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资本国际化_第1页
第八章资本国际化_第2页
第八章资本国际化_第3页
第八章资本国际化_第4页
第八章资本国际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第一节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1第一节 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9/4/20192一、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输出(一)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与资本输出1、生产国际化含义:指生产过程本身越出一国范围,在国际范围形成各国生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

格局。2、资本国际化含义:指资本活动越出国家的界限,在国际范围不断运行的过程。(一)资本国际化与资本输出资本国际化商业资本国际化商品输出资本输出货币资本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生产资本国际化(生产资本国际化)9/4/20193中国利用日元贷款情况

一一、、日日元元贷贷款款基基本本情情况况 日本政府从1979年开始向我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简称ODA)中的日元贷款。截至到2005年3月底,已签订日元贷款协议31330亿日元(约合260亿美元),项目232个,遍布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占日本对外累计承诺贷款额的第二位(印尼位于第一位)。贷款领域主要涉及农业、林业、水利、交通、通信、能源、城建、环保、人才培养、公共卫生等方面。截止至2004年11月30日,实际使用了20858.66亿日元(约合174亿美元)。 目前,日元贷款条件为:年利率1.5%-0.75%,还款期30-40年(含宽限期10年),采用国际竞争性招标方式采购。1、、1979--2000年年度度日日元元贷贷款款情情况况 截止2000年,我国共利用了四批日元贷款、“黑字还流”贷款和特别日元贷款,累计签约金额达26679亿日元(按汇率1美元=120日元计,约合222亿美元)。 其中:一至四批日元贷款25807亿日元(约合215亿美元),项目138个,主要用于农林水利、交通(铁路、公路、港口、桥梁、机场)、通信、能源(水电、火电)、城建环保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其中农林水利占贷款总额的11%,交通通信占49.2%,能源占17.6%,城建环保占12.6%,其它占9.6%。项目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多是我国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已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第一批日元贷款(1979年-1983年),贷款金额3309亿日元,项目6个。第二批日元贷款(1984年-1989年),贷款金额4700亿日元,项目16个。第三批日元贷款(1990年-1995年),贷款金额8100亿日元,项目42个。第四批日元贷款(1996年-2000年),贷款金额9698亿日元,项目74个。2、、2001--2004年年度度日日元元贷贷款款情情

况况从2001年开始,日本政府对日元贷款的合作方式已从分批改为单年度承诺贷款方式。贷款领域从以基础设施为主转为生态建设、城建环保、人才培养、公共卫生及扶贫开发等方面,贷款地域从面向全国变为中西部地区。2001年度,贷款金额1613.66亿日元,项目15个,主要涉及抽水蓄能电站、公路、城建环保、生态建设及人才培养项目。2002年度,贷款金额1212.14亿日元,项目13个,主要涉及生态建设、城建环保、扶贫及人才培养项目。2003年度,贷款金额966.92亿日元,项目25个,主要涉及生态建设、城建环保、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等项目。2004年度,贷款金额858.75亿日元,项目8个,主要涉及生态建设、城建环保及人才培养项目。3、资本输出含义与分类9/4/20194资本输出含义指垄断资本家、垄断财团和资本主义国家,为攫取垄断高额利润或谋求其经济、政治和军事利益而向国外的投资和贷款。资本输出的分类按形式分为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按输出主体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是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标志。4、资本输出与国际分工9/4/20195

二战前与战后初期,生产和资本国际化主要是借贷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国际化。国际分工主要是垂直型分工。

20世纪50-60年代,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进展,国际分工由垂直型分工发展为水平型分工。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因素: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资本移动是国际分工深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文化)对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起推进或延缓的作用。9/4/20196新科技革命促使国际分工由垂直型分工逐渐发展为水平型分工人类历史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已经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都大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是机械化、蒸汽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是电气化。前两次技术革命,使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呈现垂直型分工。

垂直型分工,即国家间在不同产业(农业及初级品和工业制

成品)或同一产业不同部门(劳动密集型和技术资本密集型)间的垂直型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主要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差

悬殊的国家之间的分工,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分工。垂直分工型是以生产要素的相对凝固为前提的,流动的只是

商品,因而无法实现经济的融合,经济一体化处于较低层次。9/4/20197垂直型国际分工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落后的农业国从事农业生产或初级

产品生产,先进的工业国从事工业制成品的生产,由此形成国际分工合作体系,其特点是两种不同

类型国家的生产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产业;第二个阶段是发展中国家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发达国家从事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从而在同一产业的不同部门间形成垂直型国际分工。9/4/20198第三次新科技革命的成果是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新科技革命使国家间形成在同一产业同一部门内,按照产品生产的不同工艺过程、不同零部件进行的水平型分工,是有关国家组成一条条国际生产流水线,而各个国家只是这些流水线上的一个岗位而已。水平型国际分工主要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

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9/4/201995、二战后生产资本国际化的特征9/4/201910生产资本输出量迅速扩大。国家生产资本输出也有较大增加。二战前,私人资本二战后,政府直接投资生产资本输出方向有了重大变化。二战前,输往经济落后国家或一些所属领地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将相互输出生产资本输出的部门结构也有了重大变化。二战前,开发国外资源二战后,新兴工业部门(二)资本国际化的必然性9/4/2019111、资本国际化是社会再生产和追逐利润的要求。2、资本国际化是竞争的压力和资本积累的要求3、资本国际化是阻止利润率下降的要求。4、资本国际化是过剩资本寻找出路的要求。二、资本国际化的影响9/4/201912(一)促进和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也大大加强了国际金融资本的统治。(二)资本国际化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化。(三)资本国际化还会加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第二节经济全球化9/4/201913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推动因素(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推动因素

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二)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推动因素

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二、经济全球化特征国际化是与工业经济相适应的,而全球化则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国际化基础基本是垂直型的分工,全球化的基础则主要是水平分工。资本国际化主要是商品交换和借贷资本输出,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物贸易空前扩大,借贷资本百倍增长资本国际化的国际经济交往方式是线型的,全球化则是全方位,各国都囊括在经济关系网络之中。资本国际化的世界市场的主体是国家,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是多元的。资本国际化的国家之间互相依赖关系还不十分紧密,全球化的各国经济之间是互相交织、互相融合。9/4/201914三、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9/4/201915(一)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原因1、跨国公司的含义: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生产、销售和金融等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

垄断利润的大型垄断企业。2、跨国公司发展的原因9/4/201916可以绕过所在国的关税壁垒和贸易障碍,获得更大的利益。利用国外相对廉价的资源。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的需要。交通运输、通信、金融等发展为跨国公司对外扩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西方各国的扶持措施。(二)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9/4/2019171、积极作用推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全球化的微观基础。推动了贸易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式,丰富了国际贸易的内容,使得公司内贸易成为贸易全球化的一个崭新形式。国际技术转移的有效通道。2、消极作用代价之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对外贸易依存度;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2008美国次贷危机。国际游资的存在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根源之一。代价之二: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欧盟经济体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独立性则不断下降。代价之三: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益集团集中;所有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中受益,但并不意味着利益均沾。9/4/201918反全球化运动9/4/201919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9/4/201920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与特征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与特征9/4/201921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区域性的国家和地区,为了各自的及共同的经济利益,在经济联系愈益紧密的基础上,相互采取比区域外国家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政策,并

在体制框架、调节机制上结合成经济联合组织或国家经

济集团。

第一、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家和地区,一般地理位置都比较近。

第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一般都以市场一体化为基础,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第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一般都兼具开放性和排他性。

第四、在区域经济集团组织中,一般都有一个或几个国家起到核心过作用。FTAA美洲自由贸易协议、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MERCOSUR南方共同市场、、TRANSATLANTIC(大西洋两岸)Marketplace-NTM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ASEAN:东南亚国9/4/201922家联盟APEC:亚太经合组织FTAA:美洲自由贸易区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加墨)EU:欧洲联盟MERCOSUR:南方共同市场(1991年3月26日,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4)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1、积极作用第一、扩大了市场容量,推动了贸易发展第二、促进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三、使投资大量增加,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国际地位提高2、消极影响

第一、对区域外国家和地区有一定排他性,会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和行为第二、无法消除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第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9/4/201923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9/4/2019241、特惠关税区2、自由贸易区3、关税同盟4、共同市场5、经济同盟6、完全经济一体化1、特惠关税区特惠关税区又称优惠贸易安排,是指在成员国之间相互给予关税减让的优惠待遇。特惠关税区的税率比最惠国税率还低,但成员国之间仍有一定程度的关税存在,它是发展程度低、最松散也最易行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特惠关税区的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

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如“美加汽车产品协定”、

“非洲木材组织”等就属这类经济一体化。特惠关税区是经济一体化的最低形式,以致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以此为初始形式,而是一开始就从“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开始。9/4/2019252、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对资本国际运行的调节仅限于商品流通领域,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和进出口限制,商品在自由贸易区内的各国之间自由流通。参加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在内部经济政策和外贸政策上,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TradeArea,NAFTA)。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

成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9/4/2北019263、关税同盟关税同盟对资本国际运行的调节也主要在商品流通领域,但它比自由贸易区进了一步,除了成员国之间彼此取消关税和贸易限额外,还规定同盟统一对外的关税率和共同的外贸政策。东南亚联盟是关税同盟。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

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现在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包括10个:文莱(1984年)、柬埔寨(1999年)、印度尼西亚、老挝(1997年)、马来西亚、缅甸(1997年)、菲9/4律/2019宾、新加坡、泰国、越南(1995年)。274、共同市场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或称(Single

market),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通过达成某种协议,不仅要实现共同市场的目标,还要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实现成员国经济政策的协调。共同市场有:南方共同市场,或称“南锥共同市场”;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旧名“加勒比共同体与共同市场”;欧洲共同市场;两岸共同市场;白种人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CaribbeanCommunityandCommonMarket--CARICOM)是加勒比地区的经济组织,是根据巴巴多斯、圭亚那、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及牙买加总理1973年7月签署的《查瓜拉马斯条约》于1973年8月1日正式建立的。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取代了1968年成立的加勒比自由贸易协会。秘书处设在圭亚9/4/2那019

首都乔治敦。285、经济同盟经济联盟对资本国际运行的调节不仅包括商品流通领域,而且包括货币和生产领域。经济联盟的调节目标是要求各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资本、劳动力及劳务的自由流通,并对成员国的各项经济政策进行全面协调。经济联盟对资本国际运行的调节是当前经济一体化的高级形式。比如说欧洲联盟通过调节资本国际运行,就对欧洲市场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9/4/2019296、完全经济一体化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域内各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方面

均完全统一,在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商品、资本、劳动力、服务等自由流动的人为障碍。欧洲共同体1988年提出的在1992年实现的“统一大市场”的目标,就是力图实现这一计划。9/4/2019309/4/2019319/4/201932第四节国际经济调节一、国际调节原因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国际经济组织或国际经济联合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其本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超越国界,为各自利益进行跨国协调。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调节是国际经济调节的主要形式。9/4/201933二、代表性的国际组织(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根据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所签定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成立。宗旨: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主要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理事会部长级联合发展委员会为决策和指导机构;理事会;执行董事会。总部设在华盛顿。出版刊物:《国际经济展望》、《国际金融统计》、《国际货币基金概览》。9/4/201934(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International

Bank

for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也称世界银行(WORLDBANK)根据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于1945年12月成立。宗旨:通过促进生产性资本投资协助成员国的建设和开发;通过担保和参与私营企业的贷款及投资,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只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才有资格申请为该行的成员。主要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理事会部长级联合发展委员会为决策和指导机构;理事会;执行董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