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时代背景1(一)19世纪德国的政治、经济、阶级条件(先天不足、现实落后)(二)德国古典哲学产生的优越条件(后天营养充足、思想领先)
1、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理论成果为德国哲学家提供了理论素材。2、19世纪前后的自然科学从收集材料的阶段过渡到整理材料)的阶段。3、近代英国和法国哲学为德国古典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哲学基础。二、哲学发展的基本特点21、是近代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哲学的高峰。2、是对西方哲学史的全面总结。3、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又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发端。4、其理论特征: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占主导。5、主要代表: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第二节 康德哲学(1724-1804)一、康德哲学的概况(一)生平
1、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
2、出生于的一个马鞍匠家庭。3、教书立说的一生。4、康德一生有三怪。3(一)康德的生平44、康德一生三怪
1)终身未娶;生活守时;有一个对哲学一窍不通的男仆。(二)康德哲学发展的两个时期1)从1755——1770年称“前批判时期”主要从事自然科学,哲学上基本上是一个唯物主义可知论者、科学家。2)从1770年以后,称为“批判时期”代表著:《三大批判》(三)代表著5《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1781年我能知道什么对认识能力批判形而上学真(天人合一)用理性杀死上帝1788年我应做什么对道德的批判道德学善(知行合一)复活了上帝《判断力批判》1790年我可以期望什么对美的批判宗教学美(情景合一)为人类学奠基(四)康德时代所面临的哲学基本问题61、康德之前唯理论和经验论之争使哲学走入了死胡同;经验论:其弊端是不能提供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导致休谟的怀疑论唯理论:其弊端是没有考察人类的认识能力———导致莱布尼茨的独断论2、康德的使命就是拯救形而上学走向柳暗花明:——论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二、《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7(一)写作背景介绍1、1781年写出,已50多岁了,此书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但文字晦涩难懂,1785年康德为读者写了一部普及著作即《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2、康德认识论的中心问题:论证“科学知识是否可能?如其可能,如何可能?”即在未认识事物以前,先必须确定我们认识事物的能力本身。(一)《纯粹理性批判》写作背景83、提出一切科学知识都是“先天综合判断”的理论,“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他通过先验感性论、先验知性论和先验理性论作论证。4、康德的认识论的论点(结论):“现象可知,自在之物不可知”5、指出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错误在于以“先验幻相”为研究对象,理念不是知识的对象,在知识领域里上帝不存在。(二)《纯粹理性批判》的理论特征91、批判性2、唯心主义先验论3、二元论4、不可知论1、批判哲学的特征10批判的含义:思考=反省对独断论和休谟的怀疑论进行了批判康德发动了一场认识论领域的“哥白尼革命”。即:过去是 主观符合对象;现在是 对象符合主观;我们把规律赋予事物,“人给自然界立法”。2、先验唯心主义的特征11在认识之前批判地考察人类的认识能力、范围、界限 黑格尔曾经批判过康德的方法好比劝“不会游泳之前,先别下水”。批判之后会发现人在认识之前就有先天的思维形式存在。康德提出了三类先天的思维形式即:时间和空间、范畴、先验的理念3、二元对立的特征12提出了“先验自我”和“自在之物”二元对立的推理前提。先验自我主体(人)自在之物客体(自然)自在之物的含义:即物自体,康德提出的哲学范畴。指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但是不可认识的本体假设物自体的存在,其意义在于给我们的认识能力划定一个范围,它使人与自然隔离开来。4、不可知论的特征134、提出了现象与物自体的对立:
现象可知,物自体的不可知论。A、知识只是关于现象的知识而不是物自体的知识;B、认识充其量只能达到现象,而不可能达到物自体;4、不可知论的特征先验自我↓物自体↓(主观出形式)———二者结合————(客观出质料)↓现
象 (思维无内容则空)↓------
数学知识是成立的知
识 (感性直观无概念则感性直观能力(时间、空间)------知性判断能力盲)--------------------科学知识是成立的(12个范畴)理性推理能力理
念 (先验幻相)(灵魂、世界、上帝)旧形而上学不成立主张建立未来科学的形而上学即自然和道德形而上学14(三)该书的主要内容:151、关于科学知识成立的条件——提出“先天综合判断”的理论。康德认为概念无所谓真假,真假只有在判断中才能成立。一切科学知识都是“先天综合判断”2、康德认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论证“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3、对感性、知性、理性三种认识能力进行分析4、得出旧形而上学不成立,主张建立未来科学的形而上学即自然和道德形而上学。关于认识的三种能力的理论161、关于感性直观的理论(论证数学如何可能)——先天形式:时间和空间通过时间、空间所获得的只是关于现象的知识,而不是关于自在之物的知识。康德:“思维无内容则空”吸收了经验论的思想。关于认识的三种能力的理论172、关于知性(理智)的理论(论证科学如何可能)——先天形式:12个范畴知性是一种主动地产生概念并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的能力A、康德:“感性直观无概念则盲”B、康德提出了十二个范畴。量质关系样式统一性实在性实体与属性可能或不可能多样性否定性原因与结果存在或不存在全体性限制性作用与反作用必然或偶然关于认识的三种能力的理论183、关于理性的理论(论证形而上学如何可能)先验形式:3个理念(灵魂、世界、上帝)理性高于知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运用理念对无限者进行推理的能力。当理性想要获得理念所代表的超验的对象(物自体)的知识时,则会产生幻相即伪知识。灵魂实体、世界整体、上帝存在
3)理性宇宙论的二律背反,警告人们不能超出经验的范围而妄想认识物自体。A、理性的理念与知性的范畴最根本的区别:先验理念——属于本体即形而上学的范围,它超出一切经验的界限,知性范畴——属于实体的范围,它虽然产生于经验之前,能在经验中找到实在的存在。B、上帝属于超验的存在,在知识领域里既没有普遍必然性,又没有现实性。19关于认识的三种能力的理论列举了四组二律背反:201、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有限的(正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无限的(反题)2、世界上一切都是单一的不可分割的(正题)世界上一切都是复杂的可分割的(反题)3、世界上存在着自由(正题)世界上不存在着自由,一切都是必然的(反题)4、世界上存在着一个绝对的必然存在者(正题)世界上不存在着一个绝对的必然存在者(反题)二律背反21正反题的特点:正题代表传统形而上学和神学(柏拉图路线),有利于道德实践和宗教的利益;反题代表非主流的(伊壁鸠鲁路线),有思辨意义,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三)哲学意义221、强调认识过程是主体能动地综合认识材料的过程。2、特别重视主体思维形式在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3、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通过对自在之物和现象的区分,将上帝从自然界中彻底消除掉。三、《实践理性的批判》是一部伦理学专著23(一)写作背景:——《实践理性批判》复活上帝的原因1、两个世界的特点不同:理论理性受制于必然性——不需要上帝存在;实践理性受制于自由意志的信仰——必须面对上帝。(一)《实践理性批判》242、康德的道德哲学深受卢梭道德观的影响。苏格拉底:道德与认识有关——“美德即知识”。基督教: 道德与知识无关,而与信仰有关。启蒙运动的代表:
道德与知识有关。卢梭:道德与知识无关,而与人的“良心”有关。康德:道德与知识无关,与人的“善良意志”有关。(一)《实践理性批判》253、康德继承了卢梭的宗教观在宗教领域里进行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即颠倒了信仰与道德的传统关系,把道德确立为信仰的基础;从以神学来说明道德转向以道德来说明神学从以神来说明人转向以人来说明神;上帝存在是为道德至善服务的。在康德的心中:理性第一,信仰第二;
道德第一,宗教第二;(二)主要内容261、颁布道德的“绝对命令”1)“绝对命令”颁布者——即人类理性。理性在认识论中的运用就是给自然界立法;自然律是自然物实际遵守的原则。理性在道德实践中的运用就是给意志立法;道德律是人类应当遵守的原则2)颁布命令的表达方式——即无条件的命令27A、绝对命令即无条件命令是以定言判断的形式(如:不许偷盗。)即:此话关注的是意志,只从动机出发,不考虑效果B、相对命令即有条件命令是以假言判断的方式(如:不要偷盗,否则坐牢。)即:此话关注的不是动机,而是效果。3)颁布“绝对命令”的原则——普遍立法原则道德的特点:个体性、具体性、经验性很强普遍的立法原则——推己及人,推广到被所有的人能接受。282、道德的“绝对命令”内容:29意志立法的原则——普遍性“不论做什么,总应该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意志立法的特点——唯动机论“这样行动,无论是对你自己或对别的人,在任何情况下把人性当作目的,决不只当作工具。”意志立法的性质——自律性“每个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颁布普遍规律的意志”卢梭:“惟有服从自己制订的法律,才是自由的”(一)《实践理性批判》———复活上帝的原因303、“至善”即道德和幸福统一,是康德道德哲学的最高理想,它也是实践理性(道德)的全部对象和最终目的。在现实世界中,道德和幸福处于分离的状态,达不到“至善”;“至善”只有在彼岸世界中才能达到,因此必须在灵魂不朽、意志自由和上帝存在(道德公设)的这个假设之下,才在实践上是可能的。(三)《实践理性批判》的哲学意义311、《实践理性批判》使康德为死去的上帝在人类道德领域中的复活提供了理论假设2、康德堪称18世纪的马丁.路德。——康德使宗教生活发生了人性化和内在化的转变马丁.路德使人与上帝在信仰中合二为一,康德则使人与上帝在道德中合二为一。3、现代基督教信奉的上帝就是康德树立的内在的个人精神世界的上帝,而非实体的上帝。小结:康德哲学的历史地位321、康德是德国哲学革命的先驱,他推翻了在16世纪末欧洲各大学采用的陈旧的莱布尼茨哲学的形而上学体系;2、海涅:康德的哲学比刽子手的刀子还厉害,他能在思想领域在起一种毁灭一切的作用。第三节 黑格尔哲学(1770年——1831年)一、生平:1、加登符腾堡省的税务书记官家庭。2、斯图加特文科中学3、图宾根神学院学习4、做了7年的家庭教师。33一、生平(续):345、耶拿大学任教时期6、班堡日报任主编期间1807年出版了《精神现象学》一书。7、纽伦堡中学校长期间(1808-1816)1812年《逻辑学》第一卷出版。8、柏林大学任教(1818-1831)1831年死于霍乱。9、黑格尔一生受康德、歌德、席勒、谢林、荷尔德林影响较大。二、黑格尔建构体系的方法351、黑格尔哲学所面临的问题:论证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必须改造康德哲学.批判主观唯心主义——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批判二元论和形而上学——建立了一元论和唯心辩证法批判了不可知论——————建立了唯心主义的可知论批判不会游泳不要下水———强调先下水再学会游泳二、黑格尔建构体系的方法362、其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思维+存在=主体+客体统一指万物最初的原因和本质,它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之前,世界是它的表现。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矛盾运动)分三个阶段:逻辑、自然、精神。绝对精神实质上为“上帝”的别称。二、黑格尔建构体系的方法373、黑格尔建构体系的方法:———否定辩证法内容:以“否定”为主线,无论哪个形式都是对前一个形式的否定。形式:吸收了费希特的辩证逻辑的三段式,即正题、反题、合题。二、黑格尔建构体系的方法384、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核心部分——逻辑学哲学不需要前提。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其体系正确性的客观保证。三、黑格尔体系的特征——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391、整体性——实现了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的统一2、综合性——真理是全体,而不是部分。3、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实体就是主体4、历史主义的原则四、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精神现象学——是把意识现象的矛盾发展史作现象学研究,寻求本质。意识发展分5个阶段(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社会精神----绝对精神感性欲望观察理性主义宗教知觉主奴关系道德启蒙运动艺术知性自由意志自律法国革命哲学主观精神客观精神主客统一40五、黑格尔哲学体系图绝对精神精神现象学|
||逻辑学(正题)自然哲学(反题)精神哲学(合题)|||存本概机物有主客绝在质念械理机观观对论论论力学学生物精神精神精神正反合正反合正反合41逻辑学结构图(图二——1)42存有——纯有、非有、变易质—限有——有限、它物、无限自有纯量——纯量、连续性和间断性存在论 量—限量——限量、被规定的连续性(正题) 程度特殊的量度—无度度的无限(转化)逻辑学结构图(图二——2)43纯反思——同一、差异、根据本质—实存———当下的存在事物———属性、质料、质料与形式现象界———外在事物的总和。
本质论现象—内容和形式——内在和外在的规定性(反题) 关系
———整体和部分、内与外实体和偶性——实体之间依附关系现实—原因和结果——作用与被作用关系相互作用——实体间互相作用关系逻辑学结构图(图二——3)44概念——普遍、特殊、个别主观概念—判断——(质、反思、必然)推理——(质、反思、必然)机械性—(形式、连接、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火电厂热网水侧高效清洗工艺优化与运行策略研究
- 公司工会经费管理与收支优化方案
- 保健管理处方管理办法
- 申请报告书的撰写
- 档案信息收集管理办法
- 地理空间数据底座在区域开发中的应用与挑战
-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实践意义
- 船舶复合材料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技术
- 普通美容广告管理办法
- 韩国教育体系改革与国际竞争力
- 2025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周杏鹏)全套教案课件
-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
- 2025年下半年佛山市南海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招考编外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GB/T 45610-2025煤矸石回填塌陷区复垦技术规程
- 2型糖尿病患者卒中预防及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24解读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2021年秋修订)
- 二级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题库附答案
- 夏季安全生产八防
- 2025-2030年中国写字楼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8 Once upon a Time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共5课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