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老子》四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老子》四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老子》四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老子》四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晚宴致答谢词的时候曾提及,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文学的最大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老子》四章

·老

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斑填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

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知原文

翻译惠子谓庄子曰:

“子言无用。'庄子曰:

“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

矣。夫地非不广且

大也,人之所用容庄子说:

“懂得没有用处方才能够跟他谈论有用。大地

不能不说是既广且大了,人所

用的只是脚能踩踏的一小块罢

了。既然如此,那么只留下脚惠子对庄子说:

“你的言论没有用处。"无用之为用

·庄

子原文

翻译我的心得:有用依赖于无用而存在。使人立足的是脚下的一小块土地,别的地方似乎都是无用的。但当把这

些看似无用的土地都挖去,只剩下脚下一块,周围

都成了深渊,这样站着的人肯定十分害怕而无法站

住。所以无用的土地也是有用的。推广开来,可以

说精神的大用虽然看似无用,但是没有了精神,现

实的功利之用也将变成无用。惠子对庄子说:

“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

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

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

是它不够坚固,无法拿起来。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

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庄子惠子谓庄子曰: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

而实五石。以盛水

浆,其坚不能自举

也。剖之以为瓢,

则瓠落无所容。非

为五石之瓠庄

子翻译原文y我思我在:1.惠子判断有用无用的依据是什么?2.同样的"龟手之药"为何产生了不同的结果?3.吴王之客的做法是否符合庄子的“大用”?我的心得:1.事物的用处依赖于使用者的角度和方法。从一个角度看无用的,换个角度看说不定有大用。大有大的用

处,小有小的用处。关键是找到最合适的视角,才能做

到物尽其用。2.世俗之用和精神之用的层次高下判然分明。树可以被木匠做成各种器具,这种对"用"的判断基于以人

类为中心的认知。站在功利角度,事物有有用和无用之

分,有用处大小之分。而如果跳出自我的狭隘之见,依

循万物的本性,便能达到精神逍遥的无用之大用。用

用·洪

迈庄子说:"人们都知道有用

的作用,却没有人知道无用的

作用。”又说:“知道无用,然

后才可以与你谈论有用。土地

不是不广大啊,可是人所使用

的地方只不过是立足之地而已。既然只有这一小块立足之

地有用,那么,把此外无用的

土地都挖掉,

一直挖到黄泉,无庄子云: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

莫知无用之用。又云:

“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

夫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

而你

在生

验吗

?猕

·庄

子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逃,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见巧乎王。王射之,敏

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狙执死。y我的心得:有用也有害。有本领往往会自恃而骄,追逐名声、地位等外在的东西,无

法反璞归真,合于自然大道。有用之害

不仅仅是像寓言中的猕猴无法自保,更深层的害处是违背自然之道。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

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

“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

“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

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

旁而不取也。问其

故,曰:

“无所可

用。”庄子曰:

此木以不材得终其

”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庄

子翻译原文我的心得:大树无用得以保存,鹅无用被杀,到底有用好还是无用好呢?庄子给出的答

案是在有用和无用的夹缝中求生存。这

个故事写出了人生有很多艰难祸患,免

祸存身是困难的。只能不纠缠于世俗的

厉害得失,以精神上跳出凡尘、回归虚无的自然大道来对抗人世的苦难。《老子》四章

·老

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斑填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

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知原文

翻译y以行溯心:企者、跨者、

自见自是者、

自伐自矜者如此行为的内在心理是什么?居功不处恶上善之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和万物相争,甘心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低洼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他善于选择低洼之地居住,心胸善于保持沉静,交友善于真

诚友爱,说话善于遵守诚信,为儿

m

心Lr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

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

信,正善治,事善不争之道

·老

子原文

翻译y我的心得:上善若水,水的德行用七个“善”字阐发。保持一种低姿态,越是把自己放得低,其实你的

人格就越高。张良在权势显赫之时不争上位,

求封于"留侯"而隐退,最终得以保全自身。范

蠡不恋功名,急流勇退,泛舟五湖,避免杀身之祸

……君主需不争谦下,以道治国,消解社会纷争,不扰民才能让百姓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老子》四章

·老

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斑填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

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知原文

翻译我思我在:"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与前面的分句强调“自知”、

"自胜"有什么逻辑

关系?请在第3章语境中自洽其说。如果对已经达到的境界感到知足可称得上富有,但精益求精、强劲奋进才称得上(

有道的)意志。那些知足者“不失其所”,

可以立身长久;但强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才称得上“寿”,即不朽。《老子》四章

·老

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斑填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

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知原文

翻译我思我在:1.请将最后一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出每层的内容要点。2.分析这几层的关系,思考编者选文编排是否有问

题?若由你选文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