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乙脑、埃博拉、艾滋病毒_第1页
医学微生物学:乙脑、埃博拉、艾滋病毒_第2页
医学微生物学:乙脑、埃博拉、艾滋病毒_第3页
医学微生物学:乙脑、埃博拉、艾滋病毒_第4页
医学微生物学:乙脑、埃博拉、艾滋病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周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传播途径及流行特征;熟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致病性;熟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原则。掌握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征;熟悉汉坦病毒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熟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生物学性状,gp120和gp41的功能;了解HIV的型别变异;熟悉HIV的抵抗力;掌握HIV的致病性,传播途径;熟悉HIV的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掌握狂犬病病毒生物学性状,嗜神经性、内基小体、抵抗力、变异;掌握狂犬病病毒致病性,潜伏期、临床症状;掌握狂犬病防治原则,疫苗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病毒

蚊子叮咬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增殖

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流感样3-7天 血液播散(第二次病毒血症)痊愈 全身症状 血-脑屏障 痊愈 CNS症状 恢复、死亡、后遗症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免疫性依赖体液和细胞免疫免疫力稳定持久,隐性感染也可获免疫力乙脑的预防灭蚊防蚊----关键人群免疫----乙脑死疫苗幼猪免疫----乙脑死疫苗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布尼亚病毒科单负链RNA、有包膜在我国引起流行性出血热(EHF)

自然宿主 啮齿类动物黑线姬鼠、田鼠、家鼠 唾液、尿、粪便污染 呼吸道、消化道、接触传播 流行季节 10-12月埃博拉病毒埃博拉(Ebola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病毒发现“埃博拉”是刚果(金)(旧称扎伊尔)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数百生灵涂炭,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事隔3年(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苏丹,一时尸横遍野。经过两次“暴行”后,“埃博拉”病毒随之神秘地销声匿迹15年,变得无影无踪。[结构形态属丝状病毒科,长度为970纳米,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4.17×10⁶。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100nm×(300~1500)nm,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长的纤突,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较长的奇形怪状的病毒粒子相关结构可呈分枝状或盘绕状,长达10微米。来自刚果(金)、象牙海岸和苏丹的埃波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不同。结构形态在病毒粒子中心结构的核壳蛋白由螺旋状缠绕之基因体RNA与核壳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病毒蛋白VP35、VP30、L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从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纳米长,另外10纳米则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这层套膜来自宿主的细胞膜,在套膜与核壳蛋白之间的区域,称为基质空间,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组成。基因组每个病原体是由链状的负链核糖核酸病毒粒子构成。3'端没有多聚腺苷酸化,5'端也没有加帽(capping)。基因组编码七个结构蛋白和一个非结构蛋白。基因顺序是:3'端一NP—VP35-VP40-GP-VP30一VP24一L一5'端,两端的非编码区含有重要的信号以调节病毒的转录、复制和新病毒颗粒的包装。如果缺少相应的蛋白,单基因组本身并不具备感染性,其中一种蛋白是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是病毒基因组转录成信使RNA所必需的酶,它对病毒基因组的复制也有重要作用。其所编译的蛋白中,NP是核衣壳蛋白,VP30和VP35是病毒结构蛋白,VP35具有抗I型干扰素作用,GP是跨膜糖蛋白,与病毒的入侵过程及细胞毒性有关,VP24和VP40与病毒的成熟释放有关,前者是小型膜蛋白,后者是病毒基质蛋白。病毒活性研究显示:埃博拉病毒具有较强抵抗力,在污染的床单、衣服等干燥环境下存活几小时仍具有感染性,在液体或低温情况下存活时间更长,比如,病毒在4摄氏度放置5天仍具感染性,在零下70摄氏度时可以长期保存。在物理温度增高到60摄氏度,灭活一个小时就不具备感染性;100摄氏度煮沸5分钟就可以杀灭。这种病毒对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如含氯、含酒精、含酚等有机消毒剂都非常敏感,对紫外线和热线也非常敏感。病毒分型扎伊尔型:

1976年8月26日首次于扎伊尔北边城镇爆发,有高达90%的致死率苏丹型:

1976年首次在苏丹棉花厂工人身上被发现,平均死亡率为53%雷斯顿型:

1989年11月首次在一群由菲律宾进口至美国维吉尼亚州雷斯顿的食蟹猴(Macacafascicularis)身上被发现。此一病毒对猴子有很高的致死率,但对人类并没有致命性。科特迪瓦型:

1994年11月在科特迪瓦的塔伊国家公园中被发现。苏丹-扎伊尔混合亚型:

2014年8月刚果民主共和国一人感染高致死率的苏丹-扎伊尔混合亚型埃博拉病毒,与当前在西非地区流行的扎伊尔埃博拉病毒有所不同。[致病性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感染潜伏期为2-21天。埃博拉是人畜共患病毒,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症状症状因人而异,会突然出现。最初的症状包括:发高烧(最少摄氏38.8度或华氏101度)、严重头痛、肌肉、关节或腹部疼痛、严重乏力和疲倦、咽炎喉咙痛、作呕和头晕。怀疑疫症爆发前,早期症状会被错误诊断为疟疾、伤寒、痢疾、感冒或其他细菌感染,这些病都较常见。埃博拉病毒进而引致腹泻、深色或带血的粪便、咖啡样吐血、因血管胀大而眼睛变红、因皮下出血而皮肤出现红斑、斑丘疹、紫斑和内出血。身体任何孔都会出血,包括鼻、口、肛门、生殖器官或针孔。其他症状包括低血压(低于90毫米汞柱)、低血容量、心悸、体内器官严重受损(尤其是肾、脾和肝)并引致弥散性全身坏死,及蛋白尿。由病发开始到死亡(通常因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或脏器衰竭)通常为7至14日。染病后第二个星期,病人一是退烧,一是出现多个器官衰竭。发病机理埃博拉病毒通过细胞内吞和膜融合等方式侵入细胞内部,其表面跨膜糖蛋白GP在后一种入侵方式中扮演重要角色。埃博拉病毒可侵袭哺乳动物体内多种组织细胞,例如巨噬细胞、纤维原细胞、内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和肾上腺皮质细胞等,并造成脏器坏死和组织糜烂出血。检查方法病毒特异性抗体病毒特异性抗原病毒核酸预防1.在流行地区,避免接触或食用果蝠、猿猴等野生动物。2.避免直接接触被感染者或其尸体之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可能被污染的环境。病患禁止性行为,直到确定精液无病毒为止。3.医护人员需提高警觉并配戴防护配备,实施感染控制措施。治疗目前英国科学家研究显示切勿吃含有蛋白质成分的食物,而在科特迪瓦流传了一种方法,把牛尿煮沸饮用,但目前还未获科学证实。现今唯一对抗方法为注射NPC1阻碍剂,埃博拉病毒需透过NPC1进入细胞核进行自身复制,NPC1蛋白于细胞间进行运输胆固醇,即使阻碍剂会阻挡胆固醇的运输路线造成尼曼匹克症,但那是可以容忍的。绝大多数的爆发都是短暂的时间。npc1即1类尼曼-匹克蛋白,一般为C型1类尼曼-匹克蛋白。NPC1阻碍剂就是NPC1抗体或对NPC1有抵抗作用的一类药物。治疗实验药物ZMapp对埃博拉病毒可以产生一定效用。这种药物由三种单克隆抗体混合制成。单克隆抗体是将小鼠暴露于埃博拉病毒的片段,然后老鼠的血液中的抗体生成制作药物。生产“ZMapp”需要让烟草感染经过改造后的抗体,这种从一组烟草属芳香植物或灌木中获得的。Zmapp-应用进展2014年8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对人试用新药可能产生的伦理问题。2014年8月4日,美国两名在西非治疗埃博拉病毒的医务人员感染该病毒后试用ZMapp,病情好转。2014年8月12日,美国生物科技公司ZMapp已将库存的所有抗击埃博拉病毒新药试品送往西非,新药试品已告罄。2014年8月12日,利比里亚政府宣布,该国将接收到试验性药物ZMapp治疗埃博拉感染者。2014年8月13日,西班牙政府宣布已获得依然处于试验阶段的药物“ZMapp”,用于治疗一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西班牙公民。疫苗世卫组织正与各方加快埃博拉疫苗临床试验,相关疫苗或将于2015年1月限量分配使用。当下有数种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潜在疫苗,其中世卫组织重点关注葛兰素史克公司开发的“ChAd”和美国纽琳基因公司开发的“VSV”疫苗,世卫组织正与药物研发公司、临床专家与监管方加快这两种疫苗的临床试验。世卫组织已出台安全使用输血疗法治疗埃博拉患者的指导方针,并帮助受疫情影响国家从康复患者体内提取血浆、准备血清以治疗更多患者。发展趋势当前主流观点认为埃博拉是接触传播;然而近来几位医学专家称埃博拉病毒可能会变异成通过呼吸传播。更有两位专家认为当前形式的埃博拉病毒已能通过气溶胶传播。若真如此,如埃博拉不能迅速受控,恐会传至全球。当前主流认知是,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而非通过空气传播;只有病人在出现埃博拉症状以后才具有传染性。HIV&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该疾病于1981年被CDC命名,病毒于1983年分离美国100万人感染HIV(1/250),全球2000万人传播途径:性接触;输血;注射;母婴传播

2003形态结构中等球形颗粒9.7KB2条+ssRNA,

含3个结构基因,

6个调节基因有包膜,包膜表面含有gp120糖蛋白

gp41糖蛋白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1988年正式命名HIV模型图脂双层膜gp120gp41包膜糖蛋白p24衣壳蛋白p17内膜蛋白p7核衣壳蛋白逆转录酶蛋白酶整合酶基因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5’,3’-end)3结构基因gag→P55→P24,P17,P15(P7,P9)pol→RTase,p32andproteasep10env→glycoprotein(gp120andgp41)6regulatorgenestat,rev,nef,vif,vpu,vpr其中nef为AIDS发生的必需蛋白TAT:Trans-ActivatorofTranscriptionREV:RegulatorofVirionproteinexpressionNEF:NegativeRegulatoryFactorVIF:VirionInfectivityFactorVPU:ViralProteinUVPR:ViralProteinR复制周期传染源:病人或无症状携带者传播方式:性接触、输血、器官移植、注射嗜细胞性:T辅助细胞&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受体CD4----gp120CXCR4/CCR5辅助受体致病机理CD4+Tcell↓致病性急性感染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1-2wk)临床潜伏期10年AIDS相关综合征发热、疲劳、腹泻AIDS期/免疫缺损期机会感染、恶性肿瘤临床表现血清学筛选:ELISA确诊:Westernblot(p24,gp120,gp41,gp160)病毒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

检测病毒核酸或抗原RT-PCR,血浆P24(ELISA)微生物学检查宣教疫苗抗病毒药物RTaseinhibitorproteaseinhibitortriple-drugtherapy防治原则“鸡尾酒”疗法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于1996年发明同时使用两种核苷类药和一种非核苷类药可以控制病人体内的HIV病毒,使得病人的免疫系统有机会修复,恢复功能,但不能清除或治愈疾病RabiesV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