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八年级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到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选答题时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全卷共三道大题,24小题,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8题2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2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piān()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nì()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缄默(jiān)归省(xǐng)羁绊(jī)挑拨离间(jiān)

B.龟裂(guī)亢奋(kàng)蓦然(mò)怒不可遏(è)

C.幽悄(qiǎo)虔诚(qián)斡旋(wò)戛然而止(gǎ)

D.苍劲(jìng)襁褓(qiǎng)翌日(yì)纷至沓来(tà)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顾诵芬说,他这一生谈不上什么丰功伟绩,只能说没有虚度光阴,为国家做了些事情。

B.波光粼粼的玄武湖,烟柳婉约,入木三分,真是风景美如画啊!

C.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约而同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D.电视连续剧《人世间》的演员把角色演绎得真实可信,栩栩如生,深受观众好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著名作家吴伯箫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B.党的二十大会议上,众代表积极讨论并认真听取了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

C.通过《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播出,让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

D.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一。

B.傅雷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作品是《人间词话》。

C.“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一段是保尔在少时好友谢廖沙墓地上的内心独白。

D.《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首篇,全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双声叠韵和重章叠句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6.用课文原文填空。(8分)

①____,君子好逑。(《关雎》)

②蒹葭苍苍,____。(《蒹葭》)

③____,教然后知困。(《礼记·虽有佳肴》)

④潭西南而望,____,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⑤白居易的《卖炭翁》,表现卖炭翁强忍饥寒赶车,精疲力竭的诗句是____,____。

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____,____。

7.按照对联的要求补写下联。(2分)

获得了口碑和收视率双丰收的央视大剧《青山不墨》讲述了小兴安岭两代林业工人投身祖国建设,保护青山绿水的感人故事。语文兴趣小组创作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下面这段话,按照对联的要求补写下联。

郁郁葱葱的青山虽不曾着墨,千年来守护着我们的梦想;

碧绿的流水虽没有弦,却是一架万古不变地弹奏着乐曲的琴。

上联:青山不墨千年梦

下联:____

8.口语交际(2分)

这里是冰雪的故乡,人才的摇篮。仰望苍穹,神舟飞船里有龙江人的身影;逐梦冰雪,冬奥赛场上龙江健儿屡获冠军。你班开展以“大美龙江,浪漫语文"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你是班级的体育委员,如果可以现场连线范可新、武大靖和高亭宇几位冠军,请你就同学们关心的某个问题向其中一位提问。

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9—23题4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5题(19分)

【古诗阅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C.当秋雨来临时,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10.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诗人要表达的深刻含义。(3分)

【古文阅读】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A.阡陌交通________B.悉如外人________

C.其丈夫方担粪灌园________D.自恨不如远甚也________

1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屋舍俨然\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余顾而慕之

C.屋舍俨然\偶舍骑步行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为此一家之中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1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1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学性文本,完成16—19题。(14分)

雪夜灯火

①加完班已是深夜,从帮扶村返回家的路上,天空飘起了雪。一瓣瓣轻盈的雪花,有对天空的依恋,有对大地的向往,纷纷扬扬,翩翩起舞。

②不远处,亮着几盏灯火,我想,每一盏灯火都包含着一份守候与期待,或许,还有不期而然的遇见和美好。

③这样的雪夜,这样的灯火,总会点亮埋在心底里那些若隐若现的往事。

④军校毕业那年,我去东北某部实习。那里的冬天出奇地冷,大雪下个不止。一个冬日傍晚,我接到命令:去给演习部队送补给。完成任务返回时,我们走错了路。夜越来越深,雪越下越大,幽冷深邃的夜空拥抱着那伸向山野深处的弯弯小路。没有村庄,也无行人,唯有雪在纷飞,风在呜咽。

⑤我们打算找地方掉头时,伴着几下颠簸,车子陷进坑里了。因为是临时紧急任务,车上既没有通信设备,也没有可使用的自救工具。

⑥我提议我在车后推,司机小刘在车上驾驶,我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反复尝试几次,车不但没出来,轮子打滑还越来越厉害,越陷越深。

⑦于是我让小刘在车上守着,独自去前面看看有没有村庄,好找一户人家借把铁锹。

⑧山野的雪夜,猝然而起的“咯吱咯吱"声,打破了这份和谐与宁静。不知道走了多久,突然,一盏幽暗的灯火出现在我的视线里,那,似乎是一种等待,也是一种希望。

⑨伴着一阵喜悦,我快步走去。那是几间矮矮的平房,一圈篱笆围起一个小院。灯火,正是从破旧的老窗透出来的。我轻轻拍了几下木门,唤了几句:“有人吗?”半天没有反应。正在我猜测的时候,屋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位发白如雪的老奶奶披着衣服探出头来,“谁呀?”

⑩“奶奶,我是当兵的,正在执行任务,但我们车子陷进坑里了,想借一把铁锹用。"我赶紧说明来意。

“哦,解放军同志啊,你等俺一下,马上给你开门。”老奶奶说着折回屋里拿钥匙。

门开了,老人要我先进屋暖和一下,我说还有司机在原地等着,得赶紧回去。

“那咱们一起去。"老人穿上羊皮大衣,又穿上棉鞋,她说这条路她闭着眼都知道咋走。

路上,老奶奶问我是怎么找到村里的,我笑着说:“是您屋里那盏灯!哦,对了,这么晚了,大家都睡下了,为什么奶奶还亮着灯呢?”

老奶奶叹了口气:“俺男人和俺刚结婚不久就去战场抗日了,从那时开始我就在夜里亮着灯等,从起初的煤油灯、蜡烛,到如今的电灯,一直亮着,我怕他哪天回家,找不到门。"

雪在飘飞,晶莹了世界,也晶莹了眼睛。泪眼朦胧中,我回首凝望背后那盏灯,灯光昏黄,却显得如此温暖,又如此光明。

点亮一盏灯,给离家的人照亮归程;点亮一盏灯,给守家的人照亮了梦。灯火之下,有人和衣而卧,静静聆听着风雪肆虐的声音,念着远方的亲人。或许,那盏摇曳不灭的灯火,只为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车子被救出来后,我坚持要送奶奶回家,她却只让我送到小路拐弯处,也就是刚好看见灯火的地方,奶奶说:“看见灯,就到家了,就不用怕了。"

很多年过去了,我走过很多冬天,经历过无数雪夜,却一直深深记得那句话,那盏灯。

行路的人,走得再远,心中牵念的,无非是暖暖的一盏灯火。

灯火下,有书、有棋、有酒,就算没有这些,有人也就够了。我想,每个人眼里都有一盏亮着的灯火,看见它,就会在心底腾起一阵暖意。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④~⑨段的主要内容。(2分)

17.文章第⑥段中两个加点的“晶莹”各有怎样的含义?(4分)

18.文章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9.说说文章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分)

(三)阅读下列说明性文本,完成20—23题。(13分)

用数据看一株水稻如何养活整个中国

①21世纪谁将养活中国?

②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提出的疑问。当时的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代政府都没有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未来,以全球的粮食生产也难以满足中国巨大的需求。

③面对布朗的质疑,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回应是:“(布朗)低估了科学、科技进步对提高粮食产量的巨大潜力。"

④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史,实则是一段中国人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奋斗史。19世纪50年代——60年代——我国攻克、推广水稻矮化育种技术,使稻谷产量增加20%~30%,给水稻生产带来第一次突破性飞跃。

⑤19世纪60年代——袁隆平在反复查阅各种资料,总结前人的经验方法的基础上,决心采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的方法,来产生大量的杂交种子。

⑥1973年——在各国普遍认为自花授粉的水稻没有杂种优势的情况下,袁隆平带领研究组成功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育成具有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等优点的强优势杂交水稻——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平均亩产在矮化育种的基础上增产20%。此举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袁隆平因此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⑦1976年——杂交水稻迅速扩大到208万亩,并在全国范围开始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⑧1984年6月——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

⑨1996年——为了满足21世纪所有中国人的粮食需求,农业部提出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从第一期到第四期,示范田实现了大面积示范亩产的“四连跳”,每次都比上期平均亩产提高10%以上。

超级杂交水稻培养计划四期突破平均亩产产量

⑩2002年——中国水稻(籼稻)基因组“精细图"正式完成,标志着我国水稻基因组研究正式进入世界前列,随后鉴定并克隆出控制水稻农艺性状的一系列关键基因。

我国及世界稻谷平均亩产量

2018年——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再创亩产纪录:经第三方专家测产,该品种的水稻在试验田内亩产1203.36公斤。

2019年——兼有三系不育系育性稳定和两系不育系配组自由等优点的第三代杂交水稻首次公开测产,表现出株型优良、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籽粒充实饱满、不早衰等特性。

从改革开放初期至2019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7%提高到59.2%,这些贡献正让更多的土地发挥出巨大的潜力,最终转化为大地上的生产力和碗里的粮食。

2020年——第三代杂交双季稻两季分别平均亩产619.06公斤和911.7公斤,实现了“1500公斤高产攻关"的目标,超世界纪录。

这一年,当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饥饿人数至少新增约8300万时,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近年来,我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优良品种,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达到1700万公顷,

占全国水稻总面积50%以上;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20%以上,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养活7000万人,相当于两个黑龙江省。

20.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是因为他研究出了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

B.我国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从第一期到第四期,每次平均亩产超过上期的10%以上。

C.袁隆平团队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用实际行动回应了西方学者对我国人民吃饭问题的质疑。

D.2020年我国实现了杂交水稻“1500公斤高产攻关"的目标,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209公斤。

21.细读“我国及世界稻谷平均亩产量”图表,你从中发现了哪些信息?(4分)

2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请根据我们学习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材料是如何介绍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史的。(4分)

23.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结合文本谈谈你的感想?(3分)

【链接材料】

据《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披露,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9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统计,全球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为每年13亿吨。

三、作文(50分)

24.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令人难忘的事,而被忽略,被误解,被伤害,但是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所以千万别沮丧,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4)600字以上。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抽测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2分)

翩匿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挑拨离间(jiàn)B.龟裂(jūn)C.戛然而止(jiá)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3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A.搭配不当B.词序颠倒C.没有主语)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6.用课文原文填空。(8分)

(1)窈窕淑女(2)白露为霜(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4)斗折蛇行(5)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按照对联的要求补写下联。(2分)

绿水无弦万古琴

8.口语交际(2分)(连线提问前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身份,对冠军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表达敬佩之情,寒暄之后再就同学们关心的某个问题提问。)

示例一:范可新姐姐您好,我是育才中学九年一班的体育委员。祝贺您在冬奥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家乡人都为您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想请教您一个问题,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需要具备哪些品质?

示例二:高亭宇哥哥您好,我是育才中学九年一班的体育委员。恭喜您在北京冬奥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学们很喜欢冰雪运动,想请您提出几点关于中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建议,好吗?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4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5题。(19分)

9.D(2分)

10.(3分意思对即可)表达诗人推己及人,(1分)从个人遭遇联想到了要为天下寒士谋取温饱,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厦”,都能安居乐业,(1分)体现出一种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1分)

11.(4分)

A.交错相通;B.全,都;C.正在;D.遗憾。

12.A(2分)

(A.然:……的样子B.之:代词,这/代词,他们。C.舍:房舍,屋舍/舍:放弃。D.为:介词,对。/为:动词,认为。)

13.(4分)

①老人和小孩们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老人和孩子都安闲快乐)

②男女老少都在田间耕作。

14.(2分)

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15.(2分)

和谐安宁,自得其乐。

(二)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完成16~19题。(14分)

16.(2分)一个冬日的傍晚,“我"在执行任务时,汽车被大雪困住,在老奶奶的帮助下得以脱困,老奶奶家那盏雪夜中的灯火背后的故事深深感动着“我”,让“我"难以忘怀。

17.(4分)第一个“晶莹”的含义是指飘飞的雪花装饰了夜晚,让夜晚的世界更美丽了;第二个“晶莹"的含义是指老奶奶的热情和动人往事让“我”感动而流泪。

18.(4分)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2分)反映了老奶奶善良、热心的性格特征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2分)

19.(4分)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主旨。(2分)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题目和前文。(2分)

(三)阅读下列说明性材料,完成20~23题。(13分)

20.(2分)D

21.(4分)示例:①我国2017年稻谷平均亩产量较1996年有所增长;

②2017年我国稻谷平均亩产量远超世界稻谷平均亩产量。

22.(4分答出两点即可)

①说明顺序:时间,按时间先后,条理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