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年级上公开课教学设计)课件_第1页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年级上公开课教学设计)课件_第2页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年级上公开课教学设计)课件_第3页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年级上公开课教学设计)课件_第4页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年级上公开课教学设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仿佛定格在回眸的瞬间;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岁月的长河。她走过北平的尘烟,穿过康桥的夜雾,遥望远方时,便落进徐志摩的诗页;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店,低眉沉思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她与文学泰斗金岳霖的情意被赞为人与人关系最真最美最崇高的境界。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貌,更有幽默机智的谈吐和优雅迷人的气质。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家。她就是中国现代史上集佳话、传奇、才艺、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就是她写的一首轻灵舞动、清馨唯美的诗歌。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仿佛定格在回眸的你是人间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目录一、人物生平二、人物贡献三、感情世界四、社会评论五、名作重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目录一、人物生平一、人物生平1、家庭背景2、生平早期3、古建考察4、流亡时期5、最后岁月一、人物生平1、家庭背景1、家庭背景林徽因,出生于1904年6月,浙江杭州陆官巷的一所老宅子内。原名为林徽音。祖父林孝恂,是清朝进士。父亲林长民,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也是政治界的一颗明星,1919年巴黎和会后,就是林长民喊出了“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也是他,坚定地阻止了政府签约。而林徽音的叔叔则更为出名,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里很有代表性的一位。1、家庭背景林徽因,出生于1904年6月,浙江杭州陆官巷的一2、生平早期—

“林”家有女初长成林徽因,1904年6月生于浙江杭州。林徽因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善诗文,工书法,对林徽因的培养自来严格。2、生平早期—“林”家有女初长成林徽因,1904年6月生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1920年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赴美,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梁思成在建筑系注册,林徽因在美术系注册。当时宾大美术学院下设:建筑系、景观系、美术系和音乐系。建筑系不招女生,但其他系的女生可以选建筑学的课程。所以,林徽因只能在美术系注册,但选修了建筑学的课程。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宾大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赴美,入宾

梁林1928年3月在加拿大渥太华梁思成姐夫家结婚。在梁启超的建议下,梁林在婚后,取道欧洲回国。梁林于1928年8月回到中国,结束了四年的留学生活。梁林1928年3月在加拿大渥太

1928年9月,梁思成和林徽因应东北大学之聘,创建东北大学建筑系。东北大学建筑系的教学体系继承了宾大的体系。梁林在东北期间设计有吉林大学校舍,林徽因还设计了东北大学校徽。1930年晚些时候,林徽因被诊断出患有肺病,离开沈阳到北京治疗。随后九一八事变(1931年)发生,日寇占领东北,东北大学建筑系停办。1928年9月,梁思成和林风华绝代

她是一位气质美女,家庭方面的氛围造就了她的书香气质,诗歌方面的才能造就了她的温情内涵。“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形容她太俗气,“云想衣裳花想容”则太娇气。风华绝代她是一位气质美女,家庭方面的氛围造就

风华绝代

她是一位美女,美得清冷,美的没有丝毫的瑕疵,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林徽因美,就如她自己的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风华绝代她是一位美女,美得清冷,美的没有梁思成泰戈尔林徽因徐志摩梁思成泰戈尔林徽因徐志摩3、古建考察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大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3、古建考察从1930年到1945年,4、流亡时期1937年夏,“七七事变”爆发,她被迫中断野外调查工作,不久,北平沦陷,全家辗转逃难到昆明。次年,她为云南大学设计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女生宿舍。

1940年,她随梁思成的工作单位中央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住在低矮破旧的农舍里。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使她肺病复发。在病榻上,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这个时期,她的文学作品不多,在她若干诗稿中,迷惘、惆怅、苍凉、沉郁已代替了战前那恬静、飘逸、清丽、婉约的格调。诗中时时流露出了关怀祖国前途、命运的情愫。

4、流亡时期1937年夏,“七七事变”爆发,她被迫中断野外

四川南溪县的李庄

四川南溪县的李庄5、最后岁月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全家于1946年8月回到北平。不久,她为清华大学设计教师住宅,并接受校外的设计任务。1949年初,应解放军请求,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1950年林徽因被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并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设想。 1952年,梁思成、刘开渠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完成了须弥座的图案设计。1952年5月,林徽因、梁思成翻译了《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一书,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组介绍中国古建筑的文章5、最后岁月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全家于1946年8月回到北平。1953年10月,林徽因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并任《建筑学报》编委。被邀参加第二届全国文代会。1954年6月,选为北京市人们代表大会代表。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用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林徽因与吴晗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随后,林徽因的病情急剧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1955年4月1日6时20分,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享年51岁。1953年10月,林徽因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并任《建筑学报》

二、人物贡献1、建筑美术2、文学成就二、人物贡献1952年,新林院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在这里产生了新中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方案。1.建筑美术1952年,新林院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在这里产生了新中国国徽1951年,为挽救频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深入工厂调查研究,并挽救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1951年,为挽救频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深入工厂调查研究1931——1938年笔耕不辍,有大量的作品。2、文学1931——1938年笔耕不辍,有大量的作品。2、文学

诗歌:

《你是人间四月天》《那一晚》《别丢掉》《忆》《题剔空菩提叶》《静院》《八月的忧愁》《仍然》《哭三弟恒》《深笑》《秋天,这秋天》散文:《悼志摩》《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山西通信》《窗子以外》《一片阳光》小说:《九十九度中》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一天》《激昂》《昼梦》《瞑想》

在文学方面,林徽因著述甚多,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诗歌:散文:在文学方面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被誉为“中国哲学界第一人。终生未娶。林徽因金岳霖(痴情男)梁思成(暖男)徐志摩(文艺男)张幼仪:中国金融界巨子张家璈,政界显赫人物张君劢的妹妹。(白米饭)陆小曼:作家、画家、翻译家,时称京城美女。(红玫瑰)三、感情世界——理性的选择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被誉为“中国哲学界第一人。终生未娶。林1、因为懂得,所以离开——与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中国第一个离婚的人)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1、因为懂得,所以离开——与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也很大。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也很大。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多2、因为懂得,所以相守——与梁思成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有一次,梁思成问她:“这个问题我只问一遍,以后再也不提,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林徽因说:“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我回答了吗?”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2、因为懂得,所以相守——与梁思成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3、因为懂得,所以祝福——与金岳霖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一直恋着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金岳霖为林徽因终身未娶。他一辈子都站在离林徽因不远的地方,默默关注她的尘世沧桑,苦苦相随她的生命悲喜。五十年代后期,林徽因已经去世,追悼会上,他为她写“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著名挽联。3、因为懂得,所以祝福——与金岳霖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冰心:“她很美丽,很有才气。”卞之琳:“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沈从文眼里的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晚一代的萧离则称林徽因是“聪慧绝伦的艺术家”。四、社会评论四、社会评论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林徽因五、名作重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五、名作重读1.熟读并背诵诗歌,感知诗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诗的主旨。2.理解诗歌运用的意象和写作手法,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诗歌,感知诗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诗的主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文学》1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梁从诫(林徽因的儿子)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一方面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绝对可能的。背景资料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文学》1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检查预习轻灵(línɡ)

娉婷(pīnɡ)

鲜妍(yán)

冠冕(guānmiǎn)

呢喃(nán)1.订正字音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鲜妍:鲜艳。冠冕:文中是王冠的意思。呢喃:形容像燕子叫声那样的轻声细语。2.词语释义检查预习轻灵(línɡ)娉婷(pīnɡ)1.订听读课文1.认真倾听,体会作者深情,勾画下自己喜欢的句子。2.朗读提示:*朗读时“爱”的主题要充分体现出来,优美、深情、充满希望。*语速偏慢,语气捎带温柔但不柔弱。*注意把握形容词的语气。听读课文1.认真倾听,体会作者深情,勾画下自己喜欢的句子。2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齐读: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你是人间的四月一、整体感知、探究写作对象1.读了这首诗歌,说说诗人为我们呈现出了什么样的人间四月天的图景?你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画面?

诗人给我们呈现出一副清新明丽、温润丰美的四月天图景。如“黄昏吹着风的软,星星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写出了和煦的微风在春光里飞舞、黄昏的云烟弥漫、繁星在夜空闪烁、细雨洒落在花瓣上的美好景象。又如“新鲜初放芽的绿”“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上呢喃”,写出了百花润泽鲜艳、婀娜多姿,夜里的月光皎洁明净,草是鹅黄,芽是嫩绿,莲是洁白,繁花一树树绽放,春燕一双双呢喃的明媚景象。一、整体感知、探究写作对象1.读了这首诗歌,说说诗人为我们呈2.不少人认为诗中的“四月天”是指代徐志摩,大概是对“徐林恋”念念不忘,也有不少人认为“四月天”表达了林徽因对儿子梁从诫的爱,你认为哪种说法合理?

这首诗写于1934年,是徐志摩飞机失事去世后的第三年,而这首诗中一点哀伤的成分都没有,全是喜悦。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生于1932年10月,写这首诗时儿子不到两岁。“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的嫩芽,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纯净平和的喜悦中,生命和希望在生长在涌动。这太符合一个母亲对自己一岁多的儿子的那种情怀。一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将温柔的母爱溢满了人间。2.不少人认为诗中的“四月天”是指代徐志摩,大概是对“徐林恋

3.这首诗以“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

人间四月天是春天中的盛季:阳光明媚,绿草如茵。人间所有的甜美、情思和梦幻尽在这奇妙的四月天呈现无遗。

用“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明净澄澈、美丽、带着爱的光辉。3.这首诗以“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小结:

全诗从不同的角度写“人间的四月天”,正是为了全面表现爱之深、情之切、意之密。难怪她去世后,有人给她写了这样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通常指艳丽、丰硕与富饶;在中国,四月是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要写下心中的爱,写下一季的心情,要将这样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小结: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化抽象为具体,如:你多情的目光,仿佛丝绸一般滑过我的脸庞。创造一种优美的意境,启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感情波澜、得到美的享受。又如:默听一夜花开。二、理解修辞、品味意蕴(一)介绍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1.下面几个句子都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分别说说它们都把什么感官沟通起来。(1)他说的话听起来像蜜糖一样甜。(2)月夜,清冷的月光铺满一地,淡淡的光辉似乎带有一种清冷的香味,而且可以感觉到那质地还是相当的光滑。(3)荷塘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4)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以味觉写听觉以味觉、触觉写视觉以听觉写味觉以视觉写听觉1.下面几个句子都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分别说说它们都把什么像和平鸽、月亮这样的能够唤起人们感情共鸣的事物叫做“意象”。意象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是带有诗人感情的具体事物。(二)介绍意象意:主观情感象:客观事物自然意象:柳、菊、落日、月人文意象:折柳、登高、饮酒意象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是约定俗成的事物。不是所有事物都可以成为艺术作品中的意象。如:麻雀不能代表和平。像和平鸽、月亮这样的能够唤起人们感情共鸣的事物叫做“1.人间的四月天是一年之中最美的日子,既温暖又充满希望,给人以无限憧憬。朗读诗歌,概括其每一小节的内容。第一节:笑声勾勒画面。第二节:黄昏晕染早春。第三节:圆月构筑美满。第四节:暖色点亮诗情。第五节:希望温暖春天。(三)品味诗歌意蕴1.人间的四月天是一年之中最美的日子,既温暖又充满希望,给人(1)第一小节用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春”“笑响”等,这些意象温馨美好,洋溢着生机,而且诗歌的内在情感节奏轻灵欢快,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欢欣与喜悦。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2)本节是如何运用通感这一修辞的?“风”是抽象的,却由你的爱、你的“笑响”将它“点亮”,使人由听觉到视觉,从各个感官角度来感悟体味。2.理解诗意(1)第一小节用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春”“笑响”等,这(1)动静结合,体现了“变”中的美,说说第二节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静态美和动态美?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云烟”,既柔和又朦胧,是爱的静态美;“吹着”的“风”,“闪”动的“星子”,“洒在花前”的“细雨点”,则是爱的动态美,虽动却又不失恬静安宁。(1)动静结合,体现了“变”中的美,说说第二节中哪些地方体现(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鹅黄”“新鲜初放芽的绿”“柔嫩喜悦”“花开”“燕在梁间呢喃”,表现了诗人四月天里内心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希望。(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那轻,那娉婷3.这首诗在写作中都运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有什么作用?“鲜妍”“鹅黄”“绿”“白莲”让读者有温暖的心理感受,带给人们一种温润的美感。3.这首诗在写作中都运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有什么作用?“4.诗中描写了哪些声音?给人怎样的感觉?画面和声音是交织在一起的,在鹅黄和白莲之间有人们欢笑的声音,风舞动的声音,雨滴洒落的声音,花开的声音,和阳光一起浮动的流水的声音,树儿花开的声音以及春天最不可缺的燕子的声音,在洁白温暖的画面上,这些声音喧闹起来,给人一种欢快、快乐的感觉。4.诗中描写了哪些声音?给人怎样的感觉?画面和声音是交织在一5.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作用?

首尾照应,有一种循环往复之感。

第1行中诗人直接提出“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个主题,但“我说”二字表明诗人的态度是含蓄而矜持的,通过中间一系列的比喻论证,最后诗人非常直接肯定地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使用重复,再次表明主题。5.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作用?首尾照6.这首诗是用哪种人称开写的?有什么好处?

第二人称。

与“你”对话。在呢喃、在絮语中吟唱出作者对“你”的情感。“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句赞颂,引出对“你”的描绘,“笑响点亮了四面风”“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作者将四月天里所有的美好的事物化作心中的“你”的图景:戴着百花冠冕而来,笑声点亮四面风,是轻柔的,是温暖的,是摇曳的,带来希望。6.这首诗是用哪种人称开写的?有什么好处?第二人称。7.本诗运用多重比喻描绘“你”的形象,具体说说诗中都把“你”比喻成了什么?“你”如“四月早天里的云烟”,变化万千,是或喜或嗔的形象写照。“你”像“雪化后那片鹅黄”,温暖娇妍,是美好形象的生动描绘。“你”还是“爱、暖、希望”,浓烈真挚,是满载情谊的真情描摹。7.本诗运用多重比喻描绘“你”的形象,具体说说诗中都把“你”8.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长子梁从戒的,用来表达她对孩子的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一说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8.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1)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2)动中有静的描写方式。(3)摇曳多姿的修辞手法。(4)层层深入的结构形式。

三、艺术特色(1)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三、艺术特色(1)音乐美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历来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它浓郁的节奏音乐美。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但注重押韵,而且在这首诗中,时而故意进行一些断句,使大家读来充满阻断感,不由自主的放慢节奏,更利于诗人自我感受的传达。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写法探究(1)音乐美那轻,那娉婷,你是;写法探究(2)绘画美诗的绘画美则是通过那些色彩斑斓、灵动活泼的意象表现得一览无余。“春的光艳”“夕阳的黄昏”“艳丽的百花”“雪后鲜艳的鹅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