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主题训练------《管子》思想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管子·乘马》说:“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意思是;事情总是产生于谋虑,成功于努力,失败于骄做轻心。以上材料对当代青年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齐桓公察看马厩,问养马人道:“马厩里的事什么最难?”养马人还未回答,管仲答道:“我也曾经做过养马人,敷设马栅栏最难。如先敷设歪的木条,歪的需要歪的来配,歪的木条用上了,直的木条无法用上。如先敷设直的木条,直的需要直的来配,直的木条用上了,歪的木条无法用上。”《管子》里记载的这个故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管仲(春秋)首在《管子·八观》说:“国奢则用费,用费则民贫。”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引用过这句话,并提出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中国人“舌尖上的浪费”一年高达2000亿元,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谈谈你的感受,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自古以来,中国人常以栽种树木来比喻人才培养。《管子·权修》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认为“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是种树成功的关键;违背树木生长的天性,“爱之太殷,忧之太勤”,则是栽种树木的大忌,是种树失败的根本原因。读了上面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联系现实,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例文:远虑实干,戒骄戒躁,终成大业《管子·乘马》中说道:“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这句话揭示了成功的铁律,提前的谋虑规划,脚踏实地的求真务实,戒骄戒躁的低调谦逊,才能行有所得,终有所成。“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做任何事都需深谋远虑,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准备。唯有运筹帷幄,事情才能游刃有余。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十三五”规划完成,一个个五年规划,成为指引中国步伐的路碑,带领我们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中国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期工程,计划用15年的时间分三步完成,沿着规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国的探月工程取得圆满胜利。“远虑”是智慧的结晶,是前行的灯塔,是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若做事没有长远的计划和打算,就会像“无头苍蝇”,漫无目的,得过且过。浑浑噩噩的日子,不足以抵挡一丝风雨,稍微遇到变故,就很容易陷入焦虑和迷茫。“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成于务,方可将蓝图转变为现实。做成一件事的关键不仅在于谋划决策,还需要有执行力和行动力,否则,再完美的计划都只是一纸空文。常年奔走于田间地头,袁隆平将“禾下乘凉梦”变为现实;用脚步丈量每一个贫困的角落,黄文秀用行动带领民众实现脱贫致富。“用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燃灯校长张桂梅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人活此生,路途再远,一直走就终会抵达,事情再难,坚持熬才终见光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失于傲,警示我们戒骄戒躁,才能立不败之地。古有关羽大意失荆州,马谡自恃失街亭,庞涓轻敌死于马陵,近有清政府自诩天朝圣国,终被历史无情抛弃,现有“直播一哥”李佳琦傲慢嘲讽消费者“买不起眉笔是因为工作不够努力”而惨遭翻车,凡此失败,皆是因为“傲慢”。人一旦有了傲的心,会丧失对事物的敬畏之心,逐渐让人狂妄自大,自视甚高,会在各个方面放松警惕,祸乱、失败也必然接踵而至。傲是自取灭亡之道。“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不自满的人生,才能吐故纳新,源源不断地收获新生。“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让我们凭借着对“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的笃定,未雨绸缪,周密考虑,脚踏实地,抓铁有痕,不骄不躁,切忌自满,将理想变为现实,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就。【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引用名言警句,想要说明的道理是,欲成大事,要有深谋远虑的眼光、求真务实的精神和戒骄戒躁的意识。“生于虑”,就是要未雨绸缪,周密考虑。在古人看来,凡事都应反复考虑、三思而行,才能够事半功倍,《大学》指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在告诉我们周密考虑是做事成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庸》提出:“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跆,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这是说我们做任何事之前都应该思虑周全、做足准备。“成于务”,这里的“务”指的是努力和实践,做成一件事的关键不仅在于谋划决策,还需要有执行力和行动力,否则必将陷入“过缓则无及”的困局。古代的鸿儒学士喜欢把道理寄托于生活的细微处,借此启发后人躬行实践。“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脸炙人口的名言最能体现“务”的意义。成事不仅在干善谋,更要“成于务”,注重实干。无数事实清晰地证明,空谈阔轮无济于事,只有真抓实干才是成功奥秘所在。“失于傲”,古人云:“人生之大病,只一傲字。”因此,要真正做成一件事,还需时刻警惕“傲”这一顽疾,牢记“失于傲”的道理,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人一旦有了傲的心,必然会在各个方面放松警惕,祸乱、失败也必然接踵而至。傲是自取灭亡之道,所以古人说骄兵必败。一个高傲的人,必然不能容忍别人,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谦虚戒傲为品格修养的头等大事,只要不傲慢,其他良好品格就会随之而来,不傲是做人成事的基础。以上三条对于个人为人处世,求知成事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写作时当扣住三方面,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情况展开论述。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谋虑实干,戒骄戒躁,成就伟大事业。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做好谋虑规划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前提。“事者生于虑”,要想掌握推动事物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未雨绸缪,周密考虑;二、成就伟大事业不仅要善谋,更要注重实干。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戒骄戒躁,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要真正做成一件事,就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立意:1.谋虑实干,戒骄戒躁,成就伟大事业。2.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3.忧患在心,勤奋不懈,戒骄戒躁。2.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管仲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告劝齐桓公选择人才时要选择正直、贤明的人才。这则寓言是以曲木、直木喻人或拟人,用意在说明:用不肖者必然引致不肖者,用贤明者必然引致贤明者。如俗语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曲直不相容而相斥,所以用人之道贵在选好领头人:领头的是“曲木”,必然“曲木又求曲木”,使“直木”无用武之地;反之亦然。材料引导我们思考关于人才的选拔问题,选拔人才时,应当选择正直、贤能的人;同时也启发我们,要“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涵养自己正道直行的品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人生第一扣”即是我们人人自知而铭记于心的价值观。价值观摆正,人生的航道才不会偏,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第一粒扣错,剩余的都会扣错。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是要求我们青年人树立正确健康、良性发展的价值观,以之为起点基调,助力成人成才。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号召青年胸怀家国志,行牵天下仁,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立意:1.始善者易成。2.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3.亡羊补牢,为时不晚。4.用人以直,正道直行。3.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审材料:材料主体提供了管子的名言,通过习近平的引用来强调突出节俭的重要性,可以从中提取关键句子“国奢则用费,用费则民贫”、“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厉行节约,从我做起”等等。设置情境大的背景——扶贫建设和脱贫攻坚战。审任务:任务很明确: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倡议大家“厉行节约,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文体、主题、话题均已确定,适合议论文,可以大量使用排比反问句式增强气势和表达力,或者通过引用修辞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关键词为节俭,行文过程中可以使用近义词替换法,打开思路。在生活上简朴些、低调些,有助于自身的品德修炼。古今成大业并名留青史者无一不节俭朴素。毛泽东、周恩来衣服都是补了又补,也不让子女亲朋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享有特权。各个领域的学者大师们也大多如此,一生淡泊名利不追求奢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没有专车,不让接送,70多岁的他拖着拉杆箱排队等出租。低调、节俭、朴实,着实让人惊叹,或许这也正是其成功之因。节俭朴实是主流价值倾向,于学生写作而言并不难,但要写好确实也不是轻易之事。【立意】1.节俭朴实一些又何妨。2.节俭生活,朴素为人。3.从我做起,铺张浪费要不得。4.艰苦朴素是美德,勤俭持家是品质。5.简朴是低调做人的根本。6.朴素节俭最美。4.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管子·权修》中的话意思一年的计划,莫过于栽种谷物;十年的计划,莫过于种植树木;终身的大计,莫过于培育人才。此句演化为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形象生动地强调了人才培育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意义,体现了国家管理者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种树郭橐驼传》中“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是指顺应树木发展的自然规律,使其本性得到充分发挥,也是在告诉我们要按照规律来培养人才,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力量。两段话分别说明了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方法。由此看来,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国家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要真正成为未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强国,首先就要人才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要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充分尊重人才成长与发展内在的规律,如把厚德作为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努力造就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再如竞争成才规律等,优化人才的成长环境,激励人才在竞争中增强动力、开发潜能、脱颖而出。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引出重视人才并培育英才的中心论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八一建军节95周年活动实施方案
- 汽车使用与维护 课件 1.3.4 汽车制动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 2025年甲酸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珠光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牛仔裤水洗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四川省眉山市龙正区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下学期初三语文试题中考仿真模拟考试试卷(四)含解析
-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扬州市江都区实验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全国初三模拟考三全国I卷物理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襄阳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阶段性诊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25春新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复习知识点
-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招聘笔试真题2023
- 精神科患者首次风险评估单
- 医院培训课件:《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 幼儿园小班主题《春天的小花园》课件
- 消防救援队清洁用品配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MOOC】中央银行学-江西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橙色国潮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主题
- 2024年中国抗静电阻燃非金属托辊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阀门检验和试验作业指导书
- 餐馆厨房经营权承包合同
- 专业洗车场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