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_第1页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_第2页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_第3页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_第4页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必修1《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本节课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本节课主要结合实例说明流水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学科素养”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重要目标,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深化地理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就是需要学生理解学科最核心、最本质的地理知识,养成学科独特的地理能力和观念,并能运用到特定的地理情境中解决问题。本节课重点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三方面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课堂观看实验视频,运用恰当的地理工具,利用地理的学科方法完成既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学生从多个维度对河流地貌的发育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河流地貌的形成与分布,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以长江流域为例,结合流域内河流特征,分析各河段河流地貌的名称及形成原因,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1.从教材安排的角度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强调了流水的动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在此过程中很明显的体现着能量的交换和物质的迁移,对前面水循环不断塑造地表形态也是一个很好的诠释。同时在河流的局部地段(如上游、下游;山麓、河口等地),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又会形成河流地貌的差异,这又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即将学习的第五章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的安排,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从学科本质的的角度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即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发育,体现的地理学科本质是时间的演变及空间的差异。这里“发育”一词反映了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目前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任何一种地表面貌,例如河谷,它是经过较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经过内外力共同作用演变而来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将继续发生、发展、演化。不同区域的不同河段,河流地貌不完全一致,体现着空间差异。作为“河流地貌发育”的主要动力——河流水,它是流动的。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受水流速度快慢、径流量大小等因素的影响。而水流速度快慢又和地表形态起伏落差有密切关系,从而在大尺度上会产生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体现着水圈和岩石圈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作为流动着的水,在流经不同地区时,受区域小尺度地理背景的影响,同为侵蚀地貌(或堆积地貌)也会存在很大差异。也就是说一个区域内出现的任何一种事物或现象先要基于区域宏观的大地理背景考虑。把区域大背景,作为思考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能在区域内部某个地点,出现特殊的地理小环境,就会出现特殊变化,这个变化就不在基于大背景,而是基于微观小环境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间演变、空间差异、地理环境整体性”这些地理学科本质内容的渗透,将使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地理思维等素养得到培养和提升。【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已有学习基础分析知识方面:学生通过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和高中水循环及内外力共同作用等知识的学习,对长江、黄河等我国知名大河,以及侵蚀、搬运、堆积、三角洲等概念不陌生,并且结合物理学科知识能理解“力”的作用。这些都是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础。但是许多学生对某一条河流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知道的水平:知道在哪儿、知道一些简单的河流特征。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概念知道但还不会用来进行描述和解释实际地表地貌的形成原因等地理问题。另外学生对地形和地貌的概念是混淆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五章才会学习,这两个概念学生不清楚,本节课只是渗透地理思想,不做专门解释。技能方面: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比初中有所提高。但毕竟学生的生活空间有限,流水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形成的过程也太漫长,当学生面对陌生的地貌类型(冲积扇、河漫滩平原等)及形成过程(溯源侵蚀等),让他们凭空想象还是有很大难度的。特别是教师如果仅给学生呈现一幅幅简单的地貌图片,他们也很难想到该地貌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不会对本节课内容想要表达的地理学科本质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地理综合思维也就很难有较大幅度提升。另外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学生还欠缺用专业术语进行规范的描述。2.学生实际获得显性化的分析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地理思维素养更多的是隐性的,要使之显性化呈现,最主要的方式是让学生表达。作为教师,尽管我们能够且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其已有知识之上,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并非所有的已有知识都能为新学习提供同等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如果学生头脑中积累了一些不正确的、不恰当的、不充分的知识,对进一步的学习就会产生阻碍。孤立的、片段式的知识组织方式也会制约其能力的提升。所以本节课会尽可能利用学生画图、演示实验、语言表达、图文板书归纳等方式把学生的实际获得显性化,并不断加强。【教学方式】1.启发式教学2.实验探究式教学【教学手段分析】1.利用教具模型突破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溯源侵蚀、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等河流作用及形成的地貌总是感觉很抽象,是学生认知方面的难点。所以针对高一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所具备的已有学习基础,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堂通过观看试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探究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及演变的过程;了解三种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及分布的异同。同时也能很好的认识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地貌类型是有差异的。通过视听冲击,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探究地理原理规律。2.创设真实情境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要构建一个真实的情境,这个情境要有特定的区域、空间、情节和问题。本节课选取长江沿线河流地貌为案例创设情境,是因为其地貌类型更加丰富,区域间的差异也更加明显,利于本节课学科本质内容的渗透。且学生初中学习过长江,学生比较熟悉,从最贴近学生的情境入手,便于学生接受。【技术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地形图、景观图、文字资料等因为本节课要向学生渗透的地理学科本质包括:从时间的角度,分析同一地段河流侵蚀地貌的演变,从空间的角度,对比不同河段河流地貌的形成差异。其中涉及许多静态的河流地貌:峡谷、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等。这些地貌有各自的形态特征及分布空间。如果只利用投影给学生提供这几种地貌的景观图片,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它们形成和分布方面的差异。如果利用立体模型让学生眼见为实,学生头脑中的感性认识将大大增强。而现有的教具中,多为局部河段单个的冲积扇、三角洲等立体地貌模型,没有河流从上游到下游完整的河流地貌发育模型。利用这些碎片化的小尺度模型,不能帮助学生建立宏观大尺度下,峡谷、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地貌的空间分布差异。因此教师决定制作一个大区域的立体地形地貌模型。在模型上,巧妙设计安排好各种地貌,方便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种尺度观察分析各种主要河流地貌的形成及分布。另外,“河流地貌的发育”中“发育”一词还渗透“演变”的地理学科特点。而其演变的原因是因为河流水在流动。所以在制作的模型上还要能够表现水的流动。综上所述,都增加了模型的制作难度。【教学目标】1.在“中国地形图”上描出长江干流,说出长江干流主要河段水文特征与地形特征的关系。2.对比各种景观图片,识别各种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概括说明各种河流地貌的形成特点。3.利用立体地形地貌模型,设计实验并演示说明“溯源侵蚀”、“侧蚀”的过程,从时间的角度,分析同一河段河流地貌的演变,理解水圈和岩石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作用关系。4.观察立体地形地貌模型,在模型中找出峡谷、瀑布、山麓冲积扇、河漫滩平原、河口三角洲等主要河流地貌。从空间的角度对比不同河段河流地貌的形成及分布的异同,理解河流地貌与宏观地理环境和微观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用科学规范的专业术语描述主要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5.通过上述过程,提升地理实践力、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的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是天下最柔软的,但是它却能摧毁世界上最坚硬的岩石。说出水滴石穿的现象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蕴含着水滴石穿的道理活动1感知长江,温故知新出示“中国地形图”,要求学生:①在图中描出长江干流②按由上游到下游的顺序依次说出长江干流所流经的地形区名称。③说出长江干流上中下游的分界及其各河段的主要河流特征。④结论:地表形态的变化影响着河流特征。用彩色笔描出长江干流;说出地形区名称,了解地形的变化;说出河流特征与地形特征的关系;特别是要说出河流流速快慢与地势落差的关系使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显性化,温故知新;从学生学习过的旧知识入手,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迅速建立长江干流流经地区大尺度的空间概念;渗透河流特征与地形特征之间的联系提升区域认知和地理综合思维承转地表形态的变化影响着河流特征,同时河流作为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也在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结合前面所学的外力作用——侵蚀、搬运、堆积,说说水流速度的快慢对三种外力作用的影响。(板书归纳)长江作为我国第一长河,沿岸发育着众多的河流地貌。在学案中写出水流速度快慢对三种外力作用的影响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结合所学温故知新活动2探究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在时间变化上的影响示“虎跳峡”“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峡谷的成因;组织学生利用立体模型,找到河流中上游的一些侵蚀地貌,说出河流侵蚀作用的方向。②组织学生在立体模型上演示“溯源侵蚀”实验;提问:什么是溯源侵蚀?受溯源侵蚀作用的影响,河谷将如何变化?③组织学生在立体模型上演示“侧蚀”实验提问:什么是侧蚀?受侧蚀作用的影响,河谷将如何变化?④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7,归纳河谷的发育过程。⑤讲解长江的溯源侵蚀,进行实例验证。⑥指导学生理解随时间的推移,同一地段河谷将如何演化。(板书归纳)分析“V”型峡谷的形成原因;找到“V”型峡谷,瀑布等侵蚀地貌,理解下蚀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实验并讲解“溯源侵蚀”;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理解在“下蚀、溯源侵蚀、侧蚀”三种河流侵蚀的作用下,河谷会不断的加深、加宽和延长;理解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了解“下蚀、溯源侵蚀、侧蚀”三种流水侵蚀作用,借助实验分析河流侵蚀地貌的演变。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河谷地貌的发育变化。理解水圈和岩石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作用关系,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承转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由于地势起伏大流速快,侵蚀地貌发育较广,而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势起伏较小,流速变慢,虽然也有曲流处的侧蚀,但宏观上堆积作用比侵蚀作用显著,常常发育为堆积地貌。理解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的相互对比关系,以及和地表形态变化的联系活动3探究三种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原因及空间分布的异同①出示“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等景观图片,讲解冲积平原包括的三种地貌;照景观图,要求学生在立体模型上找出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等流水堆积地貌,对比三种堆积地貌的空间分布差异;③结合前面的“侧蚀”实验,讲解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讲解河漫滩平原的形成;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冲积扇,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注意区分两种堆积地貌形成及分布的异同。(板书归纳)观察景观图片,对比区分三种堆积地貌;小组选派组员到立体模型中,找到“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三种河流堆积地貌的空间位置,并对比找出三者空间分布的异同;学会区分凹岸和凸岸及其两处所受到的外力作用和形成的地貌差异组织语言描述几种地貌形成原因及分布位置的异同,并列表对比让学生的已有学习基础及进一步学习显性化,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利用立体模型,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思维,便于理解三种主要河流堆积地貌分布的差异,从宏观和微观分析成因;指导学生用科学规范的地理术语解释地理现象和过程。小结受流水作用的影响,河流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