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电视新闻评论节目_第1页
第九讲:电视新闻评论节目_第2页
第九讲:电视新闻评论节目_第3页
第九讲:电视新闻评论节目_第4页
第九讲:电视新闻评论节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讲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本章主要内容:一、概念及特点;二、发展历程;三、主要节目形态;四、发展创新之路;附:相关栏目介绍及节目观摩;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界说电视——媒介特性,是指运用电视特有的表现手段,即声画结合的方式制作节目;新闻——内容范畴,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区别于娱乐类、社教类等题材领域;评论——体裁范畴,属于评论这一大的基本体裁范畴,区别于消息类节目,以讲道理为主;节目——外在表现形式,是一种节目形态,区别于节目的内容;评论——1989年版的《辞海》对“评论”的解释:批评与议论。《后汉书.许邵传》:“评论朝廷,虚构无端。”《隋书•杨异传》:“评论得失,规讽疑阕。”报刊言论的总称。有社论、短评、述评、编后记、编者按和以“本报评论员”名义发表文章等体裁、及时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阐述报刊编辑部的观点和主张。报刊言论体裁之一,评述某一问题或事件的文章。可见,评论就是指发表议论与意见。顾名思义,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就是运用电视的手段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发表意见与议论的节目。电视新闻评论的界定:电视新闻评论就是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的意见和态度。这一界定,区分它和消息新闻的不同任务。前者是报道事实,传播新闻信息,而新闻评论节目则主要是发议论,讲道理。

——全国电视学研究委员会《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基本特征:

新闻性——时宜性;

政论性——新闻的力量在于摆出事实,评论的力量在于讲出道理;

群众性——热点、焦点问题;二、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对报刊评论的模仿阶段(1958-1980年);这一阶段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内容上:主要来源于报纸(尤其是党报)或由电视台自己编发在消息前后零星的编前、编后语等。

形式上:既采用了报纸的思维模式和广播的传播特点,又加入了播音员的电视图象,可谓是报纸、广播、电视相结合的,一种较为初级的新闻评论节目形态。第二阶段:电视新闻评论的探索阶段(1980-1994年):《观察与思考》栏目的开播;背景:“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新闻评论性栏目——《观察与思考》,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案例:《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播出的第一个节目)

《观察与思考》的贡献:形式方面:栏目化、规范化——固定的节目周期与播出时间、固定的节目主持人、固定的节目风格与节目包装、故事化叙述、声画结合等;内容方面:选题平民化,立场平民化,画面开始出现老百姓的面孔;评价:在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标志着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新闻评论性栏目的问世,也标志着一种不同于报刊与广播评论的、独特新型的电视评论节目样式——新闻述评的出现。第三阶段:电视新闻评论大发展阶段(1994年-90年代末):·《东方时空》(1993)和《焦点访谈》(1994)栏目的开播;

《焦点访谈》引发了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一个造山运动:1994年,各地方台相继创办和改版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多达30多个,从某种意义上说,1994年我们甚至可以称之为“焦点访谈年”。

这一阶段评论性节目功能的广度与深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评论类节目的形态与样式更为丰富、配置更为合理;

第四阶段:电视评论多样化发展阶段(90年代末至今)

电视新闻评论的节目形态呈多样化,出现了访谈型、论坛型、座谈型、谈话节目等新兴的电视评论节目样式,评论节目的界限日趋模糊。[互动]你认为目前我们看到的节目哪些属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大致有哪些表现形式(类型)?●三、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要形态在世界各国的电视节目中并没有这种称之为“电视评论节目”的节目形态,只有大量与此相近的谈话节目。如美国的《拉里.金直播》和《奥普拉.温弗瑞访谈》,英国的《特里莎》,法国的《晚间的声音》和《爱是什么》,德国的《新闻俱乐部》(PressClub),意大利的《论坛》和《化妆间》,日本的《电视加油站》等。▲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要形态当前我国电视评论有两种主要的节目形态:一种就是以谈话节目形态出现的电视评论节目,我们可称之为谈话类电视评论;另一种是新闻述评形式出现的电视评论节目,我们可称之为电视述评。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谈话类电视评论,是指以口播、解说词、谈话等有声语言为主,更多借助于听觉系统实现传播目的,这种评论方式更接近传统评论的形态。这类节目的共性是:观众基本可以靠“听”来完整了解节目的内容,节目的构成主要由说话者的观点性言论来组合,很少有具体事实的展开。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要包括访谈型、论坛型、评论员评论型、主持人评论型四种主要的方式。访谈型主持人针对热点话题向嘉宾提问,嘉宾作答,通过提问的角度与嘉宾的回答来把新闻事件的真相与各方意见呈现给观众。如《东方时空.时空连线》;这类评论通常作为新闻节目中的一个板块出现,如《时事直通车》;另外,也有独立的固定的专门栏目,如《面对面》;论坛型主持人针对当前某一重大的或公众普遍关注的事件、问题,邀请有关方面权威人士发表意见或进行讨论。如央视新闻频道的《央视论坛》、《国际观察》、凤凰卫视的《新闻今日谈》。这类节目形态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提供精英化的话语色彩,强调评论的权威性。论坛型的节目强调节目本身的辩论色彩(辩论本身就是一种“好看”的因素),主持人和嘉宾们在谈话中告诉给观众的不仅是结论,也应当包含得出结论的过程。评论员评论型评论员评论是电视评论员或特约评论员,就当前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或重大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直接面向观众表示意见、看法、立场和态度。评论员评论型往往具有独立节目形态。这种类型可以主持人与评论员的配合方式出现(如: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湖南电视台《今日谈》),也可以单个评论员播讲的方式出现(如中央电视台《一丹话题》等)。在评论员评论类型的节目中,评论员是相对固定的,他们的言论和态度通常代表电视台的观点。(“嘉宾言论,不代表本台立场”)主持人评论型主持人评论是“由主持人直接参与策划、制作或播出的全过程,并以与观众直接交流的方式出现。融叙事性与哲理性,个性与人格化于一体的评论形式。”主持人评论注重发挥主持人的主体意识,在评论的角度、见解、表达习惯和语言风格上都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同时还借助于仪表装束、表情动作等可感知的视觉形象来张扬主持人的特征。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是这种节目形态的典型代表。电视述评电视述评是新闻述评在电视中的具体运用,它融叙述与评论于一体,既有对事件的客观叙述、又有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评论。电视述评以电视独有的声画结合表现手段还事件以本来面目,即所谓‘用事实说话”,“让过程说话”。述与评的有机融合是电视述评类节目的最大特点。归纳起来,电视述评的表现特色如下:论点间接化——观点寓于材料中;论据形象化——现场纪实、形声一体;论证过程化——评论过程融入采访报道过程;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趋势1、节目形态的融合;

(1)电视新闻评论与电视新闻专题、评论性谈话节目与其他谈话节目的界限日趋模糊。(2)电视评论节目的类型不断发展,除了新闻述评和新闻类谈话节目两大类型外,出现了两者组合型,将新闻述评的形象性和谈话节目的思辨性结合起来,更具电视评论的特点和优势。

(3)以非独立节目形态出现的电视评论,电视评论渗透到各种电视新闻节目中,如消息、连续报道、现场直播等新闻节目中。

2、数字时代的互动;新闻连线;网络板块;手机短信;评论理念的创新评说人性化;述评同步化;评论过程化(“新闻是有背景的、背景是有观点的、观点是可以争论的”。“争论”是电视新闻的一种方式、一种语言;);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一个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必须选择一个适合电视语境的选题,调动一些利于视听表现的手法,实现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的有机结合。具体来说是:访谈出观点,专家作评点,镜头找视点,语言显亮点,字幕来点晴。附:相关栏目介绍

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时事开讲》、《锵锵三人行》、《时事辩论会》、《解码陈文茜》等央视:《焦点访谈》、《新闻1+1》、《24小时》、《央视论坛》、《对话》等;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一虎一席谈》:2007年度电视节目萃取热门事件、焦点话题,邀请当事人、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发言,更赋予现场观众随时插话的权利,真正构建了公共话语空间。它颠覆了电视节目“传受”模式,开辟群口时代,成为“让人民说话”的开山之作,并将话语平台延伸到网络,是一档最具网络精神和时评特征的电视脱口秀。《一虎一席谈》:最佳脱口秀针尖对麦芒的嘴上风暴,让一场普通的时事辩论会也有了民主政治的意味。让人民说话是它的最大诉求,说真话与真诚倾听是它的两大要诀,对社会时事热点的适时捕捉、舆论尺度的精准把握、主持人不偏不倚左右逢源的现场操盘能力,令其成为2007年同类节目的翘楚。胡一虎:年度节目主持人利爪敏捷捕捉热门话题,思维跳跃搅起头脑风暴,语速快得像刘翔跨栏。这是一个踩着风火轮狂奔的老帅哥,你会惊叹他的机智,喜欢他的超级反应,赞叹他的敏锐,佩服他总能将最精彩留给结束时的盘点。胡一虎:最佳脱口秀主持人他不是辩才,是帅才;他不是主持,是操盘手。在貌似混乱的观点争议现场,他把各抒己见挑拨成逻辑较量,把吵架转化成言论民主。在众声喧哗中,他的声音在各种声音之间穿针引线,但永远不会被淹没;在所有的正反观点中,他只站在真诚这一边,担当了最认真的倾听者。《新闻1+1》:2009年年度电视节目

上榜理由:它是新闻价值的慢食者,提供一份代表央视的社会学分析文本。它以新闻加解读、主持加评论、民意加国是、议题解码加公共价值判断、社会原声带加意见领袖的声音,构成信息、观点和观念的三位一体式传播。它令新闻话题成为公众议题,令公众议题成为社会课题,启发更多社会思考。《新闻1+1》2009年度最佳时评节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