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样卷-模拟试题两套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样卷-模拟试题两套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样卷-模拟试题两套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样卷-模拟试题两套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样卷-模拟试题两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5分)1、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是()

A、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B、关于客观世界一切规律的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D、关于人和人生问题的学说

2、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在于()A、增长科学知识B、增强语言能力

C、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D、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

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歧的焦点是()

A、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结构性B、是否承认事物的量变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在的矛盾性D、是否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5、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的一般变化B、运动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量变

6、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片面观点D、不可知论观点

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A、是否承认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B、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C、是否承认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D、是否承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9、“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典型的()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反映论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机械反映论观点

10、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

A、社会历史现象的知识总汇B、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C、生产发展的理论D、经济关系的学说

1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A、地理环境B、社会存在C、生产方式D、人口因素

12、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

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B、交换关系

C、产品分配关系及消费关系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13、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

A、一定历史阶段上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1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

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

C、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D、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

15、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树立,在于是否承认()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错选、多选、少选都不得分)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

A、它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的重要观点B、它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

C、它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D、它把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汇集起来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D、德国古典哲学

3、人类活动的两项基本原则是()

A、唯物主义原则B、辩证法原则

C、真理原则D、价值原则

4、构成上层建筑的两部分是()

A、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B、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C、国家政权和哲学D、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5、社会实践的基本形式有()A、生产活动

B、阶级斗争

C、科学技术活动

D、文艺活动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实践2、政治结构3、真理4、社会进步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简述经济全球化给当代社会主义带来的机遇4、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五、论述题(共23分)1、试述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11分)2、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坚持的正确态度(12分)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5分)1-5题:CCCCC6-10题:AADAB11-15题:CDDC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错选、多选、少选都不得分)1、ABC2、ACD3、CD4、BD5、ABC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2分)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对象化的物质活动(3分)2、政治结构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2分)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3分)3、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2分)也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3)4、社会进步是用以评价和表征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基本趋势的哲学范畴,(2分)是对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生活各重要领域中的进化和变革的总概括(3分)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答:1〉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一切历史活动的首要前提(2分)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3分)3〉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3分)2、答: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安全同步性(2分)2〉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2分)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2分)4〉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1分)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分)3、答:1〉全球化为当代社会主义提供了相对宽松和有利的外部环境(2分)2〉全球化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巨大力量,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国家的威望和国际地位(3分)3〉全球化打破了禁锢人们的思维方式,促进了思想解放和价值观念的更新(3分)4、答:1〉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2分)2〉感性认识有待上升到理性认识(3分)3〉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3分)五、论述题(共23分)1、答:1〉经济基础是指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于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和诸种意识形态。二者的结合和统一形成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统一体。(2分)2〉在这个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而且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发展和变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它能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分)当它的这种作用是为先进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服务时,它是进步的,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如果生产关系已经过时,上层建筑还运用自身的力量去维护它,而不是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状况和要求而加以变革,这样的上层建筑是落后的,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可以得出这样一条规律,这就是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2分)

3〉这一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哲学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入的改革,突出表现为我国已从计划经济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由单一的公有制进入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要引起政治体制的改革。我国目前政治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民主法制尚不健全,存在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官僚主义、机构臃肿等现象。(2分)根据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变革要求的规律,不对我国的政治体制加以改革,就势必阻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就会阻碍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的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对政府机构进行精简和改革,克服党政不分、政企不分、人浮于事、官僚主义等现象,使我国的政治体制进一步适合经济发展的要求,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3分)2、答: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鞭规律的正确反映,包含不依赖反映者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分)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正确认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对事物某一层次某一部分的正确反映,这也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分)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相对真理之中包含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其次,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汇成绝对真理的长河。再次,真理是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充满着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每一真理都是向绝对真理迈进的一个环节。总之,绝对真理即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是任何真理同时具有的两种属性,是不可分割的。(3分)

3〉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者是客观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所谓绝对性是说它正确地提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是绝对的。(2分)因此,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又具有相对性,即它所提示的真理是有一定限度的,它并没有穷尽对世界的认识,它应当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因此,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必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紧密同我们当前的实际结合起来,用新的实践经验不断去丰富它和发展它。(3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5分)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科学的世界观

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2、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

A、阶级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实践性

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歧的焦点是(

A、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结构性

B、是否承认事物的量变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在的矛盾性

D、是否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5、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生产实践

B、科学实验

C、阶级斗争

D、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6、“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

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

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

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

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A、是否承认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

B、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C、是否承认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

D、是否承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9、“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典型的(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反映论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机械反映论观点

10、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

A、社会历史现象的知识总汇

B、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C、生产发展的理论

D、经济关系的学说

1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A、地理环境

B、社会存在

C、生产方式

D、人口因素

12、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C、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系

13、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

A、一定历史阶段上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

B、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14、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社会精神

C、上层建筑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5、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树立,在于是否承认(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错选、多选、少选都不得分)1、《东周列国志》记载,荆轲在宴中看到捧酒的美人“双手如玉”,便啧啧赞道“美哉手也”!太子便令断美人手送荆轲“欣赏”。这个历史故事,不仅赤裸裸地暴露了荒淫无度的剥削阶级惨无人道的反动本性,也说明了(

A、他们机械地割裂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他们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脱离了身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亚里士多德)

D、人是机器,只是多几个齿轮,多几条弹簧而已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D、德国古典哲学

3、人类活动的两项基本原则是(

A、唯物主义原则

B、辩证法原则

C、真理原则

D、价值原则

4、社会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A、生产活动

B、阶级斗

C、科学技术活动

D、文艺活动

5、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

A、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C、生产方式状况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

D、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经济基础2、文化结构3、价值4、社会进步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2、简述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3、简述经济全球化给当代社会主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4、简述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五、论述题(共23分)1、试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并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11分)2、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坚持的正确态度(12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5分)1-5题:BCDCA

6-10题:AACAB

11-15题:CBDAD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错选、多选、少选都不得分)1、ABC

2、ACD

3、CD

4、AC

5、A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宜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5分)2、文化结构是建立在特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上层建筑,(2分)是由社会意识形态构成(3分)3、价值就是客体的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2分)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的一致、相符合(3分)4、社会进步是用以评价和表征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基本趋势的哲学范畴(2分)是对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生活各重要领域中的进化和变革的总概括(3分)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答:1〉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发源地(2分)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和现实基础(2分)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2分)4〉社会关系根植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中(2分)2、答:1〉社会革命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改革是社会形态总的量变中的部分质变,社会具体制度所作的调整(2分)2〉社会革命一般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目的是建立新政权;改革是统治阶级内部发起的,目的维护和巩固旧政权(3分)3〉社会革命一般形式是暴力;改革一般不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的形式(3分)3、答:1〉全球化为当代社会主义提供了相对宽松和有利的外部环境(2分)

2〉全球化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巨大力量,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国家的威望和国际地位(3分)

3〉全球化打破了禁锢人们的思维方式,促进了思想解放和价值观念的更新(3分)4、答: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2分)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2分)五、论述题(共23分)1、答: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虽为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并不能因此抹煞它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它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1分)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有以下表现;一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它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预见性。(1分)二是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即经济发展程度高,社会意识不见得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意识某些领域可能发展得很快(1分)。三是社会意识发展肯有历史继承性,每一时期的社会意识总是继承了以前社会意识的成果。(1分)四是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1分)五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1分)3〉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