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简介_第1页
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简介_第2页
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简介_第3页
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简介_第4页
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于具有防病、治病、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等功效,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业生产中被普遍使用。大量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对动物长时间地使用抗生素添加剂,会导致动物体内微生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加,动物自身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越来越差,治疗时使用的抗生素剂量也随着越来越大。人食用了含有抗生素的食物,相应地也会增加人体内微生物的抗药性。30年前,人注射青霉素20万单位就可以了,后来逐渐发展到80万、100万甚至更高。不但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生物无抗生素饲料可从仔猪营养方面着手,通过添加柠檬酸、酶制剂、益生素、氧化锌、纳米蒙脱石等措施控制仔猪腹泻。乳酸杆菌乳酸菌在动物体内能发挥许多的生理功能。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乳酸菌能促进动物生长,调节胃畅道正常菌群、维持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效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乳酸菌通过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特殊酶系、细菌表向成分等物质具有生理功能,可刺激组织发育,对机体的营养状态、生理功能、免疫反应和应激反应等产生作用。1.提供营养物质,促进机体生长乳酸菌如果能在体内正常发挥代谢活性,就能直接为宿主提供可利用的必需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维生素B族和K等),还可提高矿物元素的生物活性,进而达到为宿主提必需营养物质、增强动物的营养代谢、直接促其生长的作用。研究报道乳酸菌可以改良水质,提高斑节对虾的存活率、生长速率和健康状况。试验证明,小麦、稻米等谷物进行乳酸发酵后,营养价值大大提高。此外,乳酸菌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使肠道环境偏酸性,而一般消化酶的最适PH值为偏酸性(淀粉酶6.5、糖化酶4.4),这样就有利于营养素的消化吸收。何机酸的产生还可加强肠道的蠕动和分泌,也可促进消化吸收养分。2.改善胃肠道功能,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动物的整个消化道在正常情况下都寄生有大量微生物。就其作用而言,可分乃三类:共生性类型,主要是兼性厌氧菌,在生态平衡时,它们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合成、消化吸收、生物拮抗和免疫等功能对宿主有利。致病性类型,正常情况下数量少,寄生于正常部位,不至于使宿主发病。若失控,则会导致宿主的不良反应。中间性类型,即同时具有生理和致病两种作用。微生物群的平衡,对机体的健康十分重要,而乳酸菌就能够调节这种微生态平衡,保障宿主正常生理状态。乳酸菌是肠道常在菌,畜禽服用乳酸菌后,可以改变肠道内环境,抑制有害菌繁殖,调整胃肠道菌群平衡。乳酸菌通过粘附素与肠粘膜细胞紧密结合,在肠粘膜表面定植占位,成为生理屏障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而达到恢复宿主抵抗力,修复肠道菌群屏障、治愈肠道疾病的作用。如果这个屏障遭到抗生素或其他因素的破坏,宿土丧失了对外来菌抵抗力,会使具有耐药性的肠内菌异常增殖而取代优势菌的位置,造成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的失调。3.改善免疫能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一方面能明显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它能在肠道定植,相当于天然自动免疫。它们还能刺激腹膜巨噬细胞、诱导产生干扰素、促进细胞分裂、产生抗体及促进细胞免疫等,所以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报道,口服乳酸菌后,对巨璇细胞的B半乳糖甙酶活性、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等具有显著的激活和促进作用。当异物侵入机体时,免疫细胞被乳酸菌激活,增强了机体对异物产生抗体的作用。Chndra认为,乳酸菌之所以具有有激机体产生抗体的作用,是由于菌体通过淋巴结、粘膜刺激淋巴细胞,接受刺激的淋巴细胞再通过肠系膜淋巴结(MIN)循环到血流中,并分布全身,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笞。4.抗菌作用研究资料表明:乳酸菌对一些腐败菌和低温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防治腹泻、下痢、肠炎、便秘和由于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多种疾病以及皮肤炎症。其抗菌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的乳酸等有机酸能显著降低环境pH值和Eh(氧化还原电位)值,使肠内处于酸性环境,对于致病菌如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弯曲杆菌、葡萄球菌等有拮抗作用;产生的过氧化氢能够激活牛乳中的“过氧化氢酶-硫氰酸”系统,抑制和杀灭革兰氏阴性菌、过氧化氢酶阳性细菌如假单胞菌属、大肠杆菌类和沙门氏菌属等;产生类似细菌素的细小蛋白质或肽类,如各种乳酸杆菌素和双歧菌素,对葡萄球菌、梭状芽孢杆菌以及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有拮抗作用。另外,双歧杆菌等还可将结合的胆酸分解为游离的肌酸,后者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比前者更强。枯草芽孢杆菌近年来抗生素由于存在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重视,抗生素作为抗病促生长型饲料添加剂将会受到严格限制。在此情况下,既无残留问题也无抗药性问题的微生态制剂有了越来越广阔的前景,特别是随着相关科学试验的进行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价值越来越被饲料厂家和养殖用户所肯定,其应用也更加广泛起来。其中,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和使用发展最为迅速,现将其作用机理及应用效果作一浅谈。1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生物夺氧早在1996年,研究动物微生态的科学家MarutaK等就发现猪采食含107cfu/g枯草芽抱杆菌的饲粮3周后,粪中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上升,而链球菌和梭菌的数量显著下降,并且这种趋势在仔猪较母猪更明显。他们的研究表明:幼龄畜禽出生时,其消化道内通常是无菌的,出生后3小时在胃肠道中可发现入侵的细菌,12小时后,可在大肠中检测到。按着需氧菌、兼性厌氧菌、严格厌氧菌的演替顺序,最终形成以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厌氧菌为优势菌群。芽抱杆菌为需氧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进入动物肠道内,消耗大量的游离氧,降低了肠内氧浓度和氧化还原电势,改善了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厌氧菌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保持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稳衡,同时使肠道中原本存在的需氧菌肠杆菌等的生长因缺氧受到抑制,提高动物机体抗病能力,减少胃肠道疾病发生几率。1.2拮抗致病微生物,改善体内外生态环境很多学者的研究证明动物饲喂芽抱杆菌后,能显著降低肠道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菌的数量,使机体内的有益菌增加而潜在的致病菌减少,因而排泄物、分泌物中的有益菌数量增多,致病性微生物减少,从而净化了体内外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氨、胺、吲哚、硫化氢等物质在肠道粘膜对细胞有明显的毒害作用,芽抱杆菌抑制了有害微生物,进而减少有害物质产生,有利于动物健康和生长。陈兵(2002)研究SD大白鼠口服芽抱杆菌(枯草杆菌)1周后粪便中厌氧菌群和需氧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肠道厌氧菌群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梭菌和拟杆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多,其中双歧杆菌从8.510±0.449增加至9.278±0.244(lgcfu/g);而肠杆菌、肠球菌等需氧菌群数量则明显减少,肠杆菌从8.213±0.426减少到7.709±0.372(lgcfu/g)。1.3增强动物体的免疫功能近年的研究表明,芽抱杆菌能促进动物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处于高度的“免疫准备状态”,同时使免疫器官发育加快,免疫系统成熟快而早,T、B淋巴细胞数量增多,动物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提高°Inooka等(1986、1988)研究表明以107cfu/g剂量的枯草芽抱杆菌饲喂雏鸡时,将显著提高脾脏中T、B淋巴细胞量,但对脾脏中巨噬细胞活性没有影响。目前有学者认为:芽抱杆菌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因子,通过细菌本身或细胞壁成分刺激机体免疫细胞,使其激活,产生促分裂因子,促进细胞活力或作为佐剂发挥作用;此外,还可发挥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大多数学者认同的观点是动物口服饲用芽孢杆菌后,调整肠道菌群,使肠道微生态系统处于最佳的平衡状态,同时各正常菌群包括口服的芽孢杆菌在肠道具有抗原识别部位的淋巴组织集合上发挥免疫佐剂作用,活化肠粘膜内的相关淋巴组织,使SIgA抗体分泌增强,提高免疫识别力,并诱导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通过淋巴细胞再循环而活化全身免疫系统,从而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产生多种消化酶芽孢杆菌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是其产生多种消化酶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一点上枯草芽孢杆菌显得尤为突出。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同时还具有降解饲料中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酶,如果胶、葡聚糖、纤维素等酶,其中很多是动物本身不具有的酶。Popova等(1995)研究发现分离得到两株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能分泌大量的细胞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及卵磷脂酶。Kerovuo等(1998,2000)成功地从枯草芽抱杆菌中分离出植酸酶基因,并将其在胚芽乳杆菌中进行表达。产生多种营养物质芽抱杆菌在动物肠道内生长繁殖,能产生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促生长因子等,参与动物机体新陈代谢,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Ozols等(1996)对从肠道中分离的106株菌研究后认为芽抱杆菌是动物体内维生素B1和B6的主要生产者。倪学勤等(1998)对30株饲用芽抱杆菌进行研究发现,分泌赖氨酸超过70mg/L的菌株达21株。2枯草芽抱杆菌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枯草芽抱杆菌制剂是一种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其产品中含有的活菌是以内生抱子的形式存在的,能耐酸、耐盐、耐高温及耐挤压,在配合饲料制粒过程中以及通过酸性胃环境时比较稳定。研究证明枯草芽抱杆菌进入动物肠道上段能够迅速萌发成具有新陈代谢作用的营养型细菌。这种营养型细菌在动物体内发挥诸多有益作用,能够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通过分泌多种消化酶,芽抱杆菌能够促进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通过分泌维生素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供动物利用,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通过抑制动物体内的有害菌,可以起到预防动物疾病,优化养殖环境的作用。禽类养殖中的效果四川农业大学何明清教授主持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饲用微生物添加剂研究的验收报告(1995)中指出,芽孢杆菌8901(家禽用枯草芽孢杆菌)添加剂经1993-1994年三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中等营养水平的情况下,分别用0.1%、0.15%和0.2%的8901添加剂饲喂时间分别为5、6、7三种周龄的肉鸡,结果显示日增重较空白对照组分别提高8.9%、14.5%、21.6%,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19.1%、17.9%、10.1%。安琪酵母集团动物营养研究室近期做的枯草芽孢杆菌在蛋鸡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03%福邦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活菌总数200亿/克)可使产蛋率提高4.8%,破蛋率有很大改善,同时对产蛋高峰有一定的延长作用。畜类养殖中的效果仔猪断奶应激造成的消化吸收功能和机体免疫力下降是养猪业饲养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尽管目前饲料厂家在饲料配制过程中添加了抗生素.但断奶仔猪的发病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四川农业大学潘康成教授的研究证明,在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使试验组比对照组的头均日增重提高3.92%,饲料转化率提高了5.96%,腹泻率降低了5%,净增重耗料成本降低了4.61%。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能促进仔猪消化,提高物质同化速度,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仔猪的生长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猪抗病能力,减少腹泻。在奶牛生产过程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能通过生物夺氧扶持瘤胃内厌氧菌生长,维持瘤胃内微生态平衡、减少腹泻和预防疾病。目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常根据有益菌的生物学作用及微生态特性,将芽孢杆菌与其他有益菌进行合理搭配,优化组合进行混合发酵制成复合菌种制剂并对不同种类的反刍动物、不同的生长阶段、不同的日粮水平应用不同的微生态制剂。四川农业大学王振华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对奶牛的产奶量及奶成分均有一定的影响,在添加的初期阶段效果明显。反刍动物由于其瘤胃的特殊发酵方式,只有在有效活菌数量适宜时才能发挥最佳作用。他们的试验也表明,在奶牛产奶量提高,脂肪、蛋白质及非脂固形物也相应提高的情况下,饲喂奶牛枯草芽抱杆菌制剂的最佳活菌数为2X101Cfu/d/头,而且在泌乳开始添加时效果较好。2.3在水产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在水产生产上,常常利用枯草芽抱杆菌对水产养殖环境进行修复,来达到优化养殖环境,预防疾病和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将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subtilis)投放到水产养殖池中,作用菌沉于池底后,快速繁殖并分解或转化残饵、粪便等有机污染物,修复水产养殖环境,为养殖动物营造良好生长栖息环境。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闫斌伦教授在全海水河蟹育苗阶段,使用活菌制剂的池水比对照池水中氨氮降低39.44%,亚硝酸氮降低37.5%,提高幼体变态率10个百分点,换水量减少80%,减少用药量50%以上。黄海水产研究所刘淇教授采用半静水药浴法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投放活菌制剂后,结果显示:①试验组平均体重略大于对照组;②枯草芽抱杆菌对养殖水体细菌总数无明显影响;③试验组透明度比对照组高38.21%;④COD试验组低于对照组24.5%;⑤NH4-N试验组低于对照组28.15%。此外,枯草芽抱杆菌制剂在河鲀、黄鳝、甲鱼生产上的应用也有很多研究都表明,养殖水体中使用枯草芽抱杆菌活菌制剂后,可明显降低富营养化程度,改善水质,因而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提高水产品品质,而且降低能耗和成本。综上可见,枯草芽抱杆菌在动物养殖中的作用机理已经越来越明晰,其作用效果也逐步得到了确证。因而可以预见,随着包括枯草芽抱杆菌制剂等绿色安全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上的广泛使用,人们也必将享受到越来越安全的美食,其社会意义也必将与经济意义双赢。酵母源生物饲料在畜牧业中的应用1、作为蛋白来源,为动物提供营养传统的酵母源生物饲料多属优质的菌体蛋白源类产品。饲料酵母是利用酵母菌体作饲料,一般采用液体发酵法生产,是纯的单细胞蛋白,因此也叫单细胞蛋白。饲料酵母富含畜禽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激素等。蛋白质中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等几种重要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而精氨酸含量较低,蛋氨酸、胱氨酸含量也相对较低。B族维生素如烟酸、胆碱、核黄素、泛酸、叶酸含量高。矿物质中钙少,但磷和钾含量高。每克饲料酵母中酵母菌的菌体数应在150亿个以上,但这类产品中酵母菌在干燥过程中,基本失去了活性。由于限于成本压力,当前专门发酵生产的饲料酵母蛋白产品已经很少了,饲料酵母多为一些工业发酵的副产物,如酿造废酵母及各种工业废酵母。这些产品是工业生产完成后剩余的副产品,其中除含有大量老化的酵母外,往往还含有一些培养基杂质物质。2、改善动物消化道健康,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新型酵母源生物饲料中活性酵母菌、酵母细胞壁多糖、酵母水解物、复合酵母和酵母培养物均可以作为微生态制剂,改善动物肠道健康水平。活性酵母菌是一种益生菌类微生态制剂。酵母属于兼性厌氧菌,在进入动物胃肠道后,消耗胃肠道的氧气,造成厌氧环境,从而促进有益菌群的繁殖,改善动物消化道微生态平衡。酵母不仅具有较宽的pH值适应范围,对胃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同时,在发酵过程中产酸,可促进饲料的消化。王学东等(2006)在猪饲料中添加活性干酵母的研究显示,酵母在猪胃食糜中复活良好,与对照组相比,胃内厌氧菌及双歧杆菌数明显上升。DenliM等(2003)的研究证实,日粮中添加活性干酵母可显著改善肉鸡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屠体均重,并有降低肉鸡腹脂率的趋势。DobickiA等(2005)的研究显示,在犊牛日粮中添加活性干酵母,可改善犊牛的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笔者近年来跟踪种猪场应用活性酵母的情况发现,日粮中添加活性干酵母可有效改善母猪妊娠后期的便秘问题。酵母作为微生态制剂具有“双向调节”的能力,因而对于仔猪,酵母可以抑制其腹泻的发生。安琪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研究证实,反刍专用酵母菌能够优化牛瘤胃微生态环境,改善奶牛的健康水平,提高奶牛产奶量约l-2kg/d,并能够延长产奶高峰期。酵母细胞壁多糖能够改善动物消化道的菌群结构,其机理在于其中含有的甘露寡糖(MOS)和B-葡聚糖两种功能性多糖成分,前者是一种良好的益生元,而后者则是一种高效免疫增强剂。由于许多病源菌利用含有D—甘露糖受体的I型纤毛附着于肠道表面,而MOS可为细菌提供甘露糖源,细菌与MOS结合后,失去了在肠道定植的能力,与MOS—同被排出体外。因而可见,MOS使肠道中致病性细菌失去了胃肠道定植机会,从而优化了动物肠道的菌群结构。Bolduan(1997)在断奶仔猪中添加0.2%MOS,有效地控制了仔猪腹泻。Nuwman(1993)报道,在犊牛饲料中每日加入含2g甘露寡糖的酵母细胞壁,饲喂5周后,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呼吸道疾病从9.9%降到3%。Lemieux(2003)在研究表明,MOS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且与日粮中抗生素存在协同作用。酵母水解物也具有改善动物肠道菌群的作用。酵母水解物是酵母细胞的水解产物,可通过自溶(细胞内的自溶酶)或通过外加酶水解得到。酵母水解物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小肽、丰富的B族维生素、谷胱甘肽及核苷酸类物质,其中发挥益生素作用的主要功效成分是核苷酸成分。Tanaka和Mutai(1980)研究发现,婴儿喂以添加了核苷酸的商品配方奶,其粪便菌群中以双歧杆菌占优势;Uauy(1994)的研究则发现,在商品奶中未添加核苷酸的婴儿,粪便菌群中则以肠杆菌占优势。Ually等(1990)用纯化日粮与添加核苷酸日粮分别喂养刚断奶的大鼠两周,结果发现添加组大鼠的肠绒毛高度、小肠近端粘膜蛋白、DNA含量和肠粘膜中的麦芽糖酶活性均高于纯化日粮组;邬小兵等(2001)发现纯化日粮中添加0.2%的核苷酸可使雏鸡肠道粘膜核酸及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有显著的增加,并且能促进肠绒毛的生长及提高肠壁厚度。复合酵母产品主要是以除酵母培养物外的多种新型酵母源生物饲料为原料合理调配得到的一类产品。由于该类产品一般以酵母细胞壁及酵母水解物为主要成分,因而也具有良好的微生态调节功效。安琪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跟踪了部分养殖场应用复合酵母产品的情况,结果表明,添加复合酵母能提高艾维因肉鸡增重,降低料肉比。基础日粮添加800g/t复合酵母,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4.78%,料肉比降低8.81%;蛋鸡日粮中添加500g/t复合酵母可提高产蛋率,维持产蛋高峰期的时间。仔猪日粮中添加1500g/t复合酵母,改善了动物生产性能,并提高了动物的免疫水平。酵母培养物是在特定工艺条件控制下由酵母在特制的培养基上经过充分发酵后所形成的酵母类制品。其成分相对复杂,它含有酵母菌,酵母培养基及酵母代谢产物,其代谢产物中可能含有一些待研究的未知的功能性因子。从应用实践上看,酵母培养物对动物消化道菌群结构具有较好的调节功能。目前,对酵母培养物作用效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反刍动物上。甄玉国等(2005)统计22组对采食量有正效应、35组对产奶有正效应的结果表明,添加酵母培养物可平均提高反刍动物采食量7.1%,平均提高产奶量6.08%。3、改善动物的免疫机能,提高动物的抗应激能力。酵母源生物饲料中的酵母细胞壁多糖、酵母硒、酵母铬和酵母水解物等,均有减缓动物应激,提高免疫水平的效果。酵母细胞壁已被证明是一种良好的免疫增强剂。酵母细胞壁中的B-葡聚糖主链为B-(1,3)-D-葡聚糖组成,沿主链随机分布有B-(1,6)-D-葡聚糖,这种B-(1,3)/(1,6)葡聚糖是一种具有高度免疫活性的多糖。免疫活性B-葡聚糖能激发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能激活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Cross,etal.2001)。呙于明等(2004)的试验发现,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B-(1,3)/(1,6)葡聚糖有提高血清总蛋白浓度的趋势,可极显著提高血清球蛋白浓度,有降低血清白蛋白浓度的趋势。说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酵母葡聚糖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减轻饲料蛋白质供应不足对仔猪生长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最近,安琪酵母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了在仔猪中应用酵母细胞壁的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提示酵母细胞壁具有改善仔猪非特异性免疫的效果。同时,试验组中猪瘟、伪狂犬疫苗的效价均高于对照组,提示酵母细胞壁对特异性免疫也具有一定的辅助增强作用。铬与动物的免疫及应激密切相关。铬制剂有无机制剂(如三氯化铬)和有机制剂(如烟酸铬、吡啶羧酸铬和酵母铬等)两大类基本形式。酵母铬是一种优质的有机铬制剂,酵母铬中的铬主要以GTF样的有机铬存在,毒性低,生物效价高,是饲料补铬的理想来源。关于铬提高动物免疫水平和改善抗应激能力各方面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总体而言,有机铬的效果优于无机铬。铬有激活、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在一些免疫反应中,起到免疫调节因子作用,通过对免疫反应的调节而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和对各种应激的适应性。刘彩霓等(1998)发现,在热应激条件下,补加400口g/kg酵母铬能减轻热应激引起鸡生理生化的变化。常娟等(2004)研究发现,酵母铬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热应激对蛋鸡的负面影响,即能显著降低破蛋率,略微提高蛋鸡的采食量、产蛋率和平均蛋重。田允坡(1997)报道,酵母铬能有效促进热应激期蛋鸡甲状腺素(T4)的分泌,有利于卵泡的发育成熟。Burtondeng(1993)指出,给泌乳早期乳牛补铬,提高了各种抗原的抗体滴度,并且增强了细胞免疫功能。Bunting等(1994)指出,奶牛在应激状态下,补铬可提高免疫球蛋白含量,减少发病率。硒在提高动物免疫水平和抗应激方面的作用原理已为人们所熟知。但不同形式的硒在补硒效果和安全性方面有很大差别,其中有机硒的效果远优于无机硒。Mahan(1995)的研究显示,在瘦肉猪中,酵母硒是亚硒酸钠生物利用率的2倍;Cantor等(1996)给蛋鸡饲喂等量的酵母硒和亚硒酸钠日粮三周,结果添加前者所产蛋中的含硒量较后者高出29%。Henry&Ammerman(1995)的在奶牛试验研究中,以硒酸钠的生物利用率为100%,则酵母硒的生物利用率高达290%;Hemken等(1998)的试验表明,添加酵母硒组和硒酸钠组相比,奶牛血清和奶中的硒含量均显著提高,同时尿中排硒量降低。当前,生产酵母硒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我国企业生产的酵母硒中硒的含量已经可以达到2000mg/kg以上,这为酵母有机硒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酵母水解物中的核苷酸、小肽及谷胱甘肽均能够直接或间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日粮核苷酸可能作为一种条件性必需营养物质,在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肠道发育和正常肝脏功能方面具有重要营养生理功能。Kulkarni等(1994)曾用金黄葡萄球菌进行小鼠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外源核苷酸缺乏将导致小鼠巨噬细胞的噬菌活力降低。Carankiewicz和Cohen(1987)证实了T细胞被激活时核苷酸合成加速,动物能量代谢增加。王兰芳等(2003)的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核苷酸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增重、胸腺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血清中抗体水平,极显著提高免疫抑制的小鼠的抗体水平。乐国伟等(1999)用玉米、豆饼日粮证实了天然日粮条件下.添加酵母核酸影响肉雏鸡免疫器官的发育。近年来,关于小肽的营养与免疫的研究十分活跃。Jelle(1981、1982)研究结果表明,B-酪蛋白水解产生的三肽和六肽可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小肽能够加强有益菌群的繁殖,促进菌体蛋白的合成,增强抗病力。Andeson(1995)从猪小肠中分离出一段NK-赖氨酸寡肽,对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另外,小肽还能够促进多种矿物质的吸收,这也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谷胱甘肽是酵母水解物中含量较高的一种功能性小肽。酵母中谷胱甘肽含量可达2-8%。谷胱甘肽在免疫系统抗感染和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对于淋巴细胞增殖及正常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谷胱甘肽不仅能在酶催化下与脂质过氧化物反应抑制自由基的形成,并能同自由基结合变成稳定分子,因此,是体内最重要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4、稳定饲料质量,提高养殖效果酵母源生物饲料中,活性干酵母和酵母细胞壁多糖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发挥稳定饲料质量的作用。饲料质量不稳定时,很容易造成动物消化道微生态紊乱,导致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降低,生长受阻。在日粮中添加活性酵母对于缓解上述问题具有良好的作用。与细菌类益生素不同的是,酵母属于真菌,对一些常用的细菌类抗生素不敏感,所以生产中可以和抗生素联合使用。饲料原料受到霉菌污染是常见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当前饲料原料紧张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在饲料中完全不使用受霉菌污染的原料,此时就必须采取办法缓解霉菌污染引起的危害。业内普遍使用的方法是采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酵母细胞壁多糖就是一种较好的霉菌毒素吸附剂,目前市面上所见的一些霉菌吸附剂产品中,其主要成分之一就是酵母细胞壁多糖,而发挥主要功效的仍是MOS成分。Cooney(1980)研究发现,MOS可以螯合胃肠道内的黄曲霉毒素。后来证实,MOS也可以螯合玉米赤霉烯酮。MOS可通过物理吸附或直接结合霉菌毒素,消除和减弱霉菌毒素的毒害作用,提高饲料利用率。Raju(1998)模拟肉鸡消化道体外试验结果表明,甘露寡糖对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猪曲霉毒素的结合率分别为82.51%、51.6%和26.4%,其中对黄曲霉毒素的结合能力主要取决于pH、毒素的浓度以及甘露寡糖的剂量。安琪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表明,酵母细胞壁多糖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能力达50%以上。5、提高畜禽产品品质酵母源生物饲料中,酵母硒和酵母铬对于改善畜禽的肉质具有重要意义。Torrent和Donald研究报道,给生长猪日粮中添加0.3mg/kg酵母硒形式的硒能减少PSE肉的发生,且猪肉味道较好。陈忠法等经过对肉仔鸡分别补饲亚硒酸钠或酵母硒的研究发现,添加酵母硒时,可显著提高肉鸡胸肌的肉色评分和硒含量。补硒可降低鸡肉的滴水损失,且酵母硒优于同一添加量的无机硒。李业国,郭峰等(2003)的研究显示酵母硒在降低鸡肉的肌肉滴水损失、改善嫩度方面要优于无机硒。丁斌鹰等(2006)的研究显示,与亚硒酸钠比,饲粮中添加酵母硒可降低肥育猪肌肉中滴水损失16.59-62.86%,提高Huntera值14.42-13.70%。铬尤其是有机铬改善畜禽胴体组成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证实。Savoini等(1996)研究发现,酵母铬可使后期猪的饲料转化率、平均日增重提高,瘦肉率增加。Hossian(1995)对肉鸡补400ug/kg的酵母铬源铬,结果试验鸡肉中脂肪含量较对照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