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研究方法的历史嬗变_第1页
汉画像研究方法的历史嬗变_第2页
汉画像研究方法的历史嬗变_第3页
汉画像研究方法的历史嬗变_第4页
汉画像研究方法的历史嬗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画像研究方法的历史嬗变

汉代的肖像是一种艺术作品。这项研究应列入视觉文化的宏观框架。由于不同的时代对视觉的重视是不一样的,因此对视觉艺术的创造、欣赏、接受的方式也不一样,研究便形成了不同的体系和方法,这构成了汉画像研究的历史。这种历史的形成与一定时代的精神氛围和研究者的个人嗜好相关联。可以清理出四种不同的研究方法。这四种方法为:1、金石学式的研究,2、考古学式的研究,3、文化学式的研究,4、艺术学式的研究。从历史和逻辑的观点看,此四种方法有纵向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横向上看,又是一个时代对相同研究对象的逻辑展开。下面对四种研究方法作一简要论述。一、维护前文化:汉画像石的存废这是出现最早的一种研究方法,大约起源于汉,中经北宋到本世纪初。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近似于欧洲的铭刻学。据孙星衍序《环宇访碑录》的说法,金石之学,始自《汉书·艺文志》所载秦刻石铭文。它主要以著录和考订古代铜器和石刻为主,注重的是文字资料,企图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但有些时候他们也记录器物上的一些图像资料。此研究方法反映中国古代重视语言文字符号,轻视视觉形象的正统观念。就在他们边缘性的书写中,留下了汉画像的记录。汉代石祠堂的画像,首先以其地理标志,引起战争史家和地理志学家的注视。东晋末年,戴延之在《西征记》中首次记载了今山东地区鲁恭(应为“峻”)墓前的石祠、石庙及其画像。“冢前有石祠、石庙,四壁皆青石隐起。自书契以来,忠臣、孝子、贞妇、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形象,像边皆刻石记亡,文字分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在“济水”条下,较集中记载了一些汉代的祠堂画像。如记载汉荆州刺史李刚墓的石祠堂,“四壁隐起,雕刻为君臣官属龟龙凤之文,飞禽走兽之像,作制工丽,不甚伤毁”。①1又提到金乡“朱鲔石室”和平阴(今属山东)的①1石室为“孝子堂”。①1但这些记载,不是作为艺术的著录,而是作为历史地理的标志而被记录下来的。既然能作为地理的标志,说明在当时已有相当的影响。汉代墓室画像石的记录,最早见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沈括的《梦溪笔谈》卷十九:济州金乡县发一古冢,乃汉大司徒朱鲔墓。石壁皆刻人物、祭器、乐架之类。人之衣冠多品,有如今之幞头者,巾额皆方,悉如今制,但无角耳。妇人亦有如今之垂肩冠者,如近年所服角冠,两翼抱面,下垂及肩,略无小异。人情不相远,千余年冠服已尝如此,其祭器也有类今之食器者。②2从行文来看,沈括可能观看到该墓的画像石或拓片。但此为证事,也非学术研究。同时,著名书法家米芾在《画史·唐画》中,也记载了朱浮(疑为朱鲔)墓的车马出行图及其铭刻题榜。北宋以后,一些金石学家开始有目的地收集和著录汉画像资料。金石学家赵明诚收藏了不少汉画像石拓片,在《金石录》中首次记载了山东嘉祥武氏祠的画像及题榜。如卷十九“武氏石室画像”条下云:“右汉武氏石画像五卷。武氏有数墓,皆在今济州任城,墓前有石室,四壁刻古圣贤画像,小字八分书题记姓名,往往为赞于其上,文辞古雅,字画遒劲可喜。故尽录之,以资博览。”此条可见对汉画像的记录过于简略,且从主观方面予以评价,故给人的印象模糊。南宋时洪适作《隶释》、《隶续》收录了更多的汉画像石的题榜刻铭,并且增加了对画像内容的考证。例如《隶续》卷十七对鲁峻画像石著录曰:右鲁峻石壁残画像:二石,并广三尺,高二尺。……此石上下三横,首行一榜云:祠南郊从大驾出时。次有大车,帐下骑,鲜明骑,小吏骑,凡十六榜。大车之上一榜三字,上两字略有左畔偏旁,似是校尉骑字。车前两旁鲜明八骑,步与中者四人。钤下三十余骑,如鱼鳞然,列两行横车之后。后有驸马二匹,帐下一骑,小吏持幢四骑。次横,薦士一人,有榜,奏曹书佐,主簿车,各一榜。有车马,骑史仆射二骑,铃下二骑,各有榜。第三横,冠剑接武士有五人,人一榜,阙里之先贤也。次石上横两榜云:君为九江太守时。车前导者八人,后骑石损其半。少前一榜云:功曹史导。有车马。车前二骑,榜湮灭。中横但刻云气。下横十有六人,形象标榜与前石同。《后汉志》:大驾鹵簿,五校在前。按鲁峻碑尝历九江太守,终于屯骑校尉。从驾南郊,乃屯骑之职。藏此者不知为何人碑。既有九江标榜,又有屯骑职掌,更有先贤形象,定为鲁峻石壁所刻,其谁曰不然?③3洪适的研究方法是先描述其画像,叙述其题榜铭文,然后结合碑文等史略,推断出其内含来。在图像的复制还处在困难的时期,描述其内容,把视觉的画像转化为文字的描述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此,金石学的研究方法,是那个时代视觉图像的存在及流行的技术限制的结果。洪适已注意到视觉图像本身的意义,在《隶续》中,收录摹写了山东、四川等地的许多祠、碑、阙上的画像,首开编辑出版图录的先例。元明时期,学术废驰,金石学一落千丈,汉画像艺术也被遗忘。直到清代以后,随着乾嘉汉学的兴起,汉画像的研究才带来新的转机。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和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金石学家黄易和李克正等人,分别在山东嘉祥的武宅山发掘出已被洪水淤积、湮埋达数百年之久的武氏祠石刻群,使一批久负盛名的汉画像重见天日,在学术界又一次引发了著录和研究汉画像的热潮。以此发掘为开端,到20世纪初,著录和研究汉画像的金石著作不断涌现,总数在数百种。如翁方纲的《两汉金石记》;毕沅、阮元的《山左金石志》;黄易的《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王昶的《金石萃编》;冯去鹏、冯云鵷的《金石索》;方朔的《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瞿中溶的《汉武梁祠画像考》;刘喜海的《金石苑》;陆增祥的《八琼室金石补正》等。金石学的范式,可总结为“大约不出于著录、摹写、考释、评述四端。有存其目者,有录其文者,有图其形者,有摹其字者;有分地记载者,有分类编纂者。或考其时代,或述其制度,或释其文字,或评其书迹,至为详备”。④4例如,黄易的《小蓬莱阁金石文字》除收录有据传是来源于唐拓“剪装本”14幅图外,主要还收录了题记文字507字;阮元、毕沅的《山左金石志》对150石的画像的画面内容作了记述,并略加考释;冯云鹏等的《金石索》摹录画像50余幅,包括今嘉祥、济宁、金乡、微山、曲阜、邹城、汶上、新泰、长清等地发现的汉画像石;王懿荣的《汉石存目》记录了出土地点和收藏经过。其中瞿中溶的《汉武梁祠画像考》成书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是当时此类著作中的代表作。此书克服了此前金石学的著录,轻视画像本身的缺点,而是从考证画像内容入手。其体例为先录有关条目的题记文字,再描述有关画面,继而引录有关的文献,接着就是内容的考证。例如,在卷一中对“伏羲”的考辨体例为:先考证了古之王天下者始自伏戏氏;列举了历来对“三皇”不同组合的说法;然后确定“三皇”的组合为伏戏、女娲、神农;指出图中间一裸体、散发、下体亦为龙蛇形的小儿为“男女化生之意”;触类旁通,武氏祠左石室、后石室也有一块相似的画面;伏戏、女娲手中所执之物为“矩”和“机”;最后对此画的全部含义作了一“参详”:谓古初人形多如龙蛇之有尾而无足,如鸟之有翼而能飞,至人皇之世,其形渐变,或无翼,或下体为歧形,又由歧形变而为两足,乃成今日之人形,得人道之正,而圣人又定婚姻夫妇之礼,以重人伦之始,于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各得其道而天下平矣。①5金石学研究范式到此时已达成熟。如果说西方的考古学本源于古代的古物学,中国的考古学也如此。西方考古学的科学著录和田野调查法,在金石学中也已见端倪。瞿中溶对图像的研究,已经包含有美国著名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所倡导的“图像志”的方法特点。②6从著录、考订,到解释其象征性的意义等等。因此,瞿中溶取得的成果奠定了汉画像图像学研究的基础,这本著作在出版一个半世纪后被多次影印出版并被广泛引用就是其价值的最好证明。尽管如此,金石学方法对汉画像的研究仍然是零散、随意、局部的,其深入研究有待新方法的形成。二、武梁祠画像的重新发现、著录及本这是金石学研究方法的一种必然发展,也是新的研究方法的一种历史转型。这是一种从20世纪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仍然在被使用的方法。此方法的确立与近代考古学在我国的产生和确立同步。对汉画像石的发现和研究开始走出金石学家的书斋,摆脱纯个人的兴趣爱好,而逐步迈入田野考古学和“知识考古学”的研究视野。③7中国东汉时有“古学”一名。《后汉书》中说马融“传古学”,贾逵“为古学”,桓谭“好古学”,郑兴“长于古学”。此“古学”意为专研古文经学,也包括古文字学。实际上,“直到19世纪中叶早期,考古学才取代了古物研究而盛行起来,这是在渴望更系统、更科学地了解过去遗存的意义上说的”。④8作为一门学科,考古学具备这样一些特点:要有田野调查,一般是发掘,从鹤嘴镐、洛阳铲挖掘到炸药爆破;要有科学的记录,为准确了解材料的价值可以调动一切技术手段;挖掘出的东西要有科学的收藏,如编目、保护等;最后还要出版科学性的报告,以供进一步地研究。有人认为中国的考古学源自西方的影响,实际上却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除去古物的发现与研究史不谈,对汉画像的重新发现就具有了考古学的意义。有人因黄易在乾隆年间发现武氏祠石刻群,故把他称为“中国田野考古第一人”。⑤9黄易,浙江仁和人,官至济宁运和同知,擅长金石学。公元1786年秋八月,他自豫还东,经嘉祥县署,见志载:县南三十里紫云山西,汉太子墓石享堂三座,久没土中,不尽者三尺,石壁刻伏羲以来祥瑞及古忠孝人物,极纤巧;汉碑一通,文字不可辨。后黄易访得拓本,发现是武班碑,不禁狂喜。九月,亲履其地,知为武宅山,因河道屡泛滥,填淤石室,零落次第。便找人挖出武梁祠画像三,久碎而为五,八分书,四百余字。有“孔子见老子画像”、双阙,阙上书“武氏祠”三大字,三面俱人物画像,有“建和元年武氏石阙铭”。这些都见于赵、洪二家著录。后黄易又发现了武梁石室后东北一石室,计七石,画像怪异,无题字。其前又一石室,画似十四石。有祥瑞图石一,久卧地上,漫漶殊甚,复于武梁石室北,剔得祥瑞图残石三。此三种,前人未见载籍,固名之曰“武氏前石室画像”、“武氏后石室画像”、“武氏祠祥瑞图”。⑥10黄易深感这一批汉画像石未遭毁坏是得之偶然:“土人见雕石工巧,呼为皇陵,故历久得不毁失”,而“今诸石纵横原野,牧子、樵夫岂知爱惜?不急收护,将不可问;古物因易而出,置之不顾,实负古人,是易之责也。”①11出于一种责任感,黄易决定:(一)因“孔子见老子”是圣迹图,故移入济宁州学,与“武荣碑”一起保存。(二)其它各室石移动不便,就地建立祠堂,把画像镶壁中,找当地人世代看守。(三)此花费要在“数百金”,以捐款的形式解决经费来源。此计划不久得到兑现。黄易不仅开创汉画像发掘、著录的新方法,而且开创保护汉代画像石的先河,影响深远。直到20世纪60年代还在使用。徐州、南阳、曲阜、邹城、邳州等地的汉画,都采用此形式保存。汉画像的重新发现和著录,引起了一个汉画像考古的热潮。在抗日战争之前,山东省立图书馆中建有“汉画堂”,保存着五十多方汉画像石,是当时全国收藏汉画像石最多的地方。1935年南阳汉画馆创立。据《南阳汉画馆创修记》载,当时是由河南第六政区长官罗震出面主持这项工作的。《创修记》曰:南阳为光武(刘秀)之故里,……顾年代久远,遗迹渺然无存,惟石刻汉画时有发现。石刻多初民游猎故事,人物生动,刻划苍老。不特于以见古代艺术之精,且为研究古代历史文化之珍贵资料。……世人多知山东有汉画,而不知南阳汉画之多,品质之精,实远出山东之上。……二十三年(1934年)夏,余奉督察宛(南阳)属行政,见诸石散遗,日久损毁、思有以保存之。乃命李科长丹五、吴局长重辉、王馆长恒超,从事访察收集。除房基、桥梁无法拆毁者不计外,共得百十八石。诸石既集,复命教育局设计,鸠工筑室于教育馆后院,名曰‘汉画馆’,藏诸石其中,保存古物,以为学人研究之资。且以馆之西廊,预留隙地,以备将来续有发现之藏置。②12由此可见,对汉画的研究和保存,已经由个人的行为,转化到一种半官方的或官方的行为,其作用,自然非一般的个人努力所能比拟。在20世纪初的二十年间,清末汉画像的著录和逐渐流传到海外,引起一些西方考古学者的注意。一些西方考古学家分别调查了山东、河南、四川等地的汉代石祠、石阙、崖墓及其画像,并把科学技术的手段用与研究,如运用照相、测量、绘图等考古学的记录法,使研究趋与科学。1933年,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山东滕县发掘了一座汉画像石墓,这是第一次对汉画像石墓的正规发掘。可惜此次发掘的资料大部分遗失。③13抗日战争时期,原中国研究院和中国营造学社的一些学者,又对四川彭山、乐山及重庆等地的汉代崖墓及画像石棺、石阙作过一些发掘与调查。④14新中国建立后,科学的考古学得到极大的发展。1954年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大型汉画像石墓的发掘,使汉画像石的发掘研究,成为汉代考古学的重要内容。在山东、苏北、南阳、四川成都、陕北等地都相续发现了众多的汉画像石墓、祠堂和画像石棺。汉代考古的其它的一些重要发现,如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3号墓和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出土的彩绘漆棺及帛画,河南洛阳卜千秋墓的壁画,洛阳老城西汉壁画的星宿图、大傩图、升仙图等,也为汉画像石视觉图像的探讨提供了参照资料。到20世纪末,考古学对汉画像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的成绩。实际上正是考古学奠定了汉画像研究的基础。由于考古学的田野挖掘调查,我们知道了在何处有哪些汉代的图像资料;由于科学的著录,我们可以确切地了解到这些图像当时的型制、图像的位置、大小,在建筑中的地位以及图像之间的关系。其中年代与分期考证,使我们知道汉画像兴盛和衰落的具体的时代,⑤15了解到时代风格的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