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三(上)_第1页
中国文学史三(上)_第2页
中国文学史三(上)_第3页
中国文学史三(上)_第4页
中国文学史三(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学史三1279~1911元-明–清俗文学成就辉煌(小说◎戏曲)忽必烈夏宫元

学1234~1368

1206年,铁木真于斡难河(今鄂嫩河)之源称帝建国,受群臣所上尊号,称成吉思汗,国号为大蒙古国。后迅即进入长城以南地区。1234年,灭金。文学上,新兴的北曲杂剧

正形成于金末元(蒙古)初这一关键时期。元

学••1271年,建国号曰“元”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元史》“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元也者,大也。大不足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元文类》卷四十《经世大典叙

录·帝号》)

1276年,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灭宋,华夏一统。

1368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退出大都,明王朝建立。元代文学通常指1234~1368≈130多年间包括各民族人士用汉语从事的文学创作。元代文学样式元曲:剧曲

散曲戏曲:杂剧

南戏成就辉煌话本诗词文唐诗、宋词、元曲三座高峰元代文学分期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元贞(1295~1296)大德(1297~1307)大致以此为界,分前后二期一时人物出元贞,击壤讴歌贺太平(吊赵子祥)元贞大德秀华夷,至大皇庆锦社稷(吊狄君厚)斗米三钱大德中,饮食终日心无用(吊张国宾)元代诗词文元代诗词文,总体成就不高,较曲逊色文献常识:清人顾嗣立编《元诗选》三集(内又各分甲~辛九集)席世臣、顾果庭续编《元诗选·癸集》今人唐圭璋编《全金元词》(二册)今人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六十一册)元

诗••••••••前期:刘因、赵孟頫、元诗四大家后期:王冕、萨都剌、杨维桢刘因《白沟》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白沟移向江淮去,只罪宣和恐未公。刘因代表作。白沟,即白沟河,在今河北新城县。北宋与辽以此河为界河。宝符藏山,典出《史记·赵世家》,赵简子令诸子寻宝筏于常山之上,其所谓宝符实则是“以常山取代之意”。这里比喻赵匡胤有从契丹夺回幽燕之雄心。赵普为宋初大臣,反对出兵收复幽燕。宣和,宋徽宗赵佶年号,此指徽宗。元

诗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元诗人、画家,浙江诸暨农家子。家境贫寒,以力学成为通儒。工于画梅,他的画和篆刻在当时颇负盛名。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即以此人为开篇,然改画梅为画荷。有《竹斋诗集》。元

诗杨维桢“铁崖体”

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别号铁笛道人。诗歌名重当时,为元诗压卷。肯定人性自然,赞美世俗享乐,称“铁崖体”。秋千曲齐云楼外红络索,是谁飞下云中仙?刚风吹起望不极,一对金莲倒插天。席上作江南峰烟处处起,海上年年御酒来。如此峰烟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宫

词开国遗音乐府传,白翎飞上十三弦。大金优谏关卿在,伊尹扶汤进剧编。注按:一、刚风①罡风。高天强劲的风。②指西风。二、末首咏杂剧之盛,系元诗内容罕见之作。白翎之喻,待考。《汉语大词典》收此词。羽毛、金箭等义。元代话本•话本是元代小说的主要形式

主要内容:一、“小说”类。二、“讲史”类。

耐得翁《都城纪胜》:“说话有四家”,小说为四家之首(包括烟粉、灵怪、传奇)。所分四家,学界认识不同,参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说话的家数》。胡士莹“四家”:小说、说铁骑儿、说经、讲史书。王国维“四家”:小说、说经、说参请、说史书。鲁迅“四家”:小说、谈经、讲史书、合生。《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合生是一种歌咏事实人物的乐曲,其 内容则往往是对人物的嘲戏,出言轻俳浮薄,以敏捷见长。元代“小说”存九种《醒世恒言·金海陵纵欲亡身》《西游记平话·魏征梦斩泾河龙》……

……元代“讲史”存八种《三分事略》、《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书》、《宣和遗事》……

……注按:宣和,宋徽宗年号,1119~1125提示:一说南戏即产生于此宣和年间曲学术语•戏曲

王国维《戏曲考源》(1908):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王国维《宋无戏曲史》(1912):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故真戏剧必与戏曲

相表里。曲学术语•戏曲

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从时间上看,包括南戏、杂剧、传奇直至花部等所有古

代及近现代传统戏剧;从空间上看,则涵

盖昆剧、京剧以及所有地方戏总计三百多

个剧种。从基本特点来看,这是一种以歌、舞、诗三位一体的方式表演故事的综合性(或总体性)的演出艺术。”(叶长海著《曲学与戏剧学·戏曲考》曲学术语•元杂剧

元杂剧是一种以北曲演唱的戏曲,故又称北曲杂剧。称北曲,是为了与作为另一种戏曲声

腔的南曲相区别。其体例,一般由一本四折构

成,有的加有楔子;其角色,分为旦、末、净、杂四类;其剧本内容由曲词、宾白、科范组成;由一个角色主唱,故有“末本戏”与“旦本戏”之分。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典戏曲的成熟,代

表了元代艺术的最高成就。科范:表示舞台效果以及演员所要的动作、表情等的提示语。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曲学术语••南

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亦称为戏文、南戏文、南曲。南戏是在宋代杂剧基础上,与南方地方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流行在浙江、福建等地。由题目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有生、旦、净、外、贴、丑、末七类脚色行当,都可以唱,并有独唱、对唱、合唱、伴唱等多种方式。南戏起源于南方浙江温州一带,所以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之称谓,以同元代兴起的北曲杂剧相区别。南戏为明清传奇奠定了基础。•曲学术语••散曲

散曲指无宾白科介,仅供清唱的与剧曲相对的一种曲作,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散曲体式之一,为民间流行的小调,是一支支独立的小曲,内容短小精练,句子长短不齐,有一定的腔格,元代也称“叶儿”。另有摘调、带过曲、集曲、重头等特殊形式。摘调:从套曲中摘取一、二支最精彩的曲子,以供传唱,是所谓摘调。但套曲中最精彩的部分如在尾声便不能摘,摘调只能从尾声以外部分摘取。曲学术语套

亦称套曲。其相对小令而言,小令是独立的只曲,套数是由同一宫调中两首以上不同调名

的曲子而构成成的组曲,其计数以“套”为单

位,故称套数。散曲套数的套,即是基本单位,与剧曲套与套之间有一定组织结构不同,故又

称散套。其中各支曲子必须押同一韵,一般有

尾声。又有人称之为杂套、大令或乐府。套数

可分为北曲散套、南曲散套、南北合套三种。集曲:将几支甚至几十支不同的曲调,在每一个曲调中截取一句或数句, 组成一支新的曲调,另外取一个新曲调名。新曲调名一般就是在原来曲调 名中各取一个或两个字组成。如【梁州新郎】就是在【梁州序】和【贺新 郎】中各取二字组成的。曲学术语带过曲:或称带过头。带过曲是以两支或三支不同曲调的曲子组成一曲,这两支或三支曲子间的音律必须衔接。带过曲一般填写到三支为止。带过曲可以用带过两字,如【雁儿落带过得胜令】;还可以用一个“带”字或者“过”字或者“兼”字,如【雁儿落兼得胜令】;但有的带过曲不用“带过”、“兼带”、“带”、“过”、

“兼”等字样,只把几个曲牌连写在一起,如【骂玉皇感皇恩采茶歌】把三个曲牌连写在一起。重头:声调格律完全相同的曲调重复填写,至于填写多少,没有限定,有的仅有两首,有的多至百首,用韵各首之间可同可不同。如庾天锡【双调·蟾宫曲】、再如张养浩用【中吕·朝天子】的曲调,在《咏四景》的总题下连续填写《春》、《夏》、《秋》、《冬》四首。•巧

体:或称俳体,另有若干种,如“短柱体”(通篇每句两韵或者两字一韵,元人所谓六字三韵语也)、“独木桥体”(用同一个字压韵)、“顶真体”(后一首句即用前一句末字)等,任二北《散曲概论》“内容第八”中分7类,概括为25种。元曲文献《元刊杂剧三十种》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臧懋循《元曲选》隋树森《元曲选外编》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王季思《全元戏曲》张月中《全元曲》•元曲文献••••••钟嗣成《录鬼簿》周德清《中原音韵》隋树森《全元散曲》张人和黄季鸿《名家讲解元曲三百首》隋树森《全元散曲》收散曲4609支,套数457套。元曲文献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古本戏曲丛刊》宋元四大南戏:“荆”“刘”“拜”“杀”(《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南戏之祖:高明《琵琶记》元曲文献南戏文献现存状况

现知宋元南戏剧目238个,然流传后世者仅十七、八种。其中《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明成化本《白兔记》、清陆贻典钞本《琵琶记》基本保持了南戏的面貌,其他十余种则多经后人改动。南戏的代表性作品有号称“荆刘拜杀”(《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拜用亭记》)之“四大传奇”和高明的《琵琶记》。《琵琶记》是南戏优秀的作品。元杂剧概说三个问题一、元杂剧作家作品二、元杂剧繁荣兴盛的原因三、中国戏曲的源流元杂剧作家作品

前期繁盛期[1264~1307]: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初~元成宗大德末年。元杂剧黄金时代。创作中心:元大都;创作风貌:大都为现实批判,揭露黑暗,表达一种愤怒与不甘屈辰的反抗精神。代表作家为“元曲四大家”、同居元曲作家最杰出行列的王实甫以及高文秀(《襄阳会》、《双献功》)、康进之(《李逵负荆》)、纪君祥(《赵氏孤儿》)、尚仲贤(《柳毅传书》)、杨显之(《潇湘夜雨》)、石君宝(《曲江池》、《秋胡戏妻》)、郑廷玉(《冤家债

主》)、武汉臣(《老生儿》)。(据《录鬼簿》此期作家56人,作品337种。)元杂剧作家作品

后期衰落期[1308~1368]:元武宗至大年间~元朝末年。元杂剧由兴盛逐步衰微。创作中心:南移当时临安(杭州);创作风貌:大都呈现为对正统文化的复归,斗争精神减退;代表作家为郑光祖、杨梓(《豫让吞炭》)、宫天挺(《范张鸡黍》)、乔吉(《扬州梦》、《两世姻缘》)、秦简夫(《东堂老》、《赵礼让肥》)、萧德祥(《杀狗劝夫》)。(据《录鬼簿》和《录鬼簿续编》,此期作家51人,作品78种。)元前期杂剧名家名作••白朴《梧桐雨》1、怨愤团圆的《墙头马上》(旦本)剧本素材据白居易《井底引银瓶》加以演绎,虚构裴尚书之子裴少俊奉唐高宗之命前往洛阳挑选奇花异卉。

骑马经过花园,与墙内观赏春景的李总管之女李千金相见,互生爱意。顾

盼间裴少俊投诗试探,李千金一诗许答,约定当晚相会。嬷嬷劝他们暂且

逃走,等裴少俊得官之后再来认亲。李千金随裴少俊来到裴家,在后花园

中居住七年,生下一双儿女,不慎被裴尚书发现。裴尚书逼少俊写下休书。李千金无奈只得丢下儿女回到娘家。裴少俊上朝应举,得中进士,到洛阳

为官,裴尚书也因得知李千金就是李总管之女而承认她为裴家儿媳妇。李

千金不肯原谅他们,最后在一双儿女的哀求下,才与裴少俊和好,一家团

圆。李千金的性格塑造十分独特,她大胆、不驯服,一反闺阁少女的羞涩与矜持,敢于自择良偶,敢于私奔,就在被休回家后仍不屈服。把上门赔礼的裴尚书等人拦在门外,并痛斥其虚伪。李千金独特鲜明的性格,在元杂剧反映男女青年爱情生活的作品中并不多见。将一见钟情的婚恋模式强调到极端,使之突破一切伦理防线,并对之进行公开而正面的提倡与歌颂者,为白朴一人而已。元前期杂剧名家名作•白朴《梧桐雨》2、悲凉失落的《梧桐雨》(末本)剧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终日欢乐,倦理朝政。安禄山失误军机,唐明皇未治罪,反任其为渔阳节度使。安禄山与杨贵妃私通。七月七日唐明皇与杨贵妃在长生殿对天盟誓,愿世世为夫妻。不久,安禄山发兵造反攻至潼关,唐明皇仓皇逃至

四川。在马嵬坡,护驾军队兵变,众将杀死杨国忠,迫使唐明皇赐

杨贵妃自缢身死,然后以马践尸。后安史之乱平定,唐明皇返回长

安,退位为太上皇,时值秋夜,雨打梧桐唐明皇倍思杨贵妃及往日

的繁华,十分哀伤。《梧桐雨》主题思想有不同看法:①“歌颂爱

情”说;②“评判政治得失”说;③表达“沧桑之感”说;④“主

题混乱”说。《梧桐雨》着重表现的是一种心理悲剧,是一种失落之后难以寻找的悲剧,可令人领略到人类精神世界的存在方式及其价值意义。《梧桐雨》第四折,系全剧最为精彩之所在。吴梅《瞿安读曲记》:“此剧结构之妙,较他种更胜,不袭通常团圆套格,而以夜雨闻铃作结,高出常手万倍。”元前期杂剧名家名作•郑光祖《倩女离魂》及其它郑光祖之代表作《倩女离魂》:剧写张倩女和王文举自幼订婚。王文举成人后,家道败落,张母以不招白衣为由,要他二人以兄妹相称,等文举应试做官后方可成亲。文举不敢违命,赴京应试,张倩女一病不起,灵魂离开躯体,伴文举一同进京;在家的倩女,则终日恹恹成病。不久,王文举得官归来,倩女的离魂与病中的倩女复合为一,众人才明了事情的始末,二人结成美满姻缘。剧本以唐传奇陈玄祐《离魂记》为原型素材。原传奇写张镒幼女倩娘与外甥王宙情事。传奇中王宙忘记了曾说的诺言,故导致年轻人误会。郑光祖则改做老夫人逼文举赴试,与《西厢记》相类。文学史上,采用变形手法写离魂类的同型作品颇多,兹举数例如下: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中之“庞阿”;唐朝·牛峤(托名)《灵怪录》中之“郑生”;唐朝·李伉《独异志》中之“韦隐”。元前期杂剧名家名作郑光祖《王粲登楼》郑光祖《王粲登楼》(末本)抒发文人怀才不遇之情。写西汉末年王粲去长安岳父蔡邕家。蔡邕冷漠待之,甚至当着曹植的面有意羞辱他,王粲愤然离去。蔡邕使曹植暗中帮助王粲投奔刘表,但刘表没有重用王粲,王粲非常失望,登楼远眺,为自己怀才不遇而感慨作赋,并欲自杀。这时朝中使者传旨宣他进朝为官,入朝后,王粲知道这是因为曹植奏上了他的万言策,很感谢曹植。蔡邕来见,王粲拒之门外,曹植对王粲说明一切都出于蔡邕的暗中资助,王粲拜谢了丈人。此剧借王粲之不得志抒发作者自己的满怀郁愤。此剧编造蔡邕激女婿成名的情节,与此前一些杂剧作品中所写丈人激女婿成名的情节如《冻苏秦》等,有较多的雷同。何良俊于《四有斋丛说》中对此剧极为推崇。元前期杂剧名家名作郑光祖《梅香》郑光祖《梅香》(旦本)情节与《王西厢》雷同。写

唐时白敏中与裴度之女小蛮早有婚约,白去洛阳即住裴家。一日弹琴,小蛮与婢女樊素在花园听到,故意掉落一个紫香囊,以使白拾去为信物。裴母不悦,有意悔婚,白得知后卧病于床,赋诗一首,托樊素转给小蛮,小蛮也回诗一首,约定夜间相会。裴母撞见,一气之下将白赶出裴家。不久,小蛮奉旨与新科状元成婚,新婚之日认出状元原来就是白敏中,于是众人皆大欢喜。何良俊认为元曲四大家应以郑光祖为第一,王世贞批驳他的观点时,指出《梅香》“全剽西厢”,后清人梁亭楠《曲话》更为具体地指出《梅香》与《西厢记》所同者有二十处。元前期杂剧名家名作元杂剧水浒戏“双璧”康进之《李逵负荆》现传元水浒戏最优秀的作品。剧写梁

山好汉李逵下山到杏花村酒店饮酒,听酒店主人王林哭诉宋江和鲁智深结伙抢走了他的女儿满堂娇。李逵听罢大怒,回山砍倒体天行道的杏黄旗,斥骂宋江和鲁智深。宋江和鲁智深发誓说并无此事,李逵不信,逼迫宋江和

鲁智深下山与王林对质。王林仔细辨认后发现,抢他女

儿的人并不是宋江和鲁智深,李逵只好负荆请罪,并奉

命下山捉拿冒充者——两个恶棍宋刚、鲁智恩,将功折罪。剧中塑造李逵形象极为鲜明:爱护梁山事业,同情

遭受迫害的人民;轻信人言,易于激动;梗直天真,勇

于改过。元前期杂剧名家名作元杂剧水浒戏“双璧”高文秀《双献功》现传元水浒戏最优秀的作品。剧写孙荣偕妻郭念儿东岳烧香,恐遇坏人,上梁山请宋江派人保护,李逵自请前往。郭念儿早与白衙内有私情,途中趁孙荣和李逵离开旅店时相偕逃走。孙荣告到官府,白衙内诬陷孙荣下狱。李逵扮做庄稼汉探监,又假装呆傻,设计用蒙汗药麻醉狱卒,救出孙荣。白衙内和郭念儿正饮酒取乐,李逵赶到,杀死二人,带人头回梁山献功。本剧剧情不见于《水浒传》,剧本突出表现了李逵性格中机智、精细的一面。高文秀在元代剧作家中,以写黑旋风李逵戏最多著称,本剧是高文秀代表作,也是他仅存的以黑旋风为主角的作品。元前期杂剧名家名作前期其他杂剧作品简介①无名氏《陈州粜米》元代公案戏的杰作,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反抗性的人物张憋古,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鞭挞了残暴的统治者。②杨显之《潇湘雨》写崔通富贵弃妻(张翠鸾)事;③纪君祥《赵氏孤儿》,写程婴、公孙杵臼保护忠臣赵盾后人赵氏孤儿事。1755年,伏尔泰将其译成法文《中国孤儿》,引起巨大反响;④尚仲贤《柳毅传书》,写柳毅与龙女三娘人神结合的爱情戏。⑤郑廷玉《看钱奴》取材《搜神记》中“张车子”故事,写贾仁的吝啬。贾仁堪与法国摸里哀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的葛朗台、俄国果戈里的波留希金这些世界大师笔下的悭吝人形象相媲美;⑥武汉臣的《生金阁》、李行道的《灰阑记》、孟汉卿的《魔合罗》等也都是优秀的作品。元后期杂剧名家名作•杨梓《豫让吞炭》杨梓(?~1327),浙江海盐人,官至嘉议大夫(正三品)、杭州路总管(正三品)。其与南曲“海盐腔”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此剧据《史记·刺客列传》晋智伯欲吞并韩、赵、魏三家,废晋侯事敷衍。智伯兰台设宴,勒逼赵无恤等三家割让土地,赵不与,逃席而去,智伯大怒,胁韩魏出兵攻赵,家臣豫让劝谏不听,赵无恤派张孟游说韩魏,合力杀死智伯,豫让乃决计拼死为主人报仇,行刺未遂后,隐姓埋名,漆身改容,吞炭变声,假装疯魔,再行刺杀,仍未果。豫让乃索要赵衣服,拔剑剁衣襟后自吻而死,歌颂为为主忘身精神,与史实大体相同。元后期杂剧名家名作宫天挺《范张鸡黍》宫天挺,字大用,生卒不详。开州(今河北大名)人。与钟嗣成父为莫逆交(然钟未曾亲见)历学官,除钓台书院山长,后被权豪陷害,事实虽得辨明,然终不得任用。《范张鸡黍》据《后汉书·独行传》改编。剧本写汉范式、张劭等游帝学,结为生死交,因见谄佞盈朝,不愿为官,故归故里,分手时,约定两年后此日于张家再行聚首,张杀鸡炊黍以待范来,赴约不爽。再约一年后于范宅相见,张未至,范得托梦,知张必死,乃赴丧。范至,灵车始动。第五伦征范为官,赴命,始知贵介王韬窃孔嵩万言书著作权事,为沦为侍从的孔嵩辨明是非,终得荐举。元后期杂剧名家名作乔吉《扬州梦》乔吉(1280~1345)一作乔吉甫,字林符,号竹鹤翁,

又号惺惺道人。原籍太原,流寓杭州。“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南村辍耕录》)《扬州梦》:本事见杜牧《张好好诗》。剧写豫章太守张纺为翰林侍读杜牧饯行,歌妓张好好歌舞侑酒。三年后,杜牧过扬州,好好已是牛僧孺义女,杜不识,因其可爱再访牛府,牛故意冷淡之。杜特回京,扬州绅士白谦饯行时,杜始忆得为好好。后白谦说合,圆成杜、张二人婚姻。此剧文词艳丽,开元剧描写文人风流韵事一派。元后期杂剧名家名作乔吉《两世姻缘》《两世姻缘》:本事见唐人小说《玉箫传》,并见《云

溪友议》,叙金童玉女凡心动,梓潼帝君贬为人间夫妻

事。杂剧写成都人韦皋游洛阳,与上厅行首韩玉箫相爱,韦被鸨儿逼迫进京求取功名,一去数年,致使玉箫思念

过切而身亡。韦皋历官至征西大元帅,派人往迎时始死

讯。荆州节度使张延赏设宴款待韦,教义女玉箫佐酒。

因此女与韩女名貌均同,因生爱意,致使张延赏以韦皋

为好色禽兽,拔剑绝交,竟闹至宫庭。适韩婆婆将玉箫

亡前自画小像送与君王,知为死后投胎,因赐韦、张成

婚。结构前二折写玉箫生前因相思致死,后二折写玉箫二世为人,明汤显祖《牡丹亭》显受其影响。元后期杂剧名家名作•秦简夫《东堂老》秦简夫(生卒不详),大都人。元文宗至顺年间赴杭州。剧作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现实生活的某些侧面,也有宣

扬封建伦理观念的倾向。商贾赵国器广有家财,因儿子扬州奴挥霍无度,气

郁身亡,临终托子邻居李实。李为人厚道,人称“东堂老”。扬州奴与浪荡朋友一起,财产挥霍一空后,卖掉房子,住在寒窑,靠行乞度日,始知痛改前非,卖菜度日,省吃俭用。李实见扬州奴确已改过自新,便把赵国器临终所付五百锭银子以及所买赵国器旧居交还扬州奴。元后期杂剧名家名作《东堂老》的独特价值《东堂老》是元后期杂剧中具有独特意义的作品。中国

传统文化始终强调重农抑商,元代商业经济的发展,虽

然引起了作家对商人的关注,但元杂剧写商人仍以谴责

居多。《东堂老》中则赞美了一个见财不昧、忠于友谊,诚恳可信的商人,这在过去极少见,它对后代明代文学中描写商人的作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元后期杂剧名家名作•秦简夫《赵礼让肥》《汉书·赵孝传》载赵孝赵礼让肥事。剧本以此生发,

写西汉末年,赵孝、赵礼携母亲至宜秋山以避兵乱。赵

礼采野菜时,被虎头寨主马武捉住,欲将他剖腹剜心以

下酒。赵礼哀求回家与母兄辞别后再来受死,马武应允,赵礼与母兄三人共赴山寨,各说己肥请杀赴死。马武敬

重兄弟义气、赵母大贤,遂赠以粮米释之,自己也散去

山寒,去应武举。马武后成光武帝兵马大元帅,荐举赵

氏兄弟为官,一门旌奖。该剧堪称元剧颂扬封建伦道德孝悌信义代表作。元后期杂剧名家名作••萧德祥《杀狗劝夫》

萧德祥(生卒不详),一名天瑞,号复斋。杭州人,以行医为业。武林书会成员,善从古文取材作南曲戏文,盛行街市。宋仁宗时,开封人孙荣不明远近亲疏,与无赖柳隆

卿、胡子转鬼混,受二人挑拨,将兄弟孙华赶出家门,霸占家产。柳、胡趁孙荣酒醉偷走其钱。弟孙华背兄回家,孙荣醒后认为被弟盗去。孙荣妻杨氏贤惠,为劝省夫婿,将狗杀死,穿上人衣,伪装人尸丢于家门。孙荣惧怕,请柳、胡移尸灭迹,遭二人拒绝,是弟孙华帮助埋尸,兄孙荣于是感动,从此兄弟和睦。柳、胡有怨,状告孙荣杀人,孙华自领,开脱兄长,王翛然查明此事,罚柳、胡披狗皮游街。此剧为家庭伦理戏代表作。元散曲概说••••二个问题元代散曲创作概貌散曲名家名作举例元散曲创作概貌元代散曲发展分期与杂剧大体相同,以成宗皇庆(1312~1313)、延祐(1314~1320)为界亦分前后二期。前期:元散曲兴盛期创作中心在大都,曲家有官员雅士如刘秉中、杨果、卢挚、姚燧等,有戏剧家兼散曲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

等,此外一些教坊艺人也有散曲创作。其中杂剧家们的

散曲创作如关汉卿的《不伏老》、马致远的《秋思》等,标志着前期散曲的最高成就。从总体上看,此期风格以

豪放本色为主。元散曲创作概貌后期:元散曲衰落期创作中心南移杭州,以张可久、乔吉、贯云石、徐再思等人最为著名。从总体上看,后期散曲数量超过前期,风格则以清丽主。张可久的作品,被后世认为是清丽派的代表。此期也有一些通俗活泼、直白犀利的佳作,如睢景臣的《高祖还乡》、刘时中的《上高监司》等。元散曲作品概况元代散曲作家约200余人。今人隋树森辑有《全元散

曲》,收散曲4609支,套数489套,为元人散曲收集最为详备者。元散曲创作概貌元散曲内容元代散曲内容丰富多彩,反映现实广泛。概而言之有四:①反映政治黑暗,同情人民苦难的作品,如张养浩《潼关怀古》、张可久《醉太平》等。②讽刺皇权、否定官场,表现归隐情趣的作品,如睢景臣的《高祖还乡》、马致远《秋思套曲》等。③歌唱爱情,描写闺怨的作品,如杜仁杰[雁儿落过得胜令]、白朴[仙吕·点绛唇]等。④描写风景、吟咏自然风光,如卢挚《秋景》等。元代散曲名家名作关汉卿【南吕·一支花】《不伏老》……[黄钟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

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

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

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

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

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

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

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

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

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元代散曲名家名作关汉卿【南吕·一支花】《不伏老》

曲中形象貌似“风流浪子”、狎妓老客。实则“歹症候”有不“歹”者,“插科”、“歌舞”、“吹弹”、“吟诗”是也。此乃“书会才人”艺术家形象。曲中桀骜不驯之气、坚定不移之骨、一往无前之志系有才有识之士对黑暗社会的强烈反抗。其“识”,即张扬自我的新生存价值,敢于冲破文化传统负面因素的羁绊。霍松林谓:此曲体现了“知识分子市民化”。

李昌集谓:表现的是“人生贵在适意”的人生观。此曲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亦可视为关汉卿散曲中的压卷之作。元代散曲名家名作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元剧之文章》中将其归于无名氏,并谓:“《尧山堂外纪》以为马致远撰,朱竹(土+宅)《词综》仍之,不知何据”。又金元间马寅字致远,故近有论者推断此曲为马寅作。元代散曲名家名作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这差

使不寻俗,一壁厢纳草除根,一壁厢又要

差夫,索应付。又言是车驾,都说是銮舆,今日还乡故。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

抱着酒葫芦。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

衫,畅好是妆么大户。元代散曲名家名作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耍孩儿]瞎王留引顶伙乔男女,胡踢蹬吹笛擂鼓。见一颩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谓月旗或房宿旗),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日旗或毕宿旗),一面旗鸡学舞(凤旗),一面旗狗生双翅(飞虎旗也),一面旗蛇缠葫芦(龙戏珠旗)。元代散曲名家名作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三]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二]你须身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元代散曲名家名作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乡民视角。将煊赫盛大的声势变为滑稽、可笑场面:皇帝可笑,是可笑在极尽炫耀、装腔作势,可笑在他自以为村民都低他一等,可笑无赖得志。乡民也可笑,自以为是,胡乱猜测,引人捧腹;不能理解生活所发生的变化,以为刘邦有所怕,所以才改姓更名,他的心理活动也十分有趣,如不懂“车驾”与“銮舆”有何区别,所以一会说“车驾”一会说“鸾舆”让他晕头转向,极其不满。曲作含蓄表明,没有文化的社会,没有文化的人,这才是一切可笑的根源。元代散曲名家名作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霍松林:关中,曾有西周、秦、西汉、前秦、前赵、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个王朝在那里建都,历时千年之久。那些都城,都在现在的西安一带,可以统称

“西都”,张养浩虽然只提及“秦汉”,但是并非专指

“秦汉”,而是举“秦汉”以代表在那里建都的所有王朝。“元人第一”关汉卿元代戏剧家中最优秀的代表。中国第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伟大戏剧家。“元人第一”关汉卿关汉卿生平朱经《青楼集·序》:关氏、白仁甫(1226),“金之

遗民”。故可推知,关氏生年当与白朴相去不远。关汉

卿散曲[双调·大德歌],曲牌得名于元成宗年号“大德”(1297~1307),因此可推断关氏氏卒年当在大德年间或稍后。交游极广,与很多杂剧作家都有有交往:与杨显之为“莫逆之交”,与梁进之“相亲为故友”,与青楼艺人也交往颇深,有散曲[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朱帘秀是被誉为“杂剧为当今独步”(《青楼集》)的女艺人。《析津志·名宦传》谓其“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明·臧懋循《元曲选·序二》又谓

“关汉卿辈,争挟长技自见,至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元人第一”关汉卿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年龄细节:窦天章“……小字端云。从三岁上亡了他母亲,如今孩儿七岁了也。”卜儿“自十三年前窦天章秀才留下端云孩儿与我做儿媳妇,改了他小名,唤作窦娥。自成亲之后,不上二年,不想我这孩儿害弱症死了。媳妇儿守寡,又早三个年头。”(XIII+VII=XX)窦娥

“我三岁上亡了母亲,七岁上离了父亲,……至十七岁与夫成亲。不幸丈夫亡化,可早三年光景,我今二十岁也。”(XIIV+II+III=XXII)“元人第一”关汉卿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第一折【后庭花】避凶神要择好日头,拜家堂要将香火修。梳着个霜雪白鬀髻,怎将这云霞般锦帕兜?怪不的“女大不中留”。你如今六旬左右,可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旧恩爱一笔勾,新夫妻两意投,枉教人笑破口。“元人第一”关汉卿•《窦娥冤》的历史素材

《窦娥冤》的历史素材与汉代以来民间流传的“东海孝妇”故事有某种关联。其最早源头可上溯到《淮南子》一书。唐李善引《淮南子》许慎注:“庶女,齐之少寡,无子养姑,姑无男有女,女利母财而杀母,以诬告寡妇,妇不能自解,故冤告天。”此故事,后经刘向《说苑》、《汉书·于定国传》、干宝《搜神记》的转述,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至刘向《说苑·贵德》,故事情节更为丰富与发展。“元人第一”关汉卿《窦娥冤》的历史素材“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然而婆婆

以其年老,不当“累丁壮”,竟“自经死”。母女告官,

“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有于公数争

不得,“太守竟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汉书·于定国传》载此事,又增加了一个细节,谓于公与前太守

争执,“弗能得,乃抱其狱具,哭于府上,因疾辞去。”至《说苑·贵德》又进一步为之增添了神异性,“孝妇

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幡。誓于众曰:

‘青若有罪,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即行

刑已,其血青黄,缘幡竹而上标,又缘幡而下云。”“元人第一”关汉卿《窦娥冤》的现实素材一、元代冤狱繁多。《元史》卷一七二载:“至元26年(1289),时相桑哥专政,法令苛急,四方骚动。”《元史》卷一七三载:“至元28年(1291),建宁路总管马谋,因捕盗,延及平民,镑掠至死者多;又俘掠人财,迫通妇女,受民财积百五十锭。”元廷因政治腐败“罢脏污官吏凡一万八千四百七十三人,脏四万五千八百六十五锭,审冤狱五千一百七十六事”(《成宗本纪》)。二、社会秩序失控,“羊羔儿利”盛行。“羊羔儿利”盛行金元时期。蔡婆婆既是放“羊羔儿利”者。“元人第一”关汉卿《窦娥冤》的现实素材三、元代官职的出现。剧中窦天章任“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肃政廉访使”,始置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四、亢旱三年有现时背景。《元史·成宗本纪》载大德

元年至三年(1297-1299)扬州淮安大旱。袁桷《朝列

大夫同佥太常礼仪院事白公神道碑铭》载:“有尉卒利

孀妇财,未终丧,强赘于姑家。既而虐其妇,复不礼其

姑。姑告于官,绝之。尉卒隐其罪,屡诉终丧,无明文,事久不决。君(白恪)悉疏所犯,聚邑人以告。妇得终

养其姑焉。”。结合大德元年至三年扬州淮安大旱一事,推知剧作当作于大德三年左右。“元人第一”关汉卿•••••《窦娥冤》的戏剧冲突《窦娥冤》矛盾冲突线索①窦娥与张驴儿父子的矛盾②窦娥与蔡婆婆的矛盾③窦娥与官府的矛盾“元人第一”关汉卿《窦娥冤》的艺术成就

①浓洧的悲剧精神。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认为元杂剧中“则有悲剧在其中”,“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其间虽人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②本色的语言风格③发展的人物性格④深远的艺术影响。明代叶宪祖据此改编《金锁记》。很多地方戏曲也都有取材《窦娥冤》的改编作品。“元人第一”关汉卿关汉卿其代表作品简介公案剧《鲁斋郎》、《蝴蝶梦》

两剧歌颂清官,借“包公”之手惩治邪恶,伸张正

义。两剧虽都有邪恶势力欺压良民百姓,贪官污吏贪赃

枉法的现实,但侧重的则是赞美清官断案的公正与智慧。《鲁斋郎》:鲁斋郎是个典型的“花花太岁”“权豪势要”,先后霸占了银匠李四之妻和孔目张圭之妻。包拯查知实情,欲为民除害,但鲁斋郎是皇帝宠臣,难以诛杀,于是包拯巧施智谋,以“鱼齐即”奏与皇上,再改作鲁斋郎,终得以智斩之。“元人第一”关汉卿关汉卿其代表作品简介公案剧《鲁斋郎》、《蝴蝶梦》《蝴蝶梦》:皇亲葛标公然声称“打死人不偿命”,无故寻衅打死王老汉。王老汉三子(金和、铁和、石和)愤而打死葛标。王母同意杀三子抵命,包拯心细,委曲审问,得知王母乃宁杀己子以保前妻之子,拯大受感受动。包公联系自己所作蝴蝶梦,终勘破此案真相,以盗窃案马贼赵顽驴抵命而尽释三子故事。“元人第一”关汉卿•关汉卿其代表作品简介风月剧《救风尘》、《望江亭》《救风尘》: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剧写赵盼儿用妓院中卖笑调情的手段去解救沦落于火坑中的姊妹赵引章、战胜富家子弟周舍的故事。“风月”,指风月手段;“风尘”,指风尘姊妹。歌颂底层女子的真挚的姊妹情意,批评媚于表象、贪求安逸荣华的不实作风。本剧剧情结构紧凑,曲文本色,圆润流畅,语言多呈个性化,是关汉卿佳作之一。“元人第一”关汉卿•关汉卿其代表作品简介风月剧《救风尘》、《望江亭》

《望江亭》:全名《望江亭中秋切脍旦》。剧写杨衙内贪图谭记儿美色,欲谋害其夫白士中。面临危险之际,谭记儿假扮渔家妇接近杨衙内,机智地利用酒色,将其愚弄,使之沦为阶下囚的故事。本剧曲文本色,时有俊语,是关汉卿名作之一。关汉卿擅长旦本创作。在现存剧作中,以女性形象为主人公,反映妇女生活、思想、斗争的作品,所占比例大。除《救风尘》、《望江亭》外,还有《调风月》、《金线池》、《谢天香》、《拜月亭》、《玉镜台》等。“元人第一”关汉卿•关汉卿其代表作品简介历史剧《单刀会》、《西蜀梦》

《单刀会》:写鲁肃设宴约关羽过江,欲强迫其交还荆州。关羽单刀赴会,怒斥鲁肃,智退伏兵,安然归去,歌颂了英雄主义。剧作表现关羽英雄气概的描写手法值得重视。①侧面描写法。造先声夺人之势,让关羽先不出场,通过乔公与司马德操之口渲染烘托之。②直抒胸臆法。为关羽安排一定数量唱段,使其直抒胸臆,从而展示关羽的精神风貌。“元人第一”关汉卿历史剧《单刀会》、《西蜀梦》《单刀会》名曲:[双调·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得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灭,鏖兵的江水由然热,好教职工我情惨切。(云)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西蜀梦》:全名为《关云长张翼德双赴梦》或《关张双赴西蜀梦》。剧写关羽和张飞丧身于无名小辈之手,阴魂不

散,双赴西蜀,托刘备为之报仇,表现出刘关张既是君臣又是兄弟

的深厚情意,也表现了英雄至死不息的复仇精神。“天下夺魁”《西厢记》•《西厢记》作者王实甫

明代《西厢记》作者诸说:关汉卿作、王实甫作、关作王续、王作关续等。根据元代文献,则可知诸说之非,《西厢记》实为王实甫作。性格推断:王实甫写过一首散曲[商调·集贤宾],题名《退隐》[见明陈所闻《北宫词纪》],对官场尔虞我诈十分厌弃,表示要享受归田之乐;明贾仲明所作吊词有“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颩颩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智谋”。“天下夺魁”《西厢记》•《西厢记》作者王实甫

生平推断:王实甫《丽春堂》杂剧第三折“想天公

也有安排我处”及“驾一叶扁舟睡足,抖擞着绿蓑归去”二语,系引用白无咎《鹦鹉曲》的语句。《朝野新声太平乐府》记冯子振和白无咎《鹦鹉曲》在大德六年[1302],据此推测王实甫生平应和白无咎、冯子振相去不远,而比关汉卿、白仁甫稍迟,即在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及其以后。“天下夺魁”《西厢记》•《西厢记》的创作素材元稹《莺莺传》亦名《会真记》,写张生与莺莺的一段短暂爱情故事。张生与莺莺私下结合后不久,张生赴长安应试,遂止于京中,最后以“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为借口,抛弃了莺莺。作品中的张生,有人如苏轼曾以为是指唐代诗人张籍,宋人王性之于其《传奇辨证》中有详细论证,指明张生实乃元稹本人,莺莺乃唐代永宁尉崔鹏之女。张生为元稹,是。然莺莺之原型,当非高门,陈寅恪《元白诗笺正稿》对此有详细辨析谓“莺莺所出必非高门,实无可疑”。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元稹以张生自寓,述自亲历之境,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虽堕恶趣。”“天下夺魁”《西厢记》《西厢记》的创作素材

宋金时代,崔张故事广为流传。北宋赵德麟[商调蝶恋花词]有云:“至今士大夫极谈幽玄,无不举此以为美话,。至于娼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传末云:•••••镜破人离何处问。路隔银河,岁会知犹近。只道新来消瘦损,玉容不见空传信。弃掷前欢俱未忍。岂料盟言,陡顿无凭准。地九天长终有尽,绵绵不似无穷恨。“天下夺魁”《西厢记》••《西厢记》的创作素材

秦观、毛滂各有《调笑转踏》,歌咏八个故事,其中都有崔莺莺。秦观:崔家有女名莺莺,未识春光先有情。河桥兵乱依萧寺,红愁绿惨见张生。张生一见春愁重,明月拂墙花影动。夜半红娘拥抱来,脉脉惊魂若春梦。春梦,神仙洞。冉冉拂墙花树动。西厢待月知谁共?更觉玉人情重。红娘深夜行云送,困躲钗横金凤。毛滂:春风户外花萧萧,绿窗绣屏阿母娇。白玉郎君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