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龙正区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下学期初三语文试题中考仿真模拟考试试卷(四)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眉山市龙正区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下学期初三语文试题中考仿真模拟考试试卷(四)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眉山市龙正区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下学期初三语文试题中考仿真模拟考试试卷(四)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眉山市龙正区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下学期初三语文试题中考仿真模拟考试试卷(四)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眉山市龙正区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下学期初三语文试题中考仿真模拟考试试卷(四)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龙正区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下学期初三语文试题中考仿真模拟考试试卷(四)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泰州城区的内环水系和外环水系已融会贯通,营造出了“双水绕城”的城市景观。B.两弹元勋钱学森和他的妻子著名音乐家蒋英在工作中配合默契,相得益彰。C.节假日回乡探亲,我发现农村打麻将现象蔚然成风,这种现象令人担忧。D.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设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松驰疮痍唯唯连声洗耳恭听B.剽悍沉缅销声匿迹诚惶诚恐C.絮叨混淆融汇贯通鞠躬尽瘁D.迸射污秽穷愁潦倒锐不可当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冯小刚导演电影《芳华》,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好评,该片用纯粹、美丽、残酷的方式告诉人们青春年华十分宝贵。B.隐形战机歼20入列,首艘国产航母海试成功,不仅让中国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还让世界瞩目和惊艳。C.“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活动,引发超过15亿人次以上关注,是今年春节最暖心的活动之一。D.就中国军机飞入韩国所谓的“航空识别区”一事,韩方无理要求中方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成语“刮目相看”“淡泊明志”“门庭若市”分别出自《孙权劝学》《诫子书》和《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三篇课文。B.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给地方命名。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阳”,据此,河阳可能位于黄河的南面。C.铭是古代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陈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D.史书体例多样,有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如《左传》;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反映历史事件的纪传体,如《史记》等。5.对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悟空曾被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沙僧做过卷帘大将,但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西游记》)B.诸葛亮一生多次用火攻取得战役的胜利,如: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连营七百里等。(《三国演义》C.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的驱使,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水浒传》)D.祥子到曹家拉包月,曹先生一家对他很好,很尊重他。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但曹先生丝毫也没有怪他。(《骆驼祥子》)6.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2018年春季,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一个是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的博鳌亚洲论坛,另一个则是挥舞着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的美国。②在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滚滚潮流中,谁在顺应时代、契合世界各国人民期待,谁在逆流而动、做国际贸易规则的破坏者?不言自明!③正在学习阶段的中学生,我们应当关注这些重大国际事件。第①句画线部分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②句画线部分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第③句中“应当”“关注”两个词的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默写。《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起到点睛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爱国”是诗词永恒的主旋律:国家受到外敌威胁时,苏轼发出了“①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誓言,以表达自己渴望奔赴前线保家卫国的豪情;河山破碎,文天祥被捕后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的慷慨陈词,表现自己舍生取义的坚定信念;国家风雨飘摇之际,龚自珍辞官归乡后仍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发出了“②________,③__________”(《己亥杂诗》)的感慨。8.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武松在柴进庄上发疟疾,烤火时被林冲惊出一身汗,病倒好了。他要回清河县找哥哥武大,经过阳谷县黄泥冈打死猛虎,后来当上了步兵都头。(《水浒传》)(______)(2)里德太太为了教育好简爱,通过来看病的劳埃德先生,将简爱送往洛伍德学校学习。临行前一个晚上,里德太太希望简爱记住,她们是好朋友。(《简·爱》)(______)(3)在荒岛上鲁滨孙缺乏蜡烛,就在每次杀羊的时候把羊油留下,放在一个用阳光晒成的小泥盘上,再用补船的麻絮当做灯芯,晚上就有点光亮了。(《鲁滨孙漂流记》)(______)二、阅读9.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意为“西北边塞上的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之意”。B.“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意为“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将军白了鬓发,士兵泪满衣襟”。C.“枯藤老树昏鸦”意为“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为“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2.下列各项中,对两首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家傲·秋思》表现了戍边将士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建功立业的决心;《天净沙·秋思》表现悲秋思乡的情感。B.《渔家傲·秋思》描绘的是西北边境的军旅生活;《天净沙·秋思》刻画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游子形象。C.《渔家傲·秋思》描绘边地奇异的秋景,给人以苍凉悲壮之感;《天净沙·秋思》描绘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恬静明丽的意境。D.“长烟落日孤城闭”,一个“闭”字隐隐透出当时军事态势的严重;“古道西风瘦马”,一个“古”字给人以苍凉之感。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①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②?”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对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①神格:神态与气质。②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____________)将军方与客对弈(____________)庄以实对(____________)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____________)2.下列各组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时为放风筝之戏()A.录毕,走送之 B.渔人甚异之C.属子作文以记之词 D.遽诘之曰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4.文章哪些地方能够表现庄有恭与一般的小孩子不同。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甲骨文研究的春天来了刘钊①早在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大地上的不同地域和文化中,就已萌生文字的雏形,而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是汉字的童年时期。②汉字记录汉语,同时也记录汉语所表现出的思维。中国古代一切思想观念、文化、文明,都通过汉字这一载体才传布久远,保留至今。而甲骨文是目前已知成系统的汉字的最早形态,因此说甲骨文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华文化之源、中华文明的早期结晶,一点都不为过。③甲骨文的形体结构体现“六书”的造字理据,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字形。其造字方法甚至有超出“六书”的地方,体现出古人的独出机杼和奇思妙想。甲骨文总字头数已经达到4000多,可以自由记录汉语。甲骨文中常用字的结构已经基本定型,这些字经过几千年演变,虽然笔势笔意屡有变迁,但其基本结构没有变,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如其所记载的中华文化一样,承传有序,源远流长。④甲骨文中有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其中有不少还保留着早期形态,这是古人采用“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手段,借助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经验积累所得,从中可以体会出古人造字时的立意和取象。如“尹”字为一只手拿着笔的形状,因此“尹”在古代用为官吏的通称;“监”字是人用器中之水照面的形象,表示的是古人以“水”为镜的习惯;“休”字像人在树荫下休息,所以古代“休”字有休息、止息和“荫”的意思;“保”字像一个大人背着一个孩子,从大人的角度讲是对孩子的保护,从孩子的角度讲是对大人的依仗,所以“保”字古代有“保护”和“依仗”两个意思。⑤甲骨文记载的汉语,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词汇,其所记载的内容也包罗万象。有些文字较多的记事刻辞更是具有一定的情节,甚至富有故事性,完全可以视为最早的文学作品。⑥甲骨文已经是符号化的文字,古代“书画同源”,因此甲骨文也具有一定装饰性和美化倾向。很多形体犹如美术作品中的速写,在构字时尽量采用简单的线条,抓住描写对象的典型特征,凝练生动,概括传神。其形体体现出的布局上的穿插避让和形象上饱满匀称的追求,更是凸显出古人朴素的美的感觉和观念。⑦经过海内外几代学者的刻苦努力,目前甲骨学早已成为一门显学。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项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可以想见,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甲骨文研究将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1.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2.第②段中加点的“目前”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第④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甲骨文有哪些特点?12.现代文阅读“春分竖鸡蛋”的历史变奏①如今每年春分时,总是被来自全世界的春分竖鸡蛋的新闻报道刷屏。很多报道说,春分的时候,太阳光直射赤道,所以万有引力南北平衡,地球、鸡蛋和太阳都排列到合适的位置,鸡蛋只有在这一天才能竖起来。②其实这个解释根本不靠谱。③可是你知道吗?这个流行全世界的不靠谱游戏,竟然是从中国出口的。根据美国天文科普作家菲尔·普莱特的调查,他发现这个游戏源自1945年驻重庆的美国记者在《生活》杂志中对中国习俗的报道,只不过中国人玩这个游戏是在立春而不是春分。这也可以从1946年1月开明少年杂志的一篇文章里获得证实,因为杨先生在1945年立春这一天,邀请了七八位美国记者和军官表演了竖鸡蛋的游戏,一次竖起了一排30只鸡蛋。中国人对立春竖鸡蛋的解释是立春标志着春回大地阳气上升、春气萌动。不过有意思的是,立春是中国习俗里春天的开始,可是美国国家习惯上把春分作为春季的第一天,所以立春竖鸡蛋就悄悄地演变成春分竖鸡蛋了,对它的解释也从中国古老的阳气上升,变成了看似很科学的引力平衡——因为春分时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都昼夜相等嘛。④可这个解释同样不靠谱。⑤竖鸡蛋,当然也要在比较光滑的平面上来进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特别容易。菲尔·普莱特本人曾经在各种时间不同场合表演竖鸡蛋,用实际行动来破除只有春分才能竖鸡蛋的谣言。他竖鸡蛋的经验是要放松,心平气和,手要稳,寻找鸡蛋的平衡位置。因为鸡蛋表面并不是绝对光滑的,总是有微小凹凸之处,只要让至少三个点接触平面,鸡蛋就站起来了。菲尔·普莱特还曾经收到过“粉丝”提供的一个更加令人惊奇的实验成果——1999年10月16日,密歇根州的一所中学的老师带领学生们把鸡蛋在光滑平面上树立起来,而且保持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才人为放倒。⑥那么,“春分竖鸡蛋,是因为引力的平衡”的说法错在哪里呢?⑦从天文上说春分是太阳光一年两次,正好直射赤道的日子之一(另一次是秋分),但这真不关引力平衡什么事儿。虽然南北半球受到等量的日照,可太阳总是在远处,太阳对地球和我们身边一些物体的引力总是存在的,没有什么可以“平衡”的。⑧当然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比与它们的重量成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与我们脚下的地球相比,太阳质量虽然很大,但由于距离也很远,太阳的引力要比地球引力小得多——而且我们还根本体验不到太阳的引力。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参考宇航员在地球轨道上的失重状态,空间站和宇航员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但它们在轨道上绕地球运行,需要向心力,这个向心力就是由地球引力充当的。所以我们看到宇航员可以自由地飘来飘去,仿佛没有任何“重量”。同样,我们也随着地球一起在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这是太阳引力充当了轨道运行的向心力,所以不管太阳引力的大小是多少,像宇航员体验不到地球引力一样,我们和鸡蛋都体验不到太阳的引力。我们和鸡蛋能稳稳地待在地球上,只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⑨嗯,春天来了,去竖个鸡蛋吧,同时别忘了谢谢牛顿,毕竟是他发现了引力。1.对于立春(或春分)可以竖起鸡蛋的原因的推测,最准确的一项是()A.春分的时候,太阳光直射赤道,所以万有引力南北平衡,且地球、鸡蛋和太阳都排列到合适的位置。B.立春是中国习俗里春天的开始,标志着春回大地阳气上升,鸡蛋也有往上的力量,所以可以竖起来。C.我们和鸡蛋都稳稳地待在地球上,因为地球引力和向心力的共同作用,就可以竖起鸡蛋。D.鸡蛋表面并不是绝对光滑的,总是有微小凹凸之处,只要让至少三个点接触平面,鸡蛋就站起来了。2.⑧段举了宇航员在地球轨道上失重的例子,对其作用的说法最全面的一项是()A.用宇航员和太阳的引力来类比鸡蛋和地球的引力,说明正是有了引力平衡,鸡蛋才可以竖起来。B.为了说明正是有看太阳引力和地球引力的平衡,鸡蛋才可以立起来。C.说明太阳的引力对于宇航员非常重要,并且以此来说明正是因为有了太阳的引力,鸡蛋才可以竖起来。D.否定“春分竖鸡蛋,是因为引力平衡”的说法,因为虽然太阳对我们有引力,但是因为距离太远而变得微乎其微。3.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列举准确时间的用意。1999年10月16日,密歇根州的一所中学的老师带领学生们把鸡蛋在光滑平面上树立起来,而且保持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才人为放倒。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欲通大道,绝智弃巧①今日之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商品层出不穷,崇智尚巧之风可谓大盛。然而两千多年以前的先哲老子却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不是在唱反调吗?老子的言论是不是过时了呢?在我看来,老子的言论非但没有过时,恰恰相反,在这个科学技术如此发达而人心又如此浮躁的当下,老子这些言论无异于一泓清冽之泉,有给狂热于智、巧者送去清凉,促其猛醒之效。只因人们在崇智尚巧的同时,逐步远离,甚至丧失了心中的大道——纯粹美好的心灵。②喜取巧而远道。《庄子·天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贡曾见一位老人正在田地里挖地道通入井中,抱瓦罐汲水出来灌溉农田,极其用力而功效很小。子贡就对他说:“这里有一种叫做桔槔的机械,一天能灌畦一百,用力甚少而功效多,您不想用它吗?”灌园老人气得变了脸色,并嘲笑说:“我听我的老师说,有机械的必然有投机取巧之事,有投机取巧之事的必然有投机取巧之心。投机取巧之心存在胸中,就不具备纯洁的品质;纯洁的品质不具备,就精神不定;精神不定的,大道就不能和他相投合。我不是不知道那个机械,而是以用它为耻,所以就不用。”子贡听了羞容满面,低头不语。我想,庄子之所以反对使用机械是因为它会败坏人心。的确,机械一方面是能够给人带来很多好处,但那只是蝇头微利;而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坏处,只因它破坏了德性的源头——人心。人心既坏,则世界将会是何等世界?③秉拙诚而近道。既然取巧远离大道,那我们又应该如何呢?西汉刘向在《说苑·谈丛》中说:“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曾文正公也说:“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何谓“拙”“诚”?一言以蔽之,质朴无华谓之“拙”,光明无欺谓之“诚”。只因质朴无华,绝智弃巧,内心空明无羁绊,所以待人以“诚”,做事以“恒”。为人处世,有诚意,有恒心,不成事都难!④。拙诚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品质。然而,通大道仍然要切实去做。那么,从哪里开始做起呢?老子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也劝诫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显然,先贤们告诉我们,欲通大道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件小事也许是将地上的垃圾拾起放进垃圾桶,也许是公交车上见到老人让个座位,也许是捡到贵重的物品物归原主,也许是到饭店用餐珍惜粮食,不铺张浪费……⑤总之,弃取巧之事,秉拙诚之心,积跬步之路,方可通人生大道。(选自《半月选读》2018年第15期)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3.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根据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使该段语意连贯完整。三、语言表述14.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我们要从讲政治的角度,传承好、发扬好“西迁精神”,将个人的奋斗步伐深深(雕镂

镌刻铭记)到新时代民族复兴、国家进步的伟大征程中。西安有着灿烂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古代中华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应当(义不容辞

刻不容缓无可规避)的担起古都复兴这份责任。四、写作15.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命题作文如果说生活是一幅画,那幸福便是这画面上最鲜艳的花朵;如果说生活是一首乐章,那幸福便是这旋律中最欢快的音符……生活中,幸福无处不在,从阳光到雨露,从亲情到友谊,从播种到收获,处处让你感受到无限的幸福和快乐。请以“幸福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600字以上;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题目:________的我。要求:(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2)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B【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A:“融会贯通”的意思是指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C:“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不符合语境。D:“首当其冲”意思是处于首先受到攻击或压力的地位。不符合语境。故选B。2、D【解析】

D项正确。ABC三项修改为:A.松弛;B.沉湎;C.融会贯通。3、A【解析】试题分析:B关联词搭配不当。“还”改为“而且”。C“超过”“以上”重复。去掉其一。D否定词滥用。“不再”改“再次”。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4、B【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B项中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不叫“阳”。故选B。5、B【解析】

B项错误,“火烧连营七百里”的是陆逊,不是诸葛亮。6、(1)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一个是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另一个则是挥舞着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的美国。(2)在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滚滚潮流中,谁在顺应时代、契合世界各国人民期待?谁在逆潮流而动、做国际贸易规则的破坏者?(3)动词【解析】

(1)第①句成分残缺,应该在“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后加“为主题”。(2)把“在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滚滚潮流中”中的“逗号”,改为“顿号”。(3)要求学生结合语境分析词性。“应当”是动词(能愿动词),“关注”是动词。7、(1)何陋之有(2)①会挽雕弓如满月②落红不是无情物③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

“陋”“雕”“作”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8、××√【解析】

(1)错误,正确应是:武松在柴进庄上发疟疾,烤火时被宋江惊出一身汗,病倒好了。他要回清河县找哥哥武大,经过阳谷县景阳冈打死猛虎,后来当上了步兵都头。(2)错误。正确应是:里德太太对待简爱很不好,就通过来看病的劳埃德先生,将简爱送往洛伍德学校学习。临行前一个晚上,里德太太虚情假意地对简爱说,她们是好朋友。(3)正确。二、阅读9、1.B2.C【解析】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选项。B项不正确。“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白了鬓发,泪满衣襟”,此处应当作互文翻译。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2.要求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选项。C项“恬静明丽”不正确。《天净沙·秋思》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10、1.刚好,恰好。下棋。回答。夸张,吹牛。2.D3.(1)所有衙役都因为他岁数小而忽略了他,没有来得及阻挡他进入。(2)一个字能对,一百个字也能对。4.①胆略过人。风筝落于将军署内宅,不惧家丁径直前往;②口舌伶俐,头脑清晰。面对将军问话,对答如流。③才思敏捷,即景作对。【解析】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对”:回答。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夸”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夸张,吹牛”的意思。“弈”作为生僻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D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都是结构助词“的”之意。A代词。指“书”。B代词。指这种情况。C代词。代“庄有恭”。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1)“以”:因为。“幼”:岁数小。“前进”:向前进入。(2)“之”:代对对子。4.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可分析“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索取”说明他胆略过人。“对,小事耳,何难之有!”“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是写其自信和才华。“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是写其头脑清晰,才思敏捷。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译文:粤中部的庄有恭,幼年即有神童的名声。(他的)家在镇粤将军署旁边,有一次放风筝玩耍,(风筝)恰好落到将军署的内院中,庄有恭直接进入要求归还。所有衙役都认为他岁数小而忽略了他,没有来得及阻挡他进入。将军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状态与众不同,急促喝问他说:“小孩从哪来的?”庄有恭实话回答。将军说:“你读书了没有?可以对对子吗?”庄有恭回答说:“对对子,小意思罢了,这有什么难的!”将军问:“能对几个字的对子?”庄有恭回答:“一个字能对,一百个字也能对。”将军认为他自大并且夸张,于是就指着厅里张贴的画让他做对子,说:“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有恭说:“就是这里一盘棋,便可以对呀。”应声对道:“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11、1.①引出说明对象:甲骨文;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不能。“目前”一词表限制,说明了甲骨文只是到现在为止已知成系统的汉字的最早形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或:不能。“目前”指到现在为止,说明甲骨文是到现在为止已知的成系统的汉字的最早形态,但不排除还有更早的成系统的汉字的可能性,删去后表述过于绝对。“目前”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3.举例子。举甲骨文中象形字和会意字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从甲骨文中可以体会出古人造字时的立意和取象,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4.示例:①甲骨文体现了“六书”的造字理据,可以自由记录汉语;②甲骨文中的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保留着早期形态;③甲骨文词汇和内容丰富;④甲骨文是符号化的文字。(甲骨文具有一定装饰性和美化倾向)(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分析句段作用一般从内容,结构,表达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首先要对文章的思路有准确的了解,然后看所考句段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再根据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确定其作用。本题中,第①段通过“文字画”和甲骨文的简要对比引出说明对象:甲骨文;选取大家感兴趣的古文字,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把握能力。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准确陈述语言使用的生动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地分析与说明。本题中,加下划线词​“目前”表时间,是限制性词语,准确严密地说明了甲骨文只是到现在为止已知成系统的汉字的最早形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能力。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先要辨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然后分别分析其作用。本题中,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尹”“得”“獲”等字,真实有力地说明了甲骨文是借助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经验积累所得,从中可以体会出古人造字时的立意和取象特征,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4.本题主要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回归文章,找到答题区域仔细阅读,提取相关信息答题即可。仔细阅读文章,抓住③④⑤⑥的中心句(首句)概括即可。12、1.D2.D3.时间具体精确,表明此事件的真实性(更加有说服力),更加具体准确地说明并非只有春分才能竖起鸡蛋。(更能说明只有春分才能竖起鸡蛋是谣言)【解析】1.A.错,“很多报道说”不是真实的情况,说明这个解释根本不靠谱;B.错,这个解释同样不靠谱;C.错,不管太阳引力的大小是多少,像宇航员体验不到地球引力一样,我们和鸡蛋都体验不到太阳的引力。故选D。2.“春分竖鸡蛋,是因为引力的平衡”的说法错在哪里呢?提出问题后,然后举宇航员在地球轨道上失重的例子,来说明虽然太阳对我们有引力,但是因为距离太远而变得微乎其微。故选D。3.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中确切数字的运用,时间具体精确,表明此事件的真实性(更加有说服力),更能说明只有春分才能竖起鸡蛋是谣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3、1.欲通大道,绝智弃巧。(或“弃取巧之事,秉拙诚之心,积跬步之路,方可通人生大道。)2.首先提出了“喜取巧而远道”的观点;然后列举抱瓮灌园的故事进行论证;最后强调了喜取巧破坏人心的坏处。3.道理论证,通过引用西汉刘向和曾文正公的话,论证了“秉拙诚而近道”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深入、更有说服力。4.积跬步而行道【解析】1.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统帅。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以下四个地方:一是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中心论点;二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四是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结合本文的内容来看,题目“欲通大道,绝智弃巧。”是中心论点。或者结尾总结句“弃取巧之事,秉拙诚之心,积跬步之路,方可通人生大道。”也可作为中心论点,二者是一致的。2.要求学生分析论证思路时,需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分析。运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连接词。第二段内容首先提出了“喜取巧而远道”的观点;然后采用举例子的论证方法(列举抱瓮灌园的故事)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强调了喜取巧破坏人心的坏处。3.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结合划线句分析,引用西汉刘向和曾文正公的话,故采用了道理论证,然后写出作用。通过引用西汉刘向和曾文正公的话,论证了“秉拙诚而近道”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深入、更有说服力。4.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结合最后总结语“弃取巧之事,秉拙诚之心,积跬步之路,方可通人生大道。”和第②段论述“喜取巧而远道。”,第③段论述“秉拙诚而近道。”,那么第④段则论述“积跬步而行道”,然后结合第四段内容核实即可。三、语言表述14、镌刻义不容辞【解析】

试题分析:(1)镌刻:雕刻,可引申为使印象深刻,符合语境。雕镂:基本词义为雕刻。但也可解释为“雕刻品”或“比喻刻意修饰文辞”,此词只能用在实物上。铭记:牢记在心中。没有“镌刻”语意重。(2)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与后面的“责任”搭配合理。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无可规避,躲不过,逃避不了。点睛:答此类题需先将所给词语逐一浏览,就词义与词性做到全面掌握。总之,判断正确答案要从多角度去考虑,把语境、语法、常识、固定搭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是做好选词填空题的最佳方法。选词填空一定要观察语境,然后斟酌词义,选择后再通观一遍。四、写作15、幸福生活我是幸运的,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化社会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快捷,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那么二十年前,甚至三十年前的生活是怎样的呢?那得从父母的回忆中去寻找答案。听说爸爸小时候,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是爷爷当时视若珍宝的半导体收音机。家里没有自来水,每天要到两公里远的大河边挑水。电灯每天只能用两三个小时,光线弱得跟萤火虫差不多。一到夏天,各家各户都会到大街口乘凉,因为当时根本就没有电风扇。说到穿就难以想象了,爸爸说当时买衣服,买布料都要凭一种叫“布票”的东西,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穿上新衣服,而且只有蓝和绿两种颜色。去县城一天只有一趟车,拥挤得像插笋子。吃的东西更简单,每天基本上都是蔬菜一个月能吃上三、五次肉就已经很不错了,粮食不够的时候就加点红薯丝之类的杂粮。听到这里,我不由得感慨:爸爸妈妈的生活怎么会这样呢?我们现在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就说说我家吧。我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