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037美学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1页
自考00037美学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2页
自考00037美学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3页
自考00037美学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4页
自考00037美学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审美活动论 3第三章审美形态论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 第五章艺术论 第六章审美教育论 27一、单选题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A.美和美的规律B.艺术C.审美活动D.审美经验2.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核心内涵是()A.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B.人的最基本的精神生产方式C.人的审美存在D.人的历史存在3.美学学科确立的标志是鲍姆嘉通1750年出版的()A.《判断力批判》B.《审美教育书简》C.《诗的哲学默想录》D.《美学》4.下面关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A.美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审美意识到美学思想再到美学学科的漫长历史过程B.审美意识是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C.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D.审美意识奠基于美学思想5.维特根斯坦认为,“与美学相联系的、最重要的可能是所谓的审美反应”,这实际上是强调美学研究的重点是()A.审美经验B.审美关系C.审美形态D.审美现象6.最早提出美的本质问题的美学家是()A.黑格尔B.马克思C.柏拉图D.鲍姆加登7.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时间是()A.1850年B.1750年C.1650年D.1550年二、简答题8.简述美学的学科属性。9.简述美学史上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10.简述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11.简要说明美学属于人文学科而不属于社会科学的原因。2解析: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现象,即处于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现象或审美活动。2.答案:A解析: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存在概念是内在融通的,是用实践范畴来揭示人在世界中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的根本内涵就是指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人的历史、现实的存在,以及环绕在人类周围的感性世界(包括人化和未人化的自然界、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条件、社会机构、政治制度、文化设施、人伦体制等等)的存在,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不断生成建构出来的。3.答案:D解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二是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据此,学界公认,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1750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鲍姆嘉通也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4.答案:D解析: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但有进一步的发展。它不再像审美意识那样是一些不自觉的感性直观的认识,而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其余选项均正确,故选D。5.答案:A解析:著名哲学家、美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与美学相联系的、最重要的可能是所谓的审美反应”,这实际上把美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人们的经验审美。6.答案:C解析:本题选C。从柏拉图开始,研究美本身、美的本质就成了美学的主要问题和对象。按我们今天的理解,就是研究美的本质问题,这个问题也是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以之为主要研究对象。7.答案:B解析:美学是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鲍姆嘉通在1750年创立的这门学科。①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有着明显的差异。②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哲学、艺术学、心理学等有着交叉和渗透关系。9.答案:(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和美的规律。(2)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3(3)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4)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10.答案:一是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1750年出版了《美学》一书,他也被后世尊称为“美学之父”;二是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1)研究对象不同。社会科学主要研究呈现为物化形态的社会现象,如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等;人文学科则更多关注非物化形态的社会现象,如精神、理想、信念、价值等;(2)研究方式不同。社会科学力求判断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人文学科则不追求研究的客观性,往往要求研究者的参与和投入。一、单选题12.主体进行审美判断的总的原则和尺度是()A.审美理想B.审美需要C.审美趣味D.审美态度13.审美趣味的特点是()A.无可争辩B.具有好坏之分C.没有明显的个性色彩D.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14.审美需要是()A人所独有的生命需要B.一切生物共有的生命需要C.人所独有的生理需要D.一切生物共有的高级需要15.认为审美对象是“灿烂的感性”的美学家是()A.休谟B.哈奇生C.杜夫海纳D.狄尔泰16.在中国古代,黄色与王权相联系,说明色彩的审美意义具有()A.形象性B.具象性C.物质性D.象征性17.认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美学家是A.康德B.歌德C.马克思D.恩格斯18.在20世纪我国美学研究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的审美发生理论是()A.游戏说B.生物本能说C.巫术说D.劳动说19.“和而不同”“违而不犯”所描述的形式规律是()4A.整齐一律B.节奏韵律C.对称均衡D.多样统一20.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是()A.生理遗传B.先天气质C.家庭背景D.社会条件21.审美理想是一种相对稳定的()A.情感结构B.价值取向C.生存状态D.道德修养2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体现的形式美因素主要是()A.色彩B.线条C.形体D.音响23.博克认为,产生崇高感的本能是()A.维持种族生命延续的本能B.维持个体生命的本能C.社交的本能D.性的本能24.审美趣味的两重性主要是指()A.先天性与后天性B.观念性与实践性C.个体性与社会性D.现实性与理想性26.审美体验的深度主要取决于审美主体()A.卓越的想象能力B.饱满的审美情感C.丰富的人生体验D.高远的审美理想25.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必然带来审美活动的变化,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A.自律性B.他律性C.功利性D.物质性27.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对象是()A.完善的感性B.灿烂的感性C.自然的感性D.直观的感性28.“劳动说”主张审美起源于人类的()A.物质生产B.石器生产C.陶器生产D.精神生产29.对审美趣味产生制约作用的主要因素是()A.审美需要B.审美理想C.审美情感D.审美经验30.人类审美活动发生的最重要标志是()A.原始巫术活动的出现B.原始劳动分工的出现C.史前彩陶纹饰的出现D.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31.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5A.审美主体和审美创造B.审美客体和审美接受C.审美主体和审美接受D.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32.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这表明审美活动具有()A.自律性B.因果律C.他律性D.三一律二、多选题33.以下学说中,属于审美发生理论的有()A.生物本能说B.性欲升华说C.劳动说D.符号说E.移情说34.构成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主要有()A.色彩B.线条C.形体D.音响E.比例三、简答题35.试论审美对象的有限性和无限性。36.简述构成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37.简述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38.简述普列汉诺夫关于劳动与审美之间关系的基本看法。39.结合这段话,分析审美对象“多样统一”的形式规律。解析:所谓审美理想就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它实际上是主体审美判断的总的原则和尺度。解析:无论审美趣味有多么明显的主观性和个性色彩,它仍然是有好坏高下之分的。在审美问题上那种所谓的“趣味无可争辩”的观点是十分有害的。解析:与人的一般需要中的其他需要相比,审美需要具有两个显著特征:6①审美需要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它植根于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独特性质。②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区别和联系的角度看,审美需要属于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解析:审美对象不只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属性,同时这些物质属性本身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诚如杜夫海纳所说:“审美对象不是别的,只是灿烂的感性。”解析:象征性是指在不同民族中,由于传统习惯,某种色彩与某种特定内容形成较为固定的联系,从而使色彩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意义。如在中国古代,黄色与王权的联系,在基督教中,红色与圣餐的联系,等等。解析:原始意识中的神秘性是人类意识发展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属性,它反映了在生产力极端落后的社会条件下原始人渴望认识自然、战胜自然,而实际上又不能正确地解释自然的真实的心理状况。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解析:劳动说作为一种艺术和审美发生理论,有很多信奉者与支持者,尤其在20世纪我国美学和文艺学领域曾一度占据优势地位。这一理论的主旨就是认为艺术和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解析:“多样统一”就是寓多于一,在丰富多彩的表现中保持着内在血脉的一致性。在变化中显示统一,在统一中又见出变化,“和而不同”“违而不犯”,这就是“多样统一”这一形式规律最本质的特点。解析: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仍是他所面临的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先天因素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到何种程度,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主体的审美个性和审美趣味,根本上是由后天的社会因素所决定的。解析: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做出的审美判断。审美理想作为一种具有导向性、规范性的观念,本身就表现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解析:一定的线条之所以会具有某种情感意味,是因为这些线条所附着的客观事物本身在生活中就实际上使人产生过类似的经验。例如,直线之所以能表示力量、刚强,是因为生活中具有这种属性的事物如铁路、桥梁等本身就透露出力量和刚强;曲线之所以会具有飘逸和柔和的意味,是因为生活中具有曲线特点的事物如柳条、波浪、云彩等本身就往往显得飘逸、柔和。“直”和“圆”所体现的形式美因素主要是线条。7解析: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在其美学著作《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中,把审美活动与人的本能联系起来。他把人的基本情欲分为两类:一类是要求维持个体生命的本能,另一类是要求维持种族生命延续的本能。由前一种本能产生出崇高感,由后一种本能则产生出美感。这样一来,人类的审美活动在其本源处就是一种本能的需要。解析:审美趣味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征:(1)审美趣味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个体性);(2)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是他所面临的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社会性)。故选C。解析:审美活动具有他律性,就是说审美活动并不是一个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世界。审美活动从根本上受到物质实践的决定和制约。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着人的审美对象的范围,决定着艺术作品的物质媒介,也决定着人的审美需要与审美能力。比如,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意味着人的能力获得一次新的延伸,从而也必然带来审美活动中交流内容的变化。解析:一个人越是具有丰富的人生体验,他就越有可能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一个人越是能深入生活的底层,饱尝人世间的甜酸苦辛,他就越是具有广阔的视野,越有可能在审美中把他丰厚的人生积淀转化为一种韵味深永、悠远无穷的审美意蕴。解析:诚如杜夫海纳所说:“审美对象不是别的,只是灿烂的感性”,选择B项。拓展:审美对象不只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属性,同时这些物质属性本身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解析:要回答”劳动说”,先要明晰“劳动说”的概念。这一理论的主旨是认为艺术和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所以选择A项。解析: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故对审美趣味产生制约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审美理想。解析:审美活动发生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只有当审美意识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式出现后,才意味着审美活动的真正发生。故选D。8解析: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解析:所谓自律性,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目的本身。33.答案:ABC解析:在两千多年的美学史上,关于艺术和审美发生的研究不绝如缕,曾先后出现过数十种理论学说。在本题的五个选项中,ABC当选。①生物本能说:认为审美的发生源于人的某种本能。②从本能角度探索审美发生问题的,还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认为,审美与艺术的活动,就是人的性欲升华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种活动中,人的欲望可以得到想象的替代性满足。③劳动说:认为艺术和审美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34.答案:ABCD解析:任何一种审美对象都不能离开一定的物质基础,都必须以一定的客观物质材料作为其现实存在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主要是指构成具体事物的色彩、线条、形状、音响等可以被人的耳、目所直接把握的感性属性,这是由审美活动根本上是一种精神观照活动所决定的。(1)审美对象尽管并非一种实物而只是一种意象,但都离不开一定的“物”,因而总是具体的、有限的。(2)审美对象能使人看到更多、更深、更远的东西,因而具有无限性。(3)审美对象的无限性就寄寓在它的有限性中,审美对象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就根源于它那既与过去沟通又向未来开放的生成性结构之中。(1)色彩。是事物各种审美条件中最重要的感性质料。(2)线条。是构成客体审美条件的一种重要的感性材料。(3)形状。是一切审美对象得以存在的最基本的层次。(4)音响。是人的一种听觉对象,也是客体审美条件的构成要素。(1)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做出的审美判断。(2)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9(2)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使审美需求从潜在性转化为现实性。(3)人的审美能力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并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一致。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论书法时指出:“至若数画并布,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遗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与方圆,道钩绳之曲直;乍显乍骑,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1)所谓多样,是指审美对象的整体中所包含的各要素在形式上的区别与差异。(2)所谓统一,是指审美对象各部分在整体中彼此关联,呼应、衬托、映照的内在。(3)“多样统一“就是寓多于一,在丰富多彩中保持着内在的一致性。【延伸知识点】1.杜夫海纳认为,要使审美对象获得现实的生命,审美主体就必须使自己()A.现实化B.非现实化C.理想化D.审美化2.史前时期就已出现的原始艺术形式有()A.雕刻B.绘画C.音乐D.舞蹈E.戏剧3.简述审美惊异产生的条件。解析:在审美活动中,主体越是忽视自身的现实存在,就越是有助于对象的存在。这种状态,我国的庄子称之为“坐忘”,法国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则称之为主体的“非现实化”。正是主体的非现实化,使审美对象获得了现实的生命。2.答案:ABCD解析:雕刻、绘画、音乐、舞蹈,甚至诗歌在文字产生以前的史前时期就已各自分别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段。原始艺术,不仅是早期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为文明时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答案:①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的客观条件。②从主体方面说,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③从对象方面说,也必需具备某种独特之处,否则就不可能使人产生真正的惊异。一、单选题40.康德把崇高划分为()A.伦理学的崇高和心理学的崇高B.悲剧的崇高和喜剧的崇高C.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D.社会的崇高和自然的崇高41.下列诗句中,体现了优美这一审美形态的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C.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D.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42.以讽刺和幽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审美形态是()A.悲剧B.荒诞C.崇高D.喜剧43.尼采认为,悲剧产生于古希腊的()A.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B.宗教精神和理性精神C.建筑和雕刻D.戏剧和音乐44.审美形态的历史性表现为()A.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演变B.与人们的审美理想无关C.能够超越历史条件的限制D.内涵是固定不变的45.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艺术基础是()A.古罗马悲剧B.古希腊悲剧C.古罗马史诗D.古希腊史诗46.从内容上看,荒诞更接近于()A.悲剧B.喜剧C.滑稽D.崇高47.黑格尔在悲剧研究中引入了()A.理性思维B.辩证思维C.抽象思维D.具象思维48.朗吉弩斯认为()A.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B.崇高源于人的安全需要C.崇高令人感到愉悦D.崇高令人感到敬畏49.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是()A.紧张和期待突然消失于虚无B.内心突然的荣耀感C.对比较坏的人的摹仿D.把无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50.《判断力批判》的作者是()A.笛卡尔B.歌德C.莱辛D.康德51.审美形态形成的基础是人类的()A.道德实践B.精神实践C.生存实践D.宗教实践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丑引起的情绪感受不是一种审美情感B.丑主要表现为反常、混乱等形式C.丑不是人们生存实践的表达形式D.丑在美学中没有意义53.荒诞引起的主要是()A.虚无感B.悲剧感C.滑稽感D.厌恶感54.在《审美教育书简》中主张“崇高能产生令人惊异的激情”的美学家是()A.席勒B.叔本华C.尼采D.西美尔55.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所讨论的审美形态主要是()A.悲剧B.喜剧C.荒诞D.崇高56.在西方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对悲剧做出完整定义的美学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朗吉弩斯D.西塞罗57.“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润”所描述的审美形态是()A.自然美B.社会美C.优美D.崇高58.下列著作中属于西方美育理论经典的是()A.《拉奥孔》B.《论教育之宗旨》C.《审美教育书简》D.《谈美书简》59.认为最美的图形是球形和圆形的是()A.毕达哥拉斯学派B.柏拉图学派C.亚里士多德学派D.智者学派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审美形态既是一种感性的形态,又是一种逻辑分类的形式B.审美形态的形成与社会文化无关C.审美形态首先是一种理性存在形式D.审美形态与审美经验无关61.恩格斯认为悲剧冲突的实质是()A.好人遭受了不该遭受的厄运B.怜悯与恐惧C.永恒正义的冲突D.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62.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里所说的美主要是指()A.崇高B.优美C.悲剧D.喜剧63.下列关于荒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荒诞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B.荒诞是人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C.荒诞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D.从内容看,荒诞更接近于喜二、多选题64.审美形态的历史性主要表现为()A.它是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发展阶段的产物B.它是审美能力中先天就有的C.它是审美体验的反思性产物D.它的具体内涵是在历史中不断演变的E.它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65.悲剧作为审美形态的特点有()A.个体性B.社会性C.和谐性D.超越性E.肯定性与否定性的结合三、简答题66.简述康德的崇高理论。67.简述划分审美形态的基本标准。68.简述丑成为审美形态的原因。解析:虽然巨大不等于崇高,但崇高的事物却往往是巨大的,巨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积的大或数量的大,被康德称为“数学的崇高”,一是力量的巨大和不可抗御,被康德称为“力学的崇高”,它们是崇高的两种主要类型。解析:优美一般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的形式特征,对于优美的对象,常常以清新、秀丽、柔媚、娇小、纤巧、精致、幽静、淡雅、素静、轻盈等加以描述。优美的审美形态使人产生优美感,优美感一般具有和谐、平静、松弛、舒畅的心理特征。D项符合题干要求。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往往具有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如巍巍泰山、滔滔长江等。ABC项属于崇高。解析:喜剧有两种形式,一是讽刺,一是幽默。讽刺是对丑的事物的揭露和嘲笑,体现了对正义行为的肯定和信任。幽默则是一种轻度的讽刺,它常常是对人自身的缺点进行善意的讽刺,包含着对人类弱点的宽容和对人的善良本性的肯定。解析: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对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认为悲剧的诞生与古希腊人的两种精神有关,即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日神阿波罗代表梦境状态,代表着造型艺术的静态;酒神代表迷醉状态,代表着音乐艺术的振奋。解析:审美形态的历史性,首先表现为:①审美形态是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发展阶段的产物。②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的。解析: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乃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由此选B。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这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解析:从内容上看,荒诞更接近于悲,因为荒诞展现的是与人敌对的东西,是人与自然、社会的最深的矛盾。解析:德国古典美学时期,黑格尔提出了悲剧的“矛盾冲突”理论,使美学史上对于悲剧实质的探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黑格尔对悲剧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把辩证思维的方法运用到了悲剧现象的分析之中。解析:朗吉弩斯认为文学作品的崇高风格应该具有庄严伟大的思想、强烈深厚的热情、符合修辞格的藻饰、高尚的措辞和把前四者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庄严宏伟的结构,但说到底,作品的崇高风格来自于伟大的心灵,他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解析:在柏拉图喜剧发生论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摹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解析: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中专章分析崇高,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即对象的形式无规律、无限大、无比有力和无法把握,这些对人有巨大威胁的对象是人难以抗拒的。解析:审美形态形成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实践;而具体审美形态则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它既体现于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也是审美活动的阶段性成果。解析:A项错误:由丑陋引起的情绪感受仍然是一种审美情感。这种情绪感受与现实的反感不同,它包含着人对生存实践的体悟和观照,在这种生存体悟的观照中,人获得的是精神的自由。B项正确:作为丑的审美形态,表现为反常、混乱、给人以恶性的刺激等形式。C项错误:艺术作品中的丑,更是以丑为美,发人深省,启迪人生。这些丑的形式经过人的内在心理的转换,成为美的形象。因此,丑不管怎样,总是人们的一种生存实践的表达形式。D项错误:自然界中的扭曲的、缺陷的形象,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缺憾、不足甚至丑恶等,都给人以不和谐感。但这些都使人从不和谐的形式中,体悟到美的存在,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丑在美学中有意义。解析:作为现代审美形态的荒诞,不像悲剧那样通过理性的理解达到超越,荒诞本身就是非理性的、不能理解的,所以荒诞也不可能产生悲剧性的感受,它包含的是人生存在意义的虚无感和无助感。解析:席勒在他的《审美教育书简》中把崇高看作一种能产生“令人惊异的激情”的“振奋性的美”,在本质上并没有超越康德把崇高看作与优美一样具有主观的合目的性的愉悦。解析:苏联美学家巴赫金在解释喜剧的内涵时,提出了著名的“狂欢化”理论,在他看来,作为狂欢的喜剧,也就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另一种打破秩序、规范的自由体验。巴赫金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笑、怪诞、讽刺等喜剧性审美形态,为喜剧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解析: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乃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对于悲剧的情节、人物以及悲剧艺术的审美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这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解析:优美与崇高是审美实践活动发展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故排除AB。优美:唤起人的圆满轻松的审美愉悦。(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润,会有一种审美的愉悦感)崇高:给人以强烈的鼓舞,引人赞叹,催人奋进。解析:德国美学家席勒的《美育书简》,又译《审美教育书简》,其内涵体现了席勒的美育思想,属于西方美育理论的范畴,所以选择C项。A项《拉奥孔》是启蒙运动文学的杰出代表莱辛的作品。与美学无关。B项《论教育之宗旨》是王国维的作品,其性质属于中国美学理论的范畴。D项《谈美书简》是我国近代美学家朱光潜的作品,也属于中国美学理论的范畴。解析: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和圆形。所以选择A项解析: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的形态,又是一种逻辑分类形式。作为人对审美活动的理性把握和阐释,审美形态的内涵,又是对不同样态的美(广义的美)即审美对象的逻辑归类和理性描述。所以选择A项。B项审美形态形成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C项因为,审美形态的内涵,首先是人生存在的感性形式,是个体的人对生活、生命的真切体验和感悟。因此,审美形态首先是一种感性存在形式。D项审美形态与审美经验息息相关。解析:恩格斯认为悲剧冲突的实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所以选AB两项都是项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诗学》中突出体现。C项是黑格尔的观点。解析: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过,“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古希腊人认为,优美是与节奏、和谐、对称等要素分不开的,此处的“美”是指优美。故选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荒诞的理解。从形式上看,荒诞与喜剧相似,从内容看,荒诞更接近于悲。其他三项都是对荒诞的正确理解,D说法错误,故选D。解析:本题考查审美形态的历史性,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首先表现为审美形态是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发展阶段的产物。2.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是在历史发展之中不断演变的。故选AD。解析:悲剧作为审美形态,所体现的主要特征有:①悲剧审美形态是否定性与肯定性的结合,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②悲剧的审美冲突具有社会性,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③悲剧的情感体验具有超越性,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1)崇高在形式上是无限的和没有秩序的;(2)崇高分为两种类型.“数学”的崇高、“力学”的崇高;(3)崇高首先引起人们生命力阻碍的感觉,接着是更强烈的生命力的爆发。首先,广泛性或普适性。适用于各种艺术体裁和现实生活的审美现象。其次,统摄性,即集杂多于统一。第三,历史性,有些审美形态积淀在民族的审美文化中,产生了长久而持续的影响。(1)由丑引起的情绪感受与现实的反感不同,它包含着主体对生存实践的观照和体悟,因而仍然是一种审美情感。(2)丑表现为反常、混乱等形式,但从这些不和谐的形式中,仍能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延伸知识点】1.认为“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的美学家是()A.鲍姆嘉通B.维柯C.克罗齐D.温克尔曼2.下列观点中,出自陆机《文赋》的是()A.发愤著书B.文以载道C.诗缘情而绮靡D.知人论世3.试论审美形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1.答案:A解析:鲍姆嘉通认为:“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完善感性认识)。而这完善也就是美。据此,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所以选择A项。2.答案:C解析: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这就是道出了诗歌与优美的关系。A项:司马迁总结历史上许多伟人逆境著书的事迹,提出“发愤著书”说。B项:文以载道,意思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出自《通书•文辞》。D项:知人论世,意思是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出自《孟子•万章下》。3.答案:①审美形态与特定的文化密切相关,审美形态形成后,表征为具体的文化。②在各种文化形态中,宗教与哲学对审美形态的影响最为显著。一、单选题69.格式塔理论研究美学的角度是()A.伦理学B.心理学C.艺术学D.哲学70.康德认为,美是道德的()A.象征B.形象C.感性显现D.理性底蕴71.艺术欣赏能够帮助主体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表明审美经验具有()A.直观性B.非功利性C.情感性D.超越性72.中国古代诗人常常以香草喻君子,这属于美学理论中的()A.畅神说B.比德说C.模仿说D.再现说73.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属于()A.自然主义B.科学主义C.解释学D.存在学74.下列美学家中不属于经验主义者的是()A.夏夫兹博里B.荷加斯C.哈奇生D.奥古斯丁75.钱钟书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这说明审美经验中的理解活动具有()A.非概念性B.非功利性C.多义性D.超验性76.审美经验中的联想活动不包括()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D.创造联想77.马克思所说的“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表明,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包括()A.感知B.想象C.情感D.理解78.英加登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形而上质”体现了审美经验的()A.直观性B.超越性C.直接功利性D.间接功利性79.“言有尽而意无穷”说明了审美理解具有()A.直观性B.超越性C.多义性D.超验性80.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科学主义者的是()A.托马斯·门罗B.叔本华C.尼采D.伽达默尔81.托马斯•门罗的美学思想属于()A.理性主义B.神秘主义C.科学主义D.人本主义二、多选题82.按照布洛的“审美距离说”,在审美经验中作用较大的感觉方式有()A.视觉B.听觉C.触觉D.嗅觉E.味觉83.关于审美经验的非功利性的正确说法有()A.审美经验与对象的实际存在无关B.审美经验与对象的实际存在有关C.审美经验的主要功能是让主体产生感官的快适D.审美经验的主要功能不是让主体产生感官的快适E.审美经验能够间接地满足主体的功利需要84.下列有关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的表述正确的有()A.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B.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原动力C.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对象D.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对象E.审美想象是一种理性推理能力三、简答题85.简述审美经验与美感之间的差异。1.答案:A解析1)经验领导:主要凭借领导者个人的经验、知识和才干实施领导的领导方式是经验领导。(2)科学领导:指的是科学化、民主化的领导。(3)集体领导:指由多人组成的集体领导机制,即在决策上由一个集体或机构整体负责,而非一人决定。(4)专家式领导:也称专家辅佐式领导,是一种符合现代条件下对内行和高度专业水平提出的客观要求而后应运而生的知识型领导。解析:格式塔理论十分强调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对于审美活动来说无疑是极为适用的。因此格式塔理论研究美学的角度是心理学。解析:康德认为,崇高感不在于客体本身,而在于主体的内在心灵。也正是由于审美经验与道德实践的这种密切关系,康德才把审美判断看作认识活动与道德活动之间的中间环节,并得出了“美是道德的象征”这样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解析:题干表明审美经验具有超越性。审美经验能实现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正是从艺术作品当中受到了深刻的影响,从而确立起了远大的人生理想。解析:所谓“比德”是指人们在艺术创作中总是习惯于把自然物的某些特征人格化,使之比附于人类的某种道德情操。屈原在《离骚》中集中使用了这种艺术手法,比如他常以香草喻君子,以萧艾喻小人,如此等等。解析:海德格尔对狄尔泰思想的改造并不仅仅是推进了解释学理论的发展,而是从根本上超越了整个近代的认识论哲学。在此基础上,伽达默尔又提出了自己的哲学解释学思想,并且将其引申到审美以及艺术问题上来,从而形成了系统的解释学美学。解析: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夏夫兹博里、荷加斯、哈奇生等。奥古斯丁认为,审美经验的真正内涵便是对于上帝的爱,但他所说的对上帝的爱其实是宗教信仰而不是审美经验,因此它与感官知觉无关,是一种纯粹的心灵活动。因此奥古斯丁不属于经验主义者。20解析:审美理解具有非概念性的特点。由于在反思判断中主体并没有明确的规律可循,而必须直接从特殊的审美对象出发去发现其普遍性,所以他不需要也不可能把对象分解为抽象的概念,而必须保持其完整的感性形象。这样一来,在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中,理解因素必然表现为既超乎感性又始终不脱离感性,而是积淀在感性之中,与想象和情感水乳交融,无法分解。题干语句意在强调艺术作品感性与理性相互统一的基本特征,说明审美经验中的理解活动具有非概念性。解析: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想象是一种通过加工和改造记忆中的表象来创造新的思维表象的过程。想象活动包含着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种形态。其初级形式是简单联想,它又可以划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等多种形式。想象的高级形式则包含了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形式。解析:一般说来,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是构成审美经验的四种基本要素。感知活动实际上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马克思所说的“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体现的是感知。解析:审美经验能实现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即便同是现实主义作品,伟大的作品也总是能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终极或者超验之物的力量。诸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之所以能成为不朽的经典,固然也是因为作家对当时俄国的社会现实进行了精彩的描绘和深刻的批判,但更主要的是因为作家总是在这种描绘中强烈地显示出某种终极关怀,从而使现实本身显示出真正的超验本性。在我们看来,正是这种超验本性才构成了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形而上质”。解析: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从而使审美对象的含义显得丰富多彩和不可穷尽。古代诗论中的“文有尽而意有余”“言有尽而意无穷”等说法,都是在强调审美对象蕴涵着概念所无法穷尽的丰富内涵。解析:总体来看,西方现代美学可以划分成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类型。托马斯•门罗是科学主义代表人物。人本主义美学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直观主义和解释学这两大传统。直观主义的思想家包括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和克罗齐等。伽达默尔属于解释学代表人物。解析:托马斯•门罗是新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新自然主义美学是科学主义美学的流派之一,故选C,A项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一般认为随着笛卡尔的理论而产生;B项神秘主义,古希腊的柏拉图就把审美经验归结为一种迷狂态,这种说法就带有神秘主义倾向;D项人本主义的代表是叔本华和柏格森。解析:审美距离指的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与视觉和听觉相比,嗅觉、味觉和触觉在审美经验中的作用要低得多,这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就是因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些无距离的感觉。解析:审美经验之所以具有非功利性,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由于审美经验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所以只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与事物的实际存在毫无关系,自然也就不会与对象发生任何利害关系。此外,审美经验直接诉诸人们的精神需要而不是物质需要,因此它所产生的并不是感官的快适而是精神的愉悦。我们把审美经验说成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行为,却并不意味着审美经验不可能产生任何功利性的作用。这是因为人类的各种经验是相互关联的,审美经验尽管就其自身来说排除了任何功利性的因素,然而审美需要的满足却不可避免地会改变主体的精神结构,从而间接地满足各种功利性的需要。解析:①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故B项错误。②情感不仅是审美想象的动力,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审美想象的对象和内容。故D项错误。③想象活动本身并不是审美的最终目的,而只是产生一定审美价值的工具和手段。这样一来,想象活动就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而这种制约力量就来自于审美理解。当然,理解活动并不是以逻辑推理的方式参与进来的,而必须保持审美活动的感性本质。故E项错误。故选AC。(1)美感仅仅是指主体对于对象的主观感受,审美经验则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与对象所形成的审美关系。(2)美感是指主体在瞬间的感受和体验,审美经验则是指审美对象被构成并得到感受和评价的动态过程。(3)美感是指主体对于某种现成对象所做出的反应,因而实际上假定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审美经验理论则主张审美对象是在具体的审美活动过程中才被建构起来的。2.答案:C解析:原始社会解体,人类历史进入奴隶社会并发展到封建社会,原来的“禅让制”的领导制度也被父传子的“世袭制”所取代。也就是说,进入奴隶社会并发展到封建社会后,领导形式就变成了“世袭制”。【延伸知识点】1.交感思考出现于审美经验的()A.呈现阶段B.构成阶段C.评价阶段D.回味阶段解析:交感思考是发生在主体之间的一种精神交流,出现于审美经验的评价阶段。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之所以也会发生交感思考,是因为审美对象的特殊存在方式实际上使它成了一种准主体。22一、单选题8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接受不是一蹴而就的B.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接受没有终点C.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接受会随着“期待视野”的变化而变化D.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接受可以分为观、思、评三个阶段88.艺术意象的特征主要是()A.现实性、社会性、感性和联想性B.现实性、情感性、联想性和想象性C.虚拟性、直观性、想象性和情感性D.虚拟性、现实性、想象性和情感性89.荣格的艺术观不同于弗洛依德,他认为艺术起源于()A.集体无意识B.个人无意识C.性本能D.艺术表现90.黑格尔认为,人类最初的艺术类型是()A.象征型艺术B.古典型艺术C.浪漫型艺术D.具象型艺术91.五四时期的新诗鼓励青年参与社会变革运动,这主要体现的是艺术的()A.道德教育功能B.社会干预功能C.宗教感化功能D.娱乐消遣功能92.绘画对于生宣熟宣的严格要求,注重的是艺术的()A.意境超验层B.形式符号层C.物质实在层D.意象世界层93.黑格尔把艺术分为()A.象征型古典型写实型B.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C.象征型具象型浪漫型D.象征型古典型抽象型94.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是()A.艺术家B.艺术品C.批评家D.艺术意象95.认为灵感来自神灵凭附的美学家是()A.泰勒斯B.德谟克利特C.柏拉图D.毕达哥拉斯96.介于审美和实用之间的艺术形态是()A.建筑B.雕塑C.绘画D.音乐97.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A.形式B.内容C.质料D.结构2398.艺术品赖以存在的媒介属于艺术品的()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99.“艺”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A.文字B.种植C.艺术D.舞蹈100.荣格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是()A.模仿说B.游戏说C.劳动说D.集体无意识说101.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是()A.形式B.意象C.主题D.情感102.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是()A.艺术欣赏B.艺术品C.艺术家D.艺术技巧103.和”艺术操作与技巧“相关的是()A.手中竹B.眼中竹C.胸中竹D.山中竹104.艺术家感受和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A.艺术想象B.艺术鉴赏C.艺术体验D.艺术敏感105.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象征型、古典型和()A.抽象型B.原始型C.写实型D.浪漫型二、多选题106.艺术的非核心功能有()A.审美功能B.娱乐功能C.认识功能D.教育功能E.道德功能三、简答题107.结合具体作品,谈谈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解析:艺术的接受是个阶段性的过程。其中阶段性的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对艺术品的符号与意义之关系的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我们可以初步把这个接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观、品、悟。其24余选项均正确,故选D。解析:意象是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也是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奥秘所在。艺术意象之所以集中体现艺术品的审美特质,是由它的基本特征决定的,这些特征主要是虚拟性、直观性、想象性和情感性。解析:荣格发展了他的老师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把“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种,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解析:黑格尔为艺术的分类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他把美看作“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美的理念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就成为黑格尔划分不同艺术的出发点。他认为,这种辩证关系的演变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三种形式的艺术: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象征型艺术是人类最初的艺术形式。解析: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指艺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染接受者,影响他们参与改造社会的活动。如“五四”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发表的新诗,就具有鼓动青年起来改造人生、变革社会的干预作用。解析:物质实在层指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如大理石、画布、颜料、纸(生宣熟宣)、舞台、铅字、银幕、胶卷、录像带。解析:黑格尔把艺术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象征型艺术是人类最初的艺术形式,“在建筑里达到它的最适合的现实和最完善的应用”;古典型艺术以古希腊的雕刻为代表,这也是人类艺术的最高成就;浪漫型艺术是近代的产物,它以“绘画和音乐作为它的独立的绝对的形式,诗的表现也包括在内”。解析:从结构角度而言,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但从艺术存在方式而言,艺术品则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解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伊安篇》借苏格拉底之口将灵感说成是一种磁性的疯狂,一种神灵的凭附,25一种非理性的迷狂状态,在此状态下,诗人能不由自主地写出最美妙的诗;罗马时期的朗吉弩斯则在《论崇高》中把创作的源泉归结为神赐的神秘灵感。解析:建筑可以说是一种介于审美和实用之间的艺术形态。建筑被赋予一定的审美功能,正好反映了人类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基础上追求精神需要的满足这一基本规律。解析: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说。故选A项解析: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属于艺术品的物质实在层。如大理石、画布、颜料、纸、铅笔等,有时不同的质料或不同质料的组合就会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故选A。解析: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艺”这个字是种植的意思,是跟工艺、农艺相结合的,所以选择B项。解析:本题关键点是“艺术起源”,从艺术起源角度定义的艺术分类有游戏说和集体无意识说,所以排除AC,荣格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提出了集体无意识说,故选D。B项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席勒。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象于艺术品的重要性。意象世界集中体现着艺术品的审美特质,通过意象世界,艺术品才能成为审美对象。所以说意象是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也是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奥秘所在。故选B;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一个特殊的结构,所以不选A;C项艺术品的主题要通过意象表现出来才能使艺术品具备审美特质;D项艺术品的情感也是要通过艺术品的意象才能表现出来的。解析:从艺术存在方式而言,艺术品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故选B。解析: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由于其形式符号及传达媒介的不同,各有其不同的操作和不同的技能、技巧。对于外行,由于不能掌握其操作技能与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艺术的创作过程,即便有了“胸中之竹”,也变不成“手中之竹”。因此,操作技能与技巧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要变成“手中之竹”就必须通过艺术操作与技巧,故选A。26解析:艺术敏感是艺术家感受、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它是艺术家生产意象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故选D。解析: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故选D。解析:艺术的功能是通过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意象、意境的欣赏来实现的,包括审美、娱乐、消遣、认识、道德、教育、宗教感化、思想启迪、政治宣传、心理平衡、社会干预、文化交流、商业广告等多元功能。艺术的核心功能是审美。故排除A项,选BCDE。①绘画是在平面内营造空间的艺术,它以人的视觉为基础,捕捉对象的影像,并将之展现在平面中。②绘画艺术所运用的语言是形、光、色等具有审美感染力的表象符号,它决定着我们欣赏绘画的方式。③绘画在各种空间艺术中,最具主观性和精神性。【延伸知识点】1.“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出自()A.《周易》B.《离骚》C.《淮南子》D.《乐记》2.荣格把无意识分为()A.民族无意识与人类无意识B.个人无意识与个别无意识C.个人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D.集体无意识与潜意识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意境是一种形而上的人生境界B.意境是一种形而下的人生境界C.意境与中国人的哲学意识无关D.意境一词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出现了4.布瓦洛主张戏剧必须严格遵循()A.同一律B.三一律C.矛盾律D.排中律5.认为艺术是“对理念的模仿”的古希腊美学家是()A.毕达哥拉斯B.芝诺C.柏拉图D.恩培多克勒6.简述艺术品的开放性。271.答案:A解析:《周易•系辞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指出了符号不能完全表达出主体的意义;而在艺术接受中,主体亦不能完全理解符号,这不是简单的理解力的问题,而是符号与意义的根本矛盾。2.答案:C解析:荣格发展了他的老师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把“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种,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3.答案:A解析:意境超验层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如果说,意象世界层是人类经验范围内的东西,意境则是一种超越人类特定经验领域的形上至境。“意境”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文论。意境的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4.答案:B解析:布瓦洛主张戏剧必须严格遵循“三一律”,即要求戏剧必须做到时间、地点、事件的严格统一。5.答案:C解析:我们先来分析这道题,首先来看限定条件“模仿”和“古希腊”那么,我们就要先联想到“模仿说”的知识点,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柏拉图。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艺术的本质因而是模仿的模仿,这种模仿也就是不真实的、虚幻的。6.答案1)艺术品是向艺术家开放的,这样,艺术家创造的意象世界才能物态化,物化为艺术品;(2)艺术品也是向接受者开放的,只有通过接受和欣赏,,艺术品潜在的审美特征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审美价值。一、单选题108.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席勒美育理论的是()A.从哲学高度解释了美育的独特目的B.揭示了美育的价值是完善人性C.回答了完善人性的方式D.认为美育就是人格教育109.审美教育的目的与审美活动所追求的价值具有()A.同一性B.差异性C.对立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