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文言文人物形象分析知识点回顾知识点回顾阅读四个关注:人物、官职、事件、品格1.人物的基本情况多在开头。如果写到事件,多与家庭、学识、性情有关。会出现一些关于传主的人物性格词语,可以结合起来进行人物品质题的作答。2.人物的主要事迹。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每件事情主要注意以下内容:时间、人物、官职、事件,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孝义?勤学?清廉?爱民?抗上?等等,一共写了多少件事?特别注意是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度、观点,处理后的反馈与效果,得到的评价等。3.人物的性格。归纳人物的性格品质就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作者的直接评价;注意对其治学、为人处事或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文本的主人公多为正派人物,而题目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如:孝谨、清正等;4、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作者也会按照人物性格、作风去组织人物事迹,以此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基本上每段为一个语意聚合段,通过一件事或者几件事来集中表现人物某种品格。因此,分析人物品格是要从主要段落中的人物言行以及他人对主要人物的态度总结!5.常见人物形象概括人物人物形象的概括官员与皇帝或上级的关系文武:忠君爱国、忠于职守、敢于进谏、舍身护主(忠)不畏强权(于势于威)、不慕权贵(于权于利)、刚正不阿、刚烈正直、耿介正直(于道于义)、举荐唯贤、不避仇亲(于才于吏)临危不乱、宁为玉碎、舍生取义(于危于死)武:身先士卒(威)、骁勇善战、英勇无畏(勇、胆)、文韬武略、兼具勇谋、智勇双全(勇谋、胆、脑)临危不乱、全身而退(临危)、宁为玉碎、舍生取义、殒身卫国(于死、心)与下属的关系秉公执法、公平公正(于职)善于纳谏(于言)、任人唯贤、知人善任(于才)、宽厚仁慈、恩威并重、宽严有度(待下)与百姓的关系为官清廉、廉洁奉公、克己奉公、忠于职守、公而忘私、(于私,不废公)、断案如神、为民请命、公正严明、鞠躬尽瘁(于公)、体恤百姓、爱民如子、与民同乐(于民)自身品性(与同僚或朋友)为学(知):天纵之才、夙慧早聪(先天)、博学广才、博闻强识、治学严谨、敢于质疑、一时之宗(后天)、恃才傲物(贬)为事(才):竭诚任事、德称其位、针砭时弊、果敢勇毅(才)、富有辩才、善于辞令、敏事讷言(言)、为人(德):直率、豪爽、耿介、刚烈、狂放、不拘细谨、任诞不羁(褒)、武断、刚愎(贬)(性情)、勤恳踏实、嫉恶如仇(自身之德)、尊老爱幼、遵孝守悌(伦理);宽厚仁慈、睿智聪慧、高风亮节、为人谦和、以诚待人(交游)、栖隐山林、淡泊名利、专项练习专项练习(2022秋·上海松江·高三上海市松江一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慕容垂传【北魏】崔鸿①慕容垂字道明,皝第五子,小字阿六敦。母兰淑仪。垂少有器度,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皝甚宠之,常曰:“此儿阔达好奇,终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②建熙十年以车骑大将军败桓温于枋头,威名大震,太傅上庸王评深忌之,垂遂出奔秦。秦王苻坚闻垂至,大悦,郊迎,执手,礼之甚重。王猛恶垂雄略,劝坚杀之,坚不从。以为冠军将军,封宾都侯,历京兆尹。③苻坚败于淮南,垂军独全,坚以千余骑奔之。世子宝言于垂曰:“国家倾丧,皇纲废弛,当隆中兴之业,建少康之功。宜恭承皇天之意,因而取之。”垂曰:“彼悉心投命,若何害之。”乃以兵属坚。垂至渑池,言于坚曰:“王师不利,北境之民,或因此轻重,请奉诏辑宁朔裔。”坚许之。权翼谏曰:“垂爪牙名将,今之韩信、白起。且世豪东夏,志不为人下,顷以避祸归诚,非慕德而至也。恐冠军之号,不饱其志,列地百里,未满其心。且垂犹鹰也,饥则附人,饱便高扬,遇风尘之会,必有凌霄之志。”坚曰:“卿言是也,但朕已许之。匹夫犹重信,况万乘之主乎。”翼曰:“陛下重小信而轻忽社稷,臣见往不见其还,关东之变,垂其首乎。”后果如其言。④元年正月,朝群僚于清阳宫,改秦建元为燕元年,立太子宝为燕太子。十三年,垂定都中山。建兴元年正月,群僚劝垂正尊号。辛卯,僭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建兴立子宝为皇太子。夏四月,薨于上谷之俎阳,年七十二,谥武成皇帝,庙号世祖。(选自《十六国春秋别传·卷十一》有删改)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乃以兵属坚
(2)不饱其志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请奉诏辑宁朔裔()A.聚集
B.收敛
C.核查
D.编辑(2)垂其首乎()A.领先
B.头领
C.开始
D.首要3.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且垂犹鹰也,饥则附人,饱便高扬,遇风尘之会,必有凌霄之志。4.第④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僭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建兴立子宝为皇太子5.简述慕容垂逐步获得建立后燕实力的原因。6.第③段权翼对苻坚的评价是“重小信而轻忽社稷”,你是否赞同?请简述理由。(2022春·上海虹口·高三校考期中)阅读下文,完成小题。①王忠嗣,华州郑人。父战死,忠嗣时年九岁,入见帝,伏地号泣,帝更赐今名,养禁中。及长,雄毅寡言,有武略,帝器之。②信安王祎在河东,萧嵩出河西,数引为麾下。帝以其年少,有复仇志,诏不得特将。嵩入朝,忠嗣曰:“从公三年,无以归报天子。”乃请精锐数百袭虏。会赞普大酋阅武郁标川,其下欲还,忠嗣不从,提刀略阵,斩数千人,获羊马万计。嵩上其功,帝大悦。③忠嗣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尝曰:“平世为将,抚众而已。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故训练士马,随缺缮补。五年正月,忠嗣佩四将印,控制万里,自国初已来,未之有也。④帝方事石堡城,诏问攻取计,忠嗣奏言:“吐蕃举国守之,若屯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帝意不快。会董延光建言请下石堡,诏忠嗣分兵应接,忠嗣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延光不悦。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入说曰:“大夫爱惜士卒,有拒延光心,虽名受诏,实夺其谋。然大夫已付万众,而不立重赏,何以贾士勇?且大夫惜数万段赐,以启谗口,有如不捷,归罪大夫,大夫先受祸矣。”忠嗣曰:“吾固审得一城不足制敌,失之未害于国。吾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哉!”延光过期不克,果诉忠嗣沮兵。⑤又安禄山城雄武,扼飞狐塞。忠嗣数上言禄山且乱,李林甫益恶之,阴使人诬告“忠嗣尝养宫中,云吾欲奉太子”。帝怒,贬汉阳太守,卒,年四十五。(选自《新唐书》卷六十八,有删节)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数引为麾下()
(2)吾固审得一城不足制敌()8.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会董延光建言请下石堡(
)A.规劝 B.建立 C.创立 D.提出9.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果诉忠嗣沮兵(
)A.阻止 B.破坏 C.诋毁 D.畏惧10.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若屯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11.为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忠嗣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12.结合第④段,分析李光弼没能说动王忠嗣的原因。13.小王同学在《王氏族谱》中发现一首南宋诗人吕南公的诗,其中有几个字残缺,请你根据本文第③段的相关内容加以补足。我爱王忠嗣,兵威万里横。只知精士马,不忍______。____无矜色,三边有肃声。未知谁愿此,徒用送君行。(2022·上海·模拟预测)阅读下文,完成各题。①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琦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时方贵高科,多径去为显职,琦独滞箢库,众以为非宜,琦处之自若。
②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谏。时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在中书罕所建明,琦连疏其过,四人同日罢。又请停内降,抑侥幸。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七十余疏。王曾为相,谓之曰:“今言者不激,则多畏顾,何补上德?如君言,可谓切而不迂矣。”曾闻望方崇,罕所奖与,琦闻其语,益自信。
③益、利岁饥,为体量安抚使。异时郡县督赋调繁急,市上供绮绣诸物不予直,琦为缓调蠲给之,逐贪残不职吏,汰冗役数百,活饥民百九十万。④赵元昊反,琦适自蜀归,论西师形势甚悉,即命为陕西安抚使。元昊介契丹为援,强邀索无厌,宰相晏殊等厌兵,将一切从之。琦陈其不便,条所宜先行者七事,继又陈救弊八事。谓:“数者之举,谤必随之,愿委计辅臣,听其注措。”帝悉嘉纳。时二府合班奏事,琦必尽言,虽事属中书,亦指陈其实。同列或不悦,帝独识之,曰:“韩琦性直。”
⑤琦蚤有盛名,识量英伟,临事喜愠不见于色。论者以重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其为学士临边,年甫三十,天下已称为韩公。嘉祜、治平间,再决大策,以安社稷。当是时,朝廷多故,琦处危疑之际,知无不为。或谏曰:“公所为诚善,万一蹉跌,岂惟身不自保,恐家无处所。”琦叹曰:“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闻者愧服。1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众以为非宜
(2)琦适自蜀归15.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曾闻望方崇(
)A.高大
B.兴盛
C.崇敬
D.推崇(2)强邀索无厌(
)A.厌倦
B.憎恶
C.满足
D.压制16.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异时郡县督赋调繁急,市上供绮绣诸物不予直,琦为缓调蠲给之,逐贪残不职吏,汰冗役数百,活饥民百九十万。17.为第⑤段画线部分用“/”断句。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18.第②段画浪线的句子刻画人物鲜明生动,从语言形式角度分析其妙处。19.韩琦是北宋三朝明相,后人评价“天下后世,儿童走卒,感慕其名”,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其原因。(2022·吉林长春·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弘靖字元理,雅厚信直,少有令问,以荫为河南参军。裴延龄为德阳公主治第,欲徙弘靖先庙,上疏自言,德宗异之,擢监察御史。元和中,拜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少阳死,其子元济擅总留务,宪宗欲诛之。弘靖请先遣使者吊赠,待不恭,乃加兵,诏可。武元衡遇害,贼未得,王承宗邸厮卒张晏被告,弘靖疑御史傅致晏罪,言之帝,不听,遂诛晏,并讨承宗。弘靖曰:“戎事并兴,鲜有济,不如悉力淮西,已平,乃治河朔。”议再迕,诏伐承宗。弘靖自以谏不听,思自效,请身讨贼。既王师无功,帝忆曩言,下诏褒美。弘靖亦遣使间道喻承宗,承宗款附。召徙节宣武,宣武承韩弘虐政,代以宽简,民便安之。长庆初,刘总举所部内属,请弘靖为代。始入幽州,旬一决事委成于参佐韦壅宜属轻侻酣肆夜归烛火满街前后呼噪弘靖诟责曰天下无事而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军史以气自任衔之诏以钱百万缗赉将士,弘靖取二十万市府杂费,有怨言。会雍欲鞭小将,蓟人未尝更笞辱,不伏。是夕军乱,囚弘靖蓟门馆,执雍等杀之。判官张澈始就职,得不杀,与弘靖同被囚。会诏使至,激谓弘靖曰:“公无负此土人,今天子使至,可因见众辩,幸得脱归。”即推门求出。众畏其谋,欲迁别馆。数日,吏卒稍自悔,诣馆谢弘靖,愿革心事之,三请,不对。诏朱克融主留后,贬弘靖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明年,出幽州,稍迁太子少师。简默自处,家聚书画,侔秘府。先第在东都思顺里,历五世无所增葺,时号“三相张家”云。卒,年六十五,赠太子太保。(节选自《新唐书·张弘靖传》)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旬一决事/委成于参佐韦雍/官属轻侻/酣肆夜归/烛火满街/前后呼噪/弘靖诟责曰/天下无事而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军中以气自任/衔之/B.旬一决事/委成于参佐韦雍/官属轻侻/酣肆夜归/烛火满街/前后呼噪/弘靖诟责曰/天下无事/而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军中以气自/任衔之/C.旬一决事/委成于参佐韦雍/官属轻侻酣肆/夜归/烛火满街/前后呼噪/弘靖诟责曰/天下无事/而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军中以气自任/衔之/D.旬一决事/委成于参佐韦雍/官属轻侻酣肆/夜归/烛火满街/前后呼噪弘靖/诟责曰/天下无事而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军中以气自/任衔之/2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庙指祭祖的房屋,庙制为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庶人一庙。B.幽州是古行政区划名,隋唐时北方的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C.缗指古代穿铜钱的绳子或者钓鱼的绳,也指成串的钱,一千钱为一缗。D.太子宾客是太子东宫属官,唐朝时开始设置,掌管调护、侍从,规谏等。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弘靖处事沉稳,进言得当。宪宗想要诛杀吴元济时,弘靖上奏请求先派使者吊唁赠送财物,等到他不恭顺时再使用武力,皇帝下诏同意。B.张弘靖深谋远虑,灵活变通。他在进谏不被接受后请求亲自讨伐王承宗,同时又派人暗中去劝说承宗,承宗诚心归顺,张弘靖因此被褒扬。C.张弘靖施行简政,宽厚爱民。朝廷征调张弘靖管理宣武,他一改前任韩弘的暴虐统治,代之以宽缓简约的管理方式,使百姓生活便利安定。D.张弘靖内敛少言,爱好书画。他简约沉静,对祖先留下的宅子不进行扩建修葺,家中收集的书画数量很多,甚至可以与宫廷中书画相等。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戎事并兴,鲜有济,不如悉力淮西,已平,乃治河朔。(2)数日,吏卒稍自悔,诣馆谢弘靖,愿革心事之,三请,不对。(2021·北京·北京市十一学校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公孙杵臼、程婴者,晋大夫赵朔客也。晋赵穿弑灵公,赵盾时为贵大夫,亡不出境,还不讨贼,故《春秋》责之,以盾为弑君。屠岸贾者,幸于灵公,晋景公时,贾为司寇,欲讨灵公之贼。盾已死,欲诛盾之子赵朔。韩厥告赵朔趣【注】亡,赵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予死不恨。”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等,皆灭其族。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后生男。公孙杵臼谓程婴曰:“立孤与死孰难?”婴曰:“立孤亦难耳!”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吾请先死。”婴谓诸将曰:“婴不肖,不能立孤,谁能予吾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婴攻杵臼。杵臼曰:“小人哉,程婴!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之。纵不能立孤儿,忍卖之乎?”抱而呼天曰:“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也。”诸将不许,遂并杀杵白与儿。诸将以赵氏孤儿死,皆喜。然赵氏真孤儿乃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居十五年,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群臣固将请立赵后。今君有命,群臣愿之。”于是乃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俱与程婴赵氏攻屠岸贾,灭之。复兴赵氏田色如故。孤儿名武,冠,程婴乃辞大夫,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思立赵氏后。今子既立为成人,赵宗复故,我将下报赵朔与公孙杵臼。”赵武号泣,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弃我而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皆先我死,今我不下报之,是以我事为不成也。”遂自杀。赵武服衰三年,为祭邑,春秋祠之,世不绝。君子曰:“程婴、公孙杵臼,可谓信交厚士矣。婴之自杀下报,亦过矣。”(取材于《说苑》《新序》)【注】趣(cù):赶快。2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子必不绝赵祀,予死不恨
相见恨晚B.婴不肖,不能立孤
性妙惟肖C.矫以君命,并命群臣
矫枉过正D.孤儿名武,冠
勇冠三军2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以赵氏孤儿死
以:认为B.韩厥具以实告
以:把C.以胁诸将
以:所以D.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
以:来2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亡不出境,还不讨没有逃到边境之外,还不惩处弑君的凶手B.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您就勉强做那件难的,我去做那件容易的C.非然,孰敢作难如果不是这样,谁敢发动叛乱D.赵武服衰三年,为祭邑赵武为程婴穿孝服,守学三年,安排了祭祀用的土地27.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微君,群臣固将请立赵后(2)可谓信交厚士矣。28.依据原文,请分别用三个恰当的成语、熟语或诗句概括程婴的形象特点。(2021·福建厦门·厦门外国语学校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桓彦范,润州曲阿人也。圣历初,累除司卫寺主簿。纳言狄仁杰特相礼异尝谓曰足下才识如是必能自致远大长安三年历迁御史中丞四年,转司刑少卿。时司仆卿张昌宗坐遣术人李弘泰占己有天分,御史中丞宋璟请收付制狱,穷理其罪,则天不许。彦范上疏曰:“昌宗无德无才,谬承恩宠,自宜粉骨碎肌,以答殊造,岂得苞藏祸心,有此占相?君在,臣图天分,是为逆臣,不诛,社稷亡矣。”疏奏不报。彦范又奏请自文明元年以后得罪人,除扬、豫、博三州及诸谋逆魁首,一切赦之。表疏前后十奏,辞旨激切,至是方见允纳。彦范凡所奏议,若逢人主诘责,则辞色无惧,争之愈厉。又尝谓所亲曰:“今既躬为大理,人命所悬,必不能顺旨诡辞,以求苟免。”是岁冬,则天不豫。张易之与弟昌宗入阁侍疾,潜图逆乱。凤阁侍郎张柬之与桓彦范及中台右丞敬晖等建策将诛之。神龙元年正月,彦范与敬晖及左羽林将军李湛、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率左右羽林兵及千骑五百余人讨易之、昌宗于宫中。兵至玄武门,彦范等奉太子斩关而入,斩易之、昌宗于廊下。士庶见者,莫不欢叫相贺。明日,太子即位,彦范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拜纳言,赐勋上柱国,封谯郡公。彦范尝表论时政数条,其大略曰:“伏愿陛下览古人之言,察古人之意,上以社稷为重,下以苍生在念。宜令皇后无往正殿干预外朝,专在中宫,聿修阴教,则坤仪式固,鼎命惟永。”疏奏不纳。时有墨敕授方术人郑普思秘书监,叶净能国子祭酒,彦范苦言其不可。帝曰:“既要用之,无容便止。”彦范又对曰:“臣恐物议谓陛下官不择才,滥以天秩加于私爱。惟陛下少加慎择。”帝竟不纳。(节选自《旧唐书·桓彦范传》)2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纳言狄仁杰特相礼/异尝谓曰/足下才识如是/必能自致远大/长安三年历/迁御史中丞/B.纳言狄仁杰特相礼/异尝谓曰/足下才识如是/必能自致远大/长安三年/历迁御史中丞/C.纳言狄仁杰特相礼异/尝谓曰/足下才识如是/必能自致远大/长安三年历/迁御史中丞/D.纳言狄仁杰特相礼异/尝谓曰/足下才识如是/必能自致远大/长安三年/历迁御史中丞/3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簿,古代官职名,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之,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B.不豫,可以表示不犹豫或不高兴,也是天子有病的讳称,文中指的是武则天生病。C.墨敕,亦作“墨勅”,指的是由皇帝亲笔书写,不经外廷盖印而直接下达的命令。D.国子祭酒,古代学官名,在国子监任职,职务为教授生徒或协助主管教务训导。3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彦范上疏直言,弹劾皇帝宠臣。张昌宗深受武则天的宠信,却不思报答,反而包藏祸心,桓彦范直指他为逆臣,要求皇帝将他治罪。B.桓彦范反对酷刑,奏请宽宥罪犯。他前后多次上疏,奏请武则天赦免文明元年以后被判有罪的人,在他的坚持下,所有罪犯都被赦免。C.桓彦范于国有功,诛杀张氏兄弟。他联合大臣,铲除密谋叛乱的张易之和张昌宗,立下大功,太子登基后论功行赏,他得以加官进爵。D.桓彦范心忧国家,反对后宫干政。他担心武则天篡权的历史重演,请求唐中宗把天下和百姓放在心上,不要让皇后干预朝廷中的事务。3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彦范凡所奏议,若逢人主诘责,则辞色无惧,争之愈厉。(2)臣恐物议谓陛下官不择才,滥以天秩加于私爱。33.文中桓彦范担任大理寺司刑少卿的为官理念是什么?(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李默,字时言,瓯宁人。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嘉靖初,改户部主事,进兵部员外郎。调吏部,历验封郎中。真人邵元节贵幸,请封诰,默执不予。十一年为武会试同考官。屡迁浙江左布政使,入为太常卿,掌南京国子监事。博士等官得与科道选,自默发之。历吏部左、右侍郎,代夏邦谟为尚书。自正德初焦芳、张彩后,吏部无侍郎拜尚书者。默出帝特简,盖异数也。严嵩柄政,擅黜陟权。默每持己意,嵩衔之。会推辽东巡抚,列布政使张臬、谢存儒以上。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寻进太子少保。未几,复命兼翰林学士。给事中梁梦龙劾默徇私,帝为责梦龙。会大计群吏,默戒门下谢宾客,同直大臣亦不得燕见。嵩甚恨。赵文华视师还,默气折之。总督杨宜罢,嵩、文华欲用胡宗宪,默推王诰代,两人恨滋甚。初,文华为帝言余倭无几,而巡按御史周如斗以败状闻。帝疑,数诘嵩。文华谋所以自解,稔帝喜告讦。会默试选人策问,言“汉武、唐宪以英睿兴盛业,晚节用匪人而败”,遂奏默诽谤。帝大怒,下礼部及法司议。奏默偏执自用,失大臣体;所引汉、唐事,非所宜言。帝责礼部尚书王用宾等党护,各夺俸三月。而下默诏狱,锢于狱,默竟瘐死。时三十五年二月也。默博雅有才辨,以气自豪。有所恃,不附嵩。凡有铨除,与争可否,气甚壮。默既得罪,继之者视嵩父子意,承顺惟谨,吏部权尽失。隆庆中,复默官,予祭葬。万历中,赐谥文愍。(节选自《明史·李默传》)3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B.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C.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D.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3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员外郎是中国古代的官职,是在郎官的定员之外设置的职位。B.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由礼部主持,及格者称为进士。C.国子监是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D.瘐死,古代指犯人在监狱中因饥寒而死,后来也泛指在监狱中病死。3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默秉公持正,办事坚持原则。他担任吏部验封司郎中时,道士邵元节深得皇上信任,地位显贵,请求朝廷授予封赠的诰命爵位,但李默坚决不同意。B.李默才干突出,受到破格任用。他掌管南京国子监后,博士等官员可以参与科道官的选拔;他接任吏部尚书,改变了吏部多年来没有人由侍郎升任尚书的定例。C.李默刚正不阿,决不同流合污。他以气势力压严嵩的心腹赵文华,坚决抵制严嵩及其同伙结党营私,针锋相对的推举王诰担任总督职务。D.李墨正气凛然,招致奸党忌恨。赵文华谎报军情后,为了自保而诬告李默,皇上听信谗言,责成礼部及司法部门处置,礼部尚书王用宾将李牧定罪入狱。3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严嵩柄政,擅黜陟权。默每持己意,嵩衔之。(2)会大计群吏,默戒门下谢宾客,同直大臣亦不得燕见。38.李默能先后两次执掌吏部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二、选择题39.(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①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词,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注:①李邕:诗人、书法家。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不能分别表现杜甫“热衷功名”和李白“放荡不羁”的一组是(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②白犹与饮徒醉于市B.①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②白常侍帝C.①伏惟天子哀怜之
②益骜放不自修D.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②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40.(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赵离字公才,邛州依政人。第进士,为汾州司法参军。郭逵宣抚陕西,辟掌机宜文字。种谔擅纳绥州降人数万,朝廷以其生事,议诛谔,反故地归降人,以解仇释兵。禼上疏曰:“谔无名兴举,死有余责。若将改而还之,彼能听顺而亡绝约之心乎?不若谕以彼众饿莩,投死中国,边臣虽擅纳,实无所利,特以往年俘我苏立、景询辈尔。可遣询等来,与降人交归,各遵纪律,而疆场宁矣。如其蔽而不遣,则我留横山之众,未为失也。”又徙逵帅鄘延,为逵移书执政,请存绥州以张兵势,先规度大理河川,建堡寨,画稼穑之地三十里,以处降者。若弃绥不守,则无以安新附之众。援种世衡招蕃兵部敌屯青涧城故事。朝廷从之,活降人数万,为东路捍蔽。夏人屡欲款塞,每以虚声摇边。诏问方略,禼审计形势,为破敌之策以献。遣裨将曲珍、吕真以兵千人分巡东西路。夏人方以四万众自间道欲取绥,道遇珍,皇骇亟战,真继至,夏众败走。交阯叛,诏为安南行营经略、招讨使,总九将军讨之。禼以郭逵老边事,愿为裨赞,于是以逵为宣抚使,禼副之。逵至,辄与禼异,固争不能得。禼分遣将吏伐木治攻具,设伏击之,斩首数千级,馘其渠酋,遂皆降。元祐初,梁乙埋数扰边,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既而以重兵压境,诸将亟请益戍兵为备,禼因遣人诘夏,夏兵遂去。乙埋终不悛。使间以善意问乙埋:“必欲寇,第数来,恐汝所得不能偿所亡。能改之,吾善遇汝。”遗之战袍、锦彩,自是乙埋不复窥塞。禼乃纵间,国中疑而杀之。五年,拜端明殿学士,迁太中大夫。卒,年六十五。(节选自《宋史·赵禼传》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禼一心平叛,不计个人名利。交阯叛乱时,朝廷让赵禼统兵平叛,他推荐自己以前的上级郭逵为主将,自己甘愿任副职,赵禼设伏兵击贼,取得大胜。B.赵禼精于谋略,为国屡立功勋。他能审时度势,为朝廷献破敌之策;梁乙埋多次侵扰边关,他以武胜之,以文劝之,最后用离间计将其除去。C.赵禼富有才华,处事很有见地。他考中进士,在郭逵手下任文职;在种谔擅自纳降一事上,他反对诛种谔、将土地和归降的人还给夏国,认为双方可交换人员,各守纪律,以保边疆安宁。D.赵禼深晓边事,治理卓有成效。他向朝廷建言,应做好绥州的规划,建设堡寨,分析了放弃绥州的后果并援引了种世衡治边旧例,得到朝廷认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非选择类4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苏缄,字宣甫,泉州晋江人。举进士,调广州南海主簿。州领蕃舶,每商至,则择官阅实其赀,商皆豪家大姓,习以客礼见主者,缄以选往,商樊氏辄升阶就席,缄诘而杖之。樊诉于州,州召责缄,缄曰:“主簿虽卑,邑官也,商虽富,部民也,邑官杖部民,有何不可?”州不能结。再调阳武尉,剧盗李囊橐于民,贼曹莫能捕。缄访得其处,萃众大索,火旁舍以迫之,李从中逸出。缄驰马逐,斩其首送府。府尹贾昌朝惊曰:“儒者乃尔轻生邪!”累迁秘书丞,知英州。交阯谋入寇,缄伺得实,致书于刘彝,彝不听,反移文责缄沮议,令勿得辄言。八年,蛮遂入寇,众号八万。缄闻其至,阅州兵得二千八百,召僚吏与郡人之材者,授以方略,勒部队,使分地自守。民惊震四出,缄悉出官帑及私藏示之曰:“吾兵械既具,蓄聚不乏,今贼已薄城,宜固守以迟外援。若一人举足,则群心摇矣,幸听吾言,敢越佚则孥戮汝。”有大校翟绩潜出,斩以徇,由是上下胁息。缄子子元为桂州司户,因公事携妻子来省,欲还而寇至。缄念人不可户晓,必以郡守家出城,乃独遣子元,留其妻子。邕既受围,缄昼夜行劳士卒,发神臂弓射贼,所殪甚众。缄初求救于刘彝,彝遣将张守节救之,守节皇恐,遽移屯大夹岭,回保昆仑关,猝遇贼,不及阵,举军皆覆。蛮获北军,知其善攻城,啖以利,使为云梯,又为攻濠洞子,蒙以华布,缄悉焚之。蛮计已穷,将引去,而知外援不至,或教贼囊土傅城者,顷刻高数丈,蚁附而登,城遂陷。缄犹领伤卒驰骑战愈厉,而力不敌,乃曰:“吾义不死贼手。”亟还州治,杀其家三十六人,藏于坎,纵火自焚。邕被围四十二日,粮尽泉涸,相枕藉以死,然讫无一叛者。神宗闻缄死,嗟悼,赠奉国军节度使,邕人为缄立祠。(节选自《宋史·苏缄传》)请简要概括苏缄的形象特征。四、小阅读-课外42.(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书史忠正公家书后方东树道光十三年四月,树与宝山毛生甫岳生同客武进县斋,生甫出忠正此书搨本,曰:此吾亡友镇洋彭甘亭兆荪所贻也。又曰:有汪有典者,为书名《史外》,别载公三节,揆其词旨,似俱在此书后。因言:《明史》称大兵以四月二十日至扬州,二十二日薄城下。《明史》不言破城日,《明史稿》纪以为二十五日。公此书称四月十八日围城,从其始至也。又云越二日,炮击城西北隅。是公此书发于二十一日,距公死仅五日。顾有所不尽本末。史言公初娶李夫人,继娶杨夫人,皆无子,夫人尝欲为置妾,公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私计耶?后遗命以副将史德威为后,而是书所云炤儿者,为公何人耶?公母弟二人,可模早卒,可程为庶吉士,都城陷,降贼,公请置之,理福王以公故贷令养母,是书所属为保护其母者,皆公从父与兄行,而不及可程,岂薄之不及耶?独汪氏所载三书,最后一书乃遗其伯叔父及兄若弟,则所谓弟者可程耶?武进李申耆兆洛言曰:《明史》以可程为母弟,独宜兴史屹铭以为从弟。又曰:屹铭名问和,有学行,所为《孝烈李孺人传》事,尤有足感人者。李孺人者,李夫人女弟,为可模妻。可模卒,李哭泣五昼夜,绝食几死。太夫人素病瘵,忠正殉国后益剧,李侍汤药久不倦,病革,李割臂肉以进,太夫人卒得生。其后,平湖孝廉冯洪图冒忠正名起兵,破巢县及无为州,兵败被执,坚冒公名不改,大帅命太夫人面质之,李偕杨侍以往。李有国色,奸人聂某见而艳之,欲强取之以媚大帅,且怵以必从。币至,太夫人惊悸不能决,则以授李,李从容曰:是不难。即携币、器入,割鼻及两耳投器中,使仆妇捧以至。太夫人号痛谓使者曰:为我持谢贵人。聂失措跃马逸去。当是时,李氏之节几与忠正比烈,何者?事起仓卒,而断行之无难也。汪氏书亦载此事,但以可模为可则,冯洪图为冯韶伯,既曰盐城人,又曰浙人。作者为什么写李孺人?请简要说明。4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太傅王文恪公传[明]王守仁公讳鏊,字济之。公自幼颖悟不凡,十六读书太学,太学诸生争传诵其文,一时先达名流咸屈年行求为友。成化甲午,应天乡试第一,主司异其文,曰:“苏子瞻之流也。”录其论策,不易一字。乙未会试,复第一。众望翕然。方春,上游后苑,左右谏不听,公讲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上为罢游。时北虏入寇,公上筹边八事,虽忤权幸,而卒多施行,公辅之望日隆。武宗在亮闇,内侍八人,荒游乱政,台谏交章,中外汹汹。公协韩司徒率文武大臣伏阁以请,上大惊怒,有旨召公等。中官传谕甚厉,众相视莫敢发言。公曰:“八人不去,乱本不除,天下何由而治!”议论侃侃,韩亦危言继之,中官语塞。一时国论倚以为重。瑾入柄司礼,诏补内阁缺,瑾意欲引家宰焦,众议推公。瑾虽中忌而外难公论,遂与焦俱入阁。瑾方威钳士类,按索微瑕,辄枷械之,几死者累累。公亟言于瑾曰:“士大夫可杀不可辱,今既辱之,又杀之,吾尚何颜于此!”由是类从宽释。瑾衔韩不已,必欲置之死无敢言者,又欲以他事中内阁刘谢二公,前后力救之,乃皆得免,或恶石淙杨公于瑾,谓其筑边太费。公曰:“杨有高才重望,为国修边,乃可以功为罪乎?”当是时,瑾权倾中外,虽意不在公,然见公开诚与言,初亦间听。及焦专事媕阿,议弥不协。而瑾骄悖日甚,毒流缙绅。公遇之不能得,居常威然。瑾曰:“王先生居高位,何自苦乃尔耶?”公日求去。瑾意愈咈,众虞祸且不测。公曰:“吾义当去,不去乃祸耳。”瑾使伺公,无所得,且闻交贽亦绝,乃笑曰:“过矣。”于是恳疏三上,许之。公既归吴,屏谢纷嚣,倏然山水之间,究心理性,尚友千古。清而不绝于俗,和而不淆于时;无贵贱少长,咸敬慕悦服。平生嗜欲澹然,吴中士夫所好尚珍赏观游之具,一无所入。惟喜文辞翰墨之事,至是亦皆脱落雕绘,出之自然。史臣曰:世所谓完人,若震泽先生王公者,非邪?自为童子至于耆耊,自庙朝下逮闾巷至于偏隅,或师其文学,或慕其节行,或仰其德业。所谓寿福康宁,攸好德而考终命,公殆无愧尔矣!(选自《王阳明文集》,有删改)文末评价王鏊是个“完人”,请依据文章简要概括“完人”的具体内容。参考答案:1.(1)归属、隶属(2)使……满足
2.
A
C
3.况且慕容垂就像一只鹰,饿的时候就归附他人,一旦饱了就高高飞起,遇到大风(时局的变化),必定有冲上凌霄(称王称霸)的志向。
4.僭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建兴/立子宝为皇太子。
5.慕容垂打败桓温名声大震,投奔苻坚,苻坚封他为冠军将军。苻坚兵败,慕容垂将所属的军队归附苻坚,并获得召集宁朔裔军队的召命。苻坚没有因为权翼的谏阻收回慕容垂的兵权。
6.赞同。苻坚明知慕容垂有王霸之志,但因自己在危难时许诺过让他召集宁朔裔军队,就放任其发展,最终让慕容垂变得强大起来。这是重小信而轻忽了国家大计。不赞同。苻坚信任慕容垂,在他过来投奔时重用他;同样,在苻坚兵败时,慕容垂也没有趁机叛变而将所属的军队归附苻坚,并将自己的兵给他。慕容垂最终独立壮大取代苻坚,这与“重小信而轻忽社稷”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乃以兵属坚,意思是“于是把自己的军队归属苻坚”。属:归属、隶属。(2)不饱其志,意思是“不能满足他的志向”。饱:使……满足。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请奉诏辑宁朔裔,意思是“我请求奉您的诏命召集您在宁朔的旧部”。辑:聚集。故选A。(2)垂其首乎,意思是“恐怕就从慕容垂开始吧”。首:开始。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有:且,况且;附,归附;高扬,高高飞起;风尘之会,时局的变化;凌霄,称王称霸。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慕容垂僭越地在南郊即位,大赦天下,把年号改为建兴,立儿子慕容宝为皇太子。“即皇帝位于南郊”是状语后置句,应在其后断开;“大赦”“改元建兴”“立子宝为皇太子”是其登基后做的三件事,应各自断开;或者“改元”为动宾结构,“建兴”是改的年号,应当断到一起;“立……为……”是固定格式,不能断开。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并归纳要点的能力。题目要求简述慕容垂逐步获得建立后燕实力的原因。“建熙十年以车骑大将军败桓温于枋头,威名大震”,首先,慕容垂打败桓温名声大震;“太傅上庸王评深忌之,垂遂出奔秦。秦王苻坚闻垂至,大悦,郊迎,执手,礼之甚重……以为冠军将军,封宾都侯”,他投奔苻坚,苻坚封他为冠军将军;“苻坚败于淮南,垂军独全,坚以千余骑奔之”“乃以兵属坚”“垂至渑池,言于坚曰:‘王师不利,北境之民,或因此轻重,请奉诏辑宁朔裔。’坚许之”,苻坚兵败,慕容垂将所属的军队归附苻坚,并获得召集宁朔裔军队的召命;“权翼谏曰……坚曰:‘卿言是也,但朕已许之。匹夫犹重信,况万乘之主乎。’”苻坚没有因为权翼的谏阻收回慕容垂的兵权。6.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及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如赞同,可以结合苻坚的话来分析,“卿言是也,但朕已许之。匹夫犹重信,况万乘之主乎”,苻坚明知慕容垂有王霸之志,但因自己在危难时许诺过让他召集宁朔裔军队,就放任其发展,最终让慕容垂变得强大起来。这是重小信而轻忽了国家大计。如不赞同,可以结合二人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秦王苻坚闻垂至,大悦,郊迎,执手,礼之甚重”“以为冠军将军,封宾都侯”,苻坚信任慕容垂,在他过来投奔时重用他;“苻坚败于淮南,垂军独全,坚以千余骑奔之”“乃以兵属坚”,在苻坚兵败时,慕容垂也没有趁机叛变而将所属的军队归附苻坚,并将自己的兵给他。慕容垂最终独立壮大取代苻坚,这与“重小信而轻忽社稷”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参考译文:慕容垂字道明,是慕容皝第五个儿子,小名叫阿六敦。他的母亲是兰淑仪。慕容垂年少就很有器度,身高七尺七寸,手垂下来能超过膝盖。慕容皝非常宠爱他,常说:“这个孩子志向阔达爱好奇险,最终可能破坏人的家业,也或许能成就人的家业。建熙十年,慕容垂以车骑大将军的身份带兵在枋头打败桓温,威名大震。当时的太傅上庸王评非常忌惮他,慕容垂于是出奔前秦。秦王苻坚听说慕容垂来了,非常高兴,到郊外迎候他,拉着他的手,礼节非常隆重。王猛厌恶慕容垂的雄略,劝苻坚杀了他,苻坚不同意。让慕容垂担任冠军将军,封宾都侯,担任过京兆尹。苻坚在淮南兵败时,只有慕容垂的军队保全了,所以苻坚带着剩下的千余骑兵马投奔他。慕容垂的世子慕容宝对慕容垂说:“前秦的国家倾丧,皇纲废弛,我们应该趁机弘扬中兴的霸业,建立少康复国那样的功业。我们应该恭敬地秉承上天的意思,趁此机会取而代之。”慕容垂说:“人家全心全意来投奔我,怎么能趁此加害他。”于是把自己的军队归属苻坚。慕容垂到达渑池,对苻坚说:“王师战争不利,北境的民众有的可能因此对朝廷不尊重,我请求奉您的诏命召集您在宁朔的旧部。”苻坚同意了他的请求。权翼劝谏苻坚说:“慕容垂是爪牙名将,当今的韩愈、白起,况且他世代在东夏称霸,其志向不在人下,现在他来您这里是暂时为了避祸归诚,并不是真心钦慕您的统治而来。恐怕冠军将军的封号,不能满足他的志向,分封的百里封地,也不能让他满足。而且慕容垂就像老鹰一样,饿了就依附别人,饱了便高高飞起,一旦遇到大的天气变化,必定有冲向凌霄的志向。”苻坚说:“你说得对,但我已经答应他了。匹夫尚且重诚信,况我是万乘之主呢。”权翼说:“陛下看重小的诚信却忽视社稷的安危,我看到他走但看不到他回来,关东的变故,恐怕就从慕容垂开始吧。”后来果然如他所料。元年正月,慕容垂在清阳宫朝见群僚,改前秦的建元年号为燕元元年,立太子慕容宝为燕太子。燕元十三年,慕容垂定都中山。建兴元年正月,群僚劝慕容垂称帝。辛卯,慕容垂僭越地在南郊即位,大赦天下,把年号改为建兴,立儿子慕容宝为皇太子。夏四月,慕容垂在上谷俎阳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谥号武成皇帝,庙号世祖。7.
(1)招来,招致
(2)明白,知道,知悉
8.D
9.B
10.如果在坚固的敌城下聚集兵士,会耗费几万士兵,这样以后才能攻取,恐怕得到的不能抵偿失去的(不能与失去的相对等),请让我先厉兵秣马(磨好兵器,喂饱战马),等待机会再攻取(夺取)它。
11.忠嗣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
12.李光弼从爱惜个人名声的角度劝说王忠嗣:不出兵会招致他人的谗言并需担负不能担胜战的责任。而王忠嗣则认为(1))吐蕃倾全国之力守城,难以攻克;(2)这座城池的得失,无关大局。(3)不愿意牺牲士兵的生命。(4)不在乎个人名声与官职得失。李光弼所作的利弊分析不是王忠嗣所关注的,因而没能说动。
13.
(1)幸功名。
(2)四印【分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句意:多次招致忠嗣到自己军中。“引”,领,招致。句意:我当然知道得一城不足以制敌。“审”,知道,获悉。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句意:正赶上董延光上书请求攻下石堡城。“建言”请求,提出。故选D。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句意:果然向皇帝诉说忠嗣破坏进兵。“沮”,破坏,败坏。故选B。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屯”驻扎。“费”耗费。“图”用作动词,夺取,攻占。“雠”抵偿,“厉兵”磨好兵器。“秣马”喂饱马。“衅”代指沙场,作战时机。“取”攻占。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忠嗣本来以勇敢自负,等做了将领,却能做事稳重,使边境安宁,不无事生非。根据语法判断。主谓结构,忠嗣本负勇敢。“及”等到,表时间。“将”是动词“为”的宾语,译为授予将军之职;“边邑”是“安”的宾语,译为安定边邑;“事端”是“生”的宾语,译为不会再生发事端。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意要求分析不能说动王忠嗣的原因。筛选文段,找出有关李光弼与王忠嗣的对话段落和语句,分别从两人物的言语中分析,理解文意,得出李光弼从两点来说服王忠嗣,一是大夫要爱惜士卒,给予奖励,鼓舞士气。二是大夫吝惜财物,只会让小人有可乘之机,添加了进言谗害的机会。依“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得出要倾全力夺取,劳命伤财,大动干戈,实在不值。再依“得一城不足制敌,失之未害”得出这座城池的得失,无关大局。再有王忠嗣不愿牺牲士兵的性命来换取自己的荣耀。以上都是不能所动的理由。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补足诗句的能力。依照第三段的相关内容判断。依题干“只知精士马”中的“只知”对应“不忍”,可得出不忍“幸攻名”;依题干“有肃声”即受人尊重的名声,对应“无矜色”即无夸耀,自夸,得意忘形之色,可得出是官印“四印”。参考译文:王忠嗣,华州郑人。父亲战死沙场,忠嗣当时年仅九岁,拜见皇帝,就伏地大哭。唐玄宗就把他收为假子,赐名忠嗣,在禁宫中供养多年。等到长大,雄毅而少言,受人尊重,有武略,玄宗非常器重他。信安王祎在河东驻扎,萧崇在河西驻扎,多次招忠嗣到自己军中。皇帝认为他还年少,有复仇之志,下诏给众将,不得招他为将。萧崇入朝,忠嗣说:“让我跟你三年,实在没有用来报答天子的办法了。”于是请求带领精锐数百去袭击敌寇。恰逢吐蕃酋长阅武郁标川,正在他攻下要返回时,忠嗣誓不服从,提刀赴战,斩首数千人,缴获羊马数万计。萧崇上表为他邀功,皇帝非常高兴。忠嗣本来以勇敢自负,等做了将领,却能做事稳重,使边境安宁,不无事生非,曾说:“我只想一生为将,安抚众人。我不想倾尽中原的人力、物力来取得功名。”所以训练士兵,随时补缺修缮不足。五年正月,忠嗣已佩有四个将印,控制了万里,自开国以来到现在,从未有过。皇帝正谋划夺取石堡城,下诏询问攻取之计,忠嗣上奏说:“吐蕃倾全国之力守卫石堡城,如果屯兵于坚固的城池之下,耗费士卒数万人,然后才能夺取它,恐怕所得不能抵偿所失去的,请厉兵秣马,等时机成熟再夺取它。”皇帝心里不高兴。正赶上董延光上书请求攻下石堡城,下诏忠嗣分兵接应,忠嗣不得已而出兵,但士卒并没有得到奖励,董延光不高兴。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前来游说:“大夫爱惜士卒,有抗拒延光之心,虽名义上接受诏书,实际想耽误他的计划。可是大夫已派出士卒万人,却不立重赏,凭什么鼓舞士气?况且大夫吝惜几万匹赏赐,而给奸人留下进谗言的把柄,如果不能取胜,归罪于大夫,大夫就先受祸害了。”忠嗣说:“我当然知道得一城不足以制敌,失一城对国家没有妨碍。我怎忍心拿几万人的性命换取一个官职呢!”延光过期没能攻克,果然向皇帝诉说忠嗣破坏进兵。后来,安禄山占据雄武,控制了飞狐塞。忠嗣多次上表说安禄山将要造反,李林甫特别忌妒忠嗣,暗中派人诬告说“忠嗣曾被养在宫中,说‘我想奉太子为帝’”。唐玄宗大怒,把他贬为汉阳太守。王忠嗣暴死,终年四十五岁。14.(1)合适
(2)正好、恰巧
15.(1)A
(2)C
16.过去郡县催促赋税频繁急迫,市上供给的丝织品等各种物品都不给钱,韩琦为此缓收减免赋税来补偿这些钱,驱逐贪婪残暴和不称职的官吏,削减数百种多余的劳役,救活饥民一百九十万。
17.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
18.(1)一组三字句,整齐、短促、对仗,语势急促强烈,突出韩琦每次上奏都把察明得失、端正纲纪、亲近忠诚正直之人、疏远邪恶奸佞之人作为急务。(2)上疏70余次,列出具体数字,突出次数之多,具体有力地表现韩琦不因个人安危畏惧顾虑而直言上奏尽心尽责的程度。
19.(归纳四个层次):为人耿直,处事稳重,忠于职守;不计个人安危,敢言直谏,抨击时弊,弹劾庸碌及企求非分名利之人;灾情时期勤政爱民、安抚百姓;识量英伟、定大策安社稷、处危疑之际知无不为。【分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翻译:大家都认为很不合适。宜:合适。(2)翻译:韩琦刚好从蜀州归来。适:恰好,刚好。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翻译:王曾声望正高。崇:高大。故选A。(2)翻译:强行索要贪得无厌。厌:通“餍”,满足。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以下得分点:异时,过去;直,通“值”,价钱、价值;蠲,免除,减免;职,名词作动词,称职;活,使……活,救活;冗役数百,定语后置句,数百种多余的劳役。1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人臣尽力事君”,“人臣”是主语,“事”是谓语,“君”是宾语,语法结构完整,应在“君”后断开;“死生以之”,“死生”是主语,“以”是谓语,“之”是宾语,语法结构完整,应在“之”后断开;“至于成败天也”,判断句,应在“败”和“也”后断开;“遂”,于是,一般放在句首,应在“遂”前断开。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和人物形象理解能力。解答本题,要特别抓住题干要求“从语言形式角度分析刻画人物妙处”,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两点,首先分析语言运用形式方面的特点,二是分析如此运用语言对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每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七十余疏”中三个三字动宾词组,不仅使句式整齐,而且短句体现了节奏快,事情急,照应了句中的“急”字,体现了主人公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上疏70余次”属于列数字的写法,直观明确,说明了韩琦上疏次数之多,彰显了其爱国爱民、嫉恶如仇的品性。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阅读题干,可知题目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韩琦让天下人感动的原因,因此,需要梳理文章内容,概括韩琦的事迹,筛选出韩琦所做的感动人的事情。文章有四个段落,概括每个段落内容大意,即可得出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如,第一段表明韩琦天资聪慧的特点,但能感动人们的只是“为人耿直、处事稳重、忠于职守”的特点。据此可以分析下面三个段落,得出其他原因:不计个人安危,敢言直谏,抨击时弊,弹劾庸碌及企求非分名利之人;灾情时期勤政爱民、安抚百姓;识量英伟、定大策安社稷、处危疑之际知无不为。参考译文韩琦字雅圭,是相州安阳人。他品格骨气很出众,二十岁左右考中进士,名列第二。授官为将作监丞(主管土木营建的副职)、通判淄州,到集贤院办公、监管左藏库(国库之一)。当时正重视科举成绩优秀者,有很多途径去任显要官职,唯独韩琦滞留主管库藏的职位,大家都认为很不合适,韩琦处在这个职位还像平常的样子。他历经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后任命为右司谏。当时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在中书省立议阐明的政事很少,韩琦接连分条陈述他们的过失,四个人同一天罢免。又请求停止皇帝直接任官,抑制侥幸求名利之人。凡是政事有不便利的,没有不说的,常常把阐明得失、端正法纪、亲近忠直、远离邪佞作为急务,前后七十多次上疏。王曾做宰相,对他说:“现在进谏的人不激切,原因是多有畏惧顾虑,怎么能补益皇帝的品德呢?像您这样讲话,可以说是深切而不迂阔了。”王曾声望正高,所赞许的人很少,韩琦听到他的话,更加自信。
益州、利州这年发生饥荒,韩琦任体量安抚使。过去郡县催促赋税频繁急迫,市上供给的丝织品等各种物品都不给钱,韩琦为此缓收减免赋税来补偿这些钱,驱逐贪婪残暴和不称职的官吏,削减数百种多余的劳役,救活饥民一百九十万。赵元昊叛乱,韩琦刚好从蜀州归来,论说西边军队的情形十分熟悉,当即被任命为陕西安抚使。赵元昊依靠契丹作为外援,强行索要贪得无厌,宰相晏殊等讨厌战争,因此一切听从赵元昊。韩琦上疏陈述这样做的害处,逐条陈述应当先办的七件事,在此之后又上疏陈述弥补弊端的八件事。说“:这些举动,一定会有人反对,希望将计谋托付给辅佐大臣,让他们自行决定。”仁宗对此十分赞赏并全部采纳。这时二府合班上奏言事,韩琦一定言尽所知之事,虽然事情属于中书,也指陈其实情。同僚们有的不高兴,仁宗却偏偏赏识他,说:“韩琦性情率直。”
韩琦很早就有很大声名,才识气度英伟,面对大事喜怒在脸色上不表现出来。评论的人认为他稳重诚厚可比汉朝的周勃,政事才能可比唐朝姚崇。他作为学士到边境地区巡察,年纪刚刚三十,天下的人已称他为韩公。嘉祐、治平年间,再次决定大策略,来安定国家。在这时候,朝廷多有事故,韩琦处在危险猜疑之际,他知道该做的事没有不做的。有人劝他说:“您所做的确实对,但万一失误,岂只自身保不住,恐怕家都没地方了。”韩琦感叹说:“这是什么话呢?作为人臣尽力侍奉君主,死生都可付出。至于成败,是天意,难道可以事先忧虑事情不成功,于是就停止不做吗?”听到的人都惭愧佩服。20.C
21.A
22.B
23.(1)战事同时兴起,很少有成功的,不如全力向淮西进攻,已经平定后,才治理河朔。(2)几天后,官兵们渐渐后悔自己的做法,到馆中向张弘靖谢罪,愿意改正错误思想侍奉他,他们多次请求,张弘靖不回答。【分析】2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决”意思是处理、决断,为动词,作谓语,其宾语为“事”,故“事”后断开;“委成”的意思是“委任责成”,为动词,作谓语,其宾语为“参佐韦雍”(“参佐”为官名,“韦雍”为人名),故“韦雍”后断开;“官属”意思是“主官的下属”,为明名词,作主语,其谓语有两个,分别是“轻侻”“酣肆”,故“酣肆”后断开。排除AB两项。“弘靖”为人名,在句中可以做主语或宾语,“呼噪”的意思是“呼喊,喧闹”,不能加宾语,故“弘靖”为后句的主语,故“弘靖”前断开。排除D项。本句话的意思是:他十天处理一次政事,把政务交给参佐韦雍责成处理。主官的僚属轻佻狂放,恣意放肆,夜晚回来,火把遍街都是,前后大声喧闹,张弘靖斥责士卒说:“天下太平无事,你们拉开两石的弓,不如认识一个丁字。”军中士卒任气自负,对他怀恨在心。故选C。2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庶人一庙”错,古代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故选A。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B.“承宗诚心归顺,张弘靖因此被褒扬”错,张弘靖被褒扬是在劝王承宗归顺之前,二者不构成因果关系。故选B。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戎事,战事;鲜,少;济,成功;悉力,全力;“不如悉力淮西”为省略句,省略了动词“进攻”,即“不如悉力进攻淮西”;乃,才。(2)稍,逐渐、渐渐地;诣,动词,到;谢,道歉;革心,洗心革面、改正错误思想;三,多次;请,请求;不对,不回答。参考译文:张弘靖,字元理,纯正宽厚忠信耿直,年轻时有美好名声,因祖上功劳任河南参军。裴延龄给德阳公主修建大宅子,想要迁移张弘靖祭祖的庙宇,张弘靖呈上奏章自陈情况,德宗认为他与众不同,升任他为监察御史。元和年间,授官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少阳死去,他的儿子吴元济擅自继续统管政务,宪宗想要诛杀他。张弘靖请求先派遣使者吊唁赠送财物,等到他不恭顺时,才出兵讨伐,皇帝下诏同意了。武元衡遇害,凶手未能抓获,王承宗府中家兵张晏被人举报,张弘靖怀疑御史罗织罪名使张晏获罪,对皇帝说这件事,皇帝没有听取,就杀了张晏,兵分两路同时讨伐王承宗。张弘靖说:“战事同时兴起,很少有成功的,不如全力向淮西进攻,已经平定后,才治理河朔。”奏议第二次违背帝意,皇帝下诏讨伐王承宗。张弘靖因为自己进谏不被接受,想要为国效力,请求亲自讨伐敌人。后来朝廷的军队没能获胜,皇帝回忆张弘靖先前的建议,下诏书赞美他。张弘靖也派遣使者暗中从小路去劝说王承宗,王承宗诚心归附。皇帝征召调任张弘靖管理宣武,宣武受到韩弘的暴虐统治,张弘靖用宽缓简约的政务来替代,民众感到便利安定。长庆初年,刘总带着他的部下归顺朝廷,请求让张弘靖替代自己管理。张弘靖开始进入幽州,他十天处理一次政事,把政务交给参佐韦雍责成处理。主官的僚属轻佻狂放,恣意放肆,夜晚回来,火把遍街都是,前后大声喧闹,张弘靖斥责士卒说:“天下太平无事,你们拉开两石的弓,不如认识一个丁字。”军中士卒任气自负,对他怀恨在心。皇帝下诏用一百万太子宾客钱赏赐将士,张弘靖拿二十万充作军府杂用,将士有怨言。正值韦雍想要鞭打小将,蓟人不曾经受过鞭打的侮辱,不服。这天夜晚军中发生叛乱,将张弘靖囚禁在蓟门馆,拘捕韦雍等人并把他们杀了。判官张澈刚任职,得以不被杀,与张弘靖一同被囚禁。正值皇帝派的特使到来,张澈对张弘靖说:“您没有辜负这些当地人,如今天子的使者到了,可以趁机去见众兵辩解,或许侥幸能够脱身回去。”张弘靖就推门请求出去。众兵害怕他有图谋,想要把他迁往别馆。几天后,官兵们渐渐后悔自己的做法,到馆中向张弘靖谢罪,愿意改正错误思想侍奉他,他们多次请求,张弘靖不回答。皇帝下诏让朱克融主持留后事务,贬张弘靖为太子宾客,分管东都洛阳。第二年,张弘靖外调幽州,不久升任太子少师。简静沉默,约束自我,他家中收集的书画与宫廷中收藏的相等。祖先的宅子在洛阳思顺里,历经五代没有扩建修葺,被当时人称为“三相张家”。去世,终年六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24.A
25.C
26.A
27.(1)如果没有您,我们本来就要请求册立赵氏的后代。(2)可以说是以信义相交的忠厚之士。
28.舍身取义士为知己者死忍辱负重【分析】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子必不绝赵祀,予死不恨”翻译为:您一定保全我的后人不让我绝嗣,我就算死了也不含恨。“恨”,怨恨。“相见恨晚”,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恨”,怨恨。B.“婴不肖,不能立孤”翻译为:我程婴没本事,不能抚养赵氏孤儿。“肖”,有才能。“性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肖”,相似。C.“矫以君命,并命群臣”翻译为:他假托君命,并且命令我们群臣去执行。“矫”,假托。“矫枉过正”,指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矫”,矫正。D.“孤儿名武,冠”翻译为:孤儿名叫赵武,等赵武长大成人。“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勇冠三军”,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冠”,第一。故选A。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诸将以赵氏孤儿死”翻译为:诸位将领认为赵氏孤儿已经死了。“以”,动词,认为。B.“韩厥具以实告”翻译为:韩厥将实情完全告诉了景公。“以”,介词,把。C.“以胁诸将”翻译为:来胁迫诸位将领。“以”,目的连词,来。D.“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翻译为:我宁愿使自己筋骨受苦也要报答您一直到死。“以”,目的连词,来。故选C。2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A.“没有逃到边境之外”是错误的。应该为“逃亡的时候不出国境”。故选A。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话的得分点为:“微”,假如没有;“固”,本来。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信交”,以信义相交;“厚士”,忠厚之士。28.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程婴本来是赵朔的门客,赵朔对待程婴很恩厚,赵朔死后,程婴担负起保存赵朔后代的大任,所以体现出程婴具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形象特征。赵朔死后,追随他的门客都在下宫之难中死去,并且为了让赵氏孤儿存活下来,程婴假装告发公孙忤臼和赵氏孤儿,于是公孙忤臼被杀害,所以体现出程婴能够忍辱负重的形象特征。程婴将赵氏孤儿抚养成人,恢复了原来的爵位,报答了赵朔的厚遇之恩和公孙忤臼对他的信任,于是自杀而死,所以体现程婴的舍生取义的形象特征。参考译文:公孙杵臼、程婴两人,是晋国大夫赵朔的门客。晋国的赵穿杀掉了晋灵公,赵盾当时是晋国地位尊贵的大夫,逃亡的时候不出国境,回到朝廷不讨伐谋杀国君的凶手,所以《春秋》谴责他,认为赵盾谋杀了国君。屠岸贾,被灵公宠爱,晋景公的时候,屠岸贾担任司寇,打算讨伐杀死晋灵公的凶手,赵盾当时已经死了,就打算诛杀赵盾的儿子赵朔。韩厥告知赵朔让他赶紧逃走,赵朔不肯逃走。说:“您一定保全我的后人不让我绝嗣,我就算死了也不含恨。”屠岸贾不请示国君而擅自和各将领在下宫攻打赵氏,杀了赵朔等人,他们的宗族全被处死。赵朔的妻子是晋成公的姐姐,当时怀了孕,跑到晋成公宫里藏起来,没过多久赵朔的妻子分娩生下一个男孩。公孙杆臼对程婴说:“立孤和死这两件事,哪件难呢?”程婴说:“立孤则很难哪!”公孙杆臼说:“赵氏先君待你恩厚,你就勉力做难的事情,我做容易的事情,请允许我先死。”程婴对各位将士说:“我程婴没本事,不能抚养赵氏孤儿,谁能够给我一千两金子,我就告诉他赵氏孤儿的所在。”各位将士都很高兴,答应程婴的要求,并派兵跟随程婴攻打公孙杆臼。公孙杆臼说:“程婴是个小人!当初下宫遭祸难,你不肯死,和我合谋藏匿赵氏孤儿,今天你又出卖我。你纵然没能力抚养他,难道就能忍心出卖他吗?”公孙杆臼抱着小儿呼喊道:“赵氏孤儿有什么罪呀?请你们让他活下去吧,只杀我公孙杆臼就可以了。”各位将士不答应,便杀了公孙杆臼和孤儿。诸位将领认为赵氏孤儿已经死了,都很高兴。然而真的赵氏孤儿却得以活命,程婴终于和他一起藏匿在山中。过了十五年,景公问:“赵氏家族现在还有没有后代子孙?”韩厥将实情完全告诉了景公。景公依仗韩厥人多势众,以此胁迫各位将士同赵氏孤儿见面。各位将士没有办法,便说:“当初下宫遭祸难,都是屠岸贾策动的,他假托君命,并且命令我们群臣去执行。不然,谁敢发动变乱?如果君王没有小病,我们本来就要请求册立赵氏的后代。而今有了君王的命令,这是我们群臣的愿望啊。”在这时就召见赵武、程婴拜见所有的将领,各位将士便反过来与程婴、赵武一同攻打屠岸贾,并灭掉屠岸贾的家族。晋景公把当初的赵氏田邑还给赵武。孤儿名叫赵武,等赵武长大成人,程婴于是向诸大夫辞行,然后对赵武说:“当初下宫的事变,人人都能死难。我并非不能去死,我是想扶立赵氏的后代。如今赵武已长大成人,恢复了原来的爵位,我要到地下去报告给赵朔和公孙杵臼。”赵武嚎啕大哭,坚持请求说:“我宁愿使自己筋骨受苦也要报答您一直到死,难道您忍心离开我去死吗?”程婴说:“不行,他认为我能完成大事,所以在我以前死去,如今我不去复命,就会以为我的任务没有完成。”于是就自杀了。赵武为程婴守孝三年,给他安排了祭祀用的土地,春秋祭祀,世代不绝。品行高尚的君子说:“程婴、公孙忤臼,可以说是以信义相交的人。程婴以自杀的方式去复命,也不为过。”29.D
30.D
31.B
32.(1)桓彦范每次进上奏议,如果碰到皇上责问,他言辞气色毫不畏惧,争论更加激烈。(2)臣惟恐众人议论说陛下任官不选择才能,随意把官职加授给自己所偏爱的人。
33.掌管刑法关乎人命,不能顺从旨意欺诈不实,为避免祸患而苟且。【分析】2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礼异”为同义词连用,“异”的含义是“特别优待、特别重视”故“礼异”不能断开,如果“异”放后文,后句含义不通,也导致后一句结构混乱,排除AB。“历迁御史中丞”为动宾结构,“历”含义是“历任”,与“迁”一起作“御史中丞”的谓语,故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D。句子含义:纳言狄仁杰对他特别以礼相待,曾对他说:“像你这样有才识的人,必定能有远大的前程。”长安三年,桓彦范历任御史中丞。30.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协助主管教务训导”错误。国子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相当于大学校长,因而国子祭酒的职务不是“协助主管教务训导”,而是掌管教导诸生。故选D。3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所有罪犯都被赦免”错误。桓彦范的确前后十次上疏,奏请武则天赦免文明元年以后被判有罪的人,但是文中有明确提到“除扬、豫、博三州及诸谋逆魁首,一切赦之”,就是说有三个州府的罪犯,以及谋反的罪魁祸首,是不在宽赦之列的,所以选项中“所有罪犯都被赦免”错误。故选B。3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人主”:皇上;“诘责”:责问;“愈”:愈加,更加。(2)“物议”:众人议论;“滥”:随意;“秩”:官员等级,此处指官职;“加”:加授,授予官职。3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文中桓彦范担任大理寺司刑少卿的为官理念”筛选有效阅读区间是“又尝谓所亲曰:‘今既躬为大理,人命所悬,必不能顺旨诡辞,以求苟免’”,因此翻译为:掌管刑法关乎人命,不能顺从旨意欺诈不实,为避免祸患而苟且。这就是他做大理寺少卿时的为官理念。参考译文:桓彦范,润州曲阿人。圣历初年,几次授任司卫寺主簿。纳言狄仁杰对他特别以礼相待,曾对他说:“像你这样有才识的人,必定能有远大的前程。”长安三年,桓彦范历任御史中丞。四年,改任司刑少卿。当时,司仆卿张昌宗因令术士李弘泰占卜自己有天分而获罪,御史中丞宋璟请求把他押进制狱中,彻底审理他的罪状,武则天不允许。桓彦范递上奏章说:“张昌宗无德无才,枉受恩惠宠爱,自然应当粉身碎骨,以报答皇帝特意的栽培,怎能包藏祸心,搞这种占相?君主在,臣子图谋天分,这是叛逆之臣,不惩处,国家就要灭亡了。”奏章递上皇帝没有答复。桓彦范又上奏请求自文明元年以后获罪的人,除扬、豫、博三州那些谋反的罪魁祸首,全部赦免。桓彦范先后十次上表,辞意激烈恳切,到这时才被皇帝采纳。桓彦范每次进上奏议,如果碰到皇上责问,他言辞气色毫不畏惧,争论更加激烈。他又曾对亲近的人说:“如今我已经掌管刑法,关系到人的性命,决不能顺从旨意欺诈不实,而苟且求得避免祸患。”这年冬天,武则天有病。张易之与弟弟张昌宗进入宫内侍候,暗中图谋叛乱。凤阁侍郎张柬之与桓彦范及中台右丞敬晖等人决策要诛杀他们。神龙元年正月,桓彦范与敬晖及左羽林将军李湛、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率左右羽林兵及千骑营五百余人前往宫中讨伐张易之、张昌宗。军队来到玄武门,桓彦范等簇拥着太子破门而入,张易之、张昌宗被斩杀在廊下。士人百姓看到后,没有不欢呼庆贺的。第二天,太子即位,桓彦范因功加授银青光禄大夫,拜授纳言,赐勋上柱国,封爵谯郡公。桓彦范曾上表论述时政数条,其大略说:“乞请陛下阅读古人言论,明察古人旨意,上以国家为重,下以百姓为念。应当使皇后不要前往正殿,干预外朝,一心在宫中,修养妇女礼教,便能巩固基业,使帝位永存。”表章奏上未被采纳。当时有皇上亲笔手令直接授任方术人郑普思为秘书监,任叶净能为国子祭酒,桓彦范苦苦劝说这样不行。皇上说:“已经任用了他们,不能马上就废止。”桓彦范又对答说:“臣惟恐众人议论说陛下任官不选择才能,随意把官职加授给自己所偏爱的人。希望陛下略加谨慎选择。”皇上最终没有采纳他的意见。34.C
35.B
36.D
37.(1)严嵩执掌朝政,独揽官员降免、升迁大权。李默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严嵩对他怀恨在心。(2)正值朝廷大规模考核官吏,李默告诫门客谢绝宾客(拜访),一同当值的大臣也不要私下相见。
38.①为人正直,原则性强;②忠于职守,能力突出;③皇帝看重,破格选用。【分析】3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句译为:皇帝问严嵩,严嵩说他们不能胜任。于是剥夺李默的官职降为庶民,以万镗代替。李默掌管选拔官吏之职仅仅七个月。第二年,万镗被罢官,皇帝特别降旨又起用李默。之后,下令李默入值西内,赐与值宿的房子,允许在苑中乘马。本题中,“以万镗代”的意思是让万镗代替李默,后面省略了代词“之”。由“逾年/镗罢”可知,“掌铨仅七月”的应是“默”,故“以万镗代”和“默掌铨仅七月”中间应断开,由此排除A、D两项。“命”“赐”“许”是三个连续的行为,其主语都应是皇帝,故其前应分别断开,由此排除B项。故选C。35.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及格者称为进士”表述错误。会试录取者称为“贡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者,称为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和三甲,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故选B。36.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D.“礼部尚书王用宾将李默定罪入狱”表述有误。根据原文中的“帝责礼部尚书王用宾等党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术术前访视科普
- 春季皮肤护理课件
- 《n阶方阵的行列式》课件
- 《磁光效应及其应用》课件
- 《妇产科学》课件-19.1宫内节育器
- 《新员工培训课程》课件
-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双学位信息
- 员工绩效管理系统-20220519233333
- 小学语文常见独体字全集
- 校规英语范文关于校规的英语句子带翻译
- 中国航天发展历史
- 临床常用血液成分与输血适应症
- 《燃烧性能测试》课件-第二节 氧指数测试
- DB32/T 4446-2023 公共机构能源托管规程
- 初中英语名词单复数专项训练题目
-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护理
- 2.贵州省地方标准项目申报书
- “读思达”教学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 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临床用药解读
- HSK 2标准教程(完整版)
- 新HSK1-6词汇大纲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