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基础模块 上册)》(秦丽)536-4教案 第19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_第1页
《历史(基础模块 上册)》(秦丽)536-4教案 第19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_第2页
《历史(基础模块 上册)》(秦丽)536-4教案 第19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_第3页
《历史(基础模块 上册)》(秦丽)536-4教案 第19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_第4页
《历史(基础模块 上册)》(秦丽)536-4教案 第19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第课原始社会及夏、商、西周第课19第第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9PAGE6 PAGE6PAGE5 PAGE519第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9

课题第十九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了解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采取的一些列措施(3)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和意义(4)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基本内容思政育人目标:通过整理和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筹备过程以及新中国建立历史意义的历史依据,认识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使新中国的形象和民族复兴的精神植根于学生心中,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采取的一些列措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和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导入法、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传授新知(25min)课堂讨论(10min)第2节课:情景导入(5min)—

传授新知(17min)(3min)课堂小结(3min)—

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

(2min)教师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教师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学生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互动导入

(8min)教师播放图片“开国大典”,提出问题教师毛泽东主席的宣告是我国历史地位在国际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聆听、思考、回答学生教师总结并引出新课,并板书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真正成为有独立主权的国家。通过互动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授新知

(25min)教师讲解新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师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体内容详见教材)二、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决定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具体内容详见教材)学生聆听、理解、记忆学生教师播放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师学生观看学生教师讲解新知: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教师一、抗美援朝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分批回国。(具体内容详见教材)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二、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展开。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基本完成土地改革,3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三、镇压反革命运动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为巩固人民政权,1950年冬开始,全国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具体内容见教材)四、“三反”“五反”运动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从此,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中心任务的“三反”运动在全国展开。1952年1月26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在城市中限期展开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向违法的资本家开展了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诈骗国家财产和反偷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具体内容见教材)学生1952年10月,“三反”“五反”运动宣告结束。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过程和意义;了解国民党的统治危机的原因和表现课堂讨论(10min)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师结合教材谈谈“三反”、“五反”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思考、讨论、举手回答学生教师总结教师学生“三反”“五反”运动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严重斗争,这场运动的胜利,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革命队伍的腐蚀,清除了干部队伍中的蜕化变质分子,教育和挽救了一批干部,提高了干部和广大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增强了对资产阶级腐蚀的抵抗力,并在社会上树立了廉洁朴素的社会风尚。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第二节课情景引入

(5min)教师播放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教师学生聆听学生教师提问教师你知道现在长江上有多少座桥吗?标志着什么呢?学生思考,举手回答学生教师总结、并板书教师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通过提问,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新知

(17min)教师讲解新知: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教师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等。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具体内容见教材)二、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体内容见教材)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样,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的作用也告终止。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拥护。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更加密切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自治区,100多个自治县(街),7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在自治地方。学生聆听、理解、记忆学生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三大战役的过程和意义,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意义实践活动(15min)教师安排“探讨会——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一样吗?”活动教师【活动过程】(1)学生自由结合,5人一组,设组长1名,记录员1名。组长明确讨论主题和方向。(2)抽签产生1号、2号、3号……为第一次发言的序号。每人发言时间不超过3分钟。记录员控制发言时间并记录发言内容。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二次发言。(3)发言完毕后,组长与组员在记录的基础上讨论,得出简要结论。(4)最后由各组组长陈述自己小组的结论,并作简要解释。学生(5)教师对讨论活动做点评。学生聆听、自由结组、完成活动通过此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激发思维活力,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教学评价(3min)教师

对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评价标准分值分数小计教师评价小组各成员是否针对主题任务进行独立的探索性学习30分每个小组是否积极协作,是否有组织地讨论探究、解决问题40分学习成果的展示是否体现了理论知识的吸收内化30分67通过评价回顾课堂重点,加深学生印象课堂小结

(3min)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教师本节课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到现在我们一些制度是怎样确立的,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