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哦香雪》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百合花》《哦香雪》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百合花》《哦香雪》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百合花》《哦香雪》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百合花》《哦香雪》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承青年精神,演绎时代青春——《百合花》《哦,香雪》联读素养目标:1.丰富小说文体知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阅读小说文本,梳理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学会分析小说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的特点及作用。3.品味鉴赏两篇小说清新细腻的语言表达,鉴赏《百合花》《哦,香雪》借助物象表情达意的精巧构思,鉴赏《百合花》独具匠心的细节安排,《哦,香雪》细腻的心理描写,感受讲好故事的方法,获得审美体验。4.感受特定情境中的青春形象,引发学生对青春与生命的思考。一、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来反映人物性格和社会生活。

二、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三、小说的线索:人、事、物、情、时、空

四、叙述顺序: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小说知识任务单任务一:丰富小说文体知识五、常用手法: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2.人物刻画手法: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六、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创作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了,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小角度反映时代本质。作品:《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百合花》等。铁凝,当代著名女作家。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主要著作:《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哦,香雪》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任务二:知人论世,熟知背景

茹志鹃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展思想解放运动,人道主义思想进入文学创作领域。铁凝在1982年,她把自己心里的女孩形象写出来,就成了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淳朴农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小说获当年优秀短篇小说奖。

从香雪开始,一个个女性形象被她塑造出来。她描写生活中的普通女人和她们的心理,反映她们的理想和追求、矛盾和痛苦、生存和斗争,这成为她小说一贯的主题。她被贴上“女性主义写作”的标签写作背景(参见导学案)活动1:通读文本,通过梳理情节,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青春故事。(学生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形式展现情节)文本写作时间故事背景主要情节《百合花》

《哦,香雪》

任务三:通读文本理情节,细读文本析人物《百合花》:开端1-23发展

24-43高潮

44-57结局

58-59通讯员送我去包扎所通讯员向新媳妇借被子冲突通讯员上前线为救战友牺牲牺牲的通讯员被新媳妇用新被裹在棺材里通读文本理情节《哦,香雪》引子1-4:火车开进了小山村开端5-48:姑娘们欢乐的时刻,向往山外的世界。发展49-68:香雪渴望有铅笔盒,渴望山村文明。高潮69-78:香雪换回铅笔盒,自尊自爱。结局79-82:香雪深夜归来篇名人物描写手法主要性格共同特质《百合花》《哦,香雪》

活动2:细读文本,明确两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和次要人物,圈点勾画描写人物语句及关键词,批注人物描写手法,并准确概括人物形象。通迅员(主)新媳妇(次)“我”(次)香雪(主)群像(次)语言、肖像、动作、神态、细节语言、肖像、动作、神态、细节,心理正:肖像、神态、心理侧:对比、环境烘托语言热爱生活,淳朴腼腆,善解人意,不畏牺牲,舍己救人美丽娴静,淳朴善良,深明大义热情开朗纯真无邪,淳朴善良,坚毅执著,自尊上进一群天真、活泼、朴实的少女形象1.有意淡化人物《百合花》中的人物均没有姓名,《哦,香雪》中的乘务员仅以“北京话”代称,有意淡化人物,体现了特定时代中人物特质的普遍性。2.凸显人性之美从不同角度烛照出特定年代的人性、人情之美。3.奏响青春之歌青春的形象、梦想、历程,或华丽谢幕,或震撼开场,都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奏响属于诗意青春的交响曲。1.对情节的作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的完成,都与情节密切相关,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在对情节产生推进作用。2.对主题的作用小说的目的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形象)表现主题3.对社会的作用人物形象蕴含着社会意义,对当代社会的思想产生着影响或作用,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知识链接:

明确主要/次要人物的作用主要人物①侧面(或对比)衬托主要人物形象;②作为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借助“我”的思考来揭示主题。③推动情节发展;④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⑤次要人物群体可以营造社会环境。次要人物的作用.了解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的作用《百合花》里的新媳妇和《哦,香雪》中的香雪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百合花》的新媳妇:她是文中的次要人物。1.侧面烘托了通讯员的形象(如:新媳妇与通讯员的冲突烘托了通讯员的拘谨单纯,不善与人交往)2.引出下文,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新媳妇没借被子给通讯员,引出通讯员带我去借被子后新媳妇和他之间的误会消除的内容)3.和主要人物一起揭示文章的主旨。(军爱民民拥军)《哦,香雪》的香雪:她是文中的主要人物。1.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本文的写作重点之一在于塑造香雪的形象,而香雪的性格特点需通过情节来体现)2.反映了作品的主题。(通过写香雪与众不同的追求来反映山里姑娘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面貌、摆脱贫困境地的迫切心情;展现山里姑娘的自尊自爱和纯美的心灵。3.启示人们要跳出禁锢,勇敢追求梦想。任务四:揣摩细节心理,分析物象内涵活动1.“言有浅而可以托深,类有微而可以喻大。”茅盾评价《百合花》善于用前后呼应布置作品的细节描写“,请从这个角度,分析小说中小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这一细节的具体作用,完成下列表格。细节的表现细节的作用第一次小通讯员向新媳妇借被子时衣服肩膀处被挂破。P15第二次小通讯员离开包扎所返回团部时,“我”看见他肩上撕挂下的布片。P16第三次小通讯员受重伤被抬到包扎所,因肩膀上的破洞而被认出;他牺牲后,新媳妇为他缝补破洞。P18知识链接:细节描写作用:1.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2.呼应情节发展,能够增强节的真实性和合理性。3.突现或深化作品主题。任务四:揣摩细节心理,分析物象内涵活动1.“言有浅而可以托深,类有微而可以喻大。”茅盾评价《百合花》善于用前后呼应布置作品的细节描写“,请从这个角度,分析小说中小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这一细节的具体作用,完成下列表格。细节的表现细节的作用第一次小通讯员向新媳妇借被子时衣服肩膀处被挂破。P15第二次小通讯员离开包扎所返回团部时,“我”看见他肩上撕挂下的布片。P16第三次小通讯员受重伤被抬到包扎所,因肩膀上的破洞而被认出;他牺牲后,新媳妇为他缝补破洞。P18表现出小通讯员腼腆、憨厚的形象特征表现了“我”对通讯员的关怀与惦念,为下文通讯员的负伤牺牲埋下伏笔1.唤起读者对战争场面的联想(战斗的紧张激烈使通讯员无暇顾及衣服上的破洞)。2.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既与之前新媳妇没能给通讯员缝补的情节呼应,也浓墨重彩地表现出她对一的深情厚意。活动2: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铁凝的《哦,香雪》心理描写细腻传神,请朗读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P26-27)体会香雪的情绪变化,并简要分析概括。知识点思维导图(1)直接描写①直接陈述。含有“想”等关键字眼,直接点明人物的所思所想。②内心独白:人物的自思、自语等内心活动,它能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③幻觉展现:通过对人物幻觉的展示刻画人物心理。④梦境描绘:通过对人物梦境的展现揭示人物性格。(2)间接描写①语言描写:言为心声,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揭示人物心理。②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描写揭示人物心理。③环境衬托:利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悲喜。常见心理描写方法:活动2: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铁凝的《哦,香雪》心理描写细腻传神,请朗读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P26-27)体会香雪的情绪变化,并简要分析概括。①“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P26②“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P26③“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P27④“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P27害怕——不怕——犹豫——坚定

每个人在做出选择时,都会经历一番心理斗争。“害怕——不再害怕——犹豫——坚定”,这一变化虽然是在30里的山路上完成的,但香雪却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障碍。香雪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有人性美与自然美的交融。没有了同伴,环哥意识着寂寞了。他想着家里那条体己的黄狗。他想着黄昏的高粱怎样一仰一俯地向他点首。他想起杜家的猫又快要生养了,还答应给环哥一只小猫呢。他想起这场雨秋瓜要完了。梁家园的枣快熟了吧,该约谁扛了小竹竿去偷呢。想到枣,环哥对着那屋脊背后伸出来的枣树出神。看到那挂满了红绿果实的树枝,使他下意识地感到家乡味来。表弟下学了。环哥带着他一起打枣了……

(节选自萧乾《篱下》,有删改)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环哥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请分析其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2022东北三省四市联合体】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环哥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请分析其作用。答案①美好的回忆,体现了环哥对从前乡村生活深深的怀念,从侧面表现了环哥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②美好的回忆,与环哥此时的处境形成反差,突出了环哥当下的“寂寞孤单”;③最后一句想到梁家园的枣,为后文环哥带着表弟打枣做了铺垫。解析:①画线部分是环哥对从前乡村生活的回忆,连续三个“他想……”以及一个“他想起……”表达了环哥对从前乡村生活的深深怀念。他怀念的对象有黄狗、高粱、猫和枣,可以想见他在家时与那条体己的黄狗奔跑,在黄昏的田野看高粱,与杜家的猫玩耍,还约同伴扛了小竹竿去偷枣,这些描写从侧面表现了环哥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②对家乡黄狗、高粱、猫、秋瓜等美好的回忆与现在“没有了同伴,环哥意识着寂寞了”形成对比,突出了环哥此时的寂寞无聊。③最后一句“梁家园的枣快熟了吧,该约谁扛了小竹竿去偷呢”,照应了后文打枣的情节,为后文环哥带着表弟打枣做了铺垫。活动3:.小说家经常有意识地使用“道具”为创作服务。如《百合花》里的“百合花被子”和《哦,香雪》中的“铅笔盒”。请在这两件“道具”中选择一个,探究它在小说中的具体作用,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评析文字。

小说中多次出现的物象,如同歌曲中的主旋律再现,每一次出现,都把情感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把情节推向一个新高潮,简单平淡的故事情节发展变得波澜起伏,跌宕摇曳,形成了富于抒情诗的表达效果。①物象自身的意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丰富了作品内容,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②物象与主题的联系:揭示了怎样的主题。③物象与人物的关系:从哪个角度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和性格。④物象与情节结构的关系:预示情节走势,推动情节发展;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是全文的线索,使情节集中紧凑;引起下文,做铺垫,总结上文,前后呼应。⑤物象与环境的关系:营造氛围,创造美感;创造意境,衬托环境;暗示社会环境知识链接活动3:.小说家经常有意识地使用“道具”为创作服务。如《百合花》里的“百合花被子”和《哦,香雪》中的“铅笔盒”。请在这两件“道具”中选择一个,探究它在小说中的具体作用,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评析文字。作者借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表现山村少女对城市文明的向往。塑料铅笔盒不仅代表丰富多元的生活,更代表着先进的知识、现代的文明;与之相比,木质铅笔盒外观笨拙陈旧,折射出闭塞落后的山村与外界的鲜明落差。努力找平这种落差构成小说人物行为的动机,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作者借助铅笔盒塑造了香雪这个人物形象,香雪对自动铅笔盒的追求表达了她自我认识的觉醒,包含了她对平等人格的追求,以及她对改变自己命运与家乡命运的憧憬。百合花被子贯串小说的情节主线,也勾连起人物情感的发展变化,它将"我"、通讯员和新媳妇等人物整合在一起,构成形象鲜明的艺术整体。百合花被子传递出新媳妇和"我"对通讯员超越血缘关系的美好感情。百合花的意象内涵丰富,它蕴含着新媳妇娘家人对她婚姻生活"百年好合"的祝福,也是小说人物淳朴无瑕的美好心灵的象征。评点是一种常见的、简单实用的读书方法。评点可以在书上做记号。也可以把当时的感想用最简洁的话写在旁边,为以后深入阅读、撰写读书笔记和作研究留下最初的印记。(1)以一天的时间为叙事顺序,以“我”的耳闻目睹为叙事视角,以百合花图案的被子作为线索,聚合起小说中的三个人物。(2)选取日常平凡生活的片段,没有正面书写激烈的战争场面。(3)叙事以小见大,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等手法。活动1:简析茹志鹃小说《百合花》的叙事特色。

任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