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院简介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培养理工科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内蒙古工业学校,是自治区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工科学校。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直属自治区教育厅。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院占地面积830亩,建筑面积29.7万平方米。学院拥有一支专兼结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344人,教授2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47人,博士、硕士121人,实施“双送”、“双挂”工程,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双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双师素质”教师达243人,聘请企业兼职教师178人,实施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培养计划,聘请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派出教师出国、出区培训近800人次;实施教师队伍“名优工程”培养计划,深入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建成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培养全国优秀教师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5人,培养院级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15人。是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领导班子连续3年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实绩突出单位。学院现有在校生10235人,学生来源于全国7个省、市、自治区。设有机电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冶金与材料工程系、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系、信息与管理工程系、公共管理系等7个教学系部。学院根据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对人才的新需求,加强专业和专业群建设,依托传统优势专业,增设新专业,形成能源、冶金、制造、水利等4个专业群,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材料工程技术、电厂热能与动力装置、建筑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等36个专业。初步建立起以机械制造、机电、自动控制、冶金材料、水利工程为主,以信息、管理为辅的专业结构体系。学院是教育部、国防科工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开展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以建设国家和自治区级水平品牌专业为抓手,深入区内外大中型能源、冶金企业进行调研,根据企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职业教育首批示范性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冶金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材料工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12个专业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能源方向)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冶金技术等4个专业为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工程测量与监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职业院校示范专业。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尤其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移。学院加强了课程改革和建设,已建成院级精品课程26门,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电工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现代电子技术、高炉炼铁生产、机械制造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流体力学与传热、建筑结构、机械设计基础、公差与测量等15门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学院建有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9个具有教学和生产双重功能的“校中厂”实训基地,116个模拟、仿真实训室,146个校外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5亿元。学院与美国通用公司合作共建“GE自动化系统”实训基地。还建有自治区工科院校中规模最大、工种最全的“校中厂”,拥有车、铣、刨、磨、镗、钳、焊等机床和设备310多台套,学生参与毛坯生产、粗加工、精加工到装配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促进了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工程实践水平的重要基地。学院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平台,将“企业”引入校园,把“产品”引入课堂。校内实习工厂自行设计、批量生以512台钻、精密铸造球阀等产品。学生参与产品的设计、生产,产品和零配件的生产过程即学生的实习过程,以具体生产项目为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院设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百所职业院校推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级试点工作的高职院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实行毕业生双证书制的高职院校之一。学院通过在学生中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和鉴定工作,营造学技能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2006、2008、2009、2010年学院先后四次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全国数控大赛,其中在2006年第二届全国数控大赛中,获得学生组数控车工第4名、加工中心操作工第13名和数控铣工第18名,是全国参赛院校中比赛成绩全部进入前20名的三所院校之一;在2008年第三届全国数控大赛中,获得学生组数控铣工第3名,数控车工第5名;在2009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技能大赛上获得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团体二等奖,2012年,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获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维修二等奖。2008年,学院在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09年学院完成新校区建设并整体搬迁入住;2010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成为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之一;2012年,我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三十三所职业教育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之一。60年来,学院坚持“立足内蒙古,辐射全国,服务能源与冶金行业,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五个结合”,积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厂一体、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巩固和发挥在自治区能源、冶金、机械制造、水利行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地位和优势,秉承“校企携手,锻造塞外能工巧匠”的办学理念,抓住内蒙古大力发展能源、冶金产业,和“呼包鄂”经济一体化、振兴东部盟市的发展战略机遇,瞄准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变化,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群建设。校企合作,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加强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打造专兼结合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办学的综合实力,充分发挥骨干作用,促进内蒙古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吃苦耐劳、一丝不苟、团结协作、敬业奉献,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输送毕业生70000多人,在内蒙古自治区工业、水利系统享有盛誉。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能源、冶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生源地由自治区扩大到7省区,新生第一志愿录取率和报到率均居自治区高职高专前列。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75%以上的毕业生在大中型企业就业,就业率一直位居全区前列。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院与企业紧密合作,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形成了“校厂一体、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成员单位采用“2.5+0.5”、“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开设鸿峻铝业、鄂尔多斯电力、大唐托电等冠名班;组建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146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和毕业生就业基地;与内蒙古利丰集团深度合作构建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人才培养模式,获2009年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依托自身的办学特色和良好的教育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科院2025版聘用合同岗位职责详细说明书4篇
- 2025年度建筑室内空气净化与装修合同2篇
- 智能灌溉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
- 2025版旅游行业采购合同签订与旅游服务保障协议3篇
- 课题申报参考:农村父母教养效能感与幼儿家庭生活质量的关系及干预研究
- 二零二五版棉纱出口退税及政策支持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财产抵押反担保合同模板创新版4篇
- 2025版木门安装与维修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民法典离婚协议书样本与专业律师服务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农机租赁服务合同模板4篇
- 焊接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合成生物学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 中医门诊病历
- 广西华银铝业财务分析报告
- 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申请表(个人)
- 电捕焦油器火灾爆炸事故分析
- 大学生劳动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继电保护原理应用及配置课件
-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书分享PPT
- 盖洛普Q12解读和实施完整版
- 2023年Web前端技术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