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浪子历程》与《土建时期》_第1页
解读《浪子历程》与《土建时期》_第2页
解读《浪子历程》与《土建时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读《浪子历程》与《土建时期》

现在,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形式,漫画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曾这么定义漫画:“用文字表现绘画的是小说,用绘画表现绘画的是插图,用插图表现文字的是漫画。”漫画,这种看似稀松平常的艺术表达方式,其实也是一种文化。通过简单的画面和对白,漫画能够直接被任何年龄、任何阶层的人所接受。可是它的普通之中却孕育着不凡。漫画要表达的内在含义可以相当有深度,因为每一部漫画作品都是作者思想的结晶,是他们对社会真实的看法,是他们人生观的体现。18—19世纪是现代漫画的孕育期,也是以单格漫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政治漫画的繁荣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批漫画家,首开先河的是活跃于18世纪中期画坛的贺拉斯,他被誉为现代漫画的始祖。贺拉斯的名作《浪子历程》《时髦婚姻》饱含深意,辛辣尖锐地讽刺了上流社会的放荡堕落。他善于用画来表达思想,尤其擅长以幽默诙谐的手法绘制连环讽刺画,这种表现手法对后来的漫画家产生了深刻影响,当中最杰出的无疑是英国油画家、版画家和艺术理论家詹姆士·吉尔雷。他身处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一世界格局风云多变的紧要时期,复杂深刻的政治事件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吉尔雷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吉尔雷以他精湛的画技、充沛的感情对这些题材进行艺术加工,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无形财富。詹姆士·吉尔雷于1756年8月13日出生在英国的切尔西,是他的父母所生的五个孩子中唯一成年的。早年吉尔雷曾经受雇于哈利阿什比,在他开设的店铺中做学徒,学习如何制作雕刻画。但是工作枯燥无趣,很快就让吉尔雷失去了兴趣。等到年岁稍长,吉尔雷就来到伦敦,进入皇家学院学习绘画。他师法贺拉斯,刻苦钻研画技,学到了一身本事。学成之后,吉尔雷开始在新港街摆摊,以出售肖像画为生。由于他刚刚毕业,名气不大,他的画鲜少有人问津,收入微薄。以致他不得不重操旧业,为印刷店制作版画为生。这期间他学会了如何运用蚀刻技术创作版画,独特的技艺很快就吸引了不少买家前来购画,就这样吉尔雷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职业绘画师之路。他的版画主要出售给汉佛莱家族,前期是哥哥威廉,后期则是妹妹汉娜。双方的合作关系如此密切,以至于后来吉尔雷甚至就住在汉娜的店铺楼上,直至生命的尽头。吉尔雷生活的时代对漫画的发展极为有利。吉尔雷拥有无与伦比的智慧,对生活也有着深刻的见解,加上手上握有足够的素材,很快就崭露头角,跻身当时第一流的画家。吉尔雷成功的另一条秘诀在于他拥有极其强烈的滑稽感,并能成功地通过优美的线条将其展现出来。吉尔雷在继承布鲁吉尔和贺拉斯绘画风格的基础上,发展了漫画的表现手法。他大量使用了对话气泡和连续画面的创作方法,这就是近代流行的连环漫画的雏形。吉尔雷也是近代漫画史上较早运用比喻手法的漫画家之一。他在1801年的一幅漫画中,首先运用一个女神形象来比喻“民主”和“自由”,这个创造性做法对以后漫画发展的贡献很大。流传至今的吉尔雷画作中,作于1779年的《马背上的贵族》被认为是最早的一幅。而他创作的黄金时期被公认为从1792年到1810年,这短短18年中吉尔雷绘制了无数名作,奠定了他在英国漫画史上的地位。吉尔雷的漫画主要可分为政治题材和社会题材两类。在他的政治漫画中最为经典,最具价值的是描绘18世纪下半叶重大历史事件的画作,主要是法国革命和英国国内的党派之争。他的画作不仅在英国获得好评,甚至震动了欧洲大陆,传播极为广泛。据说那时候在英国,只要吉尔雷的新作一出现在画廊的橱窗外,必定引得大批人群前往鉴赏。在他的画笔下出现的人物有不少是当时的显贵权要,不仅涵盖了几乎全部王室成员,还有不少政界人士。吉尔雷对于当时英国王室的讽刺最为尖刻泼辣。他先后以乔治国王为题,画出了不少幅名作。据说乔治在看过吉尔雷的画作之后,不得不尴尬地对随从说:“我实在弄不懂他究竟画了什么。”以此来掩饰自己的丑态。对国王的儿子吉尔雷也是极尽嘲讽之能事,将王子比作胡吃海塞的酒色之徒。他所绘的一幅嘲笑王子耽于享乐、饕餮美食的画作可谓惟妙惟肖,画中王子刚饱餐一顿,正心满意足地坐在椅子上用叉子剔着牙,旁边的桌上一片狼藉。由于吃得太饱,肚子太鼓胀,王子的马甲都绷掉了好几颗扣子。吉尔雷将王子描绘成愚蠢又贪吃的猪头,以至于王子不得不出钱将其买下,防止自己的威严扫地。吉尔雷眼界开阔,甚至还越过国界,描绘英伦三岛之外的世界,大名鼎鼎的拿破仑一世就多次出现在他的画中。当时拿破仑四处征伐,先后侵占了西班牙和奥地利,对英国也是虎视眈眈,吉尔雷借自己的画笔直白地揭露了拿破仑的野心,号召有识之士为保卫祖国的自由与独立而斗争。吉尔雷的社会漫画尽管不像政治漫画具有那么高的历史价值,但由于跳脱出政治漫画的隐晦寓意,描绘市井百态,因而更容易被人理解。这些社会漫画的娱乐性也大大高于政治漫画,看了常常让人忍俊不禁。其中较为有名的有《有麻子的奶牛》和《牺牲的莎士比亚》。《有麻子的奶牛》是一幅为反疫苗协会而作的宣传画。1798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在机缘巧合之下发现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有一定关系,从而发明了种牛痘防止天花的办法。种植牛痘在医学上无疑是一种进步,然而却饱受人民的抨击与批评,一时间谣言四起,传说种过牛痘疫苗的人们会长出牛角和牛毛,甚至会变成奶牛。吉尔雷以此为题,在1802年创作了此画,借此嘲讽接种的荒谬。画面的中央,詹纳医生正在为一名年轻女士接种,他面容镇定,正小心翼翼地将牛身上取下的新鲜疫苗注入患者的手臂,而他的病人则显得惊魂不定,仿佛疫苗能致她于死地似的。在他们的周围,环绕着几名刚刚注射过疫苗的人,他们个个面容狰狞,身体的不同部位长出牛的五官,让人不寒而栗。而《牺牲的莎士比亚》则是暗讽出版商约翰·博伊戴尔的贪婪无耻。约翰于1789年在伦敦开办了莎士比亚画廊,表面上是为财政拮据的历史画家筹措经费,实际上却是以慈善的名义将这些画家集结起来,让他们创作,再以高价出售这些作品,从而谋取暴利。吉尔雷相当不屑博伊戴尔的行径,在他看来莎士比亚不过是博伊戴尔敛财的招牌,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而是成了被供在神坛上的偶像。画廊在艺术上毫无建树,完全没有存在的意义。除了上述两幅代表作之外,吉尔雷其余的生活题材绘画也运用巧妙手法传达了作者的意图,于无形之中达到了抑扬品评的功效。人们在观看画作时,不仅以欣赏画者的传神画笔和精巧构思为乐,更以感知画者所指、洞悉暗讽人物而满足。总之,吉尔雷以他一如既往的诙谐画风将18世纪晚期英国社会的千姿百态展现在今天的人们面前,为研究当时英国社会文化的专家提供了一笔无形的财产。长期的操劳过度耗损了吉尔雷的视力。1806年他的视力开始下降,尽管戴上了眼镜,但是效果仍旧不理想。当时在伦敦见过吉尔雷的一位德国人这样描述他:“他的面容、举止以及谈吐都显得如此平庸无奇,没有人会想到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竟然是个干瘦眼盲的老头子。”受制于视力的影响,吉尔雷无法像从前那样完成高质量的画作,他逐渐变得意志消沉,还染上了酗酒的恶习。由于饮酒过度,吉尔雷生命的最后日子中染上了痛风的毛病。病痛缠身让吉尔雷失去了创作的动力,在1809年完成了最后一幅画作之后,吉尔雷再无新作问世。晚年的吉尔雷已经陷入了疯狂,他曾经试图自杀,从屋顶的窗户中一跃而下,但因获救及时而免于一死。不幸的是,心智的错乱最终还是夺去了吉尔雷的生命。他于1815年6月1日逝世,死后葬于圣詹姆士教堂。吉尔雷的画作对当时政治上和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荒唐景象做了无情的嘲讽,展现了画家本人对于这些事件的道德批判,因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