行机动车抓拍的同时还能够提供一路全实时的高清视频流,视频流传输至派出所/综治中心进行录像存储。.3.4.3机动车通行记录抓拍系统能够对通过智慧监控点视频检测分析区域(临近智慧监控单元的2-3条车道)的机动车进行自动记录,抓拍1张照片并生成一条机动车通行记录。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3.4.4机动车车牌识别系统通过机动车号牌定位、字符切分、字符匹配和像预处理实现号牌自动识别功能。可识别“92式”“02式”民用车牌和军车、警车等特殊号牌,可以识别车牌颜色。系统可以识别蓝、黄、黑、白、绿五种号牌颜色,并可根据不同的号牌颜色区分车辆类型。.3.4.5视频标签自动叠加系统自动将车牌号码、车牌颜色等车辆特征属性信息的识别结果以视频标签的形式叠加到录像视频流中并与抓拍的片进行关联。3.4.6录像视频及片快速检索用户可根据车辆号牌、车牌颜色等车辆特征属性信息结合通行地点、通行时间进行精确或模糊条件查询,快速检索定位到所需关注的对象的录像视频及片。.3.4.7像防篡改功能系统记录的原始像信息具备防篡改功能,避免在传输、存储、处理等过程中被人为篡改。.3.4.8网络远程维护功能智慧监控前端子系统预留了时间校正接口、参数设置接口、运行情况的诊断接口和恢复接口,可对前端设备进行设置、调试及维护。管理员可以实时查看前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可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维护、远程设置和远程升级等功能。门禁一卡通子系统系统组成门禁一卡通系统的核心意义是各子系统数据库的统一和卡片操作的统一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管理效率达到办公自动化,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其系统突出特点表现为:一卡、一库、一网。“一卡”是指采用同一张卡片,通过一卡通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卡片功能的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发行、挂失、解挂、退卡、查询等管理功能,授权后的卡片可以灵活应用于各业务子系统中。需要注意的是,卡片不仅仅限于M1卡和CPU卡,还包括条形码、二维码、指纹、指静脉、人脸等。“一库”是指一卡通管理系统基于同一个软件平台和数据库实现多个子系统数据的统一管理。“一网”是指基于局域网或Internet网,系统将多种不同的设备接入同一个大型软件管理平台,集中控制,统一管理。门禁系统由感应卡、门禁控制主机、门组设备(读卡器、电锁、开门按钮、紧急压扣)、发卡器、管理中心、软件等组成。门禁管理系统通过读卡器或生物识别仪辩识,使得只有经过授权的人才能进入受控的区域门组,读卡器能读出卡上的数据或生物识别仪读取信息并传送到门禁控制器,如果允许出入,门禁控制器中的继电器(Relay)将操作电子锁开门。门禁管理系统采用非接触式读卡方式,同时可以采用多种门禁管制方式(单向刷卡、双向刷卡等),对使用者授予不同的进出权限,进行多级控制;对公司内不同的区域及特定的门及通道进行进出管制,系统可联网实时监控。门禁系统架构示意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管理层:门禁主机直接通过TCP/IP与上层门禁工作站/服务器实现数据信息传输,且传输的数据都采用特殊的加密处理,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设备联网的目的是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人员资料和逻辑判断均由网络控制器完成,网络控制器可以在TCP/IP网络瘫痪的情况下独立工作。下端接入门组控制设备,提供全功能的门禁的监控功能。控制层:门禁主机下端接入终端门组设备,实现下端数据的采集,信号的控制;可直接接入报警、门磁、消防等信号,实现消防硬联动和报警联动并记录相关动作。应用终端层:应用层设备有电锁、读卡器、开门按钮等。系统功能设置门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要为对人员通行权限的管制,通过读卡器或生物识别仪辩识,只有经过授权的人才能进入受控的区域门组,读卡器能读出卡上的数据或生物识别仪读取信息并传送到门禁控制器,如果允许出入,门禁控制器中的继电器将操作电子锁开门。门禁管理系统可以采用多种门禁方式(单向门禁、双向门禁、刷卡+门锁双重、生物识别+门锁双重)。对使用者进行多级控制,并具有联网实时监控功能。本系统的实施将有效保障住宅社区内的人、财、物的安全以及内部工作人员免受不必要的打扰,为该项目建立一个安全、高效、舒适、方便的环境。发卡授权管理系统采用集中统一发卡、分散授权模式。由发卡中心统一制发个人门禁卡和管理卡,再由门禁系统独立授予门禁卡在本系统的权限。系统可对每张卡片进行分级别、分区域、分时段管理持卡人可进出授权的活动区域。设备管理该子系统能实时监控门禁系统各级设备的通信状态、运行状态及故障情况,当设备发生状态变化时自动接受、保存状态数据;开启多个监视界面对不同设备进行分类监管;实现各类设备的数据下载、信息存储查询及设备升级等操作。实时监控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客户端实时查看每个门人员的进出情况(客户端可以显出当前开启的门号、通过人员的卡号及姓名、读卡和通行是否成功等信息)、每个门区的状态(包括门的开关,各种非正常状态报警等);也可以在紧急状态远程打开或关闭所有的门区。权限管理系统可针对不同的受控人员,设置不同的区域活动权限,将人员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与权限相对应的区域内;对人员出入情况进行实时记录管理。实现对指定区域分级、分时段的通行权限管理,限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入受控区域,并根据管理人员的职位或工作性质确定其通行级别和允许通行的时段,有效防止内盗外盗。系统充分考虑安全性,可设置一定数量的操作员并设置不同的密码,根据各受控区域的不同分配操作员的权限。动态电子地门禁子系统以形的形式显示门禁的状态,比如当前门是开门还是关门状态,或者是门长时间打开而产生的报警状态。此时管理人员可以透过这种直观的示来监视当前各门的状态,或者对长时间没有关闭而产生的报警门进行现场察看。同时拥有权限的管理人员,在电子地上可对各门点进行直接地开/闭控制。出入记录查询系统可实时显示、记录所有事件数据;读卡器读卡数据实时传送给管理平台,可在管理中心客户端立即显示持卡人(姓名、照片等)、事件时间、门点地址、事件类型(进门刷卡记录、出门刷卡记录、按钮开门、无效卡读卡、开门超时、强行开门)等如实记录且记录不可更改。报警事件发生时,计算机屏幕上会弹出醒目的报警提示框。系统可储存所有的进出记录、状态记录,可按不同的查询条件查询,并生成相应的报表。刷卡加密码开门在重要房间的读卡器(需采用带键盘的读卡器)可设置为刷卡加密码方式,确保内部安全,禁止无关人员随意出入,以提高整个受控区域的安全及管理级别。逻辑开门(双重卡)某些重要管理通道需同一个门二人同时刷卡才能打开电控门锁。例如金库等,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只有两人同时读卡才能开门。胁迫码防胁迫密码输入功能(需采用带键盘式读卡器)。当管理人员被劫持入门时,可读卡后输入约定胁迫码进门,在入侵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中心将能及时接收此胁迫信息并启动应急处理机制,确实保障该人员及受控区域的安全。防尾随持卡人必须关上刚进入的门才能打开下一个门。本功能是防止持卡人尾随别人进入。在某些特定场合,持卡者从某个门刷卡进来就必须从另一个门刷卡出去,刷卡记录必须一进一出严格对应。该功能可为落实具体某人何时处于某个区域提供有效证据,同时有效地防止尾随。反潜回持卡人必须依照预先设定好的路线进出,否则下一通道刷卡无效。本功能与防尾随实现的功能类似,只是方式不同。配合双向读卡门点设计,系统可将某些门禁点设置为反潜回,限定能在该区域进、出的人员必须按照“进门→出门→进门→出门”的循环方式进出,否则该持卡人会被锁定在该区域以内或以外。双门互锁许多重要区域,通行需经过两道门,要求两道门予以互锁,以方便有效地控制尾随或者秩序进入。可以有效地控制入侵的难度和速度,为保安人员处理突发事件赢得时间。互锁的双门可实现相互制约,提高系统安全性。当第一道门以合法方式被打开后,若此门没关上,则第二道门不会被打开;只有当第一道门关闭之后,第二道门才能够被打开。同理,如果第二道门没有关好前,第一道也不予以刷卡打开。强制关门如管理员发现某个入侵者在某个区域活动,管理员可以通过软件,强行关闭该区域的所有门,使得入侵者无法通过偷来的卡刷卡或者按开门按钮来逃离该区域,通知保安人员赶到该区域予以拦截。异常报警该系统具有形化电子地,可实时反应门的开关状态。在异常情况下可以实现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系统报警或报警器报警,如非法侵入、超时未关等。像对比系统可以在刷卡时自动弹出持卡人的照片信息,供管理员进行比对。一脸通系统系统概述传统社区门禁管理存在诸如:钥匙不方便、多张卡片不便携带、M1卡容易被破解有安全隐患、访客登记方式落后、供事后追溯的影像资料及办卡手续繁琐、费用高等问题。随着深度学习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人脸识别准确率得到了极大提升,也为解决传统社区门禁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一脸通系统解放业主双手,提升访客体验,同时通过生物特征代替传统刷卡,提高了社区整体安全防范标准。系统架构系统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访客、人员通道、门禁等子系统的信息共享要求,对各子系统进行结构化和标准化设计,通过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将其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脸通系统将人脸特征作为身份识别的依据,并以此为基础借助视频技术、大数据、深度学习技术等,实现智慧社区日常管理的信息化和身份识别统一化。一脸通系统包含门禁、人员通道、访客、考勤等多场景不同类型出入口人脸身份验证。系统用于物业人员、业主和外部访客人脸权限验证。用于管理智慧社区物业人员考勤、业主及访客进出场景,人脸认证比对时通过片库身份核验完成身份比对。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一脸通系统架构示意系统功能登记注册端针对物业及业主:可在管理中心或其它地方放置工作站,通过USB相机、发卡器、指纹录入仪等设备录入人脸、身份证信息,并可进行人员身份进行权限授权、卡片格式化等操作。其中内部人员人脸注册可通过USB相机采集、照片导入、APP前端导入等方式。内部人员中心注册-USB相机采集中心注册是指人员在发卡中心完成注册,此方式利用USB相机完成人脸抓拍录入,并使用身份证阅读器获取人员身份信息,并进行关联。需要发卡时,可将该人员信息与卡号关联,进行授权和发卡操作。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将注册的人员信息统一下发至人脸终端设备。请优先选择光照良好的场景。智慧安防社区整体解决方案角度偏转要求:左右偏转<建议25°;上下偏转<15°。建议样张如下:建议人脸片样张内部人员中心注册-照片导入管理员利用事先收集的照片导入到管理平台,并使用身份证阅读器获取人员身份信息,并进行关联。需要发卡时,可将该人员信息与卡号关联,进行授权和发卡操作。使用手机自带的相机拍摄白底照片,切勿进行美颜。人脸正面免冠照,露出眉毛和眼睛。照片保存为jpeg或jpg格式,大小60kb~200kb。(PS:可用画软件调整像素为640*480或以上)照片命名格式:人员编号_***.jpg,“_”后面的内容可以自定义。用户自助APP注册APP注册是用户指利用APP端自助抓拍现场照片,APP提交信息至后台完成人脸信息登记,管理员通过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统一操作下发至其他人脸终端。人证访客机一般放置在门卫室等处,通过刷身份证信息获取身份证内人员的详细信息,利用自带的摄像机抓拍现场人脸,并将抓拍人脸与身份证人脸进行人证比对,核实通过后才能进行登记和授权。授权的认证方式灵活多样,可支持人脸、二维码、IC卡、身份证多种认证方式及组合认证方式。人员出入口子系统系统概述针对项目对出入口人员通道闸控制系统的管理需求,结合实际管理状况,本案设计所有进出人员通道控制区域的人员均需刷卡认证后方可通行,系统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跨境贸易专用全新抵押合同版本3篇
- 2025年度公厕智能厕所设备研发与生产承包施工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众筹合作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典当行业务培训与人才培养合同3篇
- 2025年度公司代个人缴纳社保及补充养老保险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虚拟现实体验公司转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冷链物流中心冷库租赁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宠物寄养宠物医疗一体化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员工职务秘密及竞业限制补充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合作协议
- 物 理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综合测试卷
- 防静电服装订购
- 房地产模型招标文件
- 2024新能源光伏电站运行规程
- 河北医大护理管理学教案08沟通与冲突
- 中医儿科病例
- 2024年中国光电耦合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练习、探究性阅读含答案解析翻译
- 《4 平平安安回家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员工宿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 2023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大模型技术(2023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