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反思(十五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baba2614aaf3707b7b8a8a54f06efe3/6baba2614aaf3707b7b8a8a54f06efe31.gif)
![中班数学教案反思(十五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baba2614aaf3707b7b8a8a54f06efe3/6baba2614aaf3707b7b8a8a54f06efe32.gif)
![中班数学教案反思(十五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baba2614aaf3707b7b8a8a54f06efe3/6baba2614aaf3707b7b8a8a54f06efe33.gif)
![中班数学教案反思(十五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baba2614aaf3707b7b8a8a54f06efe3/6baba2614aaf3707b7b8a8a54f06efe34.gif)
![中班数学教案反思(十五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baba2614aaf3707b7b8a8a54f06efe3/6baba2614aaf3707b7b8a8a54f06efe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中班数学教案反思(十五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一
1、让幼儿正确感知比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学具:每人一份1-8的点卡、每人1―6数字卡片其中一张、作业每人一份、铅笔、1―8的数字粘贴纸
教具:1-8的数字卡和圆点卡、1-8的动物图卡、数字园背景图片一幅
老师手拿点子、数字、动物卡片,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
幼:嘿嘿,我的火车*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
幼:嘿嘿,来了*位小客人。(反复进行几次)
师:呜呜,火车开到了数字园。(出示背景图)你看到了什么?
师:(出示数字6)看,谁来迎接我们了?(数字6)6可以表示什么呢?(6朵花、6个小朋友……)
师:6还可以表示6个圆点。(教师在数字6旁边贴上6个圆点卡)
1、自由摸索
(1)交流:比6个圆点少的是几个圆点?
(2)操作找比6个圆点少的圆点后交流:你找的比6少的圆点卡上有几个圆点。(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相应圆点卡)
(3)师生总结:比6个圆点少的有5个圆点、4个圆点、3个圆点、2个圆点、1个圆点。
2、点子与数的对应。
(1)师:6个圆点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那么这些比6个圆点少的点子的数量可以用哪几个数字来表示呢?(请幼儿说)老师请5个小朋友一起来数字园找一找,并贴在能表示它们数量的点卡左边。
(2)小结:比6少的有5、4、3、2、1
3、游戏―找朋友:稳定量与数的对应。
教师出示动物卡片找数字朋友,每出示一种动物,相对应的数的小朋友就站起来。
师:“嘿嘿,我的朋友它是几?〞
幼儿:“嘿嘿,你的朋友它是*!〞
出示作业,你看到什么?帮动物宝宝找到数字朋友,贴在动物旁边,然后找出比6少的种类用铅笔圈起来,请老师检查。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当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好玩儿。
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二
幼儿没人一张记录表。
若干大小一致的正方形和小长方形。
幼儿认识正方形,对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学会用自然物测量物体的边长。
把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知道记录测量结果。
学习用自然物测量图形的边长
乐于参与测量活动,感受动手操作的开心。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图形宝宝,你们看看它是谁?(正方形)
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
四条边一样长吗?你怎么知道的?(看的)
(2)用眼睛看也可以,但是不够确凿。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边的确凿一点的长度呢?(尺子量)
(1)师:是的,我们可以有好多方法进行测量,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帮手,你们看看是谁?(长方形)它也可以量正方形的边长。
(2)师:假使我们要测量这条边的长度应当从哪里开始测量呢?到哪里终止呢?(幼儿举手回复)
师:用小长方形量时应当注意什么呢?(对齐)嗯,其次个小长方形的头要和第一个小长方形的尾巴接在一起,一个接着一个,一直到正方形边的另一头。
(3)师:每个边量的结果应记录在对应的格子里,用了几个小长方形就画几个圈。
(1)将一条边完整的量出来。
(2)把长方形一个接着以首尾相接,再数数用了几个长方形,然后记录下结果(画圈)。
师:有哪位小朋友愿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请幼儿上台发言)师:你们的发现都是这样吗?
5、教师及时小结及延伸。
师:原来正方形的边是一样长的。小朋友知道方才的测量方法还可以用来测量什么呢?(幼儿举手回到)好,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量一量物体。
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三
1、引导幼儿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启发幼儿学习按图形特征归类,稳定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确凿性、灵敏性。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几何图形、纸、笔若干。
图形分类——认识梯形——观测——变梯形
认识梯形的基本特征。
一、图形分类。
黑板上有大量图形,谁会把一样的图形放在一起?(请一名幼儿操作)每个图形有几个?
二、认识梯形。
这是什么图形?它和长方形有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梯形上面边短,下面边长:上下两条边平平的,不一样长,有四个角,不一样大。
三、引导幼儿观测直角梯形、四边形。
这两个图形都是梯形吗?(不是)哪一个图形是梯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是梯形?它上下两边平平的,不一样长,四个角不一样大。
四、变梯形
请小朋友们在纸上画一些梯形,并在梯形上加一些图形,使它成为你认识的东西,好吗?(教师在一旁指导)。
幼儿对梯形的认识比较欠缺,问他们一般梯形认识吗?(认识的)问他们这是什么图形(直角梯形)就不认识了,一会儿说这,一会儿说那,没有一个说的出来的,告诉他们以后就明白了。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简单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由于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规律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表达。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四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初步理解5的概念,认识数字5。
2、能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会按一定规律进行点数排序。
3、体验数字游戏带来的开心。
活动准备
1、课件。
2、在信封的正反两面分别贴有图案和圆点个数一致的和不一致的各若干个,5个信封当中装有数字1、2、3、4、5,其他都是小小的数字5。
3、若干个箩筐,若干糖果。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呀?(播放课件)
原来是喜羊羊(喜羊羊:嗨,大家好,我是喜羊羊,我有一个很漂亮的密码箱,
可是我把密码忘掉了,你们能帮助我找到密码吗?密码就藏在三个巧妙的箱子里)
2、出示密码箱与三个巧妙的盒子。
二、回忆旧知--复习稳定数字1、2、3、4。
1、教师开启第一个盒子,寻觅实物图与圆点图一致的信封。
教师:这里有一张提醒的纸条,上面说,密码就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一样多的信封里。
2、请全体幼儿拿出信封,观测实物图和圆点图的对应状况。
教师:请小朋友拿出椅子底下的信封,假使是一样多的到老师这边来,假使不一样多,
放回椅子底下(幼儿第一次操作)。
3、请图案和圆点一致的幼儿开启信封查看密码。
找到数字:1、2、3、4。
教师:你们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
你是怎么数的?开启信封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密码箱的密码一共由5个数字组成,我们已找到4个数字,还有1个数字藏在哪里呢?
三、探究新知--初步感知数字5。
1、教师开启其次个盒子,请全体幼儿寻觅实物图和圆点图都是5的信封。
教师:让我们一起开启其次个神秘盒哦,这张纸条上说,还有一个数字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
都比4多1的信封里,比4多1是几?我们去找一找,到后面的桌子上去找(幼儿其次次操作)
2、教师与幼儿一同出示数字5。
教师:你们找的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我们一起开启信封,看看是数字几?
3、理解5的概念:5可以表示什么?(幼儿自由回复)
教师:方才老师的数字5表示5个萝卜,小朋友的5表示什么?
4、尝试开启保险箱,了解1-5的排列顺序。
教师:我们把五个密码数全找到了,根据5个数字的顺序播放多媒体,出现错误,怎么办?
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个神秘盒终究告诉我们些什么?(请幼儿按要求进行密码排序)。
四、稳定练习进一步感知5的数量。
1、开启保险箱,请每位幼儿拿对5颗糖果。
教师:密码箱终究开启了!哇,出现了好多糖果(激发幼儿开心情绪),方才喜羊羊悄悄跟我说了一句话:
为了庆祝我们的成功,请小朋友吃糖,每个人拿5颗。
五、终止部分
随音乐跳舞庆祝。
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半圆形,知道2个半圆形合起来是1个圆形。
2、能不受图形的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确凿地找出半圆形。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规律
2.半圆形拼图,卡片。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教室里藏着大量的宝物,假使你们要想找到这些宝物呢,必需先找到藏宝图,
你们想不想找一找藏宝图呢?
2、教师引导幼儿找出半圆形的藏宝图。
教师:小朋友找到的藏宝图能看出藏宝的地方吗?为什么?
(原来圆形的图从中间撕开变成了2个半圆形。)
教师:请小朋友商榷一下,怎样才能让藏宝图变成完整的图呢?
引导幼儿想出方法:两个半圆形合起来变成一个圆形。
给每位幼儿一张圆纸,让幼儿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用手摸摸半圆形是怎样的,
然后轻轻地告诉旁边小朋友。
1、趣味练习
请幼儿从中找出半圆形。
2、依次出示图形卡,分别请2位幼儿比赛看谁最快找到半圆形。
1、出示用半圆形拼成的图片,引导幼儿利用大小、颜色各不同的半圆形拼出好看的东西。
2、拼完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用几个半圆形变出什么来。
8.中班主题半圆形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表演,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半圆形(圆形二等分之后所形成的图形就是半圆形)。
2、知道2个半圆形合起来是1个圆形。
3、让幼儿能不受图形的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确凿地找出半圆形。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头饰。
2、大量半圆形、图形机器人1张、半圆形拼图1张、图片卡3张。
活动过程:
1、表演活动。
2、故事后:老师:“哎,狐狸,狐——狸。〞(狐狸不回头并走出门口)师问:“狐狸干什么呢?(拿不到奖品)为什么狐狸拿不到奖品呢?它的奖券哪里来?……(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内容)
小结:原来圆形的奖券给狐狸从中间撕开变成了2个半圆形。
请2位幼儿分别扮演狐狸和小松鼠,老师当山羊进行表演。
故事表演到最终,山羊对狐狸说:“狐狸,你别急着走,想拿到奖品去跟小松鼠商榷一下吧,想想方法?
小结:两个半圆形合起来变成一个圆形。
1、示图片卡,请幼儿从中找出半圆形。
a、先出示一张图形卡,全班幼儿一起找出半圆形;
b、依次出示2、3张图形卡,分别请2位幼儿比赛看谁最快找到半圆形。
1、出示机器人图形,让幼儿看看哪些是半圆形并数数一共有多少个半圆形。
2、拼图活动。
出示用半圆形拼成的图片,引导幼儿利用大小、颜色各不同的半圆形拼出好看的东西。拼完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用几个半圆形变出什么来〞。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简单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由于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规律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表达。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六
1.幼儿正确点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并能找出用来表示其数量的数字。
2.幼儿发现物品的排列规律,并将数字1—1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幼儿能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名称。
4.激发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好玩和好玩儿。
幼儿正确的进行点数、排序,并认识几种几何图形。
幼儿能确凿的数出物品的数量,并快速的按物找数,按数取物。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形上面粘贴各种水果),挂图两张,数字卡片一套。音乐《小司机》
学具:数字卡片幼儿人手一套。小玩具若干。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
教师:小猫家盖了新屋子,今天它邀请小朋友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幼儿手口一致唱数1-30。
教师:现在我们来清点人数。(教师指幼儿,幼儿边拍手边数数)
3.律动《小司机》
教师:我们开着小汽车去吧。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发现物品的排列规律。
教师:小猫在门上挂上了漂亮的气球。
(1)看看气球有什么不一样?是怎么挂的?(大小、颜色)
教师:在门口还摆上了漂亮的花。
(2)花有什么不一样?是怎么摆的?(高矮、颜色)
教师:这儿还有几盆没摆好,请小朋友帮助小猫摆好好吗?接下来该怎么摆?(叫个别幼儿摆)
2.播放课件、出示图片,幼儿点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小猫家的墙上还挂了大量画。
(1)看看画有什么?数数有几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2)叫个别幼儿到黑板前找出相应的数字。
(3)教师出示数字,验证幼儿的答案。
3.教师出示数字卡,幼儿认数,并拿出相应数量的玩具。
教师:小猫还准备了大量玩具要和小朋友玩,现在老师拿出数字卡片,小朋友看卡片上是3,就拿出3个玩具,看谁拿的又对又快。
(1)教师说,幼儿操作。
(2)教师检查幼儿的操作状况,及时小结操作状况。
4.出示图片,幼儿认识几何图形。
教师:小猫准备了大量水果想请小朋友品尝,他把水果放在了几个不同形状的盘子了,看看这些盘子都是什么形状的?
5.说一说、数一数、找一找。
(1)三角形盘子里有什么?各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述?找出相应的数字。
(2)圆形盘子里有什么?各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述?找出相应的数字。
(3)正方形盘子里有什么?各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述?找出相应的数字。
6.出示图片,稳定复习。
教师:小猫家还来了几只小动物,看看是谁?他们也在玩游戏,看看玩的是什么?有几张牌?这些牌是怎么排列的?杯子里的饮料谁的最多?谁的最少?
7.给数字排队。
教师:数字宝宝和小朋友玩游戏走乱了,让我们从左边开始,依照从小到大的顺数给他们排好队好吗?
三、终止部分
1.教师小结本节内容,提出希望。
2.律动《小司机》。
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七
1.能对5个以内实物按粗细排序,初步感知物体间的序列关系。
2.区别物体的粗细,学习比较粗细的方法。
3.能战胜困难,想方法解决问题。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认识粗细的相关知识。
2.材料准备:彩色圆柱体若干。
1.走蒙氏线。
2.线上游戏:抱大树。
请7名幼儿到台前,教师说:“三颗小树抱在一起〞,这时三个幼儿一组迅速抱在一起组成“两株大树〞,剩下的一名幼儿用手去抱抱这两株大树,告诉大家哪株树粗,哪株树细。
(一)教师示范演示:
1.比较实物,初步感知粗细。
教师出示两个粗细不一样的圆柱体,问:“哪个圆柱体粗,哪个圆柱体细?〞
引导幼儿亲身感知两个圆柱体的粗细并进行比较。
2.教师出示五个红色圆柱体,进行粗细排序。
把五个圆柱体凌乱地摆放在黑板上,请幼儿通过目测找出最大的,依次从剩下的四个中找出最大的,直到最终一个,老师依照粗细顺序摆放。
总结:从这边往那边看是从粗到细排序,从那边看过来是从细到粗排序。(教师用手势来指出方向)
(二)幼儿操作:
给每个幼儿出示5个红色圆柱体,让幼儿自由选择按从粗到细排序摆放或者从细到粗顺序摆放,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
1.整理学具。
2.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粗细,同时通过排除法依次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圆柱体,并按从粗到细的顺序摆放或从细到粗的顺序摆放。也请小朋友今天回家后,让我们的爸爸妈妈来操作,看看他们会不会按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来进行摆放。〞
3.师幼道别。
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八
能用自然物正确地测量线段及图形边的长度,并比较长短。
1.两名运动员比赛跳远的图片(运动员跳的线段长度是2的倍数),2厘米长的短棒若干。
2.幼儿用书,人手一份,回形针若干,小木棒若干。
3.实物投影仪。
1.学习测量的方法
(1)提问:图上的运动员在干什么?我们来做小裁判,评一评他们谁跳得远?(启发幼儿用测量的方法来比较)
(2)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测量的方法:用小棒沿线段一一排列,使小棒头尾相接,没有空隙。在线段下写下所用小棒的数量。
请一位幼儿上来,分别尝试测量另外一个运动员跳得线段的长度,教师帮助幼儿写下所用小棒的数量。
比一比谁跳得远,并说一说为什么。
2.探讨并尝试测量另一幅图。(方法同测量图一)
3.幼儿用小棒或回形针测量幼儿用书上运动员跳高、跳远、投掷的线段长度,并给跳得远、投得远、跳得高的那名运动员贴上小红花。
在区域游戏中,继续提供小棒、回形针、火柴棒等测量工具,供幼儿操作测量图书、积木等各种物体的边长。
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九
1.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能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
2.培养观测,比较能力.
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线,笔,积木,纸棒、可乐瓶等.
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让它变粗或变细。
2、幼儿在活动室中寻觅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3、出示‘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4、出示圆柱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5、分组操作:
(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1)给粗细不同的小棒排顺序.
(2)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比较周边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十
1、会根据汽车的外形将汽车粗略的分为大型车、小型车、专用车。
2、初步了解几种车的名称、外形和作用,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3、引发幼儿对车牌号码的关注,尝试编排车牌号码。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确凿性、灵敏性。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1、小型车(轿车、面包车)大型车(公共汽车、卡车、吊车、工程车辆)专用车(警察及部队用车)的图片。
2、幼儿每人身上一辆车(12人)胸前车头,背后车尾)
3、设计车牌用的数字(1、2、3)及带有汉字和字母的黄、蓝、白纸条。
4、录象、音乐。
: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我们巨大的车队开进来喽!刹车!叱—,这么多的老师,跟老师打个招呼:老师好!我们今天变成谁了?(汽车)
1、幼儿相互介绍自己。
我们今天刚刚从汽车制造厂里开出来,相互还不熟悉来握握手,介绍一下自己。(幼儿相互握手介绍"你好,你好,我是面包车"……)教师:方才我们相互之间做了自我介绍,老师们还不知道我们是什么车呢!来到那边去,找找自己的靓照给老师门欣赏一下。
幼儿找到自己的照片(举起来)"这就是我"哇!好帅!好漂亮啊!
拿好自己的照片回到这边来!(幼儿回到小椅子上)我们有的很娇小、有的块头很大很酷,还有警察叔叔用的车,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有什么用处呢?
2、向大家介绍自己,分类教师:你是什么车?有什么用途呢分别请三名有代表性的车介绍自己的用途。{小型车、大型车、专用车}
大吊车介绍自己:我的力气很大,能吊起很重的的货物。
小结:大吊车的个头很大,力气也很大的车我们叫他为大型车,你们谁还是大型车?
小轿车介绍自己:我是小轿车,我可以每日拉爸爸妈妈去上班。
小结:小轿车的身体十分的灵活,我们这里还有几辆十分神气的车辆呢!警用车介绍:我是警察叔叔专用的车。
小结:
我们这里有军队警用车、大型车和小型车,我们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用处,还有好多的功能但我们还不能开上马路,为什么呢?细心的看看你自己,看看你的朋友。我们少了什么?(汽车牌照,我们平常就叫它车牌)
1、车牌上寻常会写些什么?(幼儿交流已有经验)教师出示一个青岛市的车牌:介绍车牌上有汉字、字母和数字。
那现在我们赶快到那边去设计一下我们的车牌号码。(小型车请开到这边来……)
2、现在请你用老师给你的三个数字编出自己的车牌号码。
要求同组的车牌不能重复。(每组幼儿记录在一张大纸上)把每组幼儿的编出的车牌号贴在黑板上。
小型车大型车军队警用幼儿可能编出4个5个最多是6个。
3、发现有的车牌号码是重复的。
细心看一下我们的车牌号码,小型车有123的号码大型车也有123的号码一致号码的车辆能不能一起上路呢?(幼儿探讨)4、你们说的终究对不对呢?老师专门到一个地方去找专家请教了一下。看老师去的是什么地方?(出示车管所场景)我们听听车辆管理所的叔叔是怎么说的?
放录象。(提前准备1、2、3、条,录像)录象内容
(1)回复上面的问题。
(2)介绍车牌有汉字、字母和数字组成。而且一辆车在车头、车尾各有一副车牌。
(3)介绍车大致有黄、蓝、白三种颜色的车牌。
教师:方才警察叔叔讲了几条车牌的机要(每个幼儿说出一条就可以了,幼儿相互补充)小结:现在请小型车、大型车、军队、警用车分头去找适合你自己的车牌颜色,挂上你喜欢的车牌。
5、幼儿选不同颜色的车牌为自己挂牌。
方才我们小朋友给自己设计了车牌号码,一辆车上面要有两个一样的车牌。
小结:发现了好多车牌的机要,知道车牌上汉字……的机要,字母……的机要,数字……的机要,还知道车牌的颜色不一样,我们又发现了"车牌还要有两个"这个机要,车牌的机要还有好多(黑底色等),谁要是发现了以后再讲给大家听。
好现在我们的车牌已经挂好了,可以安全的开上马路了。
(音乐)来清洗一下我们的车子,给轮胎打打气。
出发——!嘀嘀——
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他们都很认真的在编车牌号,数学活动中引导小朋友摸索数字排列组合规律,并尝试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同时引导幼儿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活动中,首先引导孩子们思考:除了分辩汽车的牌子、外形和颜色,还能用什么方法很快找到自己的车?小朋友纷纷发言,能干的小朋友想到了可以看车牌号。
好多小朋友都对编车牌号产生了兴趣,他们又利用其它的三个数字进行编车牌号,有的小朋友一下子就编出了好多个车牌号码,但也有的小朋友没有理解编排的规律,仅编出了一、二个车牌号,还有的小朋友由于没有数字卡片只能看着同伴开心的操作,而自己没得尝试,希望这些小朋友的家长帮忙赶快做好一套数字卡片给小朋友在幼儿园用。
最终,小朋友要根据自己今天学到的才干,来完成任务了。就是要给6辆不同颜色的汽车用数字4、5、6编上不同的车牌。好多把握的好的孩子很快能完成任务,而少数孩子则在老师有指导了好几遍后还是不理解。家长可以在家里用3个数字和孩子一起做做编车牌号的游戏,看看您的孩子学会了没有?
对于编车牌号的要求,讲的不明白,导致幼儿为车子编出一样的车牌号。针对这个不足之处,我的解决策略是在区域角投放若干个车牌号,让幼儿了解所有的车辆车牌号都是不一样的。
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十一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知道数字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8―10的形成,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形状、大小的空间排列形式等外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3、认识梯形和椭圆形,能用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和拼搭,体验几何图形在生活中应用
4、能从多角度进行分类学习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体进行层次分类。
5、认识物体的轻重和高矮等,会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
6、感知集合概念,知道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7、能区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8、能恬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能完整陈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1、我班有十一名幼儿,其中男生七名,女生四名。通过一段时间的观测和与幼儿的交往及和家长交谈了解到我班幼儿有以下特点:2、大部分幼儿聪明伶俐、举止大方,活泼好动,习惯良好。
3、多数幼儿都坚持几分钟认真听老师讲课。也有几名幼儿十分爱动,如,李鸿运、刘宗延、史鸿琪三名幼儿很难听完老师讲完一句完整的话。4、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这就使一些幼儿显得十分娇气,自己做错事也不许别人说个不字,这就给幼儿教育增加了难度。5、大部分幼儿都爱吃零食。
1、深入了解幼儿,做到因人适教因材施教。
2、加强学习,多读与幼儿有关的书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3、多与我的同行进行交流,学习他人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4、与幼儿多接触,和幼儿建立亲近友好的关系。
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十二
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教具: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
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x"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一、集体活动
1、认识椭圆形。
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明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二、小组活动
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
"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x"
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三、活动评价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
3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圆形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认识圆形(圆面和圆圈)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活动准备:圆镜,圆盘子,脸盆;圆形纸片若干,大、中、小圆圈各1只,幼儿每人一套大、中、小圆活动过程:
一、实物演示
1、(出示圆镜)这是什么?这面镜子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圆盘)这是什么?这只盘子是什么形状的?盘子的口实什么形状的?
出示脸盆(提问同上)
3、教师:小朋友,我们周边有大量东西是圆形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平日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圆形的东西好多,在家里,在马路上,在幼儿园里,在大量地方我们都能看到。
二、图片演示
1、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圆形纸片。
教师:这里有大量漂亮的纸片,又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小朋友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圆形有大的,有小的,还有最小的呢。(教师用手逐一指出)你们看看这些圆形像什么?
2、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两个圆圈,红的大,黄的小。问:这里有几个圆?那个大?那个小?(再出示最小的1个绿色的圆)现在这里有几个圆/?哪一个是最小的圆?(和幼儿一起说出大圆,小圆,最小的圆。)教师: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是大圆,我们就叫她大圆妈妈。这是小圆,我们叫她小圆宝宝。最小的圆呢,我们就叫她最小的圆宝宝。(幼儿复述一遍)教师:大圆妈妈说话了,她说:"小圆小圆,我的好宝宝,我们来做游戏好吗?请到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小圆就滚呀滚,滚到大圆身边和大院并排站好。
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快来呀,请你也打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请一个小朋友帮小圆宝宝滚到妈妈身边去。现在,3个院都靠在一起了。
教师:圆妈妈又说话了:小圆宝宝,你再过来一点,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圆宝宝你也来与妈妈拉着手一起跳舞吧!请一位幼儿帮忙。现在三个圆圈手拉手跳舞了。
教师:大圆妈妈十分喜欢圆宝宝,她又说:小圆宝宝你们全部进来,坐到妈妈身上来。小圆宝宝滚呀滚,全部滚到大圆里。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你也全部进来吧!最小的圆宝宝也滚呀滚,全部滚进大圆里了。
教师:圆妈妈心里真高兴,她说:小圆宝宝请你到妈妈怀中来吧,妈妈抱你睡觉。小圆宝宝就滚到了妈妈身体的当中去了。小圆宝宝说话了:最小的圆弟弟,请你到我怀中来,让我来抱你睡觉。那个小朋友会帮小圆宝宝的忙。好,现在大圆抱着小圆,小圆抱着最小的圆,3个圆真高兴。
三、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每人一套学具,4只大小不同的彩色圆圈教师:小朋友,你们没人有几个圆?请你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好吗?(幼儿自己拼放、游戏)。
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十三
能辨识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梯形、圆形,三角形,体验其多种变式。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梯形、圆形各15个;泡沫地垫90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图形片。
一、玩骰子
提问:抛一下,说说是什么图形?找一个一样的图形作朋友。
小结:图形骰子上的6个面都有不一样的图形。
二、游戏《图形火车》
玩法:听指令,在骰子上找出相应的图形。从火车头开始一个接一个,将这些骰子连起来,变成一列火车。放好骰子赶快回到座位上,表示完成。
规则:听完儿歌,要先坐在位置上找到这个图形;图形上火车的时候,要对着小朋友。
1.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三条边,三个角,这样的图形快上车。
小结: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三条边,三个角,三角形火车回家了。
2.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弯弯边,没有角,这样的图形快上车。
小结:圆形和椭圆形都是弯弯边,没有角的图形。
3.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这样的图形快上车。(可请幼儿发指令)
小结: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正方形火车回家了。
4.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两条平平边,一条长一条短,还有两条斜斜的边这样的图形快上车。(可请幼儿发指令)
小结: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两条平平边,一条长一条短,还有两条斜斜的边,梯形火车回家了。
5.呜~呜~,图形火车就要开。四条边,四个角,这样的图形快上车。
小结: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四条边,四个角,正方形、长方形和梯形。
中班数学教案反思篇十四
1.稳定幼儿对7以内数量的认识,能按数字匹配实物并比较数量的多少。
2.能细心地观测和寻觅实物卡。活动准备:
1.教具:1~7的数字大口袋(口袋既可以用粉笔画在黑板上,也可以用纸剪个空心口袋贴在磁板上,并在袋口写上1~7的数字),大展示板(磁性),磁铁(与实物卡的数量相等)。
2.学具:提供幼儿制作的1~7数量的实物卡(卡片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两至三倍,形式有点卡、实物印章卡,有用皱纹纸制作的纸球卡等)。
3.活动前将卡片藏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
(一)提问导入。
1.教师:每个人都需要朋友,由于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才不会感到寂寞和孤独。
2.教师出示数字口袋:可是昨天数字口袋的卡片朋友生气了,结果卡片朋友就从口袋里跑出来,躲起来不想见它。数字口袋没有朋友玩,觉得很寂寞,想请小朋友帮助它找到自己的卡片朋友。
3.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卡片会躲在活动室的哪些地方呢?
(二)幼儿寻觅实物卡片。
1.教师:你找到了几张卡片?是在哪里找到的?
2.教师: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多,是几张?哪个小朋友找得最少?是几张?
(三)按数字匹配实物卡片。
1.引导幼儿根据数字逐一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
(1)教师:谁找到了数量是1的卡片?请你把卡片贴在数字口袋的下面。
(2)教师:谁找到了数量是2的卡片?也请你把卡片贴在数字2的下面……2.教师引导幼儿逐一检查数字与实物卡片上的数量是否一致。
(四)比较卡片数量的多与少。
1.教师:哪个数字的朋友最多?哪个数字的朋友最少?
2.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益智区提供钓鱼竿和“小鱼〞,让幼儿进行钓鱼比赛,比较数量的多少。在数学区提供扑克牌,玩“抽乌龟〞的游戏,稳定对数量的认识;提供幼儿用书第15页的操作材料进行“数物接龙〞游戏。在结构区提供各种插塑玩具,让幼儿拼搭数字。
有关幼儿中班数学教案
活动名称:(数学)学习6以内的序数
1、学习6以内的序数,能从不同方位正确判断。
2、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共享成功的喜悦和开心。
活动准备:
1、小猴6个,横排格子,竖排格子,横竖混合排列的房子。
2、电影票每人一张,幼儿操作题卡若干份。
(一)情境导入
师:今每日气真好,小猴子们要坐汽车去公园玩,小猴子们该怎么上车呢?(出示横排排列的格子)
幼:一个一个的上,排队上。
师:我们先来给小猴子排排队。
请一名幼儿为小猴子排队,教师与幼儿一起说出各色小猴子在第几个。
(二)引导幼儿感受不同方向物体的排列次序。
1、感受“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的排列次序。
师:公园到了,小猴子们都去公园玩了,但顽皮的小蓝猴还藏在车厢里跟小朋友们玩捉迷藏呢。
师:小蓝猴,小蓝猴你在哪里?我藏在第四个车厢里,
你们快来找我。
请举手的幼儿上前找猴子,并说明找猴子的方法是从左到右。
师:我们做一个什么样的标识就可以知道,小朋友是从左向右数的呢?
幼:红旗、小点等。
师:老师这有一个方法,你们来看看这个方法行不行。师:(教师出示箭头)你们认识它是谁么?
幼:箭头
师:(将箭头贴在格子上方)我把箭头贴在这里,它指的方向就是从左到右。
师:小蓝猴藏在第4个车厢,我们再来找一找。
请举手的幼儿上前找猴子,说明找猴子的方法是从右到左并将箭头贴在适合的位置。
师:都是第四,为什么车厢不一样?
幼:由于一个是从左到右数,一个是从右到左数。
2、感受“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排列次序。师:(出示竖排排列的格子)瞧,顽皮的小蓝猴藏在攀登架上,我们一起来找找。
小朋友和教师一起问:“小蓝猴,小蓝猴你在哪里〞
师:我藏在第4个攀登架上
请举手的幼儿上前找猴子,说明找猴子的方法是从上到
下并将箭头贴在适合的位置。
师:有谁找的和他的不一样?
请举手的幼儿上前找猴子,说明找猴子的方法是从下到上并将箭头贴在适合的位置。
师:都是第四,为什么位置不一样?
幼:一个是从上到下数,一个是从下到上数。
3、感受“上下左右〞的排列次序。
师:(出示横竖混合排列的房子)小蓝猴说:“小朋友们我玩累了,你们能把我送回家么?〞
幼:能
师:瞧,小猴子的家呀,就在这些房子中,想知道小猴子住的是哪个房子么?
幼:想
师:我们一起来问问小蓝猴,“小蓝猴,小蓝猴你的家在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6,7附肢骨幻灯片
- 《资金需要量的预测》课件
- 大型设备电控复习试题附答案
- 《露沙尼亚讲》课件
- 《领导科学》课件
- 小学低段古诗整合教学的策略
- 《封装工艺流程》课件
- 昆虫记中的生物世界解读
- Unit 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sson1 Avatars Reading 逐字稿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二册
- 《有效教学的策略》课件
- 皮肤科疑难病例讨论课件
- 低钾血症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 通信系统防雷与接地下篇的知识
- Q∕GDW 12118.2-2021 人工智能平台架构及技术要求 第2部分:算法模型共享应用要求
- 管理者完成目标的五步19法姜洋讲义
- 亳州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 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水果拼盘-(14张)ppt
- 复查(复核)信访事项流程图
- the sad young men上课
- 年晋煤集团薪酬管理办法
-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管理制度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