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自考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押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年10月自考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押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年10月自考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押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年10月自考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押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年10月自考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押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考0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押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章宋代文学(上)单选11.【高频考点】《小畜集》的作者是A.王禹偁B.柳永C.范仲淹D.晏殊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王禹偁。王禹偁世称“王黄州”,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上要求“革弊复古”。有《小畜集》《小畜外集》。2.王禹偁《村行》中“数峰无语立斜阳”上一句是A.马穿山径菊初黄B.万壑有声含晚籁C.棠梨叶落胭脂色D.何事吟余忽惆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王禹偁作品《村行》的内容。诗句: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律诗中的诗句中间两联对仗,可依据这个做题。3.《待漏院记》:“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夙兴夜寐”典出A.《尚书》B.《论语》C.《孟子》D.《诗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王禹偁作品《待漏院记》的典故。这篇文章的典故有:(1)五行之佐,指掌管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官职,出自《左传》。(2)重瞳,指皇帝的眼睛。《史记·项羽本纪赞》记载,后重瞳常指天子。(3)旅进旅退,随众人进退,无所建树。出自《国语·越语上》。(4)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奋。出自《诗经·卫风》。4.【高频考点】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A.柳永B.欧阳修C.晏殊D.张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柳永。柳永,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也称柳七。世称柳屯田,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西夏人士亦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有《乐章集》。5.柳永《雨霖铃》中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相接的一句是A.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B.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柳永作品《雨霖铃》的内容。6.【高频考点】词人范仲淹的字是A.少游B.希文C.山谷D.后村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曾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整军御边,防范西夏的侵扰。有《范文正公集》。7.由小令入手,与晏殊、欧阳修并称的人是A.柳永B.梅尧臣C.张先D.王安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张先。张先,字子野,有“张三影”雅称。工诗词,其诗现存极少,以词著名,早年由小令入手,与晏殊、欧阳修并称;后来多取时调新声作慢词,与柳永齐名。有《张子野词》。8.【高频考点】晏殊的作品集为A.《六一词》B.《淮海词》C.《漱玉词》D.《珠玉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晏殊。晏殊,字同叔,世称晏元献,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有《珠玉词》。9.下列作家中,作品集为《宛陵先生集》的北宋诗人是A.范仲淹B.梅尧臣C.欧阳修D.王安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梅尧臣。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工于诗,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倡导者之一,诗风深远闲淡。与苏舜钦齐名,并称“苏梅”。有《宛陵先生集》。10.下列作品中,借用了《诗经》旧题的是A.梅尧臣《汝坟贫女》B.陈与义《伤春》C.苏轼《荔枝叹》D.王禹偁《村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梅尧臣作品《汝坟贫女》。诗歌借用《诗经》旧题,却描写了一个比原诗更为悲惨的故事。诗中贫女一家的不幸遭遇,是当时千万贫苦人民真实生活的一个缩影。11.【高频考点】下列作者中,被称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的是A.王禹偁B.晏殊C.欧阳修D.曾巩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欧阳修。(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2)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词与晏殊并称“晏欧”。(3)所著《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新体裁。与宋祁合著《新唐书》,独立完成《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12.古人以五行对应四时,阅读《秋声赋》可知,“金”对应的季节是A.春B.夏C.秋D.冬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欧阳修作品《秋声赋》的重要词语理解。(1)古人用五行(金、木、水、火、土)分配四时,秋天属金;(2)古人以五声(宫、商、角、徵、羽)对应四时,商属秋。西方:是秋天的方位;(3)古人以十二律分配十二月,七月对应夷则。13.下列作品,提出“穷而后工”诗学观的是A.《待漏院记》B.《上欧阳内翰第一书》C.《答谢民师书》D.《梅圣俞诗集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欧阳修作品《梅圣俞诗集序》的思想内容。文章的重要观点,是在总结以往文学创作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梅尧臣的人生经历,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诗学观。14.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穷”的意思是A.贫穷B.困厄C.用尽D.彻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欧阳修作品《梅圣俞诗集序》的重要词语理解。达:通显;穷:困厄15.欧阳修《朋党论》:“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这一史实见于A.《左传》B.《战国策》C.《尚书》D.《史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欧阳修作品《朋党论》的典故。欧阳修作品《朋党论》常考典故有:(1)“共工、驩兜”,相传尧舜时的四恶人之二,《尚书》称“四罪”,《左传》称《四凶》。(2)“八元、八恺”,出自《左传·文公十八年》。16.【高频考点】宋代文学家中,被人们称为“苏老泉”的是A.苏轼B.苏辙C.苏洵D.苏舜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苏洵。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与姚辟同修《太常因革礼》,书成而卒。赠光禄寺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以策论见长,有战国纵横家风采。有《嘉祐集》。第一章宋代文学(上)单选2+多选1.下列作家中,人称“南丰先生”的北宋诗人是A.梅尧臣B.晏殊C.苏舜钦D.曾巩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曾巩。曾巩,字子固,学者称南丰先生。是欧阳修领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古文风格近欧阳修,雍容平易,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2.《战国策》的编订者是A.刘向B.高诱C.刘安D.王尧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曾巩作品《<战国策目录>序》的重要词语理解。(1)《战国策》为西汉人刘向所编订,并作《书录》。《<战国策目录>序》属曾巩校订《战国策》后所作呈给皇帝看的目录序。(2)《崇文总目》是古代书目,为宋仁宗命翰林学士王尧臣等撰成。(3)高诱是东汉人,曾注《战国策》。3.王安石的作品集为A.《临川先生文集》B.《芦川归来集》C.《宛陵先生集》D.《渭南文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人称王荆公、王文公。为文讲究实用,散文笔锋犀利,“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先生文集》。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与“千里澄江似练”相接的一句是A.酒旗斜矗B.彩舟云淡C.翠峰如簇D.星河鹭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王安石作品《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内容。《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常考的名句有:“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5.【高频考点】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叹门外楼头”,化用的前人作品是A.李白《登金陵凤凰台》B.杜牧《台城曲》C.李商隐《南朝》D.刘禹锡《石头城》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王安石作品《桂枝香·金陵怀古》化用前人诗句的艺术特色。(1)千里澄江似练,化用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澄江静如练。”(2)门外楼头句,化用杜牧《台城曲》诗:“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3)至今商女三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即《玉树后庭花》诗,陈后主所作,后人认为是亡国之音。6.【高频考点】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虽屯邅困踬”,“屯邅”出自A.《左传》B.《周易》C.《尚书》D.《礼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王安石作品《祭欧阳文忠公文》的典故。《祭欧阳文忠公文》常考的典故有:“其谁与归”出自《礼记·檀弓下》。“立定大计”指决定立英宗为帝。7.《明妃曲》中“明妃”是A.西施B.王昭君C.貂蝉D.杨玉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王安石作品《明妃曲》的思想内容。这首诗写的是汉元帝时期王昭君和亲匈奴的故事,可参见《后汉书·南匈奴传》。8.晏幾道的作品集为A.《六一词》B.《淮海词》C.《漱玉词》D.《小山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晏幾道。晏幾道,字叔原,号小山。是宋代词人中写情高手,词多感伤之作,工于言情,风格接近花间词,与其父并称“二晏”。有《小山词》。9.晏幾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化用的是谁的诗句A.翁宏B.李白C.许浑D.杜甫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晏幾道作品《临江仙》的艺术手法。“梦后楼台高锁”出自唐代许浑《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诗:“楼台深锁无人到。”“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袭用五代诗人翁宏《春残》诗。“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里化用李白《宫中行乐词》其意。10.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的作者是A.苏洵B.苏辙C.苏轼D.苏舜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苏轼。(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2)散文纵横恣肆,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清新雄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以豪放清旷风格为特色,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开后世豪放派先路。11.【高频考点】苏轼《前赤壁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两句所用典故出自A.《诗经》B.《九歌》C.《列子》D.《论语》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苏轼作品《前赤壁赋》的典故。《前赤壁赋》的常考典故有:(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一苇,比喻小船如一片苇叶,出自《诗经·卫风·河广》。(3)舞幽壑之潜蛟,出自《列子·汤问》。12.【高频考点】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匹夫而为百世之师”一句所用典故出自A.《礼记》B.《庄子》C.《孟子》D.《论语》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苏轼作品《潮州韩文公庙碑》的典故。《潮州韩文公庙碑》的常考典故有:(1)“匹夫而为百世之师”,匹夫指平民百姓。出自《孟子·尽心下》。(2)“参天地之化”,参意为比并,出自《礼记·中庸》。(3)“幽则为鬼神”,幽指幽冥之处,出自《礼记·乐记》:“幽则有鬼神。”13.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作于A.惠州B.真州C.杭州D.黄州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苏轼作品《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的内容背景。14.【高频考点】下列诗歌属于七律的有A.《村行》B.《汝坟贫女》C.《戏答元珍》D.《明妃曲》E.《荔枝叹》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体裁。近体诗诗歌体裁:律诗(分五言、七言,诗歌共有八句),绝句(分五言、七言,诗歌共有四句)。七言律诗:《村行》《戏答元珍》五言古诗:《汝坟贫女》七言古诗:《明妃曲》《荔枝叹》15.下列作品中,以春天为背景的有A.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B.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C.欧阳修《戏答元珍》D.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E.晏幾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答案:ACDE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内容背景。B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以秋天为背景。16.下列作品中,以秋天为背景的有A.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B.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C.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D.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E.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答案:ABCE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内容背景。D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以春天为背景。其他秋天背景的作品:王禹偁《村行》、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第一章宋代文学(上)简答1.简述王禹偁《村行》表现手法。答案:(1)前六句重点写秋天的优美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野兴”,是乐景。(2分)(2)末两句转入“乡思”,是抒发哀情。(2分)(3)总体上看,诗歌用了以乐景反衬哀情的表现手法,哀乐相生,感情益显浓郁。(2分)解析:王禹偁《村行》表现手法:(1)前六句写<乐景>,写<秋天美景>,写<“野兴”>。(2)末两句写<哀情>,写<乡思>。(3)以乐景<反衬>哀情。【备注】考试的时候能写出完整的答案,解析能够帮助大家记忆,其中<>内的词语是记忆关键词。2.简述王禹偁《村行》中间两联的艺术特色。答案:(1)颔联是远景,写山野,重在绘声,两句一闹一静,以闹衬静,突出山野的寂静。(3分)(2)颈联是近景,写田园,重在绘色,两句红白相映,色香兼具,突出田园的秀美。(3分)解析:王禹偁《村行》中间两联的艺术特色:(1)颔联写远景,描写声音,一闹一静。(2)颈联写近景,描写颜色,红白相映。【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方法,考试的时候以写出完整答案为准。3.为什么说《待漏院记》一文有很强的逻辑性?答案:(1)先由“勤”立说,引出待漏院;(2分)(2)由待漏院转出“思”字,又由“思”字切入,描写贤、奸两类宰相的不同表现;(2分)(3)最后以“慎”字作结,点明文章主旨。(1分)(4)全文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具有很强的逻辑性。(1分)解析:《待漏院记》的逻辑性:《待漏院记》逻辑性很强,分五步,“勤”立说→待漏院→“思”→贤、奸两类宰相→“慎”【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方法,考试的时候以写出完整答案为准。4.简述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渲染离情、抒发情感的方式。答案:(1)点染手法,“多情”两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两句是就上两句之意染之。(3分)(2)借转折来表达情意,在不断的转折中将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3分)解析:柳永《雨霖铃》抒情方式(1)点染法(2)转折法【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点,考试时以围绕记忆点和原文写出完整答案为准。5.为何说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上片采用了半句一转的手法,有何好处?答案:(1)方骤雨,马上初歇;(1分)方帐饮,紧接说无绪;(1分)刚留恋,又兰舟催发。(1分)(2)在不断的转折中将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3分)6.简述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表述相思之苦的手法。答案:(1)用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如上片的“菊”、“兰”、“明月”都带有人的感情;(2分)(2)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如燕子的“双飞”对比人的“独上”;(2分)(3)用暗示的手法,如“明月不谙离恨苦”两句。(2分)解析:晏殊《蝶恋花》抒情手法:(1)拟人。(2)对比反衬。(3)暗示。【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点,考试时以围绕记忆点和原文写出完整答案为准。7.【高频考点】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在典故的使用上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答案:(1)此词暗用典故,富于联想。(2分)①写梅,使人联想到陆凯从江南寄梅给长安友人范晔的故事;(1分)②写草薰风暖,无疑与江淹《别赋》的句子相关;(1分)③写柳,与古人折柳赠别的习俗有联系。(1分)(2)三者全部与离别相关联。(1分)解析:欧阳修《踏莎行》典故使用特色:(1)所用典故使人联想。①陆凯寄梅花给范晔。②草熏风暖化用江淹《别赋》。③折柳送别。(2)典故与离别相关。【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点,考试时以围绕记忆点写出完整答案为准。8.欧阳修《秋声赋》如何从多方面描写秋声的?答案:(1)先是从听觉的角度写秋声,如第一段中的风雨声、金属撞击声、人马行走声等;(2分)(2)其次从视觉的角度写秋声,如童子外出探看一段树影晃动的视觉;(2分)(3)再次是通过描摹秋天形状来烘托秋声,如第二段中选择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烘托秋声。(2分)解析:欧阳修《秋声赋》描写秋声的角度:(1)<听觉>有风雨声、金属撞击声、人马行走声。(2)<视觉>有树影晃动。(3)<描摹形状>,有烟云、天日、寒气、山川。【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方法,其中<>内是记忆的关键词,考试时以围绕关键词写出完整答案为准。9.简述《前赤壁赋》的主题思想。答案:(1)从泛游大江之乐写起,转到顾念人生之悲,再复归于精神解脱的愉悦,提出了“人生意义何在”这样一个哲理命题。(3分)(2)表现了作者虽然身处逆境,却能忘却一时得失、力求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3分)解析:《前赤壁赋》的主题思想:(1)泛游大江→人生之悲→精神愉悦→哲理命题。(2)在<逆境>中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点和方法,其中<>内是记忆的关键词,考试时以围绕记忆点和关键词写出完整答案为准。10.为何说苏轼《荔枝叹》一诗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答案:(1)生动的场景描写,如写传送荔枝急如星火,送荔枝的灾难性后果,唐代马嵬坡事变,都给读者以具体印象。(3分)(2)作者不就事论事,又用尖锐深刻的议论批评来显示题旨,矛头直指上层,虚实结合,语带讽刺,使人警醒。(3分)解析:苏轼《荔枝叹》虚实结合的手法:(1)<场景描写>,如送荔枝时,送荔枝后的场景。(2)用<议论批评>显示主题,<虚实结合>。【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方法,其中<>内是记忆的关键词,考试时以围绕关键词写出完整答案为准。11.试举例说明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情景描写以白描取胜的特点。答案:(1)此词写景、叙事、抒情,均以白描取胜。(2分)(2)或描绘自己饱经沧桑的容貌,表现出仕途坎坷、心力交瘁之苦。(1分)(3)或选取日常生活场景,是夫妻恩爱十年的艺术再现。(1分)(4)“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是细节特写,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丰富情感内容。(1分)(5)末两句化景物为情思,表达了作者对亡妻无尽的思念。(1分)解析:苏轼《江城子》的白描手法:(1)白描体现在<写景>、<叙事>、<抒情>上。(2)描绘自己<沧桑容貌>,写<仕途之苦>。(3)描绘<生活场景>,再现<夫妻恩爱生活>。(4)<细节描写>体现<丰富情感>。(5)<末两句>表达<相思之情>。【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方法,其中<>内是记忆的关键词,考试时以围绕关键词和原文写出完整答案为准。第一章宋代文学(上)论述+阅读理解1.论述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情景关系的处理。答案:(1)词的情景关系处理十分融合。(2分)(2)词从一开始就将“伤离别”的凄苦感情置于“冷落清秋节”的气氛中,情景自然融合。(2分)(3)上片结句以景收束,既暗示前程的迷茫与分别的深愁,又使词情从“无语凝噎”的凄绝转为“千里烟波”的悠长。(3分)(4)至于下片“杨柳岸”的虚景描写,更是充满“伤离别”的凄婉情致,已成千古绝唱。(3分)解析:柳永《雨霖铃》对情景关系的处理:(1)情景关系<融合>。(2)将<凄苦情感>放在<清冷>的<环境氛围>中。(3)上片<以景结尾>,写<迷惘前程>和<分离愁苦>,使<感情>从凄绝转变为<悠长>。(4)下片<虚景描写>,充满<离别的伤感>,是千古绝唱。【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方法,其中<>内是记忆的关键词,考试时以围绕关键词和原文写出完整答案为准。2.论述苏轼《前赤壁赋》的艺术特色。答案:(1)文章用了赋家的“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斗争,借客之口宣泄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借主之口表达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4分)(2)因景生情,借景寓理。江水、清风、明月意象贯串全文,形象性、情感性和哲理性的统一,使本文充盈着诗情画意和理趣之美。(3分)(3)语言使用方面,体裁是文赋,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运用了大量排比和对偶,疏密有致,舒卷自如。(3分)解析:苏轼《前赤壁赋》的艺术特色:(1)用<“主客问答”>的表现手法,表达<内心矛盾>。客讲述<苦闷之情>,主讲述<洒脱情怀>。(2)<因景生情>,借景寓理。借<自然意象>使<形象性>、<情感性>和<哲理性>达到统一。(3)<语言>方面,体裁是<文赋>,运用<排比>和<对偶>。【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方法,其中<>内是记忆的关键词,考试时以围绕关键词写出完整答案为准。3.论述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复杂的情感内容和“借宾定主”的艺术手法。答案:1、复杂的情感内容:(1)这是一首怀古词,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之后,思想情感十分复杂。(2分)(2)作者抚今追昔,反思人生,追求对现实处境的超越。(2分)(3)其中有对残酷党争的鄙弃,有对宦游生涯的厌倦.(2分)(4)对心灵创伤的抚慰,对精神解脱的向往。(2分)2、“借宾定主”的艺术手法:周郎是宾,自己是主,借宾定主,传达了自然永恒、功业易逝的历史意识。(2分)4.请回答:(1)这段文字出自哪篇作品?作者是谁?(2)这段文字提出了什么文学主张?(3)解释下列括号的词语。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书教)言之不文,行而不远(行)答案:(1)《答谢民师书》。苏轼。(4分)(2)提出了崇尚自然文风的文学主张。(4分)(3)书教:书信。行:流传,流行。(2分)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苏轼作品《答谢民师书》。《答谢民师书》虽是书信体,但可以看成是苏轼的一篇文论。文章的重点是阐述自己关于文学问题的见解。多处运用比喻,说理深入浅出。第一章宋代文学(中)单选11.【高频考点】苏辙的作品集是A.《栾城集》B.《乐章集》C.《片玉集》D.《嘉祐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苏辙。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文章汪洋淡泊,以策论见长,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有《栾城集》。2.以“养气”为全文核心的文章是A.《答谢民师书》B.《上枢密韩太尉书》C.《祭欧阳文忠公文》D.《潮州韩文公庙碑》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苏辙作品《上枢密韩太尉书》的思想内容。《上枢密韩太尉书》的写作本意是为求见当朝大臣韩太尉韩琦,以期获得识拔,但却以“养气”作为求见的理由,也即全文论说的核心。3.【高频考点】作诗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的人是A.王安石B.梅尧臣C.黄庭坚D.陆游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黄庭坚。1、黄庭坚,号山谷道人,“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并称“苏黄”,强调“无一字无来处”,风格奇崛,为江西诗派开创者。2、词与秦观齐名,并称“秦七黄九”。书法列宋四大家之一。有《豫章黄先生文集》。4.【高频考点】黄庭坚《寄黄幾复》“寄雁传书谢不能”,所用典故出自A.《左传》B.《汉书》C.《史记》D.《后汉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黄庭坚作品《寄黄幾复》的典故。《寄黄幾复》的典故有:(1)“四立壁”形容家中贫穷,一无所有。典出《史记·司马相如传》。(2)“治病不蕲三折肱”是称赞黄幾复有政治才能。典出《左传·定公十三年》。(3)“北海南海”指相距遥远,典出《左传·僖公四年》(4)“寄雁传书谢不能”,用《汉书·苏武传》雁足传书典故。5.词人秦观的号是A.淮海居士B.石湖居士C.清真居士D.易安居士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秦观。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尤工词,辞情兼胜,颇多伤感,为婉约派代表词人,与黄庭坚并称“秦七黄九”。有《淮海词》。6.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与“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相接的一句是A.忍顾鹊桥归路B.银汉迢迢暗度C.两情若是久长时D.便胜却人间无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秦观作品《鹊桥仙》(纤云弄巧)的内容。7.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作于A.黄州B.商州C.郴州D.潮州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秦观作品《鹊桥仙》(纤云弄巧)的内容。8.《东山词》的作者是A.周邦彦B.贺铸C.陈与义D.秦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贺铸。贺铸,号庆湖遗老。有《东山词》(又名《东山寓声乐府》)。9.下列词调中,曾被贺铸改名为《半死桐》的是A.《青玉案》B.《贺新郎》C.《鹊桥仙》D.《鹧鸪天》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贺铸作品《鹧鸪天》内容背景。《青玉案》:贺铸改调为《横塘路》。《鹧鸪天》:贺铸改调为《半死桐》。10.周邦彦的作品集是A.《简斋集》B.《龙洲集》C.《花外集》D.《片玉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周邦彦。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词作风格缜密典丽,为北宋婉约派大家。有《片玉集》(又名《清真集》)。11.因赏识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而召之为大晟府乐正的皇帝是A.宋英宗B.宗哲宗C.宋徽宗D.宋神宗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周邦彦作品《兰陵王》(柳阴直)的内容背景。据说《兰陵王》(柳阴直)这首词是周邦彦写给当时汴京名妓李师师的,并以词得到宋徽宗的赏识,因而召为大晟府乐正。12.【高频考点】《漱玉词》的作者是A.晏殊B.李清照C.姜夔D.吴文英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李清照。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婉约派大家,风格清新自然。论词有“别是一家”之说。有《漱玉词》。13.李清照《永遇乐》(落日镕金)所咏写的节日是A.清明B.元宵C.中秋D.端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李清照作品《永遇乐》(落日镕金)的内容背景。(1)这首词作于流寓临安之时。题为“元宵”,女词人借这一传统题材,抒发了深沉的今昔盛衰之感和身世飘零之悲。(2)这是一首节序词。词的上片写今日元宵,下片写昔日元宵的热闹。14.下列作品为陈与义所做的是A.《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B.《贺新郎》(梦绕神州路)C.《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D.《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陈与义的作品。(1)陈与义,南宋词人,字去非,号简斋。其诗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被列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后期诗风接近杜甫。有《简斋集》、《无住词》。(2)陈与义的作品:七言律诗《伤春》、《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15.【高频考点】《芦川词》的作者是A.陈与义B.张元幹C.刘过D.史达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张元幹。张元幹,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能诗文,词作慷慨悲愤,开南宋爱国词先声。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16.张元斡《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化用的神话传说出自A.《淮南子》B.《山海经》C.《列子》D.《庄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张元幹作品《贺新郎》(梦绕神州路)的典故运用。《贺新郎》的典故有:(1)“故宫离黍”,“故宫”指北宋汴京旧宫,“离黍”出自《诗经·王风·黍离》诗。(2)“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化用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3)“回首对床夜语”化用白居易《招张司业》:“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4)“肯儿曹恩怨相尔汝”化用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17.【高频考点】《剑南诗稿》的作者是A.陆游B.辛弃疾C.刘过D.史达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陆游。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中兴四大家”之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诗风以豪迈雄放为主。早年受江西诗派影响,后自成一家。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第一章宋代文学(中)单选2+多选1.下列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诗句中,概括全篇主旨的是A.白浪如山寄豪壮B.华发苍颜羞自照C.谁知得酒尚能狂D.逆胡未灭心未平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陆游作品《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的思想内容。(1)“逆胡未灭心未平”一句概括了全篇主旨。(2)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于离开前线的第二年,作者抚今追昔,心潮难平,在诗中抒发抗金杀敌愿望落空以后无可奈何的心情。2.陆游《诉衷情》词“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表达的情感内容是A.回忆当年的军旅生活B.抗金报国成梦中记忆C.平生不得志的失望和痛苦D.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陆游作品《诉衷情》的思想内容。(1)《诉衷情》“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中“身”与“心”相分离表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对立背反关系。(2)这是一首言志之作,作者回忆早年处身抗金前线的战斗经历,慨叹如今壮志未酬而年老力衰,表现了内心巨大的矛盾痛苦。3.陆游《诉衷情》词“尘暗旧貂裘”所用典故出自A.《战国策》B.《左传》C.《史记》D.《汉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陆游作品《诉衷情》的典故运用。《诉衷情》的典故有:(1)“觅封侯”,指建功立业。东汉班超典故。(2)“尘暗旧貂裘”,意为自己无所作为。典出《战国策·秦策》。(3)“鬓先秋”,指鬓发早白。出自李白《古风》十一,古人在五色中以白色为秋。4.《石湖居士诗集》的作者是A.杨万里B.张元幹C.范成大D.张孝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范成大。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作诗初学江西派,后取唐宋名家之长,终自成一家。与尤袤、杨万里、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有《石湖居士诗集》。5.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二首中描写夏日的诗句是A.土膏欲动雨频催B.采菱辛苦废犁鉏C.舍后荒畦犹绿秀D.邻家鞭笋过墙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范成大作品《四时田园杂兴》的内容。6.【高频考点】诗歌创作取材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风格清新脱俗的作者是A.杨万里B.朱熹C.范成大D.张孝祥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杨万里。杨万里,字廷秀,号城斋。诗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提倡“活法”,取材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风格清新通俗,世称“诚斋体”。有《诚斋集》。7.【高频考点】《诗集传》的作者是A.陈亮B.朱熹C.刘过D.周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朱熹的作品。《诗集传》的作者是朱熹。朱熹,号晦庵。世称朱文公。南宋著名理学家,“程朱学派”代表人物。为文以致用为主,反对浮华。有《朱文公文集》。8.《诗集传》注释的作品是A.《诗经》B.《尚书》C.《礼记》D.《春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朱熹作品《<诗集传>序》的思想内容。《<诗集传>序》是朱熹为其著作《诗集传》写的序,《诗集传》是一部兼取诸家注释《诗经》、探求诗作本义的著作,是宋代《诗经》学的代表作。9.下列南宋文人曾在进士考试中得第一的是A.姜夔B.张炎C.张孝祥D.辛弃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张孝祥。张孝祥,号于湖居士,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一。其词气势豪迈,上继东坡,下开稼轩,为豪放派重要词人。有《于湖先生长短句》。10.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句中,反用《诗经·小雅·大东》之意的是A.著我扁舟一叶B.不知今夕何夕C.孤光自照D.细斟北斗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张孝祥作品《念奴娇·过洞庭》化用前人成句的艺术特色。《念奴娇·过洞庭》化用的前人成句有:(1)“稳泛沧浪空阔”,“沧浪”出自《孟子·离娄上》所载《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2)“细斟北斗”,《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原句反用《诗经》之意。(3)“今夕何夕”,出自《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11.下列诗歌属于七律的有A.《登快阁》B.《寄黄幾复》C.《书愤》D.《伤春》E.《沈园》(二首)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体裁。七言古诗:《荔枝叹》、《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七言绝句:《沈园》(二首)12.【高频考点】下列人物中,不属于“苏门四学士”的有A.苏辙B.黄庭坚C.秦观D.周邦彦E.贺铸答案:ADE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作家流派。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13.下列词集中,属于南宋作家创作的有A.《无住词》B.《芦川词》C.《龙川词》D.《东山词》E.《龙洲词》答案:ABCE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作品朝代。北宋:贺铸《东山词》。南宋:陈与义《无住词》、张元幹《芦川词》、陈亮《龙川词》、刘过《龙洲词》。14.【高频考点】下列作品中,具有文论性质的有A.《上欧阳内翰第一书》B.《梅圣俞诗集序》C.《祭欧阳文忠公文》D.《答谢民师书》E.《朋党论》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作品体裁。文论:文艺评论。祭文:《祭欧阳文忠公文》。议论文:《朋党论》。15.下列诗词中,以悼亡为主题的有A.《伤春》B.《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C.《贺新郎》(老大那堪说)D.《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E.《沈园》(二首)答案:BDE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作品的思想内容。AC主题思想:抒发抗金爱国情怀。16.下列词作中,属于咏物词的有A.《卜算子》(缺月挂疏桐)B.《六丑》(正单衣试酒)C.《沁园春》(叠嶂西驰)D.《点绛唇》(燕雁无心)E.《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作品的题材。《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月夜孤鸿。《六丑》(正单衣试酒):蔷薇。第一章宋代文学(中)简答1.简述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注意在此、立言在彼”的构思特点。答案:(1)为求见而写信,却宕开一笔,从养气说起,这就是“立言在彼”。(3分)(2)为应试而进京,却说是为养气而浏览天下奇闻壮观。再从养气谈到增广阅历,从增广阅历谈到求见太尉,层层推进,落到实处,这就是“注意在此”。(3分)解析: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的构思特点:(1)“立言在彼”,写信目的是<求见>,文章内容是<养气>。(2)“注意在此”,应试进京→养气→增广见闻→求见太尉,层层递进。【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点和方法,其中<>内是记忆的关键词,考试时以围绕关键词写出完整答案为准。2.简析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的艺术特色。答案:(1)将写景、抒情与议论说理熔为一炉。以情景为辅弼,以议论点明主旨。(3分)(2)全词用象征手法,以天上双星,暗喻人间男女。意境深婉,富有理趣,淡语而有兴味。(3分)解析:秦观《鹊桥仙》的艺术特色:(1)将<写景、抒情与议论融为一体>,<情景>为<辅>,<议论>为<主>。(2)用<象征>手法,<天上双星>象征<人间男女>。有<意境>和<理趣>。【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方法,其中<>内是记忆的关键词,考试时以围绕关键词写出完整答案为准。3.简述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借柳抒怀的层次。答案:(1)第一段从折柳送别的风俗写起;“登临”两句落到自身,切合自己久客京华的境遇。(2分)(2)第二段写客中送客,既写行者的离别之恨,又写居者的淹留之苦。(2分)(3)第三段抒写别后情怀,却从人去后寂寞场景中见出,显得迷离惆怅,最后以闻《折杨柳》曲与首段呼应。(2分)解析:周邦彦《兰陵王》借柳抒怀的层次:(1)第一段写折<柳送别习俗>,“登临”两句<写自己>。(2)第二段写<送别>,表达<离别之恨>和<久居京城之苦>。(3)第三段写<别后情怀>,描写<寂寞场景>,以《折杨柳》<呼应开头>。【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方法,其中<>内是记忆的关键词,考试时以围绕关键词写出完整答案为准。4.简述李清照《永遇乐》(落日镕金)的艺术特色。答案:(1)词人选择了两个不同时空的意象,两相对衬,既突出了自甘孤寂的女主人公形象,也借这种盛衰、哀乐的对比深化了主题。(3分)(2)语言似信手拈来,平淡家常几近口语,古人称为“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既通俗又雅致,虽浅易但深情。(3分)解析:李清照《永遇乐》的艺术特色:(1)<两个时空的意象>互相<对衬>,既突出<主人公形象>,又<深化了主题>。(2)<语言>几近家常<口语>,<雅俗共赏>。【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方法,其中<>内是记忆的关键词,考试时以围绕关键词写出完整答案为准。5.陆游《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为什么历来享誉人口?答案:(1)这两句有高度概括力,是对作者生活经历的提炼,但又十分形象,有鲜明的画面感。(3分)(2)对仗工整,自然流走,不刻意雕琢。(3分)6.简析杨万里《初入淮河》所采用的主要抒情手法。答案:(1)抒情手法:主要用反衬手法来抒情。(2分)(2)一、二两句写河上景象,船的“背驰”与水的“交涉”,是一种明显的反衬关系。(2分)(3)三、四两句专写河上鸥鹭,水鸟可以“无拘管”、“自在飞”,跨越南北界线,人却不能自由往来,这是暗中反衬,要从言外知道作者感慨。(2分)解析:杨万里《初入淮河》的抒情手法:(1)<反衬>手法。(2)一、二两句写<河上景象>,是<明显的反衬关系>。(3)三、四两句写<河上鸥鹭>,是<暗中反衬>。【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方法,其中<>内是记忆的关键词,考试时以围绕关键词写出完整答案为准。7.简述朱熹《<诗集传>序》的主要诗学观点。答案:(1)诗歌是人们表达感情需求受到外界事物触动的产物。(2分)(2)诗歌具有上以诗化下、下以诗刺上的教化功能。(2分)(3)诗歌风雅颂的不同体制,在于其是不同性质的乐歌,而正变的区别,在于治乱、邪正的区别。(1分)(4)学诗的途径在以把握基本精神为主,再辅以章句、训诂、涵咏等方面。(1分)解析:朱熹《<诗集传>序》的主要诗学观点:(1)人们<表达感情需求>的产物。(2)教化功能。(3)<乐歌>的<不同性质>造成了诗歌的<不同体制>。(4)<学诗的途径>在以<把握基本精神>为主。【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点和方法,其中<>内是记忆的关键词,考试时以围绕关键词写出完整答案为准。8.为什么说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表里俱澄澈”是全篇的关键之句?答案:(1)是概括全篇题旨的警策之笔,表现作者超拔高洁的人格。(3分)(2)是对此词艺术特色的形象表述,即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3分)9.分析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物境与心境相融合的艺术特点。答案:(1)在词中,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自然美与人格美浑然一体,展现出空灵晶莹的奇妙境界。(2分)(2)词的上片侧重描绘物境。作者有意突出洞庭湖水天辉映、上下通明的澄澈意境,以形象手段传达从中感悟到的心物交融、天人同化的美妙体验。(2分)(3)下片着重表现超拔高洁、处变不惊的心境。“尽挹西江”三句极尽想象之能事,写来气概豪纵,笔墨淋漓,把全篇感情推向了高潮。(2分)解析:《念奴娇·过洞庭》的艺术特点:(1)<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自然美>与<人格美>浑然一体,展现出<空灵晶莹>的奇妙境界。(2)<上片>侧重<描绘物境>,通过<洞庭湖的澄澈意境>传达出作者的<感悟体验>。(3)<下片>着重<表现心境>,<“尽挹西江”三句>把全篇<感情>推向了<高潮>。【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方法,其中<>内是记忆的关键词,考试时以围绕关键词写出完整答案为准。第一章宋代文学(中)论述+阅读理解1.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养气”说的价值何在?文章是如何以“养气”贯串始终的?答案:1、“养气”说的价值在于阐明了作家的生活阅历、胸襟修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合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学传统。(2分)2、文章以“养气”贯串首尾(1)开头直截了当提出“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以下引孟子、司马迁之文章证之;(4分)(2)接着着重讲增广见闻、交游豪杰对养气的重要性,再落实到自己以未能一见韩琦为憾,自然道出求见之意。(4分)解析:《上枢密韩太尉书》“养气”说的价值:阐述了写作时作家<生活阅历>和<胸襟修养>的<重要性>,合乎<写作传统>。《上枢密韩太尉书》以“养气”贯串首尾:(1)开头<提出观点>,并<引用文章论证>。(2)接着讲<增广见闻、交游豪杰>对养气的<重要性>,再道出<求见之意>。【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方法,其中<>内是记忆的关键词,考试时以围绕关键词写出完整答案为准。2.分析黄庭坚《登快阁》的构思特点。答案:(1)全诗围绕快阁的“快”字生发。(2分)(2)首联入题,从登阁的时间和心境写起,表明为求快意,故寻快事,登快阁,隐含厌倦官务的情绪。(2分)(3)颔联绘景,承上“晚晴”二字写登快阁所见,从景物中求得快意。(2分)(4)颈联抒情,说世无知音,唯有借酒浇愁,透射出兀傲不群的性格。(2分)(5)尾联述志,诗人面对无限美景,弃官归隐之心油然而生。(2分)解析:黄庭坚《登快阁》的构思特点:(1)全诗围绕<“快”>字生发。(2)<首联入题>,写登快阁的<时间和心境>,暗含<厌倦官务>的情绪。(2)<颔联绘景>,写登快阁<所见>。(3)<颈联抒情>,透射出<兀傲不群>的<性格>。(4)<尾联述志>,诗人产生<弃官归隐>之心。【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方法,其中<>内是记忆的关键词,考试时以围绕关键词和原文写出完整答案为准。3.具体分析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讲究时空转换、将当前送别情景与缅怀往事穿插安排的铺叙手法。答案:(1)《兰陵王》的铺叙手法被人称之为“曲叙”。(1分)(2)“柳阴直”四句实写眼前景色,“长亭路”三句虚写这是历来送行地方;(3分)(3)“又酒趁哀弦”两句实写当前别筵情况,“愁一箭风快”四句虚写行者在走后孤舟远行的景象;(3分)(4)“渐别浦萦回”三句写别后渡口情景,“念月榭携手”两句回忆前事。(3分)4.论述李清照《声声慢》的艺术手法。答案:(1)全词借秋景言愁情,打破了上、下片的界限,于景物描写上着力,写秋气、秋风、秋雁、秋花、秋雨,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愁的氛围。(3分)(2)开首运用十四个叠字,如珠玉落盘、珠落玉盘、声情并茂。“寻寻觅觅”写若有所失引起的动作,“冷冷清清”写独居孤凄的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写难以排遣的悲愁心情。(3分)(3)用宋时日常口语写身边景物,眼前情事,“易安体”雅不避俗,十分出色。改叶入声韵,大量运用舌音和齿音,声调转为急促凄厉。(4分)解析:李清照《声声慢》的艺术手法:(1)全词<借秋景言愁情>,用秋天<景物>共同营造了<愁的氛围>。(2)开首<十四个叠字>运用得声情并茂。“寻寻觅觅”写<动作>,“冷冷清清”写<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写<悲愁心情>。(3)用<宋时日常口语>写作,雅不避俗。<入声韵>,<舌音和齿音>的运用使声调转为<急促凄厉>。【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方法,其中<>内是记忆的关键词,考试时以围绕关键词写出完整答案为准。5.概括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的题旨,分析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答案:1、题旨:在诗中回忆抗敌往事,追思英雄业绩,表达了老而弥坚、死而后已的报国情怀。(3分)2、对比手法的运用(1)从作者自己的角度看,壮年的豪迈与如今的衰颓,是一层对比;报国的壮心与自己的年老,又是一层对比。(3分)(2)从当时形势的角度看,则陆游向往诸葛亮的北伐业绩,与朝廷君臣大多不思进取的现实,也是一层暗藏的对比。(3分)(3)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诗歌的情感取向特别突出,增强了艺术感染力。(1分)解析:陆游《书愤》对比手法的运用:(1)从<作者自己>看,<壮年豪迈>和<如今衰颓>的对比,<报国壮心>与<年老现状>的对比。(2)从<当时形势>看,这种<向往诸葛亮北伐>与<朝廷君臣不思进取>的暗中对比。(3)对比手法<突出了情感>,<增强了感染力>。【备注】解析提供的是记忆方法,其中<>内是记忆的关键词,考试时以围绕关键词写出完整答案为准。6.请回答:(1)这段文字出自哪篇作品?作者是谁?(2)这段文字提出了什么诗学观点?(3)解释下列括号的词语。本之二《南》以求其端(端)正之于《雅》以大其规(规)和之于《颂》以要其止(止)答案:(1)《诗集传》序。朱熹。(3分)(2)学诗的途径在以把握基本精神为主,再辅以章句、训诂、涵咏等方面。(4分)(3)端:端要,要领。规:规谏。止:适度,适可而止。(3分)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朱熹作品《<诗集传>序》。本文是朱熹为其著作《诗集传》写的序,《诗集传》是一部兼取诸家注释《诗经》、探求诗作本义的著作,是宋代《诗经》学的代表作。第一章宋代文学(下)单选11.辛弃疾的作品是A.《松雪斋文集》B.《遗山先生集》C.《海浮山堂词稿》D.《稼轩长短句》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辛弃疾。辛弃疾,号稼轩居士,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为苏轼之后的豪放词代表作家,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2.辛弃疾《摸鱼儿》词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写的是A.送春B.怨春C.留春D.惜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弃疾作品《摸鱼儿》的内容理解。(1)上片伤春:①“更能消、几番风雨”两句以春归开头。②“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两句是惜花惜春。③“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两句是留春。④“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四句是怨春。(2)分数层写,暗示南宋抗金形势如风雨飘摇。3.下列辛弃疾《摸鱼儿》词句中,象征南宋前途暗淡的是A.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B.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C.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D.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弃疾作品《摸鱼儿》的内容理解。(1)“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两句是惜花惜春。(2)“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两句是留春。(3)“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是以玉环飞燕的事反面陪衬,写自己失意的政治遭遇。(4)“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象征南宋前途暗淡。4.辛弃疾词句“硬语盘空谁来听”所用典故作者是A.杜甫B.元稹C.韩愈D.白居易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弃疾作品《贺新郎》(老大那堪说)的典故运用。辛弃疾《贺新郎》的典故有:(1)“元龙”指陈登,三国时人。(2)“孟公”指陈遵,西汉人。(3)“硬语盘空谁来听”出自韩愈《荐士》。(4)“汗血盐车”指伯乐典故,出自《战国策》。(5)“千里空收骏骨”指郭隗典故,出自《战国策》。(6)“中宵舞”指东晋祖逖典故。(7)“补天裂”指女娲补天传说。5.辛弃疾作品《贺新郎》(老大那堪说)是赠答之作,所赠之人是A.陈亮B.刘过C.张炎D.王沂孙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弃疾作品《贺新郎》(老大那堪说)的写作背景。孝宗淳熙年间,辛弃疾在上饶居家,陈亮来访,在瓢泉共饮,谈论时事,长歌互答,居十日方分别。这首词是分别后赠答之作。6.辛弃疾作品《沁园春》(叠嶂西驰)中引用《世说新语》典故的句子是A.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B.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C.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D.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弃疾作品《沁园春》(叠嶂西驰)的典故使用。辛弃疾《沁园春》(叠嶂西驰)的典故有:(1)“爽气朝来”出自《世说新语·简傲》:“西山朝来,致有爽气。”(2)“相如庭户”指西汉司马相如。(3)“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雄深雅健”指唐代韩愈对司马迁文章的评语,“太史公”指司马迁。7.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白描B.映衬C.铺叙D.对比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弃疾作品《青玉案·元夕》艺术特色。前面的火树银花、香车宝马、欢声笑语等热闹场景,与结尾处“灯火阑珊”的幽寂形成强烈反差,都是对这位美人处境的陪衬。8.《龙川文集》的作者是A.陈亮B.王沂孙C.张炎D.史达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陈亮。陈亮,学者称龙川先生。喜谈兵,善议论。所作政论纵横犀利,词风豪放,近辛弃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9.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的显著特色是A.以诗入词B.以议论入词C.以理入词D.以典入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陈亮作品《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的艺术特色。以议论入词是本篇的显著特色。10.刘过的号是A.真隐山人B.遗山山人C.龙洲道人D.白石道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刘过。刘过,号龙洲道人。多次应举不中,终身未仕。曾为陆游、辛弃疾赏识,与陈亮为友。有《龙洲集》《龙洲词》。11.刘过《沁园春》中化用白居易诗句的是A.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B.爱纵横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C.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D.暗香浮动,不若孤山先访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刘过作品《沁园春》的诗句化用。(1)“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化用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爱纵横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化用白居易《寄韬光禅师》。(3)“暗香浮动,不若孤山先访梅”化用林逋《山园小梅》。12.【高频考点】对南宋风雅词派甚有影响的词人是A.陈亮B.李清照C.陆游D.姜夔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姜夔。(1)姜夔,号白石道人,为诗初学黄庭坚,作《诗说》,论诗甚精。(2)词更著名,能自度曲。为词格调高雅,清空峭拔,对南宋风雅词派甚有影响,被清初浙西词派奉为圭臬。与张炎并称“姜张”。有词集《白石道人歌曲》。13.在姜夔《扬州慢》中,作为过片承上启下的词句是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B.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C.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姜夔作品《扬州慢》的艺术特色。词的上片写初到扬州的现实见闻,下片重在抒发个人感怀。过片两句(“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承上启下,托杜牧以写己情。末以景结,景中寓哀时伤乱之情。14.姜夔《点绛唇》”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拟人B.比喻C.借代D.对比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姜夔作品《点绛唇》的艺术特色。本词用虚写笔法,呈现清空意境。作者还移情于物,用拟人手法表现景物的神韵,如写燕雁“无心”,数峰“清苦”,“阴雨”商略,残柳“参差舞”。15.词集名为《梅溪词》的词人是A.张炎B.史达祖C.吴文英D.王沂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史达祖。史达祖,号梅溪,与姜夔并称“姜史”。有《梅溪词》。16.江湖派最大诗人是A.吴文英B.周密C.王沂孙D.刘克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刘克庄。刘克庄,号后村居士。其诗初受“永嘉四灵”影响,为江湖派最大诗人,词受辛弃疾影响,喜用典故成语。有《后村先生大全集》。17.【高频考点】刘克庄《贺新郎》词中“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所用典故出自A.《魏书·彭城王勰传》B.《旧唐书·郭子仪传》C.《晋书·祖逖传》D.《世说新语·言语》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刘克庄作品《贺新郎》的典故。刘克庄《贺新郎》的常考典故有:(1)“今把作、握蛇骑虎”出自《魏书·彭城王勰传》。(2)“想投戈、下拜真吾父”出自《旧唐书·郭子仪传》。(3)“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出自《晋书·祖逖传》。(4)“多少新亭挥泪客,”指晋室南渡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一章宋代文学(下)单选21.《梦窗词》的作者是A.吴文英B.周密C.王沂孙D.谢翱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吴文英。吴文英,号梦窗、觉翁。是南宋风雅词派中密丽一派的代表词人,与周邦彦并称“周吴”,得到清代常州词派的推崇。有《梦窗词》。2.【高频考点】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是一首A.怀古词B.节令词C.送别词D.咏物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吴文英作品《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的题材。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作者借凭吊灵岩山吴王夫差遗迹,抒发了人事沧桑之慨,同时也借吊古以伤今,暗寓劝诫南宋统治者不要荒淫误国之意。3.词集《蘋洲渔笛谱》的作者是A.张炎B.周密C.王沂孙D.谢翱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周密。(1)周密,号草窗、蘋洲、四水潜夫、弁阳老人等。(2)与王沂孙、张炎、仇远等词人共结词社。词作格律谨严,为风雅派代表词人。有词集《蘋洲渔笛谱》,笔记《齐东野语》《武林旧事》《浩然斋雅谈》等。4.周密《观潮》选自A.《齐东野语》B.《浩然斋雅谈》C.《武林旧事》D.《蘋洲渔笛谱》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周密作品《观潮》的内容背景。(1)选自《武林旧事》,是一篇描写观看钱塘潮的散文小品,再现了临安官民观潮的盛况。(2)通过对南宋“太平盛世”景象的写照,流露了宋亡后作者的故国之思。5.【高频考点】王沂孙的号是A.乐笑翁B.觉翁C.中仙D.梅溪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王沂孙。王沂孙,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与周密、张炎、仇远等共结词社。词以咏物见长,得到清代常州词派的高度评价。有《花外集》。6.下列王沂孙《齐天乐》词句中,自诉身世孤危,可视为南宋遗民写照的句子是A.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B.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C.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D.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王沂孙作品《齐天乐》的思想内容。(1)这是一首有政治寄托的咏物词。此词收于南宋遗民的咏物词集《乐府补题》。(2)“病翼”三句自诉身世孤危,其形象可以看成南宋遗民的写照。7.“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的作者是A.谢翱B.王沂孙C.张炎D.文天祥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作家文天祥的作品内容。“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出自文天祥的作品《正气歌》。文天祥,号文山,宋理宗宝祐四年进士第一。有《文山先生全集》。8.文天祥《正气歌》中“正气”的含义,主要来自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天祥作品《正气歌》的典故。文天祥《正气歌》常考典故有:(1)《孟子·公孙丑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2)“楚囚缨其冠”典出《左传·成公九年》,指楚国人钟仪。(3)“牛骥同一皂”典出汉贾谊《吊屈原赋》;“鸡栖凤凰食”典出屈原《九章·怀沙》。(4)“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典出《论语·述而》。(5)“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典出《诗经·唐风·鸨羽》。9.下列文天祥《正气歌》诗句中,与诸葛亮北伐有关的是A.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B.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C.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D.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天祥作品《正气歌》的典故。文天祥《正气歌》常考典故有:(1)为严将军头指严颜,出自《三国志·蜀志·张飞传》;(2)为嵇侍中血指嵇绍,出自《晋书·嵇绍传》;(3)为张睢阳齿指张巡,出自《旧唐书·张巡传》;(4)为颜常山舌指颜杲卿,出自《新唐书·颜杲卿传》;(5)为辽东帽指管宁,《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