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第五章 酶分子修饰_第1页
酶工程第五章 酶分子修饰_第2页
酶工程第五章 酶分子修饰_第3页
酶工程第五章 酶分子修饰_第4页
酶工程第五章 酶分子修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apter5ModificationofEnzymeMolecule酶分子修饰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分子的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的技术过程。属于酶分子工程的一部分。什么是酶分子修饰?

酶分子修饰的意义提高酶的活力

增强酶的稳定性

降低或消除酶的抗原性

研究和了解酶分子中主链、侧链、组成单位、金属离子和各种物理因素对酶分子空间构象的影响第一节金属离子置换修饰把酶分子中所含的金属离子换成另一种金属离子,使酶的催化特性发生改变的修饰方法。常用的金属离子Ca2+,Mg2+,Mn2+,Zn2+,Co2+,Cu2+,Fe2+适用性本来在结构中含有金属离子的酶。一、金属离子置换修饰的方法(1)加入一定量的EDTA(乙二胺四乙酸)等金属螯合物到酶液中,与酶分子中的金属离子螯合;(2)通过透析、超滤、分子筛层析等方法,从酶液中去除EDTA-金属螯合物;(3)加入另一种金属离子到酶液中,酶蛋白与新加入的金属离子结合。二、金属离子置换修饰的作用1、阐明金属离子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2、提高酶活力锌型蛋白酶置换成钙型蛋白酶,酶活力可提高20-30倍;制成晶体,比锌型蛋白酶结晶的酶活力提高2-3倍。3、增强酶稳定性天然含铁超氧化物歧化酶中铁原子被锰取代后,酶的稳定性和抑制作用发生显著改变,重组的含锰酶对H2O2的稳定性显著增强,对NaH3的抑制作用的敏感性显著降低。4、改变酶动力学特性酰化氨基酸水解酶活性部位中的锌被钴取代时,酶的底物专一性和最适pH都有改变,锌酶对N-氯-乙酰丙氨酸的最适pH是8.5,而钴酶的最适pH是7.0,并且对N-氯-乙酰丙氨酸等三种底物的活力降低,Km增大,亲和力降低。第二节大分子结合修饰利用水溶性大分子与酶的侧链基团共价结合,使酶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的方法。水溶性大分子:右旋糖酐、聚乙二醇(PEG)、肝素、蔗糖聚合物等1、修饰剂的选择一、大分子结合修饰的方法大分子在使用前一般需经过活化,活化基团才能在一定条件下与酶分子某侧链基团反应。2、修饰剂的活化

通过修饰提高酶活力酶催化剂能力本质上是由其特定的空间结构特别是其活性中心的特定构象所决定水溶性大分子通过共价键与酶分子结合后可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使酶的活性中心更有利于和底物结合并形成准确的催化部位,使酶活力提高。1分子核糖核酸酶与6.5分子右旋糖酐结合,活力提高2.25倍。二、大分子结合修饰的作用增加酶稳定性酶的稳定性较低是普遍存在的。采用大分子与酶结合,形成复合物,就可起到保护酶的天然构象的作用,从而增加酶的稳定性。表5-1天然SOD与修饰后SOD在人血浆中的半衰期

酶半衰期天然SOD右旋糖酐-SODFicoll(低分子量)-SODFicoll(高分子量)-SOD聚乙二醇-SOD6min7h14h24h35h降低或消除抗原性抗原能引起体内产生抗体的物质。抗体当外源蛋白非经口进入人或动物体内后,体内血清中就可能出现与此外源蛋白特异结合的物质称之为抗体。当酶非经口(如注射)进入人体后,往往会成为一种抗原,刺激体内产生抗体。当这种酶再次注射进体内时,抗体就会与作为抗原的酶特异地结合,使酶失去催化功能。用PEG修饰色氨酸酶可完全消除该酶的抗原性。第三节酶蛋白侧链基团修饰采用一定的方法使酶蛋白的侧链基团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的修饰方法。用于研究酶分子结构与功能:(1)荧光试剂修饰,了解酶水溶液中构象;(2)各基团对酶的影响,必需基团;(2)某基团数量;(4)改变酶性能其侧链功能基团有氨基、羧基、巯基、咪唑基、吲哚基、酚羟基、羟基、胍基、甲硫基等,这些基团可组成各种副键对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稳定起重要作用。这些功能基团发生改变,引起副键改变,使空间结构发生某些变化,从而引起酶特性和功能的改变。蛋白酶类的修饰(1)氨基修饰(2)羧基修饰(3)巯基修饰(4)胍基修饰(5)酚基修饰

(6)咪唑基修饰(7)吲哚基修饰(8)分子内交联修饰侧链基团修饰方法三硝基苯磺酸(TNBS)是非常有效的氨基修饰剂。反应式氨基的化学修饰

多肽链N-末端残基的化学修饰:2,4-二硝基氟苯(DNFB)法、丹磺酰氯(DNS)法、苯异硫氰酸酯(PITC)法。碳二亚胺修饰酶的羧基已成为最普遍的方法,条件温和。反应式羧基的化学修饰+巯基的化学修饰巯基在维持亚基间相互作用和酶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具很强的亲核性,在含半胱氨酸的酶分子中是最易反应的侧链基团。1、烷基化试剂(如碘乙酸等);2、N-乙基马来酰亚胺。巯基修饰剂具两个邻位羰基的化合物,如丁二酮等,是修饰精氨酸残基的重要试剂;精氨酸残基在结合带有阴离子底物的酶活性中心部位起重要作用。精氨酸胍基的化学修饰反应式酚基的化学修饰1、碘化法2、硝化法3、琥珀酰化法酪氨酸残基上含有酚基,酚基经修饰后,引入负电荷,增加了对正电荷底物的结合力。修饰方法:分子内交联剂含两个反应活性部位的双功能基团,可在相隔较近的两个氨基酸残基之间或其它分子间发生交联反应,可使酶分子空间构象更加稳固。有同型双功能试剂、异型双功能试剂。第四节肽链有限水解修饰酶的催化功能主要决定于酶的活性中心构象肽段作用(1)在活性中心部位的,起催化作用;(2)在活性中心以外部位,维持酶的空间构象。肽链被水解后的情况(1)酶活性中心破坏,酶失去催化功能(2)仍可维持酶活性中心的完整构象,酶活力保持不变或损失不多(3)有利于活性中心与底物的结合并且形成准确的催化部位,酶催化功能增强或酶活力提高利用酶分子主链的切断和连接,使酶分子的化学结构及其空间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特性和功能的方法。酶蛋白主链修饰主要是靠酶切/酶原激活法。a、胃蛋白酶原的激活

b、胰蛋白酶原(trypsinogen)的激活

第六节氨基酸置换修饰将酶分子肽链上的某一个氨基酸置换成另一个氨基酸,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的修饰方法。

置换的氨基酸催化剂:酪氨酰-tRNA合成酶。其第51位苏氨酸换成脯氨酸,对ATP的亲和性提高近100倍,酶活力提高25倍。例1酪氨酸+tRNA酪氨酰-tRNA酪氨酰-tRNA合成酶1、提高酶活力2、增强酶的稳定性。3、酶专一性改变一、氨基酸置换修饰的作用β-干扰素的稳定性(修饰后低温保存半年,活性不变)。干扰素含3个半胱氨酸,其中2个的巯基连成二硫键,另一个(Cys-17)游离,易与另一个干扰素的游离巯基结合失去活性。用丝氨酸置换之,使干扰素不生成二聚体,大大提高其稳定性。例2原理二、氨基酸置换修饰的方法1、化学修饰法2、定点突变法在编码酶蛋白的基因的特定位点进行突变的方法。定位突变是对酶蛋白进行有目的改进的强有力的方法之一。天然酶基因突变突变蛋白质

Sigel等人用定位突变的方法成功地将质粒pBR322上编码β-内酰胺酶活性部位的Ser-70的密码子AGC突变为编码Cys的密码子TGC。突变的β-内酰胺酶分解氨苄青霉素(Amp)的能力大幅下降。第八节物理修饰通过各种物理方法,使酶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某些特性和功能的方法。特点(1)不改变酶的组成单位和基团;(2)酶分子中的共价键不发生改变;(3)副键发生某些变化和重排。效果(1)改变底物特异性。多肽酶经高压处理,有利于肽的合成反应,降低了水解反应的能力(2)提高酶活力,降低最适温度。高压处理纤维素酶,30-40OC,酶活提高10%。第九节酶分子修饰的应用一、在酶学研究方面的应用1、酶的活性中心研究2、酶空间结构研究3、酶作用机制研究(1)亲和标记法(2)差示标记法(3)氨基酸置换法(4)核苷酸置换法二、在医药方面的应用1、降低或者消除酶抗原性2、增强医药用酶的稳定性三、在工业方面的应用1、提高工业用酶的活力2、增强工业用酶的稳定性3、改变酶的动力学特性四、在抗体酶研究开发方面的应用一、抗体酶概述

抗体是和抗原结合的物质。抗体与靶分子精确匹配。产生高度特异性和亲和性。免疫系统可以产生108~1010个不同的抗体分子(多样性)

抗体结构抗体分子是由两条轻链(L链)和两条重链(H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能否利用抗体的这些特性将抗体开发成象酶那样的催化剂呢?1969年,Jentcks根据Panling的化学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